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鱼池套混养鳜鱼养殖技术研究

合集下载

成鱼池中套养鳜鱼成活率高低原因及解决办法

成鱼池中套养鳜鱼成活率高低原因及解决办法

成鱼池中套养鳜鱼成活率高低原因及解决办法
鳜鱼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且只吃活鱼活虾,而单养鳜鱼需要有充足的饵料鱼相配套,技术要求高,如在成鱼池中套养鳜鱼,可充分利用水体,清除野杂鱼等养殖鱼类的竞争对手,挖掘池塘生产力,提高效益,但是近几年来,有些养殖示范户反映,他们套养的鳜鱼成活率很低,有的几乎没有,对其失去了信心,通过调查分析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放养规格小,大多在3cm以下,鱼种下塘后摄食能力差,适应环境能力弱;二是放养量大,有的一亩放80—100尾,加之适口饵料不足,势必造成自相残杀;三是池塘水质环境不良,经常缺氧;四是鱼病防治不及时和不注意用药方式。

针对上述情况在养殖生产中应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来切实提高鳜鱼成活率。

一、提高鳜鱼放养规格,保证下塘规格达到5cm以上;
二是根据池塘饵料来源和数量合理放养,一般667M2 放20—30尾为宜,并在鳜鱼种下塘前适量放养抱籽青虾、鲫鱼或罗非鱼,让其自然繁殖,保证鳜鱼在5—10cm时有充足的小虾可食,10cm以上有充足的杂鱼摄食。

三是加强水质管理,定期注换新水,使用微生态制剂和底改净改良水质,合理使用增氧机,做到“三开二不开”。

(如发现鳜鱼有吐出饵料鱼现象要立即开动增氧机和加注新水),并移植少量水花生净化水质,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四是加强防病,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首先要做好鱼池清整消毒工作;其次在其它鱼类用药时在使用量上,要考虑鳜鱼忍受
程度,更不能使用对其较敏感的药物,如敌百虫、氯化铜等。

总之,在成鱼池中套养鳜鱼,只有根据其生物学特性,科学饲养,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鳜鱼的成鱼养殖的三种模式

鳜鱼的成鱼养殖的三种模式

鳜鱼的成鱼养殖的三种模式人工养殖鳜鱼的方法有混养和专池单养两种。

池塘混养,可以利用水体空间和水体中的饵料生物(小鱼、小虾),变低值鱼为优质鱼,同时还起到了生物除害作用。

混养方式,一般是将鳜鱼搭配混养在“四大家鱼”的亲鱼池或成鱼池中,以防止鳜鱼吞食家鱼。

1、亲鱼池中混养鳜鱼一般每亩放养体长3~4厘米的鳜鱼种30~50尾,放养后不需专门投喂饵料鱼,鳜鱼可以吞食亲鱼池中的小野杂鱼和虾,如亲鱼池中活饵料丰富,能满足鳜鱼吃食需要,一般饲养4~5个月,鳜鱼可以长到400克左右,达到商品鱼规格,每亩可产鳜鱼5~10公斤,成活率在40%左右。

