移动被叫
02-GSM基础知识普及

编号计划
在GSM系统中,出于识别的目的,定义了如下的一些编号: 为了确定GSM移动用户: 永久性编码: IMSI MSISDN 临时性编码: LMSI TMSI MSRN HON
编号计划
为了识别NSS网络组件: MSC Number VLR Number HLR Number 为了识别位置区: LAI 为了识别BSS网络组件: CGI BSIC
HLR的功能 HLR的功能
归属用户位置寄存器(HLR)是GSM系统的中央数据库,存储该 HLR控制的所有存在的移动用户的相关信息. 所有移动用户的重要数据都存储在HLR中.包括用户识别号码, 访问能力、用户类别和补充业务等数据,HLR也存储部分漫游 移动用户所在MSC区域的有关动态数据.
AUC的功能 AUC的功能
主要接口(Um接口) 接口) 主要接口(Um接口
Um 接口(空中接口)定义为移动台与基站收发信台(BTS) 之间的通信接口,用于移动台与GSM系统的固定部分之间的互 通. 其物理链接通过无线链路实现. 传递的信息包括无线资源管理,移动性管理和接续管理等.
移动通信原理中移动台的主呼、被呼、切换

1、移动台主呼(1)移动台主呼时,将系列号+识别码+被叫用户号码发送到基站,基站转送呼叫至MSC,MSC验证系列号和识别码。
(2)MSC选择空闲无线信道,并将指定话音信道发送给基站。
基站启动话音信道发射机,并发送指定话音信道和SA T给移动台。
(3)移动台调谐到指定话音信道,环回SA T给基站。
基站通知MSC无线信道准备就绪。
(4)MSC分析被叫用户号码,当被叫用户空闲时,发振铃。
被叫用户通过MSC向移动台发回铃音。
(5)被叫用户摘机,回铃音断,MSC开始监测通话并计费。
2、移动台被呼(1)移动台被呼时,MSC把识别码发送给基站,通过基站寻呼移动台。
移动台寻呼响应,并通过基站返回寻呼响应给MSC。
(2)MSC选择空闲无线信道,并将指定话音信道发送给基站。
基站启动话音信道发射机,并发送指定话音信道和SA T给移动台。
(3)移动台调谐到指定信道,环回SAT给基站。
基站收听SAT正常时,环回SA T给移动台,移动台振铃。
(4)移动台发送ST和SAT给基站。
基站收到ST,说明振铃成功,向MSC发回铃音。
(5)移动台摘机,ST断SAT继续发送给基站。
回铃音断,MSC开始监测通话并计费。
3、越区切换(1)MS在话音信道xxx上通话时,当BS1检测到SAT信噪比或RF接收电平低于门限值,就向MSC发出越区切换请求,并报告本信号场强。
(2)MSC命令邻近的小区测量信号强度,并发回信号强度测量报告。
MSC通过比较信号强度结果选择最佳的无线小区,命令BS2启动话音信道yyy发射机并发送SAT,同时向BS1发出切换命令,通话开始中断。
BS1向移动台发送越区切换命令。
(3)移动台调谐到指定的yyy信道并收听SAT,如正常,则环回SAT给BS2,通话开始恢复。
BS2通知MSC切换成功,MS在新的yyy信道上通话。
GSM-NSS话单专题

GSM-NSS话单专题在每一个呼叫的过程中,MSC采集详细的呼叫数据,生成原始话单,通过话单池传送到计费网关存储和处理,然后由计费网关传送话单至计费中心;PLMN运营者在计费中心,利用储存在话单中的信息产生详细的电信帐单进行用户收费与网间结算。
因此,一般而言,MSC的计费并不是直接计算本次通话所应收取的费用,而是提供必要的计费信息给网络运营商作为收费或结算的依据。
和固定网不同的是,移动网中的通信是双向收费,一次通话必须给移动主叫和移动被叫各自产生一张话单。
一、话单生成原则1、缩略语清单:2、普通用户呼叫话单产生原则普通呼叫表一普通呼叫在GMSC/VMSC、TMSC 话单产生原则注:“1*MOC(MSCa)”表示在某个MSC(如MSCa)产生此类型(MOC)一张;(MSCa = MSCb)表示MSa与MSb在同一MSC上;(MSCa ≠ MSCb)表示MSa与MSb在不同的MSC上。
前转呼叫呼叫前转是允许一个来话呼叫前转到另一个用户。
当用户发生前转时,处理前转的MSC只需为前转用户产生前转话单,记录下原主叫、原被叫、被叫和前转类型即可,具体的收费方法由运营商决定。
无条件前转(CFU)表二 CFU前转呼叫在GMSC/VMSC、TMSC 话单产生原则注:表中CFW话单的补充业务标志为CFU;1*MTC(MSc的)表示此张话单为MSc计费用。
●遇忙前转表三 CFB前转呼叫在GMSC/VMSC、TMSC 话单产生原则注:表中CFW话单的补充业务标志为CFB。
●久叫不应答前转各种呼叫情况下,话单产生原则同遇忙前转。
只是CFW话单的补充业务标志为CFNRY。
●不可及前转当手机关机时,不可及前转产生话单的情况,如果MAP功能流程表中“HPLMN不可及前转”标志位配置为“是”,则同无条件前转;如果MAP功能流程表中“HPLMN不可及前转”标志位配置为“否”,则同遇忙前转和久叫不应答前转。
只是产生的前转话单中补充业务码为CFNRC。
《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网络主、被叫号码传送暂行规定v5》

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网络主、被叫号码传送暂行规定(V5版本)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二零零八年十一月目录1.规定范围 (2)2.引用标准 (2)3.总体原则 (2)4.主、被叫号码传送要求 (3)4.1语音业务 (3)4.2短信业务 (3)5.