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一化学第一讲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第一课教案[合集五篇]

高一化学第一课教案[合集五篇]

高一化学第一课教案[合集五篇]第一篇:高一化学第一课教案新的学期,新的学生,化学第一课该讲点什么,该准备点什么,经过几天的思考,最后确定了一个提纲,找了一点素材,在开学第一天(9.3),实践了一下,今天我想利用午间休息把它整理记录下来。

一、确定备课的框架第一课时:化学开学第一课1、化学是什么?学科特点2、什么是化学?研究对象3、为什么要学化学?学习目的与终极目标4、如何学好化学?学习方法与要求5、化学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化学学科的贡献(衣食住行通)二、准备支撑的素材1、化学是什么?化学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化学是能源的开拓者;化学是材料的研制者;化学是环境的保护者;化学是美好生活的创建者;化学是高技术产业的支撑者。

――周公度国家的安全,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民族的复兴,都离不开化学学科的发展。

而化学学科的发展和繁荣需要社会的理解、支持,更需要年青一代的积极参与。

2、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什么?2.1、1789年拉瓦锡出版了《化学元素》,将化学定义成“研究元素性质的科学”。

2.2、“化学是关于原子运动的科学”(出自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53页)。

2.3、“化学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学问”(日本万有百科大事典,1977,15卷,106页)。

2.4、“化学是研究物质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的变化规律的科学”(出自《化学发展简史》,科学出版社,1978年,第1页)。

2.5、“化学主要是在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能、相互变化以及变化过程中能量关系的科学”,(出自《无机化学》(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2页)。

2.6、“化学是研究物质分子及其凝聚态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出自“辩证自然观与化学进化”(《化学哲学基础》,科学出版社,1986年,441~444页)。

2.7、化学是研究物理原子、分子、生物大分子和超分子及其凝聚态的组成、结构、性质、化学反应及其规律和应用的科学。

高一化学第一课物质知识点

高一化学第一课物质知识点

高一化学第一课物质知识点在高一化学的第一课中,我们将学习有关物质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物质是我们周围的一切事物的基本组成部分,了解这些知识点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世界。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高一化学第一课的物质知识点。

一、物质的分类1. 纯物质与混合物纯物质是指成分一致,具有确定的化学组成和固定的性质的物质。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其组成和性质可以发生变化。

2.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数目的原子所组成的纯物质,例如氧气、金属等。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元素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物质,例如水、二氧化碳等。

3. 气体、液体和固体气体是指在常温常压下呈现气态的物质,其具有可压缩性、扩散性和可变形性等特征。

液体是指在常温常压下呈现液态的物质,其具有不可压缩性和可流动性等特征。

固体是指在常温常压下呈现固态的物质,其具有不可压缩性和不可流动性等特征。

二、质量与物质的变化1. 质量质量是物质所固有的属性,用来描述物体的惯性和引力。

质量与物质的量有关,通常用克(g)作为单位表示。

2. 物质的变化物质可以经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排列和组合发生变化,生成新的物质。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不改变其化学组成的情况下,改变一些物理性质,例如颜色、形状、状态的变化。

三、溶液和溶解1. 溶液溶液是指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其中,溶质是被溶解的物质,溶剂是用来溶解溶质的物质。

2. 溶解溶解是指溶质在溶剂中逐渐分散并与溶剂分子相互作用,最终形成溶解体系。

溶解程度可以通过溶解度来衡量,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溶剂中可以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

四、原子结构和周期表1. 原子结构原子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绕原子核运动。

2. 周期表周期表是一种将元素按照其原子序数和原子结构进行排列的表格。

周期表分为周期和族,周期是指元素原子核周围电子层的数量,族是指具有相似性质的元素所在的同一列。

课程精讲 新版人教 高中化学 必修一

课程精讲 新版人教 高中化学 必修一

课程精讲新版人教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化学基本概念第一节物质的量一、物质的量的概念和单位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用于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分子、原子、离子等)与阿伏加德罗常数(NA)之比。

单位是摩尔(mol)。

二、物质的量的应用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的重要概念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物质性质、物质结构等。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物质的量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运用物质的量来表示物质的质量、体积、微粒数等。

