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分析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分析一、教材概述《音乐鉴赏》是高中音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的重要教材之一。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为目标,通过系统的音乐知识和音乐作品学习,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音乐的内涵和形式,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水平,激发他们的音乐兴趣,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文化艺术素养的目的。
二、教材内容1. 基础知识部分《音乐鉴赏》教材首先介绍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元素,包括音高、音色、节奏、和声、音乐形式等内容。
通过对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了解音乐的结构和表现手法,为后续的音乐作品分析打下基础。
2. 音乐作品分析部分《音乐鉴赏》教材囊括了世界各个时期、各个风格的音乐作品,涵盖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多种类型。
教材以音乐作品的鉴赏为主线,通过对各种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特点、表现手法等内容,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3. 音乐历史部分《音乐鉴赏》教材还介绍了音乐的历史发展和重要作曲家、音乐家的生平和代表作品,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发展脉络和各个时期音乐的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
三、教材特点1. 多样性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选取了多种类型、多个时期的音乐作品,涵盖了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多种风格,丰富多彩,能够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的欣赏能力。
2. 实用性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音乐鉴赏能力,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帮助学生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情趣。
3. 综合性《音乐鉴赏》教材不仅介绍了音乐的基础知识和音乐作品分析,还包括了音乐历史的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全面地了解音乐的内涵和发展历程,提高他们的文化艺术素养。
四、教材优缺点分析1. 优点* 多元化内容,覆盖了各种类型、各个时期的音乐作品,能够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 实用性强,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音乐音乐鉴赏与分析

音乐音乐鉴赏与分析音乐是一门艺术,它具有唯美的旋律、丰富的音色和深刻的情感表达。
音乐不仅仅是一种听觉享受,更是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和理解的一门艺术形式。
如何进行音乐鉴赏与分析,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一、音乐鉴赏的基础知识1. 音乐元素的了解音乐有着丰富多样的元素,包括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
在音乐鉴赏中,我们需要学会辨别并理解这些元素对音乐作品的影响。
比如,旋律可以表达情感,节奏可以带来节奏感,和声可以创造层次感,音色可以给听众带来不同的听觉享受。
2. 乐器与演奏技巧的认识各种乐器和演奏技巧都会对音乐作品的表现产生重要影响。
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不同,各自擅长演奏的音乐风格也不同。
了解乐器的特点以及演奏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表达方式。
3. 音乐的历史和流派了解音乐的历史和流派也是音乐鉴赏中的重要内容。
不同时期的音乐有着不同的特点,不同流派的音乐也有着各自的风格。
了解音乐的历史背景和流派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二、音乐鉴赏的方法与技巧1. 用心聆听音乐鉴赏首先需要用心聆听,真正投入到音乐中去。
我们可以选择一段安静的时间,找一个安静的环境,闭上眼睛专注于音乐,全身心地感受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
这样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音乐的表达。
2. 对比与分析对比不同音乐作品或不同版本的同一曲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差异和发展趋势。
