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案4

合集下载

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导学案

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导学案

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导学案高二化学导学案:选修四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制作:蔡宜波【学习目标】1、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常数。

2、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和pH的关系。

3、了解pH的定义和测定方法,掌握溶液的pH的简单计算。

4、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管的使用方法,掌握中和滴定原理和计算。

【学习重难点】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水的离子积、H、OH、pH、溶液酸碱性之间的关系;pH的计算;酸碱中和滴定原理。

【课前准备】阅读课本P45-50的内容【学习过程】〖知识引入〗我们通常会说纯水不导电,那么水是不是电解质?它能电离吗?〖互动学习〗一、水的电离1、水是极弱的电解质,发生微弱的电离,电离方程式为;水的电离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

+-2、实验测得,在室温下1L H2O(即55.6 mol)中只有1×10-7mol H2O电离,则室温下c(H+)和c(OH-)为。

3、水的离子积(1)表达式:KW=。

(2)一定温度时,KW是个常数。

KW只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KW越大。

25℃时,KW =,100℃时,KW=1×10c(H+水+酸-12+-+-(3)KW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酸、碱、盐的稀溶液。

25℃时,任何水溶液中,KW=c(H)×c(OH)=)×c(OH-水+碱);其中c(H水)=c(OH水)。

+-+水【趁热打铁】①在0.01mol/LHCl溶液中,c(H)=,cOH)=,c(H=,cOHcOH4、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H+OH=H2O ΔH>0条件变化升高温度加酸加碱移动方向→ ← ← c(H) ↑ ↑ ↓ ++--水-水))=。

-+水②在0.01mol/LNaOH溶液中,c(OH)=,c(H)=,c(H)=。

+--)=,问题思考:25℃时,水电离出得c(H)或c(OH)有可能小于107mol/L吗?若有,则此时说明了什么问题?c(OH) ↑ ↓ ↑ -c(H)与c(OH)的关系 c(H)=c(OH) c(H)>c(OH) c(H)<c(OH) +-+-+-+-KW ↑ --促进抑制抑制【趁热打铁】下列措施能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的是()公安县南闸中学A、加热B、加入硫酸溶液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降温二、溶液的酸碱性与pH思考交流:在酸性溶液中是否有OH,在碱性溶液中是否存在H,试说明原因。

高中化学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化学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

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第一课时)复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2、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与pH 的关系,3、学会计算酸碱的pH 值以及氢离子浓度和pH 值的互算,4、掌握pH 相同的强酸与弱酸的几个规律,5、了解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学会用pH 试纸测定溶液的pH 值 一、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 值 1.水的电离 H 2O + H 2OH 3O + + OH —简写为:H 2OH + + OH—实验测定:25℃纯水中 C(H +)=C(OH -)=1710-⨯mol/L100℃ C(H +)=C(OH -) = 1610-⨯ mol/L2.水的离子积常数 k w = C(H +)·C(OH -常温下: k w = 3.影响Kw 大小的因素是:注意:任何物质的水溶液中,在常温时,K W = ,K W 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只与: 有关。

提问:当温度升高时,K w 如何变化?(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1000C 时,K w = c (H +)·c (OH —)=1×10-12影响因素:温度越高,Kw 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大。

对于中性水,尽管Kw 、电离度增大,但仍是中性水,[H +]=[OH -].(注:温度升高时K w 增大,所以说K w 时要强调温度。

)例1: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 (H +)=2.0×10-7mol/L ,则此时溶液中c (OH -)为 ;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硫酸使c (H +)=5.0×10-6mol/L ,则c (OH -)为 。

〖针对性训练〗1.某温度时,测得纯水中的C(H +)=2.4×10-7mol/L ,则C(OH -)为( )A .2.4×10-7mol/L B .0.1×10-7mol/L C .714104.2100.1--⨯⨯ mol/L D .C(OH -)无法确定2.水的电离过程为H 2O H ++OH -,不同温度下其离子积常数为k w (25℃)=1.0×10-14,k w (35℃)=2.1×10-14。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人教版选修4第三章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一:教材分析本节是以了解水的电离作为理解影响溶液酸碱性本质因素的突破口。

