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读书》学案

合集下载

《忆读书》小学语文教案

《忆读书》小学语文教案

《忆读书》小学语文教案《忆读书》小学语文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忆读书》小学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忆读书》小学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会认“浒、传”等16个生字,会写“津、豪”等13个生字。

掌握“津津有味、索然无味”等词语。

2.整体感知作品,理清记叙的顺序,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3.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把握文章要点,更好地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一中心。

4.通过多种朗读形式,品味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情感。

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应该多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

教学重点1.把握重点词语的意思,掌握多音字。

2.理清记叙的顺序,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通过多种朗读形式,品味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情感。

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应该多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浒、传”等16个生字,会写“津、豪”等13个生字。

掌握“津津有味、索然无味”等词语。

2.整体感知作品,理清记叙的顺序,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3.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把握文章要点,更好地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一中心。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出示课件2)1.谜语:“千层宝典一翻开,黑白纵横一排排,历代住事它记载,知识没它传不开。

”(书)2.我们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言?生畅所欲言师:不同的人读书有不同的感受。

冰心的感受是什么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

板书:忆读书3.简介作者(出示课件3)冰心(1900 —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

五四运动爆发,她受到很大影响,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为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等,在社会上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

《忆读书》教学设计

《忆读书》教学设计

《忆读书》教学设计《忆读书》教学设计篇1一、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

2.了解诺贝尔晚年的辉煌业绩,受到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精神的熏陶。

3.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在阅读中培养学生自我求疑释疑的能力,发表自己的阅读见解。

在自我实践、体验、感悟中拓宽阅读空间。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学习重难点1.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及诺贝尔晚年的辉煌业绩,学习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精神。

2.能发表自己的阅读见解,拓宽阅读、思维的空间。

三、学习准备1.根据导读自读、自悟课文,提出学习疑问,自学生字词。

2.查阅有关诺贝尔的资料。

3.师了解、收集学生疑问并写好小黑板。

四、学习课时:一课时五、学习过程:(一)激趣导课、说说编编1.今天我们先做一个有趣的文字游戏,(出示词语:专利延绵思忖愚昧遗嘱死而无憾诺贝尔)(1)读一读;(2)说一说意思;(3)连一连,请选择你喜欢的几个词语,用自己喜欢的形式编一段话。

(可根据你对课文的了解或自由选择内容)2.小结学法、板书课题:诺贝尔用自己无私与博爱的精神谱写了人生的——《最后的辉煌》(二)以疑激思、体验感悟1.通过自学课文和查找资料,你们获得了关于诺贝尔的那些知识和事迹?(生说,师择机引导、提升并板书。

如:诺贝尔发明家企业家巨大贡献巨额财富……)2.同学们知道得真多,真了不起!课前老师收到许多有水平的疑问卡,有的是文中的有的涉及课外的知识。

现在我们来比一比,谁是释疑解难的高手?(出示小黑板并请一同学读题)3.问题征答台:(1)诺贝尔晚年的心愿是什么,这个心愿如何实现的?每次的心理活动表达了他的什么心情?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

(2)为什么“至于其他的款项应该以全人类的幸福为前提”?(3)在“诺贝尔的遗嘱中为什么要写上“歧视别人是最愚昧、最无知的行为”这句话在他的遗嘱中有什么作用?(4)课文通过那两件事来写诺贝尔的,这两件事之间有什么联系?(5)为什么要以《最后的辉煌》为题,而不用《一生的辉煌》或《诺贝尔奖金的由来》、《永远的辉煌》为题?(6)为什么说一个世纪以来,诺贝尔对人类科学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上的.贡献?(7)为什么说诺贝尔一生充满传奇?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结合收集的材料自主选择问题回答。

忆读书教案(3篇)

忆读书教案(3篇)

忆读书教案(3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忆读书》教案篇一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我们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

经过初唐诗人的开拓创新,诗歌这一文学体裁到了盛唐便迎来了它的全盛时期。

高昂雄浑、恢宏阔大的盛唐之音成为了诗歌的主流。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形成了唐诗的巅峰,而以孟浩然和王维等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也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世人关注。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王维的山水田园世界,去领略其中的奥妙二。

品读鉴赏1、题解:山居秋天的傍晚2、在山居秋天傍晚诗人感受到了怎样的景象?首联:紧扣诗题,点出了时间、地点、季节。

给全诗创造了一个空寂,清新,幽雅的环境。

颔联颈联: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明月松间照(静),清泉石上流(动)——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视觉、听觉结合:竹喧归浣女(听觉),莲动下渔舟(视觉)。

