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行政学院陕西教学科研基地基本情况

合集下载

陕西省重点科研院所(部分)

陕西省重点科研院所(部分)

商洛市药监局 商洛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铜川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宝鸡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宝鸡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陕西天宝大豆食品技术研究所 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国际科技重点实验室 中铁宝桥股份有限公司中心试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 红原航空锻铸工业公司中心试验室 西北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西安化工研究所 第四军医大学电镜中心 陕西应用物理化学研究所测试中心 西安铁路科学技术研究所 西安总后建筑工程研究所(检测中心) 西安交通大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系 陕西科技大学现代仪器分析中心 西北工业大学空间材料科学与技术实验室 西安市新城区大地室内污染治理咨询服务站 长安大学实管科 西安工业学院薄膜技术与光学检测实验室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材料研究所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西北化工研究院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西安地质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北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西安航天计量测试研究所 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 庆安集团有限公司检测技术研究所 陕西省地质矿产实验研究所 西北大学分析科学研究所 陕西省电子产品监督检验所 西安理工大学科教仪器研究所 西北工业大学翼型研究中心111信箱 陕西出入境检验疫局技术中心 陕西省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204所)测试中心 西安文物保护修复所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法医系重点实验室 西安嘉科农化有限公司 咸阳德丰农业高新技术应用研究所 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计算机绘图与控制技术研究所 现代检测仪器研究所 焊接研究所 模具与塑性加工研究所 CAD/CAM研究所 内燃机研究所 叶轮机械研究所 流体通用机械研究所 制冷及低温工程研究所 锅炉技术研究所 核能与核能工程研究所 压缩机研究所 暖通空调研究所 电厂热能研究所 工业自动化研究所 电器技术研究所 高压与绝缘技术研究所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研究所 测试与控制力学研究所 建筑工程研究所 结构强度与计算力学研究所 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所 工程力学研究所 先进陶瓷材料研究所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分离科学研究所 生物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生物信息学研究中心 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研究所 高分子材料工程研究所 化学工程及工艺研究所 科学计算研究所 现代物理研究所 应用物理研究所 基础数学研究所 凝聚态物理研究所 应用化学与精细化工研究所 天然药物研究与工程中心 神经科学研究中心 分子病毒研究所 生殖医学研究中心 临床药理研究所 地方病研究所 法医学重点实验室 医学电子工程研究所 心血管研究所

终南山脚下的小城陕西镇安的教育成果

终南山脚下的小城陕西镇安的教育成果

终南山脚下的小城陕西镇安的教育成果陕西镇安是终南山脚下的一个小城,这里的教育成果令人瞩目。

在近年来的发展中,镇安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镇安的基础教育水平显著提升。

该地区重视学前教育,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幼儿园,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同时,镇安注重中小学教育的全面发展,改善了校园设施,增加了教学设备,提高了教师队伍素质。

优秀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

镇安的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这里建设了一批技工学校和职业培训中心,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当地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镇安还引进了一些高等院校,为年轻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培养了一批才华横溢的人才,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了新鲜血液。

镇安注重素质教育的开展。

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团组织,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校还加强了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健康成长。

镇安还注重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通过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改善了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了农村学生的接受教育的机会。

镇安还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数字化教育资源,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在教育成果的背后,是镇安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

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物质条件。

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教育事业,提供了大量的支持和帮助。

学校、家长和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氛围,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陕西镇安的教育成果可圈可点。

基础教育水平显著提升,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取得显著成绩,素质教育的开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镇安的教育事业将会继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我国省级以上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现状

我国省级以上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现状

我国省级以上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现状内容摘要: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作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载体,其发展壮大是保证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对促进我国干部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发展迅速,已初步形成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为主阵地,部门、行业和企业所属培训机构承担专业培训任务,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作为教育培训重要生力军,以及各类特色实践培训基地为重要补充的中国特色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体系。

本报告以省级以上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为研究对象,分不同层级、不同类别对其发展现状进行总结描述,重点分析机构设置、资金投入和主要办学特色,力图概括出我国省级以上培训机构的发展全貌。

关键词: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现状,特点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对我国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发展高度重视,在土地使用、资金投入、人员配置等方面给予大量的政策支持。