因此,教科书以提供“精确的导电性实验”的结果这种方式来说明水的微弱电离,证明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并以此作为后面讨论问题的实验依据。

通过水的离子积的导出,可以加深学生对弱电解质电离的理解,找到溶液发生酸碱性变化的平衡点。

帮助学生认识到水不仅是促使酸、碱、盐等电解质发生电离的环境因素,它自身也是一种弱电解质,尽管水的离子积非常微小,但恰恰是它对溶液酸碱性变化起着重要的杠杆作用。

通过教科书表3-2可以告诉学生:我们一方面需要了解水的离子积大小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可以通过“水的离子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这一事实认定水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但另一方面,由于水的离子积在室温条件下的变化不是很大,所以为了实际应用的方便,通常“可忽略温度的影响,Kw值为1×10-14。

”教科书中的【思考与交流】要求学生分析酸或碱的稀溶液中c(H+)和c(OH-)的相对大小,主要是为理解pH的大小与溶液酸碱性关系作铺垫。

关于溶液pH的教学可大致分为这样几部分:pH的概念、pH的大小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溶液pH的测定方法和pH的应用。

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教科书以图示和资料的方式介绍pH与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在教学中利用这些资源可使教学的知识更加鲜活。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常数,②使学生利用平衡移动原理理解温度、溶液酸碱性、外加试剂等对水的电离的影响③溶液酸碱性与c(H+)、c(OH—)以及跟pH的关系;有关溶液pH的计算④溶液pH的测定方法和应用⑤理解酸碱中滴定原理、操作、注意事项;能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并合理分析实验误差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本节的“思考与交流”“问题讨论”“实验探究”“实践活动”等栏目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喜悦!享受获得知识的快乐!②培样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案新人教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案新人教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最新考纲:1.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常数。

2.了解溶液pH的定义。

3.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核心素养: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认识水的电离有一定限度,是可以调控的。

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水的电离,运用平衡移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能发现和提出酸碱中和滴定中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在探究中学会合作,面对“异常”现象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进行误差分析。

知识点一水的电离1.水的电离水的电离方程式为H2O+H2O H3O++OH-,简写为H2O H++OH-。

25 ℃时,纯水中c(H+)=c(OH-)=1×10-7_mol·L-1。

任何水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与c(OH-)都相等。

2.水的离子积常数(1)水的离子积常数:K w=c(H+)·c(OH-)。

25 ℃时,K w=1×10-14,100 ℃时,K w=1×10-12。

(2)影响因素:只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K w增大。

(3)适用范围:K w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酸、碱、盐的稀溶液。

(4)K w揭示了在任何水溶液中存在H+和OH-,只要温度不变,K w不变。

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续表)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在蒸馏水中滴加稀硫酸和浓H2SO4,K w不变( ×)提示:滴浓硫酸时温度升高,K w增大。

2.NaCl溶液和CH3COONH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提示:醋酸铵促进水的电离。

3.K w=1×10-14( ×)提示:常温时才有K w=1×10-14。

4.25 ℃时NH4Cl溶液的K w大于1×10-14( ×)提示:常温时纯水或稀溶液的K w均为1×10-14。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导学案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导学案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1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认识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常数,明确水的离子积常数与温度的关系;1、初步学会有关水的离子积的简单计算2、明确溶液PH的意义以及c(H+),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学习重点】:水的离子积,溶液的酸碱性【学习难点:】水溶液中c(H+)和c(OH—)的计算【知识链接】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1L水的质量是1000g其物质的量是55.6mol ,25℃时1L水中只有1×10—7 mol的水电离。

水的电离百分率为1.8×10—7%,所以纯水几乎不导电,只有通过精确的导电性实验来证明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

