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悬浮列车
磁悬浮列车工作原理

磁悬浮列车工作原理磁悬浮列车(Maglev train)是一种基于磁力原理的高速列车,它利用磁力将列车悬浮在轨道上,消除了与轨道的摩擦力,从而实现了高速、平稳、低噪音的运行。
磁悬浮列车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磁悬浮和推进系统两个方面。
一、磁悬浮系统磁悬浮系统是磁悬浮列车的核心部分,它通过磁力将列车悬浮在轨道上。
磁悬浮系统主要由轨道磁铁和车体磁铁组成。
1. 轨道磁铁轨道磁铁是安装在轨道上的一系列电磁铁,通常采用超导磁体。
超导磁体是一种能够在低温下产生极强磁场的装置,它使用液氦冷却以保持超导状态。
轨道磁铁产生的磁场与车体磁铁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列车的悬浮。
2. 车体磁铁车体磁铁是安装在列车底部的一系列电磁铁,它与轨道磁铁相互作用,产生上下方向的磁力。
车体磁铁通常采用永磁体或电磁体,通过控制电流或磁场的强弱来调节悬浮高度和稳定列车的位置。
磁悬浮系统通过控制轨道磁铁和车体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列车实现悬浮运行。
当列车开始运行时,轨道磁铁产生的磁场会感应车体磁铁中的电流,产生反向的磁场,从而排斥轨道磁铁的磁场。
这种排斥力使列车悬浮在轨道上,消除了与轨道的摩擦力。
二、推进系统推进系统是磁悬浮列车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电磁力或线性电机将列车推动前进。
1. 电磁力推进系统电磁力推进系统利用轨道上的电磁铁和车体上的线圈之间的相互作用来产生推进力。
当列车运行时,车体上的线圈会通过电流产生磁场,与轨道上的电磁铁相互作用,产生推进力。
通过控制电流的方向和大小,可以实现列车的加速和减速。
2. 线性电机推进系统线性电机推进系统利用轨道上的线性电机和车体上的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来产生推进力。
线性电机是一种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它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实现列车的推进。
当列车运行时,车体上的磁铁与轨道上的线性电机相互作用,产生推进力。
通过控制电流的方向和大小,可以实现列车的加速和减速。
磁悬浮列车工作原理的关键在于磁力的应用。
通过轨道磁铁和车体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列车的悬浮和推进。
《磁悬浮列车》课件

民出行质量。
全球推广与合作
03
推动磁悬浮列车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和应用,促进国际交流与
合作。
05 磁悬浮列车的应用场景
城市交通
城市交通
磁悬浮列车在城市交通中具有显著的优势,由于其高速和稳定的特 性,能够提供快速、便捷的通勤方式,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
高效运输
磁悬浮列车能够实现高速度、高密度的运输,缩短城市间旅行时间 ,提高运输效率。
环保节能
磁悬浮列车采用非接触式悬浮和驱动方式,具有低噪音、低能耗的优 点,对环境友好。
长途旅行
高速度旅行
磁悬浮列车能够实现高达数百公里的时速,使长途旅行时间大大 缩短。
大容量运输
磁悬浮列车具有较大的载客量,能够满足大规模长途旅行需求。
舒适性提升
高速运行过程中,磁悬浮列车能够提供平稳、舒适的乘坐体验。
《磁悬浮列车》ppt课件
目录
• 磁悬浮列车简介 • 磁悬浮列车的优势 • 磁悬浮列车的挑战与限制 • 磁悬浮列车的未来展望 • 磁悬浮列车的应用场景
01 磁悬浮列车简介
定义与特点
磁悬浮列车是一种利用磁场力使列车悬浮于轨道上的交通工具,具有高速、低噪音 、低能耗等特点。
