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法脱硫存在的问题
烟气氨法脱硫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烟气氨法脱硫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摘要:氨法湿法脱硫技术的发展期,技术还不够成熟,运行初期出现了脱硫液处理不当、管道的堵塞等诸多问题。
通过在工艺设备操作过程中的不断摸索,进行了烟气氨法脱硫技改工程及工艺调整优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是公司的环保实施运行水平得到很大提升。
关键词:烟气氨法脱硫工艺;技改工程;存在问题;改进措施一、烟气氨法脱硫技术优势(一)技术优势在氨法脱硫工艺中,氨的活性高,与烟气反应速度快。
其液气比低于常规液体脱硫工艺,因此脱硫容易,不需要系统施加过大压力。
如果安装并配备了蒸汽加热器,则整体系统的总设计阻力不得超过1.2kPa。
氨水作为氨法脱硫中应用的脱硫剂,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和化学反应速率。
它完成反应的时间短,要求低,不受原始烟气浓度的限制,也不被烟气流速影响。
氨法脱硫控制系统采用与PLC单元控制系统相同的分散控制系统。
目前,整体脱硫作业发展了较长时间,技术水平较高,基本能实现自动化运作,智能化控制反应过程中的重要控制点。
如果设备发生故障,控制系统能够及时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及时进行处理,提升整体反应作业的安全性。
由于氨法脱硫反应涉及物质多为液体和气体,生成的反应物也大多溶于水,反应过程中不容易产生堵塞和淤积等现象,也不容易导致设备磨损,自动控制影响因素少,方便建立自动化控制系统。
(二)环境效益目前我国全面强调环保工作的重要性,不论各个地区,环保部门已逐步提出按期完成锅炉烟气处理设备现代化改造的要求,能够确保极低的SO2排放。
氨法脱硫技术基本上不产生废气、废水和废渣,基本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氨法脱硫最终废气排放量较低,也不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如果二氧化硫质量浓度达到极低排放水平,即10~20mg/时,对大气污染较小,不存在二次污染现象。
氨法脱硫同时可以做到无废水排放,氨法脱硫产生的废水可返回脱硫塔作为工艺用水回收,基本不需要进行排放,减少对水资源浪费和污染二、烟气氨法脱硫技改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脱硫液的处理问题以及相应的改进措施当前各个工业企业所实际采用的锅炉烟气氨法脱硫技术主要是采用必要的脱硫液来在生产工作当中循环往复地实现针对烟气当中含有的二氧化硫气体进行吸收,一般情况下脱硫循环液当中含有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主要包括有灰尘、氯离子、硫酸铵以及亚硫酸铵等化学成分。
氨法脱硫存在的问题

氨水在温度较高时(一般是60度以上)就逐步分解成为气体氨与水,形成氨逃逸,气体氨是不参与反应的;并且二氧化硫在温度较高时也很难被溶解吸收,化学反应通常是在液体中进行,所以把温度降低到60度以下是必须的选择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气溶胶和氨损。
气溶胶是指固体或液体微粒稳定地悬浮于气体介质中形成的分散体系。
在氨法脱硫过程中,业硫酸铉和业硫酸氢铉气溶胶随净烟气排出,造成氨的损耗,成为困扰氨法脱硫技术发展的瓶颈。
氨法技术在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时,不产生二氧化碳(钙法每脱除1吨二氧化硫的同时产生0.7吨二氧化碳),不产生任何废水、废液和废渣。
