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课件 (9)
合集下载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件完整版演示文稿

第27页,共192页。
2.1 计算机所使用的数制
2.1.2 二进制的运算 二进制的算术运算
加:
0+0=0
0+1=1
1+0=1 1+1=10
减: 0-0=0 0-1=1
1-0=1 1-1=0
乘:
0×0=0 0×1=0 1×0=0 1×1=1
本位为0, 向高位进位1
本位为1, 向高位借1当2
除:
0÷0=0 0÷1=0
按计算机规模分类
巨型机 大型机 小型机 微型机 工作站 服务器 嵌入式计算机
第13页,共192页。
1.1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4 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计算机是一种能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 地进行大量数值计算和各种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智能电子 设备。
运算速度快
计
计算精度高
算 机
存储容量大
特
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数据流
第22页,共192页。
1.2 计算机系统构成
1.2.2 计算机软件系统
系统软件位于计算机系统最靠近 硬件的一层,其他软件一般都通过系 统软件发挥作用,系统软件主要包括:
(1) 操作系统。 (2) 语言处理程序。 (3) 监控管理程序、调试程序、 故障检查和诊断程序等。
应用软件
其它系统软 件
操作系统
第3页,共192页。
1.1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1 计算机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 思想
人类从远古时代就产生了计算的需要。钟表业, 特别是齿轮传动装置技术的发展,诞生了最早的机械 式计算机。
下面介绍几位在电子计算机诞生前后对计算机发展有 过突出贡献的几位早期历史人物。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件完整版

天河一号(中国)
1.1 计算机基础知识
② 微型化
计算机不再是单一的计算机器,而是个人的信息机器。
③ 网络化
通过计算机网络可共享远程资源, 实现通信和合作。
④ 智能化
智能计算机将是一种具有类似于人的思维能力, 能听会说,能想会做,能代替人的体力劳动以及脑力 劳动的智能机器人。
1.1 计算机基础知识
大学计算机基础
第一章 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概 述
本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和特点、 类型及应用,以及计算机的未来发展趋势;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系统构成;最后介 绍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1.1 计算机基础知识
这是一幅很著名的人类进化幽默图 20世纪以来人类最重大的科技发明当
数电子数字计算机,计算机改变了人们 传统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时代。多媒体和图形界面的出现使电脑真正进 入家庭。
微机的发展(1995- )
• 1995 年 以 来 , Intel 的 CPU 频 率 ( 2000 年 P4 , 2GHz;2004年P4,3.8GHz)。
• 2001年Windows XP,集成大量应用程序,例如 IE、Media Player、图像浏览等。
英国诗人拜伦的女儿
1.1 计算机基础知识
图灵机:这个在当时看来是纸上谈兵的简单
机器,隐含了现代计算机中“存储程序”的
基本思想。半个世纪以来,数学家们提出的
各种各样的计算模型都被证明是和图灵机等
价的。
英国科学家阿兰图灵
控制器(含运算功能)
(理论计算机的奠基人
1912-1954)
姚期智:2000年 首位获奖图灵奖 的华裔学者
1.1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4 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 领域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第9章ppt课件

防火墙能防止内部信息的外泄:所有进出的信息都必须经 过防火墙,只允许授权的通信通过
精选PPT课件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的分类
从实现技术方式来说,可以分为三类
分组过滤路由器 应用级网关 电路级网关
从形态上来说,分为两类
软件防火墙 硬件防火墙
精选PPT课件
第四节:信息安全技术
数据加密技术 数字签名 数字证书
信息安全的定义与特征
在网络出现以前,信息安全是指对信息的机密性、完 整性、可靠性的保护,即面向数据的安全
互联网出现以后,信息安全除了以上概念以外,其内 涵扩展到面向用户的安全,及鉴别、授权、访问控制、 抗否认性和可服务性以及内容的个人隐私、知识产权 等的保护
信息安全有两层含义:
对信息系统整体的安全保护 对信息系统中信息的安全保护
精选PPT课件
信息安全的定义和等级标准
网络信息安全应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
保密性:是指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的个人、实体和过程,或供 其使用的特性 可用性:是指合法用户访问并能按要求顺序使用信息的特征 完整性:是指信息未经授权不被修改、不被破坏、不被插入、 不延迟、不乱序和不丢失的特性 可控性:是指授权机构对信息的内容及传播具有控制能力的特 征,可以控制授权范围内的信息流向及其方式 可审查性:在信息交流过程结束后,通信双方不能抵赖曾经做 出的行为,也不能否认曾经接收到的对方信息
精选PPT课件
第二节: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
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知识 计算机病毒的防范
精选PPT课件
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知识
病毒的概念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 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 代码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精选PPT课件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的分类
