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真奇妙 导学案1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导学案

初三化学导学案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第一节化学真奇妙导学案课题:一、化学改变了世界【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对生活、生产、科研等方面的重要性,知道化学有助于人类认识自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认识化学有助于促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过程与方法联系实际体会化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作用,认识化学科学的价值;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体会到人类生活及社会发展确实离不开化学;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学习过程】:一、自学指导:导学一:(阅读第二页前两小段),化学家们的重要工作是利用实验的方法研究________及其_______的原因和规律,继而利用这些规律来改变和创造物质。
导学二:结合第二页的插图,了解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1)阅读P2:化学能创造出我们所_______的物质,也能消除我们_________的物质,还能实现_______与_______的转化。
2)、天然材料和人工制造材料仔细观察教室中的各种物品(包括我们的学习用品和衣着穿戴等)以及教材中第3页的图片,指出哪些是天然材料,人造材料?天然材料(注意:是自然界本来就有的物质材料)举两例:人造材料(注意:是人们利用科学手段生产出来的自然界原来并不存在的物质,人造材料都是通过__________制得的,都属于化学制品)举两例:3)、阅读P3:化学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初三化学导学案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4)阅读P4:依靠化学人类才能更好的解决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重大问题。
【反馈练习】: 1.下列各物质材料均属于天然材料的是 ( ) A 棉花、木材、大理石 B 木材、橡胶、塑料C 羊毛、玻璃、不锈钢D 塑料、陶瓷、合成纤维 2.塑料的使用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由此也带来了严重的“白色污染”。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全册 第一单元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第1课时)导学案

1、认识化学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学习兴趣2、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能源开发等方面的重要作用3、初步认识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学习重点】化学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极其重要的地位天然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造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课本标题三“物质构成的奥妙”填写下面的空白。
每个水分子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紧密________在一起形成的,化学上分别用符号___、___、和___表示氢原子、氧原子和水分子。
氢原子和氧原子不仅能相互结合形成____________,还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分别用化学符号____和____表示)。
大量的___________聚集成________,大量的___________聚集成________。
人类经过长期的探索研究,认识到世界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________。
化学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一门基础学科。
【课堂活动】1、趣味实验,感受奇妙的化学趣味实验,感受奇妙的化学白纸显字:老师在白纸上喷上一种液体,你看到了___________,请你猜测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魔棒点灯:当玻璃棒碰到酒精灯的灯芯时,你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猜测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2、讨论交流:谈谈你对“生活离不开化学”这句话的认识。
【知识小结】谈收获,整理知识框架基础过关:1、教室中的下列物品由天然材料制成的是()A. 玻璃B. 铝合金门窗C. 木制桌椅D. 陶瓷地板2、2008年北京奥运会倡导“绿色奥运”。
2024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1 化学真奇妙 学案

第一单元第一节化学真奇妙主备人:授课人:课型:总课时数:年月日学习目标:1.联系实际体会化学科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认识化学科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了解化学在促进人类社会进步、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作用。
3.体验化学变化伴随发生的现象及能量变化。
4.通过对分子、原子的学习初步形成对物质世界的微观认识。
重点及难点:认识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基本特征,能区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互联系的思维方式。
学习过程:[新课导入]化学,顾名思义,是有关物质变化的学问。
化学家们的重要工作是利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原因和规律,继而根据来改变和创造物质。
一、化学改变了世界[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2-6,填空:1.化学科学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如、、、、等。
2.结合你自己的认识,说一说化学使生产、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合作探究]观察思考1-1:仔细观察教室中的各种物体,说一说哪些是来自自然界中本来就有的物质,哪些是来自用化学方法人工制造的物质?天然材料制造的物品:人工制造材料的物品:小结:化学对生活、生产、科研等方面的重要性;化学有助于促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自主学习]多识一点:创造的化学。
二、物质的变化与性质[自主学习]结合教材P6图示中的实例分析:①光合作用是把__________转化成_________。
②葡萄酿成葡萄酒,原物质是__________,变化后生成物质是___________。
③铁生锈,原物质是铁,变化后生成物质是_____。