主、被叫号码传送的实施细则 (4)5.1C网用户间的呼叫 (4)5.2C网用户呼叫电信固网用户 (4)5.2.1 C网用户呼叫本地固网用户 (4)5.2.2 C网用户呼叫异地固网用户 (5)5.2.3 C网用户拨打固网骨干智能网业务 (5)5.3电信固网用户呼叫C网用户 (5)5.3.1固网用户呼叫本地C网用户 (5)5.3.2 固网用户呼叫异地C网用户(发端入网) (6)5.3.3 固网用户拨打异地C网用户(受端入网) (6)5.4C网用户呼叫G网用户 (7)5.4.1 C网用户呼叫本地G网用户 (7)5.4.2 C网用户呼叫异地G网用户(受端入网) (7)5.5G网用户呼叫C网用户(受端入网) (9)5.6C网用户呼叫它网固定用户 (9)5.6.1C网用户呼叫它网本地固定用户 (9)5.6.2 C网用户呼叫它网异地固定用户(就近接入固网) (10)5.7它网固定用户呼叫C网用户 (10)5.7.1 它网本地固定用户呼叫C网用户 (10)5.7.2 它网异地固定用户呼叫C网用户(受端入网) (10)5.8国际呼叫 (11)5.8.1 C网用户国际去话呼叫 (11)5.8.2 国际来话呼叫C网用户 (11)5.9网内短信 (12)5.10网间短信 (12)5.10.1 MO短信 (12)5.10.2 MT短信 (12)5.11短信增值业务 (13)5.11.1 MO短信 (13)5.11.2 MT短信 (13)6.主叫号码显示要求 (13)7.2009年3月10日修订说明 (14)1. 规定范围本文规定了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网络(以下简称C网)内部、C网与电信固网之间,以及C网与其它运营商之间传送主、被叫用户电话号码的方式和格式。
移动通信基本呼叫流程

移动通信基本呼叫流程移动通信基本呼叫流程1.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移动通信基本呼叫流程,包括信令流程、数据传输流程以及附加功能。
通过详细描述呼叫的发起、连接、传输和结束过程,读者能够了解移动通信系统中呼叫的基本工作原理。
2.信令流程2.1 建立呼叫首先,呼叫方发送请求建立呼叫的信令给移动通信系统。
移动通信系统通过寻址和鉴权等步骤确认呼叫方的身份,并为该呼叫分配资源。
接下来,移动通信系统通知被叫方有一个呼叫请求。
被叫方可以选择接受或拒绝该呼叫。
2.2 呼叫连接如果被叫方接受呼叫,移动通信系统会建立呼叫连接,包括建立信道连接和配置一系列参数等步骤。
一旦呼叫连接建立,呼叫方和被叫方之间可以进行语音通话或数据传输。
2.3 通话中在呼叫连接建立后,呼叫方和被叫方可以进行通话。
移动通信系统负责信号处理、数据交换和其他必要的功能。
通话过程中,系统会持续监测信号质量,以保证通话质量。
2.4 呼叫释放当呼叫结束时,呼叫方和被叫方可以通过发送释放信令来终止呼叫。
移动通信系统会释放相关资源,并记录呼叫相关信息。
3.数据传输流程3.1 数据传输准备在进行数据传输之前,移动通信系统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
这包括配置数据通道、分配IP地质等。
系统还会对数据进行压缩和加密等处理。
3.2 数据传输一旦数据传输准备完成,移动通信系统可以开始传输数据。
数据可以是文本、图片、音频或视频等。
系统会负责数据的分割、传输和重组等操作。
3.3 数据接收被叫方会接收到传输的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系统会负责数据的解码、解压缩等操作。
被叫方可以选择展示数据或进行进一步处理。
4.附加功能4.1 呼叫转移移动通信系统支持呼叫转移功能。
用户可以将呼叫转移到其他设备或号码,以实现流动性。
4.2 呼叫等待当用户正在通话中时,如果有其他呼叫进来,移动通信系统可以提供呼叫等待功能。
用户可以选择接听新的呼叫或忽略它。
4.3 呼叫保持在通话中,用户可以选择将当前的呼叫保持起来,以便进行其他操作。
GSM信令详解中文版

GSM无线子系统信令目录一、BSS系统中的信令应用 (3)二、BSS系统的信令模型 (4)四、各层信令在BSS系统中的作用 (8)四、移动主叫流程 (17)五、移动被叫流程 (33)七、位置更新流程 (50)八、小区内切换流程 (60)九、小区间切换流程 (64)十、外部切换流程 (69)十一、定向重试流程 (76)一、BSS系统中的信令应用作为GSM移动通信系统,主要实现一种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通信对象之间的通信。
那么在这样一个通信过程中,通信对象之间不仅要传送对通信对象有用的语音及数据,还包括一些信令。
在BSS系统中,涉及到的信令如图1,其主要内容有:●七号信令(NO.7):在MSC和BSC之间传送;●D信道的链路接入规程(LAPD):在BSC和BTS之间传送;●Dm信道的链路接入规程(LAPDm):在BTS和MS之间传送。
图 1 BSS系统中的信令应用二、BSS 系统的信令模型2.1概述在GSM 移动通信系统中,BSS 系统的信令模型采用了一般的OSI 七层协议中的低三层协议,从低到高依次包括:● 第一层(L1):物理层 ● 第二层(L2):链路层 ● 第三层(L3):网络层BSS 系统的信令模型如图 2。
图 2 BSS 系统信令模型BTSMS BSC MSCL1L2L3其中各层协议的含义如下:LAP_Dm:Dm信道的链路接入规程RR:无线资源管理CM:通信管理SMS:短消息管理SS:补充业务管理CC:呼叫管理MM:移动管理LAPD:D信道的链路接入规程BTSM:BTS管理部分MTP:消息传送部分SCCP:信令连接和控制部分BSSMAP:BSS管理应用部分DTAP:直接传递应用部分2.2物理层物理层主要负责物理数据单元的无错传送。
在物理层上,定义了传输路径上的电气特性。
在一般系统中,BTS与MS之间的Um接口的物理层采用无线路径,在BTS与BSC之间的Abis接口的物理层采用在不均衡的75Ω同轴电缆或120Ω双绞线上的2048bps的CEPT数据流。
移动主被叫及切换信令流程分析

