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和预防
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可比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探讨

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可比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探讨【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可比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及机制。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道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喘息、咳嗽等。
布地奈德混悬液具有抗炎作用,可减轻炎症反应。
可比特是一种常用的雾化吸入药物,可扩张支气管,改善通气功能。
临床研究表明,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可比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可以显著改善患儿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机制研究显示,该联合治疗方案能够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改善支气管通透性,减少痰液产生。
在临床试验中,联合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布地奈德或可比特的组。
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可比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布地奈德混悬液、可比特雾化吸入、治疗、联合、临床研究、药理作用、机制、临床试验、结果、效果、临床意义、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道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
目前,针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方案多种多样,其中布地奈德混悬液和可比特雾化吸入已成为常用的治疗药物。
布地奈德混悬液是一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免疫抑制等作用,可以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和支气管痉挛,从而缓解呼吸道症状。
可比特雾化吸入则是一种β2-受体激动剂,能够扩张气道平滑肌、增加黏液清除和肺部通气,改善呼吸困难等症状。
本文旨在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可比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和机制,以评估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为小儿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提供更为科学依据和临床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可比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和机制,以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和临床决策参考。
具体目的包括评估该联合治疗方案在改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方面的效果,探讨其对病情缓解和预防复发的作用,以及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和安全性。
2种方案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比较

20中外医疗 CH IN A F OR EI G N ME DI C AL T R EA TM EN T论 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为临床常见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病变在75~300um的毛细支气管、肺泡及其间质。
多数发病于冬季和初春,可有小的流行。
发病年龄多为2岁以下的婴幼儿,80%以上病例在1岁以内。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最常见,也可由腺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鼻病毒等引起。
病理学改变的机理包括:病毒直接引起的呼吸道黏膜上皮损伤和病毒间接引起的免疫病理损伤。
临床表现为毛细支气管阻塞,分泌物排出困难,发作性喘憋、呼气性喘鸣、发热、肺气肿,严重时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直接影响到患儿的生命安全,目前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尚无特效手段。
雾化吸入对扩张气道、舒张中、小气道平滑肌、促进呼吸道内黏稠分泌物排出的功能,迅速控制气道炎症有较好效果。
笔者选取我院2011年1~12月间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共98例行临床观察,旨在探讨沙丁胺醇和爱全乐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入选患儿男58例,女40例;年龄最小1个月,最大2周岁,平均(6.3±4.2)个月。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参照全国小儿肺炎防治方案的相关标准,排除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排除有支气管异物、先天性心脏病、结核感染等疾病患儿,排除有严重营养不良患儿。
将所有入选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2组患儿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等无显著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化痰、呼吸道管理、抗感染类药物治疗,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行沙丁胺醇和爱全乐联合布地奈德压缩雾化治疗。
3个月大以前的患儿先用爱全乐250ug加沙丁胺醇0.5m L雾化开放气道,20m in 后用布地奈德0.5mg 雾化抗炎。
>3个月小儿先用爱全乐250u g加沙丁胺醇1mL 雾化开放气道,20m i n 后再用布地奈德1m g 雾化抗炎。
儿科个案查房:毛细支气管炎

毛细支气管炎时 小气道被阻塞
正常小气道
病理总结
• 肺气肿及斑点状肺不张 • 小气道阻力增加 • 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酸碱平衡紊乱。
临床表现
• 持续性干咳和发作性喘憋,咳嗽与喘憋同 时发生为本病特点。 • 呼吸快而浅,60-80次/分,脉快而细。 • 鼻翼扇动,三凹征,呼气性呼吸困难,胸 部叩诊为鼓音,呼气相延长,伴呼气性喘 鸣; • 肺气肿,可合并脱水,呼吸衰竭,心力衰 竭等
• 同时该年龄组支气管的解剖特点又促进气 道更狭窄,诱发喘息和气道高反应。 • 患儿有过敏史(湿疹)及/或特应性家族史 占58%,遗传因素在发病中有重要作用。 • 血清IgE增高占63%,IgE增高是特异性体 质的有力标志----因此认为毛支与哮喘在发 病机制上有相似之处
