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一地理月考试卷分析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卷01(全解全析)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卷(湘教版2019)(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一章至第二章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湖南省大量人口外流对当地的影响().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留守儿童的比例下降.生态环境压力加大1999-2021年篁岭乡村旅游聚落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叙述合理的是().单一居住型用地比例大幅上升B.生活与旅游空间区域趋于重叠.影响我国乡村旅游设施适老化改造越来越多的因素有()城市乡村差距③自然环境变化④经济发展水平B.①④C.②③D.②④高效高新产业集聚的创新名城”,其主要区位优势是().科技发达,产业基础好B.交通便利,生态环境良好.政策扶持,劳动力充足D.地价较低,基础设施完善.未来武汉将四镇隔江鼎立,功能分工上又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其好处主要是(.避免同质竞争,便于分工协作B.提高城市等级,扩大服务范围.分散城市职能,降低服务范围D.扩大城市面积,提高城市等级.长江新城地址敲定后,该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会导致(.生物数量增加1999—2003年河南省的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状况().利于粮食加工产业链延长B.促使经济作物占比上升.会降低粮食安全水平D.吸引省外人口大量迁入年河南省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指数特点的成因可能是().耕地面积锐减B.气象灾害C.粮食价格上涨D.劳动力短缺.根据图示可得,2003年河南省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指数在1.3左右,属于人口超载类型。
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分析1

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分析本次月考地理试卷共52个小题,100分。
试题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共50小题,75分。
第二部分为填空题,共2小题,25分。
试题较简单,平均分为83分。
下面就学生在答题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概念理解不到位如第1小题中天体的概念,天体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因此流星雨是天文现象,而不是天体。
同样彗尾是彗星的组成部分,不是天体。
2.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如选择题31题:夏至日,下列城市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学生对回归线之间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理解不到位。
3.答题时粗心如42题,学生选时没有关注日期,而只是看时间对就选了。
如51题第(1)问中要求填的是节气,而很多学生填“冬至日”、“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答案应该是冬至、春分、夏至、秋分。
52题第(2)问中填经纬度是不写表示度的小圈。
高一地理学习方法指导很多同学一提到地理就怕,考试一次,地理最差,下大力气学习一阵,一考还是最差。
其实,他们没有掌握地理的学习方法,长期以来地理思维没有得到培养,所以学习很努力成绩也不理想。
下面我总结一下地理的学习方法,希望能为同学们找到一个提高成绩的捷径,让他们从残酷的高考备考中暂喘一口气。
一、更新对地理学科的认识。
在政治、地理、历史三科里,地理是最难的一门,它跟历史、政治的学习方法迥异,出题的形式呈现出多样化,有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读图题,作图题,还有简答题。
从适应高考角度讲,地理的学习方法和答题方法本身就比较复杂。
另外,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联系十分紧密,初中地理知识不扎实,就很难适应高中地理学习,而整个中国的现状是,初中地理教育严重不足,尤其是农村初中的地理教学更薄弱,有的找非专业的老师带课,有的甚至就不开地理课,中考反正补习初中地理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二、多看地图,多理解地理原理,勤动手写(或表达),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
高一地理第1次月考试卷分析

高一年级第1次月地理考试卷分析高一地理的考试范围是中图版必修一的第一章全部章节内容。
一、试卷结构、特点、难易程度1、试卷结构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30小题共60分;第二部分为综合题,3小题共40分(第4小题涉及内容属于第二章城市化部分,故将其略去)。
2、试卷特点(1)注重基础:试题的考点覆盖了中图版必修一第一章的全部主要知识点,对重点内容有所倾斜、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
本试卷重点强调基础,考查学生的基本能力,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
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基础地理知识,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2)试卷特征明显,反映地理学科特色,突出地图的重要性。
地图、地理图表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工具,是知识量最丰富的载体。