从实现技术方式来说,可以分为三类
分组过滤路由器 应用级网关 电路级网关
从形态上来说,分为两类
软件防火墙 硬件防火墙
精选PPT课件
第四节:信息安全技术
数据加密技术 数字签名 数字证书
信息安全的定义与特征
在网络出现以前,信息安全是指对信息的机密性、完 整性、可靠性的保护,即面向数据的安全
互联网出现以后,信息安全除了以上概念以外,其内 涵扩展到面向用户的安全,及鉴别、授权、访问控制、 抗否认性和可服务性以及内容的个人隐私、知识产权 等的保护
信息安全有两层含义:
对信息系统整体的安全保护 对信息系统中信息的安全保护
精选PPT课件
信息安全的定义和等级标准
网络信息安全应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
保密性:是指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的个人、实体和过程,或供 其使用的特性 可用性:是指合法用户访问并能按要求顺序使用信息的特征 完整性:是指信息未经授权不被修改、不被破坏、不被插入、 不延迟、不乱序和不丢失的特性 可控性:是指授权机构对信息的内容及传播具有控制能力的特 征,可以控制授权范围内的信息流向及其方式 可审查性:在信息交流过程结束后,通信双方不能抵赖曾经做 出的行为,也不能否认曾经接收到的对方信息
精选PPT课件
第二节: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
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知识 计算机病毒的防范
精选PPT课件
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知识
病毒的概念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 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 代码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最新整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全套课件

软件 计算机网络基础
理论(习题)课 时 4 4 6 6
2
2
实验(上机)课 时
2 2 8 6
2
2
4
2021/7/26
5. 教学要求 (1) 严格考勤,请假除遵守学校和系的有关要求外,必须征得任
课教师同意;课前预习,课后作业 ,按时完成上机实验; (2) 强化上机操作,每次上机提交实验结果,定期批改; (3)上机前按上机实习指导书要求预习,上机严格按实验要求的内
(1971年以后) 四个阶段的比较
17 2021/7/26
大学计算机基础
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
主要特点:
➢ 逻辑元件采用电子管 ➢ 主存储器采用磁鼓或延迟线 ➢ 外存储器使用纸带、卡片、磁带等 ➢ 运算速度为每秒几千次或几万次 ➢ 软件使用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 ➢ 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18 2021/7/26
电子管
汇编语言、代 5千~3万次 国 防 及 高 科
码程序
/秒
技
晶体管
高级程序设计 数十万~几 工程设计、
语言
百万次/秒 数据处理
中、小规模集 成电路
结构化、模块 化程序设计、 实时处理
数百万~几 千万次/秒
工业控制、 数据处理
大规模、超大 规模集成电路
分时、实时数 据处理、计算 机网络
上亿条指 令/秒
28 2021/7/26
大学计算机基础
微型计算机(微机)
又称为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 微型机一般每次只能供一个用户使用。 分类
➢ 台式计算机
卧式计算机 立式计算机
➢ 笔记本式计算机
笔记本式计算机是一种体积小、质量小,且屏幕、键盘、存储器和处 理器合为一个整体的个人计算机。笔记本式计算机可以采用交流电和 充电电池供电,适合外出使用。
理论(习题)课 时 4 4 6 6
2
2
实验(上机)课 时
2 2 8 6
2
2
4
2021/7/26
5. 教学要求 (1) 严格考勤,请假除遵守学校和系的有关要求外,必须征得任
课教师同意;课前预习,课后作业 ,按时完成上机实验; (2) 强化上机操作,每次上机提交实验结果,定期批改; (3)上机前按上机实习指导书要求预习,上机严格按实验要求的内
(1971年以后) 四个阶段的比较
17 2021/7/26
大学计算机基础
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
主要特点:
➢ 逻辑元件采用电子管 ➢ 主存储器采用磁鼓或延迟线 ➢ 外存储器使用纸带、卡片、磁带等 ➢ 运算速度为每秒几千次或几万次 ➢ 软件使用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 ➢ 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18 2021/7/26
电子管
汇编语言、代 5千~3万次 国 防 及 高 科
码程序
/秒
技
晶体管
高级程序设计 数十万~几 工程设计、
语言
百万次/秒 数据处理
中、小规模集 成电路
结构化、模块 化程序设计、 实时处理
数百万~几 千万次/秒
工业控制、 数据处理
大规模、超大 规模集成电路
分时、实时数 据处理、计算 机网络
上亿条指 令/秒
28 2021/7/26
大学计算机基础
微型计算机(微机)
又称为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 微型机一般每次只能供一个用户使用。 分类
➢ 台式计算机
卧式计算机 立式计算机
➢ 笔记本式计算机
笔记本式计算机是一种体积小、质量小,且屏幕、键盘、存储器和处 理器合为一个整体的个人计算机。笔记本式计算机可以采用交流电和 充电电池供电,适合外出使用。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介绍课件

网络类型:局域 网、广域网、城 域网等
网络协议: TCP/IP、UDP、 HTTP等
网络设备:路由 器、交换机、防 火墙等
网络拓扑结构: 星型、总线型、 环型等
网络安全:防火 墙、加密技术、 身份认证等
网络应用:电子 邮件、文件传输、 远程登录等
操作系统概念
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程序
VxWorks、QNX等,用于嵌
NetWare、Windows
入式设备和控制系统
Server等,用于网络管理和
服务
操作系统功能
资源管理:管理硬件和 软件资源,如内存、 CPU、文件等
进程管理:管理程序的 执行,包括创建、调度、
终止等
存储管理:管理内存和 外存,包括分配、回收、
共享等
设备管理:管理各种输入 输出设备,如键盘、显示
常见的编程语言有C、C++、Java、 Python等。
