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宿舍楼毕业设计.doc
宿舍楼六层毕业设计

宿舍楼六层毕业设计宿舍楼六层毕业设计随着大学生活的进入倒计时,每个大学生都面临着一个重要的任务——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大学生们展示自己所学知识和能力的重要机会,也是他们学习和实践的结晶。
而在我们所居住的宿舍楼六层,同样有一群即将毕业的学生,他们也在为自己的毕业设计付出努力。
宿舍楼六层是一个多功能的空间,既是同学们的居住地,也是他们的学习场所。
因此,如何将这个空间进行合理的设计,满足同学们的生活和学习需求,成为了毕业设计的重点之一。
首先,宿舍楼六层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同学们的居住需求。
在大学期间,同学们需要一个舒适、温馨的居住环境来放松身心。
因此,设计师可以考虑将宿舍楼六层打造成一个有家的感觉的空间。
可以通过选择温暖的色彩和舒适的家具,营造出一个温馨的氛围。
同时,为了满足同学们的个性化需求,设计师可以提供一些可调节的家具和装饰品,让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布置房间。
其次,宿舍楼六层的设计还需要关注同学们的学习需求。
在大学期间,同学们需要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来提高学习效果。
因此,设计师可以考虑在宿舍楼六层设置一些学习区域。
这些学习区域可以是一个安静的图书馆,也可以是一个集中讨论的小组学习区。
为了提高学习效果,设计师可以选择一些舒适的座椅和桌子,并提供一些必要的学习工具和设备。
除了居住和学习需求,宿舍楼六层的设计还可以考虑一些其他的功能。
比如,可以设置一个休闲区域,供同学们放松和娱乐。
这个休闲区域可以有一些娱乐设施,如电视、游戏机等,让同学们在忙碌的学习之余有一个放松的地方。
另外,设计师还可以考虑设置一个健身区域,供同学们锻炼身体。
这个健身区域可以有一些简单的健身器材,如跑步机、哑铃等,让同学们可以在宿舍楼六层就能进行健身活动。
最后,宿舍楼六层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可以选择一些环保材料和节能设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设计师还可以考虑一些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如太阳能发电、雨水收集等,为宿舍楼六层的运行提供可持续的能源和资源。
框架结构宿舍楼毕业设计_图文

框架结构宿舍楼毕业设计_图文XXXX 大学毕业设计题目:威海市电子科技大学五层宿舍楼框架结构设计院、系:建筑工程系姓名:XXX指导教师:XXX系主任:XXX年月日- V -威海市电子科技大学五层宿舍楼框架结构设计摘要本设计为威海市电子科技大学五层宿舍楼框架结构设计,该项目位于威海市主要用于解决学生宿舍不足的问题,该项目根据规范对其进行结构设计。
该公寓高19.8m,总建筑面积为2983m2,为7度抗震设防烈度,地基土质较为稳定。
结构设计由框架设计、抗震设计、构件设计和基础设计等组成。
本设计主要对1榀框架进行配筋设计。
在确定框架布局与分配统计得到各种荷载、作用的大小之后,按D值法、分层法及底部剪力法等方法计算得出结构内力,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内力组合然后选出最不利的一组进行配筋,最后得到配筋成果。
此外,本设计还采用PKPM等软件进行设计。
关键词:框架结构、结构设计- V -The Five Layer Apartment Building of Weihai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AbstractThis design for the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weihai city five layers of a dormitory building frame structure design, the project is located in weihai city is mainly u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student dormitory, the project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ation for structural design.The apartment is19.8 meters tall, with a total construction area of 2983 m2, of 7 degree 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y, the foundation soil is relatively stable.The framework design, seismic design of structure design, component design and foundation design, etc. This design mainly for 1 cross reinforcement design. In determining the frame layout and distribution after getting all kinds of load, the effect of the size of the statistics, the D value method, hierarchical method, and the bottom shear method calculates the structure internal force, and on this basis, a group of internal force combination and choose the most unfavorable to reinforcement, reinforcement results finally. In addition, this design also USES the PKPM software to design, etc.Keywords:electric machine, fault analysis- V -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第1章工程概况 (1)1.1 工程概况 (1)1.2 设计依据 (1)1.3 建筑平面图 (2)1.4 结构布置图 (3)第2章结构布置 (4)2.1 梁尺寸估算 (4)2.2 柱截面尺寸估算 (4)第3章荷载统计 (7)3.1 恒荷载统计 (7)3.2 活荷载统计 (9)第4章屋盖及楼盖设计 (10)4.1 楼面板设计 (10)4.2 屋面板设计 (14)第5章风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17)5.1 风荷载作用下标准值计算 (17)5.2 风荷载作用下水平位移计算 (17)5.3 框架线刚度计算 (18)5.4 柱侧移刚度计算 (19)5.5 风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19)第6章地震作用 (23)6.1 抗震设计中的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23)6.2 框架线刚度计算 (25)6.3 地震周期计算 (26)T (26)6.3.1 计算基本周期16.3.2 水平地震作用下内力计算 (27)第7章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31)7.1 荷载计算 (31)7.1.1 恒载计算 (31)7.1.2 活载计算 (32)7.2 弯矩计算 (33)- V -7.2.1 恒载作用下弯矩计算 (33)7.2.2 活载作用下弯矩计算 (34)7.3 力矩分配 (35)第8章内力组合 (40)8.1 框架梁内力组合 (40)8.1.1 框架梁端弯矩调幅 (40)8.1.2 框架梁端内力调整 (41)8.1.3 梁的荷载组合 (44)8.2 框架柱的内力组合 (51)8.2.1 框架柱端内力调整 (51)8.2.2 框架柱的荷载组合 (52)第9章截面设计 (60)9.1 框架梁设计 (60)9.2 框架柱设计 (67)第10章楼梯设计 (75)10.1 设计资料 (75)10.2 梯段板设计 (75)10.3 平台板设计 (76)10.4 平台梁设计 (77)第11章节点设计 (79)11.1 顶层中间节点 (79)11.2 其他中间节点和端节点 (79)第12章基础设计 (81)12.1 横向框架柱下基础设计 (81)12.2 中柱双柱联合基础设计 (85)致谢 (88)参考文献 (89)- V -- 89 -第1章 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威海市电子科技大学五层框架结构宿舍楼。
框架结构宿舍楼毕业设计

框架结构宿舍楼毕业设计介绍框架结构宿舍楼是一种新兴的建筑设计理念,旨在为大学生提供高品质的住宿环境。
本文将详细介绍框架结构宿舍楼的设计要求、特点以及实现方法。
设计要求1. 安全性框架结构宿舍楼的首要设计要求是安全性。
建筑必须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并经过专业机构的验收。
建筑材料和结构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抵御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
2. 舒适性框架结构宿舍楼应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包括良好的采光、通风和隔音设施。
每个房间都应配备独立卫生间和淋浴设施,以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
3. 空间利用率高由于大学校园土地资源有限,框架结构宿舍楼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提供尽可能多的住宿单位。
因此,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空间的利用率,合理划分房间和公共空间。
4. 环保节能框架结构宿舍楼应采用环保节能的建筑材料和技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例如,可以使用可再生能源供电、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等。
特点1. 高度灵活性框架结构宿舍楼具有高度灵活性,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改造和扩建。
例如,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框架单元来调整宿舍楼的容量。
2. 模块化设计框架结构宿舍楼通常采用模块化设计,即将建筑划分为多个标准化的模块单元。
这种设计使得施工更加简便快速,并且方便后续维护和管理。
3. 节约成本相比传统的混凝土建筑,框架结构宿舍楼具有更低的建设成本。
模块化设计和工厂预制可以降低人工和材料成本,并缩短施工周期。
4. 社交空间为了满足大学生的社交需求,框架结构宿舍楼通常会设置一些公共空间,如学习室、休闲区和厨房。
这些空间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实现方法1. 结构设计框架结构宿舍楼可以采用钢结构或木结构。
钢结构具有高强度和耐久性,适合用于多层建筑。
木结构则更加环保,并且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
2. 模块化建造模块化建造是框架结构宿舍楼的核心实现方法。
首先,在工厂中预制好标准化的模块单元,然后将其运输到工地进行组装。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并减少人工错误。
六层学生宿舍楼设计

昆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题目昆明理工大学怡园宿舍楼学院专业班级建筑工程学院 12级学生姓名性别男指导教师职称2021年 9月 6 日摘要本工程为昆明理工大学学生公寓楼,位于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怡园。
该公寓楼楼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柱网尺寸为6.6m×3.9m ,总长度为55.1m,总宽度为16.1m, 总高度为20.07m,占地面积为887.11平方米左右,总建筑面积为5323平方米,共六层,各层层高均为3.3米。
建筑立面规整,采用白色瓷砖装饰外墙,女儿墙实心砖砌筑,除正门为玻璃门外,其余均采用实木门,窗为塑钢窗。
本设计主要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局部。
建筑设计,包括平面定位图设计、平面设计、立面设计、剖面设计。