另外,氨法技术脱硫的同时具有脱销能力,目前很多烟气脱硫装置经检测脱硝率均在30% 以上。
由于液气比较常规湿法脱硫技术降低,脱硫塔的阻力仅为800Pa左右,包括烟道等阻力脱硫岛总阻力在1000Pa;配蒸汽加热器时脱硫岛的总设计阻力也仅为1250Pa左右。
因此,氨法脱硫装置可以利用原锅炉引风机的潜力,大多无需新配增压风机;即便原风机无潜力,也可适当进行风机改造或增加小压头的风机。
关于脱硫塔出口烟气温度的处理有以下4种方案:(1)设置气/气换热器(GGH),使FGD进口热烟气和出口冷烟气之间进行换热,FGD出口烟气被加热至80C以上后排入烟囱。
此法无需消耗外部热量,比较经济,但一次投资很大,1*300MW脱硫机组的回转式GGH造价达1250~1350万元/台;同时由于烟气两次换热,烟气阻力降很高,达1200Pa~1500Pa烟气升压耗能很大。
(2)在脱硫塔出口设置烟气加热器,利用外部蒸汽加热FGD出口冷烟气。
此法一次投资相对较低,但需消耗一定量的外供蒸汽,运行成本高。
(3)在脱硫塔顶部增设一高30M左右的玻璃钢排气筒(排烟口总高度60米),使脱硫后的净烟气直接从此烟囱排放,原烟囱作为事故排放烟囱备用。
此法投资和能耗都比较低(如果原锅炉引风机能提供1200~1000Pa的余压,可以不设FGD升压风机)。
氨法脱硫工艺运行存在问题研究

氨法脱硫工艺运行存在问题研究发布时间:2022-08-30T07:12:03.451Z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2022年4月8期作者:庞文坚[导读] 二氧化硫长期以来被看作是环境污染的重点成分。
近些年,伴随着我国工业生产工艺的快速发展进步,庞文坚百色百矿发电有限公司田东电厂摘要:二氧化硫长期以来被看作是环境污染的重点成分。
近些年,伴随着我国工业生产工艺的快速发展进步,绿色环保需求也越发严苛,氨法脱硫工艺以其烟气脱硫效果好、副产物氨肥可循环利用等优势快速发展,并在各化工企业应用推广起来。
本文对我国氨法脱硫工艺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一点看法。
关键词:氨法脱硫工艺;运行;问题氨法烟气脱硫工艺为现阶段全球新型工业化使用的烟气脱硫手段中的一种。
氨法脱硫工艺不但能高效化烟气脱硫,而且还能局部去除烟道气中的氮氧化合物,烟气脱硫后产生副产物为硫酸铵化肥,不产生任何污水排出,实现资源全方位回收利用,是抑制酸雨产生和二氧化硫排出环境污染直接高效和绿色环保的湿法烟气脱硫工艺。
一、影响氨法脱硫工艺脱硫效率的主要因素(一)氨水喷嘴的角度及数量氨水雾化成效与烟气脱硫效果有着较大的关联性,雾化成效越好,氨水与烟道气触碰范畴越大,二氧化硫去除效果越高。
针对相同的烟道气量,不可以单纯地运用添加氨水量提升烟气脱硫效果,而应运用最大限度地提升喷雾工艺,添加液气触碰范畴实现烟气脱硫效果的提升。
微液滴与大的覆盖范围是重点。
净化塔内烟道气分散不匀称,差异范畴二氧化硫浓度值具有较大区别,而且塔内烟道气流动速度与灌进氨水密度相互间具有分配不匀称的问题,导致烟气脱硫效果总体水准不高,因此,须运用有效布置氨水喷嘴方向和数目来处理该类问题,使烟气脱硫效果总体水准获得提升。
(二)烟气脱硫塔内的烟气温度烟气脱硫塔内的烟气温度与烟气脱硫效果具有较大的关联性。
较低温度情况下二氧化硫去除率较高,随温度上升,去除率降低;温度持续上升,去除率则逐渐上升。
在氨法脱硫工程现实使用环节中,烟气脱硫塔内的温度宜抑制在60℃以内或在80℃以上,才可以高效确保烟气脱硫效果。
氨法脱硫工艺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1 氨水喷嘴的数量 影响氨法脱硫工艺应用效果的因素之一 为氨水喷嘴的数量。在氨水在氨法脱硫工艺 应用期间,烟气等量的不同需要通过增加不 同的氨水量来提升脱硫的效率,可利用最大 限度地增加喷雾提升喷雾技术来扩大气体与 液体的接触面积,进而提升脱硫的效果。由 此可见,在氨法脱硫工艺期间,氨水喷嘴的
数量对氨水的雾化效果具有较大影响。因此, 在氨法脱硫工艺过程中应注重氨水喷嘴的数 量,避免出现烟气流速和喷入氨水的密度不 均衡等问题。
