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语熟语中的稻谷文化
中泰双语阅读:泰国文化里米粒的俗语

中泰双语阅读:泰国文化里米粒的俗语
米饭对于泰国人心中不仅是食物,还带有精神深处一种很神圣的信仰。
和一起来窥伺一下米粒在泰语文化中的俗语吧~
其实在以前,泰国的稻米并不作为经济作物而是以家庭消费为主,泰国人并不愿意用稻米去交换一些劳动工具,因为他们相信稻米是一种有精神有灵魂内含恩德的事物,并且有五谷之神在里面,所以泰国人对米饭有一种特殊的尊重和敬畏。
而米饭作为最为普通的又缺之不可的家庭食物,泰国人善于拿它来隐喻生活的点点滴滴。
1.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
比喻养育之恩,别人对自己的恩情
2.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
“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意为带壳的稻谷,可以继续拿来种植,能够传宗接代继承姓氏。
而“ขขขขขขข”意为已经去壳的大米,只能用来烹煮为食。
这句话其实隐隐包含着对女性的歧视味道。
3.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
打破自己的米锅,喻砸了自己的饭碗,丢了工作。
4.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
表示十分相爱,就像蒸出来的黏黏的糯米一样。
5.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
表示刚刚新婚。
6.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
刚结婚锅灰还没烧出来呢就离婚了,表示婚姻短暂。
7.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
米饭难得,槟榔价贵,比喻经济状况不好。
8.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
饭搁久了馊了,腌了很长时间的鱼很难闻,表示两个人结婚久了彼此感到厌烦。
9.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ข
饭和盐这类东西有剩余,表示食物富足,经济状况很好。
中泰两国稻谷神话比较研究

中泰两国稻谷神话比较研究中泰两国各有一系列与稻谷相关的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反映了两国人民对于稻谷的崇拜与依赖。
本文将对中泰两国稻谷神话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异同并探究背后的文化意义。
一、上古神话中的稻神形象比较中泰两国上古神话中的稻神形象分别是怎样的?形象是否有异同之处?背后的文化涵义又是什么?二、稻田女神形象比较中泰两国的稻田女神形象也有所异同,二者间存在着怎样的文化差异和相似之处?三、稻谷与秋分节庆活动的关系中泰两国都有以秋分为主题的庆祝活动,这些活动中是否涉及到对稻谷的崇拜?如何反映了民族文化?四、对稻谷干旱和灾害的祈求在古代,稻谷被认为是日常食品的来源,若发生干旱和灾害,则会引发人们的恐慌和祷告。
中泰两国是否有相关的祈求仪式?形式和仪式间是否有异同?五、稻谷的种植与收割仪式在中国和泰国,人们种植和收割稻谷时都有特定的仪式,仪式中蕴含的祝福意义是否相同?六、稻谷与生命的象征意义中泰两国人们将稻谷视为生命的象征,这一象征态度在神话传说中是否有体现?代表着什么?七、神话中的人物与稻谷在中泰两国的神话中,人物和稻谷之间是否有关联?表现在哪些方面?具有什么文化含义?八、稻谷与现代文化稻谷在古代是中泰两国生命和文化的核心,随着社会的进步,稻谷的地位是否发生了变化?现代中泰文化与稻谷相关的形式有哪些?九、跨文化交流中的稻谷文化稻谷文化在中泰交流历史上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同时对中泰文化的影响是如何表现的?为中泰文化的相互交流提供了什么新的视角?一、上古神话中的稻神形象比较比较中泰两国上古神话中稻神的形象,可以了解到两国在稻谷神话中的共性与文化差异。
例如,中国传说中的稻草人神娥皇女英与泰国传说中的稻草神Thevada都是以稻草或稻谷为主要形象,但中国的娥皇女英是稻谷的保护神,而Thevada则是稻谷的创造神。
这体现出中泰两国文化中对于稻谷的理解和态度不同之处。
二、稻田女神形象比较稻田女神作为稻谷神话中另一个重要的形象,中泰两国的形象也有不同之处。
泰语熟语中的稻谷文化