编程语言分类
01
低级语言:如 汇编语言,直 接与硬件交互, 执行效率高,
但编写复杂
02
高级语言:如 C、C++、
Java等,更接 近人类自然语 言,编写简单, 执行效率相对
较低
03
脚本语言:如 Python、
JavaScript等, 用于编写脚本, 执行效率较低, 但编写简单,
易于维护
04
标记语言:如 HTML、XML 等,用于描述 文档结构,执 行效率较低, 但编写简单,
易于维护
编程语言应用
01
软件开发:编 程语言是软件 开发的核心工 具,用于编写 各种应用程序。
02
网页设计:编 程语言可以用 于编写网页, 如HTML、CSS 和JavaScript 等。
大学计算机基础PPT课件

I/O控制方式
程序查询方式、中断方式、 DMA方式等,提高I/O操作的
效率
03
计算机软件系统及应用软 件概述
系统软件功能及分类
系统软件功能 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及软件资源
提供计算机与用户之间的接口
系统软件功能及分类
支持应用软件的运行和开发 系统软件分类
操作系统
系统软件功能及分类
01
编程语言处理系统
文件管理、进程管理和设备管理等内容
进程管理
进程的概念、状态与转换,进 程控制、进程同步与通信以及 进程调度。
存储器管理
内存的分配与回收、内存的保 护与共享以及虚拟内存技术。
文件管理
文件的逻辑结构、物理结构以 及存取方法,文件目录结构以 及文件共享与保护。
设备管理
I/O设备的类型与特点,I/O控 制方式以及设备分配与回收策 略。
学生自主选择相关课程进行深入学 习。
A
B
C
D
技术博客与论坛
介绍一些知名的技术博客和论坛,如 CSDN博客、知乎等,供学生交流学习心 得和解决问题。
专业书籍
推荐一些经典的计算机专业书籍,如《计 算机程序的构造和解释》、《算法导论》 等,供学生拓展阅读。
THANKS
感谢观看
用户接口
命令接口(如shell命令)和程 序接口(如系统调用)。
08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总结 与展望
课程知识点回顾与总结
计算机基础知识
包括计算机的发展历 史、基本组成、工作 原理等。
操作系统
介绍了操作系统的概 念、功能、分类以及 常见操作系统如 Windows、Linux等 的使用。
办公软件应用
讲解了Word、Excel 、PowerPoint等办 公软件的基本操作和 高级应用。
程序查询方式、中断方式、 DMA方式等,提高I/O操作的
效率
03
计算机软件系统及应用软 件概述
系统软件功能及分类
系统软件功能 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及软件资源
提供计算机与用户之间的接口
系统软件功能及分类
支持应用软件的运行和开发 系统软件分类
操作系统
系统软件功能及分类
01
编程语言处理系统
文件管理、进程管理和设备管理等内容
进程管理
进程的概念、状态与转换,进 程控制、进程同步与通信以及 进程调度。
存储器管理
内存的分配与回收、内存的保 护与共享以及虚拟内存技术。
文件管理
文件的逻辑结构、物理结构以 及存取方法,文件目录结构以 及文件共享与保护。
设备管理
I/O设备的类型与特点,I/O控 制方式以及设备分配与回收策 略。
学生自主选择相关课程进行深入学 习。
A
B
C
D
技术博客与论坛
介绍一些知名的技术博客和论坛,如 CSDN博客、知乎等,供学生交流学习心 得和解决问题。
专业书籍
推荐一些经典的计算机专业书籍,如《计 算机程序的构造和解释》、《算法导论》 等,供学生拓展阅读。
THANKS
感谢观看
用户接口
命令接口(如shell命令)和程 序接口(如系统调用)。
08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总结 与展望
课程知识点回顾与总结
计算机基础知识
包括计算机的发展历 史、基本组成、工作 原理等。
操作系统
介绍了操作系统的概 念、功能、分类以及 常见操作系统如 Windows、Linux等 的使用。
办公软件应用
讲解了Word、Excel 、PowerPoint等办 公软件的基本操作和 高级应用。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全套课件

根据计算机处理问题的规模、功能、速度、存储
容量等综合性指标进行分类(1989,IEEE)
巨型机 大型机 小型机 微型计算机 服务器 工作站
24
大学计算机基础
巨型计算机(巨型机)
特点
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 结构复杂、价格昂贵
应用领域
科学计算和研究
大学计算机基础
课程有关要求
1.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是计算机科学的入门课程,也是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 第一门课程。 课程任务:结合当今信息社会的文化背景,学习计算机基本知识及
基本操作技能,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其内容如下:
(1) 计算机基础知识 (2) 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的使用
(3) 网络的应用
典型代表
IBM的“Roadrunner” 我国的“曙光5000A”
25
大学计算机基础
大型计算机(大型机)
特点
规模仅次于巨型机 有比较完善的指令系统和丰富的外部设备
应用领域
计算中心和计算机网络
典型代表
IBM360、370、4300等
26
大学计算机基础
小型计算机(小型机)
大学计算机基础
目
录
第1章 电子计算机基础知识 ………………………
第2章 WINDOWS XP操作系统 ………………………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 ……………… … 第4章 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 2003 ………… 第5章 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 2003
6
大学计算机基础
第1章 电子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1.2 1.3 1.4 1.5 1.6
容量等综合性指标进行分类(1989,IEEE)
巨型机 大型机 小型机 微型计算机 服务器 工作站
24
大学计算机基础
巨型计算机(巨型机)
特点
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 结构复杂、价格昂贵
应用领域
科学计算和研究
大学计算机基础
课程有关要求
1.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是计算机科学的入门课程,也是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 第一门课程。 课程任务:结合当今信息社会的文化背景,学习计算机基本知识及