毛细支气管炎小气道病理改变
扩张喘憋治疗常用药物
3、茶碱:作用1)对支气管平滑肌有直接松 弛作用;2)改善气道纤毛清除作用;3) 增强呼吸机收缩力;4)兴奋呼吸中枢;5) 增强心肌收缩力。3-5mg/Kg。维持血药浓 度5-15ug/ml。 4、抗胆碱药:溴化异丙托品雾化 5、白三稀受体拮抗剂:孟鲁斯特纳是一种选 择性白三稀受体拮抗剂。
治疗原则:
• 至今对毛支没有令人满意的特效治疗. • 积极的对症治疗及合理有效的护理尤为重 要 • 解除呼吸道梗阻,改善通气,控制喘息, 防止合并心衰、呼衰是提高毛支疗效的关 健。目前仍以抗病毒,支气管扩张剂,抗 炎治疗为主。 • 原则主要为氧疗、控制喘憋、病原治疗及 免疫治疗
治 疗:
• 1.支持治疗: • ①吸氧,抬高头部和胸部,必要时CPAP或机械 通气; • ②补液以口服为主,静脉入量需限制, 50ml/Kg.d; • ③湿化气道后拍背吸痰,保持气道通畅; • ④镇静:非那根、鲁米那、水合氯醛等 • 2.治疗合并症:呼吸衰竭,心力衰竭 • 3.抗感染治疗:病原学治疗 • 4.支气管扩张剂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雾化吸入特布他林及布地奈德辅治毛细支气管炎30例(1)

w ork. British Guideline on t he M anagement of Ast hma[ J] . Tho
rax , 2008, 63( 14) : 121 [ 3]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 中华儿科杂志 编 辑委员会. 儿
童支气管哮 喘 诊断 与 防治 指 南[ J] . 中华 儿 科 杂志, 2008, 46
( 10) : 745- 753 [ 4] 邓继岿, 郑跃杰, 袁雄伟. 布地奈德吸入与地塞米松静滴 治疗婴
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 效比较 [ J ] . 中国实 用儿科 杂志, 2004, 19
( 6) : 371
[ 收稿日期] 2009- 08- 30
异位妊娠超声诊断与漏诊分析
邱玉敏1, 董淑敏2 ( 1. 黑龙江省海林市新安朝鲜族镇中心卫生院, 黑龙江 海林 157123; 2. 黑龙江省海林市妇幼保健院, 黑龙江 海林 157100)
162- 164 [ 收稿日期] 2009- 08- 30
雾化吸入特布他林及布地奈德辅治毛细支气管炎 30 例
黄新顺 (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第三人民医院, 江苏 南通 226311)
[ 关键词] 雾化吸入; 毛细支气管炎
[ 中图分类号] R0562. 21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008- 8849( 2010) 05- 0585- 02
心等待和仔细观察疗 效及不 良反应, 频繁 换药可 能误失 好的 降压药及延 误治 疗。并 要求 患者 用药 同时 配合 适当 体育 锻 炼, 多到户外活动, 保 持心情 愉快, 睡眠安 稳, 减 轻体 质量, 戒 烟酒, 控制脂肪摄入, 减 少钠盐 食入等, 同时 也要考 虑药量 是 否不足。 3 3 3 注意药物毒副作用 选择药物应该注意毒副作用, 如 复方降压片, 因价格低廉 疗效确 切, 是 工薪阶 层、农 民患者 首 选药, 但长期大量应用可 产生抑 郁。而老年 人由于 生理和 心 理的变化, 已存在孤独抑 郁倾向, 长期 服用可 加速抑 郁病程, 导致老年痴 呆症。故 复方 降压 片每 次口 服以 不超 过 2 片 为 宜, 如疗效不理 想, 应联 合用 药而 不宜 增 剂量。又 如 卡托 普 利, 由于有许多优点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在一般治疗量 时可引起顽固性咳嗽, 发生率高 达 30% 。又如利 血平在 产生 降压效应之前, 有短暂的升高血压效应, 因 此严重高血压患者 不宜单纯首选使用, 尤其是脑出血患者易发生再次出血。
毛细支气管炎的护理查房详解

家长心理支持及指导方法
焦虑情绪
家长可能因孩子的病情而产生焦虑情绪。护士应理解并关心家长的 情绪变化,提供情感支持,帮助家长缓解焦虑。
照顾压力
家长在照顾患儿的过程中可能面临较大的压力。护士应向家长提供 照顾技巧和方法,减轻其照顾压力。
家长期望
家长可能对治疗过程和效果有较高的期望。护士应与家长充分沟通, 解释治疗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帮助家长建立合理的期望。
07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本次查房重点内容回顾总结
毛细支气管炎基本概念与发病机制
01
详细阐述了毛细支气管炎的定义、发病原因及病理生理过程。
临床表现与诊断
02
介绍了毛细支气管炎的典型症状、体征以及诊断方法和标准。
治疗与护理
03
重点讲解了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原则、常用药物及护理措施,
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氧疗、药物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药物治疗配合与注意事项
遵医嘱用药
严格按照医生的医嘱使用药物,
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止咳
药等。
01
观察药物疗效
02 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病情变化
,评估药物的疗效,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注意药物副作用
了解所用药物的常见副作用,如
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等,发现
03
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避免滥用药物
04 不随意使用非处方药或更改药物
咳嗽和咳痰情况
注意咳嗽的性质、频率和痰液的性状、量 ,以评估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情况。
喘息声
倾听患儿的喘息声,判断是否存在哮鸣音 或喘鸣音,以及喘息的严重程度。
并发症风险预测
感染风险
评估患儿是否存在继发感染的风险,如发 热、白细胞升高等感染征象。
关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护理进展研究

关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护理进展研究发布时间:2022-01-18T06:43:30.213Z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24期作者:陈婷[导读]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属于临床最常见的一种下呼吸道疾病,其以病毒感染为主要发病原因陈婷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610000 摘要: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属于临床最常见的一种下呼吸道疾病,其以病毒感染为主要发病原因,易出现于2岁以上小儿中,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
据统计,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发病率还在逐年上升,且还会因病情的加重而引发其他并发症,如脑炎、心肌炎等。
临床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主要采用药物、雾化吸入等方式进行治疗,但在治疗中,临床认为需要为患儿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疗效与预后均具有积极作用。