磁悬浮列车通过磁场力抵消列车重力,实现列车与轨道之间的无接触悬浮,减少了 摩擦和阻力,提高了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03 磁悬浮列车的挑战与限制
技术挑战
01
02
03
悬浮与导向系统
磁悬浮列车需要精确控制 磁场以实现稳定悬浮和导 向,技术难度较高。
高速稳定运行
磁悬浮列车在高速行驶过 程中需要克服空气阻力、 振动等问题,保持稳定运 行。
维护与检修
磁悬浮列车的维护和检修 需要专业技术和设备,成 本较高。
磁悬浮列车工作原理

磁悬浮列车工作原理引言概述:磁悬浮列车作为一种新型的高速交通工具,其工作原理基于磁力和悬浮技术。
本文将详细介绍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包括磁悬浮原理、浮力控制原理、稳定性原理、推进原理以及制动原理。
一、磁悬浮原理1.1 磁悬浮系统磁悬浮列车的磁悬浮系统由车体和轨道上的磁场系统组成。
车体上搭载有磁体,轨道上铺设有电磁铁。
通过电磁铁产生的磁场与车体上的磁体相互作用,产生磁力,使车体悬浮在轨道上。
1.2 磁场调节为了确保磁悬浮列车能够平稳悬浮在轨道上,磁场需要进行调节。
通过改变电磁铁的电流,可以调节轨道上的磁场强度,从而控制车体的悬浮高度。
当车体与轨道的距离发生变化时,系统会自动调整磁场强度,以维持车体在合适的悬浮高度上运行。
1.3 磁力平衡磁悬浮列车的悬浮力是由磁场产生的磁力提供的。
当磁力与重力相等时,车体将保持在静止状态。
为了确保磁悬浮列车的平稳运行,系统需要保持磁力与重力的平衡,以避免车体的不稳定或过度悬浮。
二、浮力控制原理2.1 传感器系统磁悬浮列车的浮力控制需要依靠传感器系统来实现。
传感器系统可以感知车体与轨道之间的距离,将这些信息传输给控制系统,以便对磁场进行调节。
2.2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磁悬浮列车的关键部分,它负责接收传感器系统传来的信息,并根据车体的位置和速度来控制磁场的强度。
通过实时调整磁场,控制系统可以保持车体在合适的悬浮高度上运行。
2.3 浮力调节浮力调节是磁悬浮列车浮力控制的核心。
通过控制磁场的强度,系统可以调节车体的悬浮高度,以适应不同的运行条件。
当车体需要加速或减速时,浮力调节系统会相应地调整磁场的强度,以保持车体的平稳运行。
三、稳定性原理3.1 车体稳定性为了确保磁悬浮列车的稳定性,车体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包括车体的重心位置、车体的结构强度以及车体的阻尼系统等。
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可以使车体在高速运行时保持平稳。
3.2 风阻对稳定性的影响高速运行时,磁悬浮列车会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
磁悬浮列车与重载运输—磁悬浮铁路的特点及原理

项目十 磁悬浮铁路与重载运输
任务1 磁悬浮铁路
一 磁悬浮铁路的特点及原理 二 磁悬浮铁路的基本设备
任务1 磁悬浮铁路 我国磁悬浮列车技术发展特点
我国磁悬浮列车技术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1994年10月 ,西 南交通大学建成了首条磁悬浮铁路试验线 ,并同时开展了磁悬浮列车的载 人试验 ,成功地进行了4个座位 ,自重4t ,悬浮高度为8mm ,时速为30km/h 的磁悬浮列车试验 ,于1996年1月通过铁道部组织的专家鉴定。
任务1 磁悬浮铁路
我国磁悬浮列车技术发展特点
到2016年,我国已经掌握了中低速磁浮交通的核心技术、特殊技术、 试验验证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并且具备了磁浮列车系统集成、轨道制 造、牵引与供电系统装备制造、通信信号系统装备制造和工程建设的能 力,拥有较完整的产业发展能力。
任务1 磁悬浮铁路
我国磁悬浮列车技术发展特点
任务1 磁悬浮铁路
