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文明礼仪的传承者-精选资料
做文明礼仪的传承者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做文明礼仪的传承者》中华民族素来是文明礼仪之邦!温文儒雅,谦恭礼让是华夏儿女代代相传的美德。
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无不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与素养。
讲文明礼仪更是当代中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句温暖的话语、一声亲切的问候、一副温和的面孔、一个彬彬有礼的举动……都是心灵的互动,情感的交融。
文明礼仪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
行为礼仪是外在的表现,而思想修养才是真正的内核,它不仅反应个人素质教养,也能体现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
孔融让梨、程门立雪、三顾茅庐、张良拜师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
在现在的社会中,随着科技代化的发展,国家经济的腾飞,我们更加要讲文明懂礼貌。
提高自我素养,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我们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
文明礼仪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乘车让座是文明礼仪,遵守排队秩序是文明礼仪,爱护公共财产是文明礼仪。
文明礼仪贯穿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之中。
曾看过这样一篇报道,有位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科学家回答道:“在幼儿园。
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与人交流注视对方,上课发言清晰洪亮、开关门时轻声慢步、仪态表情落落大方等等。
总之,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让文明礼仪贯穿于我们的一举一动之中!《北京晨报》曾报道说,有一个200多人的中国旅游团去泰国,飞机上三次用中代广播,呼吁中国乘客不要把飞机上的耳机、毛毯和餐具带下飞机。
令人尴尬的是,下飞机时还是有中国游客把餐具偷偷藏起来,最后被发现不得不交给乘务员。
“中国人走到哪里都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在国外,有许多公共场所都特别用汉语赫然写着“请勿大声喧哗!”等字样,用以提醒中国游客。
关于做文明礼仪的传承者的国旗下讲话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关于做文明礼仪的传承者的国旗下讲话尊敬的领导、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感谢您们聚集在这里,给予我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在国旗下向大家发表一次关于做文明礼仪的传承者的讲话。
我深感荣幸和责任重大,因为文明礼仪的传承者是每个人都需要扮演的角色,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礼仪之风正逐渐淡薄的情况下。
首先,我想谈一下什么是文明礼仪。
文明礼仪是国民素质的重要体现,它涵盖了人们的思想、语言、行为等方方面面。
文明礼仪的核心是尊重和关爱他人,以及与人为善。
当我们对他人友好、有礼貌、有耐心时,就能传递积极向上的能量,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而一旦我们缺乏文明礼仪,就容易引发矛盾冲突,导致社会不安定。
作为文明礼仪的传承者,我们要立足于当下,行动起来,将文明礼仪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首先,我们要从自己做起,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不随地乱扔垃圾,不插队,不占用他人座位等等。
这些小小的行为可能看似微不足道,但却能直接影响他人的感受,传递出我们对社会环境的关注和尊重。
此外,我们还要注重修养,提升自己的言行举止。
坦诚待人、真诚关怀,对待家人、朋友、同学、老师和陌生人都要心存感激之情,以礼待人。
同时,我们也要培养良好的沟通方式,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观点,保持谦虚的态度。
通过这些实际行动,我们能够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文明礼仪风格。
此外,作为文明礼仪的传承者,我们还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推动文明礼仪的传播。
我们可以组织一些文明礼仪的宣传活动,例如举办文明礼仪讲座,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开展文明礼仪主题宣传活动等。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能够向更多的人传达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并呼吁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共同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发布一些与文明礼仪相关的内容,努力传播正能量,引导大家共同关注和传承文明礼仪。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文明礼仪的传承者不仅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自身的修养和宣传,还要勇于承担起引导他人的责任。
【推荐】高中生国旗下讲话:做文明礼仪的传承者-精选word文档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高中生国旗下讲话:做文明礼仪的传承者精选范文:高中生国旗下讲话:做文明礼仪的传承者(共2篇)在校园里有些学生在楼道上跑跳嬉戏,打闹喧哗,虽经学生会和老师多次提醒也未见成效。
其实,类似的情况之前就曾多次发生过,比如去饭堂时跑步、自习课随意讨论问题、宿舍内乱吼乱叫等,尽管学校常规已作了明文规定,班主任也一再要求,但总是收效不明显,或是经提醒有好转,过一段时间又恢复原态。
这是为什么呢?究其根源,我认为,主要在于同学们没有真正从内心认识到文明素养的重要性。
的确,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生活的大环境里,随地吐痰、出口脏话、擅闯红灯等不文明的行为屡见不鲜;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懂得使用表示敬意的雅语和举止的人已经日渐稀少。