地理图表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是培养和发展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
3、试卷难易程度适中,基础性题目占较大比例。
由于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各知识点的交融,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因此本次试卷的题目主要为基础性知识,难易适中。
二、试题概况(一)选择题1、2、3、6、7、24、小题考查人口的增长相关知识点,属于基础部分内容。
4、5、8、9、10、11、13、14、15、16、17、18、19、20、21、22、23、26、27、28小题考查人口迁移的相关知识点,考查点多,个别题目具有一定的深度。
12、24、25、29、30小题考查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关知识点,基础性较强。
其中:2、10、26题具有一定难度。
(二)综合题第31题考查人口增长的模式转相关知识点,考查内容较为简单。
主要包括: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的特点,影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因素等知识点。
第32题考查人口迁移、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相关知识点,重点在于考查学生对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理解,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第33题要求学生根据不同增长阶段人口金字塔模型判断人口增长的特点,并要求学生站在发展的角度关注人口问题。
高一地理试题与解析-西安市部分学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高一地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2023年3月24日晚,“月掩金星”亮相天宇。
“月掩金星”是月亮在运行中恰好走到金星和地球的中间,三个星球呈一条直线时发生的天象。
下图为“月掩金星”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地球相比,金星()A.表面温度更高B.天体体积更大C.大气含氧更高D.公转轨道更长2.与“月掩金星”现象密切相关的是()A.天体运动速度时刻变化B.金地距离远大于地月距离C.月球的体积远小于金星D.行星公转轨道具有共面性3.适宜的温度条件是地球生命起源条件。
与地球上适宜的温度有密切关系的有()①地球自转周期较适中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③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④地球上太阳光照较稳定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太阳辐射是地表最重要、最基本的能源,根据安徽省20个气象站台1970~2020年的逐日气象要素观测数据进行估算,图1为安徽省平均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图,图2为安徽省太阳总辐射的年内变化柱状图。
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不是来源于太阳辐射的能源是()A.生物能B.潮汐能C.风能D.水能5.安徽省在一年中辐射量较大的5~8月期间,出现6月波谷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B.地形C.植被D.天气6.关于安徽省太阳辐射空间分布差异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皖北晴天多,太阳辐射多②皖南纬度低,太阳辐射少③皖北地势高,太阳辐射多④皖南多云雾,太阳辐射少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与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于2022年10月在福建北部的政和大溪盆地发现了一件保存近乎完整的恐龙化石。
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成绩分析

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成绩分析一、试卷分析本次试卷从卷面质量上来看非常的好,印刷质量较好,图文清晰,排版合理,由原来的多页,变成现在的单页,便于发放试卷,减轻了监考教师的劳动量,同时也方便了学生的答题。
但在答题卡设计上存在缺陷,没有按试题要求设计答题卡,答题卡缺少题号和相应明确的答题位置,致使部分学生答题不规范,出现失分现象。
从试题质量上来看,本次期末考试的命题范围主要考查了湘教版版必修1第一章的相关知识,试卷从面向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的角度命题,覆盖的知识面较为合理,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总体难度不大,但是比较灵活多变,区分度较好。
但也有个别题目难度较大,虽然实现给出了难度要求,但还是有个别题目超出了学业水平测试的范围。
二、成绩分析学年平均分54.2,其中2班平均分最高为81.8,最低的班级为22班36.4。
通过学生的答卷我们可以看出,得分率高的试题绝大多数是设问较简单,牵涉知识点少的问题,属于常规性的试题。
而得分率很低的试题大都属于理解、运用性的知识,或是选项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或是属于阅读分析的试题,要求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地理思维分析过程和知识面才能正确解答。
从数据上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结论:一是班级之间差距较大,班级平均分最高和最低相差有15分,而且同一个老师教的两个班差距也在10分以上;二是学生之间两极分化严重,最高分是99分,最低分是20分;三是学生的及格率不容乐观,有的班级及格率较低。
