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第四课时学讲方式教案
最新版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单元《认识多位数》教案

二认识多位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现实的问题情境,了解十进制计数法,认识万级和亿级的计数单位,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理解并掌握含有万级和亿级的数的组成,能正确地读、写多位数;会用算盘表示多位数;会比较多位数的大小,会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理解近似数的含义,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使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感受大数目的实际大小,能用大数目描述生活中一些事物的具体数量,获得良好的数感;能有根有据、有条有理地思考和表达,发展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认识多位数的过程中,感受大数目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习惯;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1)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分级的方法,学会整万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学会整万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亿以内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引入: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常常遇到、用到比万大的数,谁来读一读下列几组数据?课件出示图片及文字。
:(1)我国的领土面积约为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位。
(2)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皇宫是北京的故宫。
它的占地面积约为七十二万平方米。
(3)2011年,我国芝麻、茶叶和油菜籽的总产量如下:芝麻六十一万吨、茶叶一百六十二万吨、油菜籽一千三百四十三万吨。
让学生根据课件出示的内容读数。
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万更大的数。
(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1.复习万以内数的知识。
(1)指名学生说出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2)课件出示:填一填,说一说。
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一千是()。
说一说: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读一读下列各数:2362、1002、8945。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主要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认识和读写方法,以及了解多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多位数的读写、比较多位数的大小、多位数的组成和应用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多位数的认识和读写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的基本知识,对数的读写和比较大小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多位数的读写和组成,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耐心引导,让学生逐步掌握多位数的认识和读写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认识和读写方法,能够正确、快速地读写多位数。
2.让学生了解多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够比较两位数、三位数和四位数的大小。
3.让学生理解多位数的组成,能够分析多位数的每一位数代表的意义。
4.培养学生运用多位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多位数的读写方法。
2.多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3.多位数的组成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多位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大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激励评价法:注重对学生的激励评价,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位数的图片、卡片等教学资源。
2.准备多位数的练习题和应用题。
3.准备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卡片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回顾三位数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利用教学课件,展示多位数的大小,让学生初步感受多位数。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认识方法,能够正确读写多位数,理解多位数的组成和位值,并进行简单的多位数加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景和实例,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多位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数能力和一位数的加减法运算,但对于多位数的认识和运算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本单元时,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多位数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多位数,理解多位数的组成和位值。
2.培养学生对多位数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多位数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多位数的组成和位值的理解。
2.多位数的读写方法。
3.多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多位数的知识。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多位数的认识和理解。
3.操作教学法:通过实物操作和数学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多位数的知识。
4.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多位数的教学课件,包括图片、动画、游戏等。
2.教学道具:准备多位数的卡片、计数器等教学道具。
3.学习任务单:设计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多位数图片,如电话号码、车牌号等,引导学生对多位数产生兴趣。
教师提问:“你们见过这些数字吗?它们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多位数的组成和位值,如“1000是一个四位数,它的位值分别是千位、百位、十位和个位”。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教学设计(整单元)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教学设计(整单元)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认识和读写方法,理解多位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能正确进行多位数的加减运算。
本单元的学习对于学生建立数的概念,形成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基本概念,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但对于多位数的认识和读写方法,以及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的理解还有待加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式,逐步掌握多位数的认识和读写方法,理解多位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认识多位数,理解多位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能正确进行多位数的读写和加减运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多位数的认识和读写方法。
