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八年级上册地理自然灾害导学案

合集下载

《活动课_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导学案》

《活动课_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导学案》

《活动课_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导学案一、导入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界的自然力量引起的,造成人类和社会生产、生活和生存困难和损失的突发事件。

我国地大物博,自然灾害种类繁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二、进修目标1. 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种类及其特点。

2. 掌握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和应对方法。

3. 增强自我珍爱认识,提高自救能力。

三、进修内容1.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2. 不同自然灾害的特点和风险水平。

3. 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和应对方法。

四、进修过程1. 自然灾害种类及其特点a. 地震:地震是地壳运动引起的地表震动现象,地震带来的破坏力极大,需要及时避险。

b. 水灾:包括洪水、山洪、暴雨等,造成了很多灾害,需要加强防范。

c. 风灾:包括台风、龙卷风等,破坏力较强,要做好防护工作。

d. 火灾:森林火灾、城市火灾等,需要加强火灾预防和扑救能力。

e. 泥石流: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对人类和房屋构成威胁,需加强监测和预警。

2. 防范措施和应对方法a. 地震:室内避险、开展地震演练、加固房屋结构等。

b. 水灾:加强堤防建设、做好排水工作、避免居住在山洪、洪水易发区等。

c. 风灾:修建防风林、加固建筑物、做好风灾预警等。

d. 火灾:加强火灾宣传教育、设置灭火器械、定期检查电线电器等。

e. 泥石流:加强山区植被珍爱、遥离危险区域、做好应急预案等。

五、拓展延伸1. 请同砚们分享自己所在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以及应对方法。

2. 通过观看相关视频或图片,了解其他国家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3. 制定自己家庭的应急预案,让家人知晓应对方法。

六、总结反思通过今天的进修,我们了解了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种类及其特点,掌握了防范措施和应对方法。

自然灾害虽然无法完全避免,但我们可以通过加强预防和提高自救能力,减少损失,珍爱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自然灾害,做好防范工作,珍爱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4《自然灾害》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4《自然灾害》导学案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四节 自然灾害【目标锁定】(明确目标,有的放矢)1.能够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灾害的内涵。

2.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及地理分布,初步分析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

3.举例说出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形成“自然灾害频发是我国基本的地理国情之一”的认识。

了解救灾的措施,掌握避灾方法。

【重点难点】自然灾害的特点;我国自然灾害频发;自然灾害集中分布区的原因。

【自主探究】(独立自主,快乐收获)1、什么叫做自然灾害?2、读图2.46和图2.47,填写下表3、完成教材P55活动题1、2。

(1)下列现象或事件,哪些属于自然灾害,为什么?(2)你见过哪些自然灾害。

它们造成了哪些危害?4、阅读教材P56文字,说说我国自然灾害有哪些特点?(1)我国自然灾害_________多,_________广。

(2)同一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同一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台风、洪水会引发的地质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山区的河谷地带,地震会引发的自然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重点难点都在这里)探究1:阅读图2.48和图2.49,写出我国下列自然灾害的主要分布地区台风灾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干旱灾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洪涝灾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湖泊和泥石流灾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2:参考教材P58活动题2,尝试解释我国其他自然灾害主要分布区的形成原因。

2.4 自然灾害(导学案)-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_1

2.4 自然灾害(导学案)-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_1

2.4 《自然灾害》导学案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学习目标】1.知道自然灾害的概念,认识我国自然灾害的分类。

2.能够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多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自然灾害的分布。

3.知道防灾减灾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措施。

【学习重难点】1.重点:了解自然灾害的主要分类;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道防灾减灾的一些基本方法。

2.难点:分析我国不同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掌握一定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安全防护技能。

【自主学习——知识清单】1.常见的自然灾害(1)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__________ 叫做自然灾害。

(2)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3)气象灾害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等灾害。

(4)地质灾害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灾害。

2.我国自然灾害频发(1)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___、___。

(2)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______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______的国家之一。

3.防灾减灾运用_______技术预报台风、寒潮。

建设大量的______工程,建设______储备中心;及时调动______进行救灾。

【学习探究】1.探究学习——常见的自然灾害活动安排:根据课本56-57页的自然灾害分布图,分别明确气象灾害(图2.48)和地质灾害(图2.49)的分布地区,小组合作讨论分析总结自然灾害的分布地区,并根据讨论结果完成表格。

