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剂监测结果表二

合集下载

口腔诊所高压蒸汽灭菌锅生物监测本

口腔诊所高压蒸汽灭菌锅生物监测本
示剂
灭菌后 置58℃ 恒温箱 内48h
新华牌 压力蒸 汽灭菌 生物指 示剂
灭菌后 置58℃ 恒温箱 内48h
新华牌 压力蒸 汽灭菌 生物指 示剂
灭菌后 置58℃ 恒温箱 内48h
新华牌 压力蒸 汽灭菌 生物指 示剂
灭菌后 置58℃ 恒温箱 内48h
新华牌 压力蒸 汽灭菌 生物指 示剂
灭菌后 置58℃ 恒温箱 内48h
新华牌 压力蒸 汽灭菌 生物指 示剂
口腔诊所压力蒸汽灭菌锅生物检测报告记录
生物监测
日 期 监测 202_年 方法
生物指示剂 灭菌 灭菌 (管) 温度 时间 (℃) (分钟) 名称 有效期
生物监测结果
标准包
指示剂(管)标签
对照 点
结果报 指示剂(管)标签 告日期
灭菌后 置58℃ 恒温箱 内48h
新华牌 压力蒸 汽灭菌 生物指 示剂
灭菌后 置58℃ 恒温箱 内48h

实验室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实验室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实验室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一、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一)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1.化学监测法(1)化学指示剂监测方法:将既能指示蒸汽温度,又能指示温度持续时间的化学指示剂放入大包和难以消毒部位的物品包中央,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指示剂,根据其颜色及性状的改变判断是否达到灭菌条件。

(2)化学指示胶带监测法:将化学指示胶带粘贴于每一待灭菌物品包外,经一个灭菌周期后,观察其颜色的改变,以指示是否经过灭菌处理。

对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应进行B-D 试验。

结果判定:检测时,所放置的指示卡/管、胶带的性状或颜色均变至规定的条件,判为灭菌合格;若其中之一未达到规定的条件,则灭菌过程不合格。

2.物理监测法应每年用温度压力检测仪检测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参数,检测仪探头放置于最难灭菌部位。

3.生物监测法生物指示物为嗜热脂肪杆菌(ATCC7953或SSIK31株)芽孢。

试验用培养基为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

检测方法:将两个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分别装入灭菌小纸袋内或使用自含式生物指示剂,置于标准试验包中心部位。

分别在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柜室内,排气口上方放置一个标准试验包;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柜室内,排气口上方放置一个标准测试包;手提压力蒸汽灭菌器用带有指示菌的小型测试包,放于手提压力蒸汽灭菌器底部。

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标准试验包,无菌取出指示菌片,投入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经56℃培养7d(自含式生物指示物按说明书执行),观察培养基颜色变化。

同时设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

结果判定:每个试验组和阴性对照组指示菌片接种的溴甲酚紫蛋白胨水培养基都不变色,阳性对照组由紫色变为黄色时,判定为灭菌合格;否则灭菌不合格。

(二)干热灭菌效果监测方法1.化学监测法(1)检测方法:将既能指示温度又能指示温度持续时间的化学指示剂3~5个分别放入待灭菌的物品中,并置于灭菌器最难达到灭菌的部位。

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化学指示剂,据其颜色及性状的改变判断是否达到灭菌条件。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

• 灭菌循环包括: 开始 脉动 升温
灭菌 排气 干燥
结束
• 灭菌器打印记录判断 灭菌时间:600s(10min),WS310.22016最短4min,我院规定最短8min • 灭菌温度:134℃,波动范围+3℃ • 灭菌压力:设定203kPa,WS310.22016规定201.7-229.3kPa
三、化学监测
化学指示卡分类: 依据国际标ISO11140-1和国标 GB18282标准,共分为六类。
第一类:工艺指示物 用于灭菌包外表面,区分物品灭菌或未灭菌, 包括指示胶带、试纸标签。
我科现用打印标签(OTTO,亘泽) • 已灭菌处理:指示剂颜色为深棕色或黑色 • 未灭菌处理:指示剂颜色为黄白色 注:新华化学指示关键参数进行反应的指示物,检测过 程中达到特定预设标准。如压力蒸汽灭菌 ,一般 只能反映温度是否到达,不能反映温度持续时间。
注:单参数,医院一般未使用。
第四类:多项参数指示物 对两项或以上关键参数进行反应的指示物。 我科现用(新华132℃包内指示卡) • 合格:指示剂颜色达到或深于标准色 • 不合格:指示剂颜色未变化或浅于标准色
第六类:模拟指示物 专用于对各灭菌周期规定范围内所有评价参 数起作用的指示物,其标定值以所选各灭菌周期的 设定值为依据。
注:医院使用率有限。
四、生物监测
国标:WS 310.3-2016 • 压力蒸汽灭菌应每周监测一次; • 灭菌植入型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 • 采用新的包装材料和方法进行灭菌时应进行生物监测; • 灭菌器新安装、移位和大修后,生物监测应空载连续监测 三次; • 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 • 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尽快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 • 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
我科现用( 3M1496V极速生物监测包) • 1、极速生物监测阅读器1h读出结果 • 合格:对照组阳性(+)且灭菌组阴性(-) • 不合格:对照组阴性(-)或灭菌组阳性(+) • 2、视觉观察 • 合格:对照组培养基为黄色且灭菌组培养基为紫色 • 不合格:对照组培养基为紫色或灭菌组培养基为黄色