以上三个变化的相同特征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小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化学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物理变化。
《化学真奇妙》 导学案

《化学真奇妙》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2、初步认识化学变化的特征和伴随的现象。
3、激发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认识化学变化的特征和伴随的现象。
(2)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
2、难点(1)从微观角度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
(2)培养对化学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三、知识回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物质和现象。
例如,铁会生锈、蜡烛会燃烧、食物会变质等。
这些现象都与化学有关。
思考:你能列举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吗?四、新课导入化学是一门充满神奇和魅力的科学,它无处不在,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我们每天使用的洗发水、牙膏,到工业生产中的各种材料,从食物的烹饪到药物的研发,都离不开化学。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化学,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没有五颜六色的衣服,没有美味可口的食物,没有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化学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充满了惊喜和可能。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化学世界,去探索它的奥秘!五、知识讲解(一)化学改变了世界1、化学与生活(1)我们穿的衣服,很多是由合成纤维制成的,如聚酯纤维、尼龙等。
这些合成纤维具有耐磨、耐洗、不易变形等优点。
(2)我们吃的食物,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也离不开化学。
例如,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物的口感、色泽和保质期;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3)我们住的房子,建筑材料如水泥、钢材、玻璃等都是通过化学方法生产出来的。
(4)我们出行使用的交通工具,汽车的燃料、轮胎、车身材料等都与化学密切相关。
2、化学与科技(1)新材料的研发,如纳米材料、超导材料等,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2)新能源的开发,如太阳能、氢能等,为解决能源危机提供了新的途径。
(3)药物的合成,为治疗疾病、保障人类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化学变化1、化学变化的定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1.1 化学真奇妙(第一课时)学案

1.1 化学真奇妙(第一课时)学案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第一节化学真奇妙(第1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化学与社会、技术和生活的关系,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中的重要作用。
2.了解材料的发展,能简单的区分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
3.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学习过程】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1、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物品:①做衣服的化学纤维:②制造汽车的材料:③农业增收的化学肥料:④房间里的塑料制品:⑤制造课桌的木材;⑥盖房子的石头2、根据材料的来源,材料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①木材、②棉花、③羊毛线、④玻璃、⑤腈纶线、⑥塑料、⑦水泥、⑧不锈钢、⑨生铁。
【针对练习】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B.学习化学会使你生活得更健康、更文明C.使用无硫火柴可减少大气污染D.用化学方法可以合成“长生不老”药2、下列事例与化学有关的是()(1)发明新的药物(2)使环境变得更美好(3)研制新的半导体(4)能吸收储存氢的新材料发明A.(1)(2)B.(1)(3)C.(1)(2)(3)D.(1)(2)(3)(4)3、下列生活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材料的是()A.橡胶轮胎B.纯棉t恤C.涤纶衣物D.玻璃钢4、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A.化学可以为人类提供新材料B.化学正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C.化学可以为人类提供能源D.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环境的恶化5、下列社会问题,与化学有关的是()①泡沫快餐盒与白色污染②无氟冰箱与臭氧空洞③温室效应的产生与危害④汽车新能源─燃料电池的开发A.①②B.①②④C.①D.①②③④6、如果没有化学的发展,世界就不可能像今日这样丰富多彩。
下列事实与化学没有..密切关系的是()A.食物、衣料和日常用品的丰盛B.新材料的开发和利用C.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D.物质机械运动的规7、化学的发展对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和促进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下列各项利用化学变化与其所要达到的目的不相符的是()A.合成药物抑制细菌和病毒B.生产化肥、农药增加粮食产量C.开发新材料、新能源改善生存条件,提高生活质量D.合成食品添加剂增进人体健康8、下列说法没有科学尤其是化学依据的是()A.点石成金B.变废为宝C.塑料回收D.资源再生9、你知道如何区分羊毛线和腈纶线吗(可以查资料、问家长,然后动手实验并写出你的操作方法)?。
教师版-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1-1《化学真奇妙》导学案(含答案)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第一节《化学真奇妙》(共2课时)第1课时自学-诊断一、自学目标:(根据目标读读、划划课本内容)1.通过阅读思考、观察比较等活动,感受化学在时代变革、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2.通过生活经验的分析和动手实验,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激发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3.初步建立化学科学的价值观,树立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4.了解化学变化是改造物质世界和实现能量相互转化的重要途径,初步形成物质变化观等一些基本观念。
