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位刮拭顺序及重点穴位1

合集下载

穴位 刮痧

穴位 刮痧

Yan按摩疗法1.敲擦足太阳膀胱经:双手握拳从下往上来回搓足太阳膀胱经至透热;双手握拳,在腰部交替击打20下;掌根擦按肝俞、肾俞、白环俞穴。

2.揉三阴交:用一侧手拇指指腹揉按对侧三阴交穴,以有酸胀感为宜。

3.擦涌泉:将下肢平放在对侧膝上,以手掌心反复搓擦足心约1分钟,双足交替进行,两侧中指指腹分别有节律地按压在两侧涌泉穴上,按压1分钟。

刮痧疗法先刮拭膀胱经脾俞至肾俞、次醪至下醪,点揉白环俞;然后刮任脉气海至关元,并点揉中极、带脉;最后刮脾经阴陵泉至三阴交,并点揉阴陵泉。

主要分布在腰背第1、2侧线及下肢外侧后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于其外部。

膀胱经上有67个穴位丘墟穴:涌泉足三里血海:喉咙干痒:“大椎穴”位于人体第七颈椎棘突下,是人体三阳经和督脉的交会穴,有“阳中之阳”之称。

按揉大椎穴不仅能够疏通三阳经的经脉,促进六腑的气血流通,还能够补充人体阳气,增强抵抗外邪的能力。

每天用食指和中指按揉1-2次,每次15分钟左右,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感冒、颈椎疾病、乏力、虚劳等都有很好的防治功效。

“天突穴”位于颈部,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为人体任脉上的穴道之一,按摩此穴可以治疗打嗝、咳嗽、呕吐、咽喉炎、扁桃体炎等疾病。

按摩时,可以做吞咽的动作,配合呼吸,将唾液吞咽下来。

除了按摩之外,天突热敷也是个好办法:用一个小棉布袋,里面装满黄豆,然后将布袋缝紧,使用前放在微波炉里转上2分钟,趁热放在天突穴上,既简便又有效,如果将按摩和温灸配合使用,效果更好。

刮痧:肝经:在大腿内侧。

这也是脂肪容易堆积的地方,反正LZ刚开始刮是生疼生疼!!足少阳胆经主要分布在下肢的外侧中间,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于其外部。

属于胆经的穴位有44个(图11)。

胆经:大腿和小腿外侧。

都说肝胆相照。

刮完肝经刮胆经。

大肠经:大肠经在手臂上,手臂外侧。

身体直立,双臂自然下垂,你用你一只手去敲另一只手臂,那就是大肠经!!大肠经要从大臂刮小臂!!LZ大肠经出痧很重!!!!!第一次刮完后,等痧退了再挂第二次,还是出痧!!不过比第一次痧粒小了!!刮完大肠经LZ这个排泄通畅啊!!哈哈!!最后刮膀胱经!!膀胱经就在大腿和小腿后面。

总结最全的刮痧知识都在这里了!

总结最全的刮痧知识都在这里了!

