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高二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地理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一地理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有答案).doc

高一地理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有答案).doc

高一地理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有答案)右图为对流层大气某要素等值面垂直分布图,读图完成试题。

14.若a、b、c、d、e为不同的温度值,则甲、乙、丙、丁四点气压值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B.乙>甲>丁>丙C.甲>乙>丁>丙D.乙>甲>丙>丁15.若a、b、c、d、e为不同的气压值,则甲、乙、丙、丁四点之间的气流运动方向正确的是A.甲→乙→丁→丙→甲B.丁→丙→甲→乙→丁C.乙→甲→乙→丁→丙D.乙→甲→丙→丁→乙16.下图为中山市2013年11月26日至28日的天气预报,读图回答与第二天相比,第三天A.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较强B.大气逆辐射作用较弱C.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能力较强D.气温日较差较小下图是沿某经线所作的大气运动形势图。

据此完成试题。

17.下列有关大气运动形势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P风带的气流形成西南风B.F处因热力因素形成高气压C.E处的气压带不易形成降水D.F气压带多雨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年在F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降水少,主要分布在大陆内部B.北纬30°—40°大陆西岸地区受到F气压带和P风带的交替控制C.E气压带的形成原因与赤道低气压带相同D.常年受P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一定分布在大陆东岸读图,回答19-20小题。

19.如果上图表示“北半球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该图表示市区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则①表示市区,④和⑥表示郊区B.③处气压较④处高,所以空气下沉C.⑥处气温高、气压低,空气下沉补充D.①处空气上升是因为气压高20.如果上图表示低纬大气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受气压带①控制,终年高温多雨B.⑥位于30°S,空气遇冷下沉C.风带⑦为东北信风带D.风带⑧为盛行西风带21.在晚秋或寒冬,老农为了保护农作物防御霜冻,常常燃烧植物秸秆制造烟幕,该做法的目的是( )A.让大气吸收了太阳辐射保存在大气中,使大气温度升高B.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面温度升高C.最主要是让秸秆燃烧释放出的热量升温D.制造烟幕减少地面辐射22.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大气运动的是(箭头表示大气运动方向)A B C D23.位于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具有全年温和湿润特点的气候是: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C、地中海式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24.下列气候类型排序与图序相同的是()。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是太阳系某行星的自转方向和公转轨道示意图,该行星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为R°。

依据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读图,完成1~2题。

1:该行星的自转方向是 ( ) A .自东向西 B .逆时针 C .自西向东D .顺时针2:该行星绕太阳公转一周,太阳可直射的纬度范围是 A .南北纬23°26′之间 B .大于南北纬66°34′ C .南北纬90°-R°之间 D .南北纬R°之间 3. 2014年的第一场流星雨出现在1月4日,下图为某观测者在我国某地通过长时间曝光(捕捉流星)拍摄的一张照片;下图为示意图,图中能显示流星和照片曝光的时间分别为A .①、30分钟B .④、2小时C .③、6小时D .④、一整夜 读我国南极考察站示意图,完成4~6题。

4.我国南极中山站(69°S,76°E)和南极最高点的昆仑站(80°S,77°E)直线距离约为 ( ) A .1 420千米 B .1 220千米 C .1 020千米 D .820千米5.在中山站10千米高空看69°S 纬线的形状近似呈 ( ) A .正圆 B .椭圆 C .曲线段 D .直线段6. 我国泰山站(73°51′S,76°58′E)位于中国南极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开站。

据图可知长城站应位于泰山站的( )A .东南方B .东北方C .西北方D .西南方 7.从南极上空向下看,飞机甲沿南纬60°时针方向飞行;从北极上空向下看,飞机乙沿北纬60°顺时针方向飞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自西向东飞行B.都是自东向西飞行C.都是向低纬飞行D.都是向高玮飞行 下列右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据图完成8-9题8.观测者从甲、乙、丙、丁四个角度能够观察到上图所示昼夜状况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从a 到b 的方向( )A.向东B.先东南后东北C.向西D.先西南后西北 读图,完成10~12题。

2018-2019学年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PDF版)

2018-2019学年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PDF版)

2021届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是太阳系某行星的自转方向和公转轨道示意图,该行星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为R°。

