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痕迹在侦查破案中的应用
心理学在刑侦研究中的应用与效果

心理学在刑侦研究中的应用与效果一、引言心理学作为一门揭示人类心理活动与行为规律的科学,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刑事侦查领域,心理学的应用可以为破案提供宝贵的线索和分析手段,提高刑侦工作的效率与准确度。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在刑侦研究中的应用与效果,并分析其重要作用。
二、心理学在刑侦研究中的应用1. 犯罪心理分析心理学在刑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应用是犯罪心理分析。
通过对嫌疑人的心理状态、思维过程和行为表现进行细致分析,刑侦人员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嫌疑人的犯罪动机和可能犯下的罪行类型。
心理学家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犯罪行为进行心理模型构建,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实证研究,从而为刑侦人员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侦查思路。
2. 嫌疑人心理测量心理测量在刑侦研究中的应用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运用心理测量技术,刑侦人员可以获取嫌疑人的个人特征、心理素质和心理偏好等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嫌疑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动机。
例如,通过对嫌疑人的人格测试,可以揭示其是否具有暴力倾向或自控力较低等特征,为刑侦人员提供筛查犯罪嫌疑人的重要依据。
3. 证人心理识别在刑侦研究中,心理学在证人心理识别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证人心理识别可以帮助刑侦人员判断证人的诚实度和可信度,进而影响案件的定案和进展。
心理学家可以通过面部表情分析、语言行为分析等技术手段,对证人的言行进行细致研究,揭示其隐藏的情绪状态和真实意图。
这种识别技术已经在一些世界先进刑侦部门得到应用,并为破案提供了重要支持。
三、心理学在刑侦研究中的效果1. 提高破案率心理学的应用可以帮助刑侦人员深入了解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从而提高破案的准确性和效率。
心理学家的专业知识可以为刑侦人员提供科学的侦查思路和方法,避免盲目侦查和错误判断。
因此,心理学的应用可以直接促进破案率的提升。
2. 丰富犯罪心理学理论刑侦研究对心理学的应用不仅仅是一种实践手段,更是有助于心理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通过对实际案例的研究,心理学家可以探索犯罪的心理机制和行为规律,进一步完善犯罪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犯罪心理学在刑事司法中的应用

犯罪心理学在刑事司法中的应用犯罪心理学是研究犯罪者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学科。
虽然犯罪本身是令人震惊和深感恐惧的,但犯罪心理学却在刑事司法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有助于了解犯罪者的心理背景,还能够为司法系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更好地处理犯罪案件。
首先,犯罪心理学可以帮助破案。
通过对犯罪者心理的深入分析,心理学家可以帮助警方找到犯罪嫌疑人。
他们会研究犯罪者的行为模式、心理特征和动机,从中找到线索,帮助警方确定嫌疑人。
例如,犯罪心理学家可以通过犯罪者留下的痕迹和行为方式,推测出他们的性格特征、思维方式和动机,从而帮助警方制定相关的侦破策略。
其次,犯罪心理学还有助于判断犯罪者的心理状态和罪责。
在审判过程中,犯罪心理学家可以对被告人进行心理评估。
他们会研究犯罪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发展和潜在的心理问题,并提供专业意见给法官和陪审团。
通过了解犯罪者的心理状态,可帮助法官和陪审团更准确地判断被告人是否具备刑事责任能力或是否需要心理治疗。
同时,犯罪心理学也有助于犯罪预防,通过对犯罪者类型和犯罪动机的研究,可以帮助制定社会预防犯罪计划和干预措施,减少犯罪发生的可能性。
另外,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也对刑罚制定和执行产生影响。
它可以帮助确定刑罚的适当性和公正性。
通过了解犯罪者的心理特征、行为模式和罪责认知过程,可以更准确地评估犯罪的情节和危害程度,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刑罚的严重程度和方式。
此外,犯罪心理学还可以为监狱管理和矫正计划提供指导。
通过了解犯罪者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模式,可以更好地制定监狱管理规则和矫正计划,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和康复计划,帮助犯罪者重新适应社会。
然而,犯罪心理学也存在一些争议。
一些人认为过度强调犯罪者的心理特征可能会导致过分宽容或对犯罪者提供过度保护,忽视了犯罪者的行为造成的社会伤害。
此外,犯罪心理学研究的结果也可能存在主观偏见和科学错误,因此在应用时需要谨慎使用。
同时,犯罪心理学所提供的信息只是司法决策中的一个参考因素,不应作为唯一决定因素。
犯罪心理学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分析

