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课设

合集下载

给水处理课程设计--自来水厂水处理工程设计

给水处理课程设计--自来水厂水处理工程设计

给水处理课程设计--自来水厂水处理工程设计给水处理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名称:南江自来水厂水处理工程设计院系:建筑工程学院专业:给水排水工程学号:090710130姓名:孙青指导老师:逯延军设计时间:目录第一章总论 (3)一设计任务及要求 (3)1、设计任务 (3)2、设计要求 (3)二设计原始资料 (4)1、概述 (4)2、水源资料 (4)第二章设计水质水量与工艺流程的确定 (5)一设计水质水量 (5)1. 设计水质及水质分析 (5)2. 给水处理流程确定 (6)第三章给水处理构筑物与设备型式选择 (7)一加药间 (7)二混合设备 (10)三絮凝池……………………………………………………………-12-四沉淀池……………………………………………………………-17-五滤池……………………………………………………………-23-六消毒方法 (28)第四章水厂高程布置计算 (33)一管渠的水力计算 (34)二给水处理构筑物高程计算 (35)第五章主要参考文献资料-36-第一章总论1.1设计任务及要求1.1.1设计任务给水工程课程设计题目是“某水厂水处理工程设计(为初步设计阶段),其内容包括以下部分:1、根据水质、水量、地区条件、施工条件和一些给水处理厂运转情况选定处理方案和确定处理工艺流程。

2、拟定各种构筑物的设计流量及工艺参数。

3、选择各种构筑物的类型和数目,初步进行给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

在此基础上确定的构筑物的形式、有关尺寸安装位置等。

4、进行各种构筑物的设计和计算,定出各种构筑物和主要构件的尺寸,设计时要考虑到构筑物及其构造、施工上的可能性。

5、根据各构筑物的确切尺寸,确定个构筑物在平面布置上的确切位置,并最后完成平面布置。

6、给水处理厂厂区主体构筑物(生产工艺)和附属构筑物的布置,厂区道路、绿化等总体布置。

7、绘制本设计任务书中指定的水厂平面,工艺高程图纸两张(3#图)。

8、写出设计说明书及计算说明书。

水处理课设评分要求-2018

水处理课设评分要求-2018
10
污水高程图上应绘出主要处理构筑物和设施的构造简图,各构筑物之间的连接管渠。标高明确:各处理构筑物的顶、底及水面标高,主要管渠、设备机组和地面。附处理构筑物、设备名称,图例及比例。
10
生物处理单元构筑物和设施及管线标识明确,剖面图位置合理,剖面图标高。附处理构筑物、设备名称,图例及比例。
20
图中文字一律用仿宋体书写。图例的表示方法应符合一般规定和制图标准。图纸应注明图标栏及图名。图纸应清洁美观,主次分明,线条粗细有别。图幅宜采用2号图。
10
合理利用规范手册进行构筑物参数设计计算采用公式和数值计算正确,主要工艺尺寸完整
20
构筑物水头损失计算与高程布置得当,水泵等设备选型正确
10
草图绘制正确
5
说明书针对计算和说明,应内容完整、条理清楚、简明扼要、文句通顺、字迹端正。
5
设计图纸:包括平面图/高程图和生化工艺的主体反应池平剖面图
总平面图连接管渠、管道、管径标识清晰。图中应附构(建)筑物一览表,说明各构(建)筑物的名称、数量及主要外形尺寸。图中应附图例及必要的文字说明、比例、风玫瑰图。
10
2018-2019学年第1学期
水处理工程课程设计
评分要点
课程名称:水处理工程课程设计
任课教师:梁大为
班 级:
设计内容
要求及评分标准(分数)
设计计算说பைடு நூலகம்书:
内容包括平面和高程的设计和计算、经济概预算、主要设备的型号、配置,污水处理设备启动和调试方法、运行方式以及控制参数。
处理工艺选择能否满足处理水质水量要求,说明理由否充分合理