依据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读图,完成1~2题。

1:该行星的自转方向是()A.自东向西B.逆时针C.自西向东D.顺时针2:该行星绕太阳公转一周,太阳可直射的纬度范围是 A.南北纬23°26′之间B.大于南北纬66°34′C.南北纬90°-R°之间D.南北纬R°之间3. 2014年的第一场流星雨出现在1月4日,下图为某观测者在我国某地通过长时间曝光(捕捉流星)拍摄的一张照片;下图为示意图,图中能显示流星和照片曝光的时间分别为A.①、30分钟B.④、2小时 C.③、6小时D.④、一整夜读我国南极考察站示意图,完成4~6题。

4.我国南极中山站(69°S,76°E)和南极最高点的昆仑站(80°S,77°E)直线距离约为( )A.1 420千米B.1 220千米C.1 020千米D.820千米5.在中山站10千米高空看69°S纬线的形状近似呈( )A.正圆B.椭圆 C.曲线段 D.直线段6. 我国泰山站(73°51′S,76°58′E)位于中国南极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开站。

据图可知长城站应位于泰山站的( )A.东南方B.东北方C.西北方 D.西南方7.从南极上空向下看,飞机甲沿南纬60°时针方向飞行;从北极上空向下看,飞机乙沿北纬60°顺时针方向飞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自西向东飞行B.都是自东向西飞行C.都是向低纬飞行D.都是向高玮飞行下列右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据图完成8-9题8.观测者从甲、乙、丙、丁四个角度能够观察到上图所示昼夜状况的是()A.甲B.乙C.丙D.丁9.从a到b的方向()A.向东B.先东南后东北C.向西D.先西南后西北读图,完成10~12题。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地理 Word版含答案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地理 Word版含答案

2016届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本卷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比例尺是绘制地图的首要要素,根据比例尺知识回答1—4题。

1、在一张长为41cm,宽为38cm的绘图纸上绘制中国政区图,要求图幅边缘各留2cm的图框,最适宜的比例尺是()A、1:180000B、一千五百万分之一C、1/14000000D、图上1cm代表实地200km2、若图幅不变,比例尺扩大1倍,则图幅中实地范围为原图的()A、2倍B、1/2倍C、4倍D、1/4倍3、若表示范围不变,图幅扩大到原来的4倍,则比例尺为原来的()A、1倍B、2倍C、4倍D、8倍4、将1:2500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到原来的2倍,则()A、新图比例尺为1:1250000B、新图比例尺为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500kmC、新图面积为原图面积的2倍D、新图表示的实际范围为原图表示的实际范围的4倍下图是“某种地形的立体透视图”,读图回答5—6题。

5、若将立体透视图转绘成等高线图,则甲、乙、丙、丁四图中转绘正确的是()A、甲B、乙C、丙D、丁6、上题中的等高线图表现的是哪种地形()A、火山锥B、高原C、山地的鞍部D、盆地7.下图是四副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A.aB.bC.cD.d读下面四幅等高线图,回答8题。

8、四图中所示各项内容正确的一幅是( ) A 、甲图 B 、乙图 C 、丙图 D 、丁图 右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有一公路沿河兴建。

据图回答9—10题。

9、若河水暴涨,最可能被水冲毁,使行车受阻的路段是( )A 、甲B 、乙C 、丙D 、丁 10、若要安排露营活动地点,就地形、水文特征判断,最不适宜的地点是( )A 、WB 、XC 、YD 、Z读右图,回答11—12题。

11、站在图中MN 与XY 的交点,不能看到的点是( )A 、aB 、bC 、cD 、d12、若a 、b 、c 、d 为四个居民点,该地区拟建一座水库,计划蓄水位达到175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地区小部分面积被淹没,将出现一个岛屿B 、只有d 居民点可以不搬迁C 、该地区将出现两个小岛,b 、c 、d 将被水淹没D 、四个居民点都不必搬迁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3题。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第二中学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第二中学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25×2=50分)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如果要将该区域转绘到1:10000的地图上,则甲乙两点间的图上距离应为()A.1厘米 B.2厘米C.3厘米 D.4厘米2.如果丙地气温为21℃,且乙丙两地之间的气温变化接近气温垂直递减率,则乙地气温约为()A.18.5℃ B.9.5℃C.23.5℃ D.28.5℃【答案】1、B2、A【解析】试题分析:1.读图,图中甲乙连线的夹角是45°,说明两地间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相等,为200米,如果要将该区域转绘到1:10000的地图上,则甲乙两点间的图上距离显示的是水平距离,实际距离是200米,图上距离应为2厘米,B对。

