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公法(正常答案)
国际公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国际公法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国际公法主要调整的是国家之间的哪些关系?A. 经济关系B. 政治关系C. 法律关系D. 所有上述关系答案:D2. 根据国际公法,一个国家被普遍认为拥有哪项基本权利?A. 自卫权B. 发展权C. 平等权D. 和平使用太空权答案:C3. 国际法院是联合国的主要司法机构,它的主要职能是什么?A. 解决国际争端B. 制定国际法C. 监督国家行为D. 维护国际和平答案:A4. 下列哪项不是国际公法的基本原则?A. 主权平等B. 互不干涉内政C. 禁止使用武力D. 国家有绝对的经济自主权答案:D5. 联合国宪章规定,所有会员国应以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并避免什么?A. 威胁和平的行为B. 破坏和平的行为C. 任何敌对行为D. 所有上述行为答案:D6. 根据国际公法,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永久主权包括哪些内容?A. 勘探和开发B. 管理和处置C. 国际合作与交流D. 所有上述内容答案:D7. 国际法上的“非干涉原则”主要指的是什么?A. 不干涉他国内政B. 不干涉他国经济C. 不干涉他国文化D. 不干涉他国任何事务答案:A8. 国际公法中的“自决权”通常适用于哪种情况?A. 国家独立B. 民族解放C. 人民选择自己的政治制度D. 所有上述情况答案:D9. 根据国际公法,国家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武力?A. 只有自卫时B. 只有联合国授权时C. 只有国家利益受到威胁时D. 只有国际法院裁决时答案:A10. 下列哪项不是国际公法的主体?A. 国家B. 国际组织C. 个人D. 跨国公司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国际公法中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哪些内容?A.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 互不侵犯C. 互不干涉内政D. 平等互利E. 和平共处答案:ABCDE12. 根据国际公法,国家在国际关系中承担的义务可以分为哪几类?A. 法律义务B. 道德义务C. 条约义务D. 习惯义务E. 单边义务答案:ACD13. 国际公法中,国家承认的形式可以分为哪些?A. 明示承认B. 默示承认C. 法律承认D. 事实承认E. 选择性承认答案:ABD14. 下列哪些行为可能构成对国际公法的违反?A. 侵略行为B. 种族清洗C. 违反国际法院裁决D. 单方面改变国界E. 经济制裁答案:ABCD15. 国际公法中的“国家责任”通常包括哪些内容?A. 赔偿责任B. 道歉责任C. 停止违法行为D. 保证不再犯E. 经济援助责任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国际公法中“国家主权”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国际公法试题及答案

国际公法试题及答案### 国际公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0分,共50分)1. 国际公法的主体主要包括()。
A. 国家B. 国际组织C. 个人D. 所有以上答案:D2. 根据国际公法,国家的基本权利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平等权B. 自卫权C. 管辖权D. 征税权答案:D3. 国际法院是联合国的主要司法机关,其主要职能不包括()。
A. 解决国际争端B. 提供法律咨询意见C. 制定国际公约D. 执行判决答案:C4. 以下哪一项不是国际公法的渊源?()A. 国际条约B. 国际习惯C. 一般法律原则D. 国家法律答案:D5. 根据国际公法,国家责任的构成要件不包括()。
A. 国际不法行为B. 行为与国家有关联C. 行为人有过错D. 行为违反国际义务答案:C####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50分)1. 简述国际公法与国内法的区别。
国际公法与国内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其适用的主体、法律效力来源、以及法律规范的性质。
国际公法调整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其主体包括国家、国际组织等,而国内法则主要调整国家内部的法律关系,其主体为个人和法人。
