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楼设计说明
某单位宿舍楼工程方案设计设计说明

项目名称:沅陵县体育局宿舍楼工程方案设计设计人:晏友刚、李海龙项目负责人:晏友刚目录一、设计说明二、区位图三、总平面图四、消防设计五、日照分析六、各层面图七、正立面图八、户型平面图沅陵县体育局宿舍楼工程方案设计说明一、概论1.1用地概况1.1.1“沅陵县体育局宿舍楼”项目,西南面紧靠沅陵县一中,东与怀仁大药房,紧靠文化南路,地块比较规则,总用地面积为600㎡。
1.1.2该地块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便利、商业气愤浓烈。
此项目建成后与临街楼房风格相统一,规整了相应路段城市房屋立面,为沅陵县的城市建设增添亮丽的一笔。
1.2设计原则及指导思想1.2.1“新建筑”的理念在设计中考虑了新生建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建筑与环境和地理位置的融合,强调和谐自然,体现现代时尚,从城市规划、环境设计到房屋建设,尊重人的行为、心理和生理要求出发,依照有利的地理优势,把商业和住宅建筑诠释得十分恰当。
1.3设计方案目标及理念3.1.1建筑是有灵性的空间,本设计以打造强烈的商业氛围和创造舒适的居住空间为主题,从实用、经济、美观三个层面进行合成、争取人、建筑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融合与共生。
1.3.2规划注重自然、舒适、和谐,使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区域环境完美协调。
1.3.3布局方式从用地出发,充分利用地形和区位优势,灵活设计,使建筑在人车分流、消防流线、空间序列、环境创意等多方面得到协调统一。
二、建筑设计2.1商业空间●以现代商业购物为模式,结合当地人们的购物习惯,划分大空间为独立商铺,主要用于商业经营。
从交通流线上与住宅既分开,又有联系。
这主要是从节约交通面积出发设计的。
商业空间的照明以半人工采光为主要方式,以突出建筑的商业氛围。
2.2住宅空间该项目二至六层为住宅空间。
●住宅空间主要用于体育局职工的安置,但也同时考虑到现代商业城市需求,结合沅陵县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主要提供三房两厅一卫和三房两厅两卫,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的需求。
住宅主要朝向为南北朝向,以120平方米左右的户型为主,给住户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某单位宿舍楼工程方案设计设计说明

项目名称:沅陵县体育局宿舍楼工程方案设计设计人:晏友刚、李海龙项目负责人:晏友刚目录一、设计说明二、区位图三、总平面图四、消防设计五、日照分析六、各层面图七、正立面图八、户型平面图沅陵县体育局宿舍楼工程方案设计说明一、概论用地概况1.1.1“沅陵县体育局宿舍楼”项目,西南面紧靠沅陵县一中,东与怀仁大药房,紧靠文化南路,地块比较规则,总用地面积为600㎡。
1.1.2该地块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便利、商业气愤浓烈。
此项目建成后与临街楼房风格相统一,规整了相应路段城市房屋立面,为沅陵县的城市建设增添亮丽的一笔。
设计原则及指导思想1.2.1“新建筑”的理念在设计中考虑了新生建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建筑与环境和地理位置的融合,强调和谐自然,体现现代时尚,从城市规划、环境设计到房屋建设,尊重人的行为、心理和生理要求出发,依照有利的地理优势,把商业和住宅建筑诠释得十分恰当。
设计方案目标及理念3.1.1建筑是有灵性的空间,本设计以打造强烈的商业氛围和创造舒适的居住空间为主题,从实用、经济、美观三个层面进行合成、争取人、建筑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融合与共生。
1.3.2规划注重自然、舒适、和谐,使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区域环境完美协调。
1.3.3布局方式从用地出发,充分利用地形和区位优势,灵活设计,使建筑在人车分流、消防流线、空间序列、环境创意等多方面得到协调统一。
二、建筑设计商业空间●以现代商业购物为模式,结合当地人们的购物习惯,划分大空间为独立商铺,主要用于商业经营。
从交通流线上与住宅既分开,又有联系。
这主要是从节约交通面积出发设计的。
商业空间的照明以半人工采光为主要方式,以突出建筑的商业氛围。
住宅空间该项目二至六层为住宅空间。
●住宅空间主要用于体育局职工的安置,但也同时考虑到现代商业城市需求,结合沅陵县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主要提供三房两厅一卫和三房两厅两卫,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的需求。
住宅主要朝向为南北朝向,以120平方米左右的户型为主,给住户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完整版)01-宿舍设计说明-

、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高级中学宿舍楼2 .建筑规模:总建筑面积5547卅,地上6层;建筑高度21.9米;3.建筑地点:烟台市开发区高级中学院内4. 建筑功能:宿舍。
二、设计依据1.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3.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4.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5. 烟台市城市规划管理若干规定6.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现有校区平面图7. 国家及当地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规定 三、设计等级1 .建筑等级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本工程为三类民用建筑,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 为 50 年。
2. 耐火等级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该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3. 防水要求建筑屋面部分的防水等级为二级。
第二章 建筑设计一、设计指导思想1 .定位该工程是在原宿舍楼西侧接建工程,应保持对原有建筑的延续性。
2.设计理念本工程设计符合 “现代、实用、安全、 经济、美观”的十字方针, 具体如下: ( 1 )功能空间的合理性与适应性功能空间布局合理完善,使用方便,便于管理。