2.读图,乙丙两地的相对高度约是400米。

如果丙地气温为21℃,且乙丙两地之间的气温变化接近气温垂直递减率,则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乙地气温约为18.5℃,A对。

考点:比例尺,相对高度,高差与温差计算。

冰壶运动起源于苏格兰,世界上所有的制造优质冰壶用的天然花岗岩均产自苏格兰近海的一个小岛——艾尔萨克雷格岛。

这座名为艾尔萨克雷格的岛屿,位于英国的克莱德河口,距渔港格文约15公里。

它面积不大,约0.89平方公里。

从远处看,仿佛海面上漂浮着一个巨大的半圆形面包。

艾尔萨克雷格岛是5亿年前因火山喷发形成,岛上悬崖距水面300米,站在上面眺望,风景美不胜收。

回答下列各题。

3. 制造冰壶用的天然花岗岩,其组成矿物直接来自()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4. 下面四幅图中与艾尔萨克雷格岛气候类型相符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3、B4、B【解析】试题分析:3. 制造冰壶用的天然花岗岩,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地壳上部冷凝形成,所以其组成矿物直接来自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B对。

4. 根据材料,艾尔萨克雷格岛位于欧洲西部,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气温大于0度,A、D错。

丙地降水不均匀,夏季炎热干燥,是地中海气候,C错。

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25×2=50分)神秘的宇宙充满着无穷的奥秘,它吸引着人们去探索发现,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1.下图中的大中小圆分别表示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三者之间关系的是()2.关于UFO现象,正确的观点是( )A.UFO是地外文明的飞行器B.UFO是军事大国用于侦察情报的飞行器C.UFO是一种自然现象,如云彩、冰块或人造飞行器的残骸D.UFO是一种不明飞行物,可能是自然现象,也可能是人为现象,也不排除是地外文明的飞行器3.下列各选项中可构成天体系统的是()A.地球和月球B.北斗七星C.地球和金星D.小熊座诸恒星4、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A.人类的家园——地球 B. 河外星系C. 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D. 天空中飘动的云5.有关八大行星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 自转方向都相同B. 公转方向都相同C.公转方向都不同D.自转方向都不同6.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向外依次是()A.光球——日冕——色球B.色球——光球——日冕C.日冕——色球——光球D.光球——色球——日冕7.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表面相对应的点相比()A、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C、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D、线速度相同,角速度不同8、小华连续两日站在同一位子看到文曲星在天空中同一位置的间隔时间是()A. 23小时54分6秒B. 23小时56分6秒C. 23小时56分4秒D. 24小时宇宙究竟是什么样子?这是科学家长期以探索的重要课题。

至今人们还处在不断的认识过程中。

9.关于宇宙的叙述,正确的是()A.宇宙是除物质以外的所有空间B.目前,人类探测到的宇宙是无限的C.宇宙是无边无际空间的总称D.宇宙物质有不同形态且处于运动中10.从五一劳动节到9月10日教师节,地球公转的速度变化是()A.持续变快B.逐渐变慢C.先变慢再变快D.先变快再变慢11.下图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A.a、b B.a、c C.a、d D.b、d美国国家科学院预言:在2014年9月的某一天,美国南部的一些城市,在五彩斑斓的极光光幕过后,电网会突然变得闪烁不定,灯光在瞬时明亮后将会停电,一分半钟之后,这个大停电现象将会遍及美国整个东部地区,甚至整个欧洲以及中国、日本等区域也会同样经历这样的灾难,而这场灾难仅仅于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5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5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2015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25×2=50分)人们可用观测日影的方法来测量所在地的纬度。

如图1所示,OL为当地一竖立直杆,OP和OQ 是某日不同时刻OL的日影。

图2中两条曲线分别示意某两地3月份到7月份的昼长变化。

完成1~2题。

图1图21.直杆所在地的纬度()A.80°SB.80°NC.75°SD.65°N2.观测当日①、②两地昼长分别约为()A.8小时 14小时30分B.10小时 13小时30分C.16小时 9小时30分D.17小时 10小时30分读“大别山山麓与山顶太阳辐射强度及其垂直变化率折线图”,完成3~5题。