国际公法的法律效力来源于国际条约、国际习惯等,而国内法则来源于国家立法机关的立法。
此外,国际公法的规范往往具有指导性,而国内法则具有强制性。
2. 阐述国家豁免原则及其例外。
国家豁免原则是指一个国家在其他国家的法院中享有司法豁免,即不被其他国家的法院管辖。
这一原则基于国家主权平等的理念,旨在维护国家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独立。
然而,国家豁免原则存在一些例外情况,如商业行为例外,即当国家从事商业活动时,可能不享有豁免权;还有强制执行例外,即在某些情况下,外国法院可以对国家的财产进行强制执行。
#### 三、案例分析题(20分)案例:甲国与乙国因领土争端发生冲突,甲国在未得到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对乙国发动军事行动。
请分析甲国的行为是否违反国际公法,并说明理由。
分析:甲国的行为违反了国际公法。
国际公法学习题库(含答案)

国际公法学习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甲、乙、丙、丁四国是海上邻国,2000 年四国因位于其海域交界处的布鲁兰海域的划分产生了纠纷。
同年,甲国进人该区域构建了石油平台,并提出了划界方案; 2001 年乙国立法机关通过法案,对该区域作出了划定; 2002 年丙、于两国缔结划界协定,也对该区域进行划定。
2004年某个在联合国拥有“普遍咨商地位”的非政府国际组织通过决议,提出了一个该区域的划定方案。
上述各划定方案差异较大。
根据国际法的相关原则和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甲国的行为不构成国际法中的先占,甲国的划界方案对其他国家没有拘束力B、乙国立法机构的法案具有涉外性,构成国际法的一部分,各方都应受其拘束C、丙丁两国缔结的协定是国际条约,构成国际法的一部分,对各方均有拘束力D、上述非政府组织的决议,作为国际法的表现形式,对各方均有拘束力正确答案:A2、《海洋法公约》规定,所有国家的船舶和飞机均具有在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的过境通行权,对此,海峡沿岸国( )。
A、可对过境船舶有特殊规定B、不应妨碍但在特定情况下可中止过境通行C、特定情况下可限制通行D、不应妨碍过境通行正确答案:D3、在国际法历史上,最古老的国际法渊源是( )A、国际条约B、一般法律原则C、国际法院判例D、国际习惯正确答案:D4、在国际法历史上,最古老的国际法渊源是( )。
A、一般法律原则B、国际习惯C、国际法院判例D、国际条约正确答案:B5、按照《海洋法公约》的规定,群岛国群岛直线基线最长不得超过( )。
A、100海里B、125海里C、200海里D、24海里正确答案:B6、甲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其下列行为中,哪个不属于国际法上的国家内政范围?( )A、甲国决定废除君主立宪制,改用共和制作为其基本政治制度B、为解决该国存在的种族间的冲突,甲国通过立法决定建立种族隔离区C、甲国决定邀请某个外国领导人来访D、甲因决定申请参加某个政府间的国际组织正确答案:B7、联合国会员国在宪章下之义务与依任何其他国际协定所负之义务有冲突时,优先适用的原则是( )A、后订条约应居优先B、先订条约应居优先C、依其他国际协定之规定D、在宪章下之义务应居优先正确答案:D8、2007年,甲国国内不幸爆发某种流行传染病。
国际公法本科试题及答案

国际公法本科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国际公法的主要法律来源是什么?A. 国际条约B. 国际习惯法C. 国际组织的决议D. 国内法2. 根据国际公法,国家主权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哪项?A. 互不干涉内政B. 互不侵犯领土完整C. 互不干涉文化D. 所有上述选项3. 联合国宪章规定,所有会员国应如何解决其国际争端?A. 通过战争B. 和平手段C. 通过经济制裁D. 通过单边行动4. 哪个国际法院是解决国家间争端的主要司法机构?A. 国际刑事法院B. 国际法院C. 欧洲人权法院D. 海牙国际法庭5. 国际公法中的“不干涉原则”主要指的是什么?A. 不干涉他国内政B. 不干涉他国文化C. 不干涉他国经济D. 不干涉他国宗教6. 根据国际公法,国家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哪项?A. 行为的非法性B. 损害的发生C. 因果关系D. 所有上述选项7. 国际法上的“自卫权”通常指的是什么?A. 国家对内部叛乱的镇压B. 国家对外部武装攻击的回应C. 国家对经济制裁的回应D. 国家对文化侵犯的回应8. 国际公法中的“人道干涉”是什么?A. 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军事干预B. 