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丹红注射液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脂代谢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浅谈丹红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浅谈丹红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丹红注射液是一种中药针剂,是传统中药丹参与红花经过现代工艺提取而成,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之功效。
丹参主要成分是丹参酮、丹参酚酸,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红花中所含的红花黄色素具有扩冠、降压、抗血栓、耐缺氧、免疫抑制等多种药理功效。
经本科长期临床使用,发现丹红注射液可用于多系统疾病且安全、高效,现将临床应用综述如下:1、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病死率高的特点,其中80%为缺血性脑卒中,属中医“瘀血症”的范围。
西医治疗脑梗死强调早期溶栓,由于患者就诊时机、医疗条件、溶栓剂的诸多禁忌证及高风险等因素,无法推广使用,而丹红注射液运用活血化瘀治疗本病,早为许多医家共同推崇,不仅改善血液循环,减少再灌注损伤,保护血管内皮,抗凝及溶解血栓,而且提高脑组织耐缺氧能力,防止兴奋性氨基酸对神经元损伤。
研究证实丹红注射液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显著下降,提高缺血区的氧供,挽救“缺血半暗带”,缩小梗死范围,促进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1],从而明显提高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有助于致残后的功能恢复而改善生活质量,同时配合西药的抗凝,抗动脉粥样硬化及脑细胞营养剂治疗有协同作用,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2、冠心病冠心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作为冠心病严重状态,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
其发病机制主要是易损斑块的破裂以及冠脉痉挛致血管内皮受损,从而导致血小板活化、黏附、聚集,血栓形成,西医治疗以扩冠、抗凝、调脂、降低心肌耗氧量以及手术介入为主。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治疗主要采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丹红注射液二药相辅祛淤生新,除邪而不伤正,具有明显的抗心肌缺血作用,可增加冠脉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同时抗凝、调脂、保护血管内皮,从而起到防止或减轻心绞痛发作的作用。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死因[2]。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作者:王少兰吕素芳张月兰【摘要】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组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及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比较。
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良好,能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脑梗塞;内皮缩血管肽类;一氧化氮丹红注射液为中药制剂,具有扩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等作用。
为进一步评价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进行了本临床试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706—200812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90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梗死诊断标准,并经头CT或MRI 证实。
所有病例均为首次发病,且发病在72h内。
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男29例,女16例;年龄38~80(63.53±8.71)岁;其中基底节区梗死32例,额叶梗死3例,顶枕叶梗死4例,颞叶梗死5例,脑干梗死1例;合并高血压30例,糖尿病19例,冠心病13例。
对照组45例,男28例,女17例;年龄39~80(62.71±9.45)岁;其中基底节区梗死31例,额叶梗死4例,顶枕叶梗死5例,颞叶梗死4例,脑干梗死1例;合并高血压28例,糖尿病20例,冠心病14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分布、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情况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糖、适度降压、改善脑细胞代谢等。
治疗组用丹红注射液40mL、对照组用血塞通注射液20mL分别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2组疗程均为2周。
丹红注射液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丹红注射液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摘要】丹红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丹参、红花等药理成分,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抗凝等作用。
本文将对丹红注射液的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作用机制丹红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丹参、红花。
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丹参的干燥根;红花为菊科1~2年生草本植物红花的干燥花。
丹参通血脉,散瘀结,是主药;红花化瘀血,通经络,为辅药。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丹红注射液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抗凝等作用。
本文现对丹红注射液的作用机制各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1抗动脉粥样硬化1.1 降低血脂徐小明[1]等采用胆固醇高脂饮食喂养复制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观察到丹红注射液可使动脉粥样硬化家兔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下降。