《给水处理》教学大纲

《给水处理》教学大纲

《给水处理》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给水处理”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本专业推荐选修课。

给水处理是水工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系统介绍了生活给水、工业给水及特殊水质给水处理的理论、技术、设备与工程经验。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给水处理工艺流程及原理,熟悉相应的工艺设计计算,了解给水处理厂或净水站的运行维护,了解给水处理技术发展的新动态;丰富与补充学生在水工程学科方面的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及环境工程实践奠定基础。

本课程支撑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要求1、2、3、4、5、6和11。

三、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绪论第一节水源水质第二节给水水质标准1.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 工业用水水质标准第三节给水处理方法概述习题要点:给水处理方法种类,给水预处理,给水深度处理第四节反应器1. 理想反应器模型2. 非理想反应器习题要点:CSTR反应器与PF反应器中反应物浓度变化本章重点、难点:原水中的杂质,反应器中反应物浓度变化。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给水处理的对象;熟悉CSTR反应器与PF反应器中反应物浓度变化规律;掌握给水处理主要方法。

第一章混凝第一节混凝机理第二节混凝剂和助凝剂1. 混凝剂2. 助凝剂习题要点:给水处理中常用的混凝剂与助凝剂第三节混凝动力学1. 异向絮凝2. 同向絮凝3.混凝控制指标习题要点:混凝控制指标第四节影响混凝效果主要因素第五节混凝剂的配置与投加习题要点:混凝剂投加量的控制第六节混合和絮凝设备习题要点:混合设备种类,絮凝池的主要种类本章重点、难点:混凝机理,混凝控制指标,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混合和絮凝设备。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混凝动力学,了解混凝剂的配置与投加;熟悉混凝控制指标,熟悉混凝设备;掌握混凝机理,给水处理中常见的混凝剂和助凝剂,掌握混凝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二章沉淀和澄清第一节悬浮颗粒在静水中的沉淀1. 悬浮颗粒在静水中的自由沉淀2. 悬浮颗粒在静水中的拥挤沉淀习题要点:悬浮颗粒在静水中的自由沉淀规律第二节平流式沉淀池1. 非凝聚性颗粒的沉淀过程分析2. 凝聚性颗粒的沉淀过程分析3. 影响平流式沉淀池沉淀效果的因素4. 平流式沉淀池的构造5. 平流式沉淀池的设计计算习题要点:理想沉淀池,影响平流式沉淀池沉淀效果的因素第三节斜板与斜管沉淀池习题要点:斜板与斜管沉淀池的特点第四节澄清池1. 澄清池特点2. 澄清池种类习题要点:澄清池工作原理;主要的澄清池类型本章重点、难点:悬浮颗粒在静水中的自由沉淀、拥挤沉淀规律,理想沉淀池,影响平流式沉淀池沉淀效果的因素,斜板与斜管沉淀池的工作原理与适用场合,澄清池工作原理及主要类型。

水处理课程设计

水处理课程设计

水处理课程设计水处理课程设计一、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学习水处理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对于水处理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其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做好准备。

二、教学内容1. 水质分析与评价2. 水处理工艺与设备3. 水处理过程控制4. 水环境保护与治理三、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采用讲授、演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水处理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水质分析方法和水处理设备的使用。

3. 课外阅读: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文献,并进行思考和讨论。

四、实验内容1. 水质分析实验:包括pH值测定、溶氧量测定、电导率测定等。

2. 混凝沉淀实验:通过加入混凝剂使悬浮物聚集成团并沉降下来,从而达到去除杂质的目的。

3. 过滤实验:利用滤料对水中悬浮物和微生物进行过滤,达到去除杂质的目的。

4. 活性炭吸附实验:利用活性炭对水中有机物进行吸附,从而达到去除有机污染物的目的。

五、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操作等。

2. 课程论文: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水处理技术应用的论文,展示其对于该领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展示其对于水质分析和水处理技术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水处理技术》2. 实验设备:pH计、溶氧仪、电导率计、混凝剂等。

