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合集下载

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

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

一、实验目的:学习直接测定和记录家兔动脉血压的急性实验方法;观察某些神经、体液因素对心血管活性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动脉血压的形成决定于两个重要的因素:心室收缩射血和外周阻力。

因此,反应想心室收缩射血和外周阻力的因素均可影响动脉血压。

动脉血压的记录可在颈总动脉内插一玻璃管或硬塑料管,内充抗凝液体,并与压力换能器相连。

压力换能器将血压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入生理信号记录系统。

三、实验材料:家兔、手术台、止血钳、眼科剪、生物机能分析系统、气管插管、动脉套管、保护电极、照明灯、纱布、棉球、丝线。

注射器、生理盐水、肝素、乌来糖(麻醉剂)、肾上腺素、乙酰胆碱。

四、实验步骤:1. 手术(1)麻醉取家兔一只,称重,耳缘静脉注射麻醉剂(1g/kg)进行麻醉。

麻醉过程要缓慢,当动物角膜反应迟钝,掐其大腿无反应,即可停止注射,避免过度麻醉致死。

(2)将动物背位交叉固定,将颈部喉结下部毛剪掉。

(3)仅靠喉结下缘,沿颈部正中线做一长约5-7cm的皮肤切口,将皮下结缔组织钝性分离,至露出气管,穿线,用手术刀在气管上做一横切口,插入气管插管,结扎。

(4)分离颈部神经血管:分离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及其周围结缔组织,在接近气管外侧,有一条较细,壁厚的血管,即为主动脉血管(可看出里面血流规律性搏动)。

与主动脉伴行的有两条较粗的神经,最粗的为迷走神经,其次为交感神经,两者之间有一条很细的神经,减压神经。

但减压神经的位置不固定,两条较粗的神经附近的细小神经都有可能是减压神经,可以进行刺激试探。

确定迷走神经和减压神经后,分离出减压神经,迷走神经,主动脉血管,分别穿线备用。

(5)动脉套管插入:动脉套管插入前,需准备好压力换能器记录血压的装置。

用注射器将肝素生理盐水注入套管,至将其中所有空气由插孔处排出,用肝素生理盐水代替。

注入处用止血钳将胶管夹住。

保证其中不能有空气。

准备好动脉套管装置后,用动脉夹夹住近心端,远心端动脉结扎,在两者之间剪一小口,迅速插入动脉套管(动作迅速,否则动脉管腔急剧收缩,难以插入套管),用线将动脉插管固定于动脉内,并挂在套管(缠一圈胶布)上,以免滑脱。

心血管活动调节实验报告

心血管活动调节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和验证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2. 了解和掌握哺乳动物急性实验技术以及动脉血压的直接测量方法;3. 探讨不同因素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二、实验对象与材料实验对象:家兔,体重2-4kg左右。

实验材料:1. 20%氨基甲酸乙酯;2. 0.9%NaCl;3. 肝素;4. 1:10000去甲肾上腺素;5. 1:10000肾上腺素;6. 1:100000乙酰胆碱;7. 哺乳类动物手术器械;8. BL-410生物信息记录处理系统。

三、实验步骤1. 麻醉:使用20%氨基甲酸乙酯对家兔进行麻醉。

2. 气管插管:进行气管插管,确保实验过程中家兔能够呼吸。

3. 分离神经与血管:分离右侧颈总动脉、迷走神经、颈交感神经和减压神经。

4. 动脉插管:在左侧颈总动脉插入插管,用于测量动脉血压。

5. BL-410操作:按照操作手册进行BL-410生物信息记录处理系统的设置和操作。

6. 实验记录:记录实验过程中家兔的心率、血压等指标。

四、实验内容1. 牵拉颈总动脉:牵拉左侧颈总动脉残端,观察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活动,记录血压变化。

2. 夹闭颈总动脉:夹闭右侧颈总动脉,观察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活动,记录血压变化。

3. 注射去甲肾上腺素:注射0.4ml去甲肾上腺素,观察全身血管收缩情况,记录血压变化。

4. 注射肾上腺素:注射肾上腺素,观察心脏和血管的变化,记录心输出量和血压变化。

5. 观察肌肉运动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观察家兔在运动时的心率和血压变化。

五、实验结果1. 牵拉颈总动脉后,血压下降,说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活动增强。

