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31张PPT)
合集下载
3: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件(共33张PPT)

火药和火器传入的影响
1.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2.改变了作战方式,推动了冷兵器向热兵器的 转变; 3.加速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十六分。
欧
洲
火药13、14世纪
阿
印刷术
拉 伯 造纸术 13世纪
指南针12、13世纪
造纸术
造纸术 7世纪
印刷术 13世纪
四大发明的传播路线图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十六分。
王选
当代毕昇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引发了我
国报业和印刷出版业“告别铅与火, 迈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十六分。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思考:什么是指南针?
指南针:一种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制 成的,用来判别方位的指向仪器。
胶泥
烧制
排字
印刷
刻字
字模
固版
拆版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十六分。
3.活字印刷术的发展
此后,能工巧匠们又发明了木活字。 到了元代,著名的科学家王祯在
北宋泥 活字
《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
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转轮排
字法。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
印刷。
元中期
(下图是木活字和转轮排字法) 铜制活字
形成《马可·波罗行纪》一书。据这部游记的记载,他深受忽必烈的信
任,曾代表朝廷巡视江南各地,还在扬州做官。书中记载了大都、西安、 济南、开封、杭州、福州、泉州等许多城市的情况,描述各地的风土人 情和物产,反映了中国的富庶和先进。马可·波罗游记激起了欧洲人对 东方世界的极大向往。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件(共32张ppt)

南宋突火枪
元朝金属火铳
相关史事
南宋初,有人将火药装在竹管里,制造出竹管火 枪,临阵时点燃发射,烧伤敌人。南宋后期,又有人 发明了在竹管里装有弹丸的突火枪,点燃后弹丸射出。 (突火枪)是枪炮的始祖,从此揭开了世界军事史上 热兵器时代的序幕。
中世纪城堡
中世纪骑士
“(如传果播没:有中火国药的,世火界药也和许烟会火少在受点13痛世苦纪,传但人另阿一方拉面伯,地中区世, 纪14欧世洲纪那初些又穿经戴盔阿甲拉的伯骑人士传们到可欧能仍洲然。在)他【们传有入护城欧河洲围影绕响的: 城 制中 造堡 度和国里的作发称奴战明王役方的称下式火霸。产药,”不生和可巨火一大器世影传,响人而,欧我们推洲的动后社了,会—欧对可—洲欧能德社洲仍克然·会的处海的火在德变器封制建 革。】【对世界影响:火器的使用,推动了冷兵器向
(唐朝)时,中国人已发明了火药。
火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药 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当时,
人们主要利用火药的特性,制成爆炸性武器, 或者用来制成管形火器。
炼丹家的炼丹 活动发现火药
北宋毒烟火球-蒺藜火球
宋金战争中宋军使用了火器,而金人 从宋人那里学会了制造、使用火药武器。 蒙古人在灭金、灭宋的战争中,也大量使 用了火器。(元朝)还用金属作筒,取代 竹筒,发明了(火铳),这比以前的突火 枪威力更大。
——(英)培根
与前代相比,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有了很大 的发展。宋代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 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元朝建立后,陆 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 交通)的新局面。
相关事实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忽必烈时通过著 名的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在元朝生活了17年。马 可·波罗回国后讲述他在中国的经历,形成《马 可·波罗行纪》一书。[据这部游记的 记载,他深受忽必烈的信任,曾代表 朝廷巡视江南各地,还在扬州做官。 书中记载了大都、西安、济南、开封 、杭州、福州、泉州等许多城市的情 况,描述各地的风土人情和物产,反 映了中国的富庶和先进。]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像 游记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世界的极大 向往。
人教版 七年级 历史 下册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共31张PPT