同时,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可以从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方面来分析音乐作品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3. 了解背景故事有些音乐作品有着明确的背景故事或灵感来源。
了解这些背景故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意图和表达方式,从而更深入地欣赏音乐。
三、音乐分析的步骤1. 音乐结构分析音乐作品通常由不同的乐章或片段组成,每个乐章之间有着明确的关系和转换方式。
音乐结构分析旨在理解音乐作品整体的构架以及各个乐章之间的关系。
2. 音乐元素分析音乐元素是音乐作品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旋律、节奏、和声和音色等。
《音乐作品鉴赏》重点知识点梳理

《音乐作品鉴赏》第一章重点知识点梳理音乐的基本要素是指音乐构成的各种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和声、旋律和主题。
这些基本要素相互配合,形成一种能够表情达意的音乐。
一、音乐鉴赏的能力:对音乐音响的辨(对音乐的音高、节奏、力度、音色等基本要素的辨别)对音乐音响的感受能力别能力(旋律感、节奏感、多声部的音乐感以及对乐曲结构的整体感知)对音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二、音乐的起源鸟鸣说、语言学说、劳动学说三、音乐的要素1、音高:指各种不同高低的乐音,即音的高度。
由发音体震动的频率(震动的次数)所决定,频率次数多则“音高”,频率次数少则“音低”。
音乐中的音高一般以钢琴音域的5个八度为限2、不同音高对人们情绪的影响高音使人情绪高涨(具有明亮、清脆、尖锐的特性,使人有单薄、紧张之感)中音使人有相对平静的感觉(使人感到松弛、舒畅)低音使人情绪压抑(使人感到沉重阴暗)1、音色:音的色彩,也称音质或音品,决定于泛音的数量和强度。
大体可分为乐器音色与人声音色两大类。
2、乐器音色西洋管弦乐器、民族管弦乐器、现代电声乐器(不同乐器和它们的不同音色特征的鉴别能力;更好地鉴赏作曲家在使用乐器和乐器组合时的表现目的)3、人声音色童声、男声、女声(高音、中音、低音)1、节奏:音与音在进行中连续或间断时间长短的现象。
在节拍的基础上,由各种不同时值的音符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多样化的形态2、节拍:相同时值的强拍与弱拍有规律地、周期地反复单拍子——每一个小节只有一个强拍复拍子——每一个小节有一个强拍和一个以上的次强拍3、节奏与节拍的区别:节奏具有多样性,在某种节拍基础上,不同时值的音组织形成灵活的、千变万化的形式;节拍具有均匀性,是强弱规律性的反复交替1、旋律:是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若干乐音的有组织、有节奏的和谐运动。
建立在一定的调式和节拍的基础上,按一定的音高、时值和音量所构成的,具有逻辑因素的单声部进行的,称曲调。
2、旋律线的类型(1)波浪式(大波浪、小波浪)(2)直线上升式(3)直线下降式(4)水平式3、影响旋律的因素(1)受到时值、音高、和声、节奏节拍的影响(2)演奏方式的影响圆滑的、连续的演奏/演唱给人抒情、连贯的感觉;短促、分离的演奏/演唱给人欢快的、跳跃的感觉1、和声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音按一定的法则同时发声而构成的音响组合。
中班音乐鉴赏欣赏经典的音乐作品

中班音乐鉴赏欣赏经典的音乐作品音乐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中班的孩子而言,音乐鉴赏既能增进他们的审美情操,又可以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在中班教学中,经典的音乐作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让孩子们更好地欣赏和了解音乐的魅力。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适合中班音乐鉴赏的经典音乐作品。
1. 莫扎特《小星星变奏曲》这是一首世界著名的钢琴曲,以莫扎特的《小星星变奏曲》作为基础。
这首作品旋律简洁明快,容易让孩子们产生共鸣。
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用手指弹奏,或者在音乐播放时随着旋律舞动身体,让他们体验音乐的魅力。
2. 贝多芬《欢乐颂》《欢乐颂》是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它的音乐节奏欢快、高亢,能够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的力量。
教师可以播放这首曲子并引导孩子们共同跳舞,或者让他们用简单的乐器伴奏,增强孩子们对音乐的参与感。
3. 肖邦《雨滴前奏曲》这是一首非常细腻动听的钢琴曲。
教师可以播放这首曲子,然后展示雨滴的图片,让孩子们通过音乐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还可以让他们用简单的乐器模仿雨滴的声音,培养他们对音乐的观察和创造力。
4. 圣桑《天鹅》《天鹅》是一首非常婉转悠美的小提琴独奏曲,能够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的柔美与优雅。
教师可以选择播放这首曲子,然后请孩子们观察图画中的天鹅,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现音乐中描绘的天鹅翩翩起舞的场景。
5. 舒伯特《冬之夜》这首作品描绘了冬天中的宁静与美丽,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通过听音乐来感受寒冷的季节。
同时,教师还可以用一些简单的器乐来模仿下雪的声音,让孩子们通过身体运动来表现雪花飞舞的场景。