第二节化学反应与能量一、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到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热量的产生、热量的吸收和释放等。

我们需要掌握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原理,以及如何运用热力学公式来计算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

二、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应用之一,它涉及到电池、电解池等装置的工作原理和能量转化过程。

我们需要掌握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运用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来设计和应用电源装置。

第二章化学基础物质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和性质一、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和有机物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们涉及到物质的性质、分类、结构和反应机理等。

我们需要掌握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性质和分类标准,以及如何运用它们来解释和预测物质的反应行为。

二、常见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和用途常见金属和非金属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们涉及到物质的性质、用途、反应机理和化合物性质等。

我们需要掌握常见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和用途,以及如何运用它们来设计和应用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

第二节物质的变化和分类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是高中化学的重要概念之一,它们涉及到物质的状态、形态、能量变化等。

我们需要掌握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以及如何运用它们来解释物质的性质和反应机理。

二、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制备方法和技术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制备方法和技术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们涉及到实验室制备、工业制备和合成技术等。

化学高一知识点第一课内容

化学高一知识点第一课内容

化学高一知识点第一课内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变化规律及其在能量转化和物质转化中的应用的科学。

作为高中化学的开篇课程,高一化学知识点的第一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原子与分子、元素和化合物、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原子核与电子结构以及化学计量与摩尔。

一、原子与分子物质是由极微小的粒子构成的,其中最基本的粒子是原子和分子。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而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

原子的特点包括原子核和电子云,原子核带有正电荷,电子云中则包含带有负电荷的电子。

二、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一种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化学符号用来表示各种元素。

化合物则是由两种或多种元素以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化学式用来表示化合物的组成。

三、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化学式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包括分子式和离子式。

分子式表示分子中各种原子的种类和个数,离子式则表示化合物中带有电荷的离子的组成。

化学方程式则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过程,反应物在箭头的左边,产物在箭头的右边。

四、原子核与电子结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有正电荷,中子则是电中性的。

电子结构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电子分布在不同的能级上,其中最外层的电子称为价电子。

五、化学计量与摩尔化学计量是指研究物质的量与反应之间的关系,包括化学质量、摩尔质量和摩尔比等概念。

摩尔是一个用来计量物质的单位,摩尔质量是一个物质的质量与摩尔数的比值,常用化学公式来表示。

以上就是化学高一知识点第一课的内容,了解并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对于学习后续的化学课程非常重要。

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物质世界的奥秘,探索化学的应用和发展,为了更好地掌握化学,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培养化学思维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化学将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自然世界的大门,带领我们走向科学的殿堂。

高一化学开学第一课PPT课件

高一化学开学第一课PPT课件
初中
必修
工业上硫酸生产的原理和设备
合成氨工业的生产原理,基本生产过程,合成氨工业的发展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反应平衡
选修
初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内容,记忆型的知识占一定比重。如:化学符号、化学式、反应现象、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实验仪器的名称、地壳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大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等,初中化学注重定性分析,要求记住现象或结论;在学习方式上,对教师具有明显的依赖性,而高中化学除了定性分析外,还有定量分析,记住“是什么”外,还要求弄清“为什么”,需要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01
原来掌握命运的方法很简单,远离懒惰就行了。
02
关于感恩和奉献
感激生育你的人,他们使你体验生命 感激抚养你的人,他们使你不断成长 感激帮助你的人,他们使你度过难关 感激关怀你的人,他们给你温暖 感激鼓励你的人,他们给你力量 感激教育你的人,他们开化你的蒙昧 感激藐视你的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 感恩失败,他使你生命充满斗志 感恩成功,他使你生命充满精彩
选择
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们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我们的选择将决定我们3年后的生活。
章节一
化学 Chemistry
CHAPTER ONE
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美国化学家西博格教授在1979年美国化学学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所做的精辟论述)
01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01
02
有一个美国人、一个法国人和一个犹太人要被关进监狱3年。监狱长让他们3个一个人提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3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能与外界沟通的电话。3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了。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小孩子。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3年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要送你一辆劳斯莱斯!”