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军事干预C. 国家对自然灾害的国际援助D. 国家对经济危机的国际援助9. 哪个国际公约是关于海洋法和海洋资源利用的主要法律文件?A.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B. 国际人权公约C. 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D. 国际劳工组织公约10. 根据国际公法,国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其国民免受严重人权侵犯?A. 经济制裁B. 外交抗议C. 军事干预D. 所有上述选项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国际公法与国内法的区别。
2. 描述国际公法中的国家豁免原则及其限制。
3. 解释国际公法中的“用尽当地救济”原则及其在国际争端解决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国际公法在保护人权方面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本科国际公法试题及答案

本科国际公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国际公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国家主权平等B. 禁止使用武力C. 互不干涉内政D. 国家无权独立答案:D2. 根据国际公法,以下哪项不属于国家的基本权利?A. 独立权B. 平等权C. 管辖权D. 领土完整权答案:D3. 国际法上的“领土”一般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陆地B. 河流C. 领海D. 领空答案:B4. 国际公法中,关于国家承认的表述,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A. 承认是单方面的B. 承认是不可撤销的C. 承认可以是有条件的D. 承认可以是默示的答案:B5. 根据国际公法,以下哪项不是国家责任的来源?A. 国际不法行为B. 国际义务的违反C. 国际争端的解决D. 国际合作的失败答案:C6. 国际法上的“用尽当地救济”原则是指:A. 国际争端必须首先通过国内法律途径解决B. 国际争端必须首先通过国际法院解决C. 国际争端必须首先通过双边谈判解决D. 国际争端必须首先通过联合国解决答案:A7. 根据国际公法,以下哪项不是国际法院的管辖权?A. 国家间争端B. 个人与国家之间的争端C. 国际条约解释D. 国际法规则的适用答案:B8. 国际公法中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 互不侵犯C. 互不干涉内政D. 互不使用核武器答案:D9. 根据国际公法,以下哪项不是国际法的渊源?A. 国际条约B. 国际习惯C. 国际组织的决议D. 一般法律原则答案:C10. 国际公法中,以下哪项不是国际人权法的保护对象?A. 难民B. 儿童C. 妇女D. 罪犯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国际公法中的“不干涉内政”原则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答案:国际公法中的“不干涉内政”原则指的是国家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涉他国内政,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事务。
这一原则的重要性在于它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独立性,保障了国际关系的和平与稳定,是国际法中尊重国家平等和主权的体现。
国际公法自考试题及答案

国际公法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国际法的主体包括以下哪些?A. 国家B. 个人C. 国际组织D. 所有以上答案:D2.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A. 国家主权平等原则B. 不干涉内政原则C. 公平互利原则D. 所有以上答案:D3.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有?A. 5个B. 6个C. 7个D. 8个答案:A4. 国际法院的判决是?A. 强制的B. 非强制的C. 仅对当事国强制D. 仅对法官强制答案:C5. 国际法上的“用尽当地救济”原则是指?A. 国家必须先在本国法院寻求救济B. 国家必须先在国际法院寻求救济C. 