犯罪心理学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分析引言:犯罪心理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科学,对于犯罪行为的解析和预防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刑事侦查过程中,犯罪心理学可以帮助警方和侦探深入了解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活动,为犯罪追捕和案件解决提供重要线索。
本文将对犯罪心理学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包括了案件分析、犯罪者画像、审讯策略和预防措施等方面。
一、案件分析在刑事侦查过程中,通过犯罪心理学的案件分析,警方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罪犯的动机、行为模式和心理过程。
案件分析是犯罪心理学在刑事侦查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案发现场的勘察和受害人和证人的询问,犯罪心理学家可以分析凶手的犯罪特征,如是否有作案规律、是否有特定的选择目标等,从而帮助警方锁定嫌疑人并展开进一步的调查。
二、犯罪者画像犯罪者画像是犯罪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犯罪心理学家通过对嫌疑人的心理分析,可以绘制出嫌疑人的行为特征、性格特点以及潜在动机。
这有助于警方确定潜在嫌疑人,并为侦破案件提供线索。
犯罪者画像可以通过对受害人的叙述、案发现场的线索以及嫌疑人的社会背景等多方面的信息进行建立。
警方可以依据这些画像对嫌疑人进行盘问和排查,提高破案的准确率。
三、审讯策略在刑事侦查中,犯罪心理学家的参与对审讯策略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犯罪心理学的方法和技巧,警方可以更好地与犯罪嫌疑人进行沟通和交流。
犯罪心理学家通过分析嫌疑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可以制定出更有效的审讯策略。
对于激进狂躁的嫌疑人,可以采用隐性威胁策略来迫使其坦白交代;对于优柔寡断的嫌疑人,可以使用合理化技巧来引导他们承认犯罪行为。
审讯策略的合理运用可以提高对嫌疑人的命令性搜证力度,进一步印证案件的真相。
四、预防措施犯罪心理学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不仅局限于侦破案件,还可以帮助制定更为有效的犯罪预防措施。
通过对犯罪者心理状态的深入了解,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制定和改进公共安全政策,加强对潜在犯罪群体的监控和管理。
此外,犯罪心理学家可以通过对不同类型犯罪者的心理分析,帮助公众警觉潜在危险,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犯罪心理学在侦查中的运用

犯罪心理痕迹在侦查中的运用陈金荣摘要: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在一定的心理支配下完成的,而人的心理又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形成的。
所以,一定的行为能反映出人特定的心理状态、个性乃至整个人的面貌。
犯罪行为是犯罪主体对客体的作用,因此总要造成一定的物质痕迹,而犯罪分子在现场留下的物质痕迹,是其犯罪行为、犯罪心理及其它心理活动的外化表现。
所以,犯罪心理一定隐含在犯罪现场痕迹中并表现为一定的心理痕迹。
它是犯罪人心理活动和外部行为综合作用的结果,这是事物发展联系内在逻辑的充分体现,也是现实的一种客观存在。
因而犯罪心理痕迹在公安机关侦查案件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有效利用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痕迹对案件的侦查具有关键的作用。
关键字:犯罪心理痕迹犯罪心理痕迹分析犯罪心理痕迹运用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社会的治安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并且在我国当前刑事侦查工作中,案件发现难、排查难、缉捕难、审讯难等对传统侦查手段提出巨大挑战,除运用DNA、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外,我们还要加强对犯罪心理学在刑事侦查中的运用研究。
在刑事案件的现场勘查、侦缉抓捕和审讯深挖以及其他刑事侦查活动中,犯罪心理痕迹的运用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犯罪心理痕迹的概念心理痕迹是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所产生的生理固化物,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在犯罪现场形成的能直接或间接反映犯罪心理活动的一切现象。
这种痕迹一方面反映了犯罪分子作案行为轨迹,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犯罪分子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特征。
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在一定的心理支配下完成的,而人的心理又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形成的。
所以,一定的行为能反映出人特定的心理状态、个性乃至整个人的面貌。
犯罪行为是犯罪主体对客体的作用,因此总要造成一定的物质痕迹,而犯罪分子在现场留下的物质痕迹,是其犯罪行为、犯罪心理及其它心理活动的外化表现。
所以,犯罪心理一定隐含在犯罪现场痕迹中并表现为一定的心理痕迹。
犯罪现场心理痕迹在案件侦查中的应用

making use of the mentality prints and recognize the camouflage of the crimes.