管高峰[2]等实验证实,丹红注射液不仅对实验性对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的血清TC和LDL-C具有降低作用,而且斑块/内膜面积比及内膜/中膜厚度比也分别较对照组下降了26.71%和38.05%(P<0.05),减轻了AS斑块的形成,实验结果提示:丹红注射液对实验性AS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1.2 减少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 hs—CRP是炎性反应的一个敏感检测指标,也是预测心血管疾病危险性的一项独立而较敏感的指标,在动脉粥样硬化(AS)慢性炎症过程中,必然伴有hs—CRP含量的升高。
管高峰[3]等实验证实,丹红注射液能显著降低实验性AS家兔血清hs—CRP而发挥抗AS作用;王召亿[4]等研究提示,丹红注射液在治疗脑梗死的过程中,通过降低血清hs-CRP水平,抑制急性脑梗死后血管炎性反应,从而达到改善脑梗死所致的神经功能障碍的目的。
廖奕华等观察发现,丹红注射液能显著降低不稳定型心纹痛患者血清hs一CRP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1.3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管高峰[2]等实验发现,丹红注射液通过调节血管内皮细胞生成和释放血清一氧化氮(NO)和血浆内皮素(ET),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进而产生抗AS作用。
丹红注射液对血脂异常患者内皮祖细胞功能和数量的影响

丹红注射液对血脂异常患者内皮祖细胞功能和数量的影响钟洁霞【摘要】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血脂异常患者内皮组细胞(EPCs)功能和数量的影响。
方法:160例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疗程为10d。
疗程结束后取外周血EPCs进行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术、倒置显微镜、MTT法和Boyden小室等鉴定EPCs,并观察EPCs的黏附能力、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克隆形成能力和数量。
结果:丹红注射液能显著提高血脂异常患者外周全血EPCs的黏附能力、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克隆形成能力和数量(P<0.01,P<0.05)。
结论:丹红注射液可能通过改善血脂异常患者EPCs的功能保护心脑血管。
【期刊名称】《承德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4页(P183-186)【关键词】丹红注射液;血脂异常;内皮组细胞(EPCs)【作者】钟洁霞【作者单位】江门市人民医院药剂科,广东江门 529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内皮祖细胞(EPCs)是指机体中能够分化成内皮细胞的一群干/祖细胞,该细胞能特异性归巢于血管损伤及血管新生部位,参与修复血管内膜的损伤、防治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意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相关研究发现血脂异常患者外周血中EPCs 的功能受损,且数量减少[1]。
因此,寻找有效药物动员体内EPCs,增加其数量,以及改善外周血EPCs的功能,已成为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意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个研究新领域。
丹红注射液系中药丹参、红花的提取物,具有活血祛瘀、通脉疏络的功效,临床上主要应用于脑血栓、缺血性脑病、瘀血型肺心病、心肌梗死、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的治疗。
相关研究表明,丹红注射液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及黏附、抑制血栓形成、改善血液流变学等作用,但现阶段对该药的研究仅局限于动物离体器官和整体水平,尚未深入细胞及分子水平,缺乏循证医学的支持[2]。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宁伟志;莫剑;李桃;黄群【摘要】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Danhong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unstable angina. Methods:5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25 cases each group.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 including nitrates, Aspirin, Metoprolol, statins and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Danhong Injection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roup, Danhong Injection 20ml+5% glucose or normal saline 250 ml, intravenous drip, once a day. The two groups were all given two weeks treatment and observation.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group was 92.0%,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72.0%.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otal effective rate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times of angina attacks, myocardial ischemia time in 24 h and the duration of a single angina had reduced in both groups (P<0.05). But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reatment group was more apparent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which was significant (P<0.05). During th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allergic reaction or other adverse reactions. Conclusion: Danhong Injection may have evident effect and high security in the treatment of unstable angina, which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即给予硝酸酯类药、阿司匹林、美托洛尔、他汀类调脂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即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 ml+丹红注射液20 ml,1次/d.