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
(2)超导吸斥式EDS型电动悬浮就是当列车运动时,车载磁体的运 动磁场在安装于线路上的悬浮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两者相互作用,产 生一个向上的磁力将列车悬浮于轨面一定高度,列车运行靠直线电机牵 引。与电磁式相比,电动式悬浮系统不能实现静悬浮,必须达到一定速 度后才能起浮。
在JNR开发高速超导磁悬浮列车的同时,日航(JAL)为了解决成田 机场到东京市区之间的交通问题,开始研究中低速常导磁悬浮列车HSST (High Speed Surface Transport),先后研制了HSST-01~HSST-05 五个型号及HSST-100型。
HSST-100L
任务1 磁悬浮铁路
2015年12月,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悬浮示范线, 在长沙正式开通试运行。
磁悬浮列车工作原理

磁悬浮列车工作原理磁悬浮列车(Maglev train)是一种利用磁力悬浮技术进行悬浮和推动的高速列车。
它是一种创新的交通工具,具有超高的速度和平稳的行驶体验。
磁悬浮列车基于磁悬浮原理,通过电磁力将列车悬浮在轨道上,并利用同样的原理推动列车前进。
一、磁悬浮原理和构造磁悬浮列车的悬浮和推动是基于磁力的相互作用。
列车上装有磁铁,而轨道上则铺设有磁力线圈。
当列车通过轨道时,轨道上的磁力线圈会激活,产生一个强大的磁场。
这个磁场会与列车上的磁铁相互作用,产生排斥力,从而悬浮起整个列车。
同时,轨道上的磁力线圈会持续改变磁场的极性,产生一个向前的推动力,推动列车沿轨道行驶。
为了实现磁悬浮列车的悬浮和推动,轨道上的磁力线圈需要与列车上的磁铁进行精确的匹配。
通常,磁悬浮列车采用线圈阵列的形式,轨道上均匀分布多个磁力线圈。
这些线圈之间通过电路连接,可以灵活地控制磁场的生成和改变。
列车上的磁铁则被安装在车体底部,并采用特殊的形状和材料以增强磁力的作用。
二、磁悬浮列车的优势磁悬浮列车相较于传统的轮轨列车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磁悬浮列车无轮轴和轨道的直接接触,从而避免了摩擦和磨损,减少了能量损耗和噪音产生。
其次,磁悬浮列车能够实现高速行驶,目前最高时速已超过了600公里。
这得益于悬浮系统的稳定性和轨道上磁力的驱动。
此外,磁悬浮列车行驶过程中感受到的动力和振动均很小,乘坐舒适。
磁悬浮列车还具备对环境友好的特点。
由于无需燃烧化石燃料,不会产生尾气和噪音污染,磁悬浮列车是一种低碳清洁的交通工具,相对环保。
此外,磁悬浮列车的运营成本较低,维护成本相对较低,且可靠性高,具备长期运营的潜力。
三、磁悬浮列车的应用目前,磁悬浮列车已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投入实际运营。
例如,中国的上海磁浮列车、德国的Transrapid等。
这些磁悬浮列车通常用于城市间或机场之间的高速交通连接,实现了快速、高效的出行。
磁悬浮列车还在不断发展和改进,未来有望应用于更广泛的范围。
磁悬浮列车

磁悬浮列车一、磁悬浮列车的定义磁悬浮列车是以超导电磁铁相斥原理建设的铁路运输系统。
区别于通常的轮轨黏着式铁路。
其最高时速可以达到350~500km。
英文名称为maglev train或magnetic suspension train。
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靠磁悬浮力(即磁的吸力和排斥力)来推动的列车。
由于其轨道的磁力使之悬浮在空中,行走时不需接触地面,因此其阻力只有空气的阻力。
磁悬浮列车的最高速度可以达每小时500公里以上,比轮轨高速列车的300多公里还要快。
二、磁悬浮列车原理磁悬浮列车利用“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的原理,让磁铁具有抗拒地心引力的能力,使车体完全脱离轨道,悬浮在距离轨道约1厘米处,腾空行驶,创造了近乎“零高度”空间飞行的奇迹。