2. 夹闭颈总动脉后,血压升高,说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活动减弱。

3. 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血压升高,说明全身血管广泛收缩。

4. 注射肾上腺素后,心输出量增加,血压上升,说明肾上腺素具有正性变时和变力作用。

5. 家兔在运动时,心率和血压显著增加,说明肌肉运动可以刺激心血管活动。

家兔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

家兔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


1.启动系统后依次选定“实验项目”、“循环实验”、“ 兔动脉血压调节 ”。
2.实验中对各实验项目打上标记。从右上角标记栏中选取相应项目名称, 再将鼠标移至曲线上方点击即可打上标记。

3.实验结束,文件取名、存盘。
实验步骤
5
观察项目 (1)正常血压曲线: 调整增益、显速选择(扫描速 度),使波形适中,开始记录。 (2)夹闭颈总动脉: 【BL-410系统】点击特殊标记选择区下拉按钮,选中 “夹闭颈总动脉”,将光标移至1通道右侧,在夹闭 动脉的同时单击鼠标右键(BL-410系统新版本单击鼠 标左键)即可完成。标记的显示方向可通过“编辑” 菜单中的“特殊标记显示方式”确定为横向或纵向。
实验步骤
5
观察项目
(3)牵拉一侧夹闭颈总动脉后后观察血压、心率变 化。 (4)电刺激一侧迷走神经,血压变化明显时,停止 刺激。 (5)电刺激一侧交感神经,血压变化明显时,停止 刺激。
实验步骤
5 (6)电刺激减压神经:
刺激完整的减压神经,血压变化明显时,停止刺激。 剪断减压神经,分别刺激中枢端和外周端,观察血压、 心率变化。 (7)注射去甲肾上腺素:由耳缘静脉注入1:10000去 甲肾上腺素0.3 ml,推注药物同时标注实验标记,观 察血压、心率变化。
体重5 ml的剂量从耳缘静脉缓慢注入。麻醉后将 动物仰卧位固定于手术台上,剪去颈部手术野的 毛并湿润局部。
颈部手术:分离双侧颈总动脉及一侧的迷走神经 和减压神经,在每条分离的神经及同侧的颈总动 脉下各穿一条不同颜色的湿丝线以便区分,在另 一侧的颈总动脉下穿二条丝线作插管用。
2
实验步骤
3
插动脉插管:钝性分离插管侧颈总动脉,尽可能分
4 软件操作:

心血管调节实验报告

心血管调节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心血管活动的调节机制,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2. 观察和分析心血管活动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验证心血管调节的原理。

3. 掌握心血管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心血管活动的调节是通过神经和体液两种途径实现的。

神经调节主要是通过心血管反射,其中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最为重要。

体液调节主要通过儿茶酚胺类激素(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调节作用。

三、实验对象与材料实验对象:家兔实验材料:哺乳类动物手术器械、BL-410生物信息记录处理系统、20%氨基甲酸乙酯、0.9%NaCl、肝素、1:10000去甲肾上腺素、1:10000肾上腺素、1:100000乙酰胆碱等。

四、实验步骤1. 家兔麻醉后,进行气管插管。

2. 分离右侧颈总动脉、迷走神经、颈交感神经和减压神经。

3. 左侧颈总动脉插管。

4. 使用BL-410生物信息记录处理系统记录心率和血压。

5. 分别进行以下实验:a. 牵拉左侧颈总动脉残端,观察血压和心率的变化。

b. 夹闭右侧颈总动脉,观察血压和心率的变化。

c. 注射0.4ml去甲肾上腺素,观察血压和心率的变化。

d. 注射肾上腺素,观察血压和心率的变化。

e. 注射乙酰胆碱,观察血压和心率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牵拉左侧颈总动脉残端后,血压下降,心率减慢。

这是由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活动增强,通过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心脏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血压下降。

2. 夹闭右侧颈总动脉后,血压升高,心率加快。

这是由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减弱,通过增加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心脏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3. 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血压升高,心率加快。

这是由于去甲肾上腺素能够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同时,去甲肾上腺素能够增强心脏的收缩力,使心率加快。

4. 注射肾上腺素后,血压升高,心率加快。

这是由于肾上腺素能够直接作用于心脏和血管平滑肌,使心脏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家兔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实验报告

家兔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实验报告

家兔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题目:家兔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实验报告摘要:本次实验旨在研究家兔心血管活动的调节机制,通过观察家兔在不同环境因素下的心率和血压变化,以及给予不同药物后的反应,分析家兔心血管系统的调节方式以及参与调节的神经、激素和药物。

实验结果表明,家兔心血管系统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影响,包括自主神经、腺体、荷尔蒙等,而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也不同,有些能增加心率和血压,有些能降低心率和血压。

