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丰台区高三年级一模试卷物理部分试卷赏析
高中物理试卷分析

2014年的一模理综试卷由学科内综合的试题组成, 全卷凸显考核主干基础知识和能力这两条主线,无偏题、怪题,物理试题在高考理科综合试卷中仍处于中心地位;考查知识点覆盖面广;试题突出考查物理的主干知识,且所考查的知识布局基本合理,着重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的能力。
物理试题仍把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对考纲中提出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能力、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进行了全面的考查。
而我们的学生普遍存在基础较差,能力薄弱的问题,又由于化学部分较难,学生刚刚开始进行综合学科的考试,在时间安排上没有合理的分配,所以导致留给物理部分的答题时间很短,没有能够答完物理部分试题的同学较多。
一.2014年一模物理试卷简析一模理科综合高考试卷中,物理部分共14题,总分110分。
分必考和选考两部分。
必考部分:选择题8道,为不定项选择题,每题6分,共计48分,占总分的43.6%。
主观题4题,共47分,占总分的42.7%。
其中实验题2道题,15分,占总分的13.6%。
计算题2道,32分,占总分的29%。
选考部分:选择题1道,计算题1道,共计15分,占总分的13.6%。
试卷题型、内容及分值如下表:试卷中,高中物理的主干内容,占的比重较大,如力与运动的关系、功能关系(即物理必修1和物理必修2的内容)约占了49分,电路、电场、磁场和电磁感应的内容约占了46分,选修知识,占分较小。
二、2014年高考物理复习的思考针对上述分析,并结合个人在高考总复习中的一些体会,对2014年的高考物理复习有如下思考:(一).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高三九班1、整体成绩分析:2、整体成绩柱状分析图:3、个人成绩分析:年组前420名中有14人物理成绩低于年组平均分。
高三二班1、整体成绩分析:2、整体成绩柱状分析图:3、个人成绩分析:年组前420名中有9人物理成绩低于年组平均分。
高三一班1、整体成绩分析:2、整体成绩柱状分析图:3、个人成绩分析:年组前420名中有17人物理成绩低于年组平均分。
丰台区第一学期期末高三物理练习及答案

丰台区 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高三物理2014.01说明:本试卷满分为12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答题卡上的学校、年级、班级、姓名、准考据号用黑色笔迹署名笔填写清楚,并仔细查对条形码上的准考据号、姓名,在答题卡的“条形码粘贴区”贴好条形码。
2.本次考试全部答题均在答题卡上达成。
选择题一定使用2B 铅笔以正确填涂方式将各小题对应选项涂黑,如需变动,用橡皮擦除洁净后再选涂其他选项。
非选择题一定使用标准黑色笔迹署名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严格依据答题卡上题号在相应答题区)A.气体必定从外界汲取热量B.外界必定对气体做功C.气体的D.气体分子的均匀动能增大2.对于核衰变和核反响的种类,以下表述正确的选项是(C)2344A.238B.是β衰变是轻核聚变是α衰变是重核裂变 82343.一束单色光由空气射入介质,发生折射,其流传方向如下图,对于此单色)光,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BA.光芒从空气射入介质时速度变大B.光芒从空气射入介质时频次不变C.光芒从空气射入介质时波长变长D.当入射角增大时,可能发生全反射4.介质中有一列沿x 轴正方向流传的简谐横波,某时辰其颠簸图像如下图。
P 为介质中一个质点,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C)A.这列波的波长为4m B.这列波的振幅为8cmC.质点 P 的振动频次等于波源的振动频次D.质点 P 的振动方向可能与波的流传方向在同向来线上5.如图,圆滑斜面固定于水平面上,滑块 A 、B 叠放在一同, A 上表面水平。
当滑块 A 、B 一同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时,A、 B 一直保持相对静止。
在下滑过程中, B 受力的表示图为(A)ACDB6.将地面上静止的货物竖直向上吊起,货物由地面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v –t 图像如下图。
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C)A.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货物的位移大小是21m B.前 3s(A. φ a> ,φb Ea=Eb B. φ a> ,φb Ea<Eb C.D. φ a< ,φb Ea>Eb A)φ a<,Ea=Ebφba图甲图乙8、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4:1,原线圈接在一个沟通电源上,交变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下图,副线圈所接的负载电阻是。
北京市丰台区2014--2015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丰台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高三物理2015.01说明: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一般物质分子非常小,分子质量也非常小。
科学家采用摩尔为物质的量的单位,实现了微观物理量与宏观物理量间的换算。
1摩尔的任何物质都含有相同的粒子数,这个数量为称阿伏伽德罗常数N A。
通过下列条件可以得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是()A.已知水的密度和水的摩尔质量B.已知水分子体积和水分子质量C.已知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质量D.已知水分子体积和水的摩尔质量2.光学现象在实际生活、生产中有许多应用。
下列选项利用了“光的干涉现象”的是()A.用光导纤维传输信号B.白光通过三棱镜变成七色光C.戴上特制眼镜在电影院看3D电影有立体感D.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3.如图所示,MN是空气与某种液体的分界面,一束红光由空气射到分界面,一部分光被反射,一部分光进入液体中。
当入射角是45°时,折射角为30°。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120°BC.该液体对红光的全反射临界角为45°D4.如果大量氢原子处在n=4的能级,可能有几种频率的光辐射出来?其中频率最大的光是氢原子在哪两个能级间跃迁时发出来的?()A.4种,其中频率最大的光是氢原子从n=4能级到n=1能级跃迁时发出B.6种,其中频率最大的光是氢原子从n=4能级到n=1能级跃迁时发出C.4种,其中频率最大的光是氢原子从n=4能级到n=3能级跃迁时发出D.6种,其中频率最大的光是氢原子从n=4能级到n=3能级跃迁时发出5.如图所示,一物块放置在倾角为θ的斜面体上,斜面体放置于水平地面。
若用与水平方向成α角、大小为F 的力推物块恰能使其在斜面体上匀速下滑,斜面体始终静止。
2024年北京市丰台区高考物理一模试卷及答案

