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充要条件
《1.2 充要条件》作业设计方案-中职数学高教版21拓展模块一上册

《充要条件》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理解充要条件的定义,掌握判断充要条件的技巧,并能应用于实际情境。
同时,通过作业反馈,教师可了解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以便进一步调整教学策略。
二、作业内容1. 判断下列语句是否为充要条件:(1)如果a>b,则a是b的2倍;(2)如果x>y,则x是y的因数;(3)如果x是偶数,则x是合数。
2. 完成一份关于充要条件应用的案例分析,包括问题的描述、条件分析、结论推断和实际应用价值等方面的内容。
3. 结合生活实例,设计一个充要条件的实际应用场景,并说明其应用价值和意义。
三、作业要求1. 对每个问题的判断,需充分理解语句含义,并结合逻辑推理进行判断;2. 案例分析需真实、具体,能够反映充要条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 设计的实际应用场景需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具有实际应用价值;4. 按时提交作业,字数不少于300字。
四、作业评价1. 评价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检查学生对充要条件的理解和应用程度;2. 对比学生的作业反馈,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以便进一步调整教学策略;3. 对优秀作业进行展示和表扬,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作业反馈1.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2. 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建议和意见,以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3. 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将在下次课上进行集中讲解和解答。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充要条件这一概念,同时,教师也能通过作业反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基本概念。
本节课的作业目标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概念,提高对不同条件关系的判断能力。
二、作业内容1. 选择题:请判断以下条件关系中,哪些是充分条件,哪些是必要条件,哪些既是充分条件又是必要条件:(1) x>0是x>2的充分必要条件;(2) x=2是x^2=4的充分条件;(3) 雨天骑车是发生车祸的必要条件;(4) 参加课外活动小组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充分条件。
中职数学集合与充要条件教案

中职数学集合与充要条件教案
1. 同学们,集合就像是一个大口袋,里面装着各种元素呢!比如说,咱班的同学就是一个集合呀!那充要条件又是什么呢?就好比打开这个口袋的钥匙,两者关系可紧密啦!
2. 嘿,想象一下,集合是个奇妙的世界,里面的元素就像是这个世界的居民。
比如水果集合里有苹果、香蕉等。
那充要条件呢,不就是连接这些世界的通道嘛!
3. 你们看哦,集合就好像是一群小伙伴聚在一起,像篮球爱好者的集合。
而充要条件呢,就是让这些小伙伴能一直聚在一起的理由呀!
4. 哇塞,集合不就是把相关的东西放一块儿嘛,像各种颜色组成的集合。
那充要条件不就是决定它们能放在一起的关键因素嘛,这多有意思啊!
5. 同学们想想,集合像不像一个宝藏盒子呀,里面装着各种宝贝。
充要条件呢,就是找到这个盒子的线索,是不是很好玩呀?
6. 哎呀呀,集合就好像是一个拼图,每一块都是一个元素。
那充要条件不就是让这些拼图完美契合的关键嘛,真的好神奇呀!
7. 大家说,集合是不是像一个大团队呀,里面有不同的成员。
而充要条件就是这个团队能团结协作的必要条件呀,这可太重要啦!
8. 嘿呀,集合像不像一个魔法口袋,啥都能装进去。
那充要条件不就是控制这个口袋的魔力嘛,这不是很有趣吗?
9. 同学们,集合好比是一场聚会,各种人都来了。
那充要条件就是让这场聚会成功举办的条件呀,是不是很形象呢?
10. 哇哦,集合就像一个大花园,有各种各样的花朵。
充要条件就是让这些花朵盛开的阳光和水分呀,这不是一目了然嘛!
我的观点结论:中职数学的集合与充要条件其实并不难理解,只要我们用生活中的例子去类比,就能很好地掌握它们啦!。
充要条件教案中职