个人必须先在本国法院寻求救济D. 个人必须先在国际法院寻求救济答案:C6. 以下哪个不是国际法的渊源?A. 国际条约B. 国际习惯C. 国际组织的决议D. 国内法答案:D7. 根据国际法,国家可以行使的权利包括?A. 管辖权B. 外交豁免权C. 领土完整权D. 所有以上答案:D8. 国际法上的“不干涉原则”指的是?A. 国家不得干涉他国内政B. 国家不得干涉他国经济C. 国家不得干涉他国文化D. 所有以上答案:A9. 国际法上的“自卫权”是指?A. 国家在遭受武装攻击时可以行使的权利B. 国家在遭受经济攻击时可以行使的权利C. 国家在遭受文化攻击时可以行使的权利D. 所有以上答案:A10. 国际法上的“领土完整”原则是指?A. 国家领土不可侵犯B. 国家领土不可分割C. 国家领土不可转让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些属于国际法的渊源?A. 国际条约B. 国际习惯C. 一般法律原则D. 司法判例答案:ABCD2. 国际法上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A.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 互不侵犯C. 互不干涉内政D. 平等互利答案:ABCD3. 联合国的六大主要机构包括?A. 联合国大会B. 安全理事会C. 国际法院D. 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答案:ABCD4. 根据国际法,国家可以承担的义务包括?A. 遵守国际条约B. 遵守国际习惯C. 遵守国际法院的判决D. 遵守国际组织的决议答案:ABC5. 国际法上的“不歧视原则”包括?A. 国籍不歧视B. 性别不歧视C. 种族不歧视D. 宗教不歧视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国际公法试题及答案

国际公法试题及答案国际公法试题答案一、单选题(共20个题,每题1分,总共20分)1.外国人可以享有国民待遇的权利是( C )A.选举和被选举权 B.担任政府公职的工作权C.民事权利 D.成为军人的权利2.根据《外层空间条约》和《月球协定》等文件的规定,各国可以( C )A.将月球据为己有 B.在月球进行战争C.自由探索和利用外空和天体 D.先占天体3.外国船舶在别国领海的唯一权利是享有无害通过权,根据《海洋法公约》规定,“无害”一词的含义是哪项( B )A.不违反国际惯例B.不损害沿海国的和平、安全或良好秩序C.不损害其他国家的领海航行权D.不违反沿海国的法律规章4.W因为沿海国,V国因其未发表任何关于大陆架的法律或声明并且未在大陆架上进行任何活动,在W国不知道的情况下,在W国毗连区海底进行科研钻探活动。
下列判断哪个是正确的?( D )A.根据海洋科研自由的原则,V国行为合法B.因W国从未提出大陆架的主张,V国行为合法C.V国行为非法,应当立即停止但无须承担相应的责任考试大论坛D.V国行为非法,应当立即停止并承担相应的责任5.下列关于大陆架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C )A.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B.国家对其大陆架的资源具有主权权利及相应的管辖权,但它又不属于国家的领土,国家对其大陆架不具有领土的完整主权,大陆架上仍允许他国保持某些权利,且不影响其上覆水域及其上空的地位C.沿海国为勘探大陆架和开发其自然资源的目的对大陆架行使主权权利,但这种权利不是专属的D.大陆架不仅是沿海国陆地领土在其领海之外的延伸,而且是该国管辖范围之内的海底区域6.八角岛是位于乙国近海的本属于甲国的岛屿。
40年前甲国内战时,乙国乘机强占该岛,并将岛上的甲国居民全部驱逐。
随后乙国在国内立法中将该岛纳入乙国版图。
甲国至今一直主张对该岛的主权,不断抗议乙国的占领行为并要求乙国撤出该岛,但并未采取武力收复该岛的行动。
国际公法试题及答案

国际公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国际公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国家主权平等B. 互不干涉内政C. 互不侵犯D. 所有选项都是2. 根据国际公法,国家主权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A. 政治独立B. 经济自主C. 领土完整D. 所有选项都是3. 国际法上的“自决权”是指什么?A. 国家有权决定自己的政治地位B. 人民有权自由选择自己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制度C. 国家有权自由发展自己的经济D. B和C都是4. 国际公法中的“用尽当地救济”原则是指什么?A. 在国际争端中,必须首先寻求国内法律的解决B. 在国际争端中,可以忽略国内法律的解决C. 