两组均观察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24 h心肌缺血时间、心绞痛单次持续时间均有所降低(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无变态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1(008)021【总页数】2页(P91-92)【关键词】丹红注射液;不稳定型心绞痛;冠心病【作者】宁伟志;莫剑;李桃;黄群【作者单位】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药剂科,广东茂名,525000;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药剂科,广东茂名,525000;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药剂科,广东茂名,525000;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药剂科,广东茂名,52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2冠心病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成为关注热点,近年来被赋予了新的特征。
丹红注射液对于高血压的脂代谢调控作用研究

丹红注射液对于高血压的脂代谢调控作用研究谭明琴;王燕【摘要】目的探析应用丹红注射液对高血压患者的脂代谢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82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评估2组治疗后的血压、心率及临床疗效,并对2组治疗前后的脂代谢指标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BP、DBP及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TG、TC、HDL-C及LDL-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脂代谢效果.【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8(016)013【总页数】3页(P64-66)【关键词】丹红注射液;高血压;脂代谢;眩晕【作者】谭明琴;王燕【作者单位】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心医院中医科,山东淄博255100;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心医院中医科,山东淄博255100【正文语种】中文高血压是目前中老年人群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据流行病学结果显示,高血压在40~70岁人群中的患病率达19.3%~55.8%,而在≥70岁的老年人群中其患病率高达64.6%[1]。
长期高血压还会对心、脑、肾脏等器官造成损伤,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目前尚无可治愈该疾病的方法,因此临床多通过药物控制血压以稳定病情。
多项研究表明[2-4],西药治疗高血压疗效确切,但因患者耐受性差异较大、不良反应较多等问题,导致部分药物应用受限。
丹红注射液是具有显著活血化瘀功效的中成药之一,因其副作用较小,具有一定安全性,已被临床广泛应用[5-6]。
基于此,本研究对高血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丹红注射液,探析其对脂代谢的调控作用。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组别例数女观察组91 48 55(60.44)22(24.18)14(15.38)43(37.07)28(24.14)45(38.79)43对照组91 41 51(56.04)25(27.47)15(16.48)45(38.79)27(23.28)44(37.93)年龄(岁)68.22±4.47男高血压分级[例(%)]Ⅰ级Ⅱ级Ⅲ级合并疾病[例(%)]冠心病糖尿病其它67.88±4.3150 t/χ2值0.522 1.077 0.377 0.075 P值0.602 0.299 0.828 0.963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法纳入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82例高血压患者,按照信封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1例。
丹红注射液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丹红注射液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
响
徐小明;王晶余
【期刊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
【年(卷),期】2009(013)006
【摘要】高脂血症是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中一种或几种脂质高于正常所致,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本文采用胆固醇高脂饮食喂养复制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观察到丹红注射液对家兔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的改善作用,现将试验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
【总页数】2页(P820-821)
【作者】徐小明;王晶余
【作者单位】吉林省第四人民医院,吉林,长春,130012;吉林省康复医疗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降脂通脉胶囊对家兔实验性高血脂症血清脂质含量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J], 蒋人华
2.芪棱片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J], 王军跃
3.降脂通脉方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J], 成绍武;葛金文;邓奕辉
4.活血化瘀类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脂、血液流变学变化的影响 [J], 罗尧岳;周小青;谢小兵;王大安;危玲
5.益气活血解毒汤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家兔血脂、血液流变学、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J], 丁树根;李忠志;胡业彬;谢强龙;杨明;王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丹红注射液_百度百科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组和对照组各60例进行治疗观察。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川芎嗪注射液静滴,两组应用其他常规治疗药物相同。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能有效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与开放,恢复梗死区,尤其是梗死周边缺血半暗区脑细胞的功能,并在预防脑心综合征上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且无毒副作用,建议推广使用。