2.活学活用——我国的自然灾害活动安排:结合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分布地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2021年7月18日18时至21日0时,郑州出现罕见持续强降水天气过程,全市普降大暴雨、特大暴雨,累积平均降水量449毫米。

八年级新课标地理34 自然灾害 导学案

八年级新课标地理34 自然灾害 导学案
A、台风B、洪涝C、干旱D、寒潮
6、下列自然灾害与地震关联性较强的是( )
①台风②滑坡③干旱④寒潮⑤泥石流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7、有关自然灾害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春夏季节我国江淮地区常见洪涝灾害
B.一个地方发生旱灾后,不会再发生其他自然灾害
C.地震是指地上建筑物的震动或倒塌
D.不同自然灾害有时会连续发生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山区是我国地质灾害的多发区
B.我国旱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冬季风的不稳定
C.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干旱的多发区
D.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是泥石流的多发区
9、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避震减灾的方法,你认为最不安全的做法是()
A、在家中(楼房),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
B、在教室,应躲在坚固课桌下,抓紧桌角。
2.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等。
3.气象灾害主要有、、、等灾害。
4.地质灾害主要有、、等灾害。
5.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
独立自学完成




探究活动一:气象灾害
类型
发生原因
发生时间
发生地区
措施
干旱
伏旱:
洪涝
梅雨:
台风
寒潮
沙尘暴
探究活动二:地质灾害
类型
发生原因
发生时间
发生地区
措施
地震
C、瞬间风力巨大D、造成各种损失
3、发生地质灾害较高的地区是()
A、海底B、平原C、山区D、丘陵
4、各种地形都有可能的地质灾害是()
A、地震B、泥石流C、滑坡D、台风
5、《齐鲁晚报》2011年12月24日讯:受强冷空气的影响,从25日起山东全省开始出现的降温、降雪天气过程,降温幅度可达10摄氏度左右,个别地区可达13摄氏度左右,预计26日夜间到27日,全省大部分四区阴有小雪。这种灾害性天气是()

地理人教八年级上册(2013年新编)《自然灾害》教案1

地理人教八年级上册(2013年新编)《自然灾害》教案1

《自然灾害》教案教学目标1、常见的自然灾害,能会判断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

2、自然灾害等大致分布。

3、了解避灾方法。

教学重难点:1、自然灾害的分布大势。

2、掌握常见的、实用的救灾措施。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河流的特征,长江、黄河的治理与开发等,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心的课文《自然灾害》。

板书第四节自然灾害一、常见的自然灾害教师播放有关自然灾害的相关视频,并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举例自己了解哪些自然灾害。

教师小结:自然灾害的定义,我国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哪几类。

教师展示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是气象灾害,哪些是地质灾害。

并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54-55,结合图片,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危害性。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P55-56的活动题。

板书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先让学生回忆今年全国发生了哪些特大自然灾害,后可由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数据来说明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

指导学生读图2.48,2.49,并让学生谈谈他所发现的问题,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小结: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

我国也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自然灾害有时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给社会的正常生活和生产带来巨大的冲击。

教师可对一些灾害的概念加以阐述,便于学生理解。

如:寒潮(1)概念寒潮是一种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节。

(2)形成原因:形成寒潮的强冷气团聚积在高纬度的寒带,当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猛烈冲击时,就爆发寒潮。

(3)寒潮的危害滑坡和泥石流(1)滑坡:①成因:是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②发生条件: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

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都是滑坡多发区。

③危害: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设计:2.4 自然灾害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设计:2.4 自然灾害
4.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是什么?
5.我国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集中分布在哪里?
6.防灾减灾可采取哪些措施?