由于磁铁有同性相斥和异性相吸两种形式,故磁悬浮列车也有两种相应的形式:一种是利用磁铁同性相斥原理而设计的电磁运行系统的磁悬浮列车,它利用车上超导体电磁铁形成的磁场与轨道上线圈形成的磁场之间所产生的相斥力,使车体悬浮运行的铁路;另一种则是利用磁铁异性相吸原理而设计的电动力运行系统的磁悬浮列车,它是在车体底部及两侧倒转向上的顶部安装磁铁,在T形导轨的上方和伸臂部分下方分别设反作用板和感应钢板,控制电磁铁的电流,使电磁铁和导轨间保持10-15毫米的间隙,并使导轨钢板的排斥力与车辆的重力平衡,从而使车体悬浮于车道的导轨面上运行。
通俗的讲就是,在位于轨道两侧的线圈里流动的交流电,能将线圈变为电磁体。
由于它与列车上的超导电磁体的相互作用,就使列车开动起来。
列车前进是因为列车头部的电磁体(N极)被安装在靠前一点的轨道上的电磁体(S极)所吸引,并且同时又被安装在轨道上稍后一点的电磁体(N极)所排斥。
当列车前进时,在线圈里流动的电流流向就反转过来了。
其结果就是原来那个S极线圈,现在变为N极线圈了,反之亦然。
这样,列车由于电磁极性的转换而得以持续向前奔驰。
根据车速,通过电能转换器调整在线圈里流动的交流电的频率和电压。
磁悬浮列车的原理和应用

磁悬浮列车的原理和应用一、磁悬浮列车的原理磁悬浮列车(Maglev)是一种基于磁悬浮技术实现悬浮和推进的高速列车。
磁悬浮列车通过磁力作用使列车悬浮在轨道上,从而减少与轨道的摩擦,进而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
其原理主要包括磁悬浮系统、推进系统和控制系统。
1. 磁悬浮系统磁悬浮系统是磁悬浮列车的核心部分,它由电磁铁和轨道组成。
轨道上布置有一定间隔的电磁铁,而列车的底部也安装有一系列的电磁铁。
这些电磁铁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来产生相应的磁力,使列车悬浮在轨道上。
2. 推进系统推进系统是用来驱动磁悬浮列车前进的部分。
磁悬浮列车一般采用线性电机作为推进系统,通过轨道上的线圈和列车底部的永磁体之间的磁力相互作用来产生推进力。
线圈中通入交流电流,产生变化的磁场,进而驱动列车向前运动。
3.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于监控和调节磁悬浮列车的运行状态。
它能够根据列车的速度、位置和载重等信息来控制电磁铁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列车的平稳运行和精确停靠。
二、磁悬浮列车的应用磁悬浮列车作为一种新型的运输工具,在交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1. 高速交通工具磁悬浮列车具有极高的运行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500公里以上,远超传统的高速列车。
因此,磁悬浮列车被视为未来高速交通的重要选择,可以极大地缩短城市之间的交通时间,提高出行效率。
2. 城市轨道交通磁悬浮列车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一种重要形式,可以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磁悬浮列车不受地面交通状况的限制,可以在高架或地下隧道等特殊轨道上运行,提供更快、更便捷的交通服务。
3. 货物运输磁悬浮列车不仅可以用于人员运输,还可以广泛应用于货物运输领域。
由于磁悬浮列车的运行速度快、能耗低且无污染,可以大幅降低货物运输时间和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4. 旅游交通磁悬浮列车通常在特定景区或旅游区域内运行,为游客提供便捷的交通方式。
游客可以借助磁悬浮列车快速到达目的地,同时还可以欣赏旅途中美丽的风景。
5. 技术创新示范磁悬浮列车作为一种高新技术产品,不仅在交通领域具有应用前景,还是技术创新的示范载体。
磁悬浮列车

按悬浮方式
超导型磁悬浮列车