2、成鱼池中混养在野杂鱼较多的成鱼池中,一般每亩可混养鳜鱼夏花20~40尾。

池中不宜再放家鱼夏花鱼种,以防止小规格鱼种被鳜鱼吞食。

饲养4~5个月,每尾体重可达300克左右,每亩可产商品鳜鱼4~8公斤。

如果混养在有罗非鱼的池塘中,每亩可放鳜鱼种50~80尾。

年底可产鳜鱼10~15公斤。

3、专池单养单养鳜鱼的池塘面积不宜过大,以0.5~l亩,水深1~5米为宜。

为使鳜鱼有良好的生活环境,要求池塘水质清新,不宜施肥,最好有微流水,池内适当种植一些水草。

一般每亩放养鳜鱼鱼种500~1000尾。

放养后要适时适量投喂适口的饵料鱼,如小鲫鱼,麦穗鱼、鰟鮍鱼、鰕鯱鱼以及小规格罗非鱼等,以低值鱼为饵料饲养优质鱼。

也可以在单养鳜鱼池中搭配放养较大的鲫鱼和鰟鮍鱼。

因鲫鱼能在池塘中自然产卵繁殖,而且产卵期长,繁殖的小鲫鱼为鳜鱼及时提供了适口饵料。

每亩单养鳜鱼池可投放二冬龄鲫鱼600尾,约100公斤。

和鲫鱼一样,鰟鮍鱼也能在池塘中自行产卵繁殖,为鳜鱼不断提供活饵料。

每亩鳜鱼单养池可放一冬龄鰟鮍鱼10公斤左右,同时投放河蚌500~600只,作为鰟鮍鱼的产卵场所,以繁殖更多的鰟鮍鱼供鳜鱼食用。

除此以外,在单养的鳜鱼池塘内,也可一次放养较多的饵料鱼,通过人工投喂饲料培养饵料鱼,为鳜鱼提供饵料。

平时池塘拉网捕鱼或干塘所得的野杂鱼,也可投放鳜鱼池塘内作为饵料鱼。

鳜鱼成鱼养殖技术:网箱养殖鳜鱼

鳜鱼成鱼养殖技术:网箱养殖鳜鱼

鳜鱼成鱼养殖技术:网箱养殖鳜鱼
1.养殖技术要点
(1)水域选择凡是适宜鲢、鳙鱼种网箱养殖的水域都适宜鳜鱼网箱养殖。

(2)网箱选用聚乙稀0.25/2*3线编织的网箱,规格有4m*7m*2m 或5m*5m*2m等。

(3)鳜鱼放养密度套养网箱为6尾/㎡~8尾/㎡,单养网箱为20尾/㎡~35尾/㎡。

(4)进箱规格网目为2.0cm的网箱,进箱鳜鱼种为10g/尾~30g/尾(鳜鱼摄食饵料鱼的规格为其自身体重的30%~70%)。

(5)饵料鱼放养规格和放养密度:单养箱可根据鳜鱼食日粮、生长
及摄食具体情况随时调整其放养规格和放养密度。

套养箱的饵料鱼规格为2.0g/尾~5.0g/尾,投放量为800尾/㎡~1000尾/㎡。

(6)巡箱洗箱为了保持箱体的正常形状,保证水体流畅水质清新,防止破洞逃鱼,管理人员要经常洗箱巡箱。

每天巡箱1次,每15天洗箱1次。

(7)防止洪水和暴风雨袭击根据气象和水文预报,当洪汛季节来临时,赶在洪水和暴雨到来之前,把网箱转移到避风处和库湾回水处。

(8)定期防病治病通常使用2%盐水浸洗病鱼,每次3分钟~5分钟。

2.网箱养殖鳜鱼的优点
①生长速度较池塘养殖快,294日龄平均体重为887g,个体规格整齐;
②养殖方法简单,技术容易掌握。

特别是网箱套养鳜鱼,既可以获得鳜鱼产量,又可产出大规格的优质鲢、鳙鱼种,是水库网箱养殖的一种新方式;
③产品集中,不存在捕捞问题,可以均衡及时地向国内外市场供应优质活鱼,经济价值高,是创汇的理想项目;
④网箱养殖鳜鱼便于长途运输;
⑤网箱养殖鳜鱼的抗病力强,机械损伤少,成活率高于其他肉食性鱼。

鳜鱼混养的关键技术

鳜鱼混养的关键技术

鳜鱼混养的关键技术
以吃鱼为生的鳜鱼,混养的关键技术是控制鳜鱼的放养规格和混养主养鱼的大小及饵料鱼的生长速度。

必须注意,主体鱼中放鳜鱼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负责除野杂鱼,除病鱼,就要控制放养数量。