这些研究结果对于深入理解心血管系统的调节机制,以及寻找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家兔;心血管活动;调节;神经;药物引言:心血管疾病是当今世界上威胁人类健康的首要疾病之一,调节心血管活动是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

家兔心血管系统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包括自主神经、腺体和荷尔蒙等。

本实验旨在探讨家兔心血管活动的调节机制,为深入理解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实验基础。

材料与方法:材料实验家兔5只成人电子血压计心电图仪计时器注射器,生理盐水,心脏兴奋剂,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拮抗剂,神经节阻滞剂方法1.使用成人电子血压计测量家兔静态血压。

2.记录家兔在安静、活动和交感兴奋时的心率和血压。

3.给予心脏兴奋剂、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拮抗剂和神经节阻滞剂等不同药物,并记录反应。

4.用心电图仪记录家兔心电图信号。

5.重复以上实验步骤3次,取平均值。

结果:1.在静止状态下,家兔的血压为98/62mmHg。

2.在安静状态下,家兔的心率为120次/分,血压为120/64mmHg;在活动状态下,心率为170次/分,血压为142/72mmHg;在交感兴奋状态下,心率为190次/分,血压为150/76mmHg。

3.心脏兴奋剂可使家兔心率增加36%,血压上升26%;β-受体拮抗剂可使家兔心率降低33%,血压下降22%;钙通道拮抗剂可使家兔心率降低27%,血压下降15%;神经节阻滞剂可使家兔心率降低45%,血压下降32%。

家兔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实验报告

家兔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实验报告

家兔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家兔心血管活动的调节过程,了解家兔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及其调节机制。

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健康家兔、心率检测仪、血压计、心脏解剖工具、药物(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

2. 实验方法:a. 测定家兔的基础心率和血压。

b. 注射肾上腺素,记录心率和血压的变化。

c. 注射乙酰胆碱,记录心率和血压的变化。

d. 解剖家兔心脏,观察其结构和功能。

实验结果:1. 家兔基础心率为每分钟160次,血压为120/80mmHg。

2. 注射肾上腺素后,家兔心率迅速增加至每分钟220次,血压上升至140/90mmHg。

3. 注射乙酰胆碱后,家兔心率迅速下降至每分钟100次,血压下降至100/60mmHg。

4. 解剖家兔心脏发现心脏结构正常,心肌收缩力强,心脏瓣膜完整。

实验分析:1. 肾上腺素是一种交感神经兴奋剂,能够使心率加快、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

2. 乙酰胆碱是一种副交感神经兴奋剂,能够使心率减慢、血管舒张,导致血压降低。

3. 家兔心脏结构完整,心肌收缩力强,能够适应各种调节因素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实验结论:1. 家兔心血管活动受到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调节,能够通过调节心率和血管收缩舒张来维持血压稳定。

2. 家兔心脏结构完整,功能良好,能够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实验意义: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家兔心血管系统的调节机制,为进一步研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总结:本实验通过观察和记录家兔心血管活动的调节过程,深入了解了家兔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及其调节机制,为进一步研究心血管疾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希望本实验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1. Guyton, A. C., & Hall, J. E. (2006).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 Elsevier Saunders.2. Katz, A. M. (2010). Physiology of the heart.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家兔动脉血压的调节实验报告

家兔动脉血压的调节实验报告

家兔动脉血压的调节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家兔动脉血压的直接测量和观察,探究各种生理和药理因素对动脉血压的调节作用,深入理解心血管活动的神经和体液调节机制。

二、实验原理动脉血压是心血管系统的重要生理指标,受到神经、体液和自身调节机制的综合影响。

神经调节方面,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血管收缩,增加外周阻力,导致血压升高;而副交感神经兴奋则会使血管舒张,降低外周阻力,引起血压下降。

体液调节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会对血压产生调节作用。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一)实验动物健康家兔 1 只,体重 20 25kg。

(二)实验器材1、哺乳动物手术器械一套,包括手术刀、手术剪、镊子等。

2、压力换能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3、动脉插管、静脉插管、输液装置。

4、 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麻醉剂)、肝素生理盐水溶液(抗凝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药品。

(三)实验步骤1、家兔称重后,用 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按 5ml/kg 的剂量于耳缘静脉缓慢注射进行麻醉。

当家兔角膜反射迟钝、肌肉松弛、疼痛反射消失时,表明麻醉效果良好。

2、将家兔仰卧固定于手术台上,剪去颈部和腹股沟部的毛。

3、在颈部正中做一长约 6 8cm 的切口,分离皮下组织和肌肉,暴露气管。

在气管两侧分离出左侧颈总动脉和右侧颈外静脉,并分别穿线备用。

4、向动脉插管内注入肝素生理盐水溶液,排尽气泡,然后将动脉插管插入左侧颈总动脉,通过压力换能器与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相连,用于测量动脉血压。