总结最全的刮痧知识都在这里了!刮痧顺序不正确会伤身,所以足疗师必须掌握正确的手法,才不会给顾客带来伤害。

正确刮痧方向:背部、腹部、四肢从上向下刮(如肢体浮肿、静脉曲张、内脏下垂则从下向上刮),面部、肩部、胸部从内向外刮。

正确刮痧顺序:先上后下,先背腰后胸腹,先躯干后四肢,先阳经后阴经。

为减少穿脱衣服的次数,也可以先刮暴露部位,再刮躯干部、下肢,最后刮足部。

来回至刮出痧✖单向刮长距离✔▌既然是刮痧,不出痧怎么叫刮痧,所以大多刮痧机构强求出痧。

其实每个人体质都是不一样的,伤风感冒的人容易出痧,中风的人刮痧就不易出痧,如果强求,则容易损伤体表。

▌刮痧有时间限制,一般每个部位一般刮15-30次,以3-5分钟为宜;局部病变或者局部保健一般在20-30分钟之间,全身整体刮痧宜在40-50分钟之间。

▌刮痧不能来回刮,而是要由上向下,由内向外,应单方向刮拭,尽可能拉长刮拭距离。

这样是顺着动脉血液循环的方向刮,才能促进血液循环。

▌刮痧部位也是有顺序的,总的原则是先头面后手足,先背腰、后胸腹,先上肢后下肢。

全身保健刮痧者,其顺序是先头、颈、肩、上肢、背腰、胸腹及下肢;颈部保健刮痧顺序为头、颈、肩、上肢;肩部保健刮痧顺序则为头、颈、肩上、肩前、肩后、上肢;背腰部保健刮痧则为背腰部正中、脊柱两侧、双下肢。

▌刮痧全程三大步骤:以空气新鲜、冷暖适宜的室内环境为佳。

室温过高时应避免空调或风扇的冷气直吹,室温以不低于18℃为宜。

第一步:选择既便于刮痧者操作,又能充分暴露所刮部位,被刮者感到肌肉放松,可持久配合的体位。

坐位适宜刮拭头、颈、肩、四肢、胸、背、腰等部位。

被刮者面向椅背骑坐,双臂放在椅背上,使其身体有所依靠。

仰卧适宜刮拭前头、头顶、侧头、面、胸、腹等部位。

俯卧适宜刮拭侧头、背、腰、髋、下肢侧面等部位。

取俯卧位时腹部下还可垫一软枕,托起腹部,避免腰部下陷,肌肉紧张。

侧卧适宜刮拭后头、背、腰、下肢后侧等部位。

第二步:选定治疗的部位、穴位,涂刮痧油或刮痧乳,实施刮痧操作。

刮痧常用的点法

刮痧常用的点法

刮痧常用的点法
刮痧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常用于舒缓肌肉酸痛、促进血液循环等。

在刮痧中,选择正确的刮痧点位也十分重要。

以下是常用的刮痧点法:
1. 头部:太阳穴、心窝、眉间、颊骨下角、耳坠下缘、后脑勺、肩颈交界处等。

2. 上肢:肩胛骨周围、手肘内侧、手腕等。

3. 躯干:胸骨周围、腰部、肚脐周围等。

4. 下肢:膝盖周围、跟腱、足底板等。

在选择刮痧点位时,应根据具体的症状和需要来确定,刮痧时应轻柔、平稳,不用过度用力。

同时,每次刮痧后应饮水或进行简单的休息以帮助身体尽快消除疲劳。

四肢部刮痧法

四肢部刮痧法

四肢部刮痧法
四肢为十二经脉循行分布之处,特定穴中的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八脉交会穴等皆分布于四肢,故刮拭四肢可主治全身病证,如手太阴肺经主治肺脏病证、足阳明胃经主治消化系统病证等。

四肢刮拭应尽量拉长,遇关节部位不可强行重刮,皮肤感染、破溃、痣瘤及急性骨折、扭挫伤处应避开刮拭,下肢静脉曲张、水肿者应由下向上刮拭。

1.上肢前面刮拭法:从上向下经过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阴心经刮拭(图 1)。

2.上肢后面刮拭法:从上向下经过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和手太阳小肠经刮拭(图 1)。

