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马原复习(2008版教材)

合集下载

马克思基本原理复习资料(官方完整版)

马克思基本原理复习资料(官方完整版)

马克思理论教学复习重点与难点1、什么是物质?什么是意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P26-27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p27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的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对象。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P38-39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辩证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

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4、*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具体表现,如何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p49-52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马原复习资料(超全)

马原复习资料(超全)

马原复习提纲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创建者、继承者的相识成果来看】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阶级属性来看】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探讨对象和主要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狭义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广义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广义马克思主义【总结】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阶级性);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创始人);是无产阶级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探讨对象和主要内容)。

●为什么要推翻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不行克服的几大弊病:物质财宝对人的统治;人与人的对抗、分裂;最重要的是,资本主义不能给绝大多数人以华蜜●马克思的社会志向消退人与人的对抗、分裂,实现人类解放,建立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如何实现人类解放两大根本途径:发展生产力;变革社会关系,特殊是歼灭私有制●人类解放的历史进程整个人类历史,实质上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地为自身争取自由和解放的历史。

更详细地讲,就是人类不断摆脱自然界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渐渐驾驭自身命运,最终成为自然和社会的主子的奋斗过程。

原始社会:人尚未受到社会关系的奴役,但却是自然界的确定奴隶。

淮师2012马原复习资料终极版

淮师2012马原复习资料终极版

淮师2012马原复习资料终极版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在批判的继承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德国古典哲学 有代表性的人物:黑格尔、费尔巴哈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法国的昂利·圣西门、沙尔·傅立叶、英国的罗伯特·欧文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的角度来说,马克思主义还包括了后人对它的发展。

现在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由列宁推进到新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加以中国化和发展了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PS: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目的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他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斯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主要组成部分。

3、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PS: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回答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即世界上的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

马原复习题及完整版答案

马原复习题及完整版答案

绪论答案搜集与整理:卢未来第一次整理时间:2012年6月17日第二次更新时间:2012年6月18日修正部分错误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C)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C)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德国古典哲学中代表着辩证法思想的最高成果的学者是( C )A、亚当·斯密B、费尔巴哈C、黑格尔D、康德4、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 D )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剩余价值学说D、科学社会主义5、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B )A、革命性B、实践性C、科学性D、阶级性6、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A )A、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致力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C、致力于无产阶级专政。

D、致力于建立新的生产关系。

7、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8、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 )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9、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C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10、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是(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11、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 )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1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内在矛盾是( C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完全不相适应的矛盾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相适应的矛盾C、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D、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与生产力发展不足的矛盾1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是( A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14、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一次经济危机是在( B )A、美国爆发的B、英国爆发的C、德国爆发的D、法国爆发的15、在19世纪40年代创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是(B )A、列宁B、马克思和恩格斯C、圣西门D、欧文1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C )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1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B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资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18、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 )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19、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B )A、基本内核B、合理内核C、精髓D、核心20、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是( A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直接的理论来源是( BCD )A、法国的阶级斗争理论B、德国古典哲学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D、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2、最早奠定劳动价值论的学者是( AD)A、亚当·斯密B、恩格斯C、马克思D、大卫·李嘉图3、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三个代表人物有( ACD )A、傅立叶B、康德C、欧文D、圣西门4、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变革体现在那些方面( ABCD)A、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B、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C、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统一了起来D、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融为一体5、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 ABC )A、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D、垄断资本主义6、以下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内在统一的正确表述有( ABD )A、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前提B、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C、革命性优先于科学性D、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的基础是实践7、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无产阶级已经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的标志性运动有(AC )A、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B、法国的巴黎公社起义C、德国的西里西亚工人起义D、俄国的十月革命8、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9、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 BC)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10、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 )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11、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可以概括为( ABCD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2、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是( AB )A、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1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BCD )A、李大钊的理论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4、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 ABCD )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15、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孕育了马克思主义体现在( AC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对封建主义生产方式的否定C、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历史发展的必经阶段16、马克思主义是( ABCD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C、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D、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17、马克思恩格斯亲自参加的革命实践有(ABC )A、创建“共产主义者同盟”B、创立和领导第一国际C、创立和领导第二国际D、十月革命18、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是( AD )A、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B、唯物史观C、剩余价值理论D、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19、与时俱进是马克思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原因在于( BCD )A、这种品质是马克思提出来的B、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C、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D、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20、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 ABCD)A、学习理论B、理论联系实际C、坚持和发展D、解放思想三、判断说明题1、马克思主义是所有革命阶级的意识形态。

马原复习大纲

马原复习大纲

马原复习材料1.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2 马克思主义创立与发展马克思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其社会基本矛盾的不可调和与尖锐。

阶级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使无产阶级队伍的逐步扩大,以工人为代表的无产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

1.3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发展性1.4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及四个方面表现基本特征: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四个方面表现: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鲜明的政治立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崇高的社会理想。

1.5 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一)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二)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三)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2.1 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的世界观,它提供了对于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全面而深刻的思考。

