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2012年初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
2012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解析1

2012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解析1一、肖复兴【作者简介】肖复兴,河北沧县人,《人民文学》副主编。
1978开始发表作品。
著有长篇小说《我们曾经相爱》、《早恋》、《青春梦幻曲》,中短篇小说集《四月的归来》、《北大荒奇遇》,报告文学集《国际大师和他的妻子》、《多梦时节--肖复兴报告文学集》等。
报告文学《海河边的一间小屋》、《生当作人杰》分别获全国第二、三届优秀报告文学奖。
【中考试题】(一)安徽芜湖卷--《窗前的母亲》窗前的母亲(1)在家里,母亲最爱呆的地方就是窗前。
(2)自从搬进楼房,母亲就很少下楼,我们都嘱咐她,她自己也格外注意:楼层高、楼梯陡,自己老了,如果磕着碰着就会给孩子添麻烦。
每天我们在家的时候,她和我们一起忙家务,手脚不拾闲儿;我们一上班,孩子一上学,家里只剩下她一个人时,大部分时间,她就呆在窗前。
(3)那时,母亲的房间,一张床紧靠着窗子,那扇朝南的窗子很大,几乎占了一面墙,母亲坐在床上,靠着被子,窗前的一切就一览无余。
阳光总是那样灿烂,透过窗子照得母亲全身暖洋洋的,母亲就像向日葵似的特别爱追着太阳烤,让身子有暖烘烘的感觉。
有时候,不知不觉她就依着被子上睡着了。
一个盹打过来,睁开眼睛,她会接着望窗外。
(4)窗外有一条还没有完全修好的马路,马路对面是一片工地,恐龙似的脚手架簇拥着正在盖起的楼房,a切割着那片湛蓝湛蓝的天空,遮挡了远处的视线。
由于马路没有完全修好,来往的车辆不多,人也很少,窗前大部分时间是安静的,只有太阳在悄悄地移动,从窗子这边移到另一边,然后移到窗后面,留给母亲一片阴凉。
(5)我们回家,只要走到楼前,抬头望一下那扇窗子,就能看见母亲的身影。
窗子开着的时候,母亲花白的头发会迎风摆动,窗框就像恰到好处的画框。
等我们爬上楼梯,还没掏出钥匙,门已经开了,母亲站在门口。
不用说,我们从楼下看见母亲时,母亲也看见了我们。
那时候,我们永远不怕忘记带房门钥匙,有母亲在窗前守候着,门后面总会有一张温暖的脸庞。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二模联考试卷注意事项:1.全卷共8页,三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请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28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题。
(本小题共3小题,6分)“特种兵式”旅游、淄博“赶烤”、“一起去看音乐节”……眼下,这些旅游新热点成为人们(甲)的话题,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去消费。
虽然自然馈赠..的青山绿水、历史沉diàn 人文景观并非吸引年轻人到访的关键因素,但当地原生态的生活场景、新奇的文化活动却令年轻人(乙),给了年轻人一个“说走就走”的理由。
乡土气息的“村晚”可以提供更多与旅游者互动的手段,传统非遗的手艺、古老节庆的活动,可以提供更多与年轻人对话的方式,个性鲜明的歌会、与时 jù进的庙会,可以提供更多与外乡人交流的平台……如此种种,都可以成为年轻人相聚在一起的理由,让素昧.平生的年轻人,在旅游中迅速(丙)起来,成为志趣相投的朋友。
1.在文中横线处填写汉字,正确的一项是()(2分)A.淀具 B.淀俱 C.绽俱 D.甸具2、文中加点词语“馈赠..“素昧.”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kuī zèng mèi B.kuìzēng wèiC.kuì zèng mèi D.kuī zēng wèi3.文段中(甲)(乙)(丙)三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津津乐道心驰神往熟络 B.津津乐道梦寐以求娴熟C.津津有味心驰神往娴熟 D.津津有味梦寐以求熟络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看到盛开的丁香花,他马上渐渐地停住脚步。