1、主叫信令流程移动用户做主叫时的信令过程从MS向BTS请求信道开始,到主叫用户TCH指配完成为止.一般来说,主叫经过几个大的阶段:接入阶段,鉴权加密阶段,TCH指配阶段,取被叫用户路由信息阶段.接入阶段主要包括:信道请求,信道激活,信道激活响应,立即指配业务请求等几个步骤.经过这个阶段,手机和BTS BSC 建立了暂时固定的关系.鉴权加密阶段主要包括:鉴权请求,鉴权响应,加密模式命令,加密模式完成,呼叫建立等几个步骤.经过这个阶段,主叫用户的身份已经得到了确认,网络认为主叫用户是一个合法用户允许继续处理该呼叫.TCH指配阶段主要包括:指配命令,指配完成.经过这个阶段,主叫用户的话音信道已经确定,如果在后面被叫接续的过程中不能接通,主叫用户可以通过话音信道听到MSC的语音提示.取被叫用户路由信息阶段主要包括:向HLR请求路由信息,HLR向VLR请求漫游号码,VLR回送被叫用户的漫游号码,HLR向MSC回送被叫用户的路由信息MSRN. MSC收到路由信息后,对被叫用户的路由信息进行分析,可以得到被叫用户的局向.然后进行话路接续.主叫接入阶段、鉴权阶段主要信令:当用户输入被叫号码完毕按下发射按纽后,手机以下以MS代替将进行一系列动作,首先MS将在随机接入信道RACH 向BSS发送信道请求消息,以便申请一个专用信道SDCCH ,BSC为其分配相应的信道成功后,在接入允许信道AGCH中通过立即分配消息通知MS为其分配的专用信道,随后MS将在为其分配的SDCCH上发送一个层三消息---CM业务请求消息,在该消息中CM业务类型为移动发起呼叫,该消息被BSS透明的传送至MSC,MSC收到CM业务请求消息后,通过处理接入请求消息通知VLR处理此次MS的接入业务请求,同时,由于在BSC和MSC之间用到了SCCP有连接服务,为建立SCCP连接,MSC还将向BSC回连接确认消息,收到业务接入请求后,VLR将首先查看在数据库中该MS是否有鉴权三参组,如果有将直接向MSC下发鉴权命令,否则向相应的HLR/AUC请求鉴权参数,从HLR/AUC得到三参组,然后再向MSC下发鉴权命令.MSC收到VLR发送的鉴权命令后,通过BSS向MS下发鉴权请求,在该命令中含有鉴权参数,MS收到鉴权请求后,利用SIM卡中的IMSI和鉴权算法,得出鉴权结果,通过鉴权响应消息送达MSC, MSC将鉴权结果回送VLR, 由VLR 核对MS上报的鉴权结果和从HLR取得的鉴权参数中的结果,如果二者不一致拒绝此次接入请求,此次呼叫失败,如果二者一致,则鉴权通过,鉴权通过后,VLR将首先向MSC下发加密命令,然后通知MSC,该MS此次接入请求已获通过,MSC通过BSS通知MS业务请求获得通过,然后MSC向MS下发加密命令,该命令内含加密模式,MS收到此命令并完成加密后回送加密完成消息,到此MS完成了整个接入阶段的工作.TCH指配阶段、取被叫漫游号码阶段主要信令经过接入阶段和鉴权加密过程后,主叫用户的合法身份已经得到确认,已经接入了网络,为继续进行呼叫,需要更为详细的信息,按照规范,此时MS将发送一个set up消息,在此消息中携带有被叫号码和主叫标识等更为详细的信息,MSC收到此消息后,首先通过消息向VLR查询该用户的相关业务信息,VLR根据此次业务类别和开户时MS已经申请的业务信息,决定此次呼叫是否可以继续,如果可以继续,通过完成呼叫消息向MSC回送该用户数据,MSC收到该信息后,通过呼叫继续消息经BSS通知MS呼叫在继续处理之中,然后,根据A接口电路情况,向BSC发送指配请求消息,在该消息中选定某条A接口电路,BSC收到该指令后向BTS、 MS指定无线资源,MS收到该指令后,占用成功回送分配完成消息,到此TCH指配阶段完成,本局的无线资源和A接口电路均已成功分配.MSC收到MS上报的指配完成消息后,进行被叫分析,根据被叫号码寻址到HLR,发送路由信息请求消息,HLR收到该消息后,根据被叫IMSI查询得到被叫所在的VLR,向被叫所在的VLR请求漫游号码,被叫所在的VLR在受到请求漫游号码消息后,为对应的MS分配MSRN ,然后在请求漫游号码响应消息中回送给HLR, HLR得到该MSRN后,向主叫所在MSC发送路由信息响应消息,MSC从该消息中得到被叫的MSRN, 根据MSRN进行局间中继选路,并向被叫所在的MSC发送IAI消息.至此主叫信令流程基本结束.2、被叫信令流程对移动用户来说,被叫的过程从MSC向BSC发起对被叫用户的寻呼开始,到主叫和被叫通话为止.一般来说,被叫流程经过几个大的阶段:接入阶段、鉴权加密阶段、TCH指配阶段、通话阶段.接入阶段主要包括:手机收到BTS的寻呼命令后,信道请求,信道激活,信道激活响应,立即指配,寻呼响应.经过这个阶段,手机和BTS、BSC 建立了暂时固定的关系.鉴权加密阶段主要包括:鉴权请求,鉴权响应,加密模式命令,加密模式完成,呼叫建立.经过这个阶段,被叫用户的身份已经得到了确认,网络认为被叫用户是一个合法用户.TCH指配阶段主要包括:指配命令,指配完成.经过这个阶段,被叫用户的话音信道已经确定,被叫振铃,主叫听回铃音.如果这时被叫用户摘机,主被叫用户进入通话状态.当一个端局MSC收到它局发送的IAI消息后,为了确定被叫用户是否能够接受此次呼叫,MSC会首先通过消息向相应的VLR查询有关该被叫用户的用户信息,如果VLR通过查询用户信息,发现该用户可以接受此次呼叫未关机且允许接受呼叫,会向MSC发送寻呼命令消息,在该消息中,在该消息中含有用户的位置信息LAI,MSC收到此信息后,查询数据,得到控制此位置区的BSC的信令点编码,向相应的BSC下发寻呼命令,BSC通知所控制的BTS在寻呼信道PCH 下发寻呼消息.手机一直在侦听该信道,当收到寻呼自身的消息后,在随机接入信道RACH 上报寻呼响应消息由于在A接口用到了SCCP的有连接服务所以寻呼响应同时被视为SCCP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MSC的SCCP 层对应的应该回一个连接证实消息,同时MSC向VLR发送处理接入请求消息,VLR首先启动鉴权流程,查看该用户的鉴权参数组,如果VLR中没有该用户的鉴权三参组,VLR会发起向HLR取鉴权参数的过程详细过程可以参见主叫用户的接入过程中的鉴权过程,否则VLR会直接向MSC发送启动鉴权消息,在启动鉴权消息中含有该用户的一个鉴权三参组RAND 、KC、 SERS,MSC收到该消息后,MSC收到该消息后,会继续通知对应的BSC、BTS下发鉴权命令,MS收到鉴权请求后,根据SIM卡中的KI, 计算出对应的SERS,之后,将SERS在鉴权响应消息中上报MSC,MSC回送至VLR VLR收到鉴权响应消息后,核对上报的SERS和从HLR得到的三参组中的SERS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向MSC发送接入请求接受消息,通知MSC该用户的此次接入请求被接受.并通过完成呼叫消息向MSC回送被叫的用户信息;如果不一致,此次呼叫将被拒绝.被叫TCH指配阶段通话阶段主要信令流程:MSC收到完成呼叫消息后,向BSS侧发送SETUP消息,提示将建立呼叫,MS收到该消息后,回送呼叫证实消息,之后,MSC选择相应的A接口电路,向对应的BSC发送指配请求消息,BSC根据资源情况分配相应的无线资源,并通知MS,MS占用成功后回送指配完成消息,同时被叫MS开始震铃,向其所在MSC 回震铃消息,该MSC向主叫所在MSC回地址全消息,主叫所在MSC向MS发送被叫震铃消息,此时主机用户可以听到回铃音;被叫用户如果决定接受此次呼叫,按应答按纽,此动作被手机翻译成为CONNECT消息,向MSC发送,MSC收到该消息后,向主叫MSC发送应答消息ANC,主叫MSC收到此消息后,向主叫MS发送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主叫MS相应的向主叫所在MSC回连接证实消息,此消息经被叫MSC传送至被叫MS,于是,本此呼叫开始通话双方进行通话.3、切换信令流程1小区内切换2小区间切换3外部切换。