但是作为我们国华的学生,将来要成为社会的精英人才,我们就不能随波逐流,因此今天有必要重提文明礼仪这个话题。
什么是文明礼仪?简单地说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
行为礼仪是外在的表现,而思想修养才是真正的内核,它不仅反应个人素质教养,也能体现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
中华民族素来是文明礼仪之邦,温文儒雅,谦恭礼让,是华夏儿女代代相传的美德;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无不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与素养。
孔融让梨、程门立雪、三顾茅庐、张良拜师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
在现在的社会中,随着科技文化的发展,国家经济的腾飞,我们更加要讲文明懂礼貌。
提高文明素养,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我们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
文明礼仪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乘车让座是文明礼仪,遵守排队秩序是文明礼仪,爱护公共财产是文明礼仪。
文明礼仪贯穿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之中。
曾看过这样一篇报道,有位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科学家回答道:“在幼儿园。
国旗下讲话:做文明礼仪的传承者

国旗下讲话:做文明礼仪的传承者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在这庄严的国旗下,我非常荣幸能够与大家共聚一堂,向大家发表一次以做文明礼仪传承者为主题的讲话。
文明礼仪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风骨,也是每个人的修养和品质的体现。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在传承中发扬文明礼仪的良好风尚。
首先,文明礼仪是一种道德修养,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我们处在一个大家庭般的社会中,文明礼仪是维持社会秩序、增强社会凝聚力的重要力量。
只有大家都能从内心深处体会到对他人的尊重、友善、宽容,才能形成和谐的社会氛围,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
因此,我们应该尊敬他人的劳动成果,不搞损人利己的行为,不随地乱扔垃圾,不向他人施加暴力,不干扰他人的正常生活秩序。
只有自己的行为符合文明礼仪标准,才能够要求他人也保持这样的行为规范。
其次,文明礼仪是一种文化传统,是民族精神的体现。
我国拥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礼仪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和谐共处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念。
只有秉持这些传统美德,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让我们的文化独特性得以展现。
同时,在国际交往中,文明礼仪也能够让我们的国家形象更加良好,展示我们的友善、开放和自信。
再次,文明礼仪是一种职业素养,是成功的基础。
无论我们从事何种职业,文明礼仪都是我们的基本素质之一。
在工作中,我们需要与同事、客户进行良好的互动和沟通,这就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礼仪修养。
只有懂得和他人保持适当的距离,懂得关注他人的情感和需求,才能够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在逐渐国际化的背景下,我们往往需要与外国人进行合作和交流,良好的文明礼仪将有助于跨文化的交流和合作,帮助我们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
最后,作为文明礼仪的传承者,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在日常生活中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我们要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待人友善,以真诚的笑容和微笑面对身边的人。
2023年国旗下讲话:做文明礼仪的传承者

2023年国旗下讲话:做文明礼仪的传承者亲爱的同胞们,各位来宾朋友们:大家好!首先,我要感谢大家在2023年国庆节这一特殊时刻齐聚在这里,共同庆祝我们伟大的祖国华诞。
2023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回顾过去的历史,我们深感祖国的巨大进步和变化。
然而,我想强调的是,在国家繁荣昌盛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问题。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文明礼仪的价值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做文明礼仪的传承者。
首先,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统是我们的根基。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强调礼仪之道,尊重、谦和、博爱、友善,这些品质构成了我们的文化基因。
值得庆幸的是,这种文明礼仪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中国人一直崇尚礼乐之邦,注重谦和友善的待人之道。
如今,在面对日益多元化的社会关系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时,我们更需要继承和发扬这些传统美德。
其次,文明礼仪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先决条件。
社会的和谐需要每个人都能够尊重他人,礼让他人。
当我们在公共场所排队时,当我们与他人交往时,当我们在道路交通中行驶时,如果我们都能够保持良好的礼仪行为,那么整个社会就会更加有序、和谐。
文明礼仪不仅仅限于一时的仪式和表达,更是融入我们日常生活的细节,贯穿于社会的方方面面。
再次,文明礼仪是个人素质和社会形象的体现。
社会对一个人的评价不仅仅取决于他的外貌和才华,更取决于他的待人接物的方式和行为举止。
作为一个传承者,我们应该明白,无论我们身处何地,都要以积极阳光的态度去对待他人,用真诚和认真的态度与他人交往。