泰语熟语中的稻谷文化作者:刘文佳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02期摘 ;要: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
文化是一种由众多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语言同文化(尤其是精神文化)的许多要素之间天然的存在相互渗透,水乳交融的关系。
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吸收,都要通过语言作为传承手段。
泰语熟语是泰语中的精华。
熟语在泰语中扮演着一个传承者的角色,它做为泰民族语言表达的一种,大部分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从上一辈传到下一辈,记录了泰民族文化的缩影,传递了政治统治的色彩,家庭组合的观念,宗教信仰的寄托和稻谷文化等。
泰国的地理环境适合水稻的种植,泰人的主要生产方式是以稻谷的种植为生计,稻谷在泰人社会中具有重要性,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具有许多的象征意义,体现了泰民族的特点。
关键词:语言;泰语熟语;稻谷文化作者简介:刘文佳,女,云南省大理州人,1985年6月出生,学历:大学本科,职称:中教二级,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4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2--03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
语言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说话是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行为,说出来的话语则是使用这种交际工具所产生的结果。
一、语言是文化的基石。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
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
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
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文化是一种由众多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语言同文化(尤其是精神文化)的许多要素之间天然的存在相互渗透,水乳交融的关系。
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吸收,都要通过语言作为传承手段。
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
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交际的过程是人们运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传递信息的过程,所以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分不开的。
一碗白米饭上的泰国,你究竟了解多少?

一碗白米饭上的泰国,你究竟了解多少?没去过泰国的话,大概很难想象大米在泰餐文化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了。
在泰国,最常见的关于“吃”的词汇就是gin kow,字面意思是“吃米饭”;而打招呼时最常用的就是 gin keu yang,意思是“你吃米饭了没?”用餐就是吃米饭,对于泰国多数人来讲,一顿饭如果没有米饭这种主食,那简直是太不像话了啊!对,就是大米!美丽的米饭泰餐里,米饭通常是和咖喱、炒菜或者汤等主菜搭配食用的,把它们放在一起就称为gap klow配饭。
在泰国的餐厅里,如果你想单点米饭,你可以和服务员说kow plow“白饭”,或者是kow soo ay“美丽的米饭”这样的词汇。
米饭这么朴素普通的食物前面居然要加一个“美丽的”,可想而知米饭对于大多数泰国人真的是超级重要的食物啦。
茉莉香米泰国的水稻种类特别多,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已经是世界主要水稻的出口国之一。
最高品质的水稻品种则是美食爱好者们不会陌生的——茉莉香米,泰语里叫做kow horm mali。