如放养过量,饵料鱼不足会造成自相残杀。

饵料鱼不够吃时,要补投饵料鱼。

对其他鱼的安全来讲,要控制鳜鱼的鱼种大小,鳜鱼要比主养鱼小一半,不能与主养鱼等大,否则,主养鱼就会被吃掉。

鳜鱼可套养在亲鱼池或成鱼池内。

亲鱼或成鱼按原计划投放。

鳜鱼放养量:每公顷水面放3~4厘米长的鳜鱼600~800尾。

如主养鱼很大,可放13~16厘米长的鳜鱼150~300尾。

如池内野杂鱼多,可适量多放些鳜鱼,如野杂鱼少,可少放些鳜鱼。

混养鱼池如果靠江、湖、水库等边缘处,可利用雨天对江、湖放水。

江湖中的小鱼会逆流而上,增加池中饵料鱼。

放水时,应放底层水,因为底层水溶氧低,水质差。

如果鱼池中野杂鱼不够吃,应及时补放野杂鱼或放鲢、鳙、鲤、鲫鱼苗。

在养鱼的春末夏初和夏末秋初,要抓紧投喂,保证足量供饵,促进鳜鱼快长。

饵料充足,就可减少鳜鱼之间相互残杀而患病。

混养池中鳜鱼小,爱吃鳑鲏和餐条;
除野灭害作用大,节省饵料与氧耗。

鱼儿都爱游上水,激流就会向上去;
靠湖靠江排污时,能引杂鱼入池里。

套养鳜鱼的三种主要方式

套养鳜鱼的三种主要方式

套养鳜鱼的三种主要方式(一)直接放养选择水深可达1.5-2.0米的池塘,经清整再进行家鱼苗肥水发塘,保持微流水。

发塘密度每1000平方米75万尾,另准备2.5倍水面培育鳜鱼饵料鱼,同时发塘,密度以1000平方米1000万尾,每天泼洒豆浆,10-15天后当饵料鱼体长1.5厘米左右便可放养鳜鱼苗。

每1000平方米放3000至4500尾3厘米左右鳜鱼苗,浅水下塘,之后逐渐加水。

这时饵料鱼成活率约40%。

此时应有控制地投喂饵料鱼,使之与皈鱼同步生长,且始终保持其体长为鳅鱼体长的50%-60%这样适口的规格。

当鳜鱼塘中饵鱼不足时,每隔5天左右投放一次,投喂量根据池塘载鱼量、鳜鱼生长饱食情况而定。

每周换水一次,注新水2次。

根据水量情况施用生石灰消毒,保持水质清新,透明度40厘米左右。

塘中配增氧机,盛夏闷热季节中午开机约1小时,凌晨开机约2小时。

投喂饵料鱼后开机,促进摄食。

这样经3个多月,成活率可达64%。

(二)二级放养直接投放3厘米鳜鱼苗养成鳜鱼成活率较低,一般采用投放一龄大规格鳜鱼种,或用二级放养法。

所谓二级放养,就是首先将鱼苗通过20天左右强化培育成鳞片长齐的10厘米左右大规格鱼种,然后分养大池当年养成商品鳜鱼。

具体做法是:(1)在塘边用网片拦一角或一段小水域。

网目的大小以饵鱼不致进出为度。

规模小的可用网箱来强化培育大规格鱼种。

(2)发塘培育饵料鱼。

(3)饵料鱼长成1.5厘米时,投放3厘米左右鳜鱼苗,并不断补充适口饵料鱼。

20天左右当长成10厘米左右好鱼种后分塘放养。

分塘放养密度按1尾/平方米。

分塘后管理主要是增氧、换水、补充适口饵料鱼和防病等。

成活率可达85%-90%,年底可收获60%-80%的0.5千克/尾的商品鳜鱼。

(三)池塘泥养家鱼成鱼池、亲鱼池及河沟之中野杂鱼多。

在其中混养鳜鱼可抑制野杂鱼生长,变这些低值鱼为高值鱼,有利于亲鱼性腺发育。

鳜鱼种的规格和数量要根据池塘条件,如野杂鱼、饵料鱼供应、载鱼量、水质水源等情况而定。

池塘鱼蟹鳜混养增效益

池塘鱼蟹鳜混养增效益

池塘鱼蟹鳜混养增效益摘要:为改变主养异育银鲫品质下降、供大于求、销售不畅、投资大、见效差的局面,笔者进行了特种水产和常规鱼的混养试验,现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池塘试验在笔者承包塘口进行,面积为32.2亩,其中混养成鱼池一个,面积24.6亩,饵料鱼配套鱼池2个,面积各为3.8亩。

为改变主养异育银鲫品质下降、供大于求、销售不畅、投资大、见效差的局面,笔者进行了特种水产和常规鱼的混养试验,现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池塘试验在笔者承包塘口进行,面积为32.2亩,其中混养成鱼池一个,面积24.6亩,饵料鱼配套鱼池2个,面积各为3.8亩。

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池口长方形,东西向。

混养池利用进排水河道的水位差能够长期形成微流水条件,水深为1.5~2.0米,池塘淤泥30厘米左右,配备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一台,鳜鱼种放养前5天,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0.7克/立方米(5∶2)全池泼洒,前一个月施放发酵好的有机粪肥,培肥池水,鳜鱼种放养后不再施肥。

