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六年级全册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及翻译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词及译文

六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词及译文

六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词及译文《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在床边,明亮的月光洒落,让人误以为是地上的霜。

抬头仰望天空中的明月,低下头来,不禁思念起远方的家乡。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阳光照耀着香炉峰,升起紫色的烟雾。

远远望去,瀑布像悬挂在前方的河流上。

水流从高处直泻而下,高达三千尺,让人怀疑是不是银河从天上坠落。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春天的早晨,睡意正浓,不知不觉就到了天亮。

到处都能听到鸟儿的啼叫声。

夜里听到了风雨的声音,不知道有多少花朵被风雨打落。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太阳依着山边落下,黄河流入大海。

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就需要再登上一层楼。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千山之中,鸟儿已经飞走,万条小路上,人的踪迹消失。

只有一位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独自在寒冷的江上钓鱼。

《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慈祥的母亲手中拿着线,为即将远行的孩子缝制衣服。

临行前,她密密地缝着,担心孩子迟迟不能归来。

谁说小小的草心,能够报答春天阳光的温暖。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八月的湖水平静,与天空融为一体。

湖上蒸腾的雾气笼罩着云梦泽,波涛撼动着岳阳城。

想要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安居在家又觉得愧对圣明。

坐着观看垂钓的人,只有羡慕鱼儿的心情。

《悯农》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在正午时分锄禾,汗水滴落在禾苗下的土壤里。

有谁知道盘中的饭菜,每一粒都是辛苦得来的。

《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文必背注释与意思整理(全面)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文必背注释与意思整理(全面)

精编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文必背注释与意思(2019春期)一、宿建德江作者是唐代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诗意: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边上,日暮/客/愁新。

日暮时分新愁不禁涌上心头。

野旷/天低树,诗意:远处旷野中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还要低,清清的江水江清/月近人。

倒映的明月仿佛和舟中的人人十分亲近。

思想感情:本诗刻画了秋江暮色,表达了诗人旅居在外思念家乡、孤独寂寞的心情。

注释:1、日暮:傍晚2、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3、野旷:空旷的原野。

4、近:靠近。

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作者是宋代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诗意:黑云像打翻了的墨水,还没来得及把山遮住,白亮亮的雨点白雨/跳珠/乱/入船。

便像洒落的珠子一样纷纷乱跳进船舱。

卷地风来/忽吹散,诗意:突然,狂风席卷大地,湖面上顿时雨散云飞。

只见望湖楼下/水如天。

湖面水平映照,碧波如镜。

思想感情:本诗每一句仿佛都是一幅画,分别描绘了黑云、白雨、狂风、湖水等景物,令西湖盛夏时节暴雨骤来骤去的奇丽景色如在眼前。

注释:1、翻墨:打翻了的墨水。

2、白雨:白亮亮的雨点。

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是宋代辛弃疾。

西江月是词牌名。

夜行黄沙道中是词题。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注释:1、黄沙:黄沙岭。

2、别枝:横斜的树枝。

3、茅店:用茅草盖的旅舍。

4、社:社庙,土地庙。

5、社林:社庙从林。

6、见:同“现”。

出现。

词意:上片:明月升上树梢,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中,传来蝉鸣声声。

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阵阵蛙声。

下片:天空中星星时隐时现,山前落下稀疏的雨点。

过去在土地庙树林旁边的茅店,拐了个弯就忽然出现在眼前。

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三方面描写了在座的山村风光,表达了作者闲居乡村时内心的宁静、喜悦。

四、浪淘沙(其一)作者是唐代刘禹锡。

【精选】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古诗《释义+诗意+主要内容+思想感情》知识点汇总

【精选】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古诗《释义+诗意+主要内容+思想感情》知识点汇总

【精选】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古诗《释义+诗意+主要内容+思想感情》知识点汇总1宿建德江 (1)2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3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4 过故人庄 (3)5 七律.长征 (4)6 菩萨蛮.大柏地 (6)7 春日 (7)8 回乡偶书 (7)9 浪淘沙(其一) (8)10 江南春 (9)11 书湖阴先生壁 (9)12伯牙鼓琴 (10)13书戴嵩画牛 (11)1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旷野中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

【注释】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移舟:划动小船。

泊:停船靠岸。

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

烟:一作“幽”。

渚:水中小块陆地。

《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客:指作者自己。

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野:原野。

旷:空阔远大。

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

【主题归纳】这是一首借景抒情诗,诗人描写了停产宿建德江江边时看到的景色,表达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及感慨人生的复杂心情。

2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译文】翻滚的乌云像泼洒的墨汁还没有完全遮住天空,白花花的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窜上船。