据粗略统计,省级以上203家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建筑费用约为479.56亿元,平均每家机构约投入2.36亿元(不包含土地使用费、市政配套建设费、其他装修费以及教学设备费用等)。

目前,我国各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发展迅速,逐步走上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办学轨道,也呈现出各自的发展特点。

一、国家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一)机构概况我国国家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目前由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构成。

这7家机构代表了我国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最高水平,为高级别事业单位,是党中央、国务院直属的教育培训组织。

其中,除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主要培训党外以及民主党派领导干部之外,其他6家机构组成了“一校五院”的国家级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在主要教育培训党和政府高级干部的基础上,还部分承担了教育培训军队干部、高级专业技术骨干、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驻外使节以及学历学位教育等职能。

在资金投入方面,我国对7家机构在硬件和软件上的投入均较大。

国家行政学院陕西教学科研基地在我院挂牌

国家行政学院陕西教学科研基地在我院挂牌

蕃赣 辫 囊
蠢 罐 摹 聱 : 象 拿罄孥j r 蠢 盏篓丢眷 宄 蕞 盏 薯 翼

肇 寄毽 等 ‘ 并 篓 暴 蔫 磬 舞 蠡 含
高 篇 攀 毫 军 紊 器 璧帮 翌 , 荔 饕 充鬟 箨 美 锤 ’藉 异 爹 爱 墨 一 鬃 囊 暮 宰 ! 梨 翕 累 窭 勺震 攀 镙 馨 龚 菱 篓 敦 蒹 矗 . 季 繁 蒿? 簇 攥 霉 l 要 翟 簧 害 篱 釜 曩 曩 蠢 裔囊 舞 薪 篓 撞『孳 鍪 蒂 暮 装 跫
于 的箨 笈 由 西 政 副 思席 陕 省 挂仪 牌式 腑 秘书长李明远 持,周家亍 喾
杉青 摄 影 报 道
行 学 党 璧 霉 奇 署 襞 省 政 襄 记 常 副 长 阳 刚 议 院委 、务院 欧 签 西 行 政 霎 霎 书 萎 簇 蕞 克 协
国 家 行 政 学 院 陕 西 教 学 科 研 基 地 挂 牌 仪 式 在 我 院 隆 重 举 行
要行 鬻
国 家 行 政 学 院 副 院 长 周 文 彰 、副 省 长 洪 峰 共 同 为 基 地 揭 牌
譬 : 一 加 学 、风 进 步强 风 教 、
紊 薷 美 耄 嵛 筢 矮 辜 爨 霆 警 蓬。 檗 凳 篙 尊 蒜 叠 摹 锰 装 磊 蒿 苇 霆 薯 袅 警 篇 粟 葫 笛摹 篮 暑薷 交 錾 覆 喜 妻 暮箅 笑军
行 政 理 论 和 政 策 管 理 创 新 研 究 的 重 要 星 地 作 川 、 蚁 肘 伙 束 佾 倒 院 教 务 部 主 任 蔡 { j 陕 西 省 廿/ 与 。 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陆长 欧 阳 克 刚 签 署 协 议 。 国 家 行 政 学院、省委组织部、省千攀 政 省 人 力 资 源 和 社 会 保 障 厅 、 省 府 研 究 室 、 省 行 政 学 院 有 关 领 导和教 职工代 表共1O 人参力 2余 I 国家 行 政 学 院 副 院 长 周 文 彰 、 副 省 长 洪 峰 视 察 学 院 教 学 设 旌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成立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通知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成立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通知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成立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07.06.18•【字号】陕教研[2007]8号•【施行日期】2007.06.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陕西省教育厅关于成立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通知(陕教研[2007]8号)有关高等学校: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精神,推动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提高高校研究解决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能力,2004年省教育厅决定在我省高校建设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5年省教育厅在13所高校立项建设19个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经过两年的建设,部分研究基地已基本完成了建设期的项目,通过验收。

省教育厅决定,对首批通过验收的15个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予以正式挂牌(名单见附件1)。