充要条件教案中职
《充要条件教案(中职)》
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充要条件这个有点绕但又很有趣的东西哈。
就说有一次我去超市买东西,我特别想买巧克力。
那对于我买到巧克力这件事来说,什么是充要条件呢?首先我得有钱吧,没钱肯定买不了呀,这就是一个必要条件。
然后呢,超市得有巧克力卖呀,要是超市根本就不卖巧克力,我有钱也白搭呀,这也是个必要条件。
只有当我有钱,并且超市有巧克力卖,这两个条件同时满足了,我才能顺利买到巧克力,这时候这两个条件就是买到巧克力的充要条件啦!
在我们的生活中呀,很多事情都有这样的充要条件。
比如你想考个好成绩,那认真学习和掌握正确的方法就是充要条件。
光认真学习,方法不对可能效果不好;光有方法不认真学,那也是不行滴。
大家想想看,还有什么例子呢?就像你想做好一道菜,有好的食材和合适的烹饪技巧就是充要条件呀。
再比如你想交到好朋友,真诚待人并且懂得关心别人就是充要条件。
所以呀,同学们要明白充要条件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哦。
以后遇到事情就多想想,哪些是必要条件,哪些条件凑在一起才是充要条件。
这样我们就能更清楚地理解事情的本质啦。
好啦,今天关于充要条件就讲到这里咯,大家好好琢磨琢磨哈。
以上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充要条件教案啦,希望大家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这个知识哟!。
中职数学(高教版)教案:充要条件(全2课时)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
个案补充
教
学
内
容
【课前导学】
⒈什么叫做充分条件?什么叫做必要条件?
若p q(或若┐q ┐p),则说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⒉指出下列命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q是p的什么条件:
⑴p:x>2,q:x>1;⑵p:x>1,q:x>2;
⑶p:x>0 ,y>0,q:x+y<0;⑷p:x=0,y=0,q:x2+y2=0.
正确把握条件和结论:
p是q的充分条件,是把p看作条件,把q看作结论;
p是q的必要条件,是把q看作条件,把p看作结论.
五.布置作业
P20:
练习T1、T2
板
书
设
计
1.5充要条件
一、概念 二、例题 三。习题
教后札记
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1教案
编号:
备课组别
数学组
课程名称
数字
所在
年级
一年级
主备
教师
解法2:
方程在(0,1)内有实根
.
四.课堂小结
1、本节课复习了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2、学习了充要条件;
3、充要条件的判断;
五.布置作业
P22:
习题T1、T2
板
书
设
计
1.5充要条件
一、概念 二、例题 三、习题
教后札记
⑶∵x=3 x2=9, x=3 x2=9,∴p是q的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
⑷∵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条件.
中职生数学基础模块上册课件《充要条件》

作业:请尝试使用充要条件分析生活中的 实际问题,并尝试绘制文氏图。
作业布置
复习充要条件的 概念和性质
完成课后习题, 巩固知识点
思考充要条件在 实际生活中的应 用
预习下一节课的 内容,为后续学 习做好准备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充要条件的判定方法
直接判定法
01
02
03
04
反例法
反例法的定义:通过 寻找一个不满足条件 的例子来否定一个命
题
反例法的步骤:
确定命题
寻找反例
验证反例
反例法的优点:简单 直观,易于理解
反例法的局限性:需 要找到合适的反例, 可能存在漏判的情况
应用举例
数学题目
证明:若A是B的 充分条件,B是C 的充分条件,则 A是C的充分条件。
添加副标题
充要条件课件
目录
CONTENTS
01 导入
02 新课导入
03 充要条件的判定方 法
04 应用举例
05 课堂活动
06 小结与作业
导入
温故知新
回顾已学知识:回顾与本节课相 关的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打下 基础
提出问题:针对旧知识提出新的 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引入新课:通过问题引入新课, 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新知识
证明:若A是B的 必要条件,B是C 的必要条件,则 A是C的必要条件。
证明:若A是B的 充要条件,B是C 的充要条件,则 A是C的充要条件。
证明:若A是B的 充分必要条件, B是C的充分必要 条件,则A是C的 充分必要条件。
物理题目
01
02
03
04
化学反应:判断反应 是否发生,并解释原 因
化学题目
人教版(2021)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充要条件》课件