结构设计,框架结构设计主要包括:结构选型,梁、柱、墙等构件尺寸确实定,重力荷载计算、横向水平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纵向地震作用计算、水平地震作用下横向框架内力分析、竖向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的内力分析、内力组合、截面设计、根底设计。
其中,根底设计又包括根底选型、根底平面布置、地基计算等。
在设计中,认真贯彻了“适用、平安、经济、美观〞的设计原那么,进一步掌握了建筑与结构设计全过程、根本方法和步骤。
关键词:框架结构; 结构计算; 钢筋混凝土;内力分析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a building where the students ,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newdevelopment district called Kunming city.The main body structure of the teaching building is reinforced concrete portal frame structure, the column net size is 6.6m×3.9m,and its total length is 55.1m,total width is 16.1m,total height is 20.7m,the covering area is about 887.11square meters and the construction area is about 5323 square meters. There are five floors and the floor height is 3.3m..the design in formal . Using white ceramic bricks to decorate the outside wall, using solid bricks to build the daughter wall. Choosing glass door as the front door and the others choosing solid wood doors.The windows use plastic-- steel windows.This design mainly includes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structural desig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includes the plane fixed position drawing design,the plane drawing design and sign to face the design, section design. The structure design, the mission of the frame structural design mainly have: the type selection ,the size of beams、pillars、walls etc., the gravity load calculation, the calculation of internal force and lateral moving in the function of the horizontal force, lengthways earthquake function calculation, the internal force analysis of the crosswise frame in the function of the horizontal earthquakes, the internal force analysis of the crosswise frame in the function of the vertical load and also includes the dint combine、section design、foundation design. Foundation design also concludes footing layout selection, footing plane disposition, and foundation calculation.Had seriously carried out the code of design :“fitting、safety、economical、beautiful outlook〞and the basic measure and procedure in the whole design of architecture and structure.Key words: Frame structure; structural calculation; reinforced concrete; Internal force analyzing目录第一章前言.......................................................... - 0 -第二章.建筑设计论述.................................................. - 0 -2.1设计依据.......................................................... - 0 -2.2设计内容.......................................................... - 0 -第三章.结构设计论述.................................................. - 1 -3.1气象条件.......................................................... - 1 -3.2工程地质条件...................................................... - 2 -3.3材料情况.......................................................... - 2 -第四章.结构计算...................................................... - 3 -4.1结构平面简图...................................................... - 3 -4.2材料情况.......................................................... - 4 -4.3截面尺寸选取...................................................... - 4 -4.4荷载聚集.......................................................... - 5 -4.5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 7 -第五章.