省教育厅对我省高校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评审验收情况通报见附件2。

省教育厅希望通过首批验收的15个高校哲学社科研究重点基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我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不断壮大科研队伍,加强学术交流,建立和完善科研工作机构,围绕国家和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整体目标,开展关系改革和发展全局的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等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不断提高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研究基地办成全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智力库”、“思想库”和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为推动我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建设西部强省作出更大的贡献。

附件:1.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名单2.陕西省教育厅对我省高校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评审验收情况的通报二○○七年六月十八日附件1: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名单1. 市场经济与企业制度研究中心(西北大学)2. 文化遗址与考古学研究中心(西北大学)3. 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西北大学)4. 中东研究所(西北大学)5. 陕西省高校德育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6. 陕西经济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7. 知识产权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8. 现代企业管理研究中心(西安财经学院)9. 西部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10. 西北民族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11. 欧美语言文学研究中心(西安外国语大学)12. 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西北政法大学)13. 汉水文化研究中心(陕西理工学院)14. 中共党史与延安学研究中心(延安大学)15. 油气资源经济管理研究中心(西安石油大学)附件2:陕西省教育厅对我省首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评审验收情况的通报2007年1月10日至11日,陕西省教育厅组织部分专家、教授对我省首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进行了评审验收,现将评审验收情况通报如下;本次评审验收是按照2004年陕西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立项建设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通知》中立项建设的标准、条件进行的。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支持知名企业、高校院所设立研发基地若干政策的通知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支持知名企业、高校院所设立研发基地若干政策的通知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支持知名企业、高校院所设立研发基地若干政策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03.28•【字号】市政发〔2020〕4号•【施行日期】2020.03.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科技经费与财务正文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支持知名企业、高校院所设立研发基地若干政策的通知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支持知名企业、高校院所设立研发基地的若干政策》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西安市人民政府2020年3月28日支持知名企业、高校院所设立研发基地的若干政策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切实加快“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引导聚集高端创新要素,发挥驻市科教资源优势,促进科技创新跨区域融合,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特制定本政策。

第二条研发基地应紧紧围绕支撑全市构建“6+5+6+1”现代产业体系,聚焦电子信息技术、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人工智能、5G技术、增材制造(3D打印)、机器人、大数据与云计算等产业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研发中试及产业化落地等活动。

第二章支持范围第三条知名企业重点包括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两类。

(一)跨国公司:指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的世界500强企业,行业内知名领军企业,在世界各地直接投资或设有分支机构、从事全球性生产、研发和经营的境外公司,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侨投资企业。

(二)国内大型企业:依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2017)〉的通知》(国统字〔2017〕213号)标准而划分的国内大型企业,以及境内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民营500强企业和行业内知名领军企业等。

第四条高校院所指国内外研发能力强,学科优势明显,在自身领域拥有领先研究成果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

第五条研发基地是指以从事自然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研发和实验(包括为研发活动服务的中间试验)为主,包含技术创新中心、工程实验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功能性(研发类)总部等的研发载体,研发内容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新产品开发等。

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带得走——记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带得走——记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求 杨凌 要 开 展 干 旱 半 干旱 地 区现 代 农 业 示 范 , 科 技 以
业看杨凌” 目标。 的 按照 “ 高产、 优质、 高效、 生态、 安
全” 的要求, 以集聚国内外农业新品种、 新技术, 探索
现 代 农 业 新 模 式 、 机 制 为 重 点 , 划 建 设了 面 积 为 新 规
范 、 示 、 产 和物 流 的 功能 。 展 生
技合作的 重要平台、 支撑 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 区现代
农 业 发 展的 重 要力量 。 杨 凌 已经 制 订 了农 村 科 技创 业 推 广 服务 体 系建 设 等8 个实施 方 案 , 批重 点项 目已开始 实施 。 一
从今年起, 杨凌还将在西安市长安区、 榆林定靖高
产 栽 培 技 术 使 玉 米 单 产 达 到 1 2 公 斤, 新 了全 国纪 36 刷
录。
务是 , 怎么通过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 把科技优势迅速
转 化 为产 业优 势 , 靠 科 技示 范 和产 业带 动 , 动 我 国 依 推
干旱 、 半干旱地 区农 业实现 可持续 发展 。
19 年9 , 国务院批 准 , 99 月 经 区内1家 农业 科研 教学 0
点 建设 现 代农 业 科 技 园、 国际 科技 合作 园、 现代 农业 企
要载体、 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的重要基地、 国际农业科
业孵化园、 种苗产业园、 标准化生产示范园、 科技探 索
园、 产 品加 工 园、 流 园等 8 农 物 个功 能 园, 呈现 出科技 化 支 撑 、 模 化 推 进 、 业 链 运 行 、 准 化 生 产、 态 循 规 产 标 生 环 等5 特点 。 个 目前 已完 成 投 资7 元 , 亿 引进 国 内 ̄3 多 '0 b 家 企业 和 科 研 机 构 的新 优 品 种4 0 个, 步形 成 了示 7多 初

