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分析

合集下载

我国能源消费的现状和趋势分析

我国能源消费的现状和趋势分析

我国能源消费的现状和趋势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也急剧增加。

我国是一个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国家,导致能源消费的状况日益严峻。

本文将分析我国能源消费的现状和趋势,为探讨如何优化能源结构提供参考。

一、我国能源消费的现状目前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为主,占比超过85%,而清洁能源的份额仅为15%左右。

这种能源结构的不合理性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雾霾、温室气体排放等。

另外,我国能源消费的用途主要分为工业生产和民生生活,以工业用能为主,占比超过70%。

而随着我国不断推进产业升级和服务业发展,民生生活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老龄化、数字化等社会变革,需要更多的能源支撑。

二、我国能源消费的趋势目前能源消费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我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强大的能源支撑。

预估数据显示,到2035年,我国的总能源需求将达到6.9亿吨标准煤,其中化石能源需求仍保持高位。

同时,清洁能源将成为未来能源消费的一个重要趋势。

首先,我国将逐步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虽然我国目前仍然是煤炭需求最大的国家,但政府已经通过各种措施进行了调整。

例如,关闭落后生产能力,实施减量化生产等。

中国已宣布制订到"十三五"期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煤炭消费在2015年左右减少一亿吨每年。

其次,中国将加快清洁能源的发展。

我国已经开始重视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随着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清洁能源将成为未来能源消费的一个重要趋势。

三、我国能源消费的优化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将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如何更加合理地利用能源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我国需要促进能源资源优化配置。

当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等化石燃料占比过高,需要通过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来调整资源配置。

例如,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对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能源需求不断增加,能源消费结构也在发生着重大变化。

本文将从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环境意识等方面分析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首先,经济发展是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和印度等,经济发展速度迅猛,对能源的需求量巨大。

这导致了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从传统的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变。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了国家能源政策的重点,以满足经济发展所需的能源。

其次,技术进步也对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不断提高,成本不断降低,逐渐成为了能源消费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能源储存技术的进步也使得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更加灵活和可靠。

此外,环境意识的提高也推动了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排放和污染问题越来越重视。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制定了环境保护政策,限制了传统能源的使用。

同时,政府还鼓励和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利用,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这些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也促使能源消费结构向更加清洁和可持续的方向转变。

然而,能源消费结构变化所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

首先是能源转型的成本问题。

尽管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在不断下降,但与传统能源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能源转型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研发、设备更新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这对于一些经济相对薄弱的国家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其次,能源供应的不稳定性也是一个问题。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受到天气和地理条件的限制,存在一定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传统能源的供应仍然是主要的能源来源,其稳定性和可靠性更高。

因此,如何在能源转型过程中保持能源供应的稳定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中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

中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

区域分布与差异
区域分布不均
中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在不同地区的分 布不均衡。东部地区由于经济较为发达 ,能源消费量较大;中西部地区由于地 形复杂、气候寒冷等原因,能源消费量 相对较小。
VS
城乡差异明显
城市居民的能源消费量普遍高于农村居民 ,这主要是由于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居 住条件以及能源设施等方面与农村存在较 大差异。
产业结构
不同产业对能源的需求和消耗也不同,产业 结构的变化也会影响居民生活能源消费。
气候条件与地理位置
要点一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对能源消费也有影响,例如寒冷地区冬季需 要消耗更多的能源来取暖。
要点二
地理位置
不同地区的能源资源禀赋和交通条件也会影响居民生 活能源消费。
能源价格与政策
能源价格
能源价格直接影响居民生活成本,进而影响居民生活能 源消费。
02
中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现 状
消费总量与结构
总量持续增长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长,从2000年的 XX亿吨标准煤增长到2020年的XX亿吨标准煤。
结构不断优化
中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逐渐向清洁、低碳、高效的方向转型。天然气、电力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 重逐步提高,煤炭等传统能源的消费比重逐渐下降。
技术进步与创新
能源利用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的能源利用技术将不断涌现, 如分布式能源、储能技术、智能家居等,这些技术将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从而减少居民生 活能源消费。
新能源技术
中国在新能源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如太阳 能、风能、水能等,这些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中 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型,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能源消费结构与趋势分析