造纸术 7世纪 印刷术 13世纪
陆上交通:
在宋元时期,古代陆路上丝绸之路是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宋朝驿站比较 发达,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加强同各地的联系,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 交通网驿站四通八达。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 国家。 使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驿站),使驿往来 ,如行国中。”
王祯,字伯善,东平(今山东东平)人,曾任旌德(今安徽旌德)县尹和永丰(今江西永丰)县尹等职。谈到转轮排字
架的发明,先要从王祯创制成功木活字谈起。据《梦溪笔谈》记载,毕升在发明活字印刷术时,也曾试制过木
活字,但发现木材的纹理疏密不匀,沾水后有伸胀性,排出版来高低不平,又容易与药物相粘,不便取下,所 以只好用胶泥做活字。而王祯经过反复实践,解决了这些问题,制造出一套3万多字的木活字。为了提高木活 字印刷的排字效率,他发明了转轮排字架。轮盘直径约7尺,轮轴高约3尺。轮盘是贮存木活字的,可旋转自如 。
(2)应用:宋元时期广泛应用于战争。当时,人们主要利用火药的特 性,制成爆炸性武器,或者用来制成管形火器。宋金战争中宋军使用了 火器,而金人从宋人哪里学会了制造、使用火药武器。蒙古人在灭金、 灭宋的战争中,也大量使用了火器。
元朝还用金属作筒,发明了火铳,这比以前的突火枪威力更大。
火铳也叫火炮,是古代用金属铸造的以火药气体压力发射弹丸的管形火器。此图是元代火铳。铜火炮是装 置在木架上发射的,木架的形状似一条长 板凳,将铳筒嵌装在木架上。为使火炮高低俯仰,炮筒下加垫 木楔,賦予不同的射角,以求达到需要的射击距离。
传播: 12、13世纪,乘坐中国海船的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 后来又传到欧洲。
影响: 大大促进了世界航海技术的发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件(共31张PPT)

欧洲人就不可能实现在文化上和经济上席卷世界大部分的 梦想。 ——英国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
材料研读
材料一:“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 北宋 朱彧《萍洲可谈》 材料二:“指南针知识是十二世纪(南宋时),通过西辽经陆路传 到西方的。” — 英国 李约瑟《中国科技史》
欧洲陀螺罗盘
隋唐时发明雕版印刷术
材料研读 雕版印刷术有哪些缺点与不足? 材料一: 宋太祖时,官府刻印《大藏经》, 共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刷完成后,13万 块雕版被堆放在当地府库内,从此无人问津。 材料二: 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 字,一本六万字的书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 刻版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 刷一种书籍。 成本高、利用率低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材料: 欧洲文艺复兴初期四种伟大发明的传入流 播,对现代世界的形成,曾起到重要作用。造纸术 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国民教 育成为可能。火药的发明,消除了封建制度,创立 了国民军制。指南针的发明导致发现美洲,因而使 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的舞台。 ——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
宋元时期三大科技的西传与外来科技的传入
3. 中外交通发达的影响
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 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 流进一步发展起来。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一、宋元科技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二)指南针
(三)火药
二、发达的中外交通
1.陆路交通发展——路上丝绸之路和驿站
2.海陆交通发达——海上丝绸之路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 查找到一种具体的科技史 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 点在宋代……中国的科技 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 态。—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共30张PPT)

1.读教材讨 论宋元时代 交通发达的 原因。 宋元由于航 海技术的进 步,南方的 海上贸易频 繁,海路交 通发达。
宋代海外贸易航线示意图
宋元时期,中外交通发达的表现有哪些?
①宋朝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 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
②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 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硫磺 块
木炭
硝石
②发展及应用:a.唐末,火药开始运用到 2、火药 宋元时期 ,火药武器广泛 军事领域 。 b. __________ __________ 应用于战争,那时的火药武器 有火箭、突火枪和火炮等。 火药首先 1259年,宋军和蒙古 运用于制 军作战时,用竹筒制成,竹筒 里装有火药,还放一种用石头 造烟火
“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样东西,已经改变 了世界面貌,由此又引发无数变化。这种变化如此 中国古代科技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 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 尤其是四大发明,对世界科技文化 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 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 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国对世 —培根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雕版印刷术 ( 1 )发明: 隋唐 时期。 ( 2 )局限: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制 一种书籍。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发 明 北宋时的匠人 毕昇 者 元代 , 著名的科学家王祯在《 农书 》中对木活字技 改 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 , 发明了转轮排字法。元 进 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3 传 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 ,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 播 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 ,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 径传入 欧洲
知识提纲
宋代海外贸易航线示意图
宋元时期,中外交通发达的表现有哪些?
①宋朝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 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
②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 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硫磺 块
木炭
硝石
②发展及应用:a.唐末,火药开始运用到 2、火药 宋元时期 ,火药武器广泛 军事领域 。 b. __________ __________ 应用于战争,那时的火药武器 有火箭、突火枪和火炮等。 火药首先 1259年,宋军和蒙古 运用于制 军作战时,用竹筒制成,竹筒 里装有火药,还放一种用石头 造烟火
“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样东西,已经改变 了世界面貌,由此又引发无数变化。这种变化如此 中国古代科技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 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 尤其是四大发明,对世界科技文化 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 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 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国对世 —培根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雕版印刷术 ( 1 )发明: 隋唐 时期。 ( 2 )局限: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制 一种书籍。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发 明 北宋时的匠人 毕昇 者 元代 , 著名的科学家王祯在《 农书 》中对木活字技 改 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 , 发明了转轮排字法。元 进 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3 传 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 ,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 播 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 ,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 径传入 欧洲
知识提纲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共31张PPT)