通过引导孩子们欣赏这些经典的音乐作品,可以让他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增强对音乐的理解和感知能力。
在中班教学中,音乐是一种强大而富有表达力的语言,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表达自己的感受。
所以,让孩子们从小就培养对音乐的喜爱和鉴赏能力,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音乐鉴赏的评价标准

音乐鉴赏的评价标准
音乐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有不同的类型和风格,每种类型
和风格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那么如何用一种客观、准确、丰富的评价标准来对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进行鉴赏呢?以下是一
些常用的音乐鉴赏的评价标准:
1. 声音质量:音乐的声音质量是最基础的评价标准之一,包括
音乐的音色、音调、音量、音质等。
好的音乐应该有清晰、明亮、
舒缓、温暖的音色,正确而和谐的音调,适度的音量和高质量的音质。
2. 表现能力:音乐家在演奏音乐时需要有非常高的表现能力,
这也是评价音乐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演奏者的情感表达能力、技
巧水平、节奏感、音乐感、配合等等。
3. 创意:好的音乐不仅要有高超的演奏技巧,还要有创意性,
体现作曲家或演奏者对音乐的深入理解和巧妙运用。
创意性可以表
现在细节处,如音乐的融合、创新,旋律的独特性等。
4. 组成结构:音乐作品的结构是音乐表现形式的基础,评价一
个音乐作品,也要考虑其结构合理性、口感或情感的连贯性等因素。
5. 历史和文化价值:音乐是一种文化产品,它的评价标准也应
该包含历史和文化价值的考量,如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文化精神、反
应社会文化的特点和时代背景等。
以上是常用的音乐鉴赏的评价标准,各个标准各有特点,应该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价。
同时,音乐的鉴赏也是一种感性和主观的
过程,因此在评价音乐时,我们也要考虑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
音乐鉴赏步骤及方法介绍

音乐鉴赏步骤及方法介绍
1. 基本概念的了解
在进行音乐鉴赏之前,了解一些音乐基本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概念包括音符、节拍、旋律、和声、音色等。
通过了解这些基本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和表达。
2. 了解作曲家和音乐作品的背景
作曲家和音乐作品的背景对于鉴赏音乐也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作曲家的生平、时代背景、创作意图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和情感表达。
3. 仔细聆听音乐作品
鉴赏音乐首先要进行仔细的聆听。
可以多次聆听同一首音乐作品,注意作品的整体结构、旋律、和声、节奏等方面的细节。
同时也要注意音乐作品所带给你的情感和感受。
4. 分析作品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对于一首音乐作品,可以进行结构和表达方式的分析。
结构分析包括乐章划分、主题的变化和呈现等。
表达方式分析包括音乐的
情感表达、技巧运用等方面。
通过分析作品的结构和表达方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5. 和声分析
和声是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和声的特点和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
可以关注和声中的和弦进行和音型等方面进行分析。
6. 文化背景的考察
音乐作品与其所处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了解音乐作品所代表的文化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可以考察作品所属的音乐流派、音乐风格以及其历史和社会背景。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音乐鉴赏步骤及方法介绍,通过这些步骤和方法,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进行音乐鉴赏,享受音乐带来的美妙。
《音乐鉴赏》课程标准

《音乐鉴赏》课程标准
音乐鉴赏课程标准
1. 课程目标
-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 培养学生对不同音乐流派的欣赏能力
- 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的能力
- 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观
2. 课程内容
- 音乐基础知识:音符、音阶、调式等
- 音乐流派: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
- 音乐作品欣赏:选取代表性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音乐历史:介绍音乐的发展历史和重要音乐人物
- 音乐表演: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表演和展示活动