Key wor ds: the criminal mentality; crime scene ; the criminal psychological prints; criminal investigation
一 、犯 罪 现 场 心 理 痕 迹 概 述 犯罪现场心理痕迹是指犯罪嫌疑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 外显出来的 , 通过犯 罪 行为 的 结 果( 包 括 现 场遗 留 物) 间接 反 映犯罪嫌疑人主观心 理状 态 、心 理活 动 和 个性 心 理 特征 的 痕 迹 。人 的 心 理 是 在 先 天 遗 传 因 素 和 后 天 教 育 环 境 影 响 下 形 成 的, 具有稳定性和特定性。 国 际 、国 内 的 一 些 专 家 、学 者 以 及 实 际 部 门 的 工 作 人 员 试图在原有方法的基础上用心理分析的方法来查找犯罪嫌 疑人。实践证明, 犯罪现场心理痕迹分析在案件的侦破中不 仅行之有效, 而且为寻找犯罪嫌疑人提供了一条捷径。
场被犯罪嫌疑人盗走、抢 走 的 赃物 种 类 、体积 、重 量 等进 行 心 理分析, 抓住犯罪嫌疑人目标选择的需求心理; 从犯罪嫌疑 人遗留在现场的使用物 和 携 带物 的 产 地、销 售 、使 用范 围 , 分 析其心理痕迹进而判断犯罪嫌疑人工作、生活的地域范围。 痕迹是犯罪行为的客观表现, 通过对痕迹遗留时作用力的大 与 小 , 动 作 的 生 与 疏 , 以 及 客 观 反 映 的 有 与 无 、多 与 少 、先 与 后等现场的研究, 也可对犯罪心理痕迹作出正确分析。如嗜 烟 、酒 、吸 毒 的 人 在 犯 罪 现 场 见 到 好 烟 、好 酒 、毒 品 等 会 产 生 难以控制的占有欲; 爱好摄影的人可能被现场某一幅图画打 动而拿走并不值钱的照片。
犯罪心理学在刑事侦查中的运用

犯罪心理学在刑事侦查中的运用犯罪心理学是研究犯罪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和动机的学科。
它以心理学为基础,通过观察、分析和解释犯罪行为的心理特征,为刑事侦查提供重要的指导和支持。
犯罪心理学在刑事侦查中的运用可以帮助警方了解犯罪者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以及可能的作案模式,从而提高侦查效率和有效性。
一、犯罪者的心理特征分析犯罪心理学通过对犯罪者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可以为警方提供重要线索和思路。
通过了解犯罪者的个性、心理状态和价值观,警方可以更准确地推测出犯罪嫌疑人可能的行为方式和作案手法。
例如,在某起连环杀人案中,犯罪者表现出对权威的厌恶和对受害者的报复心理。
通过对其心理特征的分析,警方成功捕获了嫌疑人,并避免了更多潜在的受害者。
二、行为动机解析犯罪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解析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动机。
犯罪者进行犯罪行为往往有其内在的心理驱动力,例如报复、欲望满足、控制欲等。
通过分析犯罪者的个人经历、社会环境以及近期的心理状况,可以推测出犯罪嫌疑人作案的动机。
这对警方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从更宏观的角度思考案件,并采取更有针对性的侦查措施。
三、作案模式推断除了心理特征和行为动机的分析,犯罪心理学还可以帮助警方推断出犯罪者的作案模式。
作案模式是指犯罪者在实施犯罪行为过程中所采用的特定方法和手段。
通过对历史案件的回顾和心理学理论的运用,警方可以发现一些常见的作案模式,并据此推测犯罪者可能的行为路径。
这有助于警方更快地锁定嫌疑人、采取相应的侦查措施,并避免其再次作案。
四、心理分析和审讯技巧犯罪心理学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侦查阶段,它在审讯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警方可以通过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分析,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