发明了火 药 应用于军事领域
发明了突火枪
发明了火铳
元代火铳
冷兵器
热兵器
加速世界历史发展历程
在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的曙光 最早照亮世界的东方。从公元1001年 至1500年,在世界重大的科技成就中, 中国占58%。
—— 英国剑桥大学 李约瑟博士
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 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 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 起了无数的变化。
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 一个宗教教派,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 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伟大事业中产生更大的 力量和影响。
——(英)培根
先秦 勃兴
秦汉 昌盛
魏晋
承上 启下
隋唐
宋元
辉煌
灿烂
宋元时期科技进步的主要原因包括?(经济、政治、民族关系、
对外交往等)
(1)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元朝实现了大一统, 使社会出现相对安定局面; (2)宋元时期,经济持续发展,为科技文化成就奠定了物质基础; (3)民族交融加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4)对外交往有了重大发展,一方面我国的先进文化传播到了世 界各地,另一方面我国也吸收了外来文化,丰富本民族文化; (5)隋唐文化的辉煌成就也为宋元时期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雕
3、印版刷墨图
材料一:宋太祖时,官府刻印《大藏经》,共耗时 12年,雕版13万块,印刷完成后,13万块 雕版被堆放在当地府库内,从此无人问津。
材料二: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一 本六万字的书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
看了上面的两则材料,你能否告诉大家 雕版印刷技术都有哪些缺点与不足?
耗时长、利用率低
——《元史 地理志》 元朝建立了遍布全国的的驿站,对政治、经济和文化 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共30张PPT)

• 欣赏视频,结合课本59页第二自然段找出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和活字印刷术的步骤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在多年探索的基础上,宋代的印刷技术有了新的 突破,这就是活字印刷术的问世。 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的匠人毕昇发明的。
北 宋 泥 活 字 版
毕昇
2.活字印刷制版步骤
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制版时,在一 块四周有框的铁板上撒上松脂、石蜡、纸灰等,将烧好的字 模在铁板上排成版,用火将铁板中的松脂熔化,将字版压平, 这样就可以印书了。印完之后,再将松脂熔化,泥字拆开, 然后又可以再次排版。
答: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航 海的能力,人们能在茫茫大海上自由航行,许 多新航线被开辟,航程缩短,极大地促进了各 地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二)火药
1. 火 药 在 今 天 的 运 用 。
元代铜火铳
我国自行火炮
2.火药的发明、应用、传播和影响。
发明 时期 应用 传播 影响
唐朝
火药开始运用到 军事 领域
3.海路交通发达
表现②:元朝时, 海上交通范围有更 大的拓展,海上丝 绸之路进入鼎盛时 期。
4.宋元中外交通综述
宋元时,中国与阿拉伯、波斯以及东非 之间有大量的商船定期往返。宋代时与中国 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 时达到140多个。
5.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 (中外交通发达的影响) 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 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总的影响)。
归纳小结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传播和影响。
发明人 毕昇 北宋 丝绸之路 传到了 13世纪初经_________ 蒙古西征 传 波斯,后来经过_________ 到欧洲 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对 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 的影响。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件(共31张PPT)