高压蒸汽灭菌效果监测记录簿表

高压蒸汽灭菌效果监测记录簿表

高压蒸汽灭菌效果监测记录表脉动真空灭菌器
文案大全
高压蒸汽灭菌效果监测记录表
供应室
文案大全
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器灭菌效果监测记录表
文案大全
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器灭菌效果监测记录表文案大全
供应室
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器灭菌运行程序记录
文案大全
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器灭菌运行程序记录文案大全
供应室
脉动真空灭菌器装载记录
文案大全
每周工作质量检查记录
文案大全
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器装载记录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脉动真空灭菌器装载记录
供应室
文案大全
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器装载记录
供应室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压力蒸汽灭菌器监测质量标准

压力蒸汽灭菌器监测质量标准

压力蒸汽灭菌器监测质量标准
1、物理监测:每个循环周期均进行。

(1)下排汽式灭菌器:压力0.14mpa,温度121℃,时间30-40分钟。

(2)预真空灭菌器:压力0.21mpa(2.10kg/cm2,温度132℃~134℃,灭菌时间6-8分钟,干燥时间10~15分钟。

2、化学监测:(1)每包内均放置包内化学指示卡,包外贴化学指示胶
带,灭菌后由米黄色变为黑色。

(2)预真空或脉动真空压力灭菌器每晨第一锅做B-D试验,指示图变色均匀。

3、生物监测:布点正确,常规每周一次,采用菌株为嗜热脂肪杆菌芽
胞ATCC7953株,每片含菌量为5 ╳ 105-5 ╳ 106个。

自含式生物指示剂灭菌后在56℃±2℃的培养锅中培养48h,快速生物指示剂培养 3h,结果阴性。

压力蒸汽灭菌质量监测登记表

压力蒸汽灭菌质量监测登记表
⑤排气13遍⑥标准包内共6个点
2、立式菌器:①上②中③下层④标准包内共4个点
3、手提式:①上②下③标准包内共3个点
二、生物指示剂监测点部位序号:
1、各式卧位、预真空灭菌器:①中层中心:②中层中心:③下层前④下层中心⑤下层后⑥标准包内共6个点
压力蒸汽灭菌质量监测登记表



期(月/日)




(Mpa)


(℃)




(min)
灭菌质量检测项目
B
I
D





(签名)



(签名)
化学指示剂
留点温度(℃)
生物指示剂
名称:
名称:
名称:
1
2
3
4
5பைடு நூலகம்
6
1
2
3
4
5
1
2
3
4
5
6
对照
备注:
一、监测点设置部位序号:检查姓名:
1、各类卧室、预真空灭菌器:①中层中心;②中层左前;③中层柱后;④下层左后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监测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监测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监测一、通用要求:1. 对灭菌质量采用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和生物监测法进行。

2. 物理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

3. 包外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包内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使用。

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

4. 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尽快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重新处理;并应分析不合格的原因,改进后,生物监测连续三次合格后方可使用。

5. 灭菌植入性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

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

6. 按照灭菌装载物品的种类,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PCD进行灭菌效果的监测。

二、监测方法:(一)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监测1. 物理监测法:每次灭菌应连续监测并记录灭菌时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灭菌参数。

温度波动范围在+3°C 以内,时间满足最低灭菌时间的要求,同时应记录所有临界点的时间、温度与压力值,结果应符合灭菌的要求。

2. 化学监测法:(1)应进行包外、包内化学指示物监测。

具体要求为灭菌包包外应有化学指示物,高度危险性物品包内应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最难灭菌的部位。

如果透过包装材料可直接观察包内化学指示物的颜色变化,则不必放臵包外化学指示物。

通过观察化学指示物颜色的变化,判定是否达到灭菌合格要求。

(2)采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程序灭菌时,应直接将一片包内化学指示物臵于待灭菌物品旁边进行化学监测。

(3)B-D试验:预真空(包括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应每日开始灭菌运行前进行B-D测试,B-D测试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

B-D测试失败,应及时查找原因进行改进,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

(二)灭菌器新安装、移位和大修后的监测应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物理监测化学监测通过后,生物监测应空载连续监测三次,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监测方法应符合GB18278勺有关要求。

对于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应满载连续监测三次,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监测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监测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监测一、通用要求:1. 对灭菌质量采用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和生物监测法进行。

2. 物理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

3. 包外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包内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使用。

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

4. 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尽快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重新处理;并应分析不合格的原因,改进后,生物监测连续三次合格后方可使用。

5. 灭菌植入性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

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

6. 按照灭菌装载物品的种类,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PCD进行灭菌效果的监测。

二、监测方法:(一)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监测1. 物理监测法:每次灭菌应连续监测并记录灭菌时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灭菌参数。

温度波动范围在+3°C以内,时间满足最低灭菌时间的要求,同时应记录所有临界点的时间、温度与压力值,结果应符合灭菌的要求。

2. 化学监测法:(1)应进行包外、包内化学指示物监测。

具体要求为灭菌包包外应有化学指示物,高度危险性物品包内应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最难灭菌的部位。

如果透过包装材料可直接观察包内化学指示物的颜色变化,则不必放臵包外化学指示物。

通过观察化学指示物颜色的变化,判定是否达到灭菌合格要求。

(2)采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程序灭菌时,应直接将一片包内化学指示物臵于待灭菌物品旁边进行化学监测。

(3)B-D试验:预真空(包括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应每日开始灭菌运行前进行B-D测试,B-D测试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

B-D测试失败,应及时查找原因进行改进,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

(二)灭菌器新安装、移位和大修后的监测应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物理监测化学监测通过后,生物监测应空载连续监测三次,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监测方法应符合GB18278的有关要求。

对于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应满载连续监测三次,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