2.2 脱硫塔温度 影响氨法脱硫工艺应用效果的第二个因 素是脱硫塔温度带来的影响。脱硫塔内,脱 硫塔内部的烟气温度和脱硫效率两者之间联 系密切,通常来说,脱硫塔内烟气的温度越 低,则二氧化硫的脱除效果越好,伴随着脱 硫塔内温度的不断上升,脱硫的效率逐渐降 低,若是温度持续升高,则脱除率会开始上 升。在氨法脱硫技术应用期间,脱硫塔内部 的温度应控制在 80 摄氏度以上、60 摄氏度以 下,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烟气脱硫的效果和效 率[1]。
科学论坛
幸福生活指南
氨法脱硫工艺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陈孝双
南京新世纪环保工程运行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 要:本文选择就氨法脱硫工艺存在的问题及应急应对措施,这一论点进行分析和研究,为了确保分析和研究的全面性,设计了如下研究框架。 首先,阐述了氨法脱硫工艺的相关内容,包括氨法脱硫工艺的应用原理以及应用优势,增加对氨法脱硫工艺优势以及原理的了解,为后文的分析奠 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阐述影响氨法脱硫工艺应用效果的因素,掌握影响氨法脱硫工艺效果原因。最后,阐述氨法脱硫工艺应用存在的问题, 掌握当下应用的现状,最后针对氨法脱硫工艺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举措,确保安法脱硫工艺的有效应用,发挥其最大的优势。 关键词:氨法脱硫工艺;问题;应对;措施
氨法脱硫系统工艺优化分析与应用

氨法脱硫系统工艺优化分析与应用氨法脱硫技术是一种常用于燃煤电厂和工业锅炉中的脱硫技术。
通过将氨水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进行反应,将其转化为硫酸铵,从而达到减少空气污染物排放的目的。
在实际应用中,氨法脱硫系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如脱硫效率不高、氨逃逸严重、脱硫废水处理难等,因此需要对其工艺进行优化分析和改进。
一、工艺原理氨法脱硫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含有二氧化硫的烟气经过喷雾塔,与氨水进行接触反应,生成硫酸铵颗粒并形成脱硫废水。
其中主要的反应方程式为:SO2 + 2NH3 + H2O = (NH4)2SO3(NH4)2SO3 + H2SO4 = 2NH4HSO4在这个反应过程中,氨水起到了中和和还原作用,将二氧化硫转化为相对无害的硫酸铵颗粒,从而达到净化烟气的目的。
二、系统组成氨法脱硫系统主要由喷雾塔、吸收器、氧化器、堆肥池、除氨设备、再生器和脱硫废水处理设施等部分组成。
喷雾塔是氨法脱硫系统的核心部件,用于将烟气和氨水进行充分接触和反应;吸收器用于收集并处理含有硫酸铵颗粒的烟气;氧化器用于将硫酸铵颗粒转化为硫酸铵;堆肥池用于暂存和处理脱硫废水;除氨设备用于去除脱硫废水中的氨气;再生器用于再生氨法脱硫系统中使用的氨水;脱硫废水处理设施用于处理脱硫废水中的污染物。
三、存在问题虽然氨法脱硫技术已经在国内外的燃煤电厂和工业锅炉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难点:1. 脱硫效率不高。
由于烟气中的湿度和温度变化较大,以及烟气中存在着除硫剂的分布不均匀问题,导致氨法脱硫系统的脱硫效率不稳定,难以保证达标排放。
2. 氨逃逸严重。
在氨法脱硫过程中,由于氨水蒸气的挥发和气泡塔的氨泄漏等原因,导致氨气逃逸严重,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引起安全隐患。
3. 脱硫废水处理难。