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框架内力分析.................................. - 9 -5.1梁线刚度......................................................... - 9 -5.2柱的线刚度....................................................... - 10 -5.3自振周期计算..................................................... - 11 -5.4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和顶点位移计算........................... - 13 -5.4.1剪力图......................................................... - 14 -5.5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柱剪力和柱端弯矩 .............................. - 14 -5.6水平地震作用下梁端弯矩按下式计算................................. - 16 -5.7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梁端剪力和柱轴力标准值........................... - 17 -5.8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框架内力图....................................... - 18 -第六章.水平风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分析................................. - 18 -6.1水平风载作用下的层间剪力图...................................... - 19 -6.2 水平风载作用下框架柱剪力和柱弯矩 ............................... - 20 -6.3水平风载作用下梁端弯矩按下式计算................................ - 21 -6.4水平风载作用下的梁端剪力和柱轴力标准值.......................... - 22 -6.5水平风载作用下的弯矩、剪力、轴力图............................... - 23 -第七章.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析............................... - 23 -7.1框架计算简图.................................................... - 23 -7.2竖向荷载计算.................................................... - 24 -7.2.1恒载........................................................... - 24 -7.2.2活荷载......................................................... - 26 -7.3梁固端弯矩...................................................... - 26 -7.4弯矩分配与传递................................................... - 27 -7.4.1转动刚度S及相对转动刚度S 计算 ................................ - 27 -7.4.2分配系数计算................................................... - 27 -7.5 恒载及活载作用下的弯矩分配 ...................................... - 29 -7.6 活载及活载作用下的弯矩分配 ...................................... - 30 -7.7恒载作用下的弯矩图............................................... - 31 -7.8活载作用下的弯矩图............................................... - 32 -7.9.梁端剪力 ........................................................ - 33 -7.9.1恒载作用下梁端剪力............................................. - 34 -7.9.2活载作用下梁端剪力............................................. - 34 -7.10柱轴力和剪力.................................................... - 35 -7.10.1恒载作用下的柱轴力剪力........................................ - 36 -7.10.2活载作用下的柱轴力剪力........................................ - 37 -第八章.内力组合..................................................... - 38 -8.1内力组合公式..................................................... - 38 -8.1.1框架梁......................................................... - 38 -8.2.2框架柱......................................................... - 39 -8.3框架控制截面的内力............................................... - 40 -8.3.1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框架的控制截面............................... - 44 -8.3.2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的控制截面..................................... - 45 -8.3.3竖向恒载荷载作用下框架的控制截面............................... - 46 -8.3.4竖向活载荷载作用下框架的控制截面............................... - 47 -8.4 内力组合 ........................................................ - 47 -第九章.框架结构配筋计算............................................. - 64 -9.1框架梁的设计..................................................... - 64 -9.1.1梁的正截面配筋计算............................................. - 64 -9.1.2梁的斜截面配筋计算............................................. - 69 -9.2框架柱的设计..................................................... - 74 -9.2.1柱的正截面配筋计算............................................. - 74 -9.2.2柱的斜截面配筋计算............................................. - 78 -第十章.现浇板配筋计算............................................... - 81 -10.1荷载计算........................................................ - 81 -10.2配筋计算........................................................ - 81 -第十一章.根底设计................................................... - 83 -弟十二章.楼梯设计................................................... - 86 -12.1梯段板.......................................................... - 87 -12.2平台梁设计...................................................... - 88 -12.3平台板计算(按简支算) ............................................ - 89 -第十三章施工组织设计.............................................. - 90 -第十四章技术经济分析.............................................. - 104 -第十五章结论..................................................... - 105 -参考文献........................................................... - 106 -致辞............................................................... - 106 -附录一〔中文译文〕附录二〔外文资料原文〕学生公寓楼设计第一章前言本次我的毕业设计的题目是学生公寓楼,结构形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宿舍楼毕业设计

宿舍楼毕业设计《宿舍楼毕业设计》一、设计背景和目的:随着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宿舍楼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毕业设计中,我选择了宿舍楼作为研究对象。
本次毕业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现有宿舍楼进行研究和改进,提高宿舍楼的实用性和居住舒适度。
同时,增加宿舍楼的功能,使其成为一个更加多元化的空间,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和社交环境。
二、设计内容:1.宿舍楼内部布局优化根据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优化宿舍楼内部的布局。
增加多功能区域,包括研习区、休息区、娱乐区等,以满足学生各种不同的需求。
2.加强宿舍楼的安全性考虑到大学生们的安全问题,设计加强宿舍楼的安全设施,包括消防器材、监控设备等,以确保学生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3.提升宿舍楼的环保性能在宿舍楼的设计中,加入环保元素,如太阳能热水器、自动节能灯具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4.提高宿舍楼的居住舒适度通过采用良好的建筑设计和装饰材料,提高宿舍楼的隔音性能和保温性能,同时考虑到舒适和健康的室内环境,以提高学生的居住品质。
5.增加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在宿舍楼的周边设置便民设施,如超市、咖啡厅、餐厅等,为学生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
同时,增加学习资源和文化设施,如图书馆、艺术展览等,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内容。
三、设计方法:1.收集相关资料和研究文献,了解国内外优秀的宿舍楼设计案例和经验。
2.进行实地调查和访谈,了解学生对现有宿舍楼的评价和需求,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和调查结果,进行宿舍楼的设计和改进,包括内部布局、安全性设计、环保性能提升等。
4.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项目计划和施工方案,确保设计方案的成功实施。
