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二)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3套卷)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一)一、填一填。
(第5、8题每题4分,其余每空1分,共24分) 1.看图写数。
() ()2.把12、5、7、15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3.(1)19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1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4.按规律写数。
17,15,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5.用2、8、10写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
()+()=()()-()=()6.站一排时,淘气的左边有3人,右边有4人,这一排共有()人。
7.观察右图。
(1)在的()面,在的()面。
(2)在的()面。
8.填写合适的数。
5<() 12>() ()+()=9()-()=13二、选一选。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观察下表,空格里应填写算式()。
①8-3②6-3③7-32.观察下图,最重的是()。
3.下面三位同学整理物品,()的做法不对。
①笑笑:玩具是一类,所以我把布娃娃、小汽车放在一起。
②淘气:我把上衣和裤子放在一起,它们都是衣服。
③妙想:我把作业本和遥控飞机放在一起,因为它们都是玩具。
4.解决下列问题,需用“13+5”计算的是()。
①有5朵红花、13朵黄花,红花再添几朵就和黄花一样多了?②我有13支铅笔,用去5支,还剩几支?③商店上午卖出13个水杯,下午卖出5个,今天一共卖出多少个?5.奇思站在妙想的右边,妙想站在奇思的()边。
①右②左③后三、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每题1分,共12分)6+4=3+12=9-0=6+6+4=15-4=9-9=11+4=13-3-3=7+5=18-5=2+17=8+5-2=四、动手操作,开发大脑。
(共22分)1.涂一涂。
(同类图形涂成同一种颜色)(4分)2.画一画,填一填。
(每题3分,共6分)(1)6+7=()(2)17-7=()3.按要求在表中画一画。
(每题2分,共4分)(1)在◎的下面画“△”。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2)-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2)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2)”。
本节课主要复习和巩固学生已经学过的“比较大小”和“10以内数的认识”。
我们将通过各种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和10以内数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2. 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10以内数的认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比较大小的方法。
2. 教学重点:10以内数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卡片、图片、小动物玩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2. 比较大小的方法:通过实际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例如,比较两张卡片的大小,让学生说出一张卡片比另一张卡片大还是小。
3. 10以内数的认识:通过实际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10以内数的认识。
例如,给学生一些小动物玩具,让学生按照数量进行分类,并数一数每种小动物的数量。
4.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实际的题目,让学生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和10以内数的认识来解答。
例如,比较两组物品的大小,让学生选择出哪一组物品更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目,巩固比较大小的方法和10以内数的认识。
例如,让学生比较大小的图片,并说出哪个图片更大。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比较大小的方法:1. 比较两张卡片的大小2. 比较两组物品的大小10以内数的认识:1. 数一数小动物的数量2. 按照数量进行分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比较大小的图片,并说出哪个图片更大。
答案:根据图片的大小,学生需要选择出哪个图片更大。
2. 作业题目:数一数图片中的物品数量,并将其进行分类。
答案:根据物品的数量,学生需要将图片中的物品进行分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在家里找一些物品,比较大小的方法和10以内数的认识,并和家长分享。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一年级上册的数学知识,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空间与位置、计量单位以及解决问题等内容。
具体章节和内容如下:1. 数的认识:认识0、1、2、3、4、5、6、7、8、9、10等数字,理解数的顺序、大小比较、数的组成等概念。
2. 数的运算:学习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规则,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以及简单的乘除法运算。
3. 几何图形:认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几何图形,了解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4. 空间与位置:学习上、下、左、右、前、后等空间方位词,掌握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5. 计量单位:学习长度、面积、体积、重量等计量单位,以及它们的换算关系。
6. 解决问题:通过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巩固和加深对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继续学习数学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性质、空间与位置的关系、计量单位的换算等。
2. 教学重点: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空间与位置、计量单位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练习本、小卡片等。
2. 学具:学生练习本、小卡片、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景,引出本节课要复习的知识点,如购物时数的运算、房间内的几何图形等。
2. 数的认识:通过PPT或小卡片,展示0到10的数字,让学生说出它们的顺序、大小比较和组成。
3. 数的运算:通过PPT或小卡片,展示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让学生进行计算,并解释运算规则。
4. 几何图形:通过PPT或小卡片,展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让学生说出它们的特征和性质。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期末模拟测试数学试卷-(含解析) (2)

( )
20.这三根绳子一样长。( )
21.钟面上的时间可表示为6:5。( )
四、计算题。
22.算一算。
8+4=7+9=7+6=7+8=5+7=
6+8=7+4=7+7=6+6=10-3=
9-8=15-5=
五、操作题。(共5小题)
23.把动物圈起来。
24.画☆,铅笔与☆同样多。
【详解】A. 是平面图形;
B. 是立体图形;
C. 是平面图形。
故答案为:B
3.C
【分析】数一数可知,△有7个,○有10个,要求△比○多,△至少要增加4个及以上。
【详解】 ,要使△比○多,可以把△增加4个及以上。
故答案为:C。
4.C
【解析】略
5.B
【详解】6+2=8
9-0=9
3+4=7
7<8<9
所以9-0最大。
正三棱柱:由两个三角形和三个长方形的面围成;故用正三棱柱可以画出三角形。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要熟悉图形的特征。
27.如图所示:
【详解】根据上、下、左、右位置作答即可.