由于氨法脱硫系统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硫酸铵和氨,难以直接排放,需要进行专门的处理和再利用。
四、优化分析针对氨法脱硫系统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分析和改进:1. 提高脱硫效率。
氨法脱硫装置生产过程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氨法脱硫装置生产过程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摘要:氨法脱硫是利用高活性氨水为吸收剂,使SO2与烟气反应,获得硫酸铵的资源回收技术,工艺原料易得,不产生废水,能适应与满足化工企业生产需求。
关键词:氨法脱硫;问题;措施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Production of Ammonia DesulfurizationUnitDong Wanying1前言氨法脱硫工艺能实现低能耗和有效的硫资源回收,可充分利用煤化工装置产生的废氨作为脱硫剂,用于硫回收装置的烟气脱硫,能治理SO2污染,还可生产含有硫酸铵的副产品化肥,系统不会产生废水或废渣,具有显著的综合效益,更符合循环经济要求。
2 氨法脱硫装置存在的问题某公司硫回收装置制硫后产生尾气进入尾气焚烧炉,氧化为SO2。
氨法脱硫工艺用于去除高温烟气中SO2,即基于(NH4)2SO3-NH4HSO3混合溶液,在脱硫吸收塔中与烟气中SO2反应生成(NH4)2SO3,再氧化生成一定浓度的(NH4)2SO4溶液,经结晶干燥工艺处理后,得到硫铵产品。
氨法脱硫装置脱硫塔入口烟气量50000~10000Nm3/h,入口SO2、H2S含量6000~9000mg/Nm3。
脱硫处理后烟囱排气指标设计值要求SO2浓度≤50mg/Nm3,NH3浓度≤8mg/Nm3。
氨法脱硫项目投产以来,装置现场有刺鼻气味,远超脱硫塔尾气设计排放指标,出口净烟气拖尾严重,造成环境污染;硫酸铵溶液密度保持在1.10g/cm3,溶液氧化率在80%,指标达不到要求,硫酸铵溶液质量长期不合格,结晶困难,所以暂用槽车外送出厂处理。
氨法脱硫装置运行时,出现脱硫塔出口尾气SO2不达标、硫酸铵溶液氧化率低、硫酸铵难以结晶、装置腐蚀严重等问题,装置长期在非正常条件下运行,难以保证稳定生产。
对大气造成污染,且无产品产出,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经济损失。
系统很难继续运行,急需改造。
3 氨法脱硫装置生产中问题原因及应对措施3.1、氨逃逸。
氨法脱硫工艺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氨法脱硫工艺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发布时间:2021-09-26T08:22:15.775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1年16期作者:刘利[导读] 有利于老锅炉进行改造。
但是氨气脱硫工艺仍然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江苏爱尔沃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徐州 221006摘要:氨法脱硫技术因对不同煤种特别是高硫煤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及较高的脱硫效率,逐渐得到市场的青睐。
尽快研究并解决氨法脱硫面临的氨逃逸、气溶胶、氧化难、氯离子富集等问题,将有利于氨法脱硫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氨法脱硫工艺;问题;应对措施1氨法脱硫工艺存在的问题氨法脱硫工艺的技术特点是安全资源化,能够变废为宝、化害为利;装置的阻力小,节省运行电耗;防腐先进且运行可靠;装置设备占地面积小,有利于老锅炉进行改造。