高一化学上册第一课知识点

高一化学上册第一课知识点

高一化学上册第一课知识点化学,作为一门科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和应用的学科。

在高一化学上册的第一课,我们将学习化学的基本概念、化学式和物质的分类。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

1. 基本概念化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物质、质量和能量。

物质是指构成一切物体的基本单位,可以简单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质量是物质的基本属性,表示物质的总量。

能量是物质运动和变化的能力,包括动能、势能和热能等形式。

2. 化学式化学式是表示化学物质组成和结构的一种符号表示法。

常见的化学式包括分子式、离子式和结构式。

分子式用化学元素符号表示,表示物质中分子所含元素的种类和数量。

离子式表示物质中正、负电离子的种类和数量,用离子符号表示。

结构式表示化合物中原子的相互连接关系和空间结构。

3.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按照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按照组成划分,物质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以分为金属和非金属元素。

化合物是由两种以上不同元素以确定的比例组成的物质。

按照性质划分,物质可以分为酸、碱和盐。

4. 单质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常见的金属元素包括铁、铜和锌等。

非金属元素是电负性较高的元素,常见的非金属元素有氢、氧和氮等。

5. 酸、碱和盐酸、碱和盐是常见的化合物。

酸具有酸味,可以与金属反应产生氢气。

碱具有苦味,可以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水。

盐是由酸和碱中的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6.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特性。

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物质在不改变其组成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形状和密度等。

化学性质是物质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后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燃烧和腐蚀等。

7. 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不改变其组成的情况下的状态变化,如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相互转化。

化学变化是物质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后产生新的物质和性质的变化,如燃烧和酸碱反应等。

高一第一讲化学知识点讲解

高一第一讲化学知识点讲解

高一第一讲化学知识点讲解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

高中化学作为基础学科,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下面将为大家介绍高一第一讲中的一些重要的化学知识点。

一、物质与能量物质是构成一切事物的基本成分,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分为纯净物质和混合物。

纯净物质由相同种类的基本微粒组成,可以进一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而混合物则是由不同种类的基本微粒组成。

能量是物质变化和事物运动的推动力,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包括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指的是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能量的反应,而吸热反应则是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能量的反应。

二、电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电子结构是指原子中电子的排布方式,元素的性质主要由电子结构决定。

根据原子中的电子排布规律,我们可以得出一些重要的结论,如: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其后约为18个电子。

元素周期表是对元素按照原子序数、电子结构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类的表格。

元素周期表分为长表和短表两种形式,其中长表包括18个主族和10个副族,而短表则包括8个主族。

周期表的左侧是金属元素,右侧为非金属元素,中间则是具有金属和非金属性质的元素。

三、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量化学方程式用于描述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过程,由反应物和生成物组成。

反应物位于箭头左侧,生成物位于箭头右侧。

化学方程式中还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以及反应的反应条件等。

化学计量是研究化学物质变化过程中,物质的质量和量的关系。

其中,摩尔质量指的是一个物质中1摩尔粒子的质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量关系,可以确定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相对质量关系。

四、化学键与化合价化学键是连接原子的力,根据键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可以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形成的,共价键则是由原子之间电子共享形成的。

化合价是元素在化合物中的价态表现,表示元素的化学组价和电荷状态。

新高一化学开学第一课

新高一化学开学第一课

新高一化学开学第一课
本文档旨在为新高一学生们介绍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并提供化学学科开学第一课的教学内容。

一、化学学科的重要性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以及其与能量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在各个领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性:
1. 培养科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研究化学,学生可以培养科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增强实验技能: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进行实验,学生可以培养实验技能,提高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 提供社会实践的基础:化学的研究与许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密切相关,如环境污染、新能源开发等。

通过研究化学,学生可以
对社会实践提供有益的基础知识。

二、开学第一课的教学内容
在化学学科开学的第一课,我们将重点介绍以下内容:
1. 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我们将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学
生们介绍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让他们对化学学科有初步的了解。

2. 物质的分类:我们将讲解物质的分类方法,如元素、化合物
和混合物,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3. 原子结构:我们将引导学生了解原子的基本结构和元素周期
表的基本原理,以及原子核、电子和中子等基本粒子的概念。

4. 化学方程式:我们将向学生们介绍化学方程式的基本形式和
表示方法,并展示如何进行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通过开学第一课的教学,我们希望学生们能对化学学科有初步的了解,为之后的研究打下基础。

