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特征及技能大揭秘

合集下载

2011年高考湖北英语阅读分析

2011年高考湖北英语阅读分析

2011年湖北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分析:
2011年湖北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短文总长在1900字左右,并无太多刁钻题目出现,总体上讲难度相对往年要低。

今年高考所选的五篇阅读题材分别是故事、自然、环保、书评、科学,体裁分别为记叙文、说明文、记叙文、说明文、说明文。

选材上与往年差异不大。

在题型设置上今年较往年也没有大大的不同,今年的事实细节题9道,推理判断题7道,猜测题意题和主旨大意题各2道。

与往年各题型比例47%,28%,13% ,12%基本一致,应该说各项能力的考查是还是很全面的。

今年的阅读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是今年每个题的选项的模糊性更高,对考生推理判断以及paraphrase能力要求有所加强。

从这次的试题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训练学生对关键词的敏感度
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同学们解题的过程其实也是解码的一个过程,让学生了解出题人的命题意图,会是考生善解题意,从而提高在考试中的成绩。

比如B篇57题:Researchers are sure that wolves often howl to__这里题干的sure其实是和短文倒数第二段的clear对应的,所以尽管没有在原文中找到researcher也可以确定答案。

C篇59题:The main way of handling waste in a green manner in Edinburgh is__题干的main又与原文中的largely是对应关系。

这样的例子在试题中还有很多。

2011英语阅读

2011英语阅读

2011英语阅读摘要:1.了解2011年英语阅读的背景和重要性2.分析2011年英语阅读的材料特点3.总结2011年英语阅读的答题技巧和策略4.评估2011年英语阅读的难度和表现5.提供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建议正文:一、了解2011年英语阅读的背景和重要性2011年的英语阅读考试在当年是全国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考查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阅读理解部分占总分的很大比重,因此掌握英语阅读技巧对于高考英语成绩的提升至关重要。

二、分析2011年英语阅读的材料特点1.文章题材:2011年英语阅读的文章涵盖了多种题材,包括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

2.文章难度:总体来说,2011年英语阅读的文章难度适中,适合大部分高中生阅读。

3.词汇量:文章中的词汇相对丰富,但绝大部分都是高中阶段所学词汇,有利于学生展示自己的词汇积累。

4.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清晰,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观点。

三、总结2011年英语阅读的答题技巧和策略1.快速浏览:在开始答题前,先快速浏览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和结构,为后续答题奠定基础。

2.细读题目:认真阅读每个问题,理解题目要求,有针对性地寻找答案。

3.答案筛选:对于多选题,要仔细分析每个选项,排除错误选项,选择正确答案。

4.时间分配:合理分配答题时间,确保每个题目都有足够的时间思考。

四、评估2011年英语阅读的难度和表现2011年英语阅读的难度适中,学生可通过认真复习和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获得较好的成绩。

从历年高考英语阅读的难度趋势来看,英语阅读的难度逐年上升,因此考生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五、提供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建议1.增加词汇量:通过背诵单词、阅读英文文章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词汇量。

2.提高阅读速度:通过大量阅读英文文章,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3.培养阅读习惯:每天花一定时间阅读英文文章,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学习阅读策略: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果。

2011年英语一阅读理解难度

2011年英语一阅读理解难度

2011年英语一阅读理解难度摘要:一、引言二、2011年英语一阅读理解的难度概述三、难度体现在哪些方面1.文章篇幅较长2.文章内容复杂3.题目设置更具挑战性四、应对策略1.提高词汇量2.加强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3.学会分析题目和文章的联系五、总结正文:英语阅读理解是英语考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许多考生来说,2011年的英语一阅读理解难度较高。

本文将对这一难度进行详细分析,并提供一些应对策略。

一、引言2011年英语一阅读理解难度较高,主要体现在文章篇幅较长、内容复杂以及题目设置更具挑战性等方面。

这对于许多考生来说无疑增加了考试的难度和压力。

二、2011年英语一阅读理解的难度概述2011年英语一阅读理解的难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章篇幅较长:相较于其他年份,2011年英语一阅读理解的文章篇幅明显较长,考生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阅读和理解大量的信息。