四、预期效果和意义:通过对宿舍楼的优化改进和功能增加,预期可以提高宿舍楼的实用性和居住舒适度,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同时,增加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为大学生提供更便利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此外,增强宿舍楼的安全性和环保性能,有利于保障学生们的生命安全和提高环境质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四层办公楼教学楼宿舍楼毕业设计

四层办公楼教学楼宿舍楼毕业设计毕业设计:四层办公楼教学楼宿舍楼设计理念:本设计方案旨在满足现代大学校园的需求,将四层办公楼、教学楼和宿舍楼相结合,为师生提供便利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设计以简洁、实用、美观为主导,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同时兼顾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一、办公楼:二、教学楼:教学楼为三层,总共包含了十多个教室,以及一间大型报告厅。
教学楼采用矩形平面布局,使各教室之间的距离尽可能保持一致,减少师生在校园内的移动时间。
教室内设计了板书区、讲台、多媒体设备等配套设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宿舍楼:宿舍楼为八层,每层楼有多个宿舍单元,每个宿舍单元包含了多个房间和共用的浴室、厨房等公共设施。
宿舍楼外观以简洁为主,同时加入了一些绿化和自然元素,为学生提供宜居的生活环境。
每个宿舍房间都配备了床、桌椅、衣柜等基本家具,并设置了宽窄不一的窗户,以供学生调节室内光照。
总体规划:办公楼、教学楼和宿舍楼之间的空地被设计成了一个中央广场,中央广场是整个学校的核心区域,可供师生们进行交流和休闲。
中央广场边上设置了食堂和咖啡厅,为师生提供各种美食和休闲场所。
同时,为了增加绿化率,设计了一些花坛和小树木,并保留了一些原有的绿地景观,营造出舒适和谐的校园环境。
可持续发展:本设计方案注重可持续发展理念,将可再生能源应用于建筑系统中,如太阳能电池板用于供电。
同时,配备了节能设备,如LED照明和智能化控制系统。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优先考虑了环保材料,减少了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结语:本设计方案旨在为师生们创造一个舒适、高效和环保的校园环境。
办公楼、教学楼和宿舍楼的相互结合,使师生之间的距离更加紧密,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和动力。
希望这个设计方案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促进校园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宿舍楼毕业设计

宿舍楼毕业设计宿舍楼毕业设计在大学生活中,宿舍楼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绕过的一部分。
它不仅仅是我们休息和学习的地方,更是我们与同学之间建立深厚友谊的场所。
因此,对于宿舍楼的设计和布局,是非常重要的。
在毕业设计中,我有幸负责了宿舍楼的设计,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的思考和想法。
首先,宿舍楼的设计应该注重实用性。
每个宿舍房间都应该有足够的空间,以容纳学生的个人物品和学习用具。
同时,宿舍楼应该提供舒适的起居空间,让学生可以在宿舍内进行休息和娱乐活动。
为了提高实用性,我考虑了一些创新的设计元素,比如可折叠的床铺和可调节的书桌,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其次,宿舍楼的设计应该注重隐私和安全。
每个学生都需要有一个私人空间,以便他们可以独立学习和休息。
因此,我为每个宿舍房间设计了带有隔音功能的墙壁,并在窗户上安装了隐私保护膜。
此外,我还加强了宿舍楼的安全措施,比如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和门禁系统,以确保学生的安全和财产的安全。
除了实用性和安全性,宿舍楼的设计还应该注重环保和节能。
我选择了使用可持续材料来建造宿舍楼,比如使用可再生能源供电和采用节能灯具。
同时,我还设计了宿舍楼的外墙和屋顶上种植绿色植物,以吸收二氧化碳并改善空气质量。
这些措施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担,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舒适和健康的居住环境。
另外,宿舍楼的设计还应该注重社交和互动。
我为宿舍楼设计了一个共享空间,包括一个休息区、一个自习室和一个娱乐室。
这些空间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互动,促进友谊的建立。
此外,我还考虑了学生的不同需求,为宿舍楼设计了一些特殊的功能区域,比如一个音乐室和一个健身房,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最后,宿舍楼的设计还应该注重可持续发展。
我考虑了宿舍楼的未来发展和扩建,为其设计了一个可拆卸的结构。
这样,当学校需要扩大宿舍楼的规模时,可以方便地增加新的楼层或房间。
这种设计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总之,宿舍楼的毕业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实用性、隐私性、安全性、环保性、社交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的因素。
宿舍楼毕业设计范文

宿舍楼毕业设计范文
背景: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学生宿舍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然而,许多学校的宿舍条件较差,存在诸如空间拥挤、设施简陋、卫生问题等方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需要得到改善。
目标:
1.增加宿舍楼的可容纳人数,解决空间不足的问题;
2.改善宿舍内设施,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