能源消费结构与趋势分析

能源消费结构与趋势分析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结构和趋势成为当今世界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对能源消费结构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一、能源消费结构的现状1.1 主要能源消费类型在现代社会,主要的能源消费类型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等。

石油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消费类型之一,在工业、交通和家庭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煤炭作为传统能源的代表,在一些国家仍然占据重要地位。

天然气由于其低碳排放特性逐渐崭露头角,并成为一些国家的主要能源消费类型。

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等作为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其在能源消费结构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1.2 地区能源消费结构的差异不同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存在差异。

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曾长期依赖煤炭和石油,但随着环境意识的提升,逐渐转向低碳能源消费。

发展中国家由于工业化程度不同,能源消费结构仍然以煤炭和石油为主。

同时,一些地区受限于自然条件,将可再生能源作为主要能源消费类型。

1.3 能源消费结构的问题能源消费结构中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对传统能源的过度依赖,使得能源价格波动对经济造成较大冲击。

其次,传统能源的高碳排放在全球变暖问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此外,不可再生能源消耗速度大于再生能源的补充速度,造成能源的过度消耗和储量减少。

二、能源消费趋势分析2.1 渐进性转型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低碳经济的推动,能源消费结构将逐渐转向清洁能源为主导。

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将在未来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同时,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也将促使可再生能源的市场竞争力增强。

2.2 创新科技的应用新兴科技的应用将推动能源消费结构的变革。

例如,电动汽车的普及将减少对石油的需求,智能电网的建设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将推动能源消费结构向更加清洁和高效的方向发展。

2.3 国际合作推动能源转型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需要国际间的协作与合作。

全球能源治理的合理规划和制定将促进国际间能源的交流与共享,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问题。

我国能源消耗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我国能源消耗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我国能源消耗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能源消耗结构也在不断变化。

能源消耗结构的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从能源消耗结构的转变、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首先,能源消耗结构的转变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传统的以煤炭为主导的能源结构,向多元化的能源结构转变是我国能源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

这种转变主要受到能源消费需求的驱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费的需求不断增长,使得我国需要在能源结构上进行调整。

同时,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也推动我国能源消耗结构的变化,促使我国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和利用。

因此,能源消耗结构的变化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

其次,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结构的变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经济增长是我国能源消费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在这个过程中,我国逐渐从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转变为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这也对能源消耗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

服务业相对于工业业务有着更低的能源消耗比例,因此经济结构的转变对于降低我国能源消耗的强度非常关键。

此外,技术进步的推动也可以改变能源消耗结构,更加高效地利用能源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最后,能源消耗结构的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

一方面,经济增长需要大量的能源供给,能源消耗的增加对经济的正常运行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另一方面,能源消耗结构的转变也有助于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清洁能源的利用可以降低污染排放,改善环境质量,这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能源消耗结构的变化还能够带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增加就业机会,提升经济竞争力。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能源消耗结构的变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清洁能源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加强对能源消耗结构的引导和调控。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能源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占比排序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占比排序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占比排序一、引言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我国作为世界能源消费大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与发展趋势备受关注。

本文将分析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占比排序,以及相关政策与改革举措,旨在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提供参考。

二、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概述1.能源消费总量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达到49.1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3%。

2.能源消费结构占比排序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可再生能源等多样化能源共同发展。

根据2019年数据,煤炭消费占比67.9%,石油消费占比18.9%,天然气消费占比6.5%,水电、核电和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消费占比7.7%。

3.各类能源消费发展趋势随着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煤炭消费占比逐渐下降,清洁能源消费占比逐年上升。

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政策支持,使其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不断提高。

三、主要能源消费领域分析1.工业领域我国工业领域能源消费占比较大,约为60%。

其中,钢铁、化工、建材等高能耗行业是能源消费的主要大户。

2.交通领域交通领域能源消费占比逐年上升,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下,交通领域能源消费结构逐渐优化。