这种芬芳扑鼻的细长大米简直是风靡了周边国家,无论是蒸煮过程还是细嚼慢咽时所感受到的那股清香,让人忍不住吃了一碗又添一碗还想再来一碗!无论是色彩缤纷的菜肴,还是浓郁芬芳的调味,许多轰轰烈烈的泰餐,最后都是辅佐这样一碗白米饭,泰国人对大米的热爱由此可以窥见一斑。
高标准就这么一碗备受热爱的“普通”米饭,却有着超级不普通的品质标准。
泰国大米的标准,说出来你可能会咋舌,那绝对是目前世界上所有稻米生产国所制定出来的标准中最为规范和详尽的。
如果从品质来看呢,泰国贸易部规定,只有含量不低于92%的Hom Mali 105 及RD15 这两个品种的大米,才可以被冠以“Thai Hom Mali Rice”称号,也就是“泰国茉莉香米”。
如果单从外表来看呢,泰国茉莉香米能够名副其实的话必须满足四个条件:米粒的总外观应为细长型、完整无损的整米粒的平均长度不小于7毫米、平均宽度不低于3毫米,破碎率不超过4.5%。
泰国种植的粮食作物

泰国种植的粮食作物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出口国之一,大部分的农业产出来自于稻谷。
此外,泰国还种植了其他粮食作物,如玉米、小米、大豆和谷物等。
以下将详细介绍泰国的粮食作物种植情况。
首先是稻谷。
泰国的稻谷种植面积和产量都非常大,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和出口。
泰国稻谷以其优质和丰产而闻名,主要种植在中部平原和北部地区。
泰国的稻谷主要分为两个季节,即旱季和雨季稻谷。
旱季稻谷主要种植在11月至次年4月,而雨季稻谷则在5月至10月间种植。
泰国的稻谷品种多样,包括香米、糯米和糙米等。
稻谷是泰国人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主食。
其次是玉米。
泰国的玉米主要种植在北部和东北部地区,其中北部的清迈是主要的玉米种植地区之一。
泰国的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在近年来有所增长,主要用于家禽饲料和工业加工。
泰国的玉米品种有黄色和白色两种,其中黄色的玉米产量更高,也更受欢迎。
玉米是泰国的重要农产品之一,也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和动物饲料。
再次是小米。
小米是泰国的传统粮食作物之一,主要种植在山区地区。
泰国的小米种植面积不大,但小米在当地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和文化意义。
小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粮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纤维和维生素等。
在传统泰国糕点和甜点中,小米是一种常见的主要成分,如香甜小米糕和椰奶糯米球等。
此外,泰国还种植了大豆和谷物等。
大豆主要用于油脂加工和家禽饲料,种植面积和产量相对较小。
谷物包括小麦、燕麦和大麦等,主要用于食品加工和家禽饲料。
虽然泰国的谷物种植面积不及稻谷和玉米,但仍然在农业产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体而言,泰国的粮食作物种植主要以稻谷为主,其次是玉米、小米、大豆和谷物等。
这些作物不仅为泰国人民提供了丰富的食物,也为农业产业和出口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农业技术的提高,泰国的粮食种植产业有望继续发展。
浅论稻作文化对泰国民俗的影响

浅论稻作文化对泰国民俗的影响作者:赵娟娟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09期摘要:民俗是一种贴近日常生活的文化模式,对于形成社会的文化认同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从稻作业在泰国的岁时节日民俗、民俗仪式和精神生活民俗中产生的影响展开探讨。
由于泰国在历史上是一个典型的以稻作业为主的农业国家,从泰国的各类民俗中,我们可以看出稻作文化在其中的深刻影响,加深对泰国社会生活、经济、政治等的了解。
关键词:稻作业;泰国;民俗;影响[中图分类号]:G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9--02水稻自古以来都是泰国种植业中的主要农作物,稻米也是泰国人的主食。
泰国处于印度北部到中国云南的野生稻生长线上。
这里的野生稻是地球上最初、最原始的野生稻之一。
在泰国历史上,一直以农业为主,直到现在,农业仍然在泰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稻米虽然不是文化,但通过与其相关的人类活动,如民俗、器物等带来的社会联系逐渐形成了稻作文化,它虽然不是泰国独有,但也是泰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泰国的稻作文化涉及风俗习惯、文化娱乐、经济等领域。