2024年北京市丰台区高考物理一模试卷一、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3分)下列属于光的衍射现象的是( )A.水面上树的倒影B.光在不透明圆盘后的影的中心出现一个亮斑C.肥皂膜在阳光下形成彩色条纹D.光信号在光纤中传播2.(3分)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跃迁过程中最多可辐射出4种频率的光子B.从n=4能级跃迁到n=2能级的氢原子能量最大C.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子波长最长D.有三种频率的光子可使逸出功为4.54eV的金属发生光电效应3.(3分)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等压变化到状态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一定吸收热量B.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C.气体的内能可能减少D.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增加4.(3分)两列简谐波以相同的速度相向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波相遇后可以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B.质点K经过半个周期运动到t=0时刻质点M的位置C.t=0时刻,质点L与质点Q的运动方向相反D.两列波的振幅都是20cm5.(3分)如图所示,宇航员在“天宫课堂”中进行验证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的实验时,掷出的小球碰撞前在空间站中做匀速直线运动。
已知地球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空间站离地高度为h,万有引力常量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题中信息可以计算空间站的运行周期B.空间站环绕地球的速度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C.由可知,空间站的加速度恒定D.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是因为小球不受力6.(3分)一正弦式交流电的u﹣t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交流电的频率为25HzB.用其给100Ω的电阻供电,电阻消耗的功率为484WC.用其给以额定功率1000W工作的电吹风供电,电路中的电流约为3.2AD.用其给线圈电阻为10Ω的电动机供电,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22A7.(3分)如图所示,木块A、B分别重50N和60N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
2014年北京市高考物理试卷(含解析版)

D.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手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
7.(3 分)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
识的发展。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 O 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
A.1、2 两点的场强相等
B.1、3 两点的场强相等
C.1、2 两点的电势相等
Tb.则一定有( )
第 1页(共 12页)
A.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 O 点等高的位置
B.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
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
8.(3 分)以往,已知材料的折射率都为正值(n>0).现已有针对某些电磁波设计制作的人工
掌托起物体,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直至将物体抛出。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3.(3 分)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静电场的电场线,虚线表示该电场的等势面。下列判断正确的
A.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是( )
B.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C.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
三.计算题 10.(16 分)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下端与水平桌面相切,小滑块 A 和 B 分
别静止在圆弧轨道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现将 A 无初速释放,A 与 B 碰撞后结合为一个整体,并 沿桌面滑动.已知圆弧轨道光滑,半径 R=0.2m;A 和 B 的质量相等;A 和 B 整体与桌面之间的 动摩擦因数μ=0.2.重力加速度 g 取 10m/s2.求: (1)碰撞前瞬间 A 的速率 v; (2)碰撞后瞬间 A 和 B 整体的速率 v′; (3)A 和 B 整体在桌面上滑动的距离 l.
北京市丰台区年高三一模物理答案

中国威望高考信息资源门户北京市丰台区 2014 年高三一模物理参照答案一、选择题:1314151617181920B A B DC CD D21.( 18 分)( 1) 5.44cm 5.694~5.698mm(2)① 长木板②均衡摩擦力③0.1s0.46m/s2④砂和砂桶质量较大,没知足砂和砂桶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的条件。
⑤F M m g m 1 MM m922.( 16 分)解:( 1)在Δt时间内, ab 棒向右挪动的距离为,vΔt这个过程中线框的面积变化量是S=Lv t(2 分)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的变化量是=B S=B LvΔt(2 分)依据法拉第电磁感觉定律 E n BLv(2 分)t(2)①当导体棒的速度为v 时,产生的感觉电动势为E=BLv回路中的电流大小为BLv(2 分) IR由右手定章可知电流方向为从N 到 M(2 分)②导体棒在磁场中运动时,所受安培力大小为F BIL B 2 L2 v(2分)R由左手定章可知,安培力方向沿斜面向上当导体棒的加快度为零时,速度最大即:B 2 L2 v m(2 分)mg sin R可解得最大速度为 v m mgR sin(2 分)B 2L223.( 18 分)解:( 1)液体喷出后做平抛运动h 1 g2t(1 分)2x vt(1 分)解得: x v 2h(2 分)g( 2)设活塞运动速度v0由2v S(2 分)v0 L得 v0S2 v(1 分)L设在时间 t 内有质量为△m 的液体从喷口射出m vtS(2 分)时间 t 内装置对△m 做功Pt1mv21mv02(2 分)22P 13L4- S2(2 分)2v s (L4)( 3)金属棒在磁场中受力F= BIL(1 分)13S (1S2(2分)2v4 )= BILv 0L得 Bv2 ( L4S2 )(2 分)2IL 324.( 20 分)解:( 1)由题意知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f (2 分)受力剖析如图f qvB2mgqE (2 分)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v 2mg(1 分)v qB mg方向如图,斜向下与x 轴方向夹角 45°(1 分)(2)小球做直线运动的条件为:洛仑兹力与电场力和重力的协力为一对均衡力。
北京市重点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物理答案与解析 Word版含答案.pdf