【学习过程】阅读45页—46页上半:一、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1、水的电离方程式为可简写为____________ ___.25℃时,纯水中c(H+)=c(OH—)= mol/L。

(上面的知识链接黑体字)2、水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3、水的离子积Kw= _______ (列算式)。

由水中的离子浓度可得,25℃时Kw= .(写得数)4影响水的电离的因素:分析以下条件改变对于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填空:(1)Kw只受________的影响。

温度越高,水的电离程度越__________, Kw越________。

(2)加酸(或加碱)都能使水的电离平衡向__________移动,即酸(或碱)对水的电离有______________作用(填“促进”或“抑制”)。

而加酸(或加碱)Kw___________(填“改变”或“不变”)。

☆利用Kw进行下列计算:1、25℃时,向水中加入NaOH固体,使C(OH-)=0.1mol/L,则此时水电离的C(H+) = ?2、25℃时,向水中通HCl气体,使C(H+)=0.1mol/L,则此时水电离的C(OH-) = ?☆小结:Kw不仅适用于纯水,还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管哪种溶液,只要温度一定,Kw就一定。

山东省济宁市高中化学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4

山东省济宁市高中化学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4

山东省济宁市高中化学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4 1.掌握水的离子积K w和pH的概念。

2.掌握酸、碱对水的电离的影响。

3.掌握溶液酸碱性的特征与pH的关系。

知识点一水的电离阅读教材P45~P46,思考并填空。

1.水的电离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简写为,水的电离常数K电离=。

2.水的离子积常数(1)推导由精确的实验可知,25 ℃时1 L纯水(55.6 mol)只有1×10-7 mol H2O电离,则c(H2O)几乎不变,可视为常数,又因为K电离为常数,所以c(H+)·c(OH-)=K电离·c(H2O)为一常数,记为K w。

(2)表达式K w=。

25 ℃时,K w=。

(3)影响因素水的离子积K w只受的影响,温度升高,K w。

(4)适用范围K w不仅适用于纯水,还适用于。

1.判断正误(1)水是电解质,所以纯水能导电。

( )(2)盐酸中无OH-,只有H+和Cl-以及水分子。

( )(3)加热,水的电离程度增大,但K w不变。

( )2.某温度下,测得纯水中的c(H+)=2×10-7 mol/L,则c(OH-)为( )A.2×10-7 mol/L B.0.1×10-7 mol/L C.0.5×10-7 mol/L D.无法确定3.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水的电离平衡:H2O H++OH-ΔH>0影响因素移动方向c(H+) c(OH-) K w升温向移动加酸向移动加碱向移动加活泼金属(如Na) 向移动关于水的离子积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蒸馏水中,c(H+)·c(OH-)=1×10-14B.纯水中,25 ℃时,c(H+)·c(OH-)=1×10-14C.25 ℃时,任何以水为溶剂的稀溶液中c(H+)·c(OH-)=1×10-14D.K w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外界因素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1.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OH-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 c(H+)增大,K w不变C.向水中加入少量CH3COOH,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D.将水加热,K w增大,c(H+)不变水电离出c(H+)和c(OH-)的计算2.常温下,0.1 mol/L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1 mol/L B.1.0×10-13 mol/LC.1.0×10-7 mol/L D.无法确定3.常温下,下列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之比为( )①1 mol/L的盐酸②0.1 mol/L的盐酸③0.01 mol/L的NaOHA.1∶10∶100 B.0∶1∶12C.14∶13∶12 D.14∶13∶2知识点二溶液的酸碱性与pH阅读教材P46~P47,思考并填空。

打印文件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案 打印版

打印文件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案 打印版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乾县二中李强学习目标1了解水的离子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有关水的离子积的简单计算。