2024年北京市海淀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4年北京市海淀中考模拟语文试卷2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古诗文背诵默写。
(1)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2)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3)《木兰诗》中形容北方苦寒,极言军旅生活及其艰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人云:诗歌美如画。
往往是指诗描绘的意境很美,读起来脑海里会闪现出一幅画面。
读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脑海里就会浮现出黑夜里传来悠扬的笛声,任春风送到城里的高楼或小巷的画面。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4分。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第三部分保护北京城的精灵——北京雨燕ㅤㅤ北京雨燕是唯一以“北京”命名的野生候鸟,被很多人视作“北京城的精灵”。
北京雨燕即使是一种“活态文化遗产”,也是北京的一个“特殊生态符号”。
这让北京雨燕成为了北京一张独特的文化名片。
ㅤㅤ每年春夏晨昏之际,成群结队的北京雨燕都会现身京城。
它们在古老高大的城门楼上追逐竞飞,成为古都北京一道鲜活而经典的生态风景。
七月中下旬,北京雨燕又飞往非洲南部。
ㅤㅤ“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诗经•商颂》中的“玄鸟”,被古人奉为神圣。
学者认为,“玄鸟”指的是北京雨燕。
有学者说:“‘北京雨燕’应该就是中华早期文明的图腾原型。
北京城的起源在‘燕山’脚下的西周‘燕都’古城,可以说,一个小小的‘燕’字与古都北京有着不解之缘。
‘玄鸟’有祥瑞与守护之意,而北京雨燕已不离不弃地守护古都600余年。
”ㅤㅤ2021年在昆明举办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北京展区采用沉浸式手法,让观众跟着雨燕,打开超大型城市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可以说,北京雨燕已成为北京城市的一张文化名片。
ㅤㅤ目前,社会各界正携手保护雨燕。
海淀二模语文 -回复

2023北京海淀初三二模语文2023.05学校_______姓名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一、基础•运用(共14分)那个金秋,我们走进美丽校园,编织青春梦想;这个盛夏,我们将告别初中生活,奔赴美好明天。
让我们一起致敬青春,致敬母校,致敬未来!致敬青春有一首诗,拥有它的时候,我们常常读不懂它;能够读懂的时候,我们却将与它告别。
这首诗的名字叫“青春”。
青春是激情宣言,zhāo()示着舍我其谁的自信;青春是勇敢行动,彰显着自强不息__【甲】__挥斥方遒.的豪情。
青春有时会遭遇孤独与__①__(迷茫/渺茫),携手奋斗__②__(才/更)会让青春写满友爱和坚定。
我们应该拥有怎样的青春呢【乙】__我亲爱的朋友?虚dù()年华会使多彩的青春褪色,努力进取能将炽.热的青春之火点燃。
刻苦求索是青春的底色,勇毅前行是青春的姿态,自强不息是青春的品格。
多年以后再回首,我们会为今天奋斗的自己感到__③__(欣慰/安慰),露出灿烂的笑容。
1.阅读上面文段,下列对加点字读音和括号中应填入的汉字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2分)A.“zhāo示”应写为“召示”B.“遒”应读作“qiú”C.“虚dù”应写为“虚度”D.“炽”应读作“chì”2.结合语境,在文段横线处填入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迷茫②更③安慰B.①渺茫②才③安慰C. ①迷茫②才③欣慰D.①渺茫②更③欣慰3.在文段中的【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甲】顿号【乙】问号B.【甲】顿号【乙】逗号C.【甲】逗号【乙】问号D.【甲】逗号【乙】逗号致敬母校三载光阴,我在校园;一生怀想,校园在我。
【甲】老师们立三尺讲台,培育民族未来;【乙】保安叔叔守平凡岗位,维护校校园安全;【丙】保洁阿姨辛勤劳动,校园因她们而洁净······致敬母校,致敬校园里陪伴我们成长的每一个人!4.画线句子中,影响语段表达连贯的一句是(2分)【甲】老师们立三尺讲台,培育民族未来【乙】保安叔叔守平凡岗位,维护校园安全【丙】保洁阿姨辛勒劳动,校园因她们而洁净5.同学们给朝夕相伴的校园场所取了不少有趣的昵称。