(2)空间场所的人性化 以人为本, 倡导科学与人文相结合,为使用者提供舒适便捷的JGJ50-2001】 【GB50352-2005】 【DBJ14-037-2006】 JGJ 36-2005】使用空间,以及相互沟通的公共场所,形成促进学习交流与人际交往的工作氛围。
(3)建筑、结构的经济性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方案的可实施性与建筑、结构的经济性,运用成熟的技术、选用适宜的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
(4)自然采光通风及节能措施该建筑采用单廊式布局,所有房间均布置在南侧,最大可能满足自然通风、采光等宿舍建筑的要求,也是最有效的建筑节能措施。
外围护体系做好保温隔热措施,达到国家节能要求。
选用合理有效的空调系统,减低日常运行成本。
二、总体布局1.问题的提出“如何与原有建筑做到完美、有机结合”是设计面临的问题;2.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立”与“让”的辨证统一建筑要突出本体,彰显自身;建筑要谦虚避让、融于环境。
大学学生公寓设计说明

1.1.2原始设计资料
1)气象资料
本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0℃,七月26.8℃,一月-0.4℃。极端最高温43.3℃(1928年7月5日),极端最低气温-18.9℃(1955年1月6日)。年日照时数为2284至2495小时,日照率52%至57%,年均无霜期200至220天,年均降水量800至930 mm,年平均总降雨量853.1mm,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6%,雨量多集中在每年的7~9月份,主要气象灾害有旱、涝、风、霜、冻、冰雹等。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春季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潮频袭。最大冻土深度24cm。年平均相对湿度69%。主导风向为E、NEE风,年平均风速2.40m/s,风荷载0.5kPa。
楼梯扶手:扶手高度不应小于0.9m,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因本设计顶层有水平扶手,为统一,扶手高度均采用1.1m。综上所述:梯段板的净跨为3.3m,当楼梯梯段不大(大约3m以),且荷载较小时,可采用板式楼梯,且板式楼梯便于施工、美观和增大净空高度等优点。本设计采用板式楼梯。
1.2.2建筑立面设计
根据《宿舍建筑设计规JGJ 36-2005》规定:居室在采用单层床时,净高不应低于2.60m;在采用双层床或高架床时,净高不应低于3.40m。
本设计采用双层床,所以层高采用3.6m,满足规要求。又根据地区抗震烈度为七度,宿舍应为丙类建筑物,根据抗震设计规,则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其建筑物的长宽比限值为6,此楼房的长宽比为2.96满足要求。为了使楼梯间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又不使框架梁在楼梯间窗户处打断,所以楼梯间休息平台上窗高设置为1.8m。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jgj 36-2016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jgj 36-2016](https://img.taocdn.com/s3/m/d20a11e1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10.png)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jgj 36-2016
1. 建筑物与室内设计应符合安全、卫生、便利、舒适的要求。
2. 宿舍房间应设计合理,室内面积应不小于 6.5 平方米,床位宽度应不小于 0.9 米,床位之间的间距应不小于 1.5 米。
3. 宿舍楼应设置足够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通道宽度应不小于 1.2 米。
4. 宿舍楼应设置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并保持其正常运转。
消防器材的配置与使用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5. 宿舍楼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防雷接地装置的设置,保证安全。
6. 宿舍楼应设置通风、采光良好的公共区域,室内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洗手池、厕所和淋浴设施。
7. 宿舍楼应设置合适的垃圾清理区域和设施,保证室内环境整洁和卫生。
8. 宿舍楼的设计、施工和使用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学生宿舍设计方案

学生宿舍设计方案一、设计目标1、提供舒适的居住体验,包括合适的空间布局、良好的采光和通风。
2、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配备必要的学习设施和安静的学习区域。
3、保障学生的安全和隐私,设置完善的安保系统和合理的私人空间。
4、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营造积极向上的宿舍氛围。
二、建筑结构与布局1、宿舍建筑采用多层设计,每栋楼设置多个出入口,方便学生进出。
2、每层楼设置公共走廊,宽度适中,确保通行顺畅,并安装足够的照明设施。
3、宿舍房间分为单人间、双人间和四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房间布局合理,充分利用空间,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活动和储物空间。
三、房间设计1、单人间面积约为 15 平方米,配备一张单人床、书桌、椅子、衣柜和独立卫生间。
窗户朝向采光良好的方向,保证室内光线充足。
2、双人间面积约为 25 平方米,两张单人床相对摆放,中间设置书桌和椅子,两侧分别配备衣柜。
卫生间为两人共用,设置在房间内。
3、四人间面积约为 40 平方米,采用上下铺的床位设计,四张书桌和椅子沿墙摆放,中间留出活动空间。
衣柜设置在床铺下方,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储物抽屉。
卫生间和洗漱区设置在房间外,为相邻的几个房间共用。
四、学习区域设计1、在每栋宿舍楼内设置专门的学习室,提供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学习室内配备桌椅、台灯、书架和网络接口。