移动通信缩略语

缩略语/名词缩略语缩略语ACSE Association Control Service ElementASN.1 Abstract Syntax Notation number oneBER Basic Encoding RulesCMIP Comm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ProtocolCOM Common ManagementDN Distinguished NameEFD Event Forwarding DiscriminatorFRI First Research Institute of MPT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FU Functional UnitGDMO Guide line for Definitions of Managed ObjectLDN Local Distinguished NameMCB Mobile Communication BureauMFA Management Function AreaOID Object IdentifierRDN Relative Distinguished NameAC Authentication Center 鉴权中心Alternate Current 交流ACCH Associated Control Channel 随路控制信道ACOM Antenna Combiner 天线合路器ADPCM Adaptive PCM 自适应脉冲编码调制AGCH Access Grant Channel 准予接续信道APC Automatic Power Control 自动功率控制APS APPlication Program System 应用程序系统ASE Application Service Element 应用业务单元BBSIG BaseBand and Signal processing 基带和信号处理BCCH 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 广播控制信道BCD Binary Coded Decimal 二/十进制代码BCH Bose—Chaudhuri—Hoc—quenghem 一种以三人之姓命名的码型BER Bit Error Rate 比特设码率BHCA Busy Hour Call Attempts 忙时呼叫尝试BSC Base Station Controller 基站控制器BSCI BSC Interface BSC的接口BSIC Base Station Identity Code 基站识别码BSS Base Station System 基站系统BSSMAP BSS Management Application Part BSS管理应用部分BSSOMAP BSS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BSS操作和维护应用部分Application Part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基站收发信机BTSM BTS Site Management BTS的站址管理CBCH Cell 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 小区广播控制信道CBSM Cell Broadcast Short Message 小区广播短消息CC Calling Control 呼叫控制Cell Radio cell 蜂窝小区CCH公用控制信道CCIR International Radio Consultative 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ommitteeCCITT International Telegraph and 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Telephone Consultative CommitteeCCSS7Common channel Signaling No.7共路信令系统System No.7 (CCS7或CSS7)CEPT Conference of European Postand 欧洲邮政和电信行政会议Telecommunication AdministrationCM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通信管理CM Call Management 呼叫管理CMCC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中国移动通信总公司CMIP Comm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公共管理信息协议ProtocolCMISE Comm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公共管理信息业务单元Service Element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中央处理单元CRC