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古诗复习课
小学毕业复习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补充资料

小学毕业复习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补充资料第一部分《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建议:本学期复习1——35首,要求会背会默写;其中涉及考试的内容为1.《凉州词》(王翰)2《出塞》(王昌龄)3.《芙蓉楼送辛渐》4.《送元二使安西》5.《望天门山》6.《别董大》7.《春夜喜雨》8.《江畔独步寻花》9.《游子吟》10.《赋得古原草送别》第二部分《诵读经典品味越韵》1《采莲曲》2《关山月》3《怀念周总理》4《阿长与三海经》5《故乡》第三部分《课外小古文补充》6首原文飞去了。
从名言读古文吾日三省吾身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①吾身:为人谋②而不忠③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④不习乎⑤?——孔子(春秋)《论语·学而》助读①省:检讨,反思。
②谋:谋划事情。
③忠:尽必竭力。
④传:传授的知识。
⑤习:反复练习,学习。
导读快车道古人十分重视个人道德品质的修养,如孔子在很多方面都垂范后世,令后人“高山仰止“,无限敬佩。
本文记录的是曾子自我反省的范例,同样为后人传诵,广为流传。
译意大观园曾子说:“我每天都多次反省自身:替别人谋划事情有没有做到尽心竭力?与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讲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经常复习?”开心演绎场人贵有自知之明,经常反省自己,就能不断进步。
我们可以把每日的反省记在本子上,也可以向自己信任的人倾诉。
从寓言读古文原文”其人曰:列星。
,“晓在天空中行动休息,为什么要担心天地崩坠呢?”那个人说:“天果真是积累的大气啊,日月星辰不会掉下来吗?”启发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只是积累的大气中三种有光辉的东西,即使掉落下来,也不能使人受到损伤。
”那个人说:“如果地坏了怎么办?”启发他的人说:“地不过是积累起来的土块罢了,它充满了四面空虚的地方,没有地方没有土块。
你缓步徘徊或踏步顿足,整天在地上行动休息,为什么要担心它会损坏呢?”那个人消释了疑虑,感到非常高兴,那个启发他的人也因为他消释了疑虑,感到非常高兴。
开心演绎场1、你能用“杞人忧天”说一句话吗?2、你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吗?从课文读古文夸父逐日原文夸父①与日逐走②,入日③;渴,欲得饮,饮于河、渭④;河、渭不足,北饮大泽⑤。
六下语文第3课《古诗三首》知识点归类复习课件ppt(统编版)

答疑解惑
谢谢!
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 禁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春城:指春天的京城。 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汉宫:这里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宫 。 传蜡烛:寒食节禁火,但朝廷传赐蜡 烛给公侯之家,受赐的可以点火。 五侯:这里指天子宠幸之臣。
译文
【1】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2.诗的后两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 思落谁家。”这两句采取了忽然宕开的写法,从 作者的一群人的望月联想到天下人的望月,又
由赏月的活动升华到思人怀远,意境阔大,含 蓄不露。“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 以生动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 辉,一齐洒落人间。
答疑解惑
1.《寒食》这首诗写的是怎样的景色?运用了什么
看那遥远的牵牛星,明 亮的织女星。伸出纤细雪白 的双手,札札地穿梭织布。 (织女)一整天也织不了完 整的花纹,哭得泪如雨下。 银河又清又浅,相隔又有多 远呢。只隔一条清澈的河, 相视而不能相互说话。
赏析
【二】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中国 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 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主 持编选的《文选》。诗 中语言朴素自然,描写 生动真切,具有浑然天 成的艺术风格,被刘勰 称为“五言之冠冕”
注释
【二】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情感。
《迢迢牵牛星》表面上写神话传说中牛郎 织女被银河相隔、不得相见的故事,实则抒发 人世间思妇对远在他乡恋人的离愁别绪。诗 人借天上的爱情悲剧来表现人间爱情的相思 悲情,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愤懑不满,对自由 幸福生活的渴盼。
六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复习

六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复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对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塞下曲(节选)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请联系选文的内容,说说两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一种物侯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2]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二句写明月惊鹊、半夜鸣蝉,这是对夜晚宁静气氛的渲染烘托。
B.第四句写蛙声,这是从侧面烘托丰年。
C.第七、八句描写的是旧店难寻的困惑。
3.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本诗的作者是宋代的苏轼,他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___________”。
[2]本诗前两句中“跳珠”“乱入船”两个词语写出了雨______的特征。