2、每个宿舍房间内的书桌足够宽敞,能够放置电脑、书籍和学习用品,并且书桌的位置靠近窗户,保证良好的采光。
五、公共区域设计1、每层楼设置公共休息区,配备沙发、茶几和电视,供学生在课余时间休息和交流。
2、设立洗衣房,配备洗衣机、烘干机和晾衣架,方便学生清洗衣物。
3、在宿舍楼的底层设置活动室,可用于举办各种活动,如社团活动、生日聚会等。
六、安全与隐私设计1、宿舍楼入口处设置门禁系统,只有本楼学生和工作人员能够刷卡进入。
2、每个房间配备门锁,保障学生的私人空间安全。
3、走廊和公共区域安装监控摄像头,确保学生的活动在安全监控范围内。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宿舍建筑设计规范CodefordesignofdormitorybuildingJGJ36-2005J480-2005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6年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第377号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宿舍建筑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宿舍建筑设计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36-2005;自2006年2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4.2.6、4.5.3、4.5.5、4.5.6、6.3.33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宿舍建筑设计规范试行JGJ36-87同时废止..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5年11月11日前言根据建设部建标2003104号文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规范..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地和总平面;4.建筑设计;5.室内环境;6.建筑设备..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1.扩大规范的适用范围;2.增加了术语;3.重新规定了居室的分类标准及居室的最小人均使用面积和高度;4.对辅助用房的组成、标准及设计要点进行了细化;5.对楼梯、扶手、阳台栏板、门窗等部位的设计有明确要求;6.对宿舍建筑的室内环境及建筑设备、与建筑设计有关的部分作了相应的规定..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北京车公庄大街19号;邮编100044本规范参编单位: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顾均林琳张树君宫力维王建强车学娅俞蕴洁肖莉黄传涛1总则1.0.1为使宿舍建筑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宿舍建筑设计..1.0.3宿舍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3基地和总平面3.1基地3.1.1宿舍不应建在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3.1.2宿舍用地宜选择有日照条件;且采光、通风良好;便于排水的地段..3.1.3宿舍选址应防止噪声和各种污染源的影响;并应符合有关卫生防护标准的规定.. 3.2总平面3.2.1宿舍宜接近工作和学习地点;并宜靠近公用食堂、商业网点、公共浴室等方便生活的服务配套设施;其距离不宜超过250m..3.2.2宿舍附近应有活动场地、集中绿地、自行车存放处;宿舍区内宜设机动车停车位..3.2.3宿舍建筑的房屋间距应满足国家标准有关防火及日照的要求;且应符合各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3.2.4机动车不得在宿舍区内过境穿行..3.2.5宿舍区内公共交通空间、步行道系统及宿舍出入口;应按照现行的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的规定设置无障碍设施..3.2.6宿舍区内应设有明显的标识系统..4建筑设计4.1一般规定4.1.1宿舍内居室宜集中布置;通廊式宿舍水平交通流线不宜过长..4.1.2每栋宿舍应设置管理室、公共活动室和晾晒空间..宿舍内应设置盥洗室和厕所..公共用房的设置应防止对居室产生干扰..4.1.3宿舍半数以上居室应有良好朝向;并应具有住宅居室相同的日照标准..4.1.4宿舍内应设置消防安全疏散指示图以及明显的安全疏散标志..4.1.5每栋宿舍应在首层至少设置1间无障碍居室;或在宿舍区内集中设置无障碍居室..居室中的无障碍设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的要求..4.2居室4.2.1宿舍居室按其使用要求分为四类;各类居室的人均使用面积不宜小于表4.2.1的规定..4.2.2居室的床位布置尺寸不应小于下列规定:1两个单床长边之间的距离0.60m..2两床床头之间的距离0.10m..3两排床或床与墙之间的走道宽度1.20m..4.2.3居室应有储藏空间;每人净储藏空间不宜小于0.50m3;严寒、寒冷和夏热冬冷地区可适当放大..4.2.4储藏空间的净深不应小于0.55m..设固定箱子架时;每格净空长度不宜小于0.80m;宽度不宜小于0.60m;高度不宜小于0.45m..书架的尺寸;其净深不应小于0.25m;每格净高不应小于0.35m..4.2.5贴临卫生间等潮湿房间的居室、储藏室的墙面应做防潮处理..4.2.6居室不应布置在地下室..4.2.7居室不宜布置在半地下室..4.3辅助用房4.3.1公共厕所应设前室或经盥洗室进入;前室和盥洗室的门不宜与居室门相对..公共厕所及公共盥洗室与最远居室的距离不应大于25m附带卫生间的居室除外..4.3.2公共厕所、公共盥洗室卫生设备的数量应根据每层居住人数确定;设备数量不应少于表4.3.2的规定..4.3.3居室内的附设卫生间;其使用面积不应小于2m2;设有淋浴设备或2个坐蹲便器的附设卫生间;其使用面积不宜小于3.50m2..附设卫生间内的厕位和淋浴宜设隔断..4.3.4夏热冬暖地区和温和地区应在宿舍建筑内设淋浴设施;其他地区可根据条件设分散或集中的淋浴设施;每个浴位服务人数不应超过15人..4.3.5宿舍建筑内的管理室宜设置在主要出入口处;其使用面积不应小于8m2..4.3.6宿舍建筑内宜在主要出入口处设置会客空间;其使用面积不宜小于12m2..4.3.7宿舍建筑内的公共活动室空间宜每层设置;100人以下;人均使用面积为0.30m2;101人以上;人均使用面积为0.20m2..公共活动室空间的最小使用面积不宜小于30m2..4.3.8宿舍建筑内设有公共厨房时;其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m2..