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证型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
超声复习题及答案

超声复习题及答案1、有关左心室射血分数(EF)的描述,错误的是A、射血分数用来反映左心室的泵血功能B、EF=SV/EDVC、EF静息状态下不小于50%D、EF=SV/COE、左室射血分数受心脏后负荷的影响,但它是反映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可靠指标答案:D射血分数是指每搏量占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的百分比,静息状态下,正常人EF值至少应≥50%。
2、患者在接受超声检查时发现右肾肾窦区内一圆形无回声区,局限于肾窦一部分,未见与肾盏和肾盂相通,应考虑的诊断是A、局限性肾盏阻塞B、肾积水C、肾盂旁囊肿D、肾盂源性肾囊肿E、肾结核答案:C肾盂旁囊肿通常单发并突入肾窦内,与肾盂和肾盏不相通。
3、患者男性,50岁,高血压10余年,规律服药,近日自感心前区疼痛,休息无缓解,以急性冠脉综合征收入院,入院超声示A、左室壁运动不协调B、左室短轴呈D征C、心肌回声强、呈斑片状D、可见房间隔连续性中断E、主动脉窦瘤形成答案:A4、超声检查发现,右下颌角下方,胸锁乳突肌内侧深部的颈总动脉分叉处5cm×3cm大小低回声包块,边界清楚、规整,包块造成颈内及颈外动脉向两侧推移。
包块内部有较丰富的动、静脉血流,并可见颈外动脉的分支进入包块内,诊断为A、颈神经纤维瘤B、颈神经鞘瘤C、颈交感神经鞘瘤E、颈动脉体瘤答案:E颈动脉体瘤是发生于颈动脉小体的肿瘤,体积较小时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外鞘内,体积较大时围绕于颈总、颈内与颈外动脉周围,为实性包块,它明显不同于其他血管性疾病表现的血管壁膨出、血管内膜分离和血管本身扭曲。
5、重度肺动脉高压时,室间隔缺损分流方向主要为A、室水平左向右分流B、室水平右向左分流C、室水平双向分流D、室水平无分流E、房水平右向左分流答案:B肺动脉高压时,右室后负荷增加,导致右室收缩压增加,并高于左室收缩压,此时心室间出现右向左分流。
无肺动脉高压时,左室收缩压高于右室收缩压,心室间为左向右分流。
肺动脉高压为重度时,右室收缩压明显高于左室收缩压,故为右向左分流,而不是双向分流。
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医学影像专业知识)模拟试卷5

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医学影像专业知识)模拟试卷5(总分:15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0,分数:100.00)1.下列关于右心造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A.需通过肺循环B.微泡直径须小于5 μmC.需通过体循环D.不需通过肺循环√E.需通过肺循环与体循环解析:解析:右心造影需通过肺循环和体循环。
2.正常成人的二尖瓣口面积是( )。
(分数:2.00)A.1.0~1.9 cm 2B.2.0~2.9 cm 2C.3.0~3.9 cm 2D.4.0~4.9 cm 2√E.>5.0 cm 2解析:解析:正常成人二尖瓣口面积为4~6 cm 2,1.5~2.0 cm 2时,为轻度二尖瓣狭窄,1.0~1.5 cm 2时,为中度二尖瓣狭窄,<1.0 cm 2时,为重度二尖瓣狭窄。
3.肺静脉的脉冲波多普勒频谱中的负向波(AR波),出现于( )。
(分数:2.00)A.心房的舒张期B.心房的收缩期√C.心房的快速射血期D.心房的等容收缩期E.心室的快速舒张期解析:解析:心房的收缩期,心房的压力最高,肺静脉出现负向波(AR波)。
4.下列与肝硬化声像图表现不符的是( )。
(分数:2.00)A.肝形态失常B.肝静脉显示正常√C.肝门右移D.肝实质粗大点状回声并有结节感E.肝右叶缩小,左叶及尾状叶增大解析:解析:解析:肝硬化声像图特点:肝脏轮廓形态变化,肝硬化早期肝脏肿大,但形态正常,表面尚平滑。
后期肝脏各径线测值显著小于正常。
部分病例随病程进展显示肝右叶明显萎缩。
左叶轻微萎缩或有肿大倾向。
门脉性肝硬化肝表面呈锯齿状改变,坏死后性肝硬化表面显示粗大的结节,当其直径>3 mm时,肝表面出现明显凸凹不平,在腹壁和肝之间存在腹水时而更易见到,所有肝硬化患者的肝缘变钝。
5.支气管扩张可见( )。
(分数:2.00)A.双轨征√B.纵隔压迫综合征C.阻塞性肺气肿D.上纵隔液平面影E.纵隔钟摆运动解析:解析:由于支气管壁慢性感染、管壁增厚及周围结缔组织增生,病变区肺纹理增多、增粗,排列紊乱,直到肺外带仍较明显,增厚的管壁中如含气,片上可见平行的双粗线,称为“双轨征”。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型与超声影像学特征的关系

S u n t e c r ea i n t e he ulr s n c f a ur a d t s n o e t dy o h o r l to be we n t t t pe fTCM flv r cr ho i y so o i e ir ss
维普资讯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 0 0 7年第 1 7卷第 3期
・
・
15・ 6
影像 学诊 断 ・
乙型 肝炎 肝硬 化 患者 中 医证 型 与超 声 影 像 学特 征 的关 系
李 雪芹 熊 屏 张赤 志 陈 群 李建 英 罗欣拉 邹 民房
i a insw t i e e tt dt n lC ie eme ia y d o so v rcrh ss M e h d : On u d e d f t a e f ie n p t t i df r n r i o a h n s dc s n r me fl e i o i. e h a i l i r to s e h n r d a i y c s so v r n f l crh ss w t i e e t y d o s w r n l d d i h t d . T e l r e t b i u ime e d a tr p s r r da ee fr h i o i i d f rn n me e e i cu e n t e su y h f s r h ag s l e da tr a e o t i i t ro g t o q n n o eo m i h p t o e t eln t d a tr p se ird a tro f h p t o e, da tr n lo o e o i f h tlv i d e ai lb , h gh a ne o t r imee fl e a i lb c e n o o e t c ime e sa d b o d f w v lc t o e p a en a l y t o n s ln c v i , a d t e s e o p e n w r e td b o o o pe o a o r p y Re u t h e ln t flf h p t o e i a p e i en n h i fs le e e t s y c lr D p lr s n g a h . z e r sl s:T e gh o e e ai lb n p — t c