这有助于警方在审讯中采取恰当的问答方式和心理操纵技巧,从而获取更准确的证词和信息。
正确运用犯罪心理学的技巧,可以有效地揭示嫌疑人隐藏的秘密,为案件的解决提供有力支持。
综上所述,犯罪心理学在刑事侦查中的运用不仅可以帮助警方了解犯罪者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动机,还可以推断出可能的作案模式,并在审讯过程中提供更准确的线索。
心理学在刑侦和犯罪心理学中的应用

心理学在刑侦和犯罪心理学中的应用心理学在刑侦和犯罪心理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了解和应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警方能够更好地了解犯罪嫌疑人和受害者的心理状态,从而更高效地破案,并为受害者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支持。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在刑侦和犯罪心理学中的应用。
心理学在犯罪侦查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审讯心理学、证人心理学和嫌疑人心理学等方面。
首先,审讯心理学通过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分析和判断,掌握证据、获取犯罪的经过和动机等信息。
在审讯中,警方需要对嫌疑人进行心理剖析,了解他们的心理防御机制、说谎行为和心理隐蔽。
同时,审讯心理学还可以预测嫌疑人的行为和回答,帮助警方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以便更快速地找到关键线索。
其次,证人心理学是刑侦中的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目击者的心理活动和回忆状况。
由于目击者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提供准确的证词,警方需要通过理解和应用证人心理学的原理来调查和审问目击者。
证人性格、情绪状态、观察技巧等都会对目击证词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心理学在这方面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技巧,如对目击者进行适当的训练和引导,提高他们回忆和陈述的准确性。
再次,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是犯罪者的心理特征和犯罪动机。
通过分析和研究犯罪者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心理状态,警方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犯罪动机和心理规律,从而准确判断犯罪嫌疑人和犯罪事件的性质。
犯罪心理学在破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警方找到犯罪者的行为模式和作案手法,提供指导和依据,从而更快速地锁定犯罪嫌疑人。
此外,心理学还可以被用于判决和矫正犯罪的阶段。
在判决阶段,心理学家可以通过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评估,对其刑事责任和罪行的评估,进而为法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在矫正阶段,心理学家能够帮助监狱和矫正机构了解犯罪者的心理需求和问题,提供切实有效的矫正方案,减少他们再次犯罪的风险。