利用磁极同性相斥的原理,使车轮和钢轨之间 产生排斥力,从而使车辆在轨道上浮起。超导 型磁悬浮列车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其超导元件在 相对低的温度下所具有的完全导电性和完全抗 磁性。 该列车成本较高,但是悬浮控制更加稳定,运 行速度也较高,可达500~600km/h。这种类 型的列车以日本的MLX低温超导型磁悬浮列车 为代表。
1935年以210kg浮力的试验模型证实了磁悬浮。
1969年与慕尼黑的克劳斯-马菲股份公司合作, 制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常导吸浮型磁悬浮列车。 1979年,汉堡国际交通博览会,展出了一段 900米长的TR磁浮铁路示范线。
磁悬浮列车分类
常导
按电磁铁种类 超导 电磁吸引式悬浮(EMS) 永磁力悬浮(PRS) 感应斥力悬浮 (EDS)
常导型磁悬浮列车的导向系统
导向系统是一种侧向 力来保证悬浮的机车 能够沿着导轨的方向 运动。必要的推力与 悬浮力相类似,也可 以分为引力和斥力。 在机车底板上的同一 块电磁铁可以同时为 导向系统和悬浮系统 提供动力,也可以采 用独立的导向系统电 磁铁。
磁悬浮列车的优点
最高速度可达每小时500公里以上,
磁悬浮列车的缺点
断电后磁悬浮的安全保障措施仍然没有得到完 全解决。一旦断电,磁悬浮列车将发生严重的 安全事故。磁悬浮列车突然情况下的制动能力 不可靠,不如轮轨列车。 强磁场对人的健康,生态环境的平衡与电子产 品的运行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
在真空管道中 运行磁悬浮列 车是未来磁悬 浮列车的发展 方向之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真空管道中,磁 悬浮列车速度更快, 行驶更平稳,安全 系数更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的磁悬浮线路诞生在中国,就是上海磁悬浮 线路,前面已经做了介绍。但是这条线路建成后,发展磁悬浮高铁 的路线在中国就被无情地抛弃了。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磁悬浮线路造价高。当年争议京沪高铁是上磁悬浮,还是上 轮轨的时候,京沪高铁 1300公里线路,磁悬浮的预算大约是 6000亿 人民币,而轮轨磁悬浮的造价大约是 1300 亿人民币(后来实际建成 的时候是5200亿人民币)。
3.推进装置
磁悬浮列车 是一种利用磁极 吸引力或排斥力 悬浮的高科技交 通运输工具; 排斥力或吸引 力将列车悬浮 起来;
通电后,地面线 圈产生的磁场极性 与列车上的电磁体 极性总保持相同, 两者“同性 相斥”,排斥 力使列车悬浮 起来;
吸力式磁悬浮列车无论是静止 还是运动状态,都能保持稳定 悬浮状态。
磁悬浮列车的构造
1.悬浮系统:主要依靠轨道底部线圈和车载的电磁铁之间 产生电动斥力或着吸引力实现的。 2.导向系统:主要依赖于轨道侧壁线圈和车载电磁铁相互 作用来实现,导向装置就是把左右导向线圈进行电气连接,
使得当列车位于轨道正中时,导向线圈的电流为 0 ,偏离正 中位置时,则及时供给相应的导向电流,此时,车上超导磁 体的磁场与轨道两侧的导向电流的磁场相互作用的导向力, 使列车重新回到轨道正中位置。
磁悬浮超导:表示采用的超导体,该导体的电阻为零 磁悬浮常导:表示采用的普通导体,该导体的电阻不为零
磁悬浮铁路
磁悬浮列车的原理
我们知道两个相互平行的线圈电流方向相同时就相互吸引, 反之相互排斥,如果把许多电流方向相同的线圈分别安装 在列车和轨道上,列车就会悬浮起来;同样在列车和轨道 的适当位置分别安装许多电流方向相反的线圈,由于相互 排斥可以使列车前进。 简单来说,磁悬浮列车原理就是“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公路上的声音反射屏
超导体不仅是电阻为零的理想导体,而且也是一个理想的抗磁体。 在样品进入超导态的瞬间,穿过样品的磁通量突然全部被排斥出去了,这表明,只 要样品处于超导态,它就始终保持内部磁场为零,外部磁场的磁力线统统被排斥到体外, 使磁场受到畸变。这种将磁场完全排斥于体外的性质,称为完全抗磁性。这种现象叫做 迈斯纳效应。
