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考点初中常用熟语集锦
中考语文基础考点复习专题04 成语和熟语(原卷版)

专题04 成语和熟语一、选择题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1)新冠肺炎疫情的时候,许多医生、专家都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各项防治措施的科普,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大家“外出一定要__________。
”(2)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__________。
(3)__________北京时间3月19日9时30分,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达到215955例。
(4)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大对熔喷布等防疫用品价格监管力度,对疫情防控期间哄抬价格、发“疫情财”的违法者__________。
A.戴口罩狙击战截止严惩不怠B.带口罩阻击战截止严惩不贷C.带口罩狙击战截至严惩不怠D.戴口罩阻击战截至严惩不贷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白云山公园新增的六旺树景区,成为了公园的新亮点,园区历史、文化与美景相得益彰....。
B.在“美丽梧州”国土绿化提质行动现场,广大市民情绪高涨,争先恐后....种下一棵棵树苗。
C.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我市贫困群众人数已大幅度减少,他们的生活状况今非昔比....。
D.香港国安法正式实施,港独分子呕心沥血....,企图搅乱香港和平稳定的恶行必将受到惩治。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每到节假日,朝阳市场顾客摩肩接踵....,络绎不绝,一派热闹景象。
B.我们要身临其境....地为他人着想,在公共场合自觉地佩戴好口罩。
C.我顺着人们远眺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它矗立..在蓝天下,晶莹夺目。
D.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是亵渎..职业之神圣。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透过十五倍的放大镜,才能看到针孔中的两只大熊猫,微雕艺术令人叹为观止....。
B.好的书需要多读,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让你觉得开卷有益....。
C.在辛苦劳顿、险象迭生....的探险路上,她像男人一样坚强。
D.一时间,保健品市场出现了参差不齐....的局面。
中考语文复习 知识清单六 常见熟语梳理

知识清单六常见熟语梳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被冻结成三尺的冰,不是一天的寒冷就可以造成的。
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进入老虎洞,怎么能捉到小老虎。
比喻不亲临险境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也比喻不进行认真的实践就不可能得到真知。
吃一堑,长一智:堑,壕沟,比喻挫折。
经受一次挫折,就会增长一分智慧。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尺比寸长,但用在比尺更长的地方则显得短;寸比尺短,但用在比寸更短的地方则显得长。
比喻人或事物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也作“尺短寸长”或“寸长尺短”。
初生牛犊不怕虎:犊,小牛。
刚出生的小牛不惧怕老虎。
比喻青年人无所畏惧,敢闯敢拼。
(注意:此俗语含褒义。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要知道报答,知恩报恩,受人一点恩惠,就要加倍报答。
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唱歌的人应该经常唱,练武的人应该经常练。
比喻只有勤学苦练,才能使功夫纯熟。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上难办的事情,有心人是一定能办到的。
指成事在人,只要专心一致,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书到用时方恨少:方,才。
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
意思就是有些知识,需要用的时候用不上,因为当初没学好。
教育我们应该牢固掌握知识,在必要的时候,就不会茫然失措了。
众人拾柴火焰高:比喻人多力量大。
大意失荆州:比喻由于疏忽大意而犯错误、出问题。
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比喻任何困难都可以被人克服。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比喻过去的历史可以成为今天做事的参考。
行百里者半九十: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
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认真对待。
玉不琢不成器:比喻人要经过严格刻苦的训练和教育,才能成为人才。
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比喻贪心不足。
(含贬义)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比喻说话做事要符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独木不成林:一棵树成不了森林。
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
磨刀不误砍柴工:磨刀花费时间,但不耽误砍柴。
比喻事先充分做好准备,就能使工作加快。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眼睛被一片树叶挡住,而看不到泰山。
初中、高中常用熟语500句集锦