学校概况主要科研基地及研究方向主要科研成果

学校概况主要科研基地及研究方向主要科研成果
服装造型与结构设计方法的研究 服装加工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研究 服装材料开发与测试技术的研究 国民体型基础数据在服装工程领域的应用 人体工程学与服装功能的研究 计算机在服装设计与生产中的应用 服装市场营销及电子商务的应用研究,等
a
Xi’an Polytechnic Univers9ity
院士基地
• 纳米远红外功能性织物整理剂 • 纳米远红外整理剂采用了目前纳米技术研究最前沿的有
机——无机复合单分散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纳米有机复合 处理技术、远红外功能材料复配技术。有机——无机复合 单分散纳米材料制备技术使应用后的材料晶粒达到了真正 意义上的纳米尺度。纳米有机复合处理技术,使其能与纺 织品产生稳定的结合,在纤维表面形成耐洗的远红外纳米 涂层,而不影响产品的外观、性能。远红外功能材料复配 技术融入了多种远红外材料的波长特性,远红外发射率高, 发射波长分布大,从而使整理后织物的远红外性能得以进 一步提高,能赋予织物以优异的保暖、保健、抗菌性能。
a
6
2、军工配套关键材料及工程化
• • 开展军事防护系列用纺织品(防弹、防微波辐射、防 • 核生化)、军事营房和交通运输用纺织品、警用防护系列 • 用纺织品(防刺、防砸)、医疗功能性防护品以及航空航 • 天材料用纺织品的研发,重点进行纺织品特种结构构成和 • 复合工程技术开发,以及相关产品的检验测试方法和标准
a
15
• 双梭口双气流通道喷气引纬系统技术 • 该项目针对传统的单纱引入、单梭口织造方式进行创新设
计和大胆变革,研制一种双气流通道、双层织物织造的新 型喷气引纬方式与装置,使喷气织机在织机主轴的每转中 能同时引入二根纬纱,实现双梭口、双层织物同时织造, 从而提高引纬率和产量。 • 本项目成果将使现有喷气织机在原车速不变的情况下,其 引纬率可提高一倍,即其织物产量提高一倍,可使我国纺 织行业的经济效益翻番;同时也填补了国内在织制平绒等 双层织物产品方面没有喷气织机的空白。该项目已获得中 国实用新型专利(ZL 03219027.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行政学院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公司、陕西演艺集团、
陕西广播产业集团、陕西电视产业集团、陕 西广电网络传媒股份公司、陕西出版集团、 陕西新华发行集团、西部电影集团8家国有 文化产业骨干公司。 西安曲江新区2007年8月被文化部授于 “国 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称号。 安塞县、华清池旅游公司、关中民俗博物院、 华县皮影产业群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 业示范基地。 省文化厅命名的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个, 示范单位35个,涉及文艺演出、文化娱乐、 电影发行放映、音像、网络文化、动漫、文 化旅游、艺术培训、艺术品业等多个门类, 其中,由民营资本投资的为34个。
2009年,举办各类班次63期,培训3337人。 2010年上半年,举办各类班次39期,培训1994人。其 中,举办主体班次10期,培训486人;举办计划外班次20 期,培训1254人;举办干部自主选学班次9期,培训254人。
陕西省行政学院
培训硬件条件大为改观
陕西公务员大厦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总投资约7000多万元,同期容纳300多人培训
2010年8月与省委政法委合作举办“全省县区委政 法委书记提升组织协调力专题培训班”,对全省各 市县区117名政法委书记进行了培训。
陕西省行政学院
为兄弟院校在陕举办的培训班
2009年我院为来自湖南、河北、新疆、甘肃、天 津等兄弟行政学院的5期主题班次计339人进行了 具有我院特色的培训。
2010年上半年,河北、安徽行政学院来我院培训 处级、科级公务员121人。
陕西省行政学院
西安碑林科技产业园
2008年12月10日启动,计划在三年时间内建成产业集聚、功能完善、 资源共享、集约发展的动漫产业基地,形成集研发、制作、人才培训、竞 技体验、动漫商城、会展于一体的动漫产业集群。
西安纺织城文化创意区
2007年6月成立,位于西安市东郊纺织城纺原唐华集团西北第一印染厂 内,面积约17000平方米,目前入驻的艺术机构和艺术家有五、六十家一 百余人,为西安最大的艺术工厂。
陕西省行政学院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杨凌示范区为陕西经济最具发展潜力的增长点和西部 大开发的亮点,已被国家批准成为向亚太经合组织开 放的十大工业园之一,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五大高新区 和全国六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之一。
陕西省行政学院
四、陕西省行政学院的班次布局
按照学员来源划分,我院培训班次的设置分为 四个层次 1、由省委组织部、省公务员局和省国资委调训 的培训班 2、干部自主选学的培训班 3、为省内各市县和省政府各厅局举办的培训班 4、为兄弟院校在陕举办的培训班
陕西省行政学院
五、陕西教学科研基地的五大亮点
(二)创新培训方法,使整个培训活动充满活