公共厨房应有直接采光、通风的外窗和排油烟设施..4.3.9宿舍建筑内宜在每层设置开水设施;可设置单独的开水间;也可在盥洗室内设置电热开水器..宿舍建筑内宜设公共洗衣房;也可在盥洗室内设洗衣机位..居室附设卫生间的宿舍建筑宜在每层另设小型公共厕所;其中大便器、小便器及盥洗龙头等卫生设备均不宜少于2个..宿舍建筑宜在底层设置集中垃圾收集间..设有公共厕所、盥洗室的宿舍建筑内宜在每层设置卫生清洁间..宿舍建筑宜集中设置地下或半地下自行车库..4.4层高和净高4.4.1居室在采用单层床时;层高不宜低于2.80m;在采用双层床或高架床时;层高不宜低于3.60m..4.4.2居室在采用单层床时;净高不应低于2.60m;在采用双层床或高架床时;净高不应低于3.40m..4.4.3辅助用房的净高不宜低于2.50m..4.5楼梯、电梯和安全出口4.5.1宿舍安全疏散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的规定..4.5.2通廊式宿舍和单元式宿舍楼梯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七层至十一层的通廊式宿舍应设封闭楼梯间;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应设防烟楼梯间.. 2十二层至十八层的单元式宿舍应设封闭楼梯间;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应设防烟楼梯间..七层及七层以上各单元的楼梯间均应通至屋顶..但十层以下的宿舍;在每层居室通向楼梯间的出入口处有乙级防火门分隔时;则该楼梯间可不通至屋顶..3楼梯间应直接采光、通风..4.5.3楼梯门、楼梯及走道总宽度应按每层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m计算;且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20m;楼梯平台宽度不应小于楼梯梯段净宽..4.5.4宿舍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7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65m..扶手高度不应小于0.90m..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4.5.5小学宿舍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5m..楼梯扶手应采用竖向栏杆;且杆件间净宽不应大于0.11m..楼梯井净宽不应大于0.20m..4.5.6七层及七层以上宿舍或居室最高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大于21m时;应设置电梯..4.5.7宿舍安全出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不应小于1.40m..4.6门窗和阳台4.6.1宿舍门窗的选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4.6.2宿舍的外窗窗台不应低于0.90m;当低于0.90m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4.6.3宿舍居室外窗不宜采用玻璃幕墙..4.6.4开向公共走道的窗扇;其底面距本层地面的高度不宜低于2m..当低于2m时不应妨碍交通;并避免视线干扰..4.6.5宿舍的底层外窗、阳台;其他各层的窗台下沿距下面屋顶平台、大挑檐、公共走廊等地面低于2m的外窗;应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且应满足逃生救援的要求..4.6.6居室的窗应设吊挂窗帘的设施..卫生间、洗浴室和厕所的窗应有遮挡视线的措施..4.6.7居室的门宜有安全防范措施;严寒和寒冷地区居室的门宜具有保温性能..4.6.8居室和辅助房间的门洞口宽度不应小于0.90m;阳台门洞口宽度不应小于0.80m;居室内附设卫生间的门洞口宽度不应小于0.70m;设亮窗的门洞口高度不应小于2.40m;不设亮窗的门洞口高度不应小于2.10m..4.6.9宿舍宜设阳台;阳台进深不宜小于1.20m..各居室之间或居室与公共部分之间毗连的阳台应设分室隔板..顶部阳台应设雨罩;高层和多层宿舍建筑的阳台、雨罩均应做有组织排水;雨罩应做防水;阳台宜做防水..低层、多层宿舍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05m;中高层、高层宿舍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10m..中高层、高层宿舍及寒冷、严寒地区宿舍的阳台宜采用实心栏板..5室内环境5.1自然通风和采光5.1.1宿舍内的居室、公共盥洗室、公共厕所、公共浴室和公共活动室应直接自然通风和采光;走廊宜有自然通风和采光..5.1.2采用自然通风的居室;其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该居室地板面积的1/20..5.1.3严寒地区的居室应设置通风换气设施..5.1.4宿舍的室内采光标准应符合表5.1.4采光系数最低值;其窗地比可按表5.1.4的规定取值..5.2隔声5.2.1宿舍居室内的允许噪声级A声级;昼间应小于或等于50dB;夜间应小于或等于40dB;分室墙与楼板的空气声的计权隔声量应大于或等于40dB;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宜小于或等于75dB..5.2.2居室不应与电梯、设备机房紧邻布置;居室与公共楼梯间、公共盥洗室等有噪声的房间紧邻布置时;应采取隔声减振措施;其隔声量应达到国家相关规范要求..5.3节能5.3.1宿舍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5.3.2宿舍应保证室内基本的热环境质量;采取冬季保温和夏季隔热及节约采暖和空调能耗的措施..5.3.3严寒地区宿舍不应设置开敞的楼梯间和外廊;其入口应设门斗或采取其他防寒措施;寒冷地区的宿舍不宜设置开敞的楼梯间和外廊;其入口宜设门斗或采取其他防寒措施..5.3.4寒冷地区居室的西向外窗应采取遮阳措施;东向外窗宜采取遮阳措施;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居室的东西向外窗应采取遮阳措施..6建筑设备6.1给水排水6.1.1宿舍应设给水排水系统..6.1.2宿舍给水系统应满足给水配件最低工作压力;当不能达到时;应设置系统增压给水设备..6.1.3宿舍给水系统最低配水点的静水压力不宜大于0.45MPa;超过时应进行竖向分区..水压大于0.35MPa的入户管或配水横管宜设减压设施..6.1.4宿舍宜设置热水供应;热水宜采用集中制备..条件不许可时;也可采用分散制备或预留安装热水供应设施的条件..6.1.5盥洗室、浴室、厕所及居室内附设卫生间的卫生器具和给水配件应采用节水性能良好及低噪声的产品..6.1.6盥洗室、浴室、厕所、居室内附设卫生间、公共洗衣房、公共开水间应设置地漏;其水封深度不得小于50mm;洗衣机排水应设置专用地漏..6.1.7居室内附设卫生间的用水;宜单独计量..6.1.8地下室、半地下室中低于室外地面的卫生器具和地漏的排水管;不应与上部排水管连接;应设置集水坑用水泵排出..