77.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举例:一条小鱼吞下了虾,却不知~,一条大鱼正把它当作食物呢?
57.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贪心不足,就像蛇想吞食大象一样。举例:~,对于他的得寸进尺我们要坚决予以还击。
58.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仁者见它说是仁,智者见它说是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出发有不同的看法。举例:俗话说:~,我们对这些人的看法应该理解。
59.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坏事终究要暴露。举例:~,既然做了错事,就应主动承认。
3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的影响。举例:孟母深知~的道理,所以三迁其家。
37.井水不犯河水:比喻各管各的,互不相犯。举例:我和他~,怎么就冲撞了他?
38.九牛二虎之力:比喻很大的力气。常用于很费力才做成一件事的场合。
26.反其道而行之:其,他的;道,方法,办法。采取同对方相反的办法行事。举例:他走的是一条死路,我们必须~。
27.放长线钓大鱼:比喻做事从长远打算,虽然不能立刻收效,但将来能得到更大的好处。举例:我们现在要~,不相信他会不上钩。
28.风马牛不相及:风,走失;及,到。本指齐楚相去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举例:咱们彼此其实没有丝毫关联,望帝和杜鹃也~。
64.上梁不正下梁歪:上梁:指上级或长辈。比喻在上的人行为不正,下面的人跟着做坏事。举例:~,反腐倡廉应从领导干部开始。
常见熟语解释大全 中考复习(九年级)

1、哀莫大于心死2、爱博而情不专3、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里。
意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4、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5、安于故俗,溺于旧闻:俗:习俗。
溺:沉溺,陷入。
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
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6、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甲:铠甲。
马不卸鞍,人不解甲。
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7、八公山上,草木皆兵8、八九不离十:指与实际情况很接近。
9、八仙过海,各显其能10、八字没见一撇13、白刀子进,红刀子出14、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涅:黑土。
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也会跟它一起变黑。
比喻好的人或物处在污秽环境里,也会随着污秽环境而变坏。
15、百尺竿头,更进一步16、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7、百思不得其解18、百万买宅,千万买邻:19、百闻不如一见20、百星不如一月:比喻量多不如质优。
21、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22、败事有余,成事不足23、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25、半部论语治天下: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27、饱汉不知饿汉饥:不能理解别人的苦衷。
31、杯酒释兵权: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
32、比上不足,比下有余33、彼一时,此一时34、毕其功于一役: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35、闭塞眼睛捉麻雀:比喻盲目地进行工作。
36、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善于用兵之人,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等敌人疲惫时再狠狠打击。
37、鞭长不及马腹:后以之比喻力所不能及。
38、表壮不如里壮:比喻妻子能够治家,就是丈夫的好帮手。
39、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40、冰炭不同炉: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同处。
41、冰炭不言,冷热自明:比喻内心的诚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现在行动上。
42、兵败如山倒:兵:军队。
形容军队溃败就像山倒塌一样,一败涂地。
最火中学常考高频成语专项练习资料(大全)

中小学高频考试成语大全整理(含解释)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地方。
形容感受深切。
身无长物——长物,多余的东西。
形容人除了自身外,东西极少。
不可把“长”理解为一技之长身体力行——亲身经验,努力实行。
设身处地——设:假设,设想。
处:置身。
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
指替人着想。
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上行下效——贬义,上级或长辈怎么做,下级或晚辈就跟着学。
不用于表示“群众以干部为榜样”。
大巧若拙——真正灵巧的人,不自己炫耀,表面好象很笨拙。
大放厥词——厥,其,代词,他的。
现在指大发议论,多是贬义。
党同伐异——跟自己意见相同的就结为朋党,不合的就加以攻击。
常指集团间的争斗。
待价而沽——沽,gū,出卖。
等待高价出售。
旧时比喻某些人等待时机出来做官。
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勇于承担,不谦让,不推托。
仁,正义,正义的事,引申为应该做的事。
逆水行舟——比喻不前进就要后退。
没有前进缓慢的意思。
年富力强——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
不能用于退休的老人。
泥沙俱下——比喻好坏不等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
脑满肠肥——形容不劳而食的人吃得很饱,养得很胖。
牛刀小试——牛刀:宰牛的刀;小试:稍微用一下,初显身手。
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
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
浓墨重彩——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
形容着力描写。
起死回生——把将要死的人医活,形容医术高明。
求全责备——对人对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意思用对了,但“求全责备”不能带宾语,要说成“对……求全责备”。
津津乐道、求全责备、司空见惯、漠不关心都不带宾语。
权衡轻重——衡量轻和重,比较主次得失。
一般用于决策前估量利弊得失。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庆父:鲁庄公的弟弟。
未已:没有完。
比喻不把制造祸乱的罪魁祸首清除,灾难就会不断发生,永无宁日。
青梅竹马——指男女双方在孩童时代就曾天真地在一起玩耍,不能用于同性之间。
青出于蓝——学生超过老师。
不适合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的关系。
【学霸整理】中学常考高频成语专项练习资料(大全)