5、右侧颈外静脉插入静脉插管,用于注射药物。

6、待血压稳定后,观察并记录正常血压值。

7、依次进行以下操作,并观察血压的变化:夹闭右侧颈总动脉 15 20s,观察血压变化。

松开夹闭后,观察血压的恢复情况。

刺激右侧迷走神经外周端,观察血压变化。

刺激停止后,观察血压的恢复情况。

由静脉注射 01%肾上腺素溶液 02 03ml,观察血压变化。

家兔动脉血压的调节机制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家兔动脉血压的调节机制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家兔动脉血压的调节机制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家兔是常见的实验动物之一,因其生理特征与人类较为相近,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研究和药物筛选。

动脉血压是心血管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家兔动脉血压的调节机制和相关影响因素对于了解心血管功能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家兔动脉血压的调节机制1. 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家兔动脉血压主要受到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调节。

交感神经系统通过释放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使心率增加、血管收缩,从而升高动脉血压。

副交感神经系统则通过释放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使心率减慢、血管扩张,从而降低动脉血压。

2. 血管内皮细胞的调节:家兔动脉血压的调节还会受到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血管内皮细胞通过释放多种物质,如一氧化氮(NO)、血管紧张素、内皮素等,调节血管收缩和扩张,影响动脉血压。

3. 肾脏调节:家兔的肾脏通过调节体液容量和排除废物,影响动脉血压。

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重吸收和排泄功能的改变,会导致体液容量的增加或减少,从而影响动脉血压的调节。

二、影响家兔动脉血压的因素1. 年龄:家兔的年龄对动脉血压具有影响。

年轻的家兔可能有更高的动脉血压,而老年家兔可能出现血压下降的趋势。

这与血管弹性、神经系统功能以及肾脏调节功能等相关。

2. 性别:雄性和雌性家兔在动脉血压上有一定的差异。

一些研究表明,雄性家兔可能具有更高的动脉血压水平,这可能与雄性激素对血管张力的影响有关。

3. 饮食:饮食对家兔的动脉血压也有一定的影响。

高盐饮食可能导致血压升高,而低盐饮食则会导致血压下降。

此外,脂肪的摄入也会对血脂水平和血压产生影响。

4. 应激:应激对家兔的动脉血压产生影响。

长期的应激状态可能导致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使血管收缩,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5. 药物:某些药物对家兔的动脉血压有直接或间接影响。

例如,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能够升高血压,而钙通道阻滞剂则可以通过扩张血管降低动脉血压。

综上所述,家兔动脉血压的调节机制和相关影响因素包括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血管内皮细胞的调节以及肾脏的调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兔动脉血压调节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通过动脉血压的变化来反映心血管活动的变化。

目的在于间接地观察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性调节和学习哺乳动物动脉血压的直接测量方法。

(二)实验原理
心脏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

心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跳加快加强,传导加速,从而使心输出量增加。

支配心脏的副交感神经为迷走神经,兴奋时心率减慢,心房收缩力减弱,房室传导减慢,从而使心输出量减少。

支配血管的植物性神经,绝大多数属于交感缩血管神经,兴奋时使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

同时由于容量血管收缩,促进静脉回流,心输出量亦增加。

心血管中枢通过反射作用,调节心血管的活动,改变心输出量和外用阻力,从而调节动脉血压。

心血管活动除受神经调节外,还受体液因素的调节,其中最重要的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它们对心血管的作用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

肾上腺素对α与β受体均有激活作用,使心跳加快,收缩力加强,传导加快,心输出量增加。

它对血管的作用取决于两种受体中哪一种占优势。

去甲肾上腺素主要激活受体α,对β受体作用很小,因而使外周阻力增加,动脉血压增加。

其对心脏的作用远较肾上腺素为弱。

静脉内注入去甲肾上腺素时,血压升高,
可反射性地引起心动过缓。

(三)实验材料
1.实验对象:兔。

2.器材:四道生理记录仪、血压换能器、电刺激器、保护电极、兔手术台、哺乳动物手术器械、照明灯、铁支架、双凹夹、烧瓶夹、试管夹、气管插管、动脉夹、三通管、塑料动脉插管、放血插管、注射器(lml、5ml、20ml),有色丝线、纱布、棉花、1%戊巴比妥钠、1:1000肝素、1:10000去甲肾上腺素、12.5U/ml肝素生理盐水,生理盐水。