总之,心理学在刑侦和犯罪心理学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通过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警方能更深入地了解犯罪嫌疑人和受害者的心理状态,并运用这些信息来解决犯罪案件。
论犯罪心理痕迹及其在侦查中的应用

吉林 公 安 高 等专 科 学校 学报
20 0 2年 第 2期
论巳 罪J理痕迹及其在侦查中的应用
胡 铭
( 国人民公安大学研究生部 中 北 京 1 0 8  ̄ 3)
摘
要 :犯 罪心 理痕 迹 是现 代 侦 查 需要 密切 关 注 的一 个 重要 因素 ,是 对 访 问、摸 底 排 队 等传 统
的同时寻找新 的侦查突破 口 ,探索符合新时代
要 求 的侦 查 手 段 。对 犯 罪 心 理 痕 迹 的研 究 和 运
用 便 是 一 条崭 新 而有效 的思路 。
一
比如 说 ,在 不 少 案 件 中 ,虽 然 犯 罪 分 子 多 次作 案 ,给 我 们 留下 了丰 富 的 痕 迹 物证 ,但 是 由 于现 场 分 散 ,地 域 跨 度 很 大 ,或 是现 场 被 犯 罪 分 子破 坏 ,遗 留 的痕 迹 物 证 比较 凌 乱 ,实 质
之 有效 的方 法 。
封 匿 名 信 ,就 查 全 国哪 里 有 该 种 纸 张 ,又 怎 么 能 应 对 商 品 飞速 流 通 的市 场经 济 下 的犯 罪 呢 ? 这 就 要 求 我 们 在 应 用 高 科 技 手 段 的同 时 根 据 侦 查 工 作 自身 的 特 点 ,在 坚 持 和 改 进 原 有 侦 查 手 段
分 子 作案 时 的心 态 ,即是 主 观分 析法 。
一
场 、变 态 的作 案 手 段 进 行 分 析 ,刻 画 出 了 犯罪 分 子 文 化 素 质 低 ,有 极 度 扭 曲 的反 社 会 心理 等
心 态 .为 缩 小 摸 排 范 围 提 供 了很 大 帮 助 。 果 然 ,破 案 后 发 现 ,彭 妙 计 自幼 是 个 孤 儿 ,从 小 就 过 着 乞 讨 的生 活 ,根 本 没 有 机 会 接 受 正 规 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
・ 1 47 ・
郑 洪 , 冯 奇 : 犯 罪心 理痕迹 在侦 查破 案 中的应 用
( 四) 能更精 准地揭示案件( 事件 ) 真相
犯罪心理痕迹在刑侦中的作用, 还在于能更精准地揭 示案件真相, 与物质痕迹检验具有双重锁定犯罪事实 的效 果 。物质痕迹 检验提供 的是物证, 而犯罪心理痕迹则可提
2 0 1 5 年 4月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J o u na r l o f Hu b e i Un i v e r s i t y o f P o l i c e
Apr . 2 01 5
第 4期 总第 1 6 3期
No . 4 S e r . No. 1 6 3
在第一时间锁定作案人身份 , 固定其犯 罪证据 。 二、 犯 罪心理痕迹在侦查破案 中的作用 ( 一) 能更快更好锁 定作案人 身份 刑事案件 中很多是惯犯所为, 其在使用作案工具、 侵害 对象、 作案 方法及逃遁方法上 , 往往呈现 出同一性 、 连续性 的特点, 不同的作案现场, 若反映 出“ 似 曾熟悉” 的印象这种 现场气氛感, 很容易让刑侦人员将相似案 串并起来 。事实
揭露 , 为 破 获 一连 串相 似 案 , 取 代 了 以往 单 纯 “ 物质 痕迹 检 验” 无 法起 到 的作 用 。
犯罪心理痕迹 , 是指作案人的犯罪行为, 在犯罪现场所
产 生 的 能揭 示 犯 罪 心 理 的 一 切现 象和 状 态 。 它 反 映 作 案人
惯 常的或突发性 的心理活动支配的行 为特征 , 传 递出特 定 的心理 活动信息 , 为心理画像提供条件 。
分 发 现 和还 原案 发相 关 联 的痕 迹 信 息 , 从 而 为 还 原 整 个 案 发 过程 , 提供更有利的线索, 发现先前没有发现的事实。 具
体的物质痕迹 , 往往只呈现案件 的片断, 其零碎 、 孤立特征 不足 以反映案件全貌 , 会给完整 的情景再现造成 困难。只
痕迹, 它体现 了作案人惯常的心理活动பைடு நூலகம்征 。通过心理痕