中小学高频考试成语大全整理(含解释)蠢蠢欲动(贬)——指敌人或坏分子策划或开始进行攻击、破坏活动。
春秋鼎盛——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
比喻正当壮年。
应用对象应该是人,不能用于修饰“时代”等。
春风化雨——能长养万物的风和雨。
后用来指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
也常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春秋笔法——孔丘修订《春秋》语句中含有褒贬。
后人就指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
侧目而视——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怒,不能理解成敬佩、佩服,也不能理解成看不起。
情不自禁——感情激动,控制不住自己,不由自主易于混淆。
倾巢出动——贬义,不能用于公安干警。
轻描淡写——原指用浅淡的颜色描画;今多指说话、作文时将某些事情轻轻带过视,轻歌曼舞——轻松愉快的音乐和柔和优美的舞蹈。
“曼”不作“慢”,不是“缓慢”的意思。
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忧虑。
期期艾艾——汉代周昌口吃,讲起话来常重复说“期期”;三国魏的邓艾也口吃,在说到自己时连称“艾艾”,后人引申出“期期艾艾”这句成语,形容人口吃。
雪泥鸿爪——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
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秀色可餐——①本是形容美好的容貌使人忘掉饥饿。
②多形容女子容貌非常美丽,但也可以山林花木非常美。
先斩后奏——用于下级把事情处理完后再向上级报告;不适用于平辈关系或上对下。
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指写文章。
下车伊始——伊:文言助词;始:开始。
旧指新官刚到任。
现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忝列其中——谦词,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
同日而语——日:时日。
同时来讲。
比喻同样看待,一概而论。
痛心疾首——痛心:悲愤到极点。
疾首:头疼。
形容痛恨到极点。
兔死狐悲——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
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兔死狐”是一个贬义词,通常是说狼狈为奸的人,看到自己的同党完了,产生“下一个就会是我”的感觉,于是便悲伤起来,流下那么几滴眼泪。
兔起鹘落——比喻动作敏捷,也比喻作画、写字、写文章等下笔迅速,没有停顿。
常用熟语集锦

常用熟语集锦1.【唱白脸】白脸,京剧中的反派角色。
指扮演反面的角色,对事情采取尖酸苛刻的态度。
2.【炒鱿鱼】鱿鱼一炒就卷起来,像是卷铺盖,比喻解雇、撤职。
3.【吃小灶】比喻享受到特殊照顾。
4.【闯红灯】比喻超越法现有的规则办事。
5.【打水漂】比喻白白投入而没有收获。
6.【穿小鞋】比喻暗中报复人,刁难人。
7.【二把刀】指对某种活儿不很会干的人。
8.【侃大山】吹牛,说笑话,没有目的的聊天。
9.【跑龙套】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或专做跑腿、服务性工作;或起次要作用,充当配角。
10.【执牛耳】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国的代表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
故称主盟国为执牛耳。
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权威的地位。
11.【针尖对麦芒】指争执时针锋相对。
12.【赶鸭子上架】比喻被迫去做不得已的、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13.【一锤子买卖】一次性交易,多指不法商贩的行为,含贬义。
14.【乱点鸳鸯谱】形容瞎指挥,胡乱凑合。
15.【山不转水转】比喻情况总是在变化的,一时不顺利也不必懊恼和悲观。
16.【平地一声雷】比喻突然地发生的重大变动。
也比喻突然发生一件可喜的大事或声名地位的骤然提高。
17.【坐山观虎斗】比喻对双方的斗争采取旁观的态度,等到双方都受到损伤,再从中捞取好处。
18.【破罐子破摔】比喻有了缺点、错误,不加改正,任其自流,甚至向更坏的方向发展。
19.【依样画葫芦】照别人画的葫芦的样子画葫芦。
比喻单纯模仿,没有创新。
20.【银样蜡枪头】样子像银子实际是焊锡做的枪头。
比喻外表很好看,实际上不中用。
21.【欲速则不达】指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22.【树倒猢狲散】比喻为首的人垮下来,随从的人无所依附也就随之而散。
23.【惺惺惜惺惺】惺惺,指聪明的人。
谓性格、才能或境遇相同的人互相爱重、同情。
24.【听风就是雨】刚听到一点风声就信以为真。
25.【阴沟里翻船】比喻在有把握的地方出了问题。
26.【一亩三分地】形容所属地盘、势力范围。
熟语