3. 参考文献:《环境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

七、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水质分析与评价第二周:混凝沉淀实验第三周:过滤实验第四周:活性炭吸附实验第五周-第十五周:水处理工艺与设备;水处理过程控制;水环境保护与治理第十六周:论文撰写与提交第十七周:实验报告撰写与提交八、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水处理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水质分析方法和水处理设备的使用,培养对于水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意识,提高其应用水处理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焦化厂水处理课程设计

焦化厂水处理课程设计

焦化厂水处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焦化厂水处理的基本原理,掌握相关的水处理技术及其操作流程。

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类型的水污染物在焦化厂的处理方法,并解释其去除机制。

3. 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相关的化学、物理及生物知识,分析焦化厂水处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焦化厂水处理流程,并评估其效果。

2.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提升对水处理设备的使用和调控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3. 学生能够利用图表和数据分析焦化厂水处理前后的水质变化,形成科学的实验报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意识,使其认识到水处理在焦化厂中的重要性。

2. 学生通过学习焦化厂水处理技术,激发对化学、环保等相关学科的兴趣和探究欲。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实验和讨论中尊重他人意见,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结合化学、物理及生物等多学科知识,以焦化厂水处理为背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和实验操作能力,对环保问题有一定的认识,但需要进一步结合实际案例深化理解。

教学要求:课程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同时,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实现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和教学设计的优化。

二、教学内容1. 焦化厂水处理原理概述:介绍焦化厂水处理的基本概念、目的和重要性,涉及教材中关于水体污染及治理的相关章节。

- 水污染物类型及危害- 水处理技术分类及原理2. 焦化厂水处理技术详述:详细讲解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水处理技术,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其在焦化厂中的应用。

- 物理处理技术:沉淀、过滤、膜分离等- 化学处理技术:混凝、中和、氧化还原等- 生物处理技术:活性污泥、生物膜等3. 实际焦化厂水处理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焦化厂水处理案例,对比不同处理工艺的优缺点,指导学生分析和评价。

《水处理工程》课程设计—— 城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

《水处理工程》课程设计—— 城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

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的确定
❖ 选定处理工艺流程应考虑的因素:
❖ 污水处理程度(排放标准,回用目标); ❖ 工程造价、运行费用及占地面积; ❖ 当地的自然与工程条件; ❖ 污水的水量规模与污水量日变化程度; ❖ 工程施工和运行管理需要的技术条件。
课程设计答辩
总结课设内容; 课设答辩
污水处理工程课设的内容、步骤 (Con’t)
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包括内容(Con’t):
概述设计总体内容; 进水来源分析,找到一个或多个备选工艺; 污水处理工艺方案比较和选定
对备选方案从占地、造价、技术先进性、运行稳定性、设备易 得和可靠性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各自优缺点,选择最优。
典型的城市污水水质
❖ 生物处理构筑物的进水中有害物质浓度不得超过规定 的允许浓度;
❖ 营养组合比:BOD5:N:P=100:5:1 ❖ 典型的水质参数:
BOD5 CODCr SS
=150-200 mg/L =300-400 mg/L =250-350 mg/L
氨氮 =15-40 mg/L
总磷(以P计)= 4-10 mg/L
任务书; ❖ 答辩;
参考资料
(1) 排水工程(上、下,第二版),张自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5、6、7、9、11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4) 全国通用给水排水标准图集 (5) 废水处理工艺设计及实例分析,陈季华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6) 水处理工艺设计计算,崔玉川等,水利电力出版社 (7)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陈耀宗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课程设计的要求:
❖ 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设计任务书规定的工作内容; ❖ 结合参观调研,将书本知识与工程实践有机结合。

水处理生物学第四版课程设计

水处理生物学第四版课程设计

水处理生物学第四版课程设计简介水处理生物学是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它的研究内容涉及水体中微生物和有机物的分解、除去和处理等方面。