本文主要就稻作文化对泰国民俗的影响展开探讨。
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某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社会群体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形成的、较稳定的,并代代相传的文化内容。
“民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一种文化模式。
”[1]民俗也是最贴近人民生活的一种文化。
它主要来自于人民,并且传承于人民。
民俗是历经了长时间的积淀而产生的,它受到地缘、经济、政治、社会环境、宗教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
因此,民俗在一个国家的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通过了解一个国家的民俗,可以从很大层面上了解到一个国家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
一、泰国的稻作生产与岁时节日民俗泰国具有优越的地理环境种植稻米,人们长期种植稻米,从而延伸出来很多与稻米相关的社会活动。
稻作生产与民俗文化的联系是最基础的。
岁时节日民俗是社会生活民俗中的一部分。
从谚语看壮泰民族的稻米文化_周艳鲜

两个古老农业民族的农业文化遗产,谚语为此提供了有力的
证据。
( 27) Ciengx bya it moux daemz,miz bya youh miz haeux
( 养鱼一亩塘,有鱼又有粮)
( 28) Daemz miz bya,naz miz haeux( 塘里有鱼,田里有
米)
( 29)
( 田里有米 水里有鱼)
冬至出日头,谷米得丰收。
( 7) Seizdoeng sied haucan,bi naj haeux rim cang. 冬天雪
茫茫,来年谷满仓。
( 8) Cib it mwi lai,bi moq go haeux rengx. 十一月霜多,
来年五谷旱。
( 9) Mbiengj mbwn hoengz doengdoeng,lwgrit couh daeuj
俗的共性中表现较为显著的。由于深受稻作生产的影响,壮
泰民族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均以大米为核心,形成了较具
各自特 色 的 稻 米 文 化,既 有 相 似 之 处 也 存 在 一 定 差 异。
“Vunz baengh go haeux ciengx,gogyaj baengh bwnh maj( 人靠
稻谷养,禾靠粪土长) ”说明了米( 饭) 养人的道理,反映了稻
形成了富饶的大平原,适宜水稻种植,泰语熟语
(船
米船水) 、“
( 美 女 清 水 牛) ”反 映 了
“天府之国”、“鱼米之乡”的丰收景象。泰国全年大致分为
热季、雨季和寒季,热季长,雨量多,典型的热带气候带来了
潮湿多雨的天气,为农田灌溉、稻谷生长提供了保障,泰语中
有许多描写雨 的 谚 语,“雨 ”意 象 在 谚 语 中 也 被 赋 予 了 丰 富
泰国饮食习惯[技巧]
![泰国饮食习惯[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996c3f0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77.png)
泰国饮食习惯(I)入门篇:从主食到香辛料属于亚洲稻米食文化圈的泰国的饮食以稻米、蔬菜为主食。
米米有一粒粒的粳米和糯米。
前者是城市、中、南部主食,后者是北、东北部主食。
泰国人也认为新米最好吃。
面用米粉做成面类。
主要用粳米做成粗米粉和细米线两种,还有一种像细挂面样的米粉等泰国代表性面食。
还有用小麦粉和鸡蛋混合而成的中国面。
肉作为佛教徒的泰国人在肉类方面禁忌较少。
每月除4天不能在市场上出售牛、猪肉外,一般都可吃鸡、鱼、鸟、蛙等。
多种多样的蔬菜椰奶。
打开椰子果实,将白色的果肉切成薄片与少量水一起榨汁。
不光甜,还有一种油腻的感觉。
泰国菜与印度菜不同,辣味采用新鲜的青辣椒。
一吃到嘴里马上就有呛人的辣味的是叫作BUkoKinv的小辣椒。
干胡椒、生胡椒也具有独特辣味,还可以作为调味品的有:小红洋葱、大蒜、柠檬汁、柑桔、生姜、黄姜、罗望子果、胡荽等。
能做沙拉的生吃蔬菜有薄荷叶、胡荽、木菜叶泰国的蔬菜很丰富,有西方蔬菜:圆白菜、菜花、洋葱、胡萝卜、生莱、西红柿、土豆、南瓜、黄瓜、萝卜、豇豆、春菊等大众菜和东南亚菜牵牛花菜、冬葱、菜心、豆芽、袋竹、大豆、竹笋、丝瓜、冬瓜、苦瓜、茭白等。