门静脉高压症诊断方法及诊断要点详解

门静脉高压症诊断方法及诊断要点详解一、门静脉高压症形成后的病生理变化门静脉血流阻力增加,常是门静脉高压症的始动因素。
按阻力增加的部位,可将门静脉高压症分为肝前、肝内和肝后三型。
门静脉高压症形成后,可以发生下列病理变化。
1、脾大、脾功能亢进门静脉血流受阻后,首先出现充血性脾大,然后出现脾功能亢进的表现。
2、交通支扩张由于正常的肝内门静脉通路受阻,门静脉又无静脉瓣,四个交通支大量开放,并扩张、扭曲形成静脉曲张。
在扩张的交通支中最有临床意义的是在食管下段、胃底形成的曲张静脉。
3、腹水门静脉压力升高,使门静脉系统毛细血管床的滤过压增加,同时肝硬化引起的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及淋巴液生成增加,促使液体从肝表面、肠浆膜面漏入腹腔而形成腹水。
门静脉高压症时虽然静脉内血流量增加,但中心血流量却是降低的,继发刺激醛固酮分泌过多,导致钠、水潴留而加剧腹水形成。
二、门静脉高压的诊断方法1、肝组织学活检此法一直被认为是诊断肝硬化的“金标准”,对于鉴别门静脉高压的病因至关重要,临床实践中常有两种途径,即经皮或经皮经颈静脉途径。
两种不同途径肝组织学活检适用于不同的情况(表1)。
表1两种不同途径肝组织学活检的主要适应证根据不同病因发展的纤维化分为4种主要纤维化模式:①门静脉-中央静脉型纤维化(病毒性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②门静脉-门静脉型纤维化(胆道疾病);③窦周和细胞周围型纤维化(代谢性疾病、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肝脏疾病);④中央-中央型纤维化(布-加综合征等静脉流出阻塞)。
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或布-加综合征等疾病门静脉高压常在病程的早期就发生,而代谢性疾病门静脉高压常在疾病的后期才形成。
2、肝静脉压力梯度(H V PG)H V P G是检测P H T变化的“金标准”,是通过颈内静脉、股静脉或肘静脉插管检测肝静脉楔压与肝静脉自由压之差,从而间接反映门静脉压力,正常人门静脉压力<5 m m H g。
H VP G是一种相对成熟的方法,对判断临床终点事件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表2)。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医辨证分型与病理特点的关系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医辨证分型与病理特点的关系【摘要】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中医辨证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助于根据病情特点对病人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本文通过对不同中医辨证分类与病理特点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了气滞血瘀、脾虚肝郁、肝肾阴虚、痰湿内蕴等证型的病理特点及与肝硬化的关系。
结论部分强调了中医辨证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的重要性和个体化治疗的意义,同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为该疾病的诊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医辨证、病理特点、气滞血瘀、脾虚肝郁、肝肾阴虚、痰湿内蕴、个体化治疗、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疾病背景介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简称PBC)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肝脏疾病,以胆汁淤积、肝内胆汁小管破坏和纤维化为特征。
这种疾病主要影响中年女性,临床表现为疲乏、黄疸、皮肤瘙痒、肝脾肿大等症状。
PBC 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自身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
PBC的传统治疗主要是以荷尔蒙、免疫抑制剂等西药进行控制,但随着人们对中医辨证治疗的认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寻求中医的帮助。
中医辨证治疗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和病情表现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达到调整体内阴阳平衡,增强自身免疫力,减轻症状和延缓疾病进展的目的。
深入了解PBC与中医辨证的关系对于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2 中医辨证的重要性中医辨证在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医辨证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是中医诊疗的基本方法。
在诊断疾病和确定治疗方案时,中医辨证可以通过观察病人的脉象、舌苔、面色等指标,结合病人的症状表现和疾病发展过程,准确把握病人的病情及其发展规律,从而指导中医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对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这种疾病,中医辨证更是至关重要。