3.提供安全、健康的居住环境,减少卫生问题的产生;
4.引入环保材料和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设计计划:
1.研究宿舍需求:了解学生对于宿舍的需求和期望,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并分析数据;
2.设计方案确定:根据研究结果确定宿舍楼的设计方向,包括建筑结构、空间布局、设施配置等;
3.技术细节设计: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细节的设计,包括电气、给排水、通风等方面;
4.环保考虑:选择环保材料和技术,设计节能、环保的宿舍楼;
5.施工管理:制定施工计划,监督施工进展,并解决施工中可能出现
的问题;
6.完成宿舍楼:宿舍楼建设完成后,进行验收,并测试各项设施;
7.调查评估:对宿舍楼进行调查评估,了解学生的满意度和改善意见。
预期成果:
通过宿舍楼毕业设计,预期可以得到以下成果:
1.一份完整的宿舍楼设计方案,包括建筑结构、空间布局、设施配置等;
2.一份施工计划,包括施工时间、成本预算等;
3.一座符合学生需求的宿舍楼,在舒适、安全、环保等方面有明显改善;
4.学生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现今社会高层建筑得到广泛的应用。
建造高层建筑可以获得更多的建筑面积,这样可以部分解决城市用地紧张和地价高涨的问题;建造高层建筑能够提供更多的休闲地面,将这些休闲地面用作绿化和休息场地,有利于美化环境,并带来更充足的日照、采光和通风效果;从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角度来看,建筑物向高空延伸,可以缩小城市的平面规模等等这些高层建筑的优点使其应用广泛。
高层建筑采用的结构可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钢-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等类型。
根据不同结构类型的特点,正确选用材料,就成为经济合理地建造高层建筑的一个重要方面。
经过结构论证以及设计任务书等实际情况,以及本建筑自身的特点,决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第一章绪论框架结构体系一般用于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由梁和柱通过节点构成承载结构,框架形式可灵活布置建筑空间,使用较方便。
本建筑的高宽比H/B小于5,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所以选用框架结构体系。
但是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水平作用使得框架底部梁柱构件的弯矩和剪力显著增加,从而导致梁柱截面尺寸和配筋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给建筑平面布置和空间处理带来困难,影响建筑空间的正常使用,在材料用量和造价方面也趋于不合理。
因此在使用上层数受到限制。
框架结构抗侧刚度较小,在水平力作用下将产生较大的侧向位移。
由于框架构件截面较小,抗侧刚度较小,在强震下结构整体位移都较大,容易发生震害。
此外,非结构性破坏如填充墙、建筑装修和设备管道等破坏较严重。
因而其主要适用于非抗震区和层数较少的建筑。
第二章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做法建筑设计在整个工程设计中起着主导和先行的作用,还应考虑建筑与结构,建筑与各种设备等相关技术的综合协调,以及如何以更少的材料,劳动力,投资和时间来实现各种要求,使建筑物做到适用,经济,坚固,美观,这要求建筑师认真学习和贯彻建筑方针政策,正确学习掌握建筑标准,同时要具有广泛的科学技术知识。
设计是在规划的前提下,根据任务书的要求综合考虑基地环境,使用功能,结构施工,材料设备,建筑经济及建筑艺术等问题。
着重解决建筑物内部各种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的合理安排,建筑与周围环境,与各种外部条件的协调配合,内部和外表的艺术效果。
各个细部的构造方式等。
创造出既符合科学性又具有艺术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建筑设计包括总体设计和个体设计两部分。
2.1 自然条件2.1.1 气象条件建设地区的温度、湿度、日照、雨雪、风向、风速等是建筑设计的重要依据,例如:炎热地区的建筑应考虑隔热、通风、遮阳、建筑处理较为开敞;在确定建筑物间距及朝向时,应考虑当地日照情况及主要风向等因素。
2.1.2 地形、地质及地震烈度基地的地形,地质及地震烈度直接影响到房屋的平面组织结构选型、建筑构造处理及建筑体型设计等。
地震烈度,表示当发生地震时,地面及建筑物遭受破坏的程度。
烈度在6度以下时,地震对建筑物影响较小,一般可不考虑抗震措施,9度以上地区,地震破坏力很大,一般应尺量避免在该地区建筑房屋,建筑物抗震设防的重点时7、8、9度地震烈度的地区。
2.1.3 水文水文条件是指地下水位的高低及地下水的性质,直接影响到建筑物基础及地下室。
一般应根据地下水位的高低及底下水位性质确定是否在该地区建筑房屋或采用相应的防水和防腐措施。
2.2 技术要求设计标准化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前提。
因为只有设计标准化,做到构件定型化,使构配件规格,类型少,才有利于大规模采用工厂生产及施工的机械化,从而提高建筑工业化的水平。
除此以外,建筑设计应遵照国家制定的标准,规范以及各地或各部门颁发的标准执行。
如:建筑放火规范,采光设计标准,住宅设计规范等。
2.3 建筑设计的深度根据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门批准试行的《建筑设计文件缩制深度》的规定,现将有关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编制深度简述如下:2.3.1 图纸目录先列新绘制的图纸,后列选用的标准图或重复利用图。
2.3.2 首页(包括设计说明)⑴施工图设计依据。
⑵本3项的相对标高与总图绝对标高的关系。
⑶本3项的设计规模和建筑面积。
⑷用料说明:室外用料作法,如基础以上的墙体的砖标号,砂浆标号,墙身防潮层,地下室防水,屋面,外墙、勒脚、散水、台阶、斜坡等作法,可用文字说明或部分文字说明,部分直接在图上引注或加注索引号。
⑸特殊要求的作法说明(如屏蔽、放火、防辐射、防尘、防震、防腐蚀、防爆等)。
⑹对采用新技术、新材料的作法说明。
⑺门窗表。