2012年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真题及答案详解10篇汇编

2012年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真题及答案详解10篇1、来自蝴蝶的一个吻触阅读答案(2012曲靖中考)2、春暖花开阅读答案(2012辽宁朝阳市中考)3、变阅读答案(2012龙东地区中考)4、凝望一棵开花的树阅读答案(2012徐州中考)5、走远了再关门阅读答案(2012湖北咸宁中考)6、母亲的心阅读答案(2012哈尔滨)7、花边饺里的母爱阅读答案(2012巴中中考)8、买一个奇迹阅读答案(2012遵义中考)9、燃烧的月亮阅读答案(2012东营中考)10、秋光的涨幅阅读答案(2012镇江中考)来自蝴蝶的一个吻触张丽钧①你怎么也不会想到,来自蝴蝶的一个吻触是怎样的美丽和神奇。
②这是个寻常的午后,满眼是闹嚷嚷、精灵般的花,我独自在花间小径上穿行,猝不及防地,一只蝴蝶在脸颊上点了一个吻触。
我不禁一声惊呼,站定了,眼和心遂被那只倏忽飞走的蝴蝶牵引,在花海中载沉载浮……良久,我发现自己的身子竞可笑地朝着蝴蝶翩飞的方向倾斜。
不用说,这是个期待的姿势。
③拿手指抚摩被蝴蝶轻触过的皮肤,分明地感觉出了它的真诚与善意,朴实而又无所求。
这一刻,心头掠过了太多诗意的揣想。
在我之前,这只蝴蝶曾吻过哪朵花儿的哪茎芳蕊?在我之后,这只蝴蝶又将去吻哪条溪流的哪朵浪花?而在芳蕊和浪花之间,我是不是一个不容省略的存在?这样想着,整个人顿时变得鲜丽起来,通透起来。
④生活中有那么多粗糙的事件,这些事件每固不由分说地强行介入我的生活。
它们无一例外地被“重要”命名了。
拼命要在我的心中刻下自己的印痕。
可不知道为什么,我却越来越麻木。
炸雷在头上滚过,我忘记了掩耳,也忘记了惊骇;倒是一声花落的微响,似微风拂过琴弦,入耳动心,让我莫名惊悸。
那么多经历过的事每每赶来提醒我说,那都曾是被我亲自经历的,我却无论如何也打捞不起它们的踪影了。
⑤今天,来自蝴蝶的一个吻触,是这样深深打动了我的心。
一个轻轻的吻触好似一缕暖阳,温暖了我的心房,给了心灵深刻铭记的理由。
微小的生命,更加微小的一个吻。
2024年北京市六大主城区中考二模语文汇编:古诗文阅读(含答案)

一、(2024北京海淀初三二模)古诗文阅读(共17分)(一)默写。
(共4分)5.沙鸥翔集,锦鳞游泳,_________,郁郁青青。
(范仲淹《岳阳楼记》)(1分)6.诗人善于运用典故寄寓自己的情感。
杜牧的“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①____”,将历史事件进行假设,含蓄表达了怀才不遇的不平之气;秋瑾的《满江红》中“____②____?____③____!”化用白居易的诗句,抒写了知音难觅、抱负难成的苦闷心境。
(3分)(二)阅读《望岳》,完成7-8题。
(共6分)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前两句以问答形式领起全篇,“青未了”写出了泰山的郁郁葱葱、绵延无尽。
B.“钟神秀”以拟人笔法写出了大自然对泰山的钟爱,它将神奇秀丽聚集于泰山。
C.“荡胸生曾云”一句写诗人看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变幻不已,心胸为之荡漾。
D.诗歌最后两句写诗人登临绝顶之后生发感慨,表现了他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8.苏轼有“诗赋以一字见工拙”之语,本诗中“阴阳割.昏晓”和孟郊《游终南山》中“南山塞.天地”皆因加点字而成为写山的奇句。
请分别赏析两句中的一字之妙。
(4分)(三)阅读《爱莲说》,完成9-11题。
(共7分)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甲】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乙】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丙】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下列对文中加点字意思或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水陆草木之花”中“之”的意思与“往之女家”中“之”的意思不同。