3. 课程要求
- 学生需要具备基本的音乐知识和音乐理论基础
- 学生需要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活动
- 学生需要完成相关的作业和项目任务
- 学生需要参加音乐演出和音乐会等相关活动
4. 评估方式
-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 课堂测试:对学生对课程知识和理解掌握程度的考查- 项目作业:让学生进行音乐作品分析和创作等任务- 考试:对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综合评估
5. 参考教材
- 《音乐鉴赏入门》
- 《音乐鉴赏导论》
- 《音乐的人类学》
6. 参考资源
- 音乐欣赏网站和应用程序
- 音乐节目和音乐会
- 音乐院校和专业音乐教师的讲座和指导
以上为《音乐鉴赏》课程标准的简要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扩充。
音乐欣赏:品味与鉴赏

音乐欣赏:品味与鉴赏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声音的组合和情感的传递,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音乐欣赏,即品味与鉴赏音乐的过程,不仅是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更是一种文化修养和情感体验的体现。
一、音乐欣赏的准备1. 了解音乐类型:不同类型的音乐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爵士乐等。
了解音乐类型有助于更好地欣赏音乐的独特魅力。
2. 聆听经典作品:选择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进行聆听,通过反复品味,逐步形成对音乐的审美观。
3. 学习基础知识: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
二、音乐欣赏的过程1. 感官体验:聆听音乐时,调动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使自己完全沉浸在音乐所营造的氛围中。
2. 情感共鸣:尝试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与创作者产生共鸣。
有时,一首歌可能引发我们对过去、现在的思考,或是对未来的憧憬。
3. 品味细节:关注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等细节,品味音乐的独特韵味。
4. 欣赏背景: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来欣赏音乐,避免外界干扰。
同时,关掉不相关的节目,全神贯注地品味音乐。
5. 比较欣赏:将不同的音乐作品进行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异,从而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多样性。
三、音乐欣赏的提升1. 提升审美:通过不断地欣赏音乐,逐渐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形成独特的音乐审美观。
2. 培养情感:音乐能够传递情感,通过欣赏音乐,培养自己的情感体验,丰富精神世界。
3. 分享交流: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音乐欣赏体验,交流对不同音乐作品的看法,可以获得更多的启示。
4. 提升音乐素养:阅读音乐理论书籍,参加音乐讲座和培训,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从而更好地欣赏音乐。
总的来说,音乐欣赏是一种个性化的体验过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但通过了解音乐类型、聆听经典作品、学习基础知识、调动感官、情感共鸣、品味细节等步骤,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音乐,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丰富精神世界。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提升审美、培养情感、分享交流、提升音乐素养等方式,使音乐欣赏更加深入和全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鉴赏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生活中所有美好的事物,无论它是以何种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其意境和美的感觉都是相通的,比如:文字是以纸张或网络为载体,作者用神奇的方块汉字描述了自己的感悟和内涵,给人以美的享受;舞蹈是以肢体的语言,配以欢快或忧伤的乐曲,舞者将自己的情感和感触展现出来,给观众以动态的美的享受。
而音乐的语言,则是通过跳跃的音符,跌宕起伏的旋律,或欢快,或忧伤,或激昂,或悲壮!我认为,一部好的音乐作品,有着更强的艺术感染力,它可以吹响战斗的号角,也可以唤回迷失的灵魂;它可以是气势恢弘的交响乐,也可以是温柔缠绵的小夜曲;它可以是一首温婉的小诗,也可以是一首犀利的檄文。
它可以波动心弦,也可以撼动心潮。
……
而在我所听过的乐曲当中,我认为只有《梁祝》这首小提琴协奏曲具备上述的任何一种特质。
是的,它既是一曲缠绵哀婉的爱情颂歌,又是一部慷慨悲壮的爱情悲剧。
不知多少次夜深人静时,用心聆听这首《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总会被它那优美的曲调打动,心儿不知不觉中总会随着音符的跳跃而颤动不已,总会沉浸陶醉在那美妙的天籁之音里……这首《梁祝小提
