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历史人教版(课堂同步系列二)(必修3)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历史人教版(期末复习)

1
(2018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公元前5世纪中叶,希腊社会的情况日渐复杂。
智者学派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为依据,认为世上没有绝对真理可言;而那些保守派(以苏格拉底为代表)对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很顾忌,担心它会危及社会秩序和道德。
两派争论
A .导致民主的衰败
B .引起社会的分裂
C .促进阶级的分化
D .利于思想的进步
【参考答案】
D 【解题必备】希腊先哲思想中人文精神的内涵
所谓“人文精神”,是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强调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希腊先哲的思想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泉。
1.自然哲学家的研究。
他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去探索自然的奥秘,打破了传统的束缚,标志着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学.科网
2.智者学派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人类社会上,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构成了古希。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3(五)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五)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人"逐渐成为古希腊哲学家研究的中心,其主要原因是( )A.失去了研究、探讨自然界的兴趣B.民主制度的发展,使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逐渐提高C.他们认为对自然界的研究对人类社会发展无益D.他们认为人与自然界关系密切,研究人是为了更好地研究自然界解析:选B 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使人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思想家开始把研究的重点由自然界转向人和人类社会,因此选B项。
2.普罗泰格拉有一句名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
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对此言论内涵的理解,准确的是( )A.人要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神B.否定神的意志,反思人类自己C.希望知道神是否存在D.慨叹人生短暂认识有限解析:选B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体现出否定神的意志.“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体现出反思人类自己。
B 项符合题意。
3.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思想观点的中心内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人的尊严与价值B.美德即知识,知德合一C.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D.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解析:选A “人是万物的尺度”体现了人的价值和尊严,故选A项.4.普罗泰格拉是伯利克里的挚友,古代雅典最受人尊敬的“智者”。
但其晚年时,著作《论神》在雅典广场上焚毁,本人被逐出雅典。
其主要原因是()A.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B.提出唯物主义的无神论思想C.指责和批判古希腊民主改革D.首次提出了“美德即知识"解析:选A 普罗泰格拉是西方人文精神起源时期的杰出代表,著作《论神》在雅典广场上焚毁,本人被逐出雅典是因为普罗泰格拉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而和当时的统治相矛盾。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2.5学考通关—《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紧随学考、高考同步化新趋势,从学考、高考两个维度设计训练,考点、考法全面覆盖,科学设计梯级序列化训练,辅助跳出题海,实现高效演练。
高中历史考试对考试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分为四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
a识记再认或再现重要的历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历史结论,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基本线索及历史图表等历史基础知识。