本研究主要针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护理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护理;进展;研究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是病毒性感染所致,也可能是细菌感染所致,据统计,约有30-70%左右的患儿会出现呼吸道合胞病毒,易出现于春夏两季[1]。
发病后,患儿的体温不一,常会在出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3天后出现临床症状,如喘憋、干咳等,严重时还会出现三凹征、呼气时喘鸣等[2]。
因此,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要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来帮助患儿改善临床表现、提升疗效[2]。
目前,临床为了提高治疗效果,特配合了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护理效果,现做如下阐述。
1.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原因经研究表明,出现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原因为合胞病毒所致,其属于RNA病毒,大小在150nm,而肠道病毒、流感病毒等不稳定,易被灭活,水、消毒剂等均可以将其灭活[3]。
此外,致病菌会通过密切接触者、呼吸道传染。
而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多出现于小气道内,病毒会在末端的小支气管中出现,且还会侵入到支气管的上皮细胞上而发生病变。
因此,出现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后会增加气道的阻力。
2.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方式目前,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主要采用药物治疗、雾化吸入治疗。
香丹注射液佐治毛细支气管炎42例疗效观察

香丹注射液佐治毛细支气管炎42例疗效观察目的:观察香丹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方法:将8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静点香丹注射液一疗程5-7天,结果:观察组在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香丹注射液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标签:毛细支气管炎;香丹注射液;静脉给药毛细支气管炎常发病2岁以内婴幼儿,尤以2-6月婴儿多见,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以咳嗽、喘憋为主,易并发心力衰竭及呼吸衰竭,目前临床无特殊治疗,多采用抗炎、平喘、吸氧、超声雾化吸入等综合治疗。
近年来我院临床采用香丹注射液静点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将我院2011-11—2012-5收治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2月-2岁,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月-2.5岁,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依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中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1]所有患儿均为首次发病,病程2-4天,均未合并心力衰竭及呼吸衰竭。
1.3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抗炎、止咳化痰、平喘、超声雾化吸入等综合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静点香丹注射液,每次2-4ml/kg,每日1次,5-7天为一疗程,两组均在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4疗效判定:通过观察患儿体温、咳喘、肺部罗音情况、发现观察组22例患儿3-5天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7天内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
15例3-5天临床症状和体征减轻,7天内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5例临床症状和体征无好转或加重。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算资料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中医认为肺与气血密切相关,毛细支气管急性期存在血小板显著增高、微循环障碍及血粘度增高。
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应用体会

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应用体会目的:研究在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中,在不同时期视同氨溴索注射液进行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1月-2013年10月之间收治的患有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30例,将这些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患儿在入院初期就进行常规治疗以及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儿入院初期仅进行常规治疗,在3-5天之后使用氨溴索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结果: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两组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
结论:对于患有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在3-5天患儿的喘息减轻之后,再使用氨溴索注射液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标签:氨溴索注射液毛细支气管炎治疗效果支气管炎是一种支气管炎性疾病,毛细支气管炎就是其中的一种[1]。
在儿科疾病中,毛细支气管炎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在冬季的发病率较高。
引发这种疾病的原因通常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为主,部分患儿合并细菌感染[2],病变主要侵犯直径小的支气管,表现为上皮细胞坏死和周围淋巴细胞浸润,粘膜下充血、水肿、腺体增生、粘液分泌增多,病变会造成毛细支气管炎腔狭窄甚至堵塞,导致肺气肿和肺不张。
影响通气和换气功能。
在对于该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常用的药物就是氨溴索注射液,该药物为溴己新的一种代谢产物,能够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以及肺气肿等疾病,其副作用小,安全性高,效果好,在儿科临床中广泛用。
但笔者工作中发现了新的问题,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病历资料:病例对象为2010年11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30例,根据入院的顺序进行随机分为2组,年龄范围在3-6个月,平均年龄(4.4±1.2)个月,30例中男19例,女11例,男女比例约1.73:1。