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但不限于:•掌握水处理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水处理过程中的各种微生物及其特点;•能够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的水处理问题。

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份水处理生物学第四版的课程,力求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水处理生物学第四版学时120学时教学内容1.微生物生长与代谢–微生物生长动力学–微生物基因组学–微生物代谢途径2.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工艺–活性污泥工艺原理–生物膜工艺–污泥颗粒的浮沉特性3.厌氧消化和有机污水处理–厌氧消化工艺概述–食品工业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石油炼制废水处理方法4.水体富营养化的监测与处理–水体富营养化原因–反硝化过程及机理–营养盐的去除方法教学方法1.讲授课上老师会讲解课程内容,着重介绍各项工艺和现有的水处理方法。

同时,鼓励学生提问,增加交流互动。

2.实验实验是学生深入理解水处理生物学原理及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

本课程将举行多个与实际工作有关的实验,如活性污泥的培养、滤池的运行、废水系统的模拟等。

3.讨论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实际的水处理问题,课堂上会邀请水处理行业的从业者来现场与学生进行讨论。

评分方式考核方式包括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两部分,期末考试占总分60%,平时成绩占总分40%。

参考教材1.魏永明, 《水处理生物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9.2.王永华, 《水处理工艺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2021.总结本课程致力于让学生认识到水处理生物技术的重要性,以及它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在这个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时代,水处理技术也将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水处理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水处理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水处理工程课程设计报告水处理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水是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它的处理和利用成为了当今社会必须解决的问题。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课程的学习和设计,学生可以全面了解水处理工程的基本原理、技术和应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技术手段和实际操作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工作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内容和方法本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两个内容方面:1、基础理论部分此部分主要介绍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包括水的性质和污染特点、水处理工艺流程、污染物去除和分离的原理、水处理设备和操作等。

这是本课程设计中最基本的部分,学生需要通过教学讲授和自主学习,了解课程设计所需要的相关理论知识。

2、综合设计部分这是本课程设计的重点,也是本课程的核心内容。

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操作,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解决实际问题。

个人认为,此部分设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选题部分。

好的选题能够为设计的进展提供很好的支持,也是学生成就感的一个来源。

选题范围可以涵盖集中供水、废水处理、再生水利用、水质监测和治理等。

(2)设计流程部分。

设计流程是设计的关键,它需要根据选题确定设计方案、设计目标、操作方法和实验数据处理、结果分析和评价。

设计流程可以涉及到的范围包括水质分析、水处理工艺选型、设备和工艺参数确定等。

(3)数据处理及报告部分。

设计完成后,需要让学生将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处理和分析,最终形成一份设计报告。

报告内容可以包括设计目的、设计方案、设计过程、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及评价等。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程设计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互相支撑和补充,为学生提供多方位的学习和操作机会。