三、今后教学过程中的改进措施学生答题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也正反映了教学的薄弱环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对以下几个方面应予以重视:1. 把握新考纲,明确方向。
新课程标准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我们要充分重视它在高考复习中的指挥棒作用,要依据标准及考纲要求对考试性质、考试要求、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等作认真分析研究,对比新旧教材异同,把握变化趋势,这样在上课和复习时才能做到准确把握命题指导思想,高屋建瓴,提高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立足课堂,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高一地理月考试卷分析

高一地理月考试卷分析本次月考,试卷题量不大,难易程度适中,多是对基础知识的考察。
但从学生的答卷情况来看,成绩很不理想,与其他平行班相比,差距很大,成绩很低。
本次试卷主要考察的知识包括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和地球的运动,其中地球的运动是重点也是难点,所占比重很大。
从试卷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没有考试前的针对性复习,所以失分较多。
2、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不能将知识系统化。
3、地理计算能力差,公式记忆不清。
4、学生审题、分析图表的能力欠缺。
5、选择题失分较多,主观题缺乏分析能力。
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作为一名新教师,没有高中地理教学经验,在教学教法上存在很多不足,对于知识的系统把握的能力不够。
第二,对于高中生的管理和课堂管理缺乏经验,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引导和教育方法不太到位。
第三,我所担任的这几个班级部分学生基础较差,对知识的把握和理解能力欠缺,学习氛围不强。
为了提高教学成绩,提高地理的学习效率,我准备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
积极努力向老教师学习,多听课,多思考,多设疑。
多阅读参考资料,在备课上多下功夫。
多向老教师请教,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更多的注重基础,适当提升。
二、加强对学生的课堂管理,提高课堂效率。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努力提高对学生的管理能力,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率。
三、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思维过程和方法,努力让学生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使学习更有实效性。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努力钻研,认真备课,提高自身素质,争取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所进步。
刘金茹2009年9月。
高一地理月考质量分析

高一地理月考质量分析考试概况本次高一地理月考为期两小时,满分100分,共计24道题目,其中选择题20道,每题1分,填空题4道,每题2分。
考试范围为高一地理第一学期的全部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理概念、地图制图、自然地理和社会地理等方面的掌握情况。
考试结果本次考试共有100名学生参加,全体学生平均分为68分,最高分为92分,最低分为36分。
具体分数分布如下:分数段人数90-100 580-89 1870-79 3260-69 2250-59 1340-49 80-39 2从分数分布来看,本次考试成绩集中在70-79分之间,人数最多。
而高分段人数较少,低分段人数也相对较少。
说明绝大部分学生的地理知识掌握情况相对较稳定,但超高或者不及格的学生较为少见。
分题情况选择题选择题共有20道,平均分为14.5分,得分最高的同学将20题全部答对,得分最低的同学只得了2分。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题目为:第3题下列地球表层物质哪一层的物理状态随深度变化最大?A. 大气层B. 地壳D. 下地幔选择A、B、C、D中的一个作为答案。
此题考察学生对地球表层的认知,正确答案是C。
本题得分较高,因为多数学生都对此有基本的了解。
第10题人类实际利用的能源中,占比最大的是:A. 木材燃烧能B. 甲烷燃烧能C. 石油燃烧能D. 钴、铁、钴合金等化学反应能选择A、B、C、D中的一个作为答案。
此题考察学生对不同能源和其利用状况的认知程度。
正确答案是C。
本题得分较高,但有一些学生将A选为答案,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不同能源类型的区分。
第15题下列土地使用方式中,属于生产性用地的是:A. 公共设施用地B. 工业用地C.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D. 农业用地选择A、B、C、D中的一个作为答案。
此题考察学生对土地分类的掌握情况,正确答案为D。
本题得分普遍较高。
填空题填空题共有4道,每题2分,平均分为4.5分,得分最高的同学所有填空题全部正确,得分最低的同学一道不会填。
高一地理考试试卷分析

高一地理考试试卷分析推荐文章高一下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带答案热度:高一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试卷热度:高一级地理下册期中考试试题热度:第二学期高一级地理期中试卷热度:高一级秋季学期地理期中试卷热度:在高一地理考试结束之后,需要做好相关试卷的分析。
下面是店铺网络整理的高一地理考试试卷分析的内容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高一地理考试试卷分析(一)一、试卷分析本次考试试卷主要考查教材前四单元,即人口、城市、农业和工业,共100分,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是选择题,计30道,60分;第二部分综合题,计3道,40分。