忽然间卷地而来的狂风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风雨后的望湖楼下波光粼粼水天一片。

【注释】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

望湖楼:古建筑名,又叫看经楼。

位于杭州西湖畔,五代时吴越王钱弘俶所建。

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

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

遮:遮盖,遮挡。

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跳珠:跳动的水珠(珍珠),用“跳珠”形容雨点,说明雨点大,杂乱无序。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文诗词 译文 注释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文诗词 译文 注释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文诗词译文注

诗词一: 《静夜思》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前,如同地面上的霜一样。

我抬头望着明亮的月亮,低头思念故乡。

注释: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诗中通过描述夜晚的月光和个人的思念之情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词二: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太阳依山而落,黄河注入大海。

如果想要尽览万里景色,就得再登高一层楼。

注释: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中通
过描绘山河壮丽景色和表达追求进取的精神,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
向往和追求。

...
(继续写下去,根据需要添加更多的古文诗词的译文和注释)
...
这是一个标题为《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文诗词译文注释》的文档,其中包括诗词的中文译文和相关的注释。

该文档旨在帮助
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古文诗词,并对其背后的意境和文化内
涵有所了解。

文档以清晰简洁的语言呈现,让读者轻松理解诗词的
意义和诗人的创作意图。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与日积月累((注释、译文)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与日积月累((注释、译文)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与日积月累(注释、译文)第3课古诗词三首(第8页)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了心头。

原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

注释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移舟:划动小船。

泊:停船靠岸。

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

烟:一作“幽”。

渚:水中小块陆地。

《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客:指作者自己。

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野:原野。

旷:空阔远大。

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

作者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

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

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

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译文翻滚的乌云像泼洒的墨汁还没有完全遮住天空,白花花的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窜上船。

忽然间卷地而来的狂风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风雨后望湖楼下的西湖波光粼粼水天一片。

注释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

望湖楼:古建筑名,又叫看经楼。

位于杭州西湖畔,五代时吴越王钱弘俶所建。

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

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

遮:遮盖,遮挡。

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跳珠:跳动的水珠(珍珠),用“跳珠”形容雨点,说明雨点大,杂乱无序。

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

忽:突然。

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

部编版小学必背古诗文129首以及翻译

部编版小学必背古诗文129首以及翻译

一上1 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

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2 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

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

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还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3 画(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到近处却听不到水的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4 悯农(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5 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6 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风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7 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鸣叫声。

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不知吹落了多少娇美的春花。

8 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9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我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词古文翻译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词古文翻译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词古文翻译、日积月累翻译赏析、阅读链接翻译第 1 单元古诗词、日积月累、阅读链接翻译第 3 课(1 )宿建德江作者:孟浩然( 唐)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 划动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中沙洲旁,日落黄昏时分更增添了游子的愁思。

茫茫旷野里低垂的天幕好像比树还低,江水清澈,映照得那轮明月仿佛与人更亲近。

(2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作者:苏轼( ( 宋)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译文: 像泼洒的墨汁般翻滚的乌云尚未遮住山峦,白花花的雨点便似珍珠一样乱纷纷地跳上船。

卷地而来的一阵大风忽然把云和雨吹散了,望湖楼下的西湖碧波如镜,水天一色。

(3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辛弃疾( 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 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的喜鹊。

半夜清风习习,有蝉在不时地鸣叫。

空气中散发着稻花的香气,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

天空中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土地庙附近的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过了小溪上的石桥再转个弯儿,突然出现在眼前。

第一单元日积月累过故人庄作者:孟浩然((唐)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老朋友准备好了黄米饭和鸡肉,邀请我到他的农舍做客。

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子,村子四周青山横斜。

打开窗子,面对的是打谷场和菜园;端起酒杯,畅谈着今年庄稼的长势。

等到重阳节,我还要再来与你欣赏菊花。

【赏析】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和农家的劳动生活,真切地抒发了朋友间的情谊,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隐逸之情。

《丁香结》阅读链接(1 )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译文】:芭蕉的蕉心尚未展开,丁香也郁结未解,它们同时向着春风各自忧愁。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中所有古词曲及译文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中所有古词曲及译文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中所有古词曲及译文1. 枸杞(gǒu qǐ):指枸杞子,一种著名中药材,常用于滋补肝肾、明目等。