由于该病病因复杂,病情多样,不同病人的病理特点也各不相同,对于患者来说需要进行精准的辨证分型才能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肝硬化中医治疗经验

肝硬化中医治疗经验摘要】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其病理特点为广泛肝细胞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并有再生小结节形成、肝脏变形变硬而成肝硬化。
临床上可分为代偿期、失代偿期。
肝硬化在我国发病率很高,尤其是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更有发展为肝癌,危害性很大,因此如何阻断和治疗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十多年来,我国中医药对治疗预防肝纤维化的有效作用,被越来越多的实验和临床所证实。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2-0356-02西医对肝硬化按病因分类,金洪元教授认为,这对中医药治疗肝硬化有着积极的帮助。
(1)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湿热夹毒);(2)酒精性肝硬化(痰湿脾虚);(3)胆汁淤积性肝硬化(湿热瘀阻);(4)代谢性肝硬化(肝肾阴虚);(5)门静脉回流受阻性肝硬化(气滞血瘀);(6)自身免疫性肝硬化(脾肾两虚,气滞肝郁);(7)毒物药物性肝硬化(肝肾双亏);同时中医药治疗肝硬化必须知悉肝硬化病变的常见并发症,有利于掌握证候和辩证治疗。
1.病机演变肝硬化,中医学虽没有这一病名,但对其病因、症状、体征、治疗、预后,中医学文献多有详细记载和描述。
根据其特点可归属中医“癥积”和“臌胀”范畴,并与“胁痛”、“黄疸”、“血证”、“昏迷”有关。
湿热、酒毒、疫毒→伤脾气郁→湿郁气滞→湿热内蕴→湿热瘀阻→肝络瘀滞→癥积→气滞血瘀→脾虚致水、血瘀致水→水湿内停→臌胀(湿热邪毒上扰心神——昏迷;伤肝动风——抽搐;热迫血出——出血;脾肾阳虚——肾不化气——水肿;肝肾阴虚——耗血、动血、动风)2.辨证论治金洪元教授认为,本病早期多属肝郁脾虚及气滞血瘀或湿热内蕴,以癥积辩证为主,腹水已形成,为臌胀病。
多湿热内阻,伤及肝肾,可有脾肾或肝肾阴虚之别,尤以后者多见。
临床所见多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治疗原则为标本同治、攻补兼施,或急则治标,多以行气、化瘀、清化湿热、运脾化气利水、滋养肝肾为要。
中国门静脉高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临床实践指南(2019年版)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

: ( ) ( ) Abstract Portal hypertension PH is one of the main complications of cirrhosis. 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 TIPS is
曲张破裂出血、顽固性胸腹水、Budd - Chiari 综合征及肝窦阻塞 新1 次。
综合征等。经过近30 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特别是随着专用 1 TIPS 操作准入标准
覆膜支架的临床应用,临床医师对TIPS 的适应证、禁忌证、技 TIPS 建议在具备开展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的医疗
术操作标准、分流道支架选择和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有了新的认 中心开展,中心有门静脉高压症多学科诊治团队支撑,TIPS 操
2694
临床肝胆病杂志第 卷第 期 年 月 , , 35 12 2019 12 J Clin Hepatol Vol.35 No.12 Dec.2019
中国门静脉高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临床实践指南(2019 年版)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
摘要:门静脉高压是肝硬化的主要并发症之一。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TIPS) 是通过在肝静脉与门静脉之间的肝实质内
观和意愿的重要性。而且,就患者价值观而言,完全知情的患者容易做出不同的选择,指 南小组应该做出弱推荐
危因素[ 评分级( 分)或 评分 Child - Pugh C ≤13
Child - Pugh B
胃静脉曲张位于胃体、胃窦和十二指肠[14]。
级且内镜证实有活动性出血],在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应在 对保守治疗难以控制的急性GVB,挽救性TIPS 可以使高
消化系统疾病测试三

消化系统疾病测试4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不宜行直肠指诊的疾病是 [单选题]A.肛裂(正确答案)B.肛窦炎C.内痔D.肛瘘E.肛周脓肿答案解析:①肛裂患者若行直肠指检,会引起剧烈疼痛,故不宜施行此项检查。
若必需行直肠指检,可在局麻下进行。
②其余均可行直肠指检,但内痔不能触及。
2.大多数可经非手术治疗好转的是 [单选题]A.瘢痕性幽门梗阻B.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正确答案)C.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D.十二指肠溃疡并球部变形E.穿透性十二指肠溃疡答案解析:①90%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均可经保守治疗止血后好转,仅约10%需手术治疗。
②少数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患者,若症状体征较轻,且为空腹的小穿孔,可行非手术治疗,但多数需手术治疗。
虽然大多数十二指肠溃疡球部变形、穿透性十二指肠溃疡药物治疗效果不好,但也不是所有患者均需手术,故不是手术治疗的绝对适应证。