B.文章第一段中两处加点的“而”都表转折关系,凸显了荷花的可贵品质。
海淀区2024届初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语 文2024.05学校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一、基础•运用(共14分)初三年级组织“与你相约,续梦前行”毕业季系列展示活动。
语文老师组织同学们开展了戏剧表演和诗歌朗诵两个专题活动,邀请你参与到活动筹备与总结的工作中,帮助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筹备】“成长有‘戏’戏”剧表演1.同学们为自己表演的剧目《范进中举》设计了海报,请你协助完成下面的任务。
(1)在海报的方框里用正楷字书写“与你相约,续梦前行”八个字,补上毕业季系列展示活动主题。
(1分)(2)将海报上关于作家的相关信息补充完整。
(1分)(3)同学们要在海报上加入原著中范进的一句话,与画面相配。
请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并说明理由。
(2分)【甲】是了。
我也记得是中的第七名。
【乙】噫!好!我中了!2.下面是同学们根据《孙权劝学》改编的课本剧剧本,请帮助作出选择。
⑴剧本中有两处舞台说明尚待完成,选出设计最贴合角色特点的一项。
(2分)A.吕蒙面露难色孙权轻哼一声,语含失望B.吕蒙面露难色孙权轻叹一声,语重心长C. 吕蒙面带疑惑孙权轻哼一声,语含失望D. 吕蒙面带疑惑孙权轻叹一声,语重心长⑵孙权与吕蒙的对话中使用了多种称谓,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1分)A.主公B.尊君C.臣D.孤“青春如诗”诗歌朗诵会3.下面是某同学为诗歌朗诵会创作的一首散文诗,请你帮助完成以下工作。
(1)诗歌还需要补写一个诗节,来表达对梦想的理解。
仿照上下文,在横线处补充完整。
(2分)(2)诗歌①②处加点词“阳光”都使用了比喻义,选择理解最恰当的一项。
(1分)A.①美好的未来②太阳的光辉B.①美好的未来②大好的时代C.①大好的时代②美好的未来D.①太阳的光辉②美好的未来【活动总结】4.在语文专题活动结束之际,宣传小组撰写了一则广播稿,请协助完成相关文字工作。
近日,我校初三年级举办了“与你相约,续梦前行”毕业季系列展示活动。
2012北京市语文中考各区二模试题汇编:基础知识——词汇

2012北京市语文中考各区二模试题汇编:基础知识——词汇【12东城2】2.依据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判断词语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豁达———豁然开朗解释:“豁”有“开阔”“通达”的意思。
判断:“豁达”指性格开朗、通达;“豁然开朗”指由狭隘昏暗,一变为开阔敞亮。
B.日益———相得益彰解释:“益”有“更加”的意思。
判断:“日益”指一天比一天更加;“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补充,更加显出好处。
C.厚重———厚此薄彼解释:“厚”有“重”“大”的意思。
判断:“厚重”指(利润或价值)大;“厚此薄彼”指一方利润大,另一方利润小。
D.轩敞———轩然大波解释:“轩”有“高”的意思。
判断:“轩敞”指(房屋)高大宽敞;“轩然大波”指高高涌起的波涛,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潮。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鲁迅先生在小说《故乡》中塑造了杨二嫂这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B.景山公园里人潮如织,随波逐流,游客们尽情欣赏着园中的美景。
C.老师祝愿学生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力争中考取得好成绩。
D.曲不离口,拳不离手,这是文艺工作者常葆艺术青春的诀窍。
【12西城2】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一项是A.奇观叹为观止B.惜别别具匠心C.单薄厚此薄彼D.称职称心如意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你们的刊物走过了六十年的辉煌历程,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全国期刊中独树一帜。