丹红注射液目录
基本介绍
说明
用法用量
药理研究
临床研究
编辑本段基本介绍
丹红注射液是把中药丹参、红花按科学配方提取的复方制剂。中药丹参的主要功效是活血化瘀,而红花具有活血通络、祛瘀止痛之功效,二者均为治疗胸痹的常用药。丹红注射液能够明显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缺血情况。且在临床应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之高效、安全的理想药物。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编辑词条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度百科吧。 507452306
00
您的词条动态
等待您来编辑
编辑热词可获得额外经验值进入我的百科
您目前的等级是2级
0.43±0.07 vs 0.87±0.15, 24 h: 0.32±0.06 vs 0.82±0.16, 均P <0.05), 上调eNOS基因的表达(4
h: 0.55±0.12 vs 0.25±0.11,8 h: 0.53±0.10 vs 0.27±0.12, 12 h: 0.60±0.12 vs
【不良反应】偶见头晕,头痛,心悸,发热,皮疹,停药后均能回复正常。罕见过敏性休克。 【禁忌】有出血倾向者禁用,孕妇忌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红注射液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脂代谢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管高峰1 华先平2 王琳1 杜令1 孔祥辉1 [摘要]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动脉粥样硬化(AS )家兔模型脂代谢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丹红注射液抗AS 作用及可能机制。
方法:36只新西兰雄性白兔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胆固醇组(HC 组)、高胆固醇加氟伐他汀组(FC 组)和高胆固醇加丹红注射液组(DC 组);组织形态学分析AS 斑块/内膜面积比值及斑块最厚处内膜厚度/中膜厚度比值;酶法检测血脂;酶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 )和血浆内皮素(ET )水平。
结果:DC 组与HC 组比较,血清TC 、LDL 2C 明显降低(P <0105);血管AS 病变显著减轻(P <0105),血清NO 水平显著增高(P <0105);血浆ET 水平显著降低(P <0105)。
结论:丹红注射液对实验性AS 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为:①降低血清TC 和LDL 2C 水平,延缓AS 斑块的形成;②调节血管内皮细胞生成和释放NO 、ET ,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进而产生抗AS 作用。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丹红注射液;脂代谢;血管内皮功能 [中图分类号] R54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21439(2007)0420304203E ffects of Danhong injection on lipid metabolism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f unction in rabbit model with experimental atherosclerosisGUA N Gaof eng H UA X i an pi ng W A N G L li n D U L li ng KO N G X i ang hui(Depart ment of Cardiology ,Tongj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Wuhan 43003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Danhong injection on lipid metabolism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f unction in rabbit model with experimental atherosclerosis and explore its possible mechanism.Method :Thirty 2six New Zealand male rabbi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normal control group (n =9),high 2cholesterol group (HC group ,n =9),high 2cholesterol plus fluvastatin (FC group ,n =9)and high 2cholesterol plus Danhong injection group (DC group ,n =9)and then were fed for twelve weeks.The plaque area of aorta and the neointima thickness were performed with histomorphometry analysis.Serum lipids ,serum NO ,plasma ET were detected with stand 2ard enzymatic assays.R esult :There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in the serum lipids TC and LDL 2C between the HC group and DC group (P <0105),the neointima thickness and plaque area of aorta and the level of serum NO in the DC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e HC group (P <0105),but the level of plasma ET in 2creased.Conclusion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Danhong injection could decrease atherosclerosis in atherosclerotic rabbit model by decreasing the serum lipids TC and LDL 2C levels and releasing the NO and ET. K ey w ords Atherosclerosis ;Danhong injection ;Lipid metabolism ;Vascular endothelial function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武汉,430030)2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心内科通讯作者:管高峰,E 2mail :pipehg @ 丹红注射液主要由丹参和红花2种药效成分组成,主要功用为活血化淤,通脉舒络,临床用于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脑血栓形成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已有研究表明:丹参可以明显抑制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 )斑块形成〔1〕;能提高AS 家兔血清一氧化氮(NO )含量,降低血浆内皮素(ET )浓度,使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加,血浆丙二醛含量降低,从而调节血管张力以抗AS 〔2〕;能下调单核细胞趋化蛋白21(MCP 21)mRNA 及蛋白的表达。