2.鱼种放养鲢、鳙、银鲫鱼种2月份之前完成投放,放养时每500千克水加入食盐2.5千克、晶体敌百虫(90%)0.5千克,溶化后进行鱼种消毒。

鱼种放养结束后套放扣蟹。

6月10日投放鳜鱼,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在投放鳜鱼的同时,每亩套养花白鲢夏花1.5万尾。

鱼、蟹、鳜鱼种放养情况见表1。

表1混养池放养情况品种鳜鱼银鲫花鲢白鲢河蟹规格(尾/千克)6厘米/尾16~2422~3100数量(尾)3000400020080015003.水质管理鳜鱼放养前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40厘米,放养后池水透明度保持在40厘米以上,溶氧量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

根据季节、天气和鱼类活动情况灵活掌握增氧机开启时间,适时适量注入新水,4月份施用一次生石灰,用量为20克/立方米,并在池四周固着一定量的水花生以调节水质,为鳜鱼和蟹提供隐蔽场所。

4.饲料及饵料鱼投喂用菜籽饼投喂常规鱼及饵料鱼,投饵率为在塘鱼体重的2%~5%,并视季节、水温及吃食情况酌情增减,4~10月份每天投喂一次。

套养鳜鱼的增产增效措施

套养鳜鱼的增产增效措施

套养鳜鱼的增产增效措施鳜鱼单养需要有充足的饵料鱼相配套,技术要求较高,大面积养殖有一定的困难。

可在其他养殖水体中套养鳜鱼。

一、套养方式1、成鱼池套养。

饲养吃食性鱼类的池塘,要求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面积5-10亩,水深2-2.5米。

一般每亩套放一龄鳜鱼种或早繁鳜鱼夏花50-80尾。

2、新鱼池套养。

在亲鱼人工繁殖结束后,每亩套放体长5-8厘米的鳜鱼夏花50-100尾,可增收商品鳜鱼15公斤左右。

3、成蟹池套养。

蟹种放养后,每亩放4-5尾二冬龄鲫鱼,让其自然繁殖鱼苗,作为鳜鱼的开口饲料。

每亩套放鳜鱼夏花15-20尾,每亩可增收商品鳜鱼5-8公斤。

4、大水面套养。

一般每亩放鳜鱼鱼种或夏花25-30尾,既不影响常规品种鱼的产量,也不需另外投喂饵料。

5、小河沟套养。

小河沟中野杂鱼较多,可套养鳜鱼。

一般每亩放养50克以上的大规格鳜鱼种30尾左右。

二、注意事项1、保持较高的溶氧量。

鳜鱼对水的溶氧量要求较高,要求套养鳜鱼的水面水质清新、溶氧量充足,最好栽种一定量的水草,生长季节要经常加注新水,高温季节要勤换水,如能保持微流水则更佳。

2、保证充足的饵料。

鳜鱼属凶猛性鱼类,且极贪食,在饵料不足或不适口时有同类相残食的现象。

所以在鳜鱼苗种放养前,应对套养池中的饵料鱼数量进行调查,如饵料鱼数量较少,则应先在池中引进杂鱼或家鱼夏花。

要求饵料鱼长度为鳜鱼长度的2/5-3/5之间。

3、谨慎使用药物。

因鳜鱼对一些常用药物极为敏感,如敌百虫、孔雀石绿、福美砷、氯化铜、硝酸亚汞等,在鳜鱼养殖中应禁止使用。

套养鳜鱼的水面防病治病可采取:苗种放养前彻底清塘消毒,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定期泼洒低浓度的生石灰液;采用泼洒光合细菌、西菲利等生物制剂的生态防治措施。