对所有作为研究对象的患儿,进行血气分析可发现,其血液中的PH降低,同时存在PaO2以及SaO2降低的情况;经X线检查发现,患儿中均存在梗阻性肺气肿,但是程度不同,同时其支气管周围有炎症现象,并肺部具有呈现点状和片状的小范围阴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作者:王亚亭, WANG Ya-ting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合肥,230022刊名:实用儿科临床杂志英文刊名:JOURNAL OF APPLIED CLINICAL PEDIATRICS年,卷(期):2008,23(10)被引用次数:16次1.King VJ;Viswanathan M;Bordley WC Pharmacolngic treatment of bronchiolitis in infants and children [外文期刊] 2004(02)2.Chao LC;Lin YZ;Wu WF Efficacy of nebulized budesonide in hospitalized infants and children younger than 24 months with bronchiolitis 2003(06)3.Patel H;Platt R;Lozano JM Glucocorticoids for acute viral bronchialitis in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2004(03)4.Willson DF;Hum SD;Hendley JO Effect of practice variation on resource utilization in infants for viral lower respiratory illness[外文期刊] 2001(04)5.Wainwright C;Altamirano L;Cheney M A multicenter,randomized,double-blind,controlled trial of nebulized epinephrine in infants with acute bronchiolitis[外文期刊] 2003(01)6.Schweich PJ;Hurt TL;Walkley El The use of nebulized albuterol in wheezing infonts[外文期刊]1992(04)7.Bachrach VR;Schwarz E;Bachrach LR Breastfeeding and the risk of hospitalization for respiratory disease in infancy:A meta-analysis 2003(03)8.Pullan CR;Toms GL;Martin AJ Breastfceding and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fection 1980(6247)9.Kellner JD;Ohlsson A;Gadomski AM Bronchodilators for bronchiolitis 2000(02)10.Strachan DP;Cook DG Health effects of passive smoking.1.Parental smoking and lower respiratory illness in infancy and early childhood 1997(10)11.Aintablian N;Walpita P;Sawyer MH Detection of Bordetella pertussis and respiratory synetial virus in air samples from hospital rooms[外文期刊] 1998(12)12.Feltes TF;Cabalka AK;Meissner HC Palivizumab prophylaxis reduces hospitalization due to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 young children with hemodynamically significant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外文期刊] 2003(04)13.The IMpact-RSV study group Palivizumab,a humanized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monoclonal antibody,reduces hospitalization from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fection in highrisk infants[外文期刊] 1998(03)14.American Academy of mittee on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committee on fetus and newborn Revised indications for the use of palivizumab and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mmune globulin intravenous for the prevention of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fections[外文期刊] 2003(06) 15.Melendez E;Harper MB Utility of sepsis evaluation in infants 90 days.of age or younger with fever and clinical bronchiolitis 2003(12)16.Perotta C;Ortiz Z;Roque M Chest physiotherapy for acute brouchiolitis in paediatric patients between 0 and 24 months old 2005(02)17.Purcell K;Fergie J Concurrent serious bacterial infectious in 2396 infants and children hospitalized with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es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us 2002(04)18.Liebelt E;Qi K;Harvey K Diagnostic testing for serious bacterial infections in infants aged 90 days or younger with bronchiolitis[外文期刊] 1999(05)19.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Subcommittee o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bronchiolitis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bronchiolitis[外文期刊] 2006(04)20.Hartling L;Wiebe N;Russell K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evaluating the efficacy of epinephr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viral bronchiolitis[外文期刊] 2003(10)21.Titus MO;Wright SW Prevalence of serious bacterial infections in febrile infants with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es infections[外文期刊] 2003(02)1.