以上是《新高一化学开学第一课》的文档内容,祝愿新一届的高一化学学生们能在化学学科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讲义与培优专练科目化学年级高一任课老师沈日期7 月 7 日【知识回顾】1、物质的分类依据2、四大基本反应类型3、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知识及与四大基本反应之间的关系【讲义正文】一、物质的分类备注:1)常见的酸性氧化物及其对应水化物: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二、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一: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合成一种物质)1.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例如常见的金属铝接触空气,它的表面便能立即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可阻止内层铝继续被氧化。

4Al+3O2 = 2Al2O32.碱性氧化物+水→碱.多数碱性氧化物不能跟水直接化合。

判断某种碱性氧化物能否跟水直接化合,一般的方法是看对应碱的溶解性,对应的碱是可溶的或微溶的,则该碱性氧化物能与水直接化合。

如:Na2O+H2O=2NaOH.对应的碱是难溶的,则该碱性氧化物不能跟水直接化合。

如CuO、Fe2O3都不能跟水直接化合。

3.酸性氧化物+水→含氧酸.除SiO2外,大多数酸性氧化物能与水直接化合成含氧酸。

如:CO2+H2O=H2CO34.氨+氯化氢→氯化铵氨气易与氯化氢化合成氯化铵。

如:NH3+HCl=NH4Cl二: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分解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1、、氯酸钾加热分解成氯化钾和氧气等(二氧化锰为催化剂)2KClO₃(MnO₂)===(△)2KCl+3O₂高锰酸钾可以加热分解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碱的分解2Al(OH)₃=(高温)Al₂O₃+3H₂O(注:不溶性碱高温时可分解为金属氧化物和水)三:置换反应根据反应环境的类别,置换反应有以下2种情况:(1)固态置换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固体与固体或固体与气体发生的置换反应。

(2)液态置换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置换反应。

四: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反应形成两种新的化合物)NaHCO₃+ HCl = NaCl + H₂O + CO₂↑(生成H₂CO₃和NaCl,H₂CO₃不稳定分解成H₂O 和CO₂)一方面是对反应物的要求:酸盐、酸碱一般行,盐盐、盐碱都需溶;另一方面是对生成物的要求:生成物中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等弱电解质生成。

这两方面必须兼顾,才能正确地书写有关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四大基本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随堂练习1】〔基础训练〕1.下列物质中都含有氢元素,按照已学知识判断其中属于酸的是()A.NH3B.CH4C.NaHCO3D.HClO32.同种类型的物质往往具有某些相同的性质。

下列性质中不属于酸通性的是()A.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B.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C.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D.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3. 盐是一类常见物质,下列物质可直接反应生成盐的组合是()①金属②碱性氧化物③碱④非金属⑤酸性氧化物⑥酸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①④⑥C.只有②⑤⑥D.全部4.某加碘食盐包装袋上标有“忌高温蒸炒”,由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食盐是纯净物B.食盐中加入了碘单质C.所加含碘物质受热易分解D.加碘食盐难溶与水5.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NaOH + HCl == NaCl + H2O D.H2CO3 == H2O + CO2加热点燃C. H2+CuO == Cu + H2O B.2CO + O2 == 2CO26.从铁、盐酸、氧气、水、硝酸银溶液五种物质中选出1种或2种为反应物,按下列反应类型各写1个化学方程式:(1)分解反应;(2)置换反应;(3)复分解反应。

四:国际单位制七大基本物理量物理量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发光强度物质的量符号L m t I T In单位名称米千克秒安开坎摩尔单位符号m kg s A K cdmol五、物质的量1、用来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微粒集合体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也可以是质子、中子、电子等。

注:“物质的量”既不是物质的数量也不是物质的质量,可以说,物质的量是把一定数目的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的宏观物质联系起来的桥梁。

2、阿伏伽德罗常数(NA)0.012kgC中所含有的原子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用NA表示,其单位是mol-1 近似值为6.02*1023mol-1 。