祝你们的刊物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越办越精彩。
B.有些人平时不读书,等到真正要用知识的时候才后悔,只好慨叹“书到用时方恨少”,但他们不读书的情况并没有因为这种慨叹而改变。
C.我们班同学分别多年了,大家都很想见见面,聊聊天。
为了让各地的同学能不期而遇,共叙友情,我们相约组织了这次同学联谊会。
D.西方的印象派绘画与中国的写意画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都不是纯客观地描绘自然,而是重在表现画家对世界强烈、独特的个人感受。
【12朝阳2】2.对横线处选填汉字的判断正确的是A.鼓再接再 (励,厉)判断:“励”有“劝勉”的意思,“厉”有“砺,磨”的意思,所以横线处都填“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语文 2012.6判断:“举措”指举动、措施;“举一反三””指举出一件事情就可类推而知其他许多事理。
C.当之无愧——锐不可当解释:“当”有“承当、承受;阻挡、抵挡”的意思。
判断:“当之无愧”指承当某种称号或荣誉,能够当得起,不用感到惭愧;“锐不可当”指来势凶猛,不可阻挡。
D.左顾右盼——三顾茅庐解释:“顾”有“拜访;转过头看、看”的意思。
判断:“左顾右盼”指拜访朋友时,盼望早点见到;“三顾茅庐”指三次到草庐中去看望他,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
3.在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一项是A.这个年轻人,因为生活阅历浅,思想不够成熟,作品难免幼稚,可能会贻笑大方;但其中蕴涵的朝气却是最宝贵的。
B.端午节,我国南方盛行赛龙舟。
竞赛时,各个竞赛队在浪花里随波逐流,奋勇前进。
C.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共青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激励优秀青年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D.刚参加工作的李明,面对复杂的技术难题,深感书到用时方恨少,因此,他积极参加了单位的业务学习。
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教育部2012年3月下发了“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的文件,要求有条件的公办、民办中小学幼儿园要建立家长委员会。
B.本市今年25万亩平原造林工程传来捷报:截至 5月1日,全市植树突破万株,提前完成全年任务的74%,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C.南京长江大桥远看是一道直线,直线美不美,这种设计符合新的审美观吗?我们对这两个问题,不宜笼统地提问,也不能笼统地答复。
D.“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5.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北京国家大剧院的设计风格表现出富有戏剧性的审美追求。
与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相比,它时尚前卫的半椭圆形建筑造型,让人们在视觉与心理上感到很新奇,;它的屋面前后两侧有两个三角形的玻璃幕墙切面“开裂”地暴露出部分内堂,“犹抱琵琶半遮面”,引发出人们想要一探究竟的好奇①这就很有戏剧那欲言又止地设置情节的特点②这就很有戏剧那幕幕推进以达高潮的特点③这就很有戏剧那营造冲突的重要特征A.①②③B.②③①C. ③①②D. ③②①6.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当挂在树梢的冰凌组成神奇的连拱时,当地面的白雪像璀璨的钻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时,当刚钻出地面的麦苗躲在厚厚的雪层下面安适地微笑时,我们知道冬天来了!在冬季乡村的漫漫长夜里,家人们亲切地聚集一堂,围炉而坐,有足够的时间聊天、看电视,从容地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这难道不是极大的乐事吗?A.选段中把“阳光”比喻成“璀璨的钻石”,形象地写出了阳光的明亮耀眼。