3.有关该地太阳辐射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麓始终大于山顶B.山顶始终大于山麓C.1~8月山麓一直增大D.9~12月山顶一直减小4.关于该地太阳辐射垂直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7月最大B.12月最大 C.6月随高度递增 D.11月随高度递减5.该地太阳辐射最大的月份不是6月,而是8月,其主要原因可能为8月( )A.太阳高度大 B.白昼长 C.晴天多D.阴雨天多下图示意赤道附近甲山的地形剖面和气象要素分布,读图完成6~7题。

6.曲线a表示的气象要素可能是()A.年日照时数(小时)B.≥10℃积温C.7月降水量(mm)D.年可能蒸发量7.甲山()A.东南坡最大降水高度高于西北坡B.东南坡森林覆盖率高于西北坡C.西北坡为海洋湿润气流迎风坡D.西北坡的流水侵蚀作用强于东南坡右图中圆弧EF为某一纬线圈的局部,O点为该纬线圈的圆心,E、F两点分别是某日晨线和昏线与该纬线圈的交点,E点所在经线为165°E,P为线段EF的中点。

回答8~10题。

8.若当日E地昼长为4小时,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E、F两地属于同一个日期B.E、F两地分属于东西两个半球C.当日E地14:00日落西南D.E地位于南半球高纬度地区9.当OP长度达一年中最小值时,时间最可能是()A.3月20日3:00B.9月24日3:00C.6月22日15:00D.12月23日15:0010.若E位于北纬70°,当OP长度增大到一年中最大时,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39°54′N,116°23′E)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B.XX(19°50′N,110°15′E)正午太阳高度接近90°C.我国南极昆仑站(80°20′S,77°07′E)出现极昼D.鄂毕河可能发生凌汛读右图是等高线图,图中甲地河流水位一般在312-318米之间,据图回答11~12题。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

2014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25×2=50分)阿布辛拜尔神庙,位于阿斯旺水坝以南280千米,是古代埃及19朝法老拉姆西斯二世因崇拜太阳神二于公元前1257年建造的。

神庙有一条61米长的隧道,隧道尽头竖立着法老的塑像,一年中只有2月21日(生日)和10月21日(登基日)的清晨,阳光才能穿过隧道,照到尽头法老的塑像上。

读图回答下题。

1.如果阳光射入隧道尽头的两天时间分布上是有规律的,若拉姆西斯二世的生日是4月21日,他选定的登基日期最有可能为()A.3月21日B.12月22日C.8月23日D.9月23日右图中,弧AB表示晨昏线,O为南极点,∠COD为120°并且该区域与另外区域日期不同,据此回答2~3题。

2.此时国际标准时间是()A.2时B.4时C.6时 D.18时3.此时()A.地球公转速度正在减小B.赞比西河河口盐度达一年中最小值C.圣地亚哥炎热干燥D.悉尼的气温达一天中最高值风水思维是由中国古代先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通过实践、思考和感悟,而建立的人与自然因地制宜、协调发展的理想信念。

回答4~6题4.右图中最适宜夏季外出旅游搭建露营地的是A.①B.②C.③D.④5.图中最有可能发育瀑布的是:A.①处B.③处C.④处D.⑤处6.图中①处修大坝的坝顶部海拔不能超过:A.50米B.70米C.90米D.110米图A为某区域示意图,图B反映图A中的P地河谷剖面,图C反映图A中的湖泊水位情况。

读图回答7-9题。

7.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河流流向及湖泊的类型为A.自北向南淡水湖B.自南向北构造湖C.自南向北冰碛湖D.自北向南咸水湖8.若R城的海滨浴场游客云集时,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湖泊蓄水范围为a ②湖泊蓄水范围为b③S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④S地受盛行西风影响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9.有关图示地区农业生产叙述正确的是A.S地夏季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大规模发展水稻种植B.因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图示区域是世界重要的黄麻产地C.因大量引湖水灌溉,湖泊面积不断缩小D.R地光热资源丰富,宜种植葡萄.柑橘等水果读某沿海地区洋流示意图,回答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届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黄明聚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太阳的能量来源于()A.黑子和耀斑的强烈活动B.强烈的太阳风C.内部物质的核聚变反应D.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2.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A、一日内学校操场旗杆影子长度的变化B、北半球河流右岸受冲刷,左岸泥沙淤积C、中国球迷在清晨观看美国当地晚间篮球赛的电视直播D、二月,海南岛已进入春耕播种时节,而黑龙江仍是一片冰天雪地3、某海域海底发生地震时,位于该海域的海轮将出现A.只上下颠簸B.不产生运动C.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D.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读右图,完成4~5题。