污水集水坑应设置排气管;并应采用密闭型井盖..6.1.9缺水城市和缺水地区的宿舍;应按当地有关规定配套建设中水设施..6.2暖通和空调6.2.1采暖地区的宿舍宜采用集中采暖系统;采暖热媒应采用热水..条件不许可时;也可采用分散式采暖方式..6.2.2集中采暖系统中;用于总体调节和检修的设施;不应设置于居室内..6.2.3以煤、燃油、燃气等为燃料;采用分散式采暖的宿舍应设烟囱;上下层或毗连居室不得共用单孔烟道..6.2.4宿舍公共浴室、公共厨房、公共开水间、无外窗的卫生间应设置有防回流构造的排气通风竖井;并安装机械排气装置..6.2.5卫生间的门宜在门下部设进风固定百叶;或门下留有进风缝隙..6.2.6宿舍每居室宜安装有防护网且可变风向的吸顶式电风扇..6.2.7最热月平均室外气温大于和等于25℃的地区;可设置空调设备或预留安装空调设备的条件..6.2.8设置非集中空调设备的宿舍建筑;应对空调室外机的位置统一设计、安排..空调设备的冷凝水应有组织排放..6.3电气6.3.1宿舍每居室用电负荷标准应按使用要求确定;并不宜小于1.5kW..6.3.2宿舍公共部分和供未成年人使用的宿舍居室用电应集中计量;供成年人使用的宿舍;其居室用电宜按居室单独计量..电表箱宜设置在居室外..6.3.3宿舍配电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1宿舍电气系统应采取安全的接地方式;并进行总等电位联结;2电源插座应与照明分路设计..除空调电源插座外;其余电源插座回路应设置剩余电流保护装置;3供未成年人使用的宿舍;必须采用安全型电源插座;4有洗浴设施的卫生间应做局部等电位联结;5分室计量的居室应设置电源断路器;并应采用可同时断开相线和中性线的开关电器.. 6.3.4宿舍每居室电源插座的数量应按使用要求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电源插座不宜集中在一面墙上设置..居室内如设置空调器、洗浴用电热水器、机械换排气装置等;应另设专用电源插座..6.3.5宿舍应设置电话系统;宿舍的公用电话应每层设置..供成年人使用的宿舍;每居室应设电话插座..供未成年人使用的宿舍;每居室宜设电话插座..6.3.6宿舍应设置有线电视系统;公共活动室应设电视插座..供成年人使用的宿舍;每居室应设电视插座..供未成年人使用的宿舍;每居室宜设电视插座..6.3.7宿舍宜设置计算机网络系统..每居室宜设计算机插座..6.3.8宿舍公共场所及居室的照明;应采用节能灯具..本规范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05条文说明前言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05经建设部2005年11月11日以377号公告批准发布..本规范第一版的主编单位是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参加单位是清华大学建筑系及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建筑系、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的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宿舍建筑设计规范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范的条文说明;供使用者参考..在使用中如发现本条文说明有不妥之处;请将意见函寄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1总则1.0.1为了适应全国机关、科研单位、工矿企业、学校宿舍建筑的发展和保证宿舍建筑设计基本质量;于1987年编制的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87;经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颁布执行至今已有18年;在提高和保证宿舍设计质量方面无疑起了重大作用..随着我国基本建设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使用者对宿舍的基本要求也有了新的需求;国家教委对高校的学生宿舍也重新提高了居住质量和标准;故本规范须修改和调整..在编制与修改本规范过程中;编制组曾对若干个城市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收集了大量的宿舍建筑实例和图纸进行分析;同时参考了国内外有关宿舍方面的标准、规范和汇集了近年来设计中最新积累的经验;对宿舍建筑设计的基地和总平面、建筑设计、室内环境和建筑设备等在原规定的基础上进行修订、补充和调整或制定下限值;对专业术语给予确认;以保证宿舍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的基本要求..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宿舍建筑;包括学生宿舍、职工宿舍;不包括建筑工地等临时性宿舍..1.0.3有关无障碍、防火、热工、节能、宿舍内的水、暖、电、煤气设备;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3基地和总平面3.1基地3.1.1宿舍建筑选址;应远离易发生灾害的地段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火山地等;不宜建在河滩地、低洼地等易被洪水淹没地区..如必须建时;应有良好的防洪排涝措施..3.1.2宿舍用地的自然条件和周围环境应具备保证居住者身心健康的卫生条件..首先半数以上的居住空间应满足获得日照要求;其日照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中关于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规定..采光标准应符合本规范第5章第5.1.4条;采光系数最低值的规定;其窗地面积可按此表的规定取值..宿舍的布局应组织好自然通风;这不仅是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特别需要与室外空气直接流通的自然通风;而且对预防和抑制传染性疾病的传播;起着重要和积极的作用;特别是人员密集的居室和内通廊式的宿舍;应特别考虑采取通风措施..3.1.3为避免各种噪声和污染源的有害影响;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标准值及适用范围的规定;城市各类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值列于下表..3基地和总平面3.1基地3.1.1宿舍建筑选址;应远离易发生灾害的地段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火山地等;不宜建在河滩地、低洼地等易被洪水淹没地区..如必须建时;应有良好的防洪排涝措施..3.1.2宿舍用地的自然条件和周围环境应具备保证居住者身心健康的卫生条件..