总结:不仅是诗中有画,而且是有声的画面,体现出一种自然美、生活美。

3、面对如此美景诗人发出了怎样的感慨?热爱田园生活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喜爱和满足心情。

几个问题1、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为什么下笔说是“空山”?“浣女”“渔舟”的活动是为了反衬山的幽静空旷;山中树林茂盛掩盖了人们的活动;这是诗人的感受,这里人迹罕至犹如世外桃源。

(供参考)2、关于“王孙”可以直一般贵族子弟也可以指诗人隐居之人。

补充:1、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与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

他继承和发扬了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而独树一帜,使山水田园诗成就达到高峰,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由于他常以一位禅者的目光览观万物,才使他的诗有了一种其他诗人所难以企及的静美、澄旷、寂悦。

特别是他在描写大自然中一刹那间的纷纭动象,是那样的清净与静谧,禅韵盎然,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以及名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等,往往荡涤读者之胸襟,给人以恬淡宁和的无尽遐思。

五年级语文教案——忆读书教案(通用16篇)

五年级语文教案——忆读书教案(通用16篇)

五年级语文教案——忆读书教案(通用16篇)教材分析:《忆读书》是冰心在八十年代末写的一篇随笔。

全文以忆为行文线索,记叙了自己快乐的读书生活,读书的感受和认识,抒发了自己热爱读书、以读书为快乐的情感,深情告诫少年儿童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学情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学习习惯,初步具备了朗读默读的能力,。

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谊方面的作用。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方面也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也形成了一定的语言积累,所有这些都位学生的继续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本课的9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总而言之、统而言之在文章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认识到作者少年时代是怎样读书的,并能够向作者学习,检查自身是够做到了读书好、读好书、多读书,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稳重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相关词语再文章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能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并能够真正做到读好书,多读书,读书好。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大家都听过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吧。

开卷有益就是说只要你一打开书本,从中就能获益,但这卷说的是好的书。

要看好书,而且要勤看书。

同样《忆读书》这篇课文的作者冰心谈到了她读书的体会。

那么大家请默读课文并找出作者读书体会的句子。

通过谈话导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能够使学生明确读课问的目的,从而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信息,锻炼了学生获得信息的能力。

二、分析课文(本环节又学生讨论整理)1、读了课文后,你认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让学生明确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是本文的精华所在。

从这九个字入手,一步一步开始课文得进一步学习。

五年级语文忆读书教案5篇

五年级语文忆读书教案5篇

五年级语文忆读书教案5篇五年级语文忆读书教案5篇课文《忆读书》是冰心所著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主要向中小学生讲述有关读书的问题。

以下是我整理的五年级语文忆读书教案,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五年级语文忆读书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会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本课的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总而言之、统而言之”在文章中的作用。

3、能够认识到少年时代是怎样读书的,并能够向学习,检查自身是够做到了“读书好、读好书、多读书”,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相关词语在文章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能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并能够真正做到“读好书,多读书,读书好”。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冰心写的《忆读书》,板书:忆读书2、(出示多媒体:冰心的照片)3、冰心的资料交流小结:在中国的文学,女作家寥若晨星,冰心是文学界的长青树,从19岁成名到晚年仍在创作,她之所以能取得这么高的文学成就是与她热爱读书分不开的。

4、通过课题,你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吗?课文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回忆了她一生的读书体会。

二、学习课文1、检查预习,课前大家都进行了预习,那我我就出题考考大家,小组抢答(出示课件)2、默读课文,看看冰心奶奶要告诉大家的是什么?板书: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3、交流读书有什么好处?(结合书上的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总结一下)读书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得快乐);读书可以扩大知识面(长知识);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助写作),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学做人)。

4、要想读懂文章,了解的写作意图,我们还要走进的心灵,一起感受她的思想,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的2—11自然段,自由选择1—2个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或句子来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小组交流小结:刚才我们重点分析了“读书好”的四个方面,这些都是作家的经验之谈,希望我们读后有所收益。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导学案第1篇】教材分析:《忆读书》是冰心在八十年代末写的一篇随笔。

全文以忆为行文线索,记叙了自己快乐的读书生活,读书的感受和认识,抒发了自己热爱读书、以读书为快乐的情感,深情告诫少年儿童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本课的9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总而言之、统而言之在文章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认识到作者少年时代是怎样读书的,并能够向作者学习,检查自身是够做到了读书好、读好书、多读书,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稳重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相关词语再文章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能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并能够真正做到读好书,多读书,读书好。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大家都听过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吧。