此外如“巧夺天工”只能用于人工建造,不 能用于自然景观;“相敬如宾”只能用于夫 妻;“涣然冰释”只指两人消除猜疑嫌隙等 均属这种类型。
五、不明差异
某些成语意义比较接近,有些题目就是要求 我们辨析其意义或用法上的差异。如果不能 明辨其差异,自然就难以选出正确答案。 ① 放在桌上的邮票不胫而走,急得小王满头 大汗。 ② 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 面而来,令人__。(目不暇接/应接不暇) (1996年全国高考题) ③ 日寇在华犯下的耸人听闻的罪行,激起全 球华人的强烈愤慨。
①题中,“不胫而走”指消息迅速传播开来, 应换用“不翼而飞”,二者适用对象不同。 ②题中,两成语都有眼睛看不过来的意思, 但“应接不暇”更强调在动态的进行过程中, 与题干更贴切。 ③题中“耸人听闻”指故意夸大事实以让闻 者惊骇,应换用“骇人听闻”,指事实本身 让闻者震惊。
六、不明谦敬
有些成语带有谦虚意味,只能用于自己; 有些成语带有敬重意味,只能用于他人。 如果不明白成语的谦敬色彩,运用起来就 容易让人啼笑皆非。 ① 你身为师傅的入室弟子,却干出这种 丢人的事,真是忝列门墙。 ② 有什么困难尽管告诉我,我一定鼎力 相助。 ③ 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 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 会使居室蓬荜生辉。(2001年全国高考题)
2.(2005年高考 山东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 句是 ( ) A.他们到底扶持起了多少畜牧企业没有人记得清,只记得他们所 到之处,大量畜牧企业脱颖而出。 B.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 拉朽的创造力,更需要不殚超越的勇气。 C.她扮演的众多角色尽管各不相同,但都有一种共同的东西,那 就是舍我其谁的傲气和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豪气。 D.这次来美国参加国际会议,要积极参加活动,既能向各国的同 行学习,又能走马观花的感受美国的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列各句中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移植手术后,患者还要“好了伤疤忘了痛”才能保住生命。
B. 招聘人才不是买蔬菜,挨个捏捏捡捡,照个大鲜亮的拿。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这种道理和事例,用人单位自然明了。
但怎么一到自己招聘人才时就犯了糊涂呢
C. 有人说,如果宝马早一点放下“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架子,早几年进入中国,在中国设
厂生产宝马车,那么,宝马也许早已成为中国高档车市场的龙头老大。
D. 记者最近在一些县市农村发现,少数学校在教学楼、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危房改
造中,有“等、靠、要”的思想和“乱花钱”的倾向。
有的地方怨天尤人,抱着“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态度,一味请求上级倾斜,而不是自力更生、积极主动想办法解决资金困难。
考查要点:
本题考查的是熟语的使用对象。
试题解答:
(1)A选项熟语使用错误。
“好了伤疤忘了痛”:比喻过上了舒心的日子就忘了过去的苦日子。
应该用“过五关斩六将”。
“过五关斩六将”:比喻曾经值得骄傲的业绩,也比喻克服重重困难。
(2)B选项熟语使用正确。
“海水不可斗量”:比喻评价一个人不能只看表面而加以低估。
(3)C选项熟语使用正确。
“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自恃某一外部条件优越而不思主观努力,用以批评一种因循守旧思想。
(4)D选项熟语使用正确。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比喻态度强硬、要求强烈的单位或下属能得到更多的照顾。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