国内法律无法解决争端时,可以直接提交国际法院D. 国际法院可以代替国内法院解决争端5. 国际公法中的“不干涉原则”主要针对哪些行为?A. 干涉他国内政B. 干涉他国经济C. 干涉他国文化D. 所有选项都是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国际公法的渊源包括以下哪些?A. 国际条约B. 国际习惯C. 国际法的一般原则D. 司法判例7. 国际公法中的“国家责任”包括哪些方面?A. 国家行为的合法性B. 国家行为的不当性C. 国家行为的补救措施D. 国家行为的赔偿责任8. 国际公法中的“人道主义干涉”需要满足哪些条件?A. 存在严重的人道危机B. 国内政府无力或不愿采取措施C. 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D. 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9. 国际公法中的“领土完整”原则包括哪些内容?A. 国家领土的不可侵犯性B. 国家领土的不可分割性C. 国家领土的不可变更性D. 国家领土的不可剥夺性10. 国际公法中的“和平解决争端”原则包括哪些方式?A. 谈判B. 调解C. 仲裁D. 强制执行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国际公法中的“国家豁免权”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12. 简述国际公法中的“外交保护”原则,并说明其适用范围。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3. 论述国际公法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题库及答案1、一国国际不当(不法)行为的构成要素是什么?答:主观要件,是指根据国际法判断一国的的某一行为客归因于国家而构成的国家行为。
有属于一国的行为,也有属于一国参与或介入的他国所从事的行为。
客观要件,是指该项行为违背国际义务。
所谓违背国际义务,是指其行为不符合国际义务对他的要求。
2、《海牙公约》对于危害国际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及其管辖权是如何规定的?答:(1)规定任何人在飞行中的航空器内采取暴力或暴力威胁,或用其他恐吓方式,非法劫持或控制该航空器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当属非法行为)。
这种行为的未遂行为,以及实施这种行为或未遂行为的共同行为均属犯罪行为(2)《海牙公约》规定,对危害国际民航安全的非法行为,以下几类国家有管辖权:(1)航空器的登记国;(2)航空器的降落地国有管辖权;(3)承租人的主要营业地国或其永久居所地国有管辖权;3、外交特权与豁免的理论依据有哪些?答: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作为一项有约束力的国际法律文件,在序言中明确指出:“鉴于各国人民自古即已确认外交代表之地位,从各国主权平等,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及促进国际间友好关系的宗旨出发,外交往来、特权及豁免之国际公约当能有助于各国间友好关系之发展,确认此等特权和豁免之目的,不在于给予个人以利益,而在于确保代表国家之使馆能有效执行职务。
4、联合国安理会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主要职权是什么?答: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制止侵略方面,安理会应断定任何对和平的威胁,和平的破坏和侵略行为是否存在,可以促请当事国遵行安理会认为必要或适当的临时措施。
5、什么是紧追权?其主要规则有哪些?答:(1)紧追权,是指沿海国主管当局有充分理由认为外国船舶违反本国法律规定,因而对其进行追赶直到公海并加以拿捕,带回本国港口审讯的权利。
(2)追逐必须在外国船舶系在追逐国的内水、群岛水域、领海或毗连区内时才可开始;追逐必须连续不断地进行,不得中断;只有在外国船舶视听所及的距离内发出视觉或听觉的停驶信号后,才得开始紧追;紧追权只可由军舰、军用飞机或其他经正式授权的为政府服务的船舶或飞机行使;被追逐的船舶进入其本国领海或第三国领海时,追逐即告终止。
紧追权又可比照上述规定,对违反沿海国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法律规章的外国船舶行使。
行使紧追权不当而造成被追逐船舶损害时,应予以赔偿。
6、什么是国际习惯,国际习惯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答:一、国际习惯是“作为通例之证明而经接受为法律者”。
学者们一般将该项规定的国际习惯论释为被接受为法律的一般实践或通例。