2.3.3 平面图⑴纵、横墙,柱、墩,内外门窗位置及编号,门的开启方向,房间名称或编号。
轴线编号等。
⑵柱距(开间)、跨度(进深)尺寸、墙身厚度、柱、墩宽、深和轴线关系尺寸。
⑶轴线间尺寸,门窗洞口尺寸,分段尺寸,外包尺寸。
⑷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等位置尺寸。
⑸卫生器具、水池、台、橱、柜、隔断位置。
⑹电梯、楼梯位置及楼梯上下方向示意及主要尺寸。
⑺地坑、地沟、各种平台、人孔、墙上留洞位置尺寸与标高,重要设备位置尺寸与标高等。
⑻铁轨位置,轨距和轴线关系尺寸,吊车型号、吨位、跨距、行驶范围、吊车梯位置,天窗位置及范围。
⑼阳台、雨蓬、踏步、斜坡、散水、通气竖管、管线、竖井、垃圾道,消防梯,雨水管位置及尺寸。
⑽室内外地面标高,设计标高、楼层标高(地层地面为±0.000)。
⑾剖切线及编号(一般只注在底层平面)。
⑿有关平面墙上节点祥图或祥图索引号。
⒀指北针(画在底层平面,尽量取上北下南)。
⒁平面图尺寸和轴线。
如系对称平面可省略重复部分尺寸,楼层平面除开间跨度等主要尺寸及轴线号外与底层相同的尺寸可省略。
楼层标准层可共用亦平面,但需注明层次及标高。
⒂根据工程性质及复杂程度,可绘制夹层平面图、高窗平面图、平顶、留洞等局部放大平面图。
⒃建筑平面图长度较大,可采用分段绘制,并在每各分段平面的右侧绘出整个建筑外轮廓的缩小平面,表示出该段所在部位。
⒄屋面平面图可适当缩小比例绘制,一般内容有:墙、檐口、檐沟、坡向、坡度、落水口、屋脊(分水线)、变形缝、楼梯间、水箱间、电梯间、天窗、屋面上人孔、室外消防楼梯及其它构筑物、祥图索引号等。
2.3.4 立面图各个方向的立面应绘全,但差异极小,不难推定的立面可以省略,对于内部院落的局部立面,也可附带在相关剖面图上表示,图剖面图未能完全表示时,则需要单独绘出。
⑴建筑物两端及分段轴线编号。
⑵女儿墙顶、檐口、柱、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室外扶梯和消防梯、阳台、栏杆、台阶、踏步、花台、雨蓬、线条、勒脚、洞口、门、窗、门口、雨水管、其他装饰构件和粉刷分格线示意图等;外墙的留洞应注尺寸与标高(宽×高×深及关系尺寸)。
⑶门窗可适当典型示范一些具体形式与分格。
在平面图上表示不出的窗编号,应在立面图上标注,平、剖面图未表示出来的窗台高度,应在立面图上分别注明。
⑷各部分构造、装饰节点祥图索引、用料名称或符号。
2.3.5 剖面图剖面图应选在有楼梯、层高不同、层数不同、内外空间比较复杂,最有代表型的部位,必须充分表达清楚。
如局部情况有不同,可绘制局部剖面。
⑴墙、柱、轴线、轴线编号,并标注其间距尺寸。
⑵室外地面,地层地(楼)面、地坑、地沟、各层楼板、平顶、屋架、屋顶、出屋顶烟囱、天窗、挡风板、消防梯、檐口、女儿墙、门窗、吊车、吊车架、走道板、梁、铁轨、楼梯、台阶、坡道、散水、防潮层、平台、阳台、雨蓬、留洞、墙裙、踢脚板、雨水管及其他装修等能见的内容。
⑶高度尺寸。
外部尺寸门、窗、洞口(包括洞口上顶和窗台)高度、层间高度、总高度(室外地面至檐口或女儿墙顶)。
内部尺寸地坑深度、隔断、留洞口、平台,墙裙等。
⑷标高。
底层地面标高(±0.000)、以上各层楼面平台标高、屋面檐口、女儿墙顶、烟囱顶标高、高出屋面的水箱间、楼梯间、电梯机房顶部标高、室外地面标高、底层以下地下各层标高。
⑸节点构造祥图索引号。
2.3.6 地沟平面图供水、暖、电气管线的地沟比较简单、内容较少、不致影响建筑平面图的清晰程度时可附带绘于建筑平面图上,否则必须单独绘制地沟平面图。
⑴描绘建筑平面的墙柱、门洞、主要轴线、轴线编号。
⑵地沟祥图需注明沟体平面内净宽度、沟底标高、坡度、坡向。
采用通用图节点时,需标注索引号,若地沟盖板型号较多者,应做地沟盖板及过梁统计明细表。
2.3.7 详图当上列图纸对有些布局构造、艺术装饰处理未能表示清楚时。
应分别绘制祥图。
祥图应构造合理,用料作法相宜,位置尺寸准确,交代清楚,方便施工,并编号注明比例,注意与祥图索引号一致,需要时,对特殊节点绘1:1祥图。
2.3.8 计算工作有关采光、视线、音响、防护等建筑物理方面的计算数,应作为技术文件归档,不外发。
2.4 建筑构造2.4.1 基础A 基础的定义在建筑工程中,建筑物与土层直接接触的部分称为基础;支撑建筑物重量的土层叫地基。
基础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它承受者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它们传给地基,而地基则不是建筑物的一部分,它只是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土壤层。
B 基础的埋深室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称为基础的埋置深度,简称基础的埋深。
建筑物上部结构荷载的大小,地基土质好坏地下水位的高低,以及土壤冰冻深度等均影响基础的埋深。
一般要求基础埋置深度的不同,有深基础,浅基础荷部埋基础之分。
C 桩基础的适用范围a 天然地基土质软弱若遇天然地基土质软弱,设计天然地基浅基础部满足地基强度或变形的要求,或采用人工加固处理地基不经济或时间不允许时,则可以采用桩基础。
b 高层建筑高层建筑:尤其超高层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必须满足地基基础稳定性要求。
在地震区,基础埋置深度d(不应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6,采用浅基础,难以满足要求,只能用桩基础。
2.4.2 墙根据墙体平面上所处位置的不同,有内墙和外墙之分,外墙又称围护墙,内墙主要是分隔;内墙主要是分隔房间之用;凡沿建筑物段轴方向布置的墙称为横墙,横向外墙称山墙,沿建筑物长轴方向布置的墙称为纵墙,纵墙有内纵墙和外纵墙之分;在一片墙上,窗与窗或窗与门之间的墙称为窗间墙;窗间下部的墙称为下墙又称窗肚墙。
非承重的隔墙的内墙通常称为隔墙,主要功能是分隔房间。
作为隔墙,要求也具有自重轻,隔声及放火等性能。
砌块隔墙常采用粉煤灰及硅酸盐,加气混凝土,混凝土或水泥煤渣空心砌块等砌筑。
墙厚由砌块尺寸而定,由于墙体稳定性较差,亦需对墙身进行加固处理,通常沿墙身竖向和横向配以钢筋。
2.4.3 墙面装修本工程采用水刷石饰面。
构造及材料配合比1、15厚1:3水泥砂浆打成,2、10厚1:1、2—1、4水泥石渣抹面。
主要特点及操作要点:材料质感粗,耐久性号,装饰效果佳。
施工时,面层用铁抹子压平,待到七成干燥时,用棕刷子粘水洗去表面的水泥浆,使石渣外露骨3左右。
注:当面层用白水泥,并加入水泥量5%的颜色后,即成彩色水刷石。
2.4.4 楼板层与地面楼板层是多层建筑楼层间的水平分隔构件,它一方面承受着楼板层上的全部静、活荷载,并将这些荷载连同自重传给墙或柱;另一方面还对墙体起着水平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