b理解领会、领悟和解释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及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基本线索等。
c分析分析、比较和概括相关历史知识,把握各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区别其本质,概括其特点。
d综合对不同专题、课的相关的历史知识进行归纳、评析,运用唯物史观和所学知识、方法,说明论证相关问题。
一、选择题1.“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
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
”这段材料阐述的哲学观点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B.“美德即知识”C.“认识你自己”D.人人生而平等2.在古代雅典,不少人对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核心观点的智者学派持反对态度。
他们最有可能担心智者学派的活动会()。
A.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B.引发外族的人侵和奴役C.导致雅典人口的流失D.危及社会秩序和道德3.“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
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
”提倡这种“知德合一”的先哲是()。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泰勒斯D.苏格拉底4.从下面图片可以看出,古希腊先哲的精神实质是()。
A.探索自然B.人文主义C.探索社会D.个人主义5.英国学者罗素在论述一位古希腊哲学家时说,他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乌托邦,“它是一长串的乌托邦中最早的一个”。
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B.“理念论”C.“逻辑三段论”D.“美德即知识”二、非选择题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人的地位提高
民主政治制度和每个公民参与政治 意识的加强,使人的中心地位日益 突出。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出现的背景
独特的地理环境
三面环海,重叠山峦和海洋的天然 阻隔。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出现的背景
西方人文主义出现的背景 西方人文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
智者学派
▶ 人是万物的尺度 ▶ 否定神的意志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 ▶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道德标准
更改数据图表
This is a subtitle for your presentation
10、 寂寞的严冬里,到处是单调的枯黄色。四处一片萧瑟,连往日明净的小河也失去了光彩,黯然无神地躲在冰 面下恹恹欲睡。有母女俩,在散发着丝丝暖意的阳光下,母亲在为女儿梳头。她温和的把头发理顺。又轻柔的一 缕缕编织着麻花辫。她脸上写满笑意,似乎满心的慈爱永远装不下,溢到嘴边。流到眼角,纺织进长长的。麻花 辫。阳光亲吻着长发,像散上了金粉,闪着飘忽的光辉。女儿乖巧地依偎在母亲怀里,不停地说着什么,不时把 母亲逗出会心的微笑,甜美的亲情融化了冬的寒冷,使萧索的冬景旋转出春天的美丽。 11、 太阳终于伸出纤纤玉指,将青山的柔纱轻轻褪去。青山那坚实的肌胸,挺拔的脊梁坦露在人们的面前,沉静 而坚毅。不时有云雾从它的怀中涌起,散开,成为最美丽的语言。那阳光下显得凝重的松柏,那苍茫中显现出的 点点殷红,那散落在群山峰顶神秘的吻痕,却又增添了青山另外的神秘。 12、 原野里那郁郁葱葱的植物,叫我们丝毫感受不到秋天的萧索,勃勃生机与活力仍在田间高山涌动。谷子的叶 是墨绿的,长而大的谷穗沉甸甸地压弯了昨日挺拔的脊梁;高粱仍旧那么苗条,满头漂亮的红缨挥洒出秋的风韵; 那纵横原野的林带,编织着深绿浅黄的锦绣,抒写出比之春夏更加丰富的生命色彩。 13、 终于,心痛,心碎,心成灰。终于选择,在月光下,被遗忘。百转千回,早已物是人非;欲说还休,终于咫 尺天涯;此去经年,你我终成陌路。爱你,终是一朵花开至荼糜的悲伤,一只娥飞奔扑火的悲哀。 14、 世界这么大,能遇见,不容易。心若向阳,何惧忧伤。人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有很多烦恼,痛苦或是 快乐,取决于你的内心。人不是战胜痛苦的强者,便是屈服于痛苦的弱者。再重的担子,笑着也是挑,哭着也是 挑。再不顺的生活,微笑着撑过去了,就是胜利。 15、 孤独与喧嚣无关,摩肩接踵的人群,演绎着身外的花开花谢,没谁陪你挥别走远的流年。孤独与忙碌迥异, 滚滚红尘湮没了心境,可少了终点的奔波,人生终究一样的苍白。当一个人成长以后,在他已经了解了世界不是 由鲜花和掌声构成之后,还能坚持自己的梦想,多么可贵。 16、 生活除却一份过往和爱情外,还是需要几多的遐思。人生并不是单单的由过往和爱情符号所组成的,过往是 人生对所有走过岁月的见证;因为简单,才深悟生命之轻,轻若飞花,轻似落霞,轻如雨丝;因为简单,才洞悉 心灵之静,静若夜空,静似幽谷,静如小溪。
高二历史练习题: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导语】历史可提供今⼈理解过去,作为未来⾏事的参考依据,与*、哲学和艺术同属⼈类精神⽂明的重要成果。