3.居民生活领域居民生活领域能源消费主要以电力和天然气为主,随着清洁能源的推广,居民生活领域能源消费结构也在逐步优化。

四、我国能源消费政策及改革举措1.能源消费双控政策为控制能源消费过快增长,我国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政策,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和企业加强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

2.清洁能源发展政策我国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政策支持,如税收优惠、补贴、低利率贷款等,促进清洁能源产业快速发展。

3.能源消费结构调整措施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能源消费结构调整,提高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如淘汰落后产能、加大新能源投资等。

五、未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展望1.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加强能源消费总量控制,遏制能源消费过快增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分析与优化研究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分析与优化研究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分析与优化研究一、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分析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长期以来,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呈现出以下几个问题:1.结构单一:中国的能源消费主要依赖煤炭资源,煤炭消费量占到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以上,这导致能源消费结构过于单一,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2.高能耗、高污染:由于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导,这种高碳、高污染的能源消费模式导致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3.能源供应安全面临挑战:中国的煤炭资源量有限,且集中于一些地区,供应不均衡,长期依赖煤炭会对能源供应安全构成威胁。

同时,煤炭开采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也比较高。

4.资源浪费:由于能源价格较低,很多行业和个人对能源的消费缺乏积极的节能意识,能源消耗效率不高,导致资源浪费严重。

二、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研究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中国政府积极推行能源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政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多样化能源供应:中国需要加大对非化石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

同时,加快新能源电力装机和电池技术的研发,提高新能源占比。

2.加强能源管理和监管:建立健全能源管理制度和监管机制,加强能耗监测和数据管理,提高能源消费的透明度,推动能源利用率的提高。

3.提高能源消费效率:加强能源技术研发,加大能源产品的升级替代力度,提高能源消耗效能。

推广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鼓励企业和个人进行节能改造。

4.发展低碳经济:积极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动工业转型升级,降低碳排放强度,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

5.建立绿色能源市场:完善能源市场体系,建立市场化的能源价格机制,提高能源消费者对能源价格的敏感度,激发企业和个人节能减排的积极性。

三、结论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分析与优化研究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课题。

中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研究

中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研究

中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研究一、概述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居民生活能源消费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居民生活能源消费量逐年攀升,消费结构也日趋多元化。

本文旨在全面深入地研究中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现状、特点、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推动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长,电力、燃气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逐渐提升,但煤炭等传统能源仍占据一定份额。

消费结构日趋多元化,除了传统的炊事、取暖等用途外,家用电器、交通出行等领域的能源消费也在快速增长。

不同地区、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在能源消费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反映了中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中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给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压力;另一方面,能源消费结构的不合理也制约了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

深入研究中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问题,对于促进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对中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进行深入研究,包括消费现状、特点、趋势、影响因素以及政策建议等方面。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资料,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力求全面揭示中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内在规律和存在问题,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有力支持。

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能源消费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能源消费总量和增速均居世界前列。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在总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逐渐上升,成为影响能源供需平衡和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