还有热带蔬菜如:四角豆、水含羞草、元胡荽、睡莲、金合欢、土瓜、雀茄、刺茄等少见的蔬菜。
不过,当您吃几顿有着丰富生蔬菜的泰国饭菜后,就会熟悉这些蔬菜的。
可以说泰国的蔬菜市场几乎包含了世界上所有种类的蔬菜。
丰富的鱼类河鱼有鳢鱼、鳍鲶、鲫鱼等;海鱼有类似竹荚鱼的鱼、鲅鱼、鲳鱼、乌贼、蟹、对虾、牡蛎、绿贻贝等。
泰国菜的主角是香辛料以上这些原料放在圆菜板上用中国菜刀切开后用什么佐料呢?这里只介绍其中一些。
盐产地主要在泰国湾沿岸。
糖除了普通砂糖外,还有泰国风味的椰糖。
泰国菜中不可缺少的佐料是鱼酱油、虾酱等。
鱼酱油是液体的与用生鱼泡制的盐汁一样是用海鱼做成的。
虾酱是黑紫色的固体,是将虾和糠虾捣碎、发酵而制成。
酸味常用醋和柑桔的汁。
泰国菜以色香味闻名,第一大特色是酸与辣,泰国厨师喜欢用各式各样的配料如蒜头、辣椒、酸柑、鱼露、虾酱之类的调味品来调味,煮出一锅锅酸溜溜、火辣辣的泰式佳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前沿泰语熟语中的稻谷文化孙晶云南民族大学东语学院亚非语言文化2013级,云南昆明 650000摘要:语言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社会功能。
语言是由众多文化要素构成的复杂体系,语言之间的众多要素存在着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冰雪交融的关系。
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媒介。
熟语是泰语中的精华,也是泰语中的一种媒介。
熟语是泰国古代历史流传下来的,作为泰民族语言表达的一种,记录了泰民族文化。
使政治统治的色彩,家庭组合的观念,宗教信仰的寄托和稻谷文化得到了良好的传递。
关键词:泰语熟语;语言;稻谷文化中图分类号:H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61(2015)24-0284-02社会文化包含着语言,语言组合起社会文化。
语言代表着社会功能,是民族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
人们也能够通过语言看出一个民族的文化、观念、宗教信仰。
在泰国,地理环境是水稻种植的最大优势,泰人的主要生产方式是以稻谷的种植为生活来源,稻谷在泰人的社会地位独特,同时也是文化的主要载体,体现了泰民族的特点。
1 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文化包含着语言,语言对文化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语言作为文化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语言是文化的基石。
文化影响着语言,语言也能够反映文化。
同时,语言也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特征,也是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得深刻体现。
泰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通过语言就可以反映出来。
语言是文化中众多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它们之间的的许多要素存在着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冰雪交融的关系。
这种渗透和影响成为了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发展、吸收的媒介。
如果要了解文化必须通过语言,同时要了解语言必须通过文化,这就体现了它们的相互影响与相互渗透的含义。
在交际过程当中,人们借助于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传递信息,因此,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体现出来的文化背景知识是息息相关的。
文化是形形色色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
文化和语言存在着差别,文化和语言的互相了解是一件困难的事,因此,不同文化的交流往往会有较大的阻碍。
所以,在了解他们的社会文化,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相辅相成的,可以通过民族的生活方式,服装打扮,饮食文化等来了解他们的文化特点,从他们的语言反应出社会文化。