3.下肢前面刮拭法:从上向下经过足阳明胃经刮拭(图 2)。

4.下肢后面刮拭法:从上向下经过足太阳膀胱经刮拭(图2)。

5.下肢内侧面刮拭法:从上向下经过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刮拭。

6.下肢外侧面刮拭法:从上向下经过足少阳胆经刮拭图 3)。

刮痧常用经络与穴位分布示意图

刮痧常用经络与穴位分布示意图
下肢部:环跳、风市、秩边、殷门、阳陵泉、委中、承山、悬钟
忧郁症 【刮痧部位】
背 部:肝俞、胆俞 上肢部:内关、支沟
下肢部:足三里、阳陵泉、丰隆、太冲
眩晕
【刮痧部位】
头颈部:印堂、睛明、百会、风府 背 部:脾俞、肾俞
腹 部:气海、关元 上肢部:合谷、内关 下肢部:足三里
惊悸
惊悸是指患者自感心中急剧跳动,善惊易恐,坐卧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 种病症。一般多呈阵发性,每因情绪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常伴失眠、健忘、 眩晕、耳鸣等。主要由于心虚胆怯、心血不足、阴虚火旺、心阳不振,水饮凌 心等因素所致。
注意事项:
(1)面部美容保健的刮痧操作时,手法宜轻,以补为主。刮前可先给面部涂 些美容液或润肤剂,如貂油膏、胎盘膏、护肤霜、嫩肤霜等,刮后可用热毛巾 热敷面部片刻。
(2)面部美容保健刮痧,可每天进行一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一周, 坚持数个疗程,定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肩周炎
刮痧部位】
颈 部:哑门、风池、大椎。 胸 部:中府、云门、缺盆。 下肢部:足三里、条口。
(2)中风偏瘫在刮痧治疗的同时,可配合针灸、理疗、中西药物等方法综合 治疗。
(3)中风偏瘫病人,宜保持情志平静,饮食清淡,起居有常。在治疗期间应 配合肢体功能锻炼和语言练习。
面部美容保健的刮痧方法:
【刮痧部位】
(1)舌U前额中间向两侧经阳白穴,舌U至头维穴处(见图3示)。
(2)舌明艮部周围:由印堂穴处沿眼眶上缘,经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醪 等穴刮至太阳穴处(见图1示);由四白穴处沿眼眶下缘,经瞳子醪刮至太阳 穴处(见图1示)。
(1)刮足阳明胃经:由髀关穴处沿大腿外侧向下经伏兔、梁丘、犊鼻、足三 里等穴,刮至丰隆穴处(见图1示)。

刮痧经常使用经络与穴位分布示意图

刮痧经常使用经络与穴位分布示意图


部:风门、肺俞
上肢部:尺泽、曲池、列缺、合谷、肩井

失眠是指不能获得正常睡眠而言。轻者人寐困难或睡中易醒,时寐时醒;重者整 夜不能入眠。形成失眠的原因很多,思虑劳倦、内伤心脾、心肾不交、阴虚火旺、肝阳扰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通系电1,力过根保管据护线生高0不产中仅工资2艺料22高试2可中卷以资配解料置决试技吊卷术顶要是层求指配,机置对组不电在规气进范设行高备继中进电资行保料空护试载高卷与中问带资题负料2荷试2,下卷而高总且中体可资配保料置障试时2卷,32调需3各控要类试在管验最路;大习对限题设度到备内位进来。行确在调保管整机路使组敷其高设在中过正资程常料1工试中况卷,下安要与全加过,强度并看工且25作尽52下可22都能护可地1关以缩于正小管常故路工障高作高中;中资对资料于料试继试卷电卷连保破接护坏管进范口行围处整,理核或高对者中定对资值某料,些试审异卷核常弯与高扁校中度对资固图料定纸试盒,卷位编工置写况.复进保杂行护设自层备动防与处腐装理跨置,接高尤地中其线资要弯料避曲试免半卷错径调误标试高方中等案资,,料要编试求5写、卷技重电保术要气护交设设装底备备置。4高调、动管中试电作线资高气,敷料中课并设3试资件且、技卷料中拒管术试试调绝路中验卷试动敷包方技作设含案术,技线以来术槽及避、系免管统不架启必等动要多方高项案中方;资式对料,整试为套卷解启突决动然高过停中程机语中。文高因电中此气资,课料电件试力中卷高管电中壁气资薄设料、备试接进卷口行保不调护严试装等工置问作调题并试,且技合进术理行,利过要用关求管运电线行力敷高保设中护技资装术料置。试做线卷到缆技准敷术确设指灵原导活则。。:对对在于于分调差线试动盒过保处程护,中装当高置不中高同资中电料资压试料回卷试路技卷交术调叉问试时题技,,术应作是采为指用调发金试电属人机隔员一板,变进需压行要器隔在组开事在处前发理掌生;握内同图部一纸故线资障槽料时内、,设需强备要电制进回造行路厂外须家部同出电时具源切高高断中中习资资题料料电试试源卷卷,试切线验除缆报从敷告而设与采完相用毕关高,技中要术资进资料行料试检,卷查并主和且要检了保测解护处现装理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刮痧部位及操作方法