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该研究有助于深化对居民能源消费行为和特征的认识,揭示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为制定科学的能源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
中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变化和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变化(1991—2007)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2—2008)
消费已占全部能源消费的22%,占全部碳排放的
21%【3 J。中国居民直接能源消费从1998年开始
二、文献综述
目前,对居民能源消费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 四个方面:第一,对居民住宅的节能研究,分为居 民住宅节能指标的确定H.81;以及对居民住房能源 消费生命周期的研究".91等。第二,对家用交通工 具的节能研究。例如,Riley(2002)研究了人I:1、经 济、政策对私人交通工具的拥有和使用的影响MJ。 第三,对居民能源消费形式变化的研究。Sathaye
and
Schaeffer(2009)运用LMDI I法加
法形式分解分析了巴西国家的居民电力能源消 费,包括电视机、电冰箱、冰柜和洗衣机[121。.本文 同样运用LMDI I的加法形式研究中国居民能源消 费并将其分解为四大类18种能源消费产品。 (一)指数因素分解模型 居民总体能源消费的分解形式如公式(1) 所示:
and
Liu(2001)对两种方法提出了一致性的比较问 题啪J,即在对研究对象进行分解的过程中,分解的 层次越多,采用的分解方法要能够保证分解的各个 层次问的结果的一致性,该文的结论对LMDI_I和 LMDI_II法进行了检验,认为只有LMDI_I法保证了 一致性。具体的LMDI I方法在文献啪1中有详细阐 述,在此不再赘述。 虽然IDA方法在整体排放量和整体能源消费 及行业能源消费等方面已经得到广泛应用n71,但 是在数据较缺乏的居民能源消费研究方面应用却 很少。Carla
居民能源消费通过两种途径对总体能源消费 产生影响:第一,居民直接能源消费,主要包括家 用电器、私人交通工具、住房的供暖等产生的直接 能源消费;第二,居民间接能源消费,指由于对住 房、汽车、家电等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带来相关 高耗能产业,包括钢材、水泥等高耗能产业的快速 发展。有研究指出,居民的间接能源消费占全年 人均能耗的40—50%左右…,并且这一影响有不
收稿日期:2011—02—23
修回日期:20tl—08一12
基金项目:本文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号:70773040;71073053)的资助。 作者简介:赵晓丽(1070一),女,黑龙江双城人,博士,教授,华北电力大学低碳经济与贸易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能源与环境经济。
万方数据
科技与经济
中国居民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分析
and
呈明显上升态势,并且在2003年增速迅速加快 (图1)。图1进一步显示,1991—2007年,居民直 接能源消费量的变化趋势和总能源消费量的变化 趋势基本一致。这表明,中国居民直接能源消费 对总体能源消费具有关键性影响作用。因此,本 文将重点研究居民直接能源消费的结构变化。以 下所称居民能源消费皆指居民直接能源消费。 居民能源消费主要包括四大类:交通能源消 费、家电能源消费、采暖能源消费和其他燃料燃 气。研究居民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特征,以及影响 这种变化的因素,对制定相关能源政策,引导居民 向节能型产品消费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对居民能源消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居民住 宅领域的节能研究[4’5],以及家用交通工具的能源 消费№o;针对家电产品及煤炭、天然气等能源消费 品种的具体研究比较少。现有研究进一步指出, 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人类环境和自 然生态,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7]。 本文拟从影响居民能源消费增长的关键因素人 手,分析如何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本文与现有研 究的区别体现在:运用指数因素分解法,从居民能 源消费的具体产品或能源品种角度,对七大类共 18种产品或能源品种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揭 示了1993年以来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特征, 以及影响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
U越venity,&咖垮102206,China; University,Beijing 102206,China)
Low Carbon Economy and Trade,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Abstract:Based tial energy
on
IDA
metlled
et
a1.(2001)认为家
庭能源需求的增大主要是低能源利用率导致,此 外,居住面积的增大以及收入的增加也是导致家 庭采暖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原因¨3|。 上述研究对影响居民能源消费的因素已经进 行了比较全面和深入的分析,但针对具体家电产