2.文章内容复杂:文章所涉及的主题广泛,包括历史、科技、文化等多个方面,而且文章中的论述和观点较为深入,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

3.题目设置更具挑战性:题目不仅要求考生理解文章的内容,还要求考生能够分析文章的结构、论述方式等,这对考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应对策略面对2011年英语一阅读理解的难度,考生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提高词汇量:阅读理解的基础是词汇,考生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记忆,提高自己的词汇量,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加强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考生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练习,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和理解更多的文章内容。

3.学会分析题目和文章的联系:考生需要学会分析题目和文章之间的联系,通过题目中的关键词和文章中的关键信息,推测出题目的答案。

四、总结总的来说,2011年英语一阅读理解的难度较高,对考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1年英语一阅读理解难度

2011年英语一阅读理解难度

2011年英语一阅读理解难度【原创实用版】目录1.2011 年英语一阅读理解的难度概述2.影响阅读理解难度的主要因素3.阅读理解难度对考生的影响4.如何应对高难度的阅读理解正文2011 年英语一阅读理解的难度概述2011 年的英语一阅读理解部分相较于往年,被广大考生普遍认为难度较大。

文章题材多样,涉及文化、社会、科技等多个领域,且题目设置深入且具有挑战性。

考生们在应对这部分题目时,普遍感觉时间紧迫,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影响阅读理解难度的主要因素阅读理解难度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文章题材:不同题材的文章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要求不同。

文化、历史、科技等专业知识丰富的题材,由于考生的背景知识差异,会导致阅读理解难度增加。

2.文章长度:文章越长,阅读和理解的难度就越大。

因为长篇文章中,考生需要处理的信息量更大,对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题目设置:题目的难易程度也会影响阅读理解的难度。

一些深入挖掘文章细节、需要进行推理判断的题目,会增加考生的答题难度。

阅读理解难度对考生的影响阅读理解难度的增加,对考生的应试心理和实际成绩都有一定影响:1.加大考生的心理压力:面对难度较大的阅读理解题,考生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影响答题效果。

2.影响考生的答题速度和准确率:难度较大的阅读理解题,考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阅读和理解文章,可能会导致答题速度下降,影响其他部分的作答。

同时,难度较大的题目也容易导致考生答题错误,拉低整体得分。

如何应对高难度的阅读理解针对高难度的阅读理解题,考生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应对:1.增强阅读能力:通过多阅读、多练习,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增加对不同题材、难度文章的适应性。

2.提高答题技巧:学会使用排除法、推理法等答题技巧,提高答题准确率。

3.控制答题时间:在模拟考试中,要注意控制阅读理解的答题时间,避免因为某一题花费过多时间,导致其他题目答不完。

2011年英语一阅读理解难度

2011年英语一阅读理解难度

2011年英语一阅读理解难度摘要:1.2011 年英语一阅读理解难度概述2.阅读理解难度的影响因素3.阅读理解难度的具体表现4.对阅读理解难度的应对策略正文:【2011 年英语一阅读理解难度概述】2011 年英语一阅读理解难度被广大考生公认为较高。

文章题材多样,涉及文化、社会、科技等多个领域,考查了考生的语言知识、阅读技巧和思维能力。

此外,题目设置也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考生对文章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

【阅读理解难度的影响因素】阅读理解难度受多种因素影响,例如:文章类型、文章结构、词汇难度、题目设置等。

文章类型多样,包括说明文、议论文、叙述文等,不同类型的文章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不同的要求。

文章结构方面,有些文章结构复杂,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

词汇难度方面,2011 年英语一阅读理解题目中出现了一定数量的生僻词汇,给考生带来了挑战。

题目设置方面,题目类型多样,包括事实细节题、推理判断题、主旨大意题等,不同类型的题目对考生的解题能力有不同的要求。

【阅读理解难度的具体表现】2011 年英语一阅读理解难度的具体表现如下:1.文章篇幅较长,需要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获取关键信息。