“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是两个形象的比喻,把乌云比作_______,把雨比作________。
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心情是(______)。
A.悲伤B.平静C.喜悦D.焦急[3](1)本诗后两句中“______”一词写出了雨去得快的特征。
(2)写出有关雨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读一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练习。
六年级上册古诗复习课资料

复习内容:六年级上册古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忽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示儿》【南宋】陆游
死去元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冬夜读书示子聿【南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观书有感》【南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自主复习表。
六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5篇

六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5篇语文是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文字等的力量和语言学问及文化学问的统称,为了大家学习便利,我特地预备了六班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5篇,盼望可以关心大家,欢迎借鉴学习!六班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1教学目标:1、在读古诗的过程中读准“雪、灭、独、寒”4个生字的字音,并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4个生字。
2、能跟着录音或老师的范读,字字过目地朗读古诗。
能背诵古诗。
3、能依据画面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并能依据图画背诵符合图意的诗句。
4、熟悉部首“雨字头”。
练习描写“雪、灭”2个字。
教学重点难点:能在老师的关心下借助“解释”和“参考译文”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
体会老渔翁在安静、寒冷的江面上孤舟独钓的情景。
教学过程:一、观赏“江雪”图,学习“雪、寒”2个生字。
1、出示“江雪”图片,引导同学看图说话。
、师:谁能用一二句话介绍一下列图上的景象?2、沟通反馈,适时出示生字卡片“雪、寒”。
3、总结,板书古诗题目,学习“雨字头”。
师:同学们观看得很认真,说得也很完好。
这幅画上画的是:寒冷的冬天到了,大雪不停地下着,江边已积了厚厚的雪。
今日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题目是——板书——江雪写“雪”时,用红色标注“雨字头”,边写边说:第三笔是——横钩;这一点一点的多像——小雨点啊!师:有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要把这部分用红笔写出来?(不知道的,可以看看书。
)二、观赏配乐古诗诵读,依据画面和老师的讲解大致了解诗意。
1、播放媒体,同学赏听。
师: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唐朝的诗人柳宗元写的这首古诗,大家要认真看图,仔细听录音。
2、再放媒体,老师讲解一句意思,再出示一句诗句。
师:请大家认真听老师讲解,再看着画,听录音,想想你明白了什么? 师:寒冷的冬天到了,高校纷纷扬扬,山上早已不见了小鸟的影子,山里的小路上看不见一个人影。
这真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师:在这冰天雪地里,有一个老翁穿着蓑衣,头戴斗笠坐在一条小船上单独一人在江上钓鱼呢——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古诗复习课(1)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好曲不厌百回唱,好书不厌百回读。
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
——《古今贤文》(读书篇)
√ √ √ √
中山市2012——2013年度上学期六年级期末语文水平测试卷第五题
月出惊山鸟
要留清白在人间
粉骨碎身全不怕
千磨万击还坚劲 谁道人生无再少
任而东西南北风
门前流水尚能西 时鸣春涧中
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 孤帆 自然会想到送别诗,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下了“____ 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对朋友离 别之情;他还在送别好友汪伦时,写下了“_______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 的诗句;高适在送别董 大时也写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 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 ——《论语》
南朗镇南朗小学
梁丽娟
《七步诗》曹植 【三国〃魏】 《鸟鸣涧》 【唐〃王维】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石灰吟》 【明〃于谦】 《竹 石》 【清〃郑燮】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浣溪沙》 【宋〃苏轼】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是大文豪李白与好友汪伦送别的诗句。不 远处,我看到两个依依不舍的朋友在送别。 千尺的潭水啊,你告诉了我什么是真正的友 谊,难舍难分,只恨相见甚晚。 大江边上,我听到了苏东坡在高歌,他 的豪迈一洗李煜、易安居士带给我的惆怅。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惊 涛拍岸中,我看见的是苏轼闲适的心情。那 是怎样的一种心境,胸怀着对古人的敬意, 他也许在告诉我不论遇到什么样的挫折,都 不能失去对生活的希望。
小学语文古诗复习课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古诗复习课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8)06-029-02教学目标:1.复习古诗,体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想象、记忆等能力。