但是氨气脱硫工艺仍然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氨逃逸现象的产生,氨在常温常压的状态下极其容易挥发,防止氨随着脱硫尾气逸出,减少其对环境产生的污染是氨法脱硫工艺面对的首要问题。
氨逃逸指的是在氨水温度较高的情况下逐渐汽化成氨气与水的过程,氨气不参与脱硫反应,而是同烟气一起排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脱硫工艺的发展以及周边的环境。
气溶胶现象,气溶胶拖尾指的是液体或者固体的小质点分散并且悬浮在大气中而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在氨法烟气脱硫中气溶胶颗粒形成主要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一种是氨法脱硫工艺中排出的烟气,烟气中夹带的氨水被挥发,逃逸出的气态氨与烟气中没有脱除。
另一种是氨水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以后,脱硫液滴被烟气携带而出,因为蒸发、烟气气体速度过快导致气溶胶现象的形成。
2氨法脱硫工艺积极的应对措施2.1氧逃逸外理措施针对氨法脱硫工艺中氨逃逸现象的处理措施如下:(1) 脱硫剂建议使用废弃的氨水,严格控制废弃氨水的质量问题,其中含粉类物质不能超过50mg/L,油的含量不能超过20mg/L,H.S 的含量不能超过0.02%,它们对硫酸铵结晶有着一定的抑制作用,最终导致脱硫反应形成的亚硫酸铵没办法得到氧化。
热电厂氨法脱硫系统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

热电厂氨法脱硫系统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湿式氨法烟气脱硫通常存在结垢、堵塞和腐蚀等问题,通过增加特殊设备均能很好解决相关的问题,但是气溶胶的形成是湿式氨法烟气脱硫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采用比较低浓度的氨水,降低脱硫吸收温度,在脱硫出口增加湿式电除雾器,综合优化脱硫工艺参数,从而大大降低硫酸氨气溶胶的排放,使环境影响降低到最小。
标签:气溶胶;氨法;湿式烟气脱硫1、热电厂氨法脱硫系统现状目前,氨法脱硫工艺以氨水为吸收剂,主要采用喷淋吸收的方式,副产硫酸铵化肥,洗涤工艺中产生的浓度约30%的硫酸铵溶液排出洗涤塔,可以进一步处理或直接作为液体氮肥出售,也可以把这种溶液进一步浓缩蒸发干燥加工成颗粒、晶体或块状化肥出售。
目前的吸收装置,都没有较好的办法彻底解决氨法脱硫中产生的气溶胶问题,脱硫装置出口尾气中硫酸氨微细颗粒超标,带来严重的二次污染。
目前国外是采用在尾气出口加装湿式电除雾器,脱除尾气中的微细硫酸氨颗粒。
由于湿式电除雾器造价昂贵,因此并没有在国内氨法脱硫装置中得到广泛应用。
2、氨法烟气脱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氨法烟气脱硫通常存在结垢、堵塞、腐蚀和气溶胶等棘手的问题。
这些问题如解决的不好,便会造成二次污染、运转效率低下或不能正常运行等。
2.1结垢和堵塞及解决方法在湿式氨法烟气脱硫中,设备常常发生结垢和堵塞。
常见的解决方法有:在工艺操作上,控制溶液的pH值和浓度;保持溶液的晶种数量;严格除尘,控制烟气进入吸收系统所带入的烟尘量,选用不易结垢和堵塞的吸收设备,选择表面光滑、不易腐蚀的材料制作吸收设备。
2.2腐蚀及解决方法煤炭燃烧时除生成SO2以外,还生成少量的SO3,烟气中SO3的浓度为10~40ppm。
由于烟气中含有水(8%~14%),生成的SO3瞬间内形成硫酸雾。
硫酸雾凝结成硫酸附着在设备的内壁上,或溶解于洗涤液中。
同时硫酸氨和亚硫酸氢铵都具有腐蚀性,这就是湿法吸收塔及有关设备腐蚀相当严重的主要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水在温度较高时(一般是60度以上)就逐步分解成为气体氨与水,形成氨逃逸,气体氨是不参与反应的;并且二氧化硫在温度较高时也很难被溶解吸收,化学反应通常是在液体中进行,所以把温度降低到60度以下是必须的选择