2掌握[H+]和[O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3通过水的离子积和溶液酸碱性等内容的学习,进一步认识矛盾的对立统一、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制约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过程一预习反馈:1.判断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并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平衡方程式H2SO4、HCIO、NH3·H2O、NaHCO3、KHSO4、2.什么是pH?酸性的pH____7;中性的pH_____7;碱性的pH_____7。

二探究精讲:探究1.水的电离水是一种_________(填“强电解质”、“弱电解质”或“非电解质”)常温下,1L水(55.6mol)中(物质的量为1000g/18g.mol-1)电离出来的H+浓度只有1×10-7mol/L【交流讨论】(1)写出水电离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在一定条件下水的电离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由于表达式中的c(H2O)可视为常数,由此我们引入了Kw 探究2水的离子积(Kw)水的离子积常数Kw=________________25℃时,Kw=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1、根据水的电离方程式,请归纳出水的电离反应的特点:2.、含有H+的溶液一定是酸,含OH-的溶液一定是碱吗?任何酸中只含H+ ,任何碱中只含OH-吗?结论: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水的电离平衡,也就是任何水溶液中都是H+、OH-共存的。

任何水溶液中都存在Kw=c(H+) . c(OH-)【交流讨论】(1).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__________________.(2)100℃时,Kw=1×10-12,则100℃的纯水中c(H+)=_______mol/L,并与25℃时水的电离比较,说明什么问题?填空:①温度升高,水的电离平衡____向移动,Kw(增大/减小/不变)②温度降低,水的电离平衡____向移动,Kw (增大/减小/不变)说明:根据Kw = K·c(H2O) ,说明对于稀溶液而言,c(H2O)也可看作常数。

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教材分析)(人教版选修4)

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教材分析)(人教版选修4)

3.2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教材分析)(人教版选修4)本节教材分析(1)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水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

(2)使学生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和pH的关系。

2.能力和方法目标(1)通过水的离子积的计算,提高有关的计算能力,加深对水的电离平衡的认识。

(2)通过水的电离平衡分析,提高运用电离平衡基本规律分析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水的电离平衡过程中H+、OH-关系的分析,理解矛盾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2)由水的电离体会自然界统一的和谐美以及“此消彼长”的动态美。

(2)教学重点:水的离子积涵义(3)教学难点:溶液pH的简单计算(4)教学建议迁移电离平衡理论学习水的电离。

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实验证明水也有极弱的导电性,试分析水导电的原因”,以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由学生自己根据所学的电离理论得出“水是极弱的电解质,纯水中存在水的电离平衡”的结论。

对于学生层次较高的班级,利用化学平衡常数推导水的离子积常数,可以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对于学生层次较低的班级,可以以教师为主进行推导。

推导水的离子积常数,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水的离子积常数与水的电离平衡常数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水的离子积常数只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原因。

教学中切不可把重点放在使学生掌握水的离子积常数的推导方法上。

可以利用电脑动画,演示水的电离过程,增强直观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激发学生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讨论溶液的酸碱性时,应先让学生分析酸、碱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分析水中加入酸或碱后c(H+)和c(OH-)的变化。

再根据KW =K·c(H2O) ,说明对于稀溶液而言,c(H2O)也可看作常数。

因此,只要温度一定,无论是纯水还是稀溶液在KW都为常数,或者说c(H+) 和c(OH-)的乘积都是定值。

进而得出水溶液的酸碱性是由c(H+)和c(OH-)的相对大小所决定的结论,并具体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水的离子积常数K w及其与温度的关系。

2、了解溶液的pH、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大小、溶液酸碱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3、知道pH与c(H+)的定量关系,能进行溶液pH的简单计算。

学习重点:水的离子积,C(H+)、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学习难点:水的离子积,关溶液pH的简单计算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
练习:下列物质:
HCl、NaOH、CH3COOH、NaCl 、KNO3、H2SO4、NH3·H2O
属于强电解质:
属于弱电解质:
请写出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一、水的电离
分析讨论:(1)水是一种____________(填“强电解质”、“弱电解质”或“非电解质”)
(2)根据水分子电离示意图写出水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可简写为:。