琴协奏曲》取材于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用奏鸣曲式完成,乐曲的开头用长笛吹出了优美动人的鸟鸣般的华彩旋律,接着,双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题,展示出一幅风和日丽、春光明媚、草桥畔桃红柳绿、百花盛开的画面。
小提琴一遍又一遍地奏响爱情的主题旋律,缠绵悱恻,优美动人的旋律,仿佛是在诉说着那段心心相印,耳鬓厮磨,剪影共读整三载的同窗生活。
下面介绍下梁祝创作的背景。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陈钢与何占豪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时的作品,作于1958年冬,翌年 5月首演于上海获得好评,首演由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
题材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依照剧情发展精心构思布局,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单乐章,有小标题。
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为主要内容。
全曲大概二十六分钟,首先五分钟叙述梁祝爱情主题,然后是快乐的学校生活,接著十八相送。
从十分钟开始进入第二段,祝英台回家抗婚不成,楼台会,最后哭灵。
第二段和第一段长度差不多,大约十一分钟。
最后一段则是化蝶,是主题再现。
曲子开始几声拨弦声接著长笛,好像在云端的感觉,以此来揭开序幕,有如从天上俯瞰人间,拨开云层,人物景象由模糊慢慢变得清楚。
首先由小提琴奏出主题,二长二短加上一个结束句,绵绵长长,
幽幽远远,仿佛祝英台在身旁说著昔日的故事。
然后在低音重复一次主题,回到人间落了实。
管弦乐总奏主题,景象全明白了。
大提琴代表的梁山伯也出现了,两人情意绵绵,大小提琴和鸣奏著主题,渐渐的小提琴主导旋律并引进管弦乐再强调一次。
等乐音渐歇,木管接续旋律慢慢落下。
小提琴独奏深情舒缓带点内省的音色,表示祝英台对将来疑虑不安,但还是坚定相信自己。
勇敢去爱吧!情绪轻快,笛声嘹亮,大提琴也婆娑起舞,有如风光明媚三月天两人春游。
小提琴展现技巧,风华绝代。
学业完成了,祝英台要返回故里,十八相送,英台欲言又止,山伯难分难舍,过了一山又山,英台借水里鸳鸯,借观音大士,借山中樵夫,如此种种都未能点化憨厚老实的梁山伯,只有把他比做那只呆头鹅,乐曲中小提琴悠扬缠绵的独奏将英台那种似嗔非嗔,又爱又怨的娇态表现的淋漓尽致……
慢慢的,一声低沉严厉的声音传来,这是以祝父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的怒吼声,一声急过一声,一声强过一声,暴风骤雨一般劈天盖地的席卷而来。
突阴森可怕的大锣与定音鼓以及惊惶不安的小提琴,把我们带到这场悲剧的斗争中,在这里用铜管这种乐器来代表那股恶势力的粗暴和无情,小提琴奏出的曲调显现出祝英台哀怜悲愤的反抗,但是,很快就被那阵凶猛的铜管声淹没了,紧接着,小提琴转为低音,急促而又坚定,表现出祝英台誓死拒婚的场面。
两种声音交相奏出最强烈的音符。
锣鼓齐鸣,刺耳的声音惊心动魄。
我们仿佛看到了那场
激烈而又严酷的场景,矛盾冲突在此时达到了高潮……
冲突的高潮落下帷幕后,楼台相会,大提琴一声声,缓慢低沉,幽怨哀绝,小提琴一声声,如泣如诉,高亢凄厉,仿佛是祝英台在向梁山伯诉说离情别恨,诉说绵绵不绝的情意。
那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绝望,欲哭无泪的愤懑,在此时,全都用音乐的语言展现了出来,终于,梁山伯在楼台会之后,忧愤交加之下,溘然长逝。
在这段中,二人楼台相会互诉衷肠。
这时大提琴与小提琴开始“一问一答”。
这段旋律缠绵悱恻,如泣如诉;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答,时分时合,把梁祝相互倾述爱慕之情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
接下来,乐曲直转急下,作者采用了越剧中嚣板的手法,奏响了祝英台对父亲的不满,发出对风霜血剑严相逼的封建势力的血泪控诉。
此时,祝英台在梁山伯坟前哭灵,哭的昏天黑地,哭的柔肠寸断,碎奏、断奏哀痛欲绝的旋律,有哭声,有跪行,其中还有些回忆片段。
突然,天空中电闪雷鸣,大概是她的哭声感动了上天,才会让山伯的坟墓裂开了一个口子,渐渐的,英台的泪眼开了,哭声歇了,心意已决,在悲愤低音锣声中,她纵身投入那突然爆开的坟墓中自尽,音乐同时推向又一个高潮……
他们坚贞不渝最终以悲剧性的结局结束了,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坟墓中飞出一对行影相随,不弃不离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自
由飞翔。
作品的再现部正是在轻盈飘逸的弦乐的衬托下,再现爱情的主题,在最后这段中,没有悲痛,没有忧伤,只有优美欢快的那只“化蝶”乐曲,仿佛在给我们讲述着一段感人肺腑的爱情传说,“……楼台一别恨如海,泪然双翅身化彩蝶翩翩花丛来,千古传诵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
下边是关于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填词
梁祝——化蝶
——根据小提琴协奏曲填词
刘周
花谢花开无时尽,
年年花间觅仙踪;
瑶池泪洒化蝶恨,
天上人间侬伴君;
此生不与知音共,
朝朝暮暮掩愁容;
同窗早已心相许,
楼台再会诉衷情;
可怜十八送别时,
君岂知侬是女儿身,
未解侬痴情;
楼台依依不忍分,
君死何忍我独存;
魂魄在天已化蝶,双飞愿争万世春。
(注:侬,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