这样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的社会形象,也能够调动社会的积极力量,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
最后,文明礼仪是推动国家进步的基石。
一个国家的发展不单单依靠经济、科技的进步,更需要民众的文明素养和社会的文明程度。
正是有了每个人的文明礼仪行为,才能够形成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为国家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亲爱的同胞们,做文明礼仪的传承者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对祖国的深深热爱的表达。
国旗下讲话:做文明礼仪的传承者

国旗下讲话:做文明礼仪的传承者做文明礼仪的传承者在我们的校园里,大家都曾目睹这样的现象:有些学生在楼道上跑跳嬉戏,打闹喧哗;集会时说有的同学在下面小声说话;自习课随意讨论问题、课间乱吼乱叫;食品包装等垃圾随手乱扔,尽管学校常规已作了明确规定,班主任也一再要求,但总有人在无人注意时放纵自己,或是经提醒有好转,过一段时间又恢复原态。
这是为什么呢?究其根源,我认为,主要在于同学们没有真正从内心认识到文明素养的重要性,没有把文明与礼仪变成自己的习惯。
的确,在我们生活的大环境里,随地吐痰、出口脏话等不文明的行为屡见不鲜;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也有人不懂得使用敬意的言语和举止。
但是我们作为六中的学生,作为21世纪的建设者和主人,我们不能随波逐流,因此今天有必要重提文明礼仪这个话题。
什么是文明礼仪?简单地说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
行为礼仪是外在的表现,而思想修养才是真正的内核,一个人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言谈举止无不体现他的气质与修养。
提高文明素养,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我们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
文明礼仪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乘车让座是文明礼仪,遵守排队秩序是文明礼仪,爱护公共财产是文明礼仪。
文明礼仪贯穿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之中。
曾看过这样一篇报道,有位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科学家回答道:“在幼儿园。
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与人交流注视对方,上课发言清晰洪亮、开关门时轻声慢步、仪态表情落落大方等等。
总之,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让文明礼仪贯穿于我们的一举一动之中!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
就是说,你不学“礼”,就没法在社会中立身。
而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对外交流的广泛化,我们要想立于世界之林,就必须提高我们民族的文明素养。
文明礼仪演讲稿:做文明礼仪的传承者

文明礼仪演讲稿:做文明礼仪的传承者尊敬的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跟大家谈一谈文明礼仪的话题。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富、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但也面临着各种文明礼仪淡化、互相尊重减少、道德观念淡漠的问题。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成为文明礼仪的传承者,从自我做起,把文明礼仪融入我们的生活中,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文明礼仪不仅是一种社会美德,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文明礼仪反映了我们所处的文化背景,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形象,所以,所有的人都有责任维护和传承文明礼仪。
对于个人而言,文明礼仪也能够帮助我们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合作效率,增强社会竞争力。
那么,如何成为文明礼仪的传承者呢?首先,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我们可以从一点一滴做起,向身边的人示范文明礼仪的正确做法,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态度。
比如,走路不要乱扔垃圾;排队时不要插队;吃饭时不要吵闹;谈话时不要打断对方等等。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能够向他人传递出文明礼仪的正确做法,让我们的生活更有规律,更有序。
其次,我们应该提高文明礼仪意识。
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并使用文明礼仪,去逐渐地养成善良、礼貌、尊重他人的恰当言行。
在不同的场合,我们应该注意言辞、姿态的体现,遵守当地的风俗礼仪。
比如,在商务场合,我们应该注意穿着得体、言辞恰当,避免谈论政治、涉及敏感话题;在公共场合,则应该遵守公共秩序,排队,不乱扔垃圾等等。
此外,我们也可以参与到一些文明礼仪宣传活动中来,帮助更多的人理解、接受文明礼仪的正面影响。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微信等渠道,发出文明礼仪的声音,弘扬正能量。
我们可以参与道德讲堂、文化沙龙等,传递正能量,让更多的人学习、接受、实践文明礼仪。
最后,我要说,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美德,也是社会需要。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文化传承的繁荣、国家文化形象的提升,都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和付出。
做文明礼仪的传承者国旗下讲话稿(精选26篇)

做文明礼仪的传承者国旗下讲话稿(精选26篇)做文明礼仪的传承者篇1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做文明礼仪的传承者》中华民族素来是文明礼仪之邦!温文儒雅,谦恭礼让是华夏儿女代代相传的美德。
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无不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与素养。