(3)水的电离常数表达式:
(4)变式:c(H+)·c(OH-) = K电离·c(H2O),c(H+)·c(OH-)可看作一个常数吗?为什么?
(阅读课本45页讨论回答)
1、水的离子积常数
(1)表达式
K w= K电离·c(H2O) = c(H+)·c(OH-)
25℃时,K w=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从以上数据中发现什么规律?
升高温度,K w_____,水的电离程度______,水的电离平衡向____移动,
c(H+)·c(OH-)。

降低温度,K w_____,水的电离程度______,水的电离平衡向____移动,
c(H+)·c(OH-)。

[问题]:水的电离是(吸热、放热)过程。

结论①水的离子积随着温度的而,随着温度的而。

②一般常温下,可忽略温度的影响:K w == 。

二、溶液的酸碱性与pH
1、c(H+) 和c(OH-) 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思考交流1]
(1)水的离子积在酸或碱的稀溶液中适用吗?
结论:水的离子积不仅适用于也适用于。

(2)室温下,在1L酸或碱的稀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是否仍为纯水时的1.0×10-7mol?
[思考与交流2]
比较下列情况下,c(H+)和c(OH-)的值或变化趋势用(增加或减少)填表:
H2O H++ OH
小结:①酸和碱对水的电离是有何影响的?(“促进”还是“抑制”)
②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用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③c(H+),c(OH-),溶液的酸性越强。

c(H+),c(OH-),溶液的碱性越强。

可见和都可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

[思考交流3]
①酸性溶液中是否有OH-的存在?碱性溶液中是否有H+的存在?
②有同学设想通过向水中加酸来彻底、完全的消除水中的OH-,你认为他的
想法能否成功?请分析说明。

2、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1)pH的计算
公式:pH= —lgc(H+)
试计算下列溶液的pH(常温下):
中性溶液c(H+)= 1×10-7mol/L,pH= 。

酸性溶液c(H+)= 1×10-4mol/L,pH= 。

碱性溶液c(H+)= 1×10-9mol/L,pH= 。

小结:①(常温)中性溶液pH 7;酸性溶液pH 7;碱性溶液pH 7。

②对于c(H+) 和c(OH-) 的稀溶液用pH表示溶液的酸碱性比直接用c(H+)
或c(OH-)要方便。

③用pH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要注意温度。

思考:100℃,pH=7的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吗?c(H+)= 1×10-6mol/L的溶液一定是酸性吗?
[练习] 1、试计算c(OH-) = 1.0×10-4mol/L溶液的pH。

2、试计算pH = 6的溶液中c(H+)
pH =10的溶液的c(OH-)
3、pH的测定方法:
(1)酸碱指示剂
(2)试纸
(3)仪器:
注意:pH试纸不能事先用蒸馏水湿润,以免降低被测溶液的浓度。

达标练习:
1、判断正误:
1)任何水溶液中都存在水的电离平衡。

2)任何水溶液中(不论酸性、碱性或中性)都存在Kw=10-14。

3)某温度下,某液体c(H+)= 10-7mol/L,则该液体一定是纯水。

4)100℃时纯水的pH值为6,小于7,因而此时纯水呈酸性
5)10℃时纯水的pH值比60℃时纯水的pH值大
6)25℃pH=3的醋酸溶液中的c(H+)与pH=11的氨水中c(O H-)相等。

2、在不同温度下其离子积为K W(25℃)=1×10-14,K W(35℃) =2.1 ×10-14。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H+)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B、在35℃时,纯水中c(H+) >c(O H﹣)
C、水的电离常数K(25 ℃) >K(35 ℃)
D、水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
3、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pH = 7 的溶液
B、c(H+)=c(OH-) 的溶液
C、由等物质的量的强酸、强碱反应得到的溶液
D、非电解质溶于水得到的溶液
作业:P53 10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