二、国际习惯形成须具备两个因素:(1)有一般的实践或通例存在;(2)一般的实践或通例被各国所接受为法律,即不被各国接受为法律的实践或通例不是国际习惯。
7、如何理解国际法的法律性质?答:一、国际法普遍存在于国际社会,并以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作为表现形式。
二、国际法是由众多国家依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虽然不是由一国立法机关或一个超国家的国际立法机关制定,但今天的国际公约都是众多国家通过国际会议或国际组织的形式,依一定的程序制定的(缔约程序)。
三、国际法的法律效力为国际社会所承认。
四、国际法具有强制性。
8、简述国际条约在中国的效力和适用。
答: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国际惯例。
二、(1)直接适用方式。
(2)间接适用或转化适用的方式。
(3)混合制,即兼采直接和间接适用两种方式。
9、简述国家承认的条件、方式及其法律效果。
答:一、(1)新产生的政治实体具备国家的要素;(2)新国家符合国际法原则而产生。
二、方式分为明示或默示(1)明示承认是指,既存国家通过单方面的发照会、函电或发表声明等宣告承认新国家;(2)默示承认是既存国家通过某种实际行动表示对新国家的承认。
三、一般地说,既存国家承认新国家,就表示它接受了新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及其作为一个国家通常具有的全部权利和义务,接受承认在两国关系中产生的法律效果,10、简述国家责任的构成要件和法律基础。
答:一、(1)该行为违反了该国所承担的国际义务,构成国际不法行为;(2)该不法行为应当视为国家的行为,国家责任应归咎于有关行为国。
二、(1)依据国际公约、国际实践、司法裁决(2)已形成的原则性国际赔偿制度11、什么是国际强行法(jus cogens)?它和国际法基本原则有何异同?答:(1)国际法基本原则,是指那些被各国公认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适用于国际法各个领域的、构成国际法的基础的法律原则。
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内容是:①国家主权平等原则;②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侵害任何国家原则;③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④互不干涉内政原则;⑤国际合作原则;⑥民族自决原则、;⑦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
(2)强行法,也称绝对法、强制法,本为国内法的概念,意即必须绝对服从和执行的法律规范,并以此与任意法相区别。
1969年的《维也纳条约法公约》承认了一般国际法强制规范的存在。
该公约第53条规定,“一般国际法强制规律指国家之国际社会全体接受并公认为不许损抑,且仅有以后具有同等性质之一般国际法规律始得更改之规律”,“条约在缔结时与一般国际法强制趣律抵触者无效”。
(3)从强行法的规定来看,国际法基本原则完全具有强行法的性质,而不是随意选择可以更改之原则。
但是,基本原则并不等于强行法,反之亦然。
基本原则是适用于一切国际法领域的原则,而强行法有可能是某一特定国际法部门的具体规则。
例如有关惩治国际犯罪行为的规则,被认可具有强制性,但并不是国际法基本原则。
由此可见,国际法基本原则与国际强行法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法律概念。
12、什么是国际法院的诉讼管辖权?国际法院受理的诉讼案件有哪些?答:(1)诉讼诉讼管辖有三种形式:①国家可以在它们之间发生争端之后达成协议,将争端提交法院审判。
此称自愿管辖②国家在它们之间的现行条约或协定中规定,遇于条约的解释及其他特定事项发生争议交由法院审判。
法院对这样案件的管辖称协定管辖③任择强制管辖,即法院对事先声明接受法院规约第36第2款并承担同样义务的国家间诉讼案件的管辖。
(2)国际法院是具有特定管辖权限的民事法院,而没有刑事管辖权,因此无法审判个人。
法庭管辖权包括根据《公约》及其《执行协定》提交法庭的所有争端,以及在在赋予法庭管辖权的任何其它协定中已具体规定的所有事项。
13、简要回答《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海域的划分。
答:海域的划分以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为起点,基线是陆地和海洋的分界线,基线向陆地一面的水域,是沿海国内水一部分,基线向海一面包括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群岛水域、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等八个海域。