3.腹部最易损伤的空腔脏器是 [单选题]A.结肠B.胃C.小肠(正确答案)D.直肠E.十二指肠答案解析:由于腹腔脏器不同的解剖特点,对损伤也有不同反应。
肠管损伤中以小肠损伤多见,并且往往发生在空肠上段或回肠下端,因系膜短而固定,移动性小,故易受损伤。
4.腹股沟斜疝和直疝的区别,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单选题]A.斜疝与腹横筋膜薄弱有关,直疝与腹内斜肌薄弱有关B.斜疝自内环处发生,沿精索发展;直疝则由海氏三角处发生,不沿精索发展(正确答案)C.斜疝位于腹壁下动脉内侧;直疝则位于外侧D.斜疝疝囊在精索后方;直疝在前方E.斜疝的内环在陷窝韧带内侧;直疝在外侧答案解析:斜疝位于腹壁下动脉外侧,精索前方,斜疝的内环在陷窝韧带外侧;直疝位于腹壁下动脉内侧,精索后方,直疝的内环在陷窝韧带内侧,斜疝与腹内斜肌薄弱有关,直疝与腹横筋膜薄弱有关。
5.腹外疝最常见的疝内容物为 [单选题]A.大网膜B.小肠(正确答案)C.盲肠D.阑尾E.乙状结肠答案解析:疝内容物指由腹腔疝出而进入疝囊的脏器和组织,常见的内容物多是腹腔内活动度大的脏器,以小肠占首位,其次为大网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证型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陈晓蓉1,李桂明2,王江蓉1,陈建杰3(1.上海市传染病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上海200083; 2.上海市传染病医院影像科,上海200083; 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内科,上海200021)[摘要]目的:探索不同中医证型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肝纤维化指标及肝功能分级的关系。
方法:应用彩色多谱勒超声显像仪测定147例不同证型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门静脉血流流速、脾静脉血流流速,并检测不同证型肝硬化患者的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球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层粘蛋白、Ⅳ型胶原等相关指标。
结果:不同证型(湿热内蕴、肝气郁结、脾虚湿盛、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及血瘀证)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内径无显著性差异;患者门静脉流速、流量,血瘀证与湿热内蕴证比较P<0.05;脾静脉内径,湿热内蕴证与肝肾阴虚证、血瘀证比较P<0.05,与脾肾阳虚证比较P<0.01;脾静脉流速,血瘀证、脾肾阳虚证与湿热内蕴证、肝气郁结证、肝肾阴虚证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脾静脉流量湿热内蕴证与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血瘀证比较P<0.01;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与Ⅲ型前胶原,肝肾阴虚证与湿热内蕴证比较P<0.05。
在Child-Pugh分级中,C级脾肾阳虚证发生率最高,A级肝气郁结证发生率最高。
结论: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血瘀证证型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与湿热内蕴证和肝气郁结证间存在明显差异。
[关键词]肝硬化;辨证分型;血流动力学;门静脉[中图分类号]R575.2;R2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977(2004)03-0178-04Portal hem odyn amics in pa tients with differ ent synd rom es of cir rhosisCHEN Xiao-Rong1,LI Gui-Ming2,WANG Jiang-Rong1,CHEN Jian-Jie3(1.Department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Shanghai M unicipal Infectious Disease Hospital,Shanghai 200083,China; 2.Department of Radiology,Shanghai Municipal Infectious Disease Hospital,Shanghai200083,China; 3.Department of Internal M edicine,Shuguang Hospital,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20002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rtal hemodynamics or the indices of liver fibrosis and the liver function score in patients w ith differen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yndromes of liver cirrhosis.Methods:One hundred and forty-seven cases of liver cirrhosis with different syndrome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Diameters and blood flow velocities of the portal vein and splenic vein were tested by color Doppler sonarography.The indices of liver function(TBIL,ALT,AST,Alb,Glb,PTA)and the indices of hepatic fibrosis(HA,PC-Ⅲ,LN,Ⅵ-C)were tested.Results:The diameters of portal