(四)实验方法
1.实验记录装置
将血压换能器固定在铁支架上,换能器的位置大致与心脏在同一水平。

将换能器电缆与二道生理记录仪的血压放大器输人插座相连(图6-18)。

按照前述二道记录仪的使用方法调整记录仪。

对血压放大器定标,校正选择开关拨至 13.3kPa(100mmHg),灵敏度置于50,记录描笔上移2cm。

通过三通管向换器压力小室及动脉插管内注满肝素生理盐水,排尽气泡,并预先加压至 13.3kPa,检查有无漏液。

四道生理记录仪——血压换能器装置
记录仪灵敏度一般置于 50或 100档,计时置 10s,走纸速度0.5~lmm/s。

2.手术
动物的麻醉与固定:用l%戊巴比妥钠以30~35mg/kg体重的剂量由耳缘静脉缓慢注入。

动物麻醉后,背位固定于手术台上。

气管插管:剪去颈部的毛,沿颈正中线作5~7cm的皮肤切口。

分离皮下组织及肌肉,暴露、分离气管。

在气管下方穿一丝线,于甲状软骨下方2~3cm处作”“⊥”形切口,插入气管,以丝线结扎固定。

分离内脏大神经:将动物右侧卧位。

在腰三角作一长4~5cm的斜行切口,逐层分离肌肉,直至见到腹膜,然后从腹膜后找到左肾,将左肾向下推压,在其右上方可见到一粉红色黄豆大小的肾上腺。

沿肾上腺向上寻找内脏大神经.分离后穿
分离颈部神经和血管:在气管两侧辨别并分离颈总动脉、迷走神经、交感神经和降压神经。

三条神经中,迷走神经最粗,交感神经次之,降压神经最细,常与交感神经紧贴在一起。

分别在各神经下方穿以不同颜色的丝线备用。

分离时特别注意不要过度牵拉,并随时用生理盐水湿润。

颈总动脉下方穿两条线备用。

插动脉插管:静脉注射肝素(1OOOU/kg体重)以抗血凝。

在左侧颈总动脉的近心端夹一动脉夹,并在动脉夹远心端距动脉交约3cm处结扎。

用小剪刀在结扎线的近侧剪一小口,向心脏方向插入动脉插管,由备用的线结扎固定(注意此时血压换能器内的压力应保持在13.3kPa左右)。

记录血压:小心松开动脉夹,即可见血液冲进动脉插管。

拨通二道记录仪“测量”开关,记录血压曲线。

(五)实验结果记录
观实正常血压曲线:辨认血压液的一级波和二级波,有时可见三级波。

夹闭颈总动脉:用动脉夹夹闭右侧颈总动脉15s,观察血压的变化。

电刺激降压神经:以中等强度电流刺激降压神经15~20s,观察血压的变化。

在神经中部结扎剪断,分别刺激其中枢端与外周端,观察电压的变化。

电刺激迷走神经:结扎并剪断右侧迷走神经.电刺激其外周端,观察血压的变化。

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由耳缘静脉注入1:10000去甲肾上腺素0.3ml,观察血压的变化。

放血、补液:从右侧颈总动脉(或股动脉)插管放血20~5Oml,观察血压的变化。

然后迅速补充37℃生理盐水,观察血压的变化。

(六)注意事项
1.麻醉药注射量要准,速度要慢,同时注意呼吸变化,以免过量引起动物死亡。

如实验时间过长,动物苏醒挣扎,可适量补充麻醉药。

2.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动脉插管与动脉方向一致,防止刺破血管或引起压力传递障碍。

3.每项实验前要有观察对照,施加条件时要手按“标记”,实
验完毕后加以注释。

4.注意保护神经不要过度牵拉,并经常保待湿润。

5.实验中,注射药物较多,注意保护耳缘静脉。

最后一项观察因放血后血压降低,血管充盈不良,静脉穿刺困难,应在放血前作好补液准备。

(七)思考题(选择一到两个问题进行讨论)
1. 夹闭一侧颈总动脉,血压发生什么变化?机制如何?
2. 刺激兔完整的降压神经及其中枢端和外周端,血压各有何变化?为什么?
3. 正常血压的一级波、二级波及三级地各有何特征?其形成机制如何?
4. 刺激内脏大神经,血压有何变比?为什么?
5. 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血压有何变化?为什么?
6.为什么?液时血压有何变比?为什么?
7. 放血后及补为何预先切断迷走神经,再刺激其外周端?血压有何变化?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