Cyclical Redundancy Correction 循环冗余校验DAL Data Access Layer 数据接入层DC Direct Current 直流DCCH 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 专用控制信道DCM DataConversion Module 数据转换模块DCN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 数据通信网DDN Digital Data Network 数字数据网DLCI Digital Link Connection Identity 数据链路连接证实DSP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数字信号处理器DTAP Direct Transfer Application Part 直接传送应用部分DTMF Dual Tone Multi~frequency 双音多频DTX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非连续发信EIR Equipment Identification Register设备识别登记器EMC El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电磁兼容性EMI El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电磁干扰ETSI 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 欧洲电信标准协会Standard InstituteFACCH Fast Associated Control Channel 快速随路控制信道FCCH Frequency Correction Channel 频率校正信道FCS Frame check sequence 帧校验序列FT A Final Type Approval 最终型号批准FT AM File Transfer ,Access and 文件传输、接入及使用ManipulationIT A Interim Type Approval 中间型号批准GMCC Guang Do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 广东移动公司GMSC Gateway Mobile Switch Center 网关交换机(GSM网与PSTN间的交换机)GMSK Goussion Filtered MSK 高斯滤波最小移频键控GPSU General Power Supply Unit 通用功率电源单元HC/HY Hybrid Combiner 混合桥型合路器HLR Home Locate Register 归属位置登记器HO Hand Over 越区切换HSTP High_Level Signal Transfer Point 一级信令转接点HW Hardware 硬件IC Incoming Calls 入局呼叫IMEI Internatial Mobile Station Equipment Identity 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MSI International Mobile Station 国际移动台识别号码IdentityI/0InPut/OutPut 输入/输出ISDN 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综合业务数字网NetworkIS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 国际标准化组织ITU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国际电信联盟IWE Inter-working EquiPment 互连设备IWF Inter一working Function 互连功能ITU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国际电信联盟LAC Local Area Code 位置区码LAI Local Area Identity 位置区域识别码LAPB Link Access Protocol for B一B通道链路接续规约channelBLAPD Link Access Protocol for D—D通道链路接续规约channeIDLI Link Interface/Line Interface 链路接口/线路接口LMT Local Maintenance Terminal 本地维护终端LMSI Local Mobile Station Identity 本地移动台识别码LNA Low Noise Amplifier 低噪声放大器L-NMS Local-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本地网络管理系统LSPC Local Signal Point Code 本地信令点编码LSTP Local signal Transfer Point 二级信令转接点MAP Mobile Application Part 移动应用部分MCC Mobile Country Code 移动业务国家号码MLSE Maximum Likelihood Sequence 最大似然序列估算MM Mobility Management 移动性管理MMI Man Machine Interface 人机界面MNC Mobile Network Code 移动网号码MOC Mobile Originating Call 移动主叫MS Mobile Station 移动台MSC Mobile一service Switching Center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IN Mobile Statation Identification Number移动占识别码MTBF 