是陆上最快的交通工具,日本的 ML500曾创下时速571千米的陆面 交通工具的世界最高纪录。
磁悬浮列车的速度只受限于 空气阻力,比普通列车受限 于轮轨间的摩擦力小得多,
速度愈大排斥力就愈大,当速度 超过一定值(80千米/小时)时, 列车就脱离路轨表面,最大距离可 达数厘米以上;
由于采用大气隙悬浮,即使车体 稍许不平衡,或车体与轨 道少许对 不准,或轨道上有冰雪之类杂物, 均不影响列车运行的安全性;
利用吸引力提起物体,利用排斥力托起物体,两种力都能 够使物体处于悬浮状态。利用磁的吸引力使车辆浮起来的 磁悬浮列车,用的是 T形导轨,车辆的两侧下部向导轨的 两边环抱,导轨底部安有钢板,在车辆的下部装有金属线 圈,当电流从线圈中流过时,能产生磁场,这就是电磁铁。 钢板在上,电磁铁在下,电磁铁的强大磁力吸引车辆向上, 吸引力与车辆重力平衡时,车辆就悬浮在导轨的上方。
第二,轮轨技术实现突破之后,磁悬浮的相对优势已经不明显了。 按照当年京沪高铁的研究,如果采用磁悬浮可以实现420公里时速, 最快大约需要 3小时;如果采用轮轨可以实现 380公里时速,最快大 约3小时25分钟。为了25分钟多花几千亿,显然划不来。
磁悬浮列车分为常导型和超导型两大类
常导型也称常导磁吸型,以德国高速常导磁浮列车transrapid为代表, 它是利用普通直流电磁铁电磁吸力的原理将列车悬起,悬浮的气隙较小, 一般为10毫米左右。常导型高速磁悬浮列车的速度可达每小时 400~500 公里,适合于城市间的长距离快速运输。 超导型磁悬浮列车也称超导磁斥型,以日本MAGLEV为代表。它是利用超 导磁体产生的强磁场,列车运行时与布置在地面上的线圈相互作用,产 生电动斥力将列车悬起,悬浮气隙较大,一般为100毫米左右,速度可达 每小时500公里以上。这两种磁悬浮列车各有优缺点和不同的经济技术指 标,德国青睐前者,集中精力研制常导高速磁悬浮技术;而日本则看好后 者,全力投入高速超导磁悬浮技术之中。
(一般为1—10cm),因此运行 安全、平稳舒适、无噪声,可以实 现全自动化运行。
磁悬浮列车路轨的寿命是80年, 普通路轨只有60年。
不用机械力来实现传统铁路中的 支承、导向、牵引和制动功能; 运行中的磁浮列车与线路 之间没有机械接触或大大避免 机械接触,无接触、无摩擦, 因此可以比轮轨铁路更经济地达到 较高速度(400-550公里/小时)
且按飞机的防火标准配置设施, 是一种高安全度的运输工具; 磁浮列车伸出两只“胳膊”,紧紧 将轨道梁抱住,实现了列车与铁轨一 体化,根除了出轨、颠覆的可能;
由于磁悬浮列车是轨道上行驶, 成为“无轮”状态,几乎没有轮、 轨之间的摩察,时速高达几百公里; 磁悬浮列车可靠性大、维修 简便、成本低,其能源消耗仅是 汽车的一半、飞机的四分之一; 一列乘载百人的磁悬浮列车, 只要75千瓦的功率, 就能使行驶 速度达到每小时50O公里以上;
全程高架
如果要修一条从北京到天津的 高速公路,投资300-400亿人民币 足够,而修一条磁悬浮铁路,
1厘米400元
上海的磁悬浮铁路西起上海地铁 二号线龙阳路车站,东到浦东国 际机场一期航站楼; 正线全长30公里;乘客只需短 短8分钟便可从东海之滨的浦东 机场到达上海市区。
列车头部的电磁体N极被安装在靠前一点的轨道上的电磁 体S极所吸引,同时又被安装在轨道上稍后一点的电磁体 N极所排斥。列车前进时,线圈里流动的电流方向就反过 来,即原来的S极变成N极,N极变成S极。循环交替,列 车就向前奔驰。 吸力式是利用两个磁铁异性相吸的原理,将电磁铁置于轨 道下方并固定在车体转向架上,两者之间产生一个强大的 磁场,并相互吸引时,列车就能悬浮起来.这种吸力式磁悬 浮列车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状态,都能保持稳定悬浮状态. 这次,我国自行开发的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就属于这个类型. 磁悬浮列车是现代高科技发展的产物.其原理是利用电磁力 抵消地球引力,通过直线电机进行牵引,使列车悬浮在轨道 上运行(悬浮间隙约1厘米).