从整套试卷上看,不少题目体现了课改的要求,重点考查了学生地理基础知识,以及能够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后,让四个班的学生写了地理试卷分析,大部分同学的选择题答得较为流畅,综合题失分较多,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各类图的判读不准确,这与学生平时的散漫、懒惰、作业不按时完成、学习态度不端正有密切的联系。
二、成绩分析班级实考人数及格人数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90--9980--8970--7960--6950--5940--4930--39三、存在问题1、教学方面课时紧,进度快,教师备课量大,批改量大,难免给教学备课质量带来冲击,有些教学细节难免忽视或落实不到位,譬如图表分析不够到位,而教师又分身乏术,难以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
2、学生方面(1)欠准确。
①把“人口增长快”答成“人口基数大”;②把“鼓励生育”答成“多生孩子”;③把“地广人稀”这个社会经济条件答成了自然条件等等。
(2)不全面。
对于人口增长较快采取的措施:学生都能答出采取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但是很多同学都忽略了还有一点:提高人口素质。
(3)不圆满。
①考查农业的自然条件时,好多同学考虑到了气候条件,却忽略了地形、土壤、水源三个条件;②字体潦草,难以辨认。
(4)错字多。
①地形(型);②地势低(底);③炎(严)热;④煤炭(碳)⑤糖(唐)。
四、阅卷收获批卷时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学科分析
高一地理学科备课组执笔:陈艳
2017年11月8号到10号两天半的时间,我们高一年级举行了学生进入高中以来第一次正规的测试。
考试覆盖内容主要是必修一的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节内容。
这次考试既是对开学以来学生学习掌握情况的检查也是对后期学习的引导。
同时对比了解了我们高一年级各班级的学生答题状况,从而摸清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结合本次试卷命题、学生答题情况及考试成绩做以下分析。
一、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
题型:一、选择题25题;二、综合题4题。
分值:选择题50分;综合题50分。
(二)、试题特点
1、难易适中
反映第一章和第二章教材内容的全面性。
其中难度、区分度适中的题占60分,难度偏易、区分度适中题占28分,难度较难占了12分,题目难度适中,难易结合。
注重学生知识的记忆性和对知识点的简单迁移应用的考查。
2、反映学科特色,突出地图的重要性
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其中包含有大量的信息。
部分试题主要以图为载体,图形相对来说还是较基础的主要涉及到地球运动、热力环流的,充分体现
了图表在地理学中的重要性,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析图的能力。
3、注重基础,强调能力
试题内容主要考查地理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平时在上课过程中要认真听课,对教师讲解的重点内容好好把握,在课下花时间记忆,及时做习题来巩固。
部分知识点需要熟练掌握能够迁移运用。
二、学情、考情分析
(一)、得分概况
年级平均得分:61.2分最高得分:89分
最低得分:23分 80分以上8人
70分以上57人优秀率为15.49%(75分以上)
及格率为57.75%
(二)、学情分析
首先通过考情分析学情
1、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程度
(1)、基础知识不扎实
一是知识的全面把握不够;二是对知识的理解不够;三是
基础知识落实不到位。
部分学
生对已学知识没有记忆落实,更不能理解和迁移应用。
(2)、读图、析图能力不强
很多学生看不懂图,不知从何入手,提取图表信息难度大。
2、学生对知识的应用程度
(1)、审题不清,误读题意。
不能从材料里提取有效信息。
(2)、对基本规律、基本原理不熟悉以及基本规律、基本原理不能化为解题的方法。
(3)、对知识的迁移、转换能力不足。
(4)、答题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差。
不能很好的运用地理专业术语答题
3、贫富差距大,班级内部两级分化明显。
三、今后教学中的应对措施
教学方面:
1、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进一步夯实基础,狠抓落实。
3、教学中要进一步重视地理图形的判读、注重读图能力的培养。
4、重视审题,加强对学生答题能力及技巧的训练。
审题是解题的第一关,在教学中要不断强化学生的审题能力和地理语言的表述能力,使学生能运用规范准确的语言答题。
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教师方面:
1、钻研教材,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提高课堂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知识引导者的作用,必须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较高的个人魅力,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多听组内优秀教师的课,从中取长补短。
3、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课后要及时通过学生的作业情况了解学生掌
握情况,及时跟进。
4、积极与学生加强情感交流。
促使低分段的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关爱他们,给予帮助,告诉他们学习地理的方法,给予指导,提高成绩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对于心态不好的学生要给予多鼓励,使他们克服自身的一些问题,从而取得较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