28.2朵
【分析】用要做的总数量减去已经做好的数量,结果就是还要做的数量。
【详解】9-7=2(朵)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期末模拟测试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合理的是()。
A.①②④,③⑤⑥B.①③④,②⑤⑥C.①④⑤,②③⑥
D.①②③,④⑤⑥
2.下面图形中与其他图形不是同类的是()。
A. B. C.
3.下图要使△比○多,可以把()。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二)课件(14张ppt)

10-7= 3 8-4= 4 7-4= 3
2+6= 8 5+4= 9 3+5= 8
二、知识应用
2. 括号里能填几?
第一关:口算练习
4+( 4 )=8 ( 6 )+3=9
5+( 5 )=10 10-( 6 )=4 9-( 4 )=5 ( 2 )+8=10
二、知识应用
回家
第二关:回家游戏
二、知识应用
整理与复习
第2课时 整理与复习(二)
一、回顾整理
【回顾】 加法和减法。
(1)把两个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2)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另
一部分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3)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二、知识应用
1. 口算。
第一关:口算练习
9-8= 1 7-1= 6 8-0= 8
3+4= 7 6+3= 9 4+6= 10
2.你会按规律填空吗?
连续加2:3、( 5 )、( 7 )、( 9 )。
四、课堂小结
加法和减法
加法分是多少
五、作业布置
五、作业布置
作业:
二、知识应用
第四关:青蛙能跳到哪个荷叶上 9. 画一画, 能跳到哪个 上?
二、知识应用
同学们都顺利通关了吗?我们可以用什 么方式来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呢?
二、知识应用
可以用“数一数”“示意 图”“数的分与合”等方法来计 算10以内的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
1.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5+3+1=2+2+ 5 =4+ 4 +1
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要 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二、知识应用
4. 写出不同算式。 3+7=10
【期末专项培优】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加与减二)专项复习卷(含答案)北师大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加与减二)专项复习卷(含答案)北师大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评分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看图,下面的算式正确的是()。
A. 9+2=11B. 7+2=9C. 9-2=7D. 7-2=52.下面的算式正确的是()。
A. 4+5=9B. 9-5=4C. 9-4=5D. 9+5=143.哪个算式得数最大?()A. 9+7B. 8+6C. 7+34.这些同学选坐一辆车去动物园,用哪一辆车比较合适?()A. B. C.5.18 6=12,横线里填()。
A. 加号B. 减号C. 乘号6.1个一,2个十组成的数字是()。
A. 12B. 21C. 117.与5+6结果不相同的算式是()A. 8+2B. 4+7C. 6+58.在4,16,7,12,8,20,9,10,14中,比12大的数有()个。
A. 3B. 4C. 59.一个数,十位上是1,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大4,这个数是()。
A. 5B. 14C. 1510.林奶奶买了一些,吃了6个,还剩8个。
林奶奶买了()个。
A. 2B. 12C. 14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1.15往后数五个数分别是(14)、(13)、(12)、(11)、(10)。
()12.十三写作103。
()13.与19相邻的两个数是17和18。
()14.1是一位数,20是最大的两位数。
()15.比15多1的数是16。
()16.11这个数中的“1”都表示1个一。
()三、填空题(共5题;共29分)1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3+ =15 17- =9 +3=18-10=9 +10= -5 15+ =20-18.15的个位上是,表示个一;十位上是,表示个。
19.比16大、比19小的数是和.20.①上面一共有个数,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②把上面的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21.按顺序填空。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件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件一、内容概述复习数字的认识。
包括从数字0到20的认识,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和辨识这些数字,并了解它们的基本意义和在生活中的运用场景。
这部分内容的复习应重点强化数字形状的认知和书写练习。
复习数的比较和大小关系。
在这一阶段,学生需要理解不同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能够准确运用大于号和小于号来表示这种关系。
还会引入等号来代表数相等的情况。
这部分内容的复习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比较活动进行,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复习数的加减法运算。