二、问题导学:1.化学改变了世界来自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只经物理处理或未经处理的材料等是天然材料而天然材料经过人为的化学方法加工而制得的材料则是人造材料;我们生活中使用的各种物品,绝大多数是由人造材料制成的,这些材料都是通过化学变化制得的,都属于化学制品。
2.神奇的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本质区别:有没有新物质生成;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发光,发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来推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而且它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放出或吸收。
三、学情诊断:【诊断1】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
下列与化学无直接关系的是()A.人们吃上了不含农药的绿色蔬菜 B.使用味精等人造调味品C.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良的人造纤维D.使用汽车给人类的出行带来了方便【答案】A【诊断2】下列叙述中没有化学变化的是()A.小煤窑发生瓦斯(主要成分为甲烷)爆炸 B.涂在墙上的熟石灰逐渐变硬C.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遇水形成酸雨 D.舞台上用干冰制造“云雾”【答案】D第1课时问题-探究四、探究重点: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五、问题记录:1.观察镁条的颜色:_银白色_,点燃镁条,观察镁条燃烧的现象: _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的热_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镁+氧气点燃氧化镁__2.观察氢氧化钠溶液的颜色:_无色_,酚酞试液的颜色:__无色_,混合后的现象:_溶液变红色__3.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的现象:__有气泡产生,锌粒逐渐消失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锌+稀盐酸=氯化锌+氢气__4.观察硫酸铜溶液的颜色:__蓝色_混合后的现象__产生蓝色沉淀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硫酸铜+氢氧化钠=氢氧化铜+硫酸钠__六、论证演练:第1课时觉悟-发展七、水平过关:1. 某衣服标签上标明“面料成分:67%棉,33%涤纶”说明该衣服的面料()A.全由天然材料制成B.全由人造材料制成C.由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制成D.无法判断【答案】C2.下列房屋的结构主要是用人造材料建造的是()A.茅草屋B.竹楼C.钢筋混凝土的楼房D. 窑洞【答案】C3.你的学习用品主要由天然材料制成的是()A.塑料尺B.钢笔C.圆珠笔D.毛笔【答案】D4.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给自行车打气B.把煤粉制成蜂窝煤C.用食醋去除水垢D.用砂纸磨去铁片表面的铁锈【答案】C5.家庭厨房中常发生下列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B.水沸腾C.天然气燃烧D.菜刀生锈【答案】B6.下列各图所示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对着干燥玻璃呼气木炭在O2中燃烧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CO2A B C D【答案】B7.在下列变化中,有一个变化与其他变化的本质不同,该变化是()A.石蜡融化 B.纸张燃烧 C.酒精挥发 D.冰雪融化【答案】B第2课时自学-诊断一、自学目标:(根据目标读读、划划课本内容)5.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1.1《化学真奇妙》导学案(无答案)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1)【学习目标】1、感受化学在时代变革、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初步建立化学科学的价值观。
2、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观点。
3、了解化学变化是改造物质世界和实现能量相互转化的重要途径,初步形成物质变化观的一些基本观点。
【学习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问题一、化学研究什么?为什么说化学改变了世界?预习任务1、阅读教材第2---4页,完成下列问题。
1、化学是有关的学问。
化学家是利用的方法研究及其的原因和规律,根据这些规律来和物质。
2、化学很神奇,能把极为普通的物质转变成,它能创造我们所需要的物质,也能消除我们的物质,还能实现的转化。
3、我们生活中的、、、都离不开化学。
(用一个字总结)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发展密切相关,如、、、、。
【预习诊断】1、判断正误:利用化学工艺进行生产会导致环境污染,因此不需要发展化学科学了。
()2、下列是四位同学关于化学的看法,你认为错误的是()A、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B、化学正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C、化学可以为人类提供新能源D、化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与其他学科无关3、下列家庭物品是用天然材料制成的是()A.门窗玻璃 B.木制写字台 C.铝合金 D.不锈钢盆问题二、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那么什么是化学变化?预习任务2、阅读教材第4---5页,完成下列问题。
⑴化学变化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⑵物理变化的变化。
预习任务3:结合教科书第5页“活动天地”完成下表。
1、判断正误⑴自行车车胎爆炸属于物理变化。
()⑵碳燃烧是碳与氧气发生化学变化生成二氧化碳的过程,在这个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二氧化碳就是生成的新物质。
()2、厨房里的下列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拉面条 B.磨豆浆 C.切黄瓜 D.酿米酒3、下列葡萄酿酒的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清洗葡萄 B.捣碎葡萄 C.葡萄发酵成酒 D.过滤装瓶4、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解析版)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对生活、生产、科研等方面的重要性;2·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4·知道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木柴等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