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 平均无故障时间MTC Mobile Terminating Call 移动被叫MTP Message Transfer Part 消息传输部分MP Micro Processor 微处理器NMC Network Management Center 网管中心NNMC National Network Maintenance Center 国家网络维护中心OACSU Off Air Call Set up 不占用空中通道的呼叫启动OBR Siemens OMC-R 西门子公司的无线部分OMCOC Outgoing CallS 出局呼叫O&M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操作和维护OMAP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操作维护应用部分Application PartOMC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enter 操作维护中心OMS—B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对BSS的操作维护系统System for the BSSos Operation System 操作系统OSI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开放系统互连OMC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enter 操作维护中心OMS-S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针对交换系统的操作维护系统System for the SwitchOMS-R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针对无线系统的操作维护系统System for the RadioOSR Siemens OMC-S 西门子公司的交换部分OMC OSS OPerating SuPPort Subsystem 操作支持子系统,爱立信的OMC PA Power Amplifier 功率放大器PCH Paging Channel 寻呼信道PCM Pulse Code Modulation 脉冲编码调制PDN Public Data Network 公用数据网PIN Personal Identity Number 个人识别码PLL Phase Locked Loop 锁相环路PLMN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公用陆地移动网PM Performance Management 性能管理PPCC Peripheral Processor for CCSS7 对CCSS7的外围处理器PPLD Peripheral Processor for LAPD 对LAPD的外围处理器PSDN Public Switched Data Network 公用数据交换网PSPDN Packet Switch Public Data Network 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PSTN Public Switching Telephone 公用电话交换网NetworkPUK PIN Unblodking Key PIN码解锁密钥PWRS Power Supply 功率电源RACH Random Access Channel 随机接入信道RAM Random Access Memory 随机存取记存器Rec. Recommendation 建议书RF Radio Frequency 射频RLP Radio Link Protocal 无线链路规约ROSE Remote OPeration Service 遥控操作业务单元ElementRR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无线资源管理RSM Radio Subsystem Management 无线分系统管理RTE Real Time Executive 实时执行RX Receiver/RecePtion 收信机/接收RXAMOD Receiver Antenna Module 接收天线模块RXMUCO Receiver Multi Coupler 接收多路耦合器SACCH SLOw Associated Control Channel 慢速随路控制信道SCCP Signaling Connection Control Part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H Synchronization Channel 同步信道SDCCH Stand alone dedicated Control 独立专用控制信道ChannelSIM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 用户识别模块SM Security Management 安全性管理SMAP System Management Application 系统管理应用程序ProcessSMISE Speci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专用管理信息业务单元Service ElementSMS ShortMessage Service 短消息业务SMSC short Message Service Center 短消息业务中心SPC Signal Point Code 信令点编码SW Software 软件SWM Software Management 软件管理T A Timing Advance 时间提前量T A Terminate Adapter 终端适配器T AC TyPe APProval Code 型号批准码T AF Terminate