如果p真,通过推理,证明q也为真,那么“如
果p,则q”就是真命题。这时,我们就说,由p可
推出q。用符号记作
p q,
读作“p推出q”。
讲授新知
p推出q,通常还表示为p是q的充分条件(sufficient
condition)或q是p的必要条件(necessary condition)。
理解:“如果p,则q”是真命题,
如果p是q的充要条件,那么,q也是p的充要条件。
例题探究
例 已知p是q的充分条件,s是r的必要条件,p是s的充要
条件,则q与r有什么关系?
分析:首先将题目中各命题之间的关系用符号直接、清晰
表示出来,其次将各命题逻辑关系联系起来,最后求解出
q与r的逻辑关系。
例题探究
解:根据已知可得
p q,r s, p s ,
1.2.1充要条件
新课导入
生活实例:分析下列各组给出的p与q之间的关系:
(1)p:我是山东人,q:我是中国人;
(2)P:我是一名教师;q:我是一名数学教师。
新课导入
实例分析:
(1)我是山东人一定能推出我是中国人,我是
中国人不一定能推出我是山东人;
(2)我是一名教师不一定能推出我是一名数学
教师,但是我是一名数学教师,一定能推出我是一
也是真命题,即∠B=∠C不仅是AB=AC必要条件,也
是AB=AC的充分条件。
讲授新知
充要条件:如果p是q的充分条件(p q),p又是q
的必要条件(q p),则称p是q的充分且必要条件,
简称充要条件(sufficient and necessary condition)。
记作
pq
,
此时,也读作“p与q等价”“p当且仅当q”。显然,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充要条件》ppt课件

2.方程 ax2 bx c 0(a 0) 有实数根是 ac 0 的_必__要_不__充_分__条件.
3.
x y xy 4
4
是
x
y
2 2
的_必__要_不__充_分__条件.
4.已知 p : x2 3x 2 0 , q : x 0 , 则 p 是 q 的 充_分_不__必__要__条件, q 是 p 的_必_要__不_充__分_条件.
3
一个四边形是平行 四边形的充要条件 是它的一组对边平 行且相等。
在⊿ABC中, ∠C=90°的充要条件是AC2+ BC2=AB2;
归纳思考:p和q之间一共会有几 种推出关系?此时p是q的什么条
件?
例3:下列“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p是q的什么条 件?
若x=1,则x2-4x+3=0; 若f(x)=x,则f(x)为增函数. (2): p是q是充分不必要条件.
的充分条件; 的必要条件.
以上不同的叙述,表达了同一意义的 逻辑关系。
例1.用“充分”或“必要”填空,说明理由:
1. “a和b都是偶数”是“a+b是偶数”的
充分 条件;
2. “四边相等”是“四边形是正方形”的
必要 条件;
3. “x≠3”是“|x|≠3”必的要
条件;
4. “x-1=0”是“x2-1=0充”分的
(1)若x>a2 +b2,则x>2ab,
条件
结论
真命题
(2)a=0成立的条件是 ab=0.
结论
条件 假命题
可以改成:若ab=0,则a=0.
基本形式:“若p,则 q”.
在上面的问题(1)中:若x>a2 +b2,则x>2ab. 是真命 题。
《1.2 充要条件》作业设计方案-中职数学高教版21拓展模块一上册