答案与解析 1C 2A 3D 4D 5A 6C 7C 8A 9B 10B 11B 12C 13:2 36 15 (每空2分 :在竖直方向上,摩托车越过壕沟经历的时间在水平方向上,摩托车能越过壕沟的速度至少为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1) (2),方向水平向左分析:(1)分析小球的受力情况,根据平衡条件求解绳子的拉力T; (2) 对整体,根据平衡条件得到地面的支持力N与摩擦力f的表达式,为了使整个系统始终保持静止,摩擦力必须满足f≤fm,结合条件fm=kN,得到k满足的条件.解答:解:(1)对小球:受到重力mg、斜面的支持力N1和绳子的拉力T三个力作用,由平衡条件得 mgsinθ=Tcosα 解得: (3)对整体:受到总重力2mg、地面的支持力N和摩擦力f,绳子的拉力T,则由平衡条件得 Tcos(α+θ)=f Tsin(α+θ)+N=2mg 依题意,有:f≤fm=kN 解得: 答:(1)绳子的拉力T是; (2)为了使整个系统始终保持静止,k值必须满足的条件是k≥.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木块竖直方向匀速下滑,水平方向具有与小车相同的加速度.分析木块竖直方向的受力:重力mg和滑动摩擦力f,二力平衡,即可得到滑动摩擦力f,由f=μN,求出杆对木块的弹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木块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小车与木块水平方向有相同的加速度,再对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水平力F的大小.解答:解:设小车的加速度为a. 对木块: 竖直方向:受到重力mg和滑动摩擦力f,木块匀速下滑时,则有 f=mg 水平方向:受到杆的弹力N,则有 N=ma, 又f=μN 联立以上三式,得 a=对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水平方向:F=(M+m)a 解得, 答:小车施加(M+m)g的水平力让车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时,木块才能匀速下滑.点评:本题运用正交分解法研究木块的受力情况,再运用整体法,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求解水平力F.19解析:(1)整体=5 m/s2 B与整体加速度相同, 得=37.5N (2)整体m/s2 力F作用t=2 s时, m/s 力F改为反向后,B的加速度 m/s2 B的速度减小到0的时间s B的位移 m A速度减小到零前的加速度 m/s2 A的速度减小到零的时间 s A的位移 m A反向加速: m/s2 A反向加速的位移m A、B间距离 m。
2014北京丰台高三二模物理试卷解析版

丰台区2014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统一练习(二)理综物理部分13.一个氢原子从基态跃迁到n =2的激发态,该氢原子( )A .放出光子,能量增加B .放出光子,能量减少C .吸收光子,能量增加D .吸收光子,能量减少 答案:C解析过程:原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需要吸收光子或其它粒子的能量,原子总能量增加,不过电子的动能减少。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温度升高时,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B .在两分子间距离增大的过程中,分子间引力增大,斥力减小C .在两分子间距离增大的过程中,分子势能一定增大D .用N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M 表示铜的摩尔质量,ρ表示铜的密度,那么一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可表示为MρN答案:D解析过程:温度升高时,所有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具体到某一个分子上,它的动能变化是不确定的,选项A 错误;在两分子间距离增大的过程中,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并且斥力减小的更快,选项B 错误;在两分子间距离增大的过程中,分子势能可能先减小后增大,也可能一直增大,这取决于两分子刚开始远离时距离是大于0r 还是小于0r ,选项C 错误;一摩尔铜的体积为Mρ,一摩尔任何物质含有原子(或分子)的个数为N ,而组成铜的铜原子是紧密挨在一起的,所以每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可表示为MρN,选项D 正确。
15.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任何理论和学说的建立都离不开实验。
下面有关物理实验与物理理论或学说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双缝干涉现象的发现表明光是电磁波B .光电效应实验证实了光是横波C .α粒子散射实验表明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D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证实了玻尔原子理论 答案:C解析过程:双缝干涉现象的发现表明光具有波动性,但这不足以说明光就是电磁波,选项A 错误;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光电效应的发现证实了光的粒子性,选项B 错误;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使人们意识到原子核还有着复杂的结构,玻尔原子理论可以解释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但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选项D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