4.图中A、C、D、E、F各点中,与B点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都相同的点有几个A.4个B.3个C.2个D.1个5.二分日,图中A、C、D、E、F各点中,与B点昼长相同,而地方时不相同的有几个A.4个B.3个C.2个D.1个图甲是“某日同一经线日出时刻(地方时)随纬度变化图”。

图内三条曲线,其中一条是正确的。

请阅读正确曲线,回答6~7题。

6.若图甲表示6月22日状况,则南纬40°~50°地区的夜长约为()A.15小时~16小时20分B.17小时~19小时20分C.19小时20分~21小时20分D.22小时40分~23小时20分7.若图甲表示南半球的状况,当北京时间12点时,下列四图中与之相符的是()(注: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8.一架飞机从上海于10月1日17时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需飞行14小时,到达目的地时,当地时间是( )A.10月1日23时B.10月1日15时C.10月2日23时D.10月2日15时9.若全球各地的新旧两天日期比为1:2,则北京时间为( )A.新一天20点B.旧一天20点C.新一天4点D.旧一天4点10.某一恒星昨晚20时位于观测者头顶,今晚同一地点再次位于观测者头顶的时间为( ) A.19时56分4秒B.20时56分4秒C.19时D.20时右图为地球上某日一条完整的昏线,ac为昏线的顶点,b点为昏线的中心点,昏线在地球上为东北-西南走向,a点的地理坐标为(74º24'N,150ºE),完成下列11-12题11.a 点与b点的经度数相差是()A.0º B.90ºC.180º D.160º12.C点位于北京(116°E)的()A.西南 B.东南 C.东北D.西北2003年10月27日—31日,我国北方地区大多数的居民,在日出后的一段时间内用肉眼可清晰地看到太阳黑子这一奇观。

据此判断:13—14题13.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人们可用肉眼看到太阳黑子,则可证明今年一定是太阳活动的极大年B.黑子是太阳活动的最激烈显示C.这几天中,日本的“儿玉”卫星出现了信号中断的现象,是由于黑子发射的电磁波干扰电离层的结果。

D.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14.下列现象的产生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①鸽子飞行失踪②无线电短波通讯出现短暂的中断③动物的异常反应④小王手表上的指南针指向异常⑤两极地区极昼极夜现象的产生A.①③B.②④C.③④D.④⑤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21时25分45秒,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读图,回答15~16题。

15.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图中字母所示的某天体构成一个天体系统,该天体及其所在的天体系统分别是()A.c、地月系B.d、太阳系C.b、河外星系D.c、银河系16.图中所示信息反映了行星的运动特征是()A.自转方向都一致B.公转方向都一致C.公转轨道都为正圆形D公转轨道面完全重合下图是“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图”,读图,完成17题。

17.图中太阳辐射丰富区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有()①纬度低②海拔较高③云量少,晴天多④上空臭氧少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8.若图中a是d的一部分,a和b组成c,则图中a、b、c可分别表示的概念是()B.上地幔、下地幔、地幔C.外核、内核、地核D.地壳、地幔、地核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

读图,回答19~20题。

19.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A.10°S,180°B.20°N,90°EC.0°,180°D.20°S,90°W20.该日上海日出、正午、日落时的日影朝向依次为()A.西南、正南、东南B.正西、正北、正东C.西北、正北、东北D.西北、正北、东南图”,回答21~23题。

21.a是二分二至中的()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22.b纬线的纬度是()A.0°B.23°26′C.66°34′D.90°23.造成图中两个阴影面积大致相等的因素是()①地球自转②地球公转③黄赤交角④地方时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读“以极点为中心的局部经纬网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据此完成24~25题。