2.2 哲学基本问题及内容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内容:其一,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其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这一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3 哲学的基本派别及其基本形态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基本形态: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2.4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2.5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哲学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3.1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运动和静止,时间和空间物质观:客观实在性是无知的唯一特性,既肯定了哲学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他们区别开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8-12年全部真题(打印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8-12年全部真题(打印版)

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与答案详解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C.它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D.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答案】B【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与时俱进、开拓进取,这是他的理论品质。

教材19-21页。

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A.精读马列原著B.熟记基本原理C.理论联系实际D.深入调查研究【答案】C【解析】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恩主义的根本方法。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的;其次,这是由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决定的。

教材27页。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B.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C.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答案】C【解析】如何回答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凡是认为物质是本原的、第一性的,意识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属于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第一性的,物质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属于唯心主义。

教材35页。

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答案】D【解析】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教材44页。

复习提纲(马原书本前三章)

复习提纲(马原书本前三章)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什么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吴克峰额的三个主要组成成分。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是时代的产物(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2、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革命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3、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4、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唯物主义)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①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意识(精神)和物质(自然界)谁是世界的本源的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即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②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康德)③有神论与无神论(以上回答了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一下回答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即世界是联系的还是孤立,是发展还是静止)④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形而上学(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旧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具体化),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原子、片面,机械),且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了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08年修订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08年修订版)

考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08年修订版)第一章1、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哲学基本问题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的问题。

主要内容:其一是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是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哲学基本派别的划分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基本的定义?答: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基本派别,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3、社会历史观及其基本问题?答:社会历史观是对社会科学的综合与概括,社会科学是社会历史观的基础;其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4、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定义?答: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5、列宁的物质定义以及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答: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理论意义:①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物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6、意识的产生,本质及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答: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意识从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表现: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是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24P24-26 P26P26-28 P30P30-34 P35P35-36 P37P37-41 P49P49-52 P28P28-29 P33 P42 P43P43-45
第二章: 第二章: 重点复习内容: 重点复习内容: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一)从实践到认识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二)实践标准和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不考核内容:(二 不考核内容:(二)从认识到实践 :( (三)认识运其特点 价值评价的功能与……价值观 (三)价值评价的功能与……价值观 (四)价值和真理的辩证统一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P86P86-88 P89P89-93 P93P93-96 P97 P107P107-109 P109P109-112 P115P115-117 P118 P105 P114P114-115 P117 P119P119-121
第四章: 第四章: 重点内容:(二)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 重点内容:(二 :( (三)价值量和价值规律 生产剩余价值……规律 规律( 三、生产剩余价值……规律(一、二) 不考核内容: 不考核内容:一、资本主义生产关 系的产生和……的形成 系的产生和……的形成 (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职能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一)所有制和所有权 (三)资本主义失业与相对人口过剩 (四)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五)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六)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P128P128-129 P129P129-132 P139P139-144
P124P124-127 P132 P134P134-136 P138 P145P145-146 P146P146-148 P148P148-150 P150 P152P152-159
第五章:重点复习内容: 第五章:重点复习内容: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不考核内容: 不考核内容: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作用 (三)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第六章:重点复习内容: 第六章:重点复习内容: 必须充分认识经济文化……长期性 (二)必须充分认识经济文化……长期性 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二)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不考核内容: 不考核内容: 二、列宁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列宁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四、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P57P57-58 P60P60-62 P65P65-67 P69P69-70 P62 P62P62-64 P67P67-68 P70P70-71 P73P73-74 P74P74-76 P76P76-81
第三章: 重点) 第三章:(重点) 重点复习内容: 重点复习内容: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四)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作用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一、二) 不考核内容:(三 阶级分析方法是…… 不考核内容:(三)阶级分析方法是…… :( 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其活动 (三)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其活动 一切为了群众、 (五)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四)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
P182P182-186 P166P166-168 P174P174-175 P207P207-209 P210P210-211 P194P194-197 P197P197-199 P199P199-202 P214P214-218
第七章: 掌握内容) 第七章:(掌握内容)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P227P227-233 P236P236-238
考试题型与分值: 考试题型与分值:
一、单项选择题:(14×1.5=21) 单项选择题: 14×1.5=21) 多项选择题:( :(7 2=14) 二、多项选择题:(7×2=14) 判断题:(10×1=10) :(10 三、判断题:(10×1=10) 分析题(简答题):( ):(4 10=40); 四、分析题(简答题):(4×10=40); 论述题:(二选一)(15) :(二选一)(15 五、论述题:(二选一)(15) 五在重点复习范围内出题。 注:二、四、五在重点复习范围内出题。
第一章: 第一章: 重点复习内容: 重点复习内容: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二)(三 对立统一……规律 二(一)(二)(三)对立统一……规律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不考核内容:运动、 不考核内容:运动、时间和空间 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 (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 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2009年秋季马原复习要求: 年秋季马原复习要求: 年秋季马原复习要求
复习类型: 复习类型: 重点复习内容; 重点复习内容; 不考核内容; 不考核内容; 一般掌握内容(其余的)。 一般掌握内容(其余的)。 绪论: 掌握) 绪论:(掌握) 不考核内容: 不考核内容: 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第16-20页 16-20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