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气溶胶和氨损。
气溶胶是指固体或液体微粒稳定地悬浮于气体介质中形成的分散体系。
在氨法脱硫过程中,亚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铵气溶胶随净烟气排出,造成氨的损耗,成为困扰氨法脱硫技术发展的瓶颈。
氨法技术在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时,不产生二氧化碳(钙法每脱除1吨二氧化硫的同时产生0.7吨二氧化碳),不产生任何废水、废液和废渣。
另外,氨法技术脱硫的同时具有脱销能力,目前很多烟气脱硫装置经检测脱硝率均在30%以上。
由于液气比较常规湿法脱硫技术降低,脱硫塔的阻力仅为800Pa左右,包括烟道等阻力脱硫岛总阻力在1000Pa;配蒸汽加热器时脱硫岛的总设计阻力也仅为1250Pa左右。
因此,氨法脱硫装置可以利用原锅炉引风机的潜力,大多无需新配增压风机;即便原风机无潜力,也可适当进行风机改造或增加小压头的风机。
关于脱硫塔出口烟气温度的处理有以下4种方案:
(1)设置气/气换热器(GGH),使FGD进口热烟气和出口冷烟气之间进行换热,FGD出口烟气被加热至80℃以上后排入烟囱。
此法无需消耗外部热量,比较经济,但一次投资很大,1*300MW脱硫机组的回转式GGH造价达1250~1350万元/台;同时由于烟气两次换热,烟气阻力降很高,达1200Pa~1500Pa,烟气升压耗能很大。
(2)在脱硫塔出口设置烟气加热器,利用外部蒸汽加热FGD出口冷烟气。
此法一次投资相对较低,但需消耗一定量的外供蒸汽,运行成本高。
(3)在脱硫塔顶部增设一高30M左右的玻璃钢排气筒(排烟口总高度60米),使脱硫后的净烟气直接从此烟囱排放,原烟囱作为事故排放烟囱备用。
此法投资和能耗都比较低(如果原锅炉引风机能提供1200~1000Pa的余压,可以不
设FGD升压风机)。
(4)可让一部分原烟气走旁路,这一部分烟气不进入脱硫装置进行脱硫降温,在与FGD出口冷烟气混合达到80℃以上后,直接排入烟囱。
此法不设GGH,也不消耗外供蒸汽,但会损失一部分脱硫效率(约下降25%),排放烟气仍可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SO2≤400mg/Nm3)。
如果脱硫后的净烟气能够从脱硫塔顶加高的FRP烟囱直排,加上20%左右浓度的废氨水,氨法脱硫工艺的投入和运行成本将是众多脱硫方法中最低的。
净烟气排放的技术方案
烟气经过湿法脱硫系统洗涤后,温度降至50~60℃,为接近饱和的湿烟气(湿露点温度45℃),对烟囱有轻微腐蚀作用。
整个FGD烟气系统的压降由位于FGD系统上游的过来引风机提供,使整个FGD系统为正压操作,同时避免引风机可能受到的低温烟气的腐蚀,保证引风机及整个FGD系统长期安全运行。
待处理的锅炉原烟气从两台引风机汇总烟道引出,汇总后经过FGD烟气进口挡板门首先进入预洗涤塔。
在预洗涤塔内,烟气与循环喷淋的硫酸铵浆液进行热交换,烟气温度下降至90~80℃后进入脱硫塔;同时,硫酸铵溶液吸热、蒸发,进而达到浓缩的目的。
浓缩后的硫酸铵浓度可达到40%以上。
在设计工况下,经过预洗涤塔后的烟气温度由135℃降至80℃,后进入脱硫塔进行脱硫反应。
在脱硫塔内,原烟气中的SO2等酸性气体与氨水浆液充分接触反应后被脱除。
烟气温度进一步降低至饱和温度50℃左右,后从脱硫塔顶部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除雾器冲洗的目的,一方面是防止除雾器结垢,另一方面是补充因烟气饱和而带走的水份,以维持吸收塔内要求的液位。
在脱硫塔的顶部特设一层水喷淋洗涤层,以进一步降低净烟气中游离氨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