B.选段中把“麦苗”拟人化,用它们“躲在厚厚的雪层下面安适地微笑”,形象地写出了麦苗在冬雪的保护下,安静而舒适地生长的样子。
C.选段中运用“当……时”的排比句式,语气连贯地写出各种景物的变化,表明了冬天到来时的美好情状。
D.“这难道不是极大的乐事吗?”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语气强烈地写出了家人们围炉而坐,欢度冬夜时那发自内心的快乐。
二、填空(共8分)7.(1),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1分)(2)不应有恨,?(苏轼《水调歌头》)(1分)(3)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分)8.名著阅读(3分)《论语》和《孟子》都是我国儒家经典,学习它们,可以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启示。
如孔子有许多关于教育的论述,他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三、综合性学习(共11分)为打造“书香北京”,北京市政府决定于2012年4月至6月举办第二届“市民阅读季”活动,你所在的学校也积极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
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目前我国每年出版的书籍已经超过27万种,文学、历史、经济、教育、社会等门类可以说无所不包。
尽管有如此众多的图书可供选择,但资料显示,在2011年“北京市民最喜爱的图书”调查中,《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和《西游记》以明显优势位居前4位。
【材料三】用网络手机阅读,可以让人们拥有更广阔的阅读天地,获得更多的信息。
同时,也方便人们更高效地利用零碎的时间,随时随地地阅读。
此外,还减少了印刷、物流仓储和批发零售等环节,降低了出版发行、营销的成本。
(3) (限4字内) (4) (限7字内)10.在此次活动中,同学们对不同的人群进行了随机采访。
请你根据采访记录说明不同人群的阅读目的分别是什么。
(3分)采访记录一:一个中学生说:“我们现在的学习任务太重了,考试压力又大,所以空闲时最爱看一些轻松幽默的漫画或小说,就想借此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调整一下紧张的心情,以便更好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采访记录二:一位大学生说:“我在课余时主要还是读一些所学专业方面的书籍,另外我也经常看些关于人生规划和职业发展方面的书。
我想让自己的专业知识更扎实,人生方向更明确,为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采访记录三:一位退休老人说:“从前工作忙,现在退下来了,我经常会读点儿自己喜欢的古典名著和花草养植类书籍,这样不仅不觉得退休生活空虚乏味,反而从中找到了更多的乐趣,拥有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
”答:(1) (2) (3)11.为了配合附近社区“推进社区阅读计划”的开展,班级要为社区居民出一期板报,标题为“经典名著人物谈”。
请你完成一份板报稿件提纲。
(3分)要求:写出一部名著中的一位主要人物;对该人物的主要性格作出点评;写出一个相关的精彩情节。
(注:可以从下面作品中选取人物:《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人物:__ ____ _主要性格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相关的精彩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阅读《扁鹊见蔡桓公》,完成第12—14题。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桓侯又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桓侯遂死。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居十日居:(2)不治将益深益:(3)桓侯故使人问之故: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2分)1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扁鹊第一次和第四次见蔡桓公时分别有怎样的动作?他做出这些动作的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五、现代文阅读(共31分)(一)阅读《萍水相逢之美》,完成第15-17题。