成鱼塘套养鳜鱼的管理技术

成鱼塘套养鳜鱼的管理技术

成鱼塘套养鳜鱼的管理技术引言成鱼塘套养鳜鱼是一种常见的养殖方式,它可以有效地提高鳜鱼的产量和品质。

然而,要想成功地管理成鱼塘套养鳜鱼,需要掌握一些关键的管理技术。

本文将介绍成鱼塘套养鳜鱼的管理技术的具体内容,帮助养殖者提高养殖效果。

鱜鱼的生态特性在介绍成鱼塘套养鳜鱼的管理技术之前,首先需要了解鳜鱼的生态特性。

鳜鱼是一种富含蛋白质的鱼类,适宜生长的水温范围为15-25摄氏度。

鳜鱼对水质要求较高,不耐污染,对溶解氧的要求也较高。

此外,鳜鱼喜食底栖动物和浮游生物。

成鱼塘的设计与建设成功管理成鱼塘套养鳜鱼的第一步是进行成鱼塘的设计和建设。

下面是一些关键的设计和建设要点:1. 水体选择选择适宜的水体是成功养殖鳜鱼的前提。

水体的水源应保持稳定且清洁,不受污染。

此外,水体应具备较好的水质和氧气含量,以支持鳜鱼生长和繁殖。

2. 塘口与塘底塘口的设计应考虑水的进出流动,并保证足够的水量供应。

塘底应铺设适量的细沙或石子,以提供鳜鱼觅食和筑巢的场所。

3. 塘坝和塘墙塘坝和塘墙的建设应坚固稳定,以防止水体外流和塘堤漏水。

塘坝和塘墙的高度和宽度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以保证塘面的稳定。

4. 塘深和塘形塘深和塘形对鳜鱼的生长和繁殖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塘深宜为2-4米,塘形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长方形、圆形或梯形等形状。

成鱼塘水质管理成鱼塘套养鳜鱼的水质管理是养殖成功的关键。

下面是一些关键的水质管理技术:1. 水质监测定期监测塘水的温度、溶解氧、PH值等关键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2. 水体通气保持水体的通气是维持良好水质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增加氧气供应设备、搅拌水体等方式增加水体内溶解氧含量。

3. 底泥处理定期清理塘底的底泥,防止底泥的积累和稀释。

4. 水体补充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水体的补充,保持水量的恒定。

成鱼塘的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成鱼塘套养鳜鱼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下面是一些关键的饲养管理技术:1. 饲料选择选择适宜的饲料,符合鳜鱼的生长特点和营养需求,同时要控制好饲料的投喂量,避免浪费和污染水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效益。
为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经济效益, 我县养殖鳜
据我县的鱼池条件 , 在成鱼池 、 虾蟹池 中套养 , 鱼放 5m以上鳜鱼 种 4 ~5 尾 , c O O 成活率和商 品率 可达 8 左右 , O 平均单产可达 1  ̄2 k 5 5 g以上 , 投放 的时 间越早, 鳜鱼规模越大 , 而如果在鱼种池混养鳜鱼虽
12 不 同的鱼 池 养殖方 式对鳜 鱼 的影 响 .
善的进排水系; 有条件 的鱼池 配备增氧机械 。鱼池 清整按常规要求严格进行。 鳜鱼苗种放养量的多少应视鱼池天然野杂鱼的
鳜鱼是以捕捉 、 吞食的方式捕食鲜活饵料鱼 , 2 2 鱼种 放 养 其 .
捕食是通过视觉和其它感觉器官来发现食物和辨别
1 研 究 说 明
本研究是关于水产生物饵料添加剂的制造方
的维生素 B 缺乏症等疾病 。③鱼群处 于紧张状态 法 , 即以在大蒜汁中加入维生素 B得到的蒜硫胺素 等。当养殖的鱼类遭受上述病 害时, 威胁水产养殖 溶液或以在蒜硫胺索溶液 中添加粘合剂得到的混合
者的经营 , 有时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本研究是发明 物作有效成分 , 制成养殖水产生物用的饵料添加剂。
的高低是鳜鱼套混养成败的关键 , 一般成鱼池产量 争空 间, 鳜鱼的生长必定受到限制 , 从而影响其的生
越高 , 鱼的鱼度越大 , 中溶氧越低 , 水 对鳜鱼生长越 长与 成活 。
不利。鳜鱼对水质要求高, 主要是指它对水 中溶氧
含量要求高, 特别是 7 月高温时期 , 中溶氧变 ~9 池 化幅度大 , 溶氧 ( 5 g L 充足, 鱼生 长 良好 , > r/) a 鳜 饵