1.由地气候原因造成的自然灾害有()
A、台风B、泥石流C、滑坡D、地震
2.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A、崩塌B、滑坡C、泥石流D、台风
3.2018年元月,寒潮席卷大半个中国。在极寒气候中,抗寒耐冻能力较强的柑橘品种损失较小。有关专家指出,柑橘选种,必须因地制宜。这告诉我们()
A、台风B、洪涝C、干旱D、梅雨
9.2017年3月,中国西南五省的旱情不断加重.其中云南、广西部分地区的旱情已达到特大干旱等级,部分地区旱情甚至百年一遇.导致我国西南地区旱灾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活动异常B、冬季风势力强大C、南北温差大D、多样的温度带
10.关于我国旱涝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风势力强,我国南涝北早
A、沙暴B、台风C、洪涝D、旱灾
6.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区中,台风登陆主要集中在()
A、广东、台湾、浙江、福建
B、吉林、辽宁、黑龙江、天津
C、山东、山西、河北、河南
D、安徽、湖北、湖南、江西
7.下列地区最易以寒潮影响的是()
A、内蒙古自治区B、四川盆地C、青藏高原D、海南省
8.“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将导致的灾害天气是()
八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
课题
2.4自然灾害
课型
讲授课
主备
审核
学习
目标
1、观察图片,并结合实例辨析自然灾害。
2、阅读我国各种灾害地图,能够说出我国各种自然灾害的名称和分布特点,以及通过讨论分析自然灾害的成因。
3、掌握防灾减灾的措施。

八年级地理上册《自然灾害》优秀导学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自然灾害》优秀导学案
办法:
三、评价提升。
1、有关自然灾害主要分布区,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雨涝多发生在北方,干旱多发生在南方
B、寒潮主要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台风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C、地震带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和台湾省
D、泥石流和滑坡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地区
2、下列不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
A、地震
B、火山
C、泥石流
1、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环境经常发生
,其中有些会造成

等危害,叫做自然灾害。Fra bibliotek2、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________和________等。
3、气象灾害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灾害。
4、地质灾害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的分布,世界地震带分布图。)
种 类 主要分布地区
成因
应对措施
洪涝
干旱
台风
寒潮
地震
泥石流 滑坡
(三)防灾减灾:了解我国在防灾减灾中取得的成就(教材 58、59 页) 联系生活:请结合我们平江地区的地形和气候特点来说说,我们周围有哪些常见的自 然灾害?选取其中一种来谈谈我们应当采取什么办法来应对?
灾害:
发生地质灾害频率较高。
5、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
,自然灾害


(二)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
合作探究:阅读课本 56 页图 2.48 和课本 57 页图 2.49 及 58 页活动,完成下表:(参考提
示:P34 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 P36 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P38 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P13 中国人
D、台风
3、下列哪个省不容易发生泥石流( )

部编RJ人教版 初二八年级地理 上册(导学案)第二章 第四节 自然灾害 学案

部编RJ人教版 初二八年级地理 上册(导学案)第二章  第四节 自然灾害 学案

第四节自然灾害【学习目标】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和特点,知道自然灾害的类型及特点在地图上指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理解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样的原因,掌握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异的的表现和特征。

知道防灾减灾的措施,以一两种自然灾害为例,列举适当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通过案例,学会在实际中运用救援与救助的具体措施,并学会如何自救与互救。

【学习重点】我国自然灾害的类型和分布【学习难点】自然灾害特点;防灾减灾措施【学习过程】【自学导航】一、常见的自然灾害1、什么是自然灾害?2、自然灾害有哪些类型?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1、我国气象灾害是怎样分布的?2、我国地质灾害是如何分布的?三、防灾减灾1、如何进行防灾减灾?2、谈谈在灾害中如何进行自救与互救?【交流展示】同桌或小组交流学习结果【合作探究】师生共同研讨解决:1、完成课本58页活动2、完成课本60页活动【我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学后质疑】你还有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说出来大家帮你一起解决【同步演练】这是你对知识的巩固双基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自然灾害,属于气象灾害的是()①洪水②干旱③台风④泥石流⑤寒潮A.①②③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③2.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和泥石流 B.台风与干旱 C.洪涝与干旱 D.台风与寒潮读下面“地质灾害景观示意图”,完成3~4题。

3.反映泥石流现象的是()A.a B.b C.c D.d4.下列各图中,正确表示引发泥石流因子的是()5.下列地区中旱涝灾害最为频繁的是()A.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B.江南丘陵和长江中下游平原C.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D.东北平原和四川盆地6.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B.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C.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D.夏季风强弱和进退的迟早不同7.旱灾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