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 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金刚经?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创造及改进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宋太祖时由官方主持刻印的?大藏经?,耗时十二年、雕版十三万块,印完 后堆积如山的雕版派不上用场。
一个工人当时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同学们手中的历史教材共约万字, 同学们算一算,要制作一个历史书雕版,要多长时间呢?
明代还创造了多种“多发火箭〞,如同 时发射10支箭的“火弩流星箭〞;发射 32支箭的“一窝蜂〞;最多可发射100支 箭的“百虎齐奔箭〞等。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应用 元朝还用金属作筒,取代竹筒,创造了火铳。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元代〕铳身上阴刻有“至顺三年二月 十四日,绥边讨寇军,第三百号马山〞。
元 时
科技
指南针 创造及改进 应用 传播及影响
期
的
火药 创造 应用 传播及影响
科
技
与
陆路交通
中 外
兴旺的中外交通
交
海路交通
影响
通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以丝路精神将“一带 一路〞建成和平、繁荣、 开放、创新、文明之路
——习近平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陆路交通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元朝在驿道上隔一段距离就设有 “急递铺〞。铺卒在接到紧急文书 后,骑快马日夜兼程传到下一个急 递铺,直到送达接收地。当时规定 一昼夜要传递400里。
急递铺令牌
想一想,急递铺的方式,类似于今天邮政中的什么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司南
1.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
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工具,后 来人们把磁性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 中,制成了罗盘
罗盘
1.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
• 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1.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
传播和影响: 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 来又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 术的发展
唐咸通九年 《金刚经》 (雕版印刷作品)
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改进
• 北宋匠人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在印完之后,把泥字拆开,就可以 再次排版,可以重复使用,印制多本书籍
泥活字加工工序
活字版
雕版印刷
活字印刷
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改进
• 毕昇发明的是泥活字,后来,能工巧匠们 又发明了木活字,到了元代,王祯在《农 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发 明了转轮排字法 • 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 1.陆路交通 • 2.海路交通 • 3.中外交流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 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 • 宋代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 频繁,海路交通发达 • 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 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1.陆路交通
• 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 交通要道 • 宋代驿站比较发达,元朝统治区域辽阔, 为加强同各地的联系,修建了覆盖全国的 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 元代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 等欧洲国家,东西方往来方便
课后习题
• 7.(2016•内蒙古巴彦淖尔)培根说过,中国古代 的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下 列说法对“改变了整个世界”这句话理解最恰当的 是( D ) • A.确立了中国文明故国地位 • B.推动力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 C.推动力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 D.促使西欧步入了近代社会
2.海路交通
• 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 航海家不仅使用指南针,还掌握了潮汛、 信风、气象的规律,当时海上交通发达, 海外贸易繁荣,宋代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 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 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 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 上丝绸之路进入巅峰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 交通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 1.雕版印刷术
• 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改进 • 3.活字印刷术的传播和影响
1.雕版印刷术
隋唐时我国就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缺点:雕版印刷刻版费工费时,刻好的版只 能印制一种书籍
3.活字印刷术的传播和影响
• 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 的影响。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 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 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 径传入欧洲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 1.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
• 2.火药的应用
1.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
汉代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制成指南工具, 称为“司南”
2.海路交通
• 宋元时,中国与阿拉伯、波斯以及东非之 间有大量的商船定期往返 • 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 五六十
• 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 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
3.中外交流
• 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 币、驿站制度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 工业生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 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课后习题
• 4.(2016•山东滨州)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 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 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以 下科技发明属于宋代的是( B ) • ①发明活字印刷术 ②改进造纸术 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④火药的发明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5.(2016•湖南怀化)6.《宋史》记载:“……有造突火 枪,内安子窠,如燃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 闻五十余步。”它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中哪一项的应 用?( ) C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课后习题
• 1.(2016•四川成都)据考证,唐朝的《邸报》是世界上 现存最古老的报纸之一。与该报的产生密切相关的科技发 明是( B ) • ①造纸术 ②活字印刷术 ③雕版印刷术 ④转轮排字盘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2.(2016•江苏淮安)“北宋时,有人在黏土制成的一个个 小方块上刻单字,再用火烧成陶字。排版时,把陶字放在 一个铁框里,排满为一版;印刷时可以同时排版,效率很 高。印完一版以后,陶字拆下还可以再用。”这里介绍的 是( D ) • A.雕版印刷术B.火药的使用C.指南针的发明D.活字印刷术
课后习题
• 5.(2016•甘肃天水)中国的火药、罗盘针、印刷 术这三项伟大发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请问它们是通过什么人传到欧洲的( D ) • A.罗马人 B.印度人 C.日本人 D.阿拉伯人
• 6.海上丝绸之路在哪一朝代进入鼎盛时期( A ) • A.元朝 B.清朝 C.明朝 D.宋朝
• 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传到中国,外来 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在元代受到重视,元朝在中央 设置了回回司天监、回回药物院等机构,来自伊 斯兰地区的天文历法、医药等方面的科技人才受 到朝廷的重视
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
马可· 波罗,13世纪来自意大利的 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和商人。 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途经中东, 历时四年多到达蒙古帝国。他在元 朝生活了17年,曾访问当时中国的 许多古城,到过西南部的云南和东 南地区。回到威尼斯之后被关监狱, 狱中口述被一个作家鲁斯蒂谦写下 了《马可· 波罗游记》记述了他在 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 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世界的极大向 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 大的影响
2.火药的应用
• 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
• 到宋代,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2.火药的应用
• 元朝用金属作筒,取代竹筒,发明了火铳, 比之前的突火枪威力更大
2.火药的应用
传播和影响:
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 14世纪初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对欧洲的 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 洲社会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