Adamer Function 终端适配功能TCAP Transaction Capabilities Appli- 事务处理能力应用部分cation PartTCH/F Traffic Channel(full rate)全速率话务信道TCH/H Traffic Channel(Half rate)半速率话务信道TM Test Management 测试管理TMN Tele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电信管理网络NetworkTMSC Tendon Mobile Switch Center 汇接移动交换中心TMSI TemPerate Mobile Station Identity 临时移动台识别号码TRAU Transcoding and rate AdaPtation 码型转换和速率适配单元UnitTRX收发设备TUP Telephone User Pant 电话用户部分TX Transmitter/Transmission 发信机/发射V AD V oice Activity Detection 话音活性检测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拜访位置登记器VSWR V oltage Standing Wave Radio 电压驻波比W AP Wirless Application propotocol 无线应用协议W-NMS Wireless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无线网管系统W ARC World Administrative Radio 世界无线电行政大会Conferenc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寻呼MSC发送寻呼消息,它能搜索到在寻呼范围内的被叫MS,在寻呼消息中包括四种消息:消息类型、被叫用户的IMSI、被叫用户的TMSI、小区识别表。
出于安全原因,如果TMSI号码被注册使用,那它便有优先级,如果网络没有使用TMSI,那么只有IMSI,寻呼消息将以UDT(单元数据)消息格式发送给BSC。
寻呼命令由于在网络中,可能有至少三种不同的BCCH-TRX-无线时隙配置,这样逻辑信道PCH就能有至少三种不同的位置。
因此,BSC总是在计算寻呼组,计算结果是为了找到在那一个无线时隙上BTS可以向MS发送寻呼请求消息。
如果BSC同时收到MSC发来的TMSI或IMSI,那么它就采用TMSI来发送寻呼消息。
寻呼请求BSC在PCH信道上发送寻呼。
信道要求MS为了响应寻呼,在RACH信道(随机接入信道)上向基站收发信台发送一个随机接入脉冲。
在信道要求消息中包括了建立的原因,这个原因可能是“寻呼响应”、“紧急呼叫”、“移动主叫”、“短消息业务”或“其他”,比如“位置更新”。
此外,这条消息还包括随机参考,移动台(MS)随机的选5个比特作为随机参数。
随机参考的作用是:当两个移动台同时接入网络时,网络能运用这随机参考来区分这些移动台。
信道请求基站收发信台向基站控制器发一条信道请求消息。
通过这条消息,基站收发信台进一步向基站控制器传递由移动台发起的信道请求。
实际上,信道请求消息中除了包含信道要求消息中的一些消息外,还包括通过基站收发信台加入的一些消息。
请求参考直接从信道要求消息中来,初始时间提前量(接入延迟)由基站收发信台加入到这条消息中去。
信道激活在BSC内部的信道保存和分配之后,它通过发送这条消息给BTS来激活TCH信道。
消息内容主要包括:信道号、激活的类型、信道模式(DTX/NO DTX)、信道类型(话音/数据:如果是话音,则包括GSM编码算法,如果是数据,则包括信道中消息是透明还是不透明的以及数据速率)、信道识别、接收到消息的加密消息、BTS和MS的功率等级和时间提前量。
信道激活证实这是对信道激活消息的应答。
当基站收发信台收到这条消息后,它开始在SACCH信道发送和接受消息。
立即指配命令基站控制器告诉基站收发信台关于被使用的SDCCH信道。
立即指配基站分系统通过AGCH信道告知移动台有关使用的SDCCH信道的情况。
实际上,这条消息是一条从网络向移动台发的从AGCH信道转到先前定义的SDCCH信道工作的指令。
在这条消息中,包括的参数有:寻呼模式、SDCCH信道描述、随路SACCH、跳频,如果应用了跳频,则还应包括参数请求参考(与建立原因相同)、初始时间提前量和频率分配。
寻呼响应在信令信道上MS对寻呼进行响应。
寻呼响应(建立指示)基站收发信台通过返回建立指示消息确认立即指配命令。
建立指示消息有两种用途。
首先,建立指示消息从基站收发信台的角度出发,指出移动台目前正在SDCCH信道上。
这样,基站收发信台向基站控制器发一消息,指示现在移动台的CM业务请求正在所描述的这种SDCCH信道上传送。
另外,基站收发信台将识别这一连结并把接收到的第3层的消息加入到这条消息中。
寻呼响应BSC通过寻呼响应向MSC作连接初始化,也就是SCCP中的连接请求消息。
UA当在LAPDm协议中建立第2层级别链路时,UA是正常情况下第2层级别的确认。
鉴权请求作为CC(连接证实)消息,移动交换中心发送一条鉴权请求消息给BSC。
这条消息包括随机数RAND。
鉴权请求BSC通过BTS把消息传送给MS。
鉴权响应MS以带符号的响应SRES来响应鉴权请求。
鉴权响应通过BTS被送往BSC。
在MS鉴权过程中,使用两种算法A3和A8。
这些算法和32位数字密钥被存储在SIM卡中。
当网络申请移动台的鉴权,AUC/VLR发送32位十进制随机数字给MS。
MS接着计算带符号的响应(SRES)并把它回送给VLR。
VLR把接收到的SRES和从先前AUC的鉴权组内部接收到的SRES作比较。
如果这些SRES相同,鉴权成功,MS可以继续呼叫。
你可以注意到,KI的前8个数字被用来鉴权和SRES算法,剩下的24个数字被保留用作密钥算法。
鉴权响应为了完成鉴权过程,从MS来的SRES的值在消息内部被送回VLR。
加密模式命令MSC要求BSC从无线通路开始加密。
假如网络想要在无线接口开始加密,需要在A接口发送消息。
如果网络使用加密,那么MS在接收到此消息以后开始加密。
加密命令BSC把加密消息储存到它的存储器中然后向BTS发送一个加密命令来发起加密模式操作。