《充要条件》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充要条件的概念,掌握判断充要条件的标准和方法,提高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判断下列语句是否为充要条件:(1)如果a>b,则a是b的倍数;(2)如果ab=0,则a、b都是0;(3)如果a垂直于bc,则a垂直于b或c;(4)如果a平行于c,则a平行于b。
2. 完成以下练习题:(1) 判断下列语句是否为充要条件:若p则q和若非p则非q。
(2) 在下列条件中,哪些是命题p成立时命题q也成立的充要条件?请说明理由。
(a) 若x>2,则x>3;(b) 若x=0,则y=x;(c) 若x∈Z,则x=3;(d) 若a=b,则a=c;(e) 若a∥b,则a∥c。
三、作业要求1. 认真阅读题目,理解充要条件的概念和判断方法;2. 仔细分析每个题目中的语句,判断其是否为充要条件;3. 完成练习题时,注意区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4. 书写要规范,表述要清晰。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学生对充要条件的理解和应用情况;学生的解题思路和逻辑推理能力;学生完成练习题的准确率。
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结合课堂表现,给出本次作业的总体评价。
五、作业反馈请学生认真反思本次作业,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针对自己在理解和应用充要条件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同时,也请学生将作业中的疑问和困惑反馈给教师,以便我们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三、作业内容本次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 判断语句的充要条件:通过不同的语句情境,让学生理解充要条件的概念,掌握判断充要条件的标准和方法。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够准确判断各个语句是否为充要条件,加深对充要条件的理解。
2. 完成练习题:练习题的设置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充要条件的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学生应认真分析题目中的语句,确定命题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推理和判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2003 真题]
4、设甲: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乙: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则( B )[2004 真题] A、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B、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C、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D、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5、设甲:k 1 ,乙:直线 y kx 与 y x+1 平行,则( A、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B、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C、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D、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2)p: a 0
pq
q: a =0
p是q的充要条件
(3)p: x y
pq
q: x y
p是q的必要条件
知识迁移与运用
1、命题甲:A=B,命题乙: sin A sin B ,则( A )[2001 真题] A、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B、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C、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D、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pq
q: 2 x
p是q的必要条件
a (2)p: 是整数
pq
q: 是自然数 a
p是q的必要条件(Biblioteka )p:a =1,b 0pq
q: a-1 2 +b2 0 ( )
p是q的充要条件
C组:
(1)p:x =3
pq
q: x 2
p是q的充分条件
(2)p:x 4 0
2
q: x =2
p是q的充分条件
E组:
(1)p:1 a 3
pq
q:5 a 8
p是q的充分条件
(2)p:a 是 3 的倍数 q:a是 6 的倍数
pq
p是q的必要条件
(3)p: 2,b 3 a
pq
q:a b 5
p是q的充分条件
F组:
(1)p: a 1
pq
q: a =1
p是q的必要条件
2、设甲:x 3 ,乙:x 5 ,则(
B )[2002 真题]
A、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B、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C、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D、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3、设甲:k 1 且 b 1 ,乙:直线 y kx b 与 y x 平行,则( A、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B、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C、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D、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3)p: x 3 -6
pq
p是q的必要条件 1 q:x 2 p是q的充要条件
互相检测
A组:
(1)p: x 3
pq
q: 5 x
p是q的必要条件
a (2)p: 是有理数
pq
q: 是实数 a
p是q的充分条件
(3)p:a =0
pq
q: =0 ab
p是q的充分条件
B组:
(1)p: x 0
则( D )[2007 真题] A、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B、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C、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D、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6
8、设甲: x
1 ,乙: sin x ,则( B )[2008 真题] 2
A、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B、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C、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D、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充要条件
讲课人:向 庆
复
习
设有条件为p,结论为q:
充分 (1)若 p q ,则p是q成立的_______条件; 必要 (2)若 p q ,则p是q成立的_______条件;
充要 (3)若p q ,则p是q成立的_______条件;
例1:判断下列条件p是结论q的什么条件。 (1)p:我是中国人 q:我是四川人
9、若 a、b 为实数,则 a 2 b 2 的充分必要条件为( A ) [2009 真题] A、 a b
10、设甲: x
2
B、 a b C、a b D、 a b
,乙: sin x 1 ,则( B )[2010 真题]
A、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B、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C、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D、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pq
p是q的必要条件
x (2) p: 3
x 2
-2 0
q: -2 x
x3
3
x
pq
规律
p是q的充分条件
小范围
大范围
例2:判断下列条件p是结论q的什么条件。
(1)p: y x
pq
q: x
y
p是q的充分条件
(x (2)p: 2)( x 5) 0
pq
q:x 2 0
D )[2005 真题]
6、设甲: 1 ,乙:x 2 x 0 ,则( B )[2006 真题] x A、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B、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C、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D、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x 7、若 x、 y为实数,设甲: 2 +y 2 0 ,乙: x 0 且 y 0 ,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第二环节的10个成考真题,写明原 因.
p是q的必要条件
pq
(3)p:a =b =0
pq
q: a + b 0
2 2
p是q的充要条件
D组:
(1)p:a c
pq
q: b c b a
p是q的充要条件
(2)p: x 2
pq
q: x 6 4
p是q的必要条件
(3)p:a b 0
pq
q: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