我国的四大干湿地区中,出现旱灾最少的是()A.干旱地区B.半干旱地区C.湿润地区D.半湿润地区8.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有许多农民搬到火山口附近去居住,主要原因是()A.欣赏壮丽的火山爆发景观 B.气候凉爽,适宜居住C.温泉众多,为疗养胜地 D.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9. 在灾害强度相同情况下,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以下说法正确的A.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高B.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C.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D.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10.“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上中游防护林的主要作用分别是()A.防御寒潮和台风B.防治风沙和水土流失C.防御干旱和泥石流D.防治洪涝和滑坡11.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A.台风对我国沿海地区造成的灾害损失有逐年下降的趋势B.西北太平洋是台风的唯一源地C.台风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7-11月最为频繁D.台风能减缓我国华北地区伏旱的旱情二、综合题12.读下图回答:(1)甲是气象灾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查汗淖尔学校师生共用教学案
年级:八年级50班科目:执笔:冯茹审核:乔春燕
课型:新课时:一课时总案数
内容:
2-4自然灾害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 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环境发生______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危害。

2.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4.判断下列是否属于自然灾害:
A、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把田里的很多西瓜都砸烂了。

()
B、化工厂废水泄露,水田被污染,有刺鼻的气味。

()
C、一位游客违反规定在林区吸烟,乱扔烟头,引发森林火灾。

()
D、楼上一块广告牌被一阵大风刮落,正好砸在楼下的两辆汽车上。

()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主要有、、、等灾害。

然后结合书本P56图2.48写出其主要分布地区及形成原因:完成58页活动1
探究二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主要有、、等灾害,并结合图2.49说说我国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分布地区及形成原因:(参考58页活动2的解释)
探究三据探究一和探究二总结我国自然灾害的特征:种类________、分布________、频次_________、危害________.
三、讨论与交流
防灾减灾】阅读教材58--60页、读图2.50、2.51、2.52、2.53,回答以下问题:
1、防灾减灾工作措施:
避灾方法:①地震:
②泥石流:
结合实际情况,假如你身边发生了以上所学的某种自然灾害,你会采取哪些措施自救呢?下面请同学们畅所欲言
小结】我国的自然灾害的分布地区
四、课堂检测
1、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

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③修建“西气东输”管道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
⑤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⑥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⑥C.①②③⑥D.②③④⑤
2、下列灾害中,不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A、旱灾
B、水灾
C、台风
D、泥石流
3、气象灾害的共同特点是()
A、降水过多或过少
B、强冷空气的侵入
C、瞬间风力巨大
D、造成各种损失
3
4、发生地质灾害较高的地区是()
A、海底
B、平原
C、山区
D、丘陵
5、各种地形都有可能的地质灾害是()
A、地震
B、泥石流
C、滑坡
D、台风
6、《齐鲁晚报》2011年12月24日讯:受强冷空气的影响,从25日起山东全省开始出现的降温、降雪天气过程,降温幅度可达10摄氏度左右,个别地区可达13摄氏度左右,预计26日夜间到27日,全省大部分四区阴有小雪。

这种灾害性天气是()A、台风B、洪涝C、干旱D、寒潮
7、有关自然灾害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春夏季节我国江淮地区常见洪涝灾害
B.一个地方发生旱灾后,不会再发生其他自然灾害
C.地震是指地上建筑物的震动或倒塌
D.不同自然灾害有时会连续发生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山区是我国地质灾害的多发区
B. 我国旱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冬季风的不稳定
C. 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干旱的多发区
D. 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是泥石流的多发区
9、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避震减灾的方法,你认为最不安全的做法是()
A、在家中(楼房),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

B、在教室,应躲在坚固课桌下,抓紧桌角。

C、在野外,躲在山脚、陡崖下,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山下方向跑。

D、躲避时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

10、我国是一个旱涝灾害频发的国家。

在旱区,许多地方人畜饮水困难,但不少江河的水却白白流走,无法利用,村民只能“望水兴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改变当地气候
B、人工降雨
C、兴修水利工程
D、防治水污染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