24.图中A点通过地心对应的地面上的点此日的日出时间(地方时)是() A.4时30分B.5时30分C.6时30分D.7时30分25.假设A点东西两侧日期不同,则此时北京时间为()A.0时30分B.1时30分C.22时30分D.23时30分2017届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答题卡二、综合题26.读中心点为极点的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1)该图表示半球的示意图。

(2)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且该日后上高二中操场上旗杆正午时影子将变长则甲地的时间为月日时;旧金山为月日时。

(3)若非阴影部分表示7月6日,那么阴影部分表示,北京昼夜状况为27.读下图,回答:(10分)(1)在甲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和A位置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2分)(2)写出甲图中C点的节气:C_____________, (1分)(3)在甲图中画出远日点地球在公转轨道的大概位置(要求:用圆圈表示地球,并画出地轴)(1分)(4)当地球运行至甲图中C点时,在乙图中画出相对应的晨昏线并用斜线标出黑夜部分.(2分)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为____________,(1分) 此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向____________移动(1分),地球公转速度如何变化?.(1分)(5)在乙图中判断a位于c的____________方向.(1分)28.左图为西半球侧视图,若西半球和夜半球完全吻合,完成下列要求。

(10分)(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此时晨昏圈的位置是,(3)将该图利用右图转换为昼夜各半的侧视图,标注B点。

(4) 此时,C点的昼长是小时,北京时间是。

29.图1为“某日世界时(零时区)1时40分的光照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图2为“A~E五个地点该日的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0分)(1)图1中M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______。

(2)A~E五个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由小到大排序为(3)此时,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

(4)在图2中,画出这一天南极点的太阳高度日变化线。

(5)图3所示的日期与图1相同,在图中画出晨昏线的位置,并用斜线在图上标出黑夜的范围。

30.读“大气的垂直分层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

(2)A层是__________层,B层是__________层。

(3)A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减,因为;B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原因是。

(4)对流运动强烈的是________层,有利于飞机飞行的是________层,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在图中______层,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影响的是________层,发射的人造卫星在________层中运行。

(填字母)2017届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答案CDADB ADBCA BADBA BCADC CCDDA26(1)北(2)9月23日9 9月22日22 (3)7月5日昼长夜短27、读下图回答:(10分)(1)自西向东 (2) 夏至日, (1分)(3)在甲图中画出远日点地球在公转轨道的大概位置(要求:用圆圈表示地球,并画出地轴)(1分)(4) 23°26′N (1分)南 (1分) 逐渐减慢(1分) (5) 西北 (1分)28(1)(0°,70°E) (2)20°W 和160°E 组成的经线圈 (3)略 (4) 12 15时20分 29.(1)(70°N,155°E) (2)EDCBA(3)25°W 向东到180°(或180°向西到25°W) (4)略(在太阳高度值20°处向右画水平线) (5)绘图如右图所示(斜线为夜半球)30.(1)温度、密度等物理性质和大气运动状况(2)对流 平流(3)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增温的主要直接热源,离地面越高,气温越低 该层气温基本上不受地面影响,而是靠臭氧吸收大量的太阳紫外线而增温(4)A B B C C2017届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答案CDADB ADBCA BADBA BCADC CCDDA26(1)北(2)9月23日 9 9月22日22 (3)7月5日 昼长夜短 27、读下图回答:(10分)乙甲c(1)自西向东 (2) 夏至日, (1分)(3)在甲图中画出远日点地球在公转轨道的大概位置(要求:用圆圈表示地球,并画出地轴)(1分)(4) 23°26′N (1分)南 (1分) 逐渐减慢(1分) (5) 西北 (1分)28(1)(0°,70°E) (2)20°W 和160°E 组成的经线圈 (3)略 (4) 12 15时20分 29.(1)(70°N,155°E) (2)EDCBA(3)25°W 向东到180°(或180°向西到25°W) (4)略(在太阳高度值20°处向右画水平线) (5)绘图如右图所示(斜线为夜半球)30.(1)温度、密度等物理性质和大气运动状况(2)对流 平流(3)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增温的主要直接热源,离地面越高,气温越低 该层气温基本上不受地面影响,而是靠臭氧吸收大量的太阳紫外线而增温(4)A B B C C 乙甲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