(共15分)萍水相逢①之美陈霁①搬到这个小区已经一年多了,却至今也没有为我增加一个真正的熟人,更不用说朋友。
就是邻居,有时同乘电梯上楼,也只是点点头,给出一个微笑而已。
这个微笑就礼貌地拒绝了接下来的一切可能。
待各自进了各自的家,那扇沉重厚实的防盗门就把我们彻底隔开,里面的一切都成为秘密,被它严严实实地捂住。
一个小区上千户人家,就这样被封闭在各自的小格子里。
②闲得无聊,在家泡茶枯坐,一抬眼就看见了墙上那幅画。
③20多年前的乐山五通桥,秋天,风景优美。
古老的小镇,几条逶迤的街巷被清澈的小河破开,隔河相望各自的另一半。
沿河尽是千年古榕,浓荫匝地。
那些石板街面,雕花石栏,重重叠叠的飞檐斗拱和粉墙青瓦,都在榕树严严实实的掩映中。
我那时还是个小伙子,背了个当时流行的人造革马桶包,沿着几级石阶走上苔痕斑驳的石砌高台。
这里是一个独家小院,竹篱笆上爬满牵牛花,院里盛开着海棠,古雅里透出生机的蓬勃。
我按捺住一颗砰砰乱跳的心,叩响了门。
开门的儒雅老者正是我想求见的大名鼎鼎的画家李道熙,嘉州画派的代表人物。
我这次游乐山,感觉不是期望的那么好,心有不甘,便到了五通桥。
仗着同是著名画家的孙竹篱是我家邻居,就斗胆来闯李道熙家。
大感意外的是,李道熙以爽朗的笑声和清香的“峨蕊”接待了我这个不速之客。
谈到兴浓,他起身为我画了这幅斗方,边画边讲授技法,简直像要收我为徒。
④不完美的乐山之行在五通桥得到了加倍的补偿。
同时,李道熙的古道热肠,更让我在心里对他和他的五通桥葆有了一份永久的记忆。
⑤前年春节,我和妻子去云南景洪旅游。
返程飞机很晚,有半天的空档,便去勐腊路的同庆号喝茶。
这是景洪市中心一处颇令人注目的园林,热带风情中带有江南元素。
气候宜人,环境虽然也是人造,但是感觉比此前看过的许多“原始”更养眼。
加上有一个体验式生产作坊,同样一杯普洱,在这里就让人很乐意掏钱。
服务员是傣家小妹扮相,清丽而乖巧,并且嘴甜。
她介绍茶道,介绍普洱的生产工艺流程,还介绍她为之骄傲的老板。
我说,你把你的老板说得那么好,干脆请他来让我们见识见识。
我本来是戏言却被当真。
结果,我们被请到老板在楼上的办公室做客。
老板的办公室实际上是茶室,是小型的茶文化博物馆。
更让我惊讶的是,老板是一位还说得上年轻的美女,聪明而博学。
名字亦如其人:邓雅然。
她亲自为我们沏茶。
她沏茶几乎是一场细节丰富的茶艺表演。
大半个下午,我们像是老朋友,无拘束地交流。
不,更像是她在作一场关于普洱茶的讲座,附带地,也介绍了作为普洱代表的同庆号茶庄的300年传奇。
临走时,在她的盛情之下,我还带走了她馈赠的印有红色龙马图案的普洱茶。
后来从新闻里才知道,她的同庆号普洱茶,还曾作为国礼,馈赠来访的英国首相布朗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
我真是荣幸之至啊!⑥5.12汶川地震以后,通讯刚刚恢复,我的手机信息迅速爆满。
老朋友,经常联系的编辑,他们的关切让我温暖,也在意料中。
而那些此前只有一面之缘的远方朋友,比如郑州的何向阳、无锡的黑陶、天津的谢大光、福州的小山等,他们也都发来了问候的短信。
刚刚经历了生死震颤的我,这时,意外得到的这些仅有一面之缘的友人的一声声问候,就大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意味了。
⑦在文明礼节和教养的约束之下,在对自身竞争力的打造和维护中,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都套上了多层的甲胄,人与人再难触及真实的内心。
而生活常常又是平淡的。
很多时候我们都觉得,每个日子都是生产线上出来的同一产品。
过于常规、平庸和一成不变,没有特别,没有变化,没有跌宕起伏,没有痛快淋漓,我们就向往远方。
希望以旅行来改变平淡,打破平庸,制造一点意外,掀起一点涟漪。
但是旅行常常也只是留下几处模糊的景象,几个抽象的地名,还有照面之后迅速虚化为远远的背景的那许多面孔。
但是,只要有那么一个人,一件事,能够让你激动或者感动,让你持久地怀想,那么这个地方立刻就会生动起来,清晰起来,就像一个他乡故知,以亲切的目光召唤你的再次造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