课文《竹马》:“谁怕荒山路迢迢,踏破枸杞岁寒心。

”2. 长桥(cháng qiáo):桥的一种,形状长而窄,多用于横跨河流或溪流等。

课文《小苗》:“牵牛星悬高,似银河长桥。

”3. 管弦(guǎn xián):古代音乐演奏的形式之一,泛指乐队、乐曲等。

课文《草原》:“和风吹拂草原,管弦悠扬悦耳。

”4. 旌旗(jīng qí):古代军队或官府的标志,多用于表彰功绩、振奋士气等。

课文《烽火台》:“挂了旌旗十里长,点了烽火万里明。

”5. 丹顶鹤(dān dǐng hè):中国特有的大型鸟类之一,体态优美,被誉为孔雀之冠。

课文《大漠孤烟直》:“长空雁叫霜晨月,霜重鸿飞南飞绝,征蓬出汉塞,剑外忽传收蓟北。

”6. 车马(chē mǎ):古代出行方式,多指马车出行。

课文《上学不迟到》:“披红挂彩进校门,门前车马半挡住。

”7. 雨帘(yǔ lián):古代屏风的一种,用于遮挡雨水。

课文《下雨了》:“我看见外面的小路,因为雨水太大,雨帘一样下来了。

”8. 远眺(yuǎn tiào):远距离看,远望。

课文《方向》:“远眺天地远,人间园林线。

”9. 芦苇(lú wěi):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池塘、沼泽等潮湿地区。

课文《小燕子》:“芦苇深处藏身,小燕子显出身形。

”10. 猪崽(zhū zǎi):小猪。

课文《过堂》:“两只大脚猪崽在那里嘻嘻哈哈地玩耍。

”11. 驿站(yì zhàn):古代官方邮站,为官府或民间提供驿马等服务。

课文《小七连》:“一段长路,历尽艰辛,中途奔驰,路过驿站。

”12. 兵乓球(bīng pān g qiú):乒乓球。

课文《小球员》:“谁说女孩打乒乓球不行,我就喜欢在球场上活蹦乱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月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24
《游园不值》
[宋] 叶绍翁
应怜履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展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
我轻轻地敲打柴门久久不开。
满园子的春色是关不住的,
开得正旺的红杏有一枝枝条伸到墙外来了。
25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百川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老来悲伤也没用了。
15
《马诗》
[唐] 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
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何时才受到皇帝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朋友要去哪里呢?是去那山水交汇处。
才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假如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光留住。
26
《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
16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
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全不惧怕,
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
17
《竹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天刚亮时再去看那被雨水打湿的花丛,整个锦官城将变成繁花盛开的世界。
21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京城街道上细密的春雨滋润细腻,
小草钻出地面远看一片浅绿,近看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正是一年中最美的时节,
远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暮春。
22
《江上渔者》
3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
在稻花的香气里,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讨论,说今年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
6
《春日》
[宋]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风和日丽之时泗水的河边踏青,
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
春风吹地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7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春天回到何处?留下一派清静找不到它回去的道路。若是有人知道春天归去之处,请叫它仍旧回来的我同住。
可是春天去得无影无踪谁会知道呢?除非你问一问黄鹂。它(黄鹂)的叫声十分婉转,但无人能够理解,只有任凭轻风飘过蔷薇。
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五岭山脉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的细小波浪。
乌蒙山高大雄伟,在红军眼里也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金沙江湍急的流水拍击着山崖,像是冒出蒸汽一样。
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
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
5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透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
因为你离开阳关之后,在那里就见不到老朋友了。
20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春天植物萌发、生长的时候。
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落下,细细密密,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
浓浓乌云,笼罩着田野间的小路,只有江边渔船上的灯火独自闪烁。
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
2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没有完全遮住山峦。
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忽然间卷地风来忽吹散,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
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14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等待阳光照耀。
春天给大地普施阳光雨露,万物生机盎然欣欣向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
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
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8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
从天涯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箕而来。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浙渐沥沥的小雨。
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
4
《过故人庄》
[唐]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
山下初生的兰芽浸润在溪水中,松间的沙路洁净无泥。傍晚杜鹃鸟在萧萧细雨中啼叫。
谁说人老不能再回到少年时代呢?门前的流水尚能向西奔流!不要在年老时感慨时光的流逝。
27
《清平乐》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全册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及翻译
序号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全册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全册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翻译
1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
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心头。
原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
[宋]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江岸上来来往往的人们,
只喜爱道鲜美的鲈鱼。
你看那一叶小小渔船,
时隐时现在风浪里。
23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
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
春风又吹绿了江南岸,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茅舍庭院由于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
花木规整成行都是由主人亲自栽种的。
庭院外一条小河绕着大片碧绿的禾苗。
两座山峰仿佛要推开门,给主人送上满山的青翠。
11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杨柳依依随风吹。
如今回来路途中,
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
又渴又饥真劳累。
满心伤感满腔悲,
我的哀痛谁体会!
19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浮尘,
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
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吧!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子牢牢咬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
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仍坚韧挺拔顽强地生存着。
不管是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它都经受得住。
18
《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
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
莫知我哀!
回想当初出征时,
暮春京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
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
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候。
轻烟飘散到权贵宠臣的家中。
12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