以下是为⼤家推荐的有关⾼⼆历史练习题:西⽅⼈⽂主义思想的起源,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持! ⼀、选择题 1.的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指出:⼈类在公元前6世纪到前4世纪⼤致都出现了对以后各⾃⽂明有决定性影响的古典⽂化,这⼀时期被称之为“轴⼼时代”,在轴⼼时代出现的对后来欧洲⽂明产⽣巨⼤影响的古典⽂化是()A.希腊⽂化B.⽇⽿曼⽂化C.*教D.印度⽂化 解析:本题考查学⽣的识记、理解能⼒。
公元前6世纪到前4世纪是指⼈类历史发展的奴⾪社会时期,这⼀时期在古希腊产⽣了早期⼈⽂主义思想,对后来的欧洲⽂明产⽣了深远影响。
古希腊的⼈⽂主义是近代西⽅⼈⽂主义的滥觞。
答案:A 2.“万物的存在与否,全在⼈的感觉。
⼀阵风吹过,有⼈感觉到冷, 有⼈感觉到凉爽。
难受与惬意,全在于⼈的感觉。
”提出上述观点的哲学家是 ()A.普罗泰格拉B.苏格拉底C.伏尔泰D.王阳明 解析:本题考查学⽣理解能⼒。
根据题意可知,此观点主张⼈的感觉是判定⼀切的 准绳,即“⼈是万物的尺度”,选A。
答案:A 3.之所以把智者运动看作是西⽅⼈⽂精神的滥觞,主要是因为() A.提出⼈是万物的尺度,清楚地意识到⼈才是社会舞台的主⾓ B.认为奴⾪制度不符合⼈性 C.经常使⽤各式各样的狡辩的语⾔和⽅法 D.提出“美德即知识”的观点 解析:本题考查学⽣的识记、理解能⼒。
智者学派代表普罗泰格拉提出“⼈是万物 的尺度”,把⼈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从⽽引起了⼈类⾃我意识的第⼀次觉醒。
答案:A 4.马克思称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是“智慧”的化⾝。
这主要是指他() A.⾸先对客观世界进⾏哲学思考 B.强调个⼈利益,创⽴诡辩学派 C.把讨论的重点从⾃然转移到社会 D.开始了对⼈本⾝的哲学认识 解析:本题考查学⽣的理解能⼒。
马克思的评价说明苏格拉底对哲学做出重要贡 献。
人教版高二历史寒假作业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第五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1、公元前5世纪,希腊智者学派诞生。
这一学派诞生的根本原因是( )A.古代希腊城邦中工商业的发展和民主制度的发展B.古希腊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C.受亚非先进文明的影响D.城邦战争促进了各城邦间思想和文化的交流2、“他承认人为万物尺度,同时认为是理性而非感觉才是人最重要的品质。
反对真理的相对性,他认为人们能够发现独立于人类欲望之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则。
在教育方法上,他反对死记硬背,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让人们去思考。
”下列选项属于材料中“他”主张的是( ) A.人的感觉是万物尺度 B.教育使人认识美德C.人非达到目的的工具D.法律是理性的体现3、普罗泰格拉认为,所有的制度都是凭借人类的习惯或律法创建的,而非通过自然,其说教引起人们恐慌,因此他被驱逐出雅典。
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 )A.自然法理念深入人心B.重视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C.民主思想受到遏制D.传统价值观占据主导地位4、智者运动是古希腊史上颇具影响的一股思潮,马克斯·韦伯认为智者运动是“哲学的突破”。
这里的“哲学的突破”表现在( )A.对物质世界的探索B.对道德观念的重视C.对人类自身的探索D.对人权应用的创新5、智者学派中许多人都宣称,所谓的正义和公平仅仅是一种独断传统的表达或是独断统治者强迫人民接受的,没有什么确实是正义的。
这表明智者学派( )A.主张相对主义的价值标准B.追求个人功利的思想倾向C.注重提升公民的道德素养D.倡导理性自由的生活态度6、苏格拉底从来不向听他讲学的人索取金钱报酬,他接待了许多希望听他讲学的人,其中有本国公众,也有外国人。
苏格拉底认为,获取报酬无异于迫使自己当奴隶。
这反映了他( )A.提倡有教无类B.推崇“知识即美德”C.崇尚意志自由D.反对狭隘民主7、从“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出发,苏格拉底提出了“德行可教”的主张,这种主张否定了当时盛行于希腊的“道德天赋”观念。
这反映了( )A.重视思想自由和人格尊严B.人类自我关怀的人文精神C.雅典的民主缺乏道德基础D.罗马法尚处于习惯法阶段8、柏拉图说:“所有这一切总起来使得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
05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Word版含解析

1.公元前5—前4世纪的希腊,出现了一批收取报酬的职业教师,被称为智者学派。
该学派探索的核心问题是A.知识与美德的关系B.自然环境对雅典的影响C.人在社会中的作用D.雅典工商业的发展方向【答案】C【归纳总结】正确评价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1)积极意义:智者学派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具有高度的自信。
智者学派开始了用人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的有益尝试,并从自己的新方法中得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结论。
智者学派的启蒙作用在于对自然、社会、国家、政治、法律、道德、人类社会的形式和规则以及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明显合理化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