2.文章结构复杂,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

3.词汇难度较高,出现了一定数量的生僻词汇。

4.题目设置多样化,需要考生具备全面的解题技巧。

【对阅读理解难度的应对策略】针对2011 年英语一阅读理解的难度,考生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提高词汇量,加强词汇记忆,尤其是生僻词汇。

2.培养快速阅读能力,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3.学习阅读策略,掌握不同类型文章的阅读技巧。

4.多做真题练习,熟悉题目设置,提高解题能力。

2011英语阅读

2011英语阅读

2011英语阅读摘要:一、引言1.介绍2011 年英语阅读的相关背景2.阐述英语阅读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二、2011 年英语阅读的主要内容1.阅读材料的多样性2.阅读技巧的培养3.阅读理解的提高三、2011 年英语阅读的教学方法1.教师引导下的自主阅读2.合作学习与讨论3.多媒体辅助教学四、2011 年英语阅读对学生的帮助1.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2.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3.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基础五、结论1.总结2011 年英语阅读的特点和优势2.展望未来英语阅读教育的发展趋势正文: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英语已经成为了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

在这种背景下,2011 年的英语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拓展知识面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2011 年的英语阅读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引言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还能拓宽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因此,对2011 年英语阅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2011 年英语阅读的主要内容2011 年的英语阅读涵盖了丰富的主题和题材,既有经典文学作品,也有现代通俗读物,更有涉及科技、社会、文化等领域的文章。

这使得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能欣赏到优美的英语文字,还能了解到各种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此外,2011 年的英语阅读教学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

通过指导学生运用略读、寻读、细读等不同的阅读策略,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能更高效地获取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2011 年英语阅读的教学方法2011 年的英语阅读教学采用了多种方法,如教师引导下的自主阅读、合作学习与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这些教学方法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阅读中,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适当的阅读材料,并给予指导和建议,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能够自主解决。

2011届高考英语 阅读理解解题技巧课件

2011届高考英语 阅读理解解题技巧课件

【解析】答案为 D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文章
根据文章细节内容,计算公式 为: (90-35)×5×1=275
【解析】答案为 C 。
根据文章图表,依次验证A、B、 C、D 四个答案的内容是否正确。 很易找出 C 符合图表内容。
三:词义猜测型
同义法 常在词或短语之间有并列连词
词 义 猜 测 型
and或or,它们连接的两项内容在含义上
CALORIES NEEDED PER DAY Baby Child aged 8 Man over 70 750 2,100 2,100 Office worker 2,700 Woman feeding baby 2,700 Boy aged 16 3,000
Q1) ____ calories are required to raise the temperature of 5kg of water from 35℃to 90℃.
A. 55 B. 175 C. 325 D. 275
Q2) Which statement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chart above?
文章 解释
A. A child aged 8 requires more than 3 times the amount of calories that a baby does. B. A boy aged 16 requires nearly twice the amount of calories that a boy aged 8 does. C. An office worker requires the same amount of calories per day as a woman feeding a baby does. D. A farmer requires nearly 1.5 times the amount of calories that an office worker does.

2011高考英语北京卷阅读理解题目点评(寇靖涵)

2011高考英语北京卷阅读理解题目点评(寇靖涵)

2011高考英语北京卷阅读理解题目点评北京新东方学校寇静涵一、传统阅读4篇分析2011年的北京高考英语卷中的阅读部分,在整体难度上可以说和各年份考题的难度持平。

从四篇文章的文体结构分配上,也和去年2010年的北京试卷阅读部分一样。

即,由一篇记叙文,一篇议论文和两篇说明文组成。

记叙文和议论文的难度都不大,记叙文核心要抓住最后一段的文章主旨,议论文在首段和每段首句的位置抓住作者的论点。

至于说明文,相对来说难度略有提升,不过在文章标题处和首段中重点抓住作者所说明的对象,对把握文章的核心思想就会特别有帮助。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每一篇具体阅读文章的特点。