我院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不断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推行研究式教学,综合运用讲 授式、研究式、互动式、案例式、体验式、模拟式 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教师和学员两个方面的积 极性,实现了教学相长、学学相长。
陕西省行政学院
学院教学主楼 学院综合办公楼 校园一角
陕西省行政学院
学院大报告厅 学员餐厅 学员公寓
陕西省行政学院
三、陕西教学科研基地拥有的 现场教学资源
陕西省行政学院
我院在渭化集团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实践教学基地
陕西省行政学院
陕西省行政学院
陕西省行政学院
陕西省学资源
曲江新区
陕西省行政学院
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
截止2008年3月底,曲江 影视联盟企业已达81家,入 区企业达30家。
《梦回大唐》
《人文奥运·盛典西安》
《老港正传》
《梦回长安》
《朗朗音乐会》
《快乐男声》
陕西省行政学院
大唐西市
国内唯一在唐长安西 市原址上再建的以盛唐 商业文化、丝绸之路文 化为主题的国际商旅文 化产业项目,占地约500 亩,总建筑面积128万平 方米,总投资45亿元人 民币。
陕西省行政学院
为省内各市县和省政府各厅局举办的培训班
为对口帮扶县-延长县、南郑县度身设置了科级领
导干部提升素质与能力专题培训班。受到培训单 位和学员的好评,延安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称: 陕西省行政学院 “扶贫扶在了根本上”。 省政府办公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 通厅、省应急办、省国土资源厅、省林业厅、省 地税系统、西安市地税系统、省中小企业促进局、 省粮食局、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省药监局、 省公安厅、省信访局、省法制办、省质监局、省 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省 档案局等部门举办专题培训班
国家行政学院 陕西教学科研基地基本情况
陕西省行政学院 2010年9月20日
陕西省行政学院
一、基本情况
陕西省行政学院
学院领导班子
院长由省政府秘书长秦正兼任 欧阳克刚同志任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 冯启麦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左贵元 党委副书记 张贵孝 副院长 曹箭射 副院长 安 锐 副院长 樊 荣 副院长
以彰显华夏文明为主的秦兵马俑等悠久的人文历史资源; 以杨凌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为依托的全国现代农业 高新技术产业资源; 以国家级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西安经济技术 开发区、西安阎良国家民用航空产业基地、西安国家民用 航天产业基地为载体的航空航天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产 业资源; 以国家级曲江文化产业示范区为主的文化产业资源; 以延安和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为代表的红色革命传统教育资 源; TOT师资培训的成果与经验。
陕西省行政学院
陕西省行政学院
陕西省行政学院
参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知识》培训班的区(县、市)长 与人保厅部门领导举行面对面交流
陕西省行政学院
2010年7月与省纪委、、省直机关工委合作举办 “省直机关关键岗位处长学习贯彻《廉政准则》 培训班”,对来自百余名分管人财物、行政审批、 项目管理及综合执法等岗位的107为处长进行了培 训;
陕西省行政学院
学院概况
教职工430人 其中,专职教师161人,教授16人,副教授职称以 上90人 离退休职工320人,其中离休干部42人 学院处级建制机构32个,现职处级干部60人 党政管理干部参照公务员管理,教师和专业技术 人员实行事业管理
陕西省行政学院
二、十一五以来 陕西省行政学院的发展情况
陕西省行政学院