首先半数以上的居住空间应满足获得日照要求;其日照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中关于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规定..采光标准应符合本规范第5章第5.1.4条;采光系数最低值的规定;其窗地面积可按此表的规定取值..宿舍的布局应组织好自然通风;这不仅是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特别需要与室外空气直接流通的自然通风;而且对预防和抑制传染性疾病的传播;起着重要和积极的作用;特别是人员密集的居室和内通廊式的宿舍;应特别考虑采取通风措施..3.1.3为避免各种噪声和污染源的有害影响;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标准值及适用范围的规定;城市各类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值列于下表..3.2总平面3.2.1宿舍区内公共用房服务半径不宜超过250m..按实际调查一般人步行速度每分钟80m;步行3min左右到达;对使用者较为方便..3.2.2据调查;宿舍附近若无运动场地;住宿人员在业余时间往往在道路上打球;既妨碍交通又不安全..因此;在宿舍附近宜设小型球场、小型器械场地和休息娱乐场地..因各地区和各单位条件不同;故不宜规定最小面积指标;由各建设单位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关于自行车存放问题;各单位反映强烈..据调查;规模较大的学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学生人均1辆自行车..宿舍附近无存放处时;自行车在楼道内、宿舍前到处停放;既有碍观瞻;又不符合交通和防火安全要求..因此;应根据自行车的数量设存放处;面积按地上1.2m2/辆至地下1.8m2/辆计算..建于山地地区的宿舍;自行车的数量存放不作规定..建于厂区、园区内的机动车停车位;如在总体规划统一考虑;可不再另设..3.2.3进行总平面设计时应注意节约用地;满足房屋之间防火间距;但又要考虑居室的冬季日照时数;设计时应按国家有关标准和各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3.2.4没有过境汽车穿行;可保证宿舍区内安静的环境和行人安全..3.2.5宿舍区内的步行道路;交叉路口及宿舍楼出入口等设计应根据现行的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中的规定执行..3.2.6宿舍区的规划设计;涵盖了宿舍区内的各种公共服务设施、活动场地、若干楼群和道路;应对各个设施加以明显标识;小区入口宜有规划总图标志..4建筑设计4.1一般规定4.1.1内长廊宿舍的走廊中通风采光差、阴暗潮湿..长廊内交通以及人流穿越产生的噪声容易对较多的居室形成干扰;设计时应因地制宜;避免走廊过长;居室宜成组布置..4.1.2每栋宿舍设置管理室、公共活动室和晾晒空间是宿舍使用的基本要求..公共活动室可集中设置也可以分层设置..每间居室带阳台的宿舍;可不在楼内集中设置晾晒空间..设计时把那些干扰大的盥洗、厕、浴等辅助用房和楼梯间;按功能动静分区与居室隔开;避免相互干扰..4.1.3确定良好朝向的主要因素是日照和通风;设计时应尽量将好朝向布置为居室..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对朝向有不同要求..严寒地区如哈尔滨、长春等地;因冬季低气温时间长;为避免无日照的北向;而将宿舍东西向布置;以争取全部居室都能获得日照..炎热地区;则由于夏季炎热天数多;居室西向时;其热难挡..故应避免朝西布置居室..若不可避免时;应有遮阳设施;日照标准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执行..4.1.4宿舍内设置消防安全疏散指示图;在楼梯间、安全出口处应有明显标志;防止紧急状况下造成混乱以致人员伤亡..4.1.5宿舍首层应设置无障碍居室和卫生间;便于乘轮椅的残疾人使用..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但考虑大量宿舍男女分楼居住的现状;对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的第5.2.3条适当调整..根据宿舍区规模以及单栋宿舍规模差异等具体情况;允许在宿舍区内集中设置无障碍居室;其总量应大于等于分设的数量之和;且应在首层..4.2居室4.2.1学校的学生、教师和企业科技人员的宿舍居室;都有学习的要求..因此;居室内除供睡眠或休息外;还应具备学习的条件;要求有安静、卫生的居住环境;减少相互干扰..企业职工的宿舍居室以居住为主..因此本规定按不同居住人数和要求;把居室分为1、2、3、4四类;以适应不同居住对象..据调查;近年建成的宿舍1类适用于博士研究生、教师和企业科技人员;2类适用于高等院校的硕士研究生;3类适用于高等院校的本、专科学生;4类适用于中等院校的学生和工厂企业的职工..高架床是近年来出现并广泛使用的一种下面学习;上面睡觉的组合家具..4.2.2本条基本遵照原规范和调查结果;尺寸适当放宽..具体见图1..。
宿舍设计说明

二、结构设计一.工程概况:本工程宿舍项目,位于,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二.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及使用年限: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二级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B级防火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丙级三.自然条件:1、风荷载基本风压0.5KN/m2地面粗糙度B类2、雪荷载:基本雪压0.40KN/m2 3、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场地类别Ⅲ类4、场地标准冻深 2.3米5、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室内部分:一类;地下及地上外露部分:二b类;根据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进行基础设计。
四.本工程相对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详总图。