基本操作技能,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其内容如下:
(1) 计算机基础知识 (2) 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的使用
(3) 网络的应用
典型代表
IBM的“Roadrunner” 我国的“曙光5000A”
25
大学计算机基础
大型计算机(大型机)
特点
规模仅次于巨型机 有比较完善的指令系统和丰富的外部设备
应用领域
计算中心和计算机网络
典型代表
IBM360、370、4300等
26
大学计算机基础
小型计算机(小型机)
大学计算机基础
目
录
第1章 电子计算机基础知识 ………………………
第2章 WINDOWS XP操作系统 ………………………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 ……………… … 第4章 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 2003 ………… 第5章 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 2003
6
大学计算机基础
第1章 电子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1.2 1.3 1.4 1.5 1.6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介绍课件

信息安全管理的内 容:访问控制、数
3 据加密、防火墙、 入侵检测、漏洞扫 描等
信息安全管理的方 法:制定安全策略、
4 实施安全措施、定 期评估安全状况、 加强安全教育等
04
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触摸屏等,用于向计算机 输入数据和指令
05
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音响等,用于向用户 输出数据和信息
06
网络设备:如网卡、路由器等,用于连接计算机和网 络,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
计算机软件分类
系统软件:如操作系统、设备驱动程序等,负
01
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2
WPS Office: 金山公司的文 字处理软件, 具有与Word类 似的功能。
3
4
Google Docs: 谷歌公司的在 线文字处理软 件,支持多人 协作编辑。
LibreOffice: 开源的文字处 理软件,支持 多种操作系统。
电子表格软件
Excel:Microsoft Office套件中的电子表格软件,功能强 大,广泛应用于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图表制作等领域。
能,适合国内用户。
计算机病毒防范
1
2
3
4
安装防病毒软件:定期 更新病毒库,及时查杀
病毒
谨慎下载软件:从正规 渠道下载软件,避免下
载到恶意软件
避免点击不明链接:不 定期备份数据:将重要
要轻易点击来源不明的 数据备份到安全的地方,
链接,以免感染病毒
以防数据丢失
网络安全知识
网络安全的重要
1 性:保护个人信 息和财产安全
Google Sheets:Google云端硬盘中的电子表格软件, 支持多人协作,可在线编辑和共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
继承,古为今用。
第二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承袭传统,而是要有有所
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继承是发展 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必然要求。这就是“推陈出 新,革故鼎新”。
文化传承: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 中继承。 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的继承传 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就能 够作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的传 承者和享用者。
第一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文化在交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传播
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 念、情感和信仰。 传播途径: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人口迁徙;
教育。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 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是可以成为文化传 播的途径。
第二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传统文化的继承
传统文化在今天 传统文化的特性: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
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 因时而变。 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作为特定历 史发展的产物,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 中,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 有文化的积累。 方式:
1,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2,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展现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3,传统文艺的继承(文学艺术,被民族精神的火炬)—— 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传统思想的继承___具有深刻影响。
第二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社会制度的更替,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 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的。
因素:1,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
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2,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第二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第一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怎么做: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原因:1.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2.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3. 尊 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因此,必须各国文 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 人名才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 性,世界才能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 色。 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 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第一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透视文化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主要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它可见诸 语言文化,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民 居建筑,风俗习惯等。 世界文化由不同民族、 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 的。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和普遍 规律。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 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 都有世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色彩。
第一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大众传媒:
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传播媒介,简称传媒。 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 展阶段。 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 广为标志的。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 网络等多种形式。 大众传媒的地位: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 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出文化传递、沟通、 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主要手段。
第一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中国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代 中华文化曾源源不断地 向外辐射和传播。 而外域文化也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 文化的发展。 做中华文化交流的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 的使命。
传统文化面面观
第二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传统文化的继承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一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第二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
第一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从民 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 多彩的魅力。 民族节日:蕴含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 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他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他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 财富。
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 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够对 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 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第二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传统文化的继承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对于传统文化,不管是赞成还是反对,谁也不 能不面对它的影响。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 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的作用,才能兴旺 发达;每个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 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