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1:化学改变了世界(一)请同学们仔细观看PPT,然后认真填写下列学案。
天然材料:自然界中本来就有的,如木材、石材;合成材料(化学制品):自然界中本来没有,经过人类加工制造的材料,如玻璃、钢铁等。
我们使用的绝大多数物品是合成材料。
(二)请同学们组内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分享)假设周围所有化学制品在一瞬间全部消失,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三)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P3,然后认真填写下列学案。
化学科学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如信息科学、功能材料研制、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环境保护、生命过程探索等。
(四)跟踪练习1(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以下题目)1、下列各物质材料均属于天然材料的是()A. 棉花、木材、大理石B. 木材、橡胶、塑料C. 羊毛、玻璃、不锈钢D.塑料、陶瓷、合成纤维【答案】A【解答】天然材料在自然界中直接找到的材料,如棉花、木材、大理石、羊毛等;合成材料在自然界中不能直接找到的材料,如塑料、玻璃、不锈钢、陶瓷、合成纤维等。
故选A。
2、人类使用材料的历史,就是人类利用物质的进步史.制造下列用品所需的材料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取的是()A.木器 B.青铜器C.铁器 D.塑料器具【答案】A【解答】木材在自然界中可以直接找到,属于天然材料,故选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P4:依靠化学人类才能更好的解决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重大问题。
拓
展
延
伸
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它的主要特点如下:
(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
(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
官墩九年制学校(初中部)导学案
年级:九年级科目:化学主备人:胡华伟审核:
内容:化学真奇妙课型:新授课授课人:时间:来自基本环节基本内容
组织教学
知
识
梳
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化学对生活、生产、科研等方面的重要性,知道化学有助于人类认识自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认识化学有助于促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B.利用化学研制火箭发射所需的高能燃料
C.利用化学,人类可以合成许多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
D.化学工业给人类带来的只有益处,没有坏处
3.下列各项研究中,属于化学学科研究内容的是 ( )
A.培育新的花卉品种,增加观赏价值B.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
C.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质人造纤维D.设计新程序,开发信息技术
A.铁锅B.铝合金门窗C.木凳D.塑料盆
6.下列说法没有科学依据的是()
A.点石成金B.变废为宝C.塑料回收D.资源再生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B.学习化学会使你的生活更健康、更文明
C.用化学的方法可以合成“长生不老”药D.使用无硫火柴可减少大气污染
8..当前我国所面临的挑战有:(1)健康问题;(2)环境问题;(3)能源问题;(4)粮食问题等。化学家们希望从化学的角度,通过化学方法解决问题,为我国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化学界所研究的课题很多,其中有:A.高效化肥的合成;B.新型药品的开发;C.在低能耗条件下分解水而得到氢气作为燃料;D.寻找快速降解塑料、橡胶等化工产品再利用的途径;E.研制人造血管;F.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G.研制开发超导材料;H.研制高效无磷洗衣粉。把有助于上述问题解决的课题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4.世界每年产生有害废物达3亿吨~4亿吨,对环境造成危害,威胁着人类生存,所以科学家提出绿色化学的概念,下列哪项不属于绿色化学研究的内容 ( )
A.研究对环境无污染的清洁能源的开发B.研究可降解塑料的开发
C.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D.研究形状记忆合金的开发与应用
5.下列物品是由天然材料制成的是()
导学二:结合第二页的插图,了解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并说说没有化学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
天然材料和人工制造材料
仔细观察教室中的各种物品(包括我们的学习用品和衣着穿戴等)以及教材中第3页的图片,指出哪些是天然材料,人造材料?
天然材料(注意:是自然界本来就有的物质材料)举两例:
人造材料(注意:是人们利用科学手段生产出来的自然界原来并不存在的物质,人造材料都是通过__________制得的,都属于化学制品)举两例:
自
主
展
示
1、仔细观察教室中有哪些物品,并根据自己的判断初步做出物品分类。(至少列举出10件,可小组讨论)
2、说说你做出上述分类的依据?(讨论交流)
讨论化学改变了世界?(读教材p3-4,结合知识链接完成以下问题)
1、设想你来到一个与世隔绝的荒岛上,没有任何化学制品,你的生活将是怎样的?
2、想一想:人类从什么时候开始利用化学改变生活?化学究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能举例说明吗?
2.过程与方法
联系实际体会化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作用,认识化学科学的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体会到人类生活及社会发展确实离不开化学;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智
慧
碰
撞
一、合作探究
导学一:(阅读第二页前两小段),化学家们的重要工作是利用实验的方法研究________及其_______的原因和规律,继而利用这些规律来改变和创造物质。
(1);(2);(3);(4)。
9.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化学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是根据你所学的化学知识从衣、食、住、行、医、用等方面谈一下你周围的变化。
二、谈谈你本节课的收获。
反思与
心得
(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的产品
情
感
升
华
一、自我检测:
1.钢铁是我们生活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金属,下列说法不属于化学研究的内容的()
A.如何把铁矿石炼成铁B.钢铁为什么会生锈
C.如何将钢铁制成零件D.钢铁是由什么组成的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研制治疗手足口病的药物过程中,化学将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