刮痧部位及操作方法

刮痧部位及操作方法
刮痧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用刮痧板或类似工具在皮肤上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的方法。

以下是常见的刮痧部位和操作方法:
1.背部:可以用刮痧板从上到下,或者从中间向两侧刮拭。

可以按照颈椎、胸椎、腰椎的方向进行刮痧,每个部位刮痧约5-10分钟。

2.肩部:可以用刮痧板从上到下进行刮拭,可以按照肩髃(肩胛骨下方突起的位置)的方向刮痧,每个肩部刮痧约3-5分钟。

3.手臂:可以用刮痧板从上到下,或者从肘关节向手腕方向进行刮拭。

可以从上臂开始刮痧,然后逐渐移到前臂,每个手臂刮痧约3-5分钟。

4.腿部:可以用刮痧板从大腿上端向下进行刮拭,也可以从大腿后侧向小腿的方向刮痧。

可以按压胫骨前缘和小腿内侧的方向进行刮痧,每个腿部刮痧约5-10分钟。

5.脚底:可以用刮痧板从脚后跟向脚尖的方向刮拭,也可以用刮痧板从内侧向外侧刮痧。

可以按蹭脚心、跟骨的方向进行刮痧,每个脚底刮痧约3-5分钟。

刮痧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 使用刮痧板时要保持刮痧板与皮肤的角度约30度,不要用力过大,以免损伤
皮肤。

- 刮痧时可以使用一些中药油或者刮痧油来润滑皮肤,增加刮痧的舒适度。

- 刮痧时要避免刮到伤口、皮炎或皮肤破损处。

- 刮痧后可能会在皮肤上留下一些红斑或瘀血,这是正常的反应,一般会在几天内消失。

中医护理操作刮痧操作流程

中医护理操作刮痧操作流程

刮痧的正确步骤为头部、面部、肩背部、胸部、腹部、四肢。

刮痧时力道应由轻到重,单方向用力,与皮肤间的角度为45度,每次20-30分钟,每次间隔1-2周。

1、头部:以百会穴为界,头顶部向前额发际处,头后部向后颈发际处,从左至右依次刮拭。

头部也可采取以百会穴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刮拭。

2、面部:面部出瘀影响美观,因此手法须轻柔,由内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

3、肩背部:肩部应从颈部分别向两侧肩峰处刮拭。

背部由上向下刮拭,一般先刮后背正中线的督脉,再刮两侧的膀胱经和夹脊穴。

4、胸部:胸部两侧以身体前正中线任脉为界,由内向外,由左到右,沿肋骨走向刮拭,注意隔过乳头部位。

5.腹部:先找到肋骨,往肋骨下缘刮到小腹的位置,由上向下,自左向右刮拭。

有内脏下垂者,应由下向上刮拭。

6.四肢:四肢由近端向远端刮拭,下肢静脉曲张及下肢浮肿患者,应从肢体远端向近端刮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面部保健刮痧
1足阳明胃经
头维:头侧部,额角发际上0.5寸处,头正中线旁开4.5寸。

四白:两目正视,瞳孔直下,当框下缘与眼球之间。

地仓:四白穴至嘴角平齐的地方/ 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

大迎:下额角前方,咬肌附着部的前缘。

颊车:下额角前上方一横指凹陷中,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

2督脉
神庭: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3经外奇穴
印堂:两眉头连线中点。

太阳:外眼角和眉稍之间。

(阳白:在前额部,瞳孔直上,眉上1寸。

晴明:在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二:颈部保健刮痧
1督脉
风府: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