2.多位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的理解。
3.多位数的加减运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多位数,理解多位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多位数的认识和读写方法。
3.操作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多位数的加减运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多位数的认识、读写、加减运算的教学课件。
2.教学素材:准备生活情境图片、数学游戏道具等。
3.学习用品:为学生准备练习本、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多位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多位数的认识和读写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理解多位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的内容主要包括多位数的认识、读写和比较。
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旨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多位数的意义,掌握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方法,为学生后续学习更大数的计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整数的认识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多位数的认识、读写和比较对于他们来说还是一个新的概念,需要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交流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各有不同,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因材施教。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认识、读写和比较方法,能够正确地读写和比较多位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多位数的认识、读写和比较方法。
2.教学难点: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学具和黑板等教学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多位数的意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创设情境,引出多位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新课:讲解多位数的认识、读写和比较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
3.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巩固所学知识。
4.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探讨,分享彼此的成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发现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规律。
6.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行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练习。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多位数的认识、读写和比较方法。
(教案)第二单元 认识多位数第4课时(2)-四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第4课时(2)-四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数的进位及借位的概念;2.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多位数的计算;3.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1.数的进位及借位的概念;2.加减法的运用;3.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数的进位及借位的方法;2.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运算转化。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课本、白板、彩色粉笔、五十元钞票。
学生:学生练习册、课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用一张五十元钞票,向学生展示备课的实际物品,引发学生对计算金额及找零的认识。
2.教师引导学生「十位」「个位」的概念,并通过示例与实物的展示,增强学生的记忆。
二、讲解(15分钟)1.进位与借位的概念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数的进位及借位概念:当加法或减法中某一位数字相加或相减后产生进位或借位,需要将其加减项的位数相应调整以实现正确计算。
2.多位数的计算教师通过多组题目及示例,介绍多位数的计算方法,教授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多位数的计算。
三、练习(25分钟)1.自主练习教师为学生提供练习册的相关题目,学生自主完成习题并在白板上核对答案。
2.课外拓展教师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进行联想及记忆,同时提供相关网站及练习资料,拓展学生思路。
四、巩固(10分钟)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点评,再次强调进位及借位的概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强化记忆。
五、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下一次课前的时间复习今日所学内容,并再次提醒学生多加利用积极思考及总结课堂知识。
教学资源:1.教学课件、课本、白板、彩色粉笔、五十元钞票;2.学生练习册、课本;3.相关网站及练习资料。
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听、讲、做、思维的表现,提问有针对性地把握学生的水平及潜力。
2.作业表现:布置相应的作业,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及评估。
3.课外拓展:检测学生在课外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拓展及应用。
扩展如果时间允许,教师可以考虑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课堂竞赛,通过形式多样的比赛提高学生的课堂活跃度和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多人还原率。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集体备课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多位数》是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认识方法,能够正确读写多位数,理解多位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以及能够进行多位数的简单运算。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数能力,能够正确读写一位数和两位数,但是对于多位数的认识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学生在学习多位数时,可能会存在对数位顺序的理解不清晰,对计数单位的概念模糊,以及对多位数的读写规则掌握不熟练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多位数的认识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认识方法,能够正确读写多位数。
2.让学生理解多位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
3.培养学生进行多位数的简单运算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多位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的理解。