轨道上的直线同步电动机的 定子线圈实行分段供电; 只有列车经过的路段,才能接通电 源供电,杜绝了追尾撞车的可能; 在中央控制室统一操作,虽然端坐 一位司机,仅对顾客起安慰作用;
磁悬浮列车时速达300公里以上时噪 声只有65.6分贝,仅相当于一个人 大声地说话,比汽车的声音还小; 公路两侧 或一侧安 装的声音 反射屏;
但是日本规划的实际运营的磁悬浮高铁线路,却因为造价高等原因, 一直没有获得批复。但是日本在发展磁悬浮高铁上面是打不死的小 狗,2013年8月,日本再次启动连接东京到名古屋的中央新干线项目, 力争 2027年开通;并扬言将在 2045年建成东京到大阪的磁悬浮线路。 日本这次在山梨线做的63公里磁悬浮列车试验就是为中央新干线。
电动机的“转子”布置在列车上, 将电动机的“定子”铺设在轨道上; 通过“转子”与“定子”间的相互 作用,将电能转化为前进的动能;
v
列车头的电磁体(N极)被轨 道上靠前一点的电磁体(S极)所 吸引,同时被轨道上稍后一点的 电磁体(N极)所排斥; 列车前进时,线圈的电流方向就反 过来,原来S极变成N极,N极变成S 极循环交替,列车就向前奔驰;
这种磁悬浮列车车厢的两侧,安装 有磁场强大的超导电磁铁. 车辆运行时, 电磁铁的磁场切割 轨道两侧安装的铝环, 使铝环产生 感应电流,同时产生一个同极性反磁 场,将车辆推离轨面在空中悬浮起来. 车静止时,没有磁场和铝环的切割 作用,车辆不能产生悬浮,只能像飞机 一样用轮子支撑车体.当车辆在直线 电机的驱动下前进,时速达到80公里 以上时,车辆才能悬浮起来;
磁悬浮列车简介: 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靠磁悬浮力(即磁的吸力和斥力)来推动的列
车。由于其轨道的磁力使之悬浮在空中,行走时不同于其他列车
需要接触地面,因此只受来自空气的阻力。磁悬浮列车的速度可 达每小时400公里以上,比轮轨高速列车的380多公里还要快。磁 悬浮技术的研究源于德国,早在1922年,德国工程师赫尔曼·肯 佩尔就提出了电磁悬浮原理,并于1934年申请了磁悬浮列车的专 利。1970年以后,随着世界工业化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为 提高交通运输能力以适应其经济发展的需要,德国、日本等发达 国家以及中国都相继开始筹划进行磁悬浮运输系统的开发。我国
第一辆磁悬浮列车2003年1月开始在上海运行。
磁悬浮列车的发展
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线路是英国的伯明翰国际机场线,1984年建成使 用,全长600米,后来因为可靠性问题,被放弃了,改成了单轨列车。 德国曾在80年代于柏林铺设磁悬浮列车系统,长度1.6公里,于1989 年8月开始试验载客,1991年7月正式服务。两德统一后,也废弃了。 后来德国终于又建了一条试验线,2006年9月22日,德国拉滕—德尔 彭的磁悬浮试验线上还发生了脱轨事故,造成了25人死亡,4人重伤。 这进一步影响了磁悬浮列车技术在德国的推广。德国日前仍没有一条 商业运营的磁悬浮线路,甚至在德国媒体界,把磁悬浮列车技术称为 “昂贵的高科技玩具”。 日本的磁悬浮技术开始于1962年, 1982年11月,磁浮列车的载人试 验获得成功。1997年全长18.4公里的日本山梨磁悬浮试验线建设并开 始运行试验,2003年日本3辆编组的MLX01磁悬浮列车创造了581公里 的世界纪录。
将列车悬起,悬浮的气隙较小,一般为 10毫米左右.常导型高速磁悬浮列车 的速度可达每小时400~500公里,适 合于城市间的长距离快速运输. 电动机的“转子”布置在列车上, 将电动机的“定子”铺设在轨道上; 通过“转子”与“定子”间的相互 作用,将电能转化为能将线圈变成电磁体,由于它与列 车上的电磁体的相互作用,使列车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