这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之一,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加减法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通过实物、图形等直观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以及运算规则和方法。
还会涉及数的组成和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的结构和特点。
复习综合应用。
通过一些实际问题和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问题解决,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和思维水平。
这部分内容的复习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单元的复习课件,学生可以全面回顾和巩固一年级上册数学的基础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1. 回顾第一单元的知识点和学习目标。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件》之“回顾第一单元知识点和学习目标”段落内容:在本课件的第二单元复习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第一单元所学的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上册的第一单元主要涵盖了数的认识和计数器的使用,以及数与物之间的基本对应关系。
孩子们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了数数,并能正确书写020之间的数字。
还了解了数字的位置与大小概念,并通过一些基础题目锻炼了自己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第一单元知识点不仅为孩子日后的数学进阶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对数学的喜爱与好奇心。
在进入第二单元复习之前,回顾第一单元的目标也是为了明确下一步学习的方向和要求。
学生们应熟练掌握数与物的匹配及数的表示方法,并能准确无误地写出每个数字。
【精品】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A. 2B. 3C. 4D. 5A. 1B. 2C. 3D. 43. 10个苹果,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能分到几个苹果?A. 1个B. 2个C. 3个D. 4个A. 圆形B. 三角形C. 长方形D. 正方形5. 5个橘子加上3个橘子,一共有几个橘子?A. 2个B. 3个C. 7个D. 8个A. 3B. 4C. 6D. 10A. 3B. 5C. 7D. 8A. 正方形B. 长方形C. 三角形D. 圆形A. 2B. 4C. 6D. 7A. 5B. 8C. 9D. 10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7 + 5 = ______2. 8 3 = ______3. 9 + 6 = ______4. 10 4 = ______5. 6 + 4 = ______6. 7 2 = ______7. 8 + 5 = ______8. 9 1 = ______9. 10 + 2 = ______10. 6 3 = ______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 请简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
2. 请简述乘除法的基本概念。
3. 请简述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
四、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一、选择题1. B2. B3. B4. D5. C6. D7. D8. D9. C10. D二、填空题1. 122. 53. 154. 65. 106. 57. 138. 89. 1410. 3三、简答题1. 加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得到一个总和的运算,如 5 + 3 = 8。
减法是指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一个差的运算,如 8 3 = 5。
2. 乘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一个积的运算,如 3 × 4 = 12。
除法是指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份的运算,如12 ÷ 4 = 3。
3. 几何图形是指平面上的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等。
四、操作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A. 2B. 3C. 4D. 5B. 2C. 3D. 43. 10个苹果,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能分到几个苹果?A. 1个B. 2个C. 3个D. 4个A. 圆形B. 三角形C. 长方形D. 正方形5. 5个橘子加上3个橘子,一共有几个橘子?A. 2个B. 3个C. 7个D. 8个A. 3B. 4C. 6D. 10A. 3B. 5D. 8A. 正方形B. 长方形C. 三角形D. 圆形A. 2B. 4C. 6D. 7A. 5B. 8C. 9D. 10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7 + 5 = ______2. 8 3 = ______3. 9 + 6 = ______4. 10 4 = ______5. 6 + 4 = ______6. 7 2 = ______7. 8 + 5 = ______8. 9 1 = ______9. 10 + 2 = ______10. 6 3 = ______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 请简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