哑门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凹陷处。

大椎: 第七颈椎棘突下。

2膀胱经
玉枕:哑门直上2寸,旁开1.3寸。

天柱:哑门旁开1.3寸。

大杼: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风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3足少阳胆经:
风池:风府穴旁,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肩井: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点。

4手阳明大肠经:
肩髃:肩峰前下方。

当上臂外展至水平时,在肩处出现两个凹陷,前面的凹陷处就是本穴。

曲池:肘横纹桡侧端稍外方凹陷中。

手三里:曲池下两寸,握拳曲肘时,在肱桡肌呈凹陷处。

合谷:手背处第二掌骨桡侧缘的中点。

三.:肩痛的康复刮痧
1. 手阳明大肠经
臂臑: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7寸,三角肌止点出。

2. 手少阳三焦经
肩髎:在肩部,肩髃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臑腧:在肩部,当腋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中)
3.手太阳小肠经
肩贞:垂臂合腋,腋后纹头向上一寸。

4. 手太阴肺经
尺泽: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四:背痛的康复刮痧
1督脉:
至阳:第7胸椎棘突下,大约和肩胛骨下角平齐。

脊中:当后正中线上,第11胸椎棘下凹陷中。

2膀胱经:
督俞:第6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膈俞: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三焦俞: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关元俞: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3华佗夹脊穴: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5寸(第1胸椎—第4胸椎—第8胸椎)
五:腰痛的康复刮痧
1刮督脉:
长强:在尾骨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2膀胱经:
志室: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下,旁开3寸
次髎:在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二骶后孔处。

秩边:在臀部,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承扶:在大腿后面,臀下横纹的中点。

殷门:臀下横纹正中直下6寸。

委中:膝弯正中央的横纹上,两条大经的中间。

承山:小腿后腓肠肌两肌之间凹陷的顶端。

3足太阴脾经
三阴交: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后缘处。

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的凹陷中。

血海:屈膝,髌骨内上缘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

4足少阳胆经
环跳: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肌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
风市: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直立垂手时,中指尖处。

悬钟:在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的凹陷中。

(下肢后侧、下肢外侧、下肢内侧)
六:腿痛的康复刮痧
1足阳明胃经
2足少阳胆经
3足太阴脾经
4点压、按揉双膝眼
5足太阳膀胱经
七:头痛的康复康复刮痧
1头部:
太阳:外眼角和眉梢之间,向后约1寸的凹陷中。

头维:头侧部,额角发际上0.5寸处,头正中线旁开4.5寸。

(胃经)
风池: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胆经)
角孙:在头部,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

(三焦经)
四神聪: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共4穴。

(经外奇穴)
百会: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 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处。

(督脉)
神庭: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督脉)
风府: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

(督脉)
哑门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凹陷处(督脉)。

玉枕:哑门直上2寸,旁开1.3寸。

(膀胱经)
天柱:哑门旁开1.3寸。

(膀胱经)
2颈肩部
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

(督脉)
3脊背部
脊柱和华佗夹脊穴
4上肢
曲池:肘横纹桡侧端稍外方凹陷中。

(大肠经)
手三里:曲池下两寸,握拳曲肘时,在肱桡肌呈凹陷处。

(大肠经)
外关:在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三焦经)
合谷;:手背处第二掌骨桡侧缘的中点。

(大肠经)
八:感冒的康复刮痧
1头部
2颈肩部
志室: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下,旁开3寸
3脊背部
4胸前部
天突:胸骨上窝正中。

膻中:前正中线上,两乳头之间,平第4肋间隙。

5上肢
曲池:肘横纹桡侧端稍外方凹陷中。

(大肠经)
尺泽: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手太阴肺经)
列缺:在前臂桡侧缘,桡骨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

(肺经)
合谷:…………
内关:腕横纹上2寸,两筋之间。

(手厥阴心包经)
外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