(1)教学讲解、课程笔记和教材研读。

这是学生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的基本方式。

(2)实验操作和模拟实验。

在实验室环境下,学生需要亲自操作和实践所学到的知识,模拟实验可以将学生所学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相结合,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可采用RH - C -ROH串联制系统 也可采用 串联制系统
1.阴床设备的设计计算 阴床设备的设计计算 2.阳床设备的设计计算 阳床设备的设计计算
3.再生工艺的计算 再生工艺的计算
再生步骤: 再生步骤:
阴阳床同时小反洗 放水 顶压 进再生液 逆流冲洗 阳床二次小反洗 或小正洗) 阴置换 (或小正洗)/阴置换 阳灌水/阴置换 阳灌水 阴置换 阳正洗/阴置换 阳正洗 阴置换 阳制水/阴小正洗 阳制水 阴小正洗 阴灌水 串洗 每一步骤: 每一步骤: 确定时间 计算水量
(1)各种标准、规范、 (1)各种标准、规范、规定等 各种标准 (2)有关的资料: (2)有关的资料:产品样本等 有关的资料
附:设计原始资料
锅炉机组资料
Ⅰ.南京某化工厂自备电站 南京某化工厂自备电站 65T/H ×4台 台 抽凝 有供热80T/H 有供热 背压
Ⅱ.常州某汽车制造厂 常州某汽车制造厂
单床a取 ~ 单床 取5~10%,带弱床 取 8~12% ,带弱床a取 ~
处理设备总出力为: 处理设备总出力为:
T+t Q= Q'系统 T
其中: 其中:T为设备制水时间 t为设备再生时间
Hale Waihona Puke 五、工艺设计及计算■
设备选型
顺流再生式 逆流再生式 浮动床 双层床
1)固定床: 固定床: 固定床
2)连续床 连续床
■ 锅炉正常补给水量
DZC=D1+D2+ D3+D4
式中: 式中:D1 -厂内水汽循环损失 D2-厂外供汽损失 D3 -其他用气循环损失 D4 -锅炉排污损失 3.0%D 根据资料 根据资料 2%D
表10-2 10序 号 1 厂内 水汽 循环 损失
发电厂各项水汽损失及机组启动或事故增加的损失
损失类型 200MW以上机 组 100~200MW以 上机组 100MW以下机 组 正常损失 为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的 1.5% 为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的 2.0% 为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的 3.0% 根据资料 根据资料 根据计算,但不少于0.3% 热水网水量的1%~2%, 或根据资料 根据资料 热水网水量的1%~2%,但与 正常损失之和不少于20t/h 为全厂最大一台锅炉最大连 续蒸发量的10% 机组启动或事故增加的损失 为全厂最大一台锅炉最大连 续蒸发量的5%
b.应用: 应用: 应用
HT > 3mmoL/L 1 SO42- + NO3-+ CL- > 3 mmoL/L 2 采用RH 采用 W 采用ROHW 采用
四、出力计算
水处理系统出力=补给水量+ 水处理系统出力=补给水量+自耗水量 补给水量计算参见243~244页 表10-2) (补给水量计算参见 页 )
电厂水处理课程设计
设计依据
1.原始资料
(1)建厂资料:锅炉汽机的型号、规模,其他供水要求 建厂资料:锅炉汽机的型号、规模, 建厂资料 (热力系统对水质水量的要求) 热力系统对水质水量的要求) (2)原水水质资料:原水分析资料 原水水质资料: 原水水质资料
2.设计必须的相关资料 2.设计必须的相关资料
a) 弱型树脂具有高的交换容量 E G阳= 1800~2000 moL/m3 阳 E G阴= 800~1000 moL/m3 阴 b) 再生比耗低 顺:n = 1.1~1.2 c) 利用强床再生废液进行再生,进一步降低再生剂用量 利用强床再生废液进行再生, d) 减轻后面设备的负担 e) 抗有机物污染
设备的联接方式:串联、 ■ 设备的联接方式:串联、并联
如采用RH - C -ROH并联制系统 并联制系统 如采用 1.阴床的计算 阴床的计算 1)阴床设备的设计计算 阴床设备的设计计算
(1)确定设备台数(考虑备用) 确定设备台数(考虑备用) 确定设备台数 (2)根据流速,计算设备截面积 根据流速, 根据流速 (3)计算交换器直径,选取定型产品 计算交换器直径, 计算交换器直径 (4)计算树脂层高,选取定型产品 计算树脂层高, 计算树脂层高
(2)除盐系统 除盐系统
1)类型 类型 一级除盐系统
① RH -C -ROH ② RHW- RH - C -ROH ③ RH - C -ROHW - ROH ④ RHW- RH - C - ROHW - ROH
二级除盐系统 一级除盐系统+ 一级除盐系统+混床
2)弱型树脂的采用 弱型树脂的采用
a.优点 优点
213.2 100.0 380.0 25.8 13.4 34.1 8.35 18.97 2.45 2.26 134.3 26.04 15.90 9.71
Cl 游离CO2 游离
设计原则
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 运行可靠 符合环保要求 运行、维护、 运行、维护、检修方便
电厂水处理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 电厂水处理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 系统设计
35T/H ×2台 台
另生产用除盐水20T/H 另生产用除盐水 Ⅲ.镇江某化工厂 镇江某化工厂 Ⅳ.南京某橡胶厂 南京某橡胶厂 35T/H ×2台 台 65T/H ×2台 台 背压 抽凝 无回水 有供热40T/H 有供热
原水水质资料
项目 PH 溶解固形物 悬浮物 电导率 SiO2 铁铝化合物 Ca2+ Mg2+ Na+ 总硬 总碱 HCO3SO42-
单位
Ⅰ 7.45
Ⅱ 7.80 195.9 36.90 327.0 10.0 6.80 38.95 6.68 14.0 2.68 2.00 122.0 34.32 18.40 4.40
Ⅲ 7.60 199.7 3.4 265.0 6.60 7.70 40.0 7.20 11.5 2.56 1.90 115.9 41.28 9.94 3.84
4.其他相关计算 其他相关计算
各种水箱的计算 再生系统的计算 中和池的计算
注意: 注意:
用统一买的稿纸书写(不要电子版) 用统一买的稿纸书写(不要电子版) 题目: 题目:常州某汽车制造厂锅炉水处理系统初步 设计 镇江某化工厂锅炉水处理系统初步设计 写上学号 要写页码 不要写成表格的形式 一张系统流程图( 纸),(平面布置图 平面布置图) 图:一张系统流程图(A3纸), 平面布置图
2 3 4 5 6
对外供汽损失 电厂其它用汽损失 汽包锅炉排污损失 闭式热水网损失 厂外其他除盐水用量