14、简述国际海底区域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国际海底区域的开发制度的规定。
答:“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
任何国家不应对“区域”的任何部分或其资源主张或行使主权或主权权利,也不应将“区域”或其资源的任何部分据为已有。
对“国际海底区域”内资源的一切权利属于全人类,由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全人类行使。
在这一原则精神下,《公约》规定了进行国际海底区域活动的基本政策,即“区域”活动应有助于世界经济的健全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均衡增长,并促进国际合作,以谋求所有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发展。
15、《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大陆架与专属经济区法律地位的规定有何区别?答:专属经济区是领海以外而邻接领海,自领海基线量起宽不超过200海里的一个新的海洋区域,包括水体和海床及其底土。
大陆架指国家陆地领土的自然延伸直至逐渐平缓到大陆边的海底区域,或至该国领海基线200海里深的地区。
国家可以自由选择上述二种原则之一确定大陆架,并可对其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
二者均涉及到海床和底土问题,均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调整,在专属经济区海域的海床底土适用大陆架规定,大陆架上覆海域的法律地位不因大陆架规定改变。
二者的区别在于:(1) 取得权利的依据不同,前者是非固有的,须经一国正式宣告;后者则是固有的;(2) 二者的地域范围不同,前者以领海基线量起200海里为限,后者则以200海里为基准,不足可延伸至200海里。
二者的权利义务不同,前者涉及生物、非生物资源的专属使用、保护等权利,后者主要涉及大陆架上的矿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6、外层空间活动的责任制度。
答:1、发射国对其外空物体在地球表面及对飞行中之航空机所造成之损害,应负给付赔偿之绝对责任。
2、遇一发射国外空物体在地球表面以外之其他地方对另一发射国之外空物体或此种外空物体所载之人或财产造成损害时,唯有损害系由于前一国家之过失或其所负责之人之过失,该国始有责任。
3、遇一发射国之外空物体在地球表面以外之其他地方对另一发射国之外空物体或此种外空物体所载之人或财产造成损害,并因此对第三国或对第三国之自然人或法人造成损害时,前二国在下列范围内对第三国应负连带及个别责任:(a)倘对第三国之地球表面或飞行中之航空机造成损害对第三国应负绝对责任;(b)倘对地球表面以外其他地方之第三国之外空物体或此种物体所载之人或财产造成损害,对第三国所负之责任视前二国中任何一国之过失或任何一国所负责之人之过失而定。
4、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共同发射外空物体时,对所造成之任何损害应负连带及个别责任。
17、简述缔结条约的程序。
答:(1)谈判。
由授权代表进行谈判,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外交部长因其本身处于代表国家的地位,谈判时毋需出示全权证书。
(2)签字。
条约在正式签字前,可以由谈判代表草签。
草签只表明全权代表对条约约文已认证,它不具有法律效力,需待本国政府核准。
(3)批准。
批准是缔结国的权力机关对其全权代表所签署的条约的认可,表示同意承受条约所载之义务的行为。
(4)交换批准书。
有些条约除需批准外,还必须互换批准书。
所谓交换批准书是缔约双方互相交换各自国家权力机关批准条约的证明文件,使该条约产生法律效力的行为。
批准书一般是由国家元首或其他权力机关签署,外交部长副署,通常由序文、主文、结尾三部分组成,内容包括条约的名称、签字日期,声明条约已经批准,保证条约将予遵守等。
18、为什么说国际法院的判例是确定法律原则的辅助资料?答:在《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中,司法判例、国际法学说被列为确立法律原则的辅助资料。
它们本身不是国际法的渊源,而是在辨认证明国际法规则时的辅助方法。
19、解释条约的基本规则有哪些?答:(1)条约应依条约之用语按其上下文并参照条约的目的及宗旨所具有的通常意义,善意地加以解释。
(2)解释时,应对整个条约及其附件作全面研究,并考虑与地接条约有关的所有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