2.多位数的读写规则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具体的情境和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多位数的认识方法。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多位数的学习材料和卡片。
2.计数单位的学习材料和卡片。
3.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多位数,让学生观察并猜测这些多位数代表的具体数值。
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多位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通过具体的示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多位数的读写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多位数的认识和运算游戏。
每组学生轮流抽取卡片,卡片上有一位多位数和一个运算符号,学生需要迅速正确地完成运算并回答问题。
通过这种游戏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多位数的认识和运算方法。
(教学设计)第二单元 认识多位数第4课时(1)-四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学设计)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第4课时(1)-四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课程背景本教学设计针对四年级学生,是数学下册的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中的第4课时(1)。
本课程主要教授四年级学生多位数的认识和运算,使其能够掌握多位数的大小比较、进位和退位等运算法则。
同时,本课程也是学生学习数学基础知识的必要课程之一。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让学生能够正确识读多位数和进行大小比较;2.让学生能够正确进行多位数的进位操作;3.让学生能够正确进行多位数的退位操作。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多位数的大小比较;2.多位数的进位操作;3.多位数的退位操作。
教学难点:1.多位数的大小比较涉及到的概念较多,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记忆能力;2.多位数的进位和退位操作需要学生掌握进位和退位的规则。
教学过程及方法第一步:导入新课1.老师向学生出示几个多位数,让学生自己尝试识别和读出;2.通过课堂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步:学习内容的讲解和演示1.通过PPT进行多位数大小比较的讲解;2.通过PPT进行多位数进位和退位规则的展示和讲解;3.通过例题演示,讲解多位数进位和退位操作的具体步骤。
第三步:巩固练习1.在课堂上布置若干道课后习题,让学生自己尝试解答;2.讲解部分习题答案,帮助学生理解题目。
第四步:课后作业布置1.布置一定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2.鼓励学生自己多进行习题练习,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互动和讲解过程中的小测验来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课后作业的批改,来进一步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教学资源1.PPT课件;2.课后习题及答案。
总结本节课为四年级学生学习多位数的相关知识的必要课程,通过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确保学习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最后,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多进行习题练习,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一亿是()个亿
八百一十四亿是()个亿
组织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再独立完成填空,汇报交流。
3.整亿数的写法。
(1)观察整亿数的特点:说说上面这三个数有什么共同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得出:这三个数都是整亿数,它们的万级和个级上的数字都是0。
(2)师生共同完成二亿的写法。
二亿写作:200000000
学生活动
教师助学
课后改进
(1)引导学生读题。
(2)说一说题中有哪些比亿还大的数?
2.认识亿以上的数。
(1)认识亿级的计数单位。
教师和学生一起,用计数器一边拨数,一边读:一千万一千万地数,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2)让学生先说说下面的数各有多少个亿,再照样子填一填。
1.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例题3文字及图片。
我们已经学过了亿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比亿大的数,今天就要一起来学习比亿大的数。(板书课题)
在教学之路上,你是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
让教育因落实而精彩,让教学因细节而美丽。
在教学之路上,你是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
(出示数位顺序表)
(2)观察思考: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十四亿各是多少?
组织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
引导学生观察
引导学生观察数位顺序表,发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明确:像这样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作十进制计数法。
(3)学生独立写数,组织交流订正。
3.自学“你知道吗”。
课件出示“你知道吗”的内容,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练一练第1题是数的意义、整亿数的读法练习,先让学生结合数位顺序表说说各有多少个亿,再读一读。
课
后
反
思
得:
失:
纠:
让教育因落实而精彩,让教学因细节而美丽。
课题
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
亿以上数的认识(一)
课型
新授
课时
共9课时
第4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学会整亿数的读法和写法。
2.知道亿级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掌握整数的数位顺序表,理解十进制计数法和分级的方法。
3.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上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让教育因落实而精彩,让教学因细节而美丽。
在教学之路上,你是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
学生活动
教师助学
课后改进
3、课堂检测
1.完成教材第16页“练一练”第1题。
2.完成教材第16页“练一练”第2题。
(1)先让学生读题,了解题中信息。
(2)结合数位顺序表说说“一亿、一百五十亿、十亿”各是几位数。
学情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学会整亿数的读法和写法,掌握整数的数位顺序表。
教学难点: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
易混、易错点:
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的理解,整亿数的读法和写法,掌握整数的数位顺序表。
学生认知基础:
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读、写亿以内的数。
(3)学生尝试写出二十一亿和八百一十四亿。
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适当指导。
(4)小结整亿数的写法。
先写出亿级上的数,万级和个级上一个数都没有,都写0。
4.认识十进制计数法。
(1)将数位顺序表补充完整。
让学生完成教材第15页的数位顺序表,教师巡视指导。
出示学生填写的数位顺序表,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反馈。
时间分配
学14讲18练18
教法与学法
学讲方式
教学准备
多媒体
学生活动
教师助学
课后改进
一、谈话引入
1.课件出示一下习题。
(1)说说下面各数表示的意义。
3090000 506700 45000000
(2)读一读。
3050000 76000500
(3)写一写。
一千零六万五百三十万零六百
2.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交流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