讲文明礼仪更是当代中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句温暖的话语、一声亲切的问候、一副温和的面孔、一个彬彬有礼的举动……都是心灵的互动,情感的交融。
文明礼仪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
行为礼仪是外在的表现,而思想修养才是真正的内核,它不仅反应个人素质教养,也能体现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
孔融让梨、程门立雪、三顾茅庐、张良拜师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
在现在的社会中,随着科技代化的发展,国家经济的腾飞,我们更加要讲文明懂礼貌。
提高自我素养,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我们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
文明礼仪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乘车让座是文明礼仪,遵守排队秩序是文明礼仪,爱护公共财产是文明礼仪。
文明礼仪贯穿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之中。
曾看过这样一篇报道,有位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科学家回答道:“在幼儿园。
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与人交流注视对方,上课发言清晰洪亮、开关门时轻声慢步、仪态表情落落大方等等。
总之,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让文明礼仪贯穿于我们的一举一动之中!《北京晨报》曾报道说,有一个200多人的中国旅游团去泰国,飞机上三次用中代广播,呼吁中国乘客不要把飞机上的耳机、毛毯和餐具带下飞机。
令人尴尬的是,下飞机时还是有中国游客把餐具偷偷藏起来,最后被发现不得不交给乘务员。
“中国人走到哪里都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文明礼仪的传承者
在校园里有些学生在楼道上跑跳嬉戏,打闹喧哗,虽经学生会和老师多次提醒也未见成效。
其实,类似的情况之前就曾多次发生过,比如去饭堂时跑步、自习课随意讨论问题、宿舍内乱吼乱叫等,尽管学校常规已作了明文规定,班主任也一再要求,但总是收效不明显,或是经提醒有好转,过一段时间又恢复原态。
这是为什么呢?究其根源,我认为,主要在于同学们没有真正从内心认识到文明素养的重要性。
的确,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生活的大环境里,随地吐痰、出口脏话、擅闯红灯等不文明的行为屡见不鲜;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懂得使用表示敬意的雅语和举止的人已经日渐稀少。
但是作为我们国华的学生,将来要成为社会的精英人才,我们就不能随波逐流,因此今天有必要重提文明礼仪这个话题。
什么是文明礼仪?简单地说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
行为礼仪是外在的表现,而思想修养才是真正的内核,它不仅反应个人素质教养,也能体现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
中华民族素来是文明礼仪之邦,温文儒雅,谦恭礼让,是华夏儿女代代相传的美德;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无不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与素养。
孔融让梨、程门立雪、三顾茅庐、张良拜师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
在现在的社会中,随着科技文化的发展,国家经济的腾飞,我们更加要讲文明懂礼貌。
提高文明素养,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我们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
文明礼仪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乘车让座是文明礼仪,遵守排队秩序是文明礼仪,爱护公共财产是文明礼仪。
文明礼仪贯穿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之中。
曾看过这样一篇报道,有位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科学家回答道:“在幼儿园。
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与人交流注视对方,上课发言清晰洪亮、开关门时轻声慢步、仪态表情落落大方等等。
总之,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让文明礼仪贯穿于我们的一举一动之中!
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
就是说,你不学“礼”,就没法在社会中立身。
而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对外交流的广泛化,我们要想立于世界之林,就必须提高我们民族的文明素养。
《北京晨报》曾报道说,有一个200多人的中国旅游团去泰国,飞机上三次用中文广播,呼吁中国乘客不要把飞机上的耳机、毛毯和餐具带下飞机。
令人尴尬的是,下飞机时还是有中国游客把餐具偷偷藏起来,最后被发现不得不交给乘务员。
“中国人走到哪里都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
在国外,有许多公共场所都特别用汉语赫然写着“请勿大声喧哗!”等字样,用以提醒中国游客。
中国公民在境外的种种不文明表现,使我们这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民族形象大受损害。
相反,我们周边的国家及地区在这方面却做得比我们好,去年暑假,我有幸去日本参观学习,一下飞机,就受到微笑与鞠躬的礼遇,让我立即感到了不同国度的文明氛围。
在乘坐新干线的时候,也颇有感触,只见列车上的乘警在车厢内巡查时鞠一个躬,后退一步,又鞠一个躬,后退一步,这样反复直至退出那节车厢为止,神情十分严肃谦恭,丝毫不像中国的警察那样居高临下、盛气凌人。
不仅日本,我们周边的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也非常注重文明礼仪,而这些礼仪有许多就是从中国大陆传承过去的,今天,作为文明礼仪的发源地的中国人,难道我们不应为此感到汗颜吗?中国要走向世界,就必须重视国民的素质修养,塑造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美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