41
万方数据
中国软科学2011年第11期 品能源消费变化分析的较少。本文将对包括家电 产品在内的四类家用产品(或能源消费方式)的能 源消费进行分析,具体包括:交通、家电、采暖及其 他燃料燃气。本文也不同于文献【14】的研究,文 献【l卅也通过产品层面自下而上具体分析中国居民 能源消费,但是它仅仅对家电和采暖两个类别进 行了分析。而且,他基于2000年的居民能源消费 以及对未来人口、城市化、居民生活区域、住宅面 积、家电普及率和最终能源效率的假设构建了直 到2020年的居民能源消费情况。本文的研究提供 了居民能源消费的原始变化轨迹并且运用自下而 上方法构建了IDA模型分析了1993年到2007年 期间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的影响因素。 本文对现有研究的贡献是:(1)从居民能源消 费方式着手,将其分为交通、家电、采暖、其他燃料 燃气四大类。其中,交通又划分为汽车和摩托车 两个方面;家电划分为空调、洗衣机、冰箱、排油烟 机、彩色电视、黑自电视、电脑、淋浴热水器、微波 炉、电风扇、电炊具十一个方面;其他燃料燃气包 括煤炭、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四个方面。本 文首次对居民能源消费进行这样细致的划分,目 的是希望从居民的最终能源消费方式探索究竟是 哪种或哪几种居民能源消费产品或方式的变化对 居民整体能源消费产生了主导性作用,以便为居 民能源消费的节约提供一定理论依据。(2)运用 IDA方法研究中国居民的能源消费问题,该方法在 能源研究领域得到广泛运用,但是,在专门研究居 民能源消费领域,在作者所掌握的文献资料内还 未见到。主要原因是数据获取困难。由于中国的 各种统计年鉴中对本文所研究的内容没有直接的 数据提供,所以在数据处理上本文通过了一系列 相关的运算估算,这在后文中都会给予具体的解 释,在此不再赘述。 三、指数因素分解方法 目前在分解技术中主要存在两种方法:运用投 入产出技术的结构分解分析(SDA)和运用分散技术 的指数分解法(IDA)。这两种方法在能源相关领域 的研究中运用均比较广泛,并且均有一些变体形式。
Analysis of Structure Change in Chinese Civilian Energy Consumption ZHAO Xiao—lil”,LI Nal,2 (1.&hool ofEconomics 2.Institutefor
and Management,North China・Electric Power
a1(2002)对中国五个城市进行了
电力消费产品的家庭使用调查,他们发现发达城 市的电器电子化程度较高,这体现了收入或者支 出的巨大效应¨1|。该调查重点关注了中国炊事结 构的共性。Carla
and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Schaeffer(2009)运用指数因
素分解法分析了巴西的居民电力能源消费,得出 在发展中国家政府计划、居民收入、普遍服务对居 民能源消费的影响¨2I。Taylor
on
of BEC.Meanwhile.the energy price has also exerted impact Key words:residential energy consumption;LMDI;private
REC to some强tent. heating
transportation;electric印plianees;een缸'al
中国软科学2011年第11期
中国居民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分析
赵晓丽1”,李娜1・2
(1.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102206;2.华北电力大学低碳经济与贸易研究所,北京102206)
摘要:采用指数因素分解法,从居民最终能源消费方式(产品层次)入手分析了1993年至2007年,影响居民能 源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研究认为:居民购买力增强、消费结构向能源密集型产品的转变是导致居民能源消费 快速增长的最重要原因;能源消费产品结构升级则促进了能源消费节约;能源价格变化对居民能源消费具有一 定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居民能源消费;指数因素分解;私人交通工具;家电;集中采暖 中图分类号:1;0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9r753(2011)11一0040一12
to
dential purchase power increases,the structural of residential consumption shifts played the most important role
on
energy—intensive products,have
REC growth.And,the upgrade of 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 attribute to the decrease
der脚(2003)and Ang(2004)在
t=莩鲁事专专・P=手军艘・
|sl・s2・EP・PO
(1)
万方数据
科技与经济
其中,E表示每年居民能源消费总量; 鼠表示在第j种分类下的第i种能源使用产 品的居民能源消费; K表示居民能源消费毛的能源支出; y表示每年居民能源消费的总能源支出; £表示每年居民生活消费支出; P表示每年总人口; .『表示四种分类,分别为:交通、家电、采暖、其 他燃料燃气; i表示18种居民能源消费产品:交通分类中 为家用汽车、摩托车2种;家电中包括11种产品分 别为空调、洗衣机、电冰箱等等;采暖单独为1种; 其他燃料燃气包括煤炭、天然气(NG)、煤气、液化 石油气(LPG),共4种。 根据LMDI I加法形式,每两年(t年和t—1 年)居民能源消费的变化可以表示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