3.灵活积累、运用古诗,感受古诗的意韵美、节奏美,养成自觉阅读与积累古诗的良好习惯。
4.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的古诗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读古诗文,并学会灵活地运用,做到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学准备:将小学阶段重点古诗词整合归类。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瑰宝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古诗大观园吧。
二、复习古诗1、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
2、古诗过关⑴诗画欣赏。
(课件展示图画,让学生猜猜是哪句诗或那首诗)观察图、抽生说诗句、齐读诗句⑵分类复习诗句对对碰水光潋滟晴方好,---- 。
千山鸟飞绝,---- 。
西塞山前白鹭飞,---- 。
大漠沙如雪,--- 。
爆竹声中一岁除,---- 。
问渠哪得清如许----。
莫愁前路无知己,---- 。
孤帆远影碧空尽,----。
黄四娘家花满蹊,---- 。
不知细叶谁裁出,----。
粉骨碎身全不怕,---- 。
羌笛何须怨杨柳,----。
抽生填诗句、男女生分组读说说下列诗句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春)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秋)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冬)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夏)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冬)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夏) 读诗句、说季节在()里填上带"春"字的词语。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小学语文古诗复习课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古诗复习课教学设计(2010-10-21 10:27:51)转载▼标签:分类:研修者杂谈小学语文古诗复习课教学设计复习理念:小学语文复习是以巩固学生所学语文知识与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迁移应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目的。
因此,在设计本节复习课时,我充分利用六年级下册的古诗教材,并通过回顾与整理小学阶段所学过的古诗,使学生习有所得,自觉养成自读自悟古诗,自我复习、积累古诗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复习技能和方法水平。
我还严格遵循了以下三个复习原则:复习过程要简约,复习方法要整合,复习内容要全面。
另外,为了避免复习课枯燥无味,消除学生对复习课的抵触心理,改变沉闷局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在设计过程中还力求强调知识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复习氛围中知诗人、读诗句、晓诗意、悟诗境、记诗句、用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的古诗文化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复习目标:1.交流记忆古诗的方法,帮助学生整合归类古诗。
2.重温读诗句、晓诗意、悟诗境的方法,并学以致用。
3.学会灵活积累、运用古诗,养成自觉阅读与积累古诗的良好习惯。
4.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的古诗文化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复习重、难点1.学会整合归类小学阶段所学过的古诗。
2.吟诵古诗,想象意境,理解诗意,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复习准备教师准备:1.将小学阶段重点古诗进行整合归类。
2.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1.重温六年级下册所学过的古诗。
2.回顾以前所积累的古诗,并加以整理,编成目录。
课时安排:一课时复习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同学们,古诗历来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千百年来传诵不衰,深受人们喜爱。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漫步古诗园,领略古诗的魅力。
(板书课题:漫步古诗园)二、交流方法,灵活积累1.过渡:我们小学阶段学过的古诗不计其数,犹如一个繁花似锦的百花园,如何又准又快地记忆所有的古诗呢?相信同学们一定有自己的绝招,谁愿意把你的绝招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板书:记忆古诗的方法)2.学生交流记忆古诗的方法,师随机板书:归类列表法、熟读成诵法、古诗吟唱法、理解记忆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悟四季[秋]
“秋风秋雨愁煞人”,秋在诗人的眼里是悲凉的。
杜甫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马致远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张继说:“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刘禹锡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感悟四季[冬]
冬孕育了梅花的骨气,“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1、出示图,(叶绍翁《游园不值》)看到此图,你想起了哪首诗?你还知道哪些写春景的诗词?
学生朗诵。
预设:《春雨》《春晓》、《绝句》《江南春》、《游园不值》、《宿新市徐公店》、《咏柳》、《春夜喜雨》、《鸟鸣涧》、《晚春》、《江畔独步寻花》、《惠崇春江晚景》(苏轼)、
(1)一年四季,季季如画,你还知道有关其他季节的诗词吗?