含阿伏伽德罗常数个微粒的集合体的物质的量是1mol。

3、微粒数(N)与阿伏伽德罗常数(NA)、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n=N/NA〔例题解析〕(1)0.5摩尔硫酸铝中所含铝离子的个数是多少?0.5mol氨气中所含的原子数为多少?所含的质子数为多少?含有5mol电子的水的物质的量是多少?某硫酸钠溶液中含有3.01*1022个钠离子,则该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是多少推论:在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参加反应或反应生成的物质的微粒数之比和物质的量之比。

4、摩尔质量1)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称为该物质的摩尔质量,用符号M表示2)单位:g/mol3)任何微粒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微粒的相对原子量或相对分子量。

4)公式:(n=m/M)误区警示: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所表示的意义不同,符号不同,单位不同,但数值相同。

典例精析:1、已知铁的相对原子量是56,则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多少g?2、已知xg水中含有y个氢原子,则阿伏伽德罗常数为多少?3. 现有硫酸铝和硫酸锌两种盐,试关于它们回答下列问题:1)1摩尔硫酸铝的质量和硫酸铝的摩尔质量各是多少?2)在一定量硫酸铝和硫酸锌组成的混合物中,SO42-的物质的量共2 mol,若铝离子和锌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则此混合物中硫酸锌的质量为多少?[基础训练]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是一种基本物理量B.摩尔是一种基本物理量C.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D.摩尔是数的一种很大的单位2.下列有关摩尔使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1摩尔氧原子B.1摩尔氧分子C.1摩尔氧气D.1摩尔氧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H2SO4的质量为98 g·mol-1B.H2SO4的摩尔质量为98 gC.9.8 g H2SO4含有N A个H2SO4分子D.6.02×1023个H2SO4分子的质量为98 g4.下列说法或表示法中正确的是()A.质量为53克的碳酸钠,其物质的量为0.5摩尔B.等质量的氢气和氧气比较,氢气所含的分子数较少C.与1.8克水含有相同氢原子数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98克D. 对于水而言,36克等于2摩尔5.在0.25摩尔硫酸钠中,含有的氧原子个数为()A. 1B. 0.25C.6.02×1023D.5×10236.质量相等的下列物质中,含分子数最多的是()A. CH4B. O2C. NH3D. CO27.对于同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来说,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 B.含硫元素的质量比为5∶4C.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5D.含硫原子的个数比为1∶18.填写下列表格:9. 等物质的量O23),所含的分子数之比为,所含的氧原子数之比为,其分子量之比为,其质量之比为。

若O2和O3质量相等,则其分子数之比为,氧原子数之比为。

课后练习1.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口,常看到有白色固体生成,该白色固体是()A.氢氧化钠B.氧化钠C.碳酸钠D.碳酸氢钠2.经测定一瓶气体中只含C和H两种元素,通常情况下这瓶气体不可能是()A.一种化合物B.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C.两种化合物D.两种单质〔能力拓展〕1. 0.1摩尔某固体单质与氯气完全化合后质量增加了7.1克,则此固体单质可能是()A .钠 B. 镁 C. 铝 D. 铁2. 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4克镁单质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N AB. 18克水所含的电子数为N AC. 8克氦气所含分子数为N AD. 3.2克氧气所含氧原子数为0.2N A3. 若1克水中含有m个氢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用含m的代数式可表示为()A. m/9B. 9mC. 2mD. 18m4.某盐的溶液中含有Na+、Mg2+、Cl-、SO42-四种离子,若Na+为0.2 mol, Mg2+为0.4 mol, Cl-为0.4 mol, 则SO42-物质的量为( )A. 0.1 molB. 0.3molC. 0.5molD. 0.15mol5.一定量某营养液中溶质的配方分别如下:配方一:0.3mol KCl,0.2mol K2SO4,0.1 molZn SO4配方二:0.1 mol KCl,0.3 mol K2SO4,0.1 molZnCl2对于两种营养液的成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有n (K+)相同B. 只有n (Cl-)相同C. 完全相同D. 各离子的物质的量完全不同6. 15.6 g Na2X含Na+0.4mol,则Na2X的摩尔质量为,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7. 已知16克A和20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04摩尔C和31.67克D,则C的摩尔质量为。

8. 在化学反应X + 2Y = R + 2M 中,已知R和M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2∶9,当1.6克X与Y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4.4克R,同时生成M的质量为克,Y与M的质量之比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