2 泰语熟语泰民族所用的语言浓缩着泰民族的文化,而泰语熟语是泰民族语言的一种,是泰民族文化的缩影。
泰语熟语作为泰语的一种,泰语熟语的精炼使用,能显出它的雅致与优美;泰语熟语能唤起听众和读者的兴趣,因为它比一般口语更加完善;能使冗长的语意简化,不需要去解释那些冗长的言语,只需要使用正确的熟语就可以。
泰国人们口头上广泛流传的现成语句就是熟语,简练通俗,意思完整的表达了人们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知识和经验。
3 泰语熟语当中的稻谷文化泰国的地理环境适合水稻种植,泰国人的主要生产作物为稻谷。
泰国地处亚洲中南半岛,热带季风气候。
其地理位置较为优越性,农作物丰富,作为大米生产国和出口国享誉世界。
作为传统的农业国家,泰国有着悠久的稻谷种植历史,其产量高,出口量大,进而促进了泰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国力的发展。
长期以来影响着泰国的稻米文化。
作为一个以稻米为主食的民族,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生活、淳朴的思想传承文化。
稻米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以种植稻米为主要的生产方式,以稻米为生活来源,他们对稻米充满崇拜和信仰。
稻米发展了泰国文化。
在平常的生活和文化节日中,稻米的种植季节与这些紧密相联;在一些假期都是由稻米收成的时候来定的;在宗教仪式当中,稻米具有美好的象征意义。
泰国的稻谷文化反映出了泰国的地理位置、风俗文化、宗教信仰等民族特点,举例来说:“ข้าวเหลือเกลืออิม”“ข้าวยากหมากแพง”“ในน ามีปลา ในนามีขาว”“ข้าวใหม่ปลามัน”从这些熟语中可以看出泰人的稻谷文化。
4 稻谷的象征意义与作用4.1 稻谷象征国家的繁荣昌盛稻谷的生长环境完全符合泰国的地理位置。
泰国土地面积广,北部山区丛林,中部平原有广阔稻田,东北部高原有半干旱农田,以及南部地半岛有热带岛屿和沿线。
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是热、雨、旱三季。
从理位置还是气候条件都可以看得出来,稻米是泰民族的意念当中最具价值的东西。
“พระเจ้าแผ่นดิน”这是泰国人民对他们的国王称呼,象征着对国土的崇高敬意。
表明了泰人在这片宝贵美丽的土地上能够朴实勤劳,生活也比较美满。
每到丰收的季节,“金灿灿”稻谷浮现在大地上,泰民族人的眼里充满着期待与喜悦。
在泰民族的语言中有许多的语言来表明他们的这种敬意:“ข้าวเหลือเกลืออิมหมายถึงบ้านเมืองสมบูรณ์ดวยข้าวปลาอาหาร”意思是:家乡富饶美丽的原因是盛产鱼和稻米。
“ในน ามีปลาในนามีขาว”:田里有谷子,水里有游鱼,喻意为国家富强。
泰国与稻谷有关的节日,其中重要的“农耕节”农耕节始于十三世纪的素可泰王朝,由于可见泰国稻谷文化历史悠久。
节日的由来是占卜师在每年5月的一个吉日按照婆罗门教的习俗举行。
4.2 稻谷象征着感恩稻谷养育了泰民族,缺少了稻谷他们无法存在繁衍,无法生活;种植稻谷是他们生命中的职业,是他们身体中的血液,供养着心脏。
所以他们感恩稻谷,无法失去这个生计的职业。
也可以下面这两句熟语中看出:“ข้าวแดงแกงร้อน”红米(喻:养育之恩)“ทบหม้อข้าวตัวเองหมายถึงตัดอาชีพหรือท้าลายอาชีพตนเอง”打破自己的饭碗(喻:无法存在)。
稻谷维持着泰民族人的生计,是泰民族人的生活源泉,他们认为稻米对他们有很大的恩情,相信有“谷神娘娘”在保佑着他们,泰民族人通过祭祀活动来表达他们对谷神的崇拜之情。
泰国人民感恩谷神对稻谷保佑。
随着泰国族人的农村生活水(下转第 308 页)高职高教研究协同教学理念从被提出来至今,在实践中产生了众多具体教学方法,包括集体教学、校企协同、阶段协同、资源协同、实践协同等,电子商务专业主要课程涉及至少3个学科下的7个专业,而学生从事的岗位工作各项技能多以并行或流程式关联应用,因此,应选择适合本专业的协同教学采取的方法。
(1)集体教学,用于跨学科跨专业课程或问题。
(2)校企协同,在实践有变化的理论或技能训练课程时运用。
例如,《电子商务解决方案》课程教授方案规划设计、实施评估、选择等基本知识,但这些内容都是随企业对象需求和状况,量身定制的,此时行业经验就相当重要,通过邀请有数年该领域项目经验的从业人员与学生专题交流,讨论学生规划方案的问题所在,将重构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组织和应用。