vein in liver cirrhosis patients w ith different syndromes (internal accumulation of damp-heat,stagnation of liver-qi,superabundance of dampness due to spleen-asthenia,asthenia of liver and kidney yin,asthenia of spleen and kidney yang,blood stasis)w 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The blood flow velocities and flow volumes of portal vein in patients with the blood stasis syndrome and the internal accumulation of damp-heat syndrome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5).The diameter of splenic vein in patients with the internal accumulation of damp-heat syndrome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o that of the asthenia of liver and kidney yin syndrome,or the blood stasis syndrome,or the asthenia of spleen and kidney yang syndrome, respectively(P<0.05or P<0.01).The blood flow velocity of splenic vein in patients with the blood stasis syndrome or the asthenia of spleen and kidney yang syndrome w 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o that of the internal accumulation of damp-heat syndrome,or the stagna-tion of liver-qi syndrome,or the asthenia of liver and kidney yin syndrome,respectively(P<0.01).The blood flow volume of splenic vein in patients w ith the internal accumulation of damp-heat syndrome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o that of the asthenia of liver and kidney yin syndrome,or the asthenia of spleen and kidney yang syndrome,or the blood stasis syndrome,respectively(P<0.01).The liver cirrhosis indices HA and PC-Шin patients w ith the asthenia of liver and kidney yin syndrome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o those of the internal accumulation of damp-heat syndrome(P<0.05).In Child-Pugh classification,the incidence of Child-Pugh C w as the highest in the asthenia of spleen and kidney yang syndrome,while the incidence of Child-Pugh A was the highest in the stagnation of liver-qi syn-drome.Conclusion:The changes of portal vein dynamics in liver cirrhosis patients with the asthenia of liver and kidney yin syndrome,or the asthenia of spleen and kidney yang syndrome,or the blood stasis syndrome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o those of the internal accumula-tion of damp-heat syndrome and the stagnation of liver-qi syndrome.KE Y W ORDS liver cirrhosis;zheng differentiation-classification;hemodynamics;portal veinJ Chin Integr Med,2004,2(3):178-181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存在严重的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紊乱。
为探讨不同中医证型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肝纤维化指标及肝功能分级的关系,笔者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对147例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了观察,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入选病例均符合第10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
共147例,男129例(87.8%),女18例(12.2%);年龄36~69岁,平均(47.8±12.1)岁;病程最短7年,最长15年,平均(11.3±5.2)年。
其中143例为乙型肝炎肝硬化,4例为丙型肝炎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