创新动力的策源地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西安高新区,西安与西部 高新科技产业前沿领地, 以其众多的“第一”成为 陕西和西安最强劲的经济 增长极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陕西省行政学院
西安高新区创意产业基地
全区创意企业数量累计已达2015家,2008年新增创意企业306家,新增注册资金25.4亿元, 新增从业人员8000多名,其中营业收入过百万的企业40家,上缴税金5.24亿元。其中,动漫、 游戏、影视制作企业140家,从业人员近万人,聚集了西安85%的动漫、游戏、影视制作企 业。
陕西省行政学院
宝鸡周秦文化产业示范区
总规划面积36.91平方公里 ,建设周期2009年至2014年,核 心项目包括中华礼乐城、中华 石鼓城和千渭之会〃文化科技 创意产业园,目前正在分期建 设中。
陕西省行政学院
唐苑都市文化生态园
位于西安东南隅汉代皇家园林上 林苑遗址——杜陵塬上,是西安万 亩都市生态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分会场, 也是中国唐风盆景展永久会址。
陕西省行政学院
第一条主线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 成果为主要内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使学员加深对党的 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准确理解和把握。
第二条主线是围绕提高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能 力,加强对领导干部履行岗位职责能力的培养。 第三条主线是围绕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综合素 质,加强“官德”教育。
2005年配合《公务员法》的颁布实施,对省政府68个厅局 的340名厅局长进行了轮训 2007年全省县级领导班子换届后,举办两期新任县长专题 研究班 2008年为国家人事部举办了东西部地区人事局长对口培训 2009年3月举办两期全省县级领导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障知识轮训班 2009年10月,协助省委组织部举办了全省组织系统学习贯 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 2009年10月,为省国资委举办了省属国有企业主要领导干 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 2009年来,举办两期陕西民生八大工程项目管理培训班; 2010年举办两期《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工作 培训班
陕西省行政学院
按照培训类别划分,我院培训班次的设置分为四类:
1、专题研讨班:主要对象为厅局级领导干部 2、任职培训班:主要对象为县、处级领导干部 3、初任培训班:主要对象为每年新录用的公务员 4、师资培训班:主要对象为全省各级党校及各培 训机构的骨干教师和从事干部教育的管理干部
陕西省行政学院
由省委组织部、省公务员局和省国资委 调训的主体班次
陕西省行政学院
近年来,我院先后接待了欧盟、波兰、 法国等有关专家,越南教育培训部、吉布 提就业与再就业部长、阿富汗高级研修班 等政府代表团。
陕西省行政学院
五、陕西教学科研基地的五大亮点
(一)围绕提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注意按 需培训,健全完善培训内容体系。在培训内容上, 始终坚持把“三条主线”贯穿于培训的始终。这 个内容体系与《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 纲要》要求的“着眼于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建 立以培训需求为导向的培训内容更新机制,不断 完善理论教育、知识教育、党性教育体系 ”高度 一致
县级人大领导干部任职轮训班 县级政府领导干部任职轮训班 省政府机关处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班
省政府机关优秀科级公务员专题培训班
省属大中型国企领导干部培训班 国有企业中青年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班
国有企业“新会计准则与财务管理”高级研修班
陕西省行政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