第1篇文章,很明显是篇难度较小的记叙文。

从文章的标题就可以看出,即“I went to skydiving at 84”,接着作者说了在2001年的时候,她在她丈夫的帮助下,小尝试了一下skydiving,不过,but the experience turned out to be very dull. 后来,在2009年的June 11, 即2009年6月11号,作者终于实现了她的梦想。

记叙文的中心是整篇文章最为重要的东西!所有的细节都是为了同一个主旨而服务。

那么作者表明主旨的地方,大部分都在结尾,只有小部分记叙文文章的中心在开头。

同理,我们看到2011的高考真题也是这样,在文章的最后一句,作者表明了他通过叙述整篇文章而带给我们的道理,即“if there is something you want to experience, look into it.” 如果你这辈子想干什么,就尽去干吧!可以说,如果我们同学在做后面题目的时候,只要头脑里想着这一主旨,那么你的答案都会很靠谱,错误率比较低。

第2篇是一篇难度较低的说明文,也带有应用文的一些性质。

从文章结尾处,我们可以看到有明确的地址和电话信息。

从题目中我们能够看出来这是有关submission的事,“Submission Guideline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特征及技能大揭秘NMET“阅读理解部分要求考生能够读懂比较熟悉的日常生活话题方面的简短文字材料,例如公告、说明、广告,以及书报杂志中一般性话题的短文材料。

”该部分是对英语知识运用的考察,它是全卷篇幅最大、内容最多、计分最高、区分度最明显的一种题型。

因此考生很必要全面掌握其特点,并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

以下结合高考阅读理解特征,谈谈相关的英语阅读技能。

一、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命题原则与思路大揭秘命题原则:1. 阅读总量不少于2000个单词,篇数不少于四篇;2. 题材尽量多样化,包括日常生活,传说,人物,社会,文化,史地,科技,政治,经济等;3. 体裁尽量避免单一化,应包括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

命题思路:1.选篇:坚持多样化的原则。

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和议论文各占一定的比例。

在内容上强调贴近生活的原则,重视实用性。

当代阅读教学的主流越来越受思想中关于“超越语言本身”的观点和做法的影响,这就是说,阅读能力必须涉及“解决现实生活问题”这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2.语言:能够体现当代英语的特点,用词浅显,简练,生动活泼,语句富于变化,能有效避免冗长沉重。

常用词的深层或引申意义也处理得比较恰当,既不限于教材原义,又不涉及过于生僻的用法。

3.语篇逻辑:经得起推敲,与学生的阅读智能水平相吻合。

二、阅读理解考查内容与形式大揭秘《考试大纲》对阅读理解的主要要求是:1.掌握所读文章的主旨和大意以及用以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2.既理解具体的事实,也理解抽象的概念;3.既理解字面意思,也理解根据字面意思可以推断出来的没有明确说出的深沉含义,包括作者的态度、意图等;4.既理解某句、某段的意义,也理解全篇的逻辑关系,并据此进行推理和判断;5.既能根据文章所提供的信息去理解,也能结合中学生自己应有的常识去理解。

阅读理解主要考查形式主要有四大类:1.细节理解题。

即要求考生对阅读材料中的某一具体事实和细节进行理解。

这一题型常见的命题方式有:事实认定题、排序题图形辨认题、数字运算题等。

2.推理判断题。

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文章的字面意思,通过语篇逻辑关系,研究细节的暗示,推敲作者的态度,理解文章的寓意等。