种在克服上述养殖鱼类疾病 中能发挥很好作用的
众所周知 , 当缺乏维生素 B 时, 包括人类在 内
添加剂 , 即以在大蒜汁中加入维生素 B 得到 的蒜硫 的动物就会 出现各种疾病 , l 鱼类 同样也会出现生长
胺素溶液或以在蒜硫胺素溶液中添加粘合剂得到的 缓慢 , 厌食 , 然后是逐渐衰退甚至死亡。
水为主的鱼池套混养鳜鱼就没有投喂商品饵料的鱼 毒 后再 下 池放养 。
收稿 日期 0 6 5 1 20— — 02
维普资讯
20 0 6年 第 7
掺 有 天菇 添加 利 的水 产养 殛饲 料 的研 究
张丽 霞 杨 正 平
( 阳工 学院 , 安 河南安 阳 450 ) 500
混合物作有效成分 , 制成养殖水产生物用 的饵料添
加剂 。
收稿 日 :06 -5 期 20 ̄51
过去 , 人工养殖用 的饵料的主要成分是杂鱼 , 但
是已经知道 , 这些杂鱼体内含有大量的硫胺素酶 , 将
2 3 饵 料来 源 .
维普资讯
20 0 6年 第 7
荫 奄泌套; 幂级 龟番殖技 术研 究 I l
陈永祥 徐 吉成 凌君 芬 王金 胜
( 江苏省建 湖县 水产技 术指 导站 , 江苏建 湖 2 4 0 ) 2 7 0
在成鱼池中套混养鳜鱼是充分利用鱼池 中低值 池效果好, 因此 , 套混养殖鳜鱼应尽量选择投喂商品 野杂鱼转化为质优价高的名优产品鱼, 是对鳜鱼规 饲料的鱼池来养殖。 模化 、 产业化开发的一种新型高效模式 。根据鳜鱼 13 不同放养模式对鳜鱼成活率和商品率的影响 . 的生物学特征及我县养殖经验 的总结, 首先必须 了
食物, 多在早晨 和傍晚捕食 , 般不在水 面活 数量和规格而定 , 并且 一 根据我县情况 , . _ 般亩放 5m 以 c 动, 因此池塘水质的清新与混浊对鳜鱼捕食饵料鱼 上鳜鱼苗 4  ̄5 尾; 0 0 放养时间 5 月下旬 , 最迟 不超
有直接的关系 。如果水体混浊度大 , 将会影响鳜鱼 过 6 月上旬 ; 以防治病害发生鳜鱼苗下塘前 应用食 的视觉 , 造成捕食 困难, 将影响其生产和产量。以肥 盐水( ~5 6 3, 浓度) 9 6 9 , 或高锰酸钾溶液等药物浸洗消
解和掌握以下几个关系 , 才能获得较好 的鳜鱼养殖 鱼主要是利用当年繁殖的鳜鱼苗种养成商品鱼, 根
1 成 鱼养殖技术对套养鳜鱼 的影 响
11 成鱼 池产 量 的高低 对鳜 鱼产量 的影 响 .
但 与鳜鱼争氧、 鳜鱼是一种高耗氧 肉食性鱼类。池中溶氧含量 饵料鱼充足, 因鱼种池放养密度大 ,
摘要 以在大蒜汁中加入维生索 B得到的蒜硫胺索溶液或以在蒜硫胺索溶液中添加粘合剂得到的混合物 1
作有效成分 , 以制成在克服养殖鱼类 疾病 中发 挥很好作用 的饵料添加剂 。 可 关键词 大蒜 ; 添加剂 ; 饵料
过去 , 在人工饵养鱼类 、 蟹等甲壳类水产生 虾、
物的过程中, 往往存在下列问题 : ①内脏器官各种机 能下降, 出现肝病 、 贫血等症状。②因饲喂饵而引起
死亡 。根据试验结果比较, 成鱼单产在 50 g 亩左 2 1 池塘条件 0k/ .
右, 成活 率 在 8 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k / O 60 g 亩左 右 成活 率 在
以吃食 性 为 主 的成 鱼池 面积 一 般 以 1- 2 0- 0亩 -
5 %左右 , O 超过 60 g 亩 以上就不宜套混养鳜 鱼, 为宜 , 5k/ 以滤食性鱼类为主的池塘面积可大些, 一般为 因此 , 成鱼池套{ 养鳜鱼应选择 中低产鱼池, 昆 主养鱼 2 -4 亩为宜 , 0- 0  ̄ 水深 2 米左 右; 池底 淤泥较少 ; 有完 产量 4 0- 0k / 0 , 50 g亩为宜。 - -
2 成鱼池套 养鳜鱼 的技术要点
在 了解和掌握上述池塘混 养鳜鱼的基本情况 料利用率高, 溶氧低 ( m / )  ̄3 g L 不仅影 响鳜鱼的生 下 , 要想获得鱼池套混养鳜鱼高产高效 , 在养殖生产
长发育 , 还会因溶氧严重不足 ( : g L 使其窒息 技术上必须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l / ) n 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