加密模式命令BSS告知MS加密的初始,开始接收被加密模式。
加密模式完成MS确认加密命令。
加密模式完成如果加密被使用,那么这是在空中接口中的第一条加密的消息。
BSS确认加密命令,通知MSC移动台已经开始加密并开始以加密模式发送消息。
TMSI再分配命令TMSI再分配的目的是提供身份的保密性。
TMSI的再分配通常至少在每次位置更新时执行。
MSC通过发送TMSI再分配命令消息给MS发起TMSI再分配过程。
TMSI再分配命令消息包括TMSI与由网络分配的LAI的组合;或者如果正在使用的TMSI将被删除,就包括一个LAI 和IMSI。
通常,通过应用加密模式的RR连接,TMSI再分配命令被送往MS。
TMSI再分配命令TMSI再分配命令被送到MS。
TMSI再分配完成当MS接收到TMSI再分配命令消息后,把LAI储存在SIM卡中。
如果接收到的身份识别是MS的IMSI,它就把先前储存的TMSI删除。
如果接收到的身份是TMSI,MS把它存储在SIM 中。
在这两种情况下,MS将发送一条TMSI再分配完成消息给网络。
TMSI再分配完成TMSI再分配完成消息送往MSC。
建立在通过鉴权、身份鉴定和加密后,MS处于SDCCH上(独立专用控制信道),而且已经准备好开始真正的呼叫建立信令。
MSC把这个消息发送给BSC以便发送到MS。
建立BSC通过BTS把建立命令发送到MS,是为了通知MS将要进行通话。
呼叫证实MS在完成了对所有兼容设备通话能力的测试后做出响应。
呼叫证实这个消息是发给MSC的。
它表示已经收到了所有建立通话连接所需要的消息,不需要任何更多的消息。
指配请求这条消息开始了TCH(话音信道)的分配。
在A接口,MSC是主控者,它为A接口上的这次呼叫寻找一个可使用的电路。
这条消息根据GSM规范包括了一些可选项。
这些可选项是:呼叫的优先权、下行的不连续传输(DTX)、无线信道的识别和可用的干扰带。
信道激活在BSC内部的信道保存和分配之后,它通过发送这条消息给BTS来激活TCH信道。
消息内容主要包括:信道号、激活的类型、信道模式(DTX/NO DTX)、信道类型(话音/数据:如果是话音,则包括GSM编码算法,如果是数据,则包括信道中消息是透明还是不透明的以及数据速率)、信道识别、接收到消息的加密消息、BTS和MS的功率等级和时间提前量。
信道激活证实BTS返回目前TDMA帧号,然后通过Abis接口激活TCH。
指配命令BTS进一步把收到的消息发送给MS。
消息内容主要包括:信道描述、功率级别、小区信道描述、信道模式(全速率/半速率)和移动分配。
SABM(设置异步平衡模式)这是一条第二层的消息,包含一些第三层消息,包括业务请求,加蜜键序列,移动台级别和移动标识。
建立指示建立指示消息有两个用途。
第一,此时应用建立指示消息,可以让基站收发信台知道移动台目前正在FACCH信道上,这样,基站收发信台可以向基站控制器发送消息,指示移动台现在正在使用的FACCH信道的情况。
第二,BTS识别此链路为主信令信道并且将收到的第三层消息加入建立指示消息中,这第三层消息来自于MS。
UAUA通常是建立第二层LAPDm链路时的第二层确认。
指配完成这条消息由移动台发送给网络以指示移动台已成功建立TCH。
指配完成BSS向MSC证实获取TCH信道。
信道释放使正在使用的SDCCH停止活动。
这个消息是由BSC发向MS的。
另外,它也被称为“第三层的断链消息”。
在正常的呼叫建立情况下,呼叫原因为“正常”。
去活SACCH(慢速随路控制信道)BSC向下行发送这个消息,BSC禁止向MS传送系统消息。
事实上,此时已经没有在SACCH 上接收/ 发送任何消息的必要了,因此它将被去活。
释放指示BTS通知BSC,MS没有更多专用的无线资源。
RF信道释放BSC通知BTS释放其余的无线资源。
RF信道释放证实所有的无线资源被释放; BTS发送证实消息给BSC,这些无线资源为: TCH/FACCH和SACCH。
提醒MS发送提醒消息给BSS。
提醒被叫用户通知主叫用户被叫用户已经被提醒。
如果主叫用户收到提醒消息,就应当接通话音通路,此时主叫用户可以听到振铃声,表示被叫用户正在振铃。
连接MS用户接受通话。
连接连接消息是终端到终端的消息。
当它到达MSC后,开始此次呼叫的记费。
连接证实通过连接证实消息,MSC通知MS通话连接已经全部完成。
从而,在MS上可以打开话音编码,如果没有打开,那么逻辑信道就从FACCH(快速随路控制信道)变换到TCH。
连接证实这个消息被送到MS。
测量报告在建立了主信令信道后,移动台每秒发送两次关于话音质量的测量报告。
预处理测量结果如果这些测量报告在BTS中已经过预处理,则测量结果被传到BSC;如果BTS中没有经过预处理过程,测量报告直接被传到BSC,而不需要BTS的参与。
拆链由MS发出拆链请求消息。
消息内容主要包括:清除终端到终端的连接。
这条消息将停止了有关此次呼叫连接的收费。
拆链拆链消息发往MSC。
释放实际的释放将来自MSC,真正的呼叫才结束。
释放释放消息送往MS。
释放完成MS通知网络它将释放此次业务标识,也就表示释放过程正在进行中。
释放完成释放完成消息被发送到MSC。
清除命令这个消息由MSC发出,用来释放所有相关的资源,也就是与这次通话过程相关的BSSAP。
信道释放使正在使用的TCH停止活动。
这个消息是由BSC发向MS的。
另外,它也被称为“第三层的断链消息”。
在正常的呼叫建立情况下,呼叫原因为“正常”。
去活SACCH(慢速随路控制信道)BSC向下行发送这个消息,BSC禁止向MS发送系统消息。
事实上,此时已经没有在SACCH 上接收/ 发送任何消息的必要了,因此它将被去活。
DISCMS在上行方向将发送第2层DISC帧,并通知BTS在TCH/FACCH信道上的业务。
UABTS确认DISC帧,其结果:MS重新开始监听BCCH信道,并且所有的无线接口将被释放。
释放指示BTS通知BSC,MS没有更多专用的无线资源。
RF信道释放BSC通知BTS释放其余无线资源。
RF信道释放确认所有的无线资源被释放; BTS发送证实消息给BSC,这些无线资源为: TCH/FACCH和SACCH。
清除完成此消息是对清除命令的确认,此时BSC通知MSC所有与此次呼叫有关的无线资源被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