易阳.YI Yang病毒性毛细支气管炎的预防和治疗进展[期刊论文]-临床儿科杂志2009,27(5)2.张瑞珊.赵源.谭娴玲普米克令舒吸入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1,16(5)3.王淑珍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哮喘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期刊论文]-山东医药2010,50(27)4.吕文清.罗华堂.LV Wen-qing.LUO Hua-tang毛细支气管炎与儿童哮喘相关性[期刊论文]-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22)5.李宏.王亚亭.LI Hong.WANG Ya-ting毛细支气管炎280例长期随访及其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因素分析[期刊论文]-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21)6.卢兢.Lu Jing毛细支气管炎病因及临床治疗[期刊论文]-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6,21(4)7.杨春霞.侯安存.吕芳.YANG Chun-xia.HOU An-cun.LV Fang毛细支气管炎患儿Th1/Th2的改变[期刊论文]-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9)8.李华斌.余华.高萍300例毛细支气管炎临床分析[期刊论文]-重庆医学2009,38(15)9.谢增辉.高世辉.张玲.刘科贝三联雾化吸入治疗婴儿毛细支气管炎120例疗效对比分析[期刊论文]-陕西医学杂志2008,37(9)10.刘洁明.周也荻.刘晓艳.刘利群.刘东海.易著文.LIU Jie-ming.ZHOU Ye-di.LIU Xiao-yan.LIU Li-qun.LIU Dong-hai.YI Zhu-wen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及异丙托溴铵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预后[期刊论文]-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22)1.樊映红.谢诚.张蕾.黄懿洁.苏培媛.夏万敏.吴英.王莉.艾涛526例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病原体分析[期刊论文]-四川医学 2012(1)2.王华.闫燕.程士樟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四种表型[期刊论文]-中国全科医学 2011(8)3.梁予红.罗小华.叶龙汉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分析[期刊论文]-中外医学研究 2011(31)4.程淑兰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尿白三烯E4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期刊论文]-山东医药 2011(31)5.张丽梅.魏大鑫细辛脑注射液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中国基层医药 2011(12)6.金勇.付金云.海静雾化吸入联合小剂量氨茶碱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分析[期刊论文]-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23)7.王安伦可瑞松联合重组人干扰素a-1b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分析[期刊论文]-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1(11)8.王庆.陈银银盛丽先论治毛细支气管炎经验[期刊论文]-吉林中医药 2011(1)9.张伟燕.张巴利麻甘颗粒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0(3)10.高大明.马家明孟鲁司特治疗毛细支气管炎25例疗效观察[期刊论文]-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1)11.宋晓斌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喜炎平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27)12.孙晓红.简国江.张燕丽.梁玉兰孟鲁司特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期刊论文]-儿科药学杂志 2010(1)13.王伟娟.范秀霞.崔秀娟.徐晓宏.李冬梅.孙秀英特定电磁波配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临床观察[期刊论文]-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0(5)14.金香男朝医麻黄定喘汤加减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期刊论文]-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20)15.方敏.史源.李春梅.郭建伟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期刊论文]-重庆医学2010(19)16.冯碧红.马旭升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中国现代医生 2010(34)17.古声凌.董寒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59例在治疗中的护理体会[期刊论文]-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0(5)18.方敏.史源毛细支气管炎的研究概况[期刊论文]-中国医药指南 2010(13)19.桑桂梅氨茶碱联合细辛脑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期刊论文]-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0(2)20.张艳志.刘桂萍重组人干扰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0(5)21.杨义琼.马利维.杨湛中药贴片经皮给药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期刊论文]-儿科药学杂志 2009(5)22.陈肇迁.余伟萍早期口服孟鲁司特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38例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中国医药导报 2009(15)23.张成.李彬.张晓荣α-干扰素联合孟鲁斯特治疗婴幼儿病毒相关性喘息[期刊论文]-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9(12)24.张红.李颖红.吴毓敏细辛脑、甲基强的松龙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中国实用医药 2009(5)25.白翠芬.王爱红孟鲁司特钠口服联合布地奈德及盐酸氨溴索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期刊论文]-现代医药卫生 2011(2)本文链接:/Periodical_syeklczz200810034.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