3、出示图,《静夜思》插图,看到此图,你想起了——
A、从此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B、这是一首思乡诗,它们都表达了孤身在外的游子对家乡及亲人浓浓的思念之情,你还知道有哪些?预设:《天净沙·秋思》《月夜忆舍弟》《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秋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春望》《春夜洛城闻笛》《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观赏画面,回忆古诗,并展开想象,归类整理出了学过的诗:写景、送别诗、思乡诗、哲理诗等相关诗句,还有哪些类别的诗?预设:爱国诗、边塞诗、咏物诗、题画诗、时令节日诗……
三、感悟诗情,记忆名句
1.过渡:为了加深同学们对古诗的记忆,特别是对古诗中的千古名句的记忆,老师还准备了系列话题,让我们通过这些话题感悟古诗中的诗情诗境。
学习重点
1.学会整合归类小学阶段所学过的古诗。2.吟诵古诗,理解诗意,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并能结合生活巧妙运用古诗。
学习难点
1.学会整合归类小学阶段所学过的古诗。2.吟诵古诗,理解诗意,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并能结合生活巧妙运用古诗。
学法指导
独立思考、合作探究,领悟写法。
学案
修订栏
学
习
流
程
学
习
学生朗诵。
预设:夏季:《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饮湖上初晴后雨》、《小池》、《所见》。
秋季:《山行》、《枫桥夜泊》、《望洞庭》、《山居秋暝》、《暮江吟》
冬季:《江雪》、《元日》、《梅花》
(2)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独特的韵味,大自然的美景、祖国的大好河山令人回味无穷,引得无数文人墨客挥毫舞墨,你还知道哪些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诗词?(《望庐山瀑布》、《独坐敬亭山》、《忆江南》、《鹿柴》、《望岳》)
从“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中我看到了苏轼的豁达胸襟。
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中我明白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
四、理解诗意,迁移运用
1.过渡:“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如果我们在说话、习作时能恰当运用,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总结:今天的复习课,同学们表现非常积极,不但复习了学过的内容,还领悟了不少的复习方法。但小学阶段所学的古诗,只不过是古诗园的一角,要想对古诗有更多的了解,我们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功夫。我相信,只要同学们一起努力,一定能大有收获。
友谊是“洛阳亲友如相间,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痴情。
友谊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感叹。
话题三感悟哲理
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我明白了面对困难时,在坚持一下,就会迎来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我明白世界日新月异,新生事物终将取代旧事物。
流
程
第一课时
复习过程
1.古诗分为哪些类别?课件出示
边塞诗、爱国诗、题画诗明理诗叙事诗山水田园诗政治诗,讽刺诗,
送别诗等
1.谈话导入:小学六年我们学习了许多的古诗,一首诗也许它像一朵淡雅的小花芬芳了你的灵魂,一首诗也许它像一滴清凉的露珠滋润过你的心田……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去重温那些曾经那些曾伴随我们成长的古诗。经过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脍炙人口的古诗,是我们祖先给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当我们在诵读这些诗歌的时候,诗人的生命就在诗歌中复活了,在诵读这些诗的时候,你会想到哪些诗人?(杜甫、李白、王维、白居易、陆游、王安石、王昌龄)而我国古代的诗歌一向追求诗情画意,只要我们留心品味,便会发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老师准备了4幅画,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请看大屏幕!
过渡:刚才,我们欣赏了第一幅图,居然由一幅画联想到了这么多有关联的诗词,同学们真了不起啊!老师真佩服!下一幅图是什么呢?请看
2、出示图,(《赠汪伦》背景图)看到景,你想起了——
A、让我们一起来吟诵这首诗。从此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B、这是一首送别诗,它们有的幽怨有的豪放有的深情,你还知道有哪些?
预设:《送元二使安西》《山中送别《别董大》《赋得古原草送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芙蓉楼送辛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出示课件。
话题一感悟四季[春]
春天美在“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美在“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美在“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感悟四季[夏]
夏之韵在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4、出示图,(《题西林壁》书中插图)看到此图,你仿佛想起了——
A、这首诗让你领悟了什么道理?
B、像这样蕴含人生哲理的诗你还知道哪些?预设: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王之焕《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3.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6.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7.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8.王安石《等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9.朱熹《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冬描绘了塞外风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
冬抒写了北国风光,“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话题二话说友谊
友谊是“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的牵挂。
友谊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的惊喜。
友谊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
友谊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似”的劝慰。
五、布置作业
1.继续漫步古诗园,丰富古诗积累,以各种形式加以整理归类。
2.自主编制古诗练习,与同学互相交换进行考查。
附板书设计
漫步古诗园
写景诗——送别诗——思乡诗——哲理诗——
爱国诗——边塞诗——咏物诗——题画诗……
教
学
反
思
反思人:年月日
峡江县巴邱城北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温馨寄语
让我们随着本组课文的学习,一起去领略中华民族文化的悠久和灿烂,感受不同民族的文化魅力吧!
班级
上课
时间
主备人
审核人
课题
小学六年级语文古诗复习课
课型
Hale Waihona Puke 新授课上课人学习目标
1.利用图片回忆、联系相关古诗的方法,帮助学生整合归类古诗。2.学会灵活积累、运用古诗,养成自觉阅读与积累古诗的良好习惯,并学以致用。3.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的古诗文化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