锅炉最大补给水量
DZD = DZC + DZ , t/h 式中: 机组启动或事故增加的损失, 式中:DZ — 机组启动或事故增加的损失,DZ =aZDD, t/h, a , 为机组启动或事故而增加的损失率; aZ为机组启动或事故而增加的损失率; DD为全厂最大一台锅炉额定蒸发量,t/h。 为全厂最大一台锅炉额定蒸发量, 。 水处理系统出力 Q系统 = DZD + Q其它, m3/h 考虑到自用水率 Q’系统 = (1+a) Q系统
2)阴床再生工艺的计算 阴床再生工艺的计算
步骤: 步骤:
小反洗 放水 顶压 进再生液 逆流冲洗(置换) 逆流冲洗(置换) 二次小反洗 或小正洗) (或小正洗) 正洗
每一步骤: 每一步骤: 确定时间 计算水量
v ⋅ S ⋅t q= 60
2.除碳器的计算 除碳器的计算 3.阳床的计算 阳床的计算
(同阴床的计算类似) 同阴床的计算类似)
S Bu
用:
[ Na ]Bu
[ SiO 2]Bu
P[ SiO 2]L = α + P(1 − β )
[Na]L直接取 直接取100~200mg/L [SiO2]L取20~24mg/L
三、确定系统
1.预处理部分 预处理部分 悬浮物 >50mg/L <50mg/L 2.软化、除盐系统 软化、 软化 (1)软化:低压锅炉采用 软化: 软化 沉淀 过滤 澄清
一、进行水质校核 (参考课本 参考课本P241) 参考课本
包括: 包括:阴阳离子含量的校核 溶解固形物的校核 pH值的校核 值的校核 硬度的校核
二、确定补给水的质量要求:含Na量,含Si量 确定补给水的质量要求: 量 量
PS L = α + P(1 − β )
P[ Na ]L = α + P(1 − β )
Ⅳ 7.20 230.8 69.30 310.0 4.80 1.40 52.6 8.59 13.0 3.90 1.82 109.84 56.66 34.02 14.2
mg/L mg/L µs/cm mg/L mg/L mg/L mg/L mg/L mmol/L mmol/L mg/L mg/L mg/L mg/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