推理判断题属于主观性较强的高层次阅读理解题。

3.主旨大意题。

该类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所读材料中心思想的概括。

其考察形式有很多,如概括标题、主题、中心思想等。

4.词义猜测题。

即要求考生根据一定的上下文猜测生词的词义。

三、2005年英语高考阅读理解形式特点大揭秘2005年全国高考16套试题阅读理解的设置基本上同往年一样:5篇阅读理解,20个小题,共2000词左右。

江西2005年第一次自主命题,其阅读理解题考察形式也同往年高考阅读理解题考察形式一致。

据省教育厅最新消息,2006年江西英语高考仍然是自主命题,题型及考察形式与2005年一样。

四、2005年英语高考阅读理解内容特点大揭秘2005年全国高考16套试题阅读理解的题材仍然体现了来源于实际生活、紧贴时代、反映英美文化等特点。

内容涉及人物、动物、故事、新闻、教育、广告、哲理、生态、环保、科普、史地、节日、社会、卫生等方面。

2005年全国高考16套试题阅读理解的体裁分为叙述文、说明文、应用文和议论文四种。

从整体来看,80篇阅读文章中有叙述文39篇(占48.75%),说明文19篇(占23.75%),议论文和应用文各有11篇(占13.75%)。

这样看来,叙述文和说明文的比例大于议论文和应用文,当然局部还有各自的偏向性。

下面是对2005年全国高考部分地区试题阅读理解体裁和题材的列表,以供参考。

体裁和题材篇目试题出处A B C D E全国卷I、II 叙述文/宠物叙述文/新闻应用文/广告叙述文/家庭生活叙述文/哲理全国卷III 叙述文/故事叙述文/文化叙述文/新闻叙述文/生态议论文/哲理江西卷叙述文/故事议论文/哲理应用文/广告说明文/科普议论文/教育山东卷叙述文/教育叙述文/新闻叙述文/新闻应用文/广告说明文/科普湖南卷叙述文/故事叙述文/教育叙述文/人物应用文/小费说明文/科普辽宁卷说明文/科普叙述文/人物应用文/广告议论文/社会说明文/体育重庆卷叙述文/故事应用文/广告说明文/教育议论文/哲理议论文/哲理题型方面,2005年的阅读理解命题基本上仍然可以归纳为传统的主旨大意题、词义猜测题、推理判断题、细节理解题。

从整体来看,细节理解题约占46%,推理判断题约占36%,主旨大意题占10%,词义猜测题约占8%。

下面把今年全国各地的高考阅读理解题题型大致列出,以供参考。

题型个数试题出处细节理解推理判断主旨大意词义猜测全国卷I、II 9 8 2 1全国卷III 11 6 2 1北京卷10 7 1 2上海卷 4 8 6 2江西卷8 8 2 2江苏卷9 7 2 2广东卷9 7 1 3湖南卷11 6 1 2湖北卷11 6 1 2辽宁卷11 8 1福建卷8 7 3 2安徽卷7 10 2 1天津卷11 6 2 1山东卷11 7 1 1浙江卷7 8 3 2重庆卷9 7 2 2合计146 116 32 26五、英语高考阅读理解答题技能大揭秘I. 技能点揭秘之一: 细节理解题解题技能在2005年高考阅读理解中,对细节理解类题型的考查同往年一样,依然占了较大的比例,全国及各省、市均有对此题型的考察,无一例外。

细节理解题要求考生对阅读材料中的某一具体事实和细节进行理解。

它们大都是根据文章中的具体信息如事实、例证、原因、过程、论述等进行提问的。

有些问题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找到答案,有些则需要我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将有关内容系统化才能找到,比如计算、排序、是非判断、图形比较等。

常见的命题方式通常有:1.特殊疑问句形式。

以when, where, what, which, who, how much/many等疑问词开头引出的问题;2. 以是非题的形式。

true /false, not true / false或EXCEPT;3. 以According to…开头提问方式;4. 以填空题的形式,如:(1)To avoid attracting mountain lions, people are advised .(2)By the first sentence of the passage author means that .(3)It seems that now a country‘s economy depends much on .(4)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knowing about what people‘s life will be, you may visit .(5)The policemen were told ―to look the other way‖ (the underlined part in Paragraph 2) so that .(6)The policeman who said ―Good evening‖ to Rolls wanted to. 等等5. 就文中数字、排序、识图等提问。