五.本工程设计遵循的现行设计规范及标准。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3、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5、建筑地基基础规范(GB50007-2002)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7、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8、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CECS175:2004)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01)9、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10、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JGJ81-2002)1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12、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91)13、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2003)15、建筑地基处理规范(JGJ 79-2002)16、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2003年4月)17、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 修订版18、《02系列结构标准设计图集》六.设计荷载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宿舍 2.0KN/m2宿舍走廊 2.0KN/m2厕所、办公、 2.0KN/m2楼梯 3.5KN/m2办公室走廊 2.5KN/m2上人屋面 2.0KN/m2不上人屋面0.5KN/m2七.结构设计及主要结构构件:1、结构形式:本工程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来宾校区学生宿舍楼设计方案说明工程名称: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来宾校区宿舍楼承办单位: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广西恒升集团有限公司建设性质:新建项目工程地点:新建设的来宾市教育园区第一章总平面规划设计一、项目简述: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来宾校区,是广西恒升集团有限公司与桂林航天工业专科学校合作兴办的来宾校区。
位于新建设的来宾市教育园区铁北路以北、华侨路以西。
规划建设成为广西和东盟自由贸易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设计内容主要包括教学楼、实训楼、学生宿舍楼、运动场、食堂等建筑。
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学院办学规模到2012年全日制学生要达到1500人,远期规划达到10000人,构建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体,兼顾成人教育、职工培训,形成学历教育与职业证书教育并存的多种形式的办学模式。
该项目宗地现状为村镇建设用地,总用地面积为467769平方米。
规划区内地貌现状基本为平地,东北部的地貌为缓丘地带,南部略高,北部略底,高差为3米左右。
规划区内有沟渠一条,由西南至东北走向贯穿规划区域,拥有良好的自然景观环境基础。
二、规划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4、《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条文说明》5、来宾市教育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6、国家相关建设规范、法规7、相关政府部门提供的用地红线,地形图及规划条件与要求。
三、规划原则1、因地制宜,尊重基地中的地形地貌,服从地区人文和自然景致要求。
2、功能布局动静分离、疏密互见、内外有别而相互渗透。
3、路网结构高效便捷,行人、机动车分合适度,形成总体布局的关联性。
实用文档四、规划构思1、功能布局构思:设计以水景为核心,通过一条中央景观轴线串联校园中的主要建筑物,图书馆作为轴线的控制点统揽全局,轴线连接教学楼、校园主入口和次入口,在轴线的导向下校园形成有序的空间,打造标志性和富有特色的景观。
2、流线组织构思:在各组团中划定核心步行区域,禁止机动车通行,非机动车下车推行,确保人行交通的安全性、舒适性和景观性。
3、景观空间构思:利用沟通基地内的桂中水系,形成“山水校园”,并使之成为校园中心区域的特色景观,与图书馆、教学楼等周边建筑交相辉映。
五、规划布局根据建设方提供的资料分析,规划采用总体结构自由式的校园布局,反映教育民主化趋势,强调意境创造上的内聚性。
1.合理分区:校园按建筑功能可分为中心教学区,体育活动区、行政办公区及外事交流区、学生生活区及后勤管理区。
学生生活区规划中集中布置在东北部。
设计中结合国家普通高校面积指标与现在大部分高校建设经验,在学生生活区内设置生活服务设施,学生食堂、后勤服务中心、学生活动中心、校医院。
宿舍东面沿街布置学生生活超市。
项目一期建设的学生宿舍楼有两栋,位于规划学生生活区的东南部,临近城市主干道华侨路。
食堂布置在学生宿舍区西北部,避免厨房油烟对校区的污染。
中心教学区位于校园中心,以图书馆为核心建筑,亦隐于山水之间。
体育活动区位于校园西北部,通过现代的体育设施来体现校园的形象风貌。
部分体育运动场分散布置于学生生活区中。
行政办公区及外事交流区,位于校园西南和东南处、学校的南入口两侧,系行政用房散置于各个系独立教学组团内。
2.水渠布置:来宾桂中水渠穿流于学校教学区之间,使得教学建筑点缀于优美的自然环境之中。
无论是公共教学、图书馆、或是学生宿舍组团,均有一个良好的景观朝向与引人入胜的休憩空间。
六、交通组织设计1.校区中规划一条环形道路,包围教学区、实训区、实验区,同时将其余各分区紧密相联。
面向铁北路设礼仪性出入口,标志性大门,面向华侨大道设校园行政出入口,校园西北侧还分别设一个生活性出入口,同是也的后勤补给出入口。
2.校区内主要机动车道设计在主要建筑群外围,不影响其内部的宁静。
道路宽度为18米,次要道路及自行车专用路宽7~9米。
3.整个路网系统秩序中有变化、变化中有秩序、骨架系统更趋于合理性、人文性、生态性。
4.规划建筑以多层为主,所有建筑外围均设有消防车道。
短边长度超过24米的建筑物设封闭内院,均设有消防车道进入。
5.在主要大型公共型建筑外围沿主要道路两侧布置集中停车场,特殊时期可将周边的体育场地及绿化广场转化为临时停车场。
七、空间布局建筑布局为院落空间式布局,尺度怡人、功能合理。
从小处着手,以植草砖铺地为主、点缀草坪、观赏树种,配以灯具、座椅,塑造绿化空间的实用性、人文性,强调环境的意境。
为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提供有利的条件。