张伟生等〔3〕用红花注射液治疗冠心病21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015%;张英杰等〔4〕用红花注射液治疗心绞痛患者136例,采用自身对照法,总有效率8917%,心电图改善为7315%。
为了进一步研究丹红注射液抗AS 的作用及可能机制,笔者复制家兔AS 模型,观察丹红注射液对家兔脂代谢、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动物 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6只(购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兔龄3~4个月,体重(119±0122)kg 。
1.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丹红注射液(100ml/瓶)由步长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氟伐他汀购自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胆固醇购自武汉亚法生物有限公司;兔血清NO 、兔血浆ET 试剂盒均购自Lifekey・403・J Clin Cardiol (China ),Apr 2007,Vol 23,No4BioMediech Corporation ;蛋白酶抑制剂Aprotinin 、Leupeptin 及PMSF 购自武汉凌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病理切片照相系统(OL YM PU S BX50);HM IAS 22000高清晰度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千屏影像技术有限公司)。
1.2 实验方法1.2.1 实验分组及模型建立 实验前大白兔均以普通饲料适应性喂养1周,称重,随机均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喂普通饲料;高胆固醇组(HC 组)喂高胆固醇饲料(每kg 普通饲料加入胆固醇15g ),100g ・kg -1・d -1;高胆固醇加氟伐他汀组(FC 组)以氟伐他汀(10mg ・kg -1・d -1)与高胆固醇饲料混合喂饲;高胆固醇加丹红注射液组(DC 组)除喂高胆固醇饲料100g ・kg -1・d -1外,还经耳缘静脉注射丹红注射液210ml ・kg -1・d -1。
4组实验周期均为12周,单笼喂养,自由饮水。
1.2.2 指标检测 实验6周末处死1只HC 组兔做中期观察。
实验结束时用戊巴比妥麻醉兔,活体剥离动脉主干,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分析技术对AS 斑块面积进行测量。
肉眼观察比较各组标本,后取兔主动脉用10%甲醛溶液固定、苏木精2伊红染色、石蜡包埋做光镜检查。
酶法测定血脂:TC 、T G 、HDL 2C 和LDL 2C 水平。
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NO 和EL ISA 法测定血浆ET 水平。
检测过程均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3 统计学处理数据处理采用统计软件SPSS12.0。
计量资料用 x ±s 表示,两组间比较用t 检验,多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
2 结果2.1 病理形态学改变2.1.1 大体标本 对照组血管内膜光滑,无斑点、斑块形成;HC 组胸腹主动脉可见大斑块形成,弥漫性连成片状,染色后呈鲜红色,几乎闭塞整个管腔;DC 组斑块较HC 组有所减少;FC 组斑块较HC 组明显减少。
2.1.2 组织切片 石蜡切片苏木精2伊红染色镜下观:对照组内膜光滑,与中膜分界清晰,薄而连续,内皮细胞及中膜平滑肌细胞排列整齐有序;HC 组内膜显著增厚,见许多大斑块形成,纤维冒厚薄不一,见较多红染的纤维结缔组织,斑块内见大量泡沫细胞,胞浆透明,斑块肩部见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部分血管壁有粥瘤形成,斑块内有较大的脂质核心,靠近内膜的中膜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DC 组和FC 组总体上较HC 组斑块少而薄。
详见图1。
2.1.3 各组血管斑块/内膜面积比和内膜/中膜厚度比 见表1。
2.2 血脂测定各组实验第12周时血脂水平比较见表2。
2.3 血清NO 水平及血浆ET 水平测定各组实验前、实验第12周血清NO 水平及血浆ET 水平测定结果见表3。
表1 各组血管斑块/内膜面积比和内膜/中膜厚度比x ±s 组别只数斑块/内膜面积比内膜/中膜厚度比正常对照组900.055±0.022 HC 组90.543±0.1551)2) 1.845±0.5181)2)FC 组90.143±0.6231)2)0.327±0.0611)2)DC 组90.398±0.1431)1.143±0.1441)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1)P <0105;与DC 组比较,2)P <0105图1 各组光镜下组织切片对比表2 各组实验第12周时血脂水平比较mmol/L , x ±s 组别只数T G TC LDL 2C HDL 2C 正常对照组80.74±0.24 1.00±0.170.57±0.200.15±0.10HC 组80.90±0.1514.80±1.311)2)11.22±0.671)2) 3.17±0.891)FC 组70.84±0.387.84±1.271)2) 3.96±1.021)2) 3.49±0.431)DC 组70.75±0.2911.18±1.971)7.84±1.711)3.00±0.701)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1)P <0105;与DC 组比较,2)P <0105・503・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7年4月第23卷第4期表3 各组实验前、实验第12周血清N O水平及血浆ET水平测定结果比较 x±s组别例数NO/(μmol・L-1)实验前实验第12周ET/(ng・L-1)实验前实验第12周正常对照组8101.00±19.13(9)100.42±19.63(8)47.37±13.05(9)51.47±12.18(8) HC组8102.97±21.08(9)29.49±6.52(8)1)2)44.70±11.13(9)93.24±11.74(8)1)2) FC组7103.71±22.36(9)77.05±11.57(7)1)2)50.79±14.34(9)70.53±11.05(7)1)2) DC组7102.43±20.20(9)61.02±11.32(7)1)45.54±12.06(9)78.38±14.85(7)1) 注:()内为实验大白兔的只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1)P<0105;与DC组比较,2)P<01053 讨论现已公认血脂异常是致AS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其中TC、LDL2C被视为致AS的危害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