对 犯 罪 心 理痕 迹 分 析 , 主 要依 据 心 理 学原 理 , 通 过 对 作
( 二) 从“ 无形” 中再现 “ 有形” 犯 罪物证
通常 , 作 案人 于犯 罪现 场 留下 的足 迹 、 手印、 痰 迹 及 作
案人惯常或突发 的心理活动支配引起 的物质环境变化 , 来
对发案过程 中的心理事实进行辩 识和认定 。 是基 于犯 罪现
犯罪心理痕迹 在侦查破案 中的应用
郑 洪 , 冯 奇
( 1 . 贵州省龙里县公安局 刑事侦察大 队, 贵州 龙里 5 5 1 2 0 0 ;
2 . 贵州省遵 义市红花 岗区公安局 刑事科学技术室 , 贵州 遵义 5 6 3 0 0 0 )
【 摘 要】 客观对犯 罪心理痕迹进行分析 , 具体研究犯罪心理痕迹在刑侦工作中的作 用, 对于刑事侦查实践, 有一 定 的参 考意 义 。 【 关键词】 犯罪心理痕迹 ; 刑事侦查 ; 有效应用 【 中图 分类 号】 D6 3 1 【 文 献标 识码 I A
上, 这 种 同 一性 、 连续性和相似性, 就 是 惯 犯 反 映 出的 心 理
分、 更完整 、 更相关 的证据, 包括潜在 的无形证据 。而心理 痕迹分析, 于无形之中再现有形, 就能发挥显著作用。
( 三) 能 更 真 实地 还 原 案 发 过 程
案发现场遗留的物质痕迹 , 有的因多个现场存在 , 以及 物质痕迹 的可迁移性 、 消失性、 部份物质痕迹的潜在性等多 种因素影响, 刑侦人员很难获得整案 的全部物质痕迹, 给还 原案发过程造成 困难 。若结合犯罪心理痕迹 分析 , 能更充
往能起到“ 柳 暗花 明又 一村” 的作用 , 能更直接地 寻找现场 潜在的物证。近来在 国内影响甚大 的呼格案 , 之所 以成为 冤案, 固然与刑侦的草率及物证不充分 的前提下断案有关, 其实质仍然是从根本上忽视心 理痕迹分析有极大 的关系。
呼 格案 提 示 人 们 , 在 物 证认 定 不 足 的情 况 下 , 必 须 寻 找更 充
场物质环境与作案人心理具有交互 、 双重作用的内在联系, 充分认识两者之 间的高度相关性, 来确定作案人作案的可 能性 。 实际上, 作案人在犯罪现场 留下 的所有物质痕迹 , 都 不 同程度地透射 了作案人的心理 活动 。 作案人在 作案前惯 常或突发的 内在心理活动, 都可通过其具体作案行 为实施 于案发现场所留下的物质痕迹外化 出来 。 只有很 好地把握 这两者的关系 , 了解它们之 间的相互转换 , 对犯罪事实的认
迹分析 , 其高度指向性就为作案人身份定位提供 了依据, 锁 定 了作案人 特有 的心 理特 征 。震惊 国 内外 的沈 阳劫 钞大 案, 就是从踩点人员一惯骑摩 托车踩 点行为方式而获得突 破性进展。这 次劫钞案 , 仍是作案人在案发前不经意地出
有 充分分析 其内在联系传递 出的案犯心理活动信 息, 掌握 作案人 的心理痕迹 的逻辑链 , 使其心理痕迹特征进一步固
定 才 能 找 到客 观 的 依据 , 犯 罪 心 理 痕迹 才 能 获 得有 效 应 用 ,
案工具等物质, 由于对其认定的不确定性及发现 的不完全 性, 往往有 时使侦查破案走进死胡同 。而犯罪心理痕迹 的
有效应用 , 为 铁证 的 寻 找和 发 现 , 以及 犯 罪 事 实 的 认 定 , 往
二犯罪心理痕迹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三能更真实地还原案发过程案发现场遗留的物质痕迹有的因多个现场存在以及一能更快更好锁定作案人身份物质痕迹的可迁移性消失性部份物质痕迹的潜在性等多刑事案件中很多是惯犯所为其在使用作案工具侵害种因素影响刑侦人员很难获得整案的全部物质痕迹给还象作案方法及逃遁方法上往往呈现出同一性连续性原案发过程造成困难
【 文 章编 号 1 1 6 7 3 —2 3 9 1 ( 2 O 1 5 ) o 4 —0 1 4 7 —0 2
一
、
犯罪心理痕迹的概念
现于现场 的奇怪举动, 直接 为案犯的身份提供 了第一手 线 索。通过对作案人大量心理痕迹的分析 , 依据作案人踩 点 时习惯骑乘摩托车的特 点, 很快锁定了作案人的真实身份 。 犯罪心理痕迹在这起大案中的有效应用 , 对作案人身份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