实用文档八、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二章建筑设计一、设计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2.《城市道路及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 50-20013.《宿舍建筑设计规范》 (JGJ36-87)4. 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DB 45/T392-20075.《普通高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7. 建设单位提供的用地范围资料二、设计理念1.追求精致使用,经济美观。
2.追求室内空间的舒适感和个性化,以及室外环境的绿化与美化。
3.有效合理分配各使用空间,做到使用功能完善。
4.注重使用功能的通用性以及各空间的通透感。
三、建筑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一期新建学生宿舍楼总建筑占地面积:4851.8平方米。
新建学生宿舍楼总建筑面积:29710.8平方米。
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建筑工程等级二级,建筑类别:乙类。
建筑物耐火等级:二级。
结构体系:框架结构。
实用文档建筑物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四、建筑设计:1.区位设计项目一期建设的学生宿舍楼位于建设用地东北部,临近城市主干道,从属于学生生活区,靠近运动场地。
学生宿舍楼和食堂形成组团,与教学区隔开一定距离。
2.平面功能设计:学生宿舍楼采用单边走廊布局形式,采光良好,宿舍单元内部功能布局合理,平面紧凑经济,并在交通体系位置设置学生活动平台,注重学生的活动及人流集散空间的设置。
楼与楼之间采用走廊连接,并局部设置学生活动平台、楼梯间、额空间、管理用房,形成半包围的庭院空间。
为其提供半室外的全天候活动空间。
3.平面布置形式:单体学生宿舍楼总长72米,设两个电房、两个弱电房、两个楼梯间,楼层数为6层。
每个房间设两个卫生间、一个阳台,阳台上设有洗衣盆与空调机位。
楼层平面房间采用楼梯间以1:2的黄金比例分割、错位排列;外部采用外廊相连。
每层设置36个房间,每间宿舍可住6人,每层可住216人,每栋住1296人,一期新建宿舍楼共可住2592人,以满足学校2012年的招生入住要求。
4.造型设计:本案以“简约中式”做为设计主旨。
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通过简约的现代手法转换融合到本项目的建筑设计中去。
通过色彩,材质,的还原,努力创造一个带有浓郁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又极具现代感的建筑群体形象。
在建筑造型的处理上,提取传统建筑的建造手法,通过简化,演绎成带有现代风格的建筑符号。
这样做能最大限度上保留传统建筑的视觉感受,同时也节约了造价,利于项目本身树立产品特色。
筑材料采用的都是常规的建筑材料。
白墙灰瓦搭配一些深灰色铁艺栏杆的使用,都使宿舍楼显得精致,高雅且蕴涵深厚的文化底蕴。
第三章结构设计一、设计依据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2.《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0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7.《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2009版8. 各工种所提资料二、设计条件及上部结构选型及各项指标1. 场地类别:二类2. 地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地震作用计算按7度设防考虑。
3. 风荷载:0.45KN/㎡(n=50年)4. 设计使用年限:50年5. 材料:混凝土:C20~C40 钢筋:HPB235 HRB335 围护结构: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暂定)。
6. 结构形式:框架结构;实用文档第四章给排水设计一、设计依据:1.《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5. 建筑专业提供的平、立、剖面图及其它有关专业提供的资料。
二、设计范围:本工程设计范围包括:室内外给水、室内外排水、屋面雨水、灭火器的设计。
三、生活给水系统:1. 给水:给水直接由市政给水管网供给,管径DN=2002. 室内生活给水管选用塑钢管,专用管件连接。
四、排水系统:1. 生活排水经三道净化处理后排入市政排水管网,室内排水管采用UPVC排水管道,承插粘接。
2. 屋面雨水:重现期5年,降雨历时5min;雨水管采用PVC 管。
五、灭火器系统:1. 本工程灭火器配置中危险等级灭火器。
2. 配置5A的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灭火器设于灭火箱内第五章电气设计一、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T16-92;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3.《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BJ36-200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5. 其它国家和有关部门的现行规程、规范和标准:二、设计范围:学生宿舍楼的低压配电系统动力配电系统照明防雷和接地系统。
三、供电电源:1. 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为二级负荷, 学生宿舍楼照明疏散指示标志等消防负荷按二级负荷要求。
2. 本工程采用YJV22-0.6/1KV型电力电缆由楼外变配电室以埋地方式引入两路380/220V型电源。
实用文档四、低压配电系统:1. 本工程的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采用TN-C-S系统。
2. 消防用电设备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采用双回路末端自动切换方式供电。
五、照明系统:1. 本工程的照明光源以荧光灯为主,并大量地选用节能光源及配用电子式镇流器在走廊和楼梯间等场所设置吸顶式的节能灯具。
2. 在走廊、楼梯间等场所设置备用照明兼作正常照明,其电源取自应急照明配电箱。
3. 在出口处等设有疏散照明,其电源取自应急照明配电箱,疏散照明兼作应急照明。
六、防雷系统:1. 本工程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设计。
2. 本工程利用基础内的钢筋作为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如果不满足要求,增加人工接地极。
3. 利用结构柱内钢筋作防雷引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