(3)阶段协同,部分专业课程为上下衔接的关系,此时可按照课程衔接关系,开展前后数阶段的协同教学,各阶段的跨度依据实际情况可安排在一个或多个学期,但跨度较长的需要做好课程间的关系维持。
4 电子商务专业协同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实践发现电子商务协同教学实践涉及的课程需要建立新的评价机制、教学模式、反馈机制等,包括如下需改善注意的问题。
根据行业企业岗位配置调整和职业技能的更新,阶段性重新审核电子商务专业协同教学的框架,增补和删减相应的不符合协同工作需求的协同课程内容和课程关系,保持协同教学框架的课程高关联性。
安排企业实习环节了解协同课程所学技能的岗位工作流程衔接关系。
协同教学的课程在结束后,可以小组形式组织学生在寒暑期到企业集中实践调研,进一步加强认识课程所学技能在企业协同工作中的应用。
协同教学侧重的技能培养应区别专业学生和非专业学生,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协同教学,外专业教师教授夸专业知识和技能时,可结合电子商务领域举例和布置任务。
协同教学课程应考虑新增各课程内容间的关联导学学时。
电子商务专业内外部课程间协同教学模式的开展需要加强对应培养的各专业学生间协同学习的指导,才能巩固协同教学框架的实施效果。
调整协同课程管理,如课程讲授学时安排、考核方式、考核时间等。
在协同课程开始前,课程的主讲教师需要确定主导者,确定课程的关联点及授课方法,安排合理的协同教学学时,协同课程所需的教学资源则需要教学管理和后勤部门作相应安排,某种程度加大了教学管理的难度。
5 总结当前电子商务领域的人才需求随着行业发展,岗位技能越来越细化,本文探索的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的协同教学实践方法及问题,随着行业发展和电商业务核心的变更,也应适时调整。
通过协同教学活动,专业教师团队还可将各课程的前沿知识讨论延伸到课题研究领域,建立协同教学与协同研究的纽带,提升团队协同工作成效。
参考文献[1]解蕙.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协同教学复合模式研究[J].时代教育,2014(02).[2]刘海燕.跨学科协同教学——密歇根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新动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5).作者简介:解蕙,1978-,江苏,常州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平提高了,但他们一直保留着这种风俗习惯。
在熟语当中可以反映出稻谷在泰民族的文化中存在着一种象征恩情的意义,“กินข้าวร้อนนอนตืนสายหมายถึงเจ้านายหรือผูอยูสขสบาย”吃饭睡懒觉(生活富裕,舒适)表明他们拥有了稻谷就能把握着幸福、安逸的生活,才能有这种能力享受生活。
他们所拥有的这些都是稻谷给予的,他们要感谢感恩于稻谷,体现了泰民族人的一种勤劳、淳朴的民族特征。
4.3 稻谷带来幸福生活丰富的特产资源带给泰民族人幸福的生活。
泰民族人以生产、加工、出口稻米为主要收入来源。
这也是他们生活的基础。
如果他们失去了稻谷,生活可能会穷困潦倒,毫无幸福所言。
泰民族人们拥有了丰富的稻谷资源,为泰民族带来了经济与生活的保障,将美好的生活赋予了泰民族人民。
稻谷将泰民族人民的心紧紧的连接在一起,他们需要以稻谷作为主食,维持生计。
稻谷在泰民族的社会中一个神圣的地位,促进民族的团结,国家的富强。
4.4 稻谷促进泰民族的文化思想泰语熟语记录了泰民族文化的缩影,是泰民族语言表达的一种方式。
而泰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国,稻谷在泰民族的思想中已经根深蒂固。
泰民族人民也发扬与传承了稻谷的种植文化,这种文化也已经内化成为了泰民族的节日文化,社会文化以及风俗文化。
结束语语言与文化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语言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同时文化也影响着语言的发展,两者之间密不可分。
泰语是泰民族语言表达方式的一种,传递了政治色彩,记录民族文化的缩影。
稻谷作为泰民族的生活来源,在泰民族人的心里有着各种的象征,是财富,是感恩,是幸福,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在学习泰语时,不仅要从语言当中读懂他们的社会思想、习惯行为,更要懂得他们的“心灵语言”,才能了解泰民族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