做细节理解题时,大多数学生易出现的问题是阅读速度太慢,缺乏一定的快速阅读技巧,考生要培养自己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时,不必通篇细看原文,而常常可采取―带着问题找答案”的方法.先从问题中抓住关键性词语。

然后以此为线索。

要快速地辨认和记忆事实或细节,就要恰当地运用略读及查读的技巧快速在文章中寻找与此问题相关的段落、语句.仔细品味,对照比较.确定答案。

除了运用扫读法(scanning)外,还可以兼用排除法.将―无此细节”和“与此细节相反”的选项排除。

了解细节题干扰选项的特点也有助于考生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一般情况下,干扰项有如下几个特点:(1)是原文信息,但不是题目要求的内容;(2)符合常识,但不是文章内容;(3)与原文的内容极其相似,只是在程度上有些变动;(4)在意思上与原文大相径庭甚至完全相反;(5)部分正确,部分错误。

有的细节理解题只要直接辨认不要求读者对客观的事实作出解释或判断,只要求从阅读材料中直接获取信息。

同时还要求读者记住重要细节,在必要的时候(做判断、推断或结论的时候)能够准确而迅速地将他们回忆起来。

解此类题要求考生快速抓住原文中的关键信息,直接得出答案,但要注意往往答案与原文中的语句并非一模一样,而是用不同的词语或句型结构表达相同的意思。

有的细节理解题就需要通过有关词语和句子的转换。

利用主要事实、图表、图形来获取信息,然后利用因果、类比、时间、空间等关系将零碎的细节经过一系列加工、整理,方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此类试题在高考中占大多数。

值得一提的是,有时原文中的信息可能只是一个短语,甚至一个单词,因此需要我们在阅读中特别仔细才能捕捉到真正有用的信息。

细节理解题大致有如下几种常考题型:1.描写类细节题描写类细节题,常常考察考生对文中有关人物动作、思想感情、心理活动、观点,或事件的起因、发展、过程、结果等方面的理解。

这类描写信息往往较直接,一般不太需要考生对它们进行较深入的理解,对于该类题,考生一般都可以较直接地从原文中找到与题目对应的有关信息。

例题:(2005年全国高考—上海卷A篇)You either have it, or you don‘t—a sense of direction, that is. But why is it that some people could find their way across the Sahara without a map, while others can lose themselves in the next street?Scientists say we‘re all born with a sense of direction, but it is not properly understoo d how it works. One theory is that people with a good sense of direction have simply worked harder at developing it. Research being carried out at Liverpool University supports this idea and suggests that if we don‘t use is, we lose it.―Children as young as seven have the ability to find their way around,‖ says Jim Martland, Research Director of the project. ―However, if they are not allowed out alone or are taken everywhere by car, they never develop the skills.‖Jim Martland also emphasizes that young people should be taught certain skills to improve their sense of direction. He makes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If you are using a map, turn it so it relates to the way you are facing.●If you leave your bike in a strange place, put it near something like a big stone or a tree.Note landmarks on the route as you go away from your bike. When you return, go back along the same route.●Simplify the way of finding your direction by using lines such as streets in a town, streams,or walls in the countryside to guide you. Count your steps so that you know how far you have gone and note any landmarks such as tower blocks or hills which can help to find out where you are.Now you need never get lost again!65. Scientists believe that_______.A. some babies are born with a sense of direction.B. people learn a sense of direction as they grow olderC. people never lose their sense of directionD. everybody possesses a sense of direction from birth66. What is true of seven-year-old children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A. They never have a sense of direction without mapsB. They should never be allowed out alone if they lack a sense of directionC. They have a sense of direction and can find their way aroundD. They can develop a good sense of direction if they are driven around in a car.68.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the best way to find your way around is to ________.A. ask policemen for directions.B. use walls, streams, and streets to guide yourselfC. remember your route by looking out for steps and stairsD. count the number of landmarks that you see答案与解析:65.选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