(2)局限性: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认为没有是非之别,这样的思想方法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智者学派的言论内容和辩论方式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2.普罗泰格拉认为:“事物对于你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同样的风在刮着,然而我们中间一个人会觉得冷,另一个人会觉得不冷”。
这体现了A.万物都是由水形成的B.人是万物的尺度C.所有人都是平等的D.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事物对于你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同样的风在刮着,然而我们中间一个人会觉得冷,另一个人会觉得不冷”并结合所学可知,普罗泰格拉将个人的感觉、看法作为衡量万物的尺度,即人是万物的尺度,故B项正确。
A项是古希腊自然哲学家泰勒斯的观点,排除。
平等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感觉即知识,而不是智慧,故D项错误。
3.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学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
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
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
”这种主张A.表明知识分子倡导以人为本B.体现了智者学派的思想特征C.是对古希腊民主法治的反动D.会得到苏格拉底的积极响应【答案】B4.苏格拉底认为人需要不断思考生活的目的,“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2018-2019学年度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课后巩固训练:2.1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含解析)

课后巩固训练: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一、选择题1、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人”逐渐成为古希腊哲学家研究的中心,其主要原因是()A.失去了研究、探讨自然的兴趣B.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逐渐提高C.他们认为人与自然关系密切,研究人是为了更好地研究自然界D.城邦的发展,人的作用和价值得到体现解析:古希腊民主政治的高度发展,使参与政治生活成为每个公民生活的重要内容,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于是有些学者把研究重点从自然转移到“人”本身。
答案:B2古希腊智者学派提出一个观点,这个观点的提出,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开始。
这一观点是( )A、“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B、“认识你自己”C、“人是万物的尺度”D、“美德即知识”解析:“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主要观点,这一观点强调人的地位与作用,符合题意,故选C项。
A、B、D三项都是苏格拉底的观点。
3、苏格拉底有句名言“未经审视的生活是毫无价值的”,这主要表明他( )A.主张不断认识自我B.追求理性的价值C.倡导提高生活质量D.强调生命的意义解析:苏格拉底的意思是活在世上不能茫无目的的生活,要不时地审视自己生活的意义和目标,主张不断认识自我。
答案:A4、“苏格拉底常站在雅典街头向各种人发问,他的目的是要对自己的和别人的观念进行检讨,探索其正确与否,以此来追问宇宙和人生的真谛。
”由此可知,苏格拉底 ( )A.维护城邦民主制度B.重视知识与理性C.鼓吹神本主义思想D.倡导法治与民主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人物苏格拉底等信息可判断该题与古希腊的人文精神有关,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苏格拉底经常和别人探讨思想观念,以探索其正确与否,可分析其重视知识和理性,故B项正确;苏格拉底是人文主义思想的代表,是人本主义,故C项错误;法治与民主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故D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018届福建省南平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综合质量检查)苏格拉底认为,人的理智本性贯通在道德本性之中,美德就有可教性,知识能力是人人皆有的天赋本性。
这反映了苏格拉底
A .主张美德是生存之本
B .强调知识是道德本源
C .认为理性是能力基础
D .否定人是万物的尺度
【参考答案】
B
【解题必备】归纳古希腊人文主义者的主张,并比较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的观点
1.古希腊人文主义者的主张 人文主义者
重要主张 普罗泰格拉 强调人的价值,肯定人的感觉,否定神的意志,树立人的尊严;提出“人
是万物的尺度”,反对迷信,强调自由,不强求道德一律
苏格拉底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