开卷有益就是说只要你一打开书本,从中就能获益,但这卷说的是好的书。

要看好书,而且要勤看书。

同样《忆读书》这篇课文的作者冰心谈到了她读书的体会。

那么大家请默读课文并找出作者读书体会的句子。

通过谈话导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能够使学生明确读课问的目的,从而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信息,锻炼了学生获得信息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了课文后,你认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让学生明确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是本文的精华所在。

从这九个字入手,一步一步开始课文得进一步学习。

2、读书又那些好处呢?试着概括一下。

3、多读书表现在哪些方面?喜爱读书,读各种各样的书,如:《三国演义》、《红楼梦》、《茶花女遗事》、《精忠说岳》、《封神榜》。

4、在作者眼中,什么样的书才算是好书呢?作者认为:故事情节精彩,人物个性鲜活,有真情实感,质朴浅显的书就是好书。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导学案(精推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导学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导学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本课的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总而言之、统而言之”在文章中的作用。

3、能够认识到作者少年时代是怎样读书的,并能够向作者学习,检查自身是够做到了“读书好、读好书、多读书”,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相关词语在文章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能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并能够真正做到“读好书,多读书,读书好”。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冰心写的《忆读书》板书:忆读书2、(出示多媒体:冰心的照片)3、冰心的资料交流小结: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女作家寥若晨星,冰心是文学界的长青树,从19岁成名到晚年仍在创作,她之所以能取得这么高的文学成就是与她热爱读书分不开的。

4、通过课题,你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吗?课文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回忆了她一生的读书体会。

三、学习课文1、检查预习,课前大家都进行了预习,那我我就出题考考大家,小组抢答(出示课件)2、默读课文,看看冰心奶奶要告诉大家的是什么?板书: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2、交流读书有什么好处?(结合书上的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总结一下)读书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得快乐);读书可以扩大知识面(长知识);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助写作),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学做人)。

3、要想读懂文章,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我们还要走进作者的心灵,一起感受她的思想,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的2—11自然段,自由选择1—2个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或句子来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小组交流小结:刚才我们重点分析了“读书好”的四个方面,这些都是作家的经验之谈,希望我们读后有所收益。

4、齐读第11自然段。

理解“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总结、概括的作用。

忆读书优秀教案(通用9篇)

忆读书优秀教案(通用9篇)

忆读书优秀教案 1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引起读书的兴趣,能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

教学建议: 1、教学本文时,既不必严格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也不必逐段进行讲解,关键是要引导学生抓住文章思想内容的要点心,对作者所说的:“读好书,多读书,读好书”有比较透彻的理解。

文中涉及的名著较多,可适当地做一些介绍,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但切不能过于烦琐,以至陷入到这些作品的故事情节之中。

2、要注意联系学生平时读书的实际,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读书情况作一次总结,组织学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活动,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后面推荐的名著,以及与课本配套的读本中的文章。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方法: 学生发言,学生讨论,教学引导。

第一课时 1、课前活动。

(课前在课外时间完成) 要求学生,先想想读过的印象最深的书或者文章,准备一篇《我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篇)》的发言稿。

2、导入新课。

(用时三分钟) 由上一节课《风筝》,所谈到的与鲁迅有关书籍入手,从《呐喊》,《仿徨》,《朝花夕拾》《野草》出发,提倡学生读好书,引入介绍本文作家冰心。

3、介绍作家冰心生平。

用时五分钟) 4、学生发言。

(用时35分钟) 四个小组学生,主动上课台发言,谈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

联系学生平时读书的实际,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读书情况作一次总结,组织学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活动。

教师适时引导与总结。

第二课时 一、课前准备。

由上一堂课,学生自由发言,谈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出发,让学生与著名作家冰心交心(再次阅读本文),体会一下著名作家的读书经验。

二、找出有关书籍。

学生找出文中谈到的书名:《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茶花女遗事》,《荡寇志》,《封神榜》。

三、介绍相关书籍。

(用时20分钟) 文中涉及的名著较多(《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茶花女遗事》,《荡寇志》,《封神榜》等),可适当地做一些介绍,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但切不能过于烦琐,以至陷入到这些作品的故事情节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冰心作品欣赏:选一句你最喜欢的诗句,并谈谈你喜欢的原因。
①青年啊!为着后来的回忆,小心着意描你现在的图画。
②言论的花,开得愈大;行为的果子,结得愈小。
③空中的鸟!何必和笼里的同伴争噪呢?你自有你的天地。
④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⑤星星--只能白了青年人的发,不能灰了青年人的心。
⑥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作业:
1.课后“字词积累部分”,解释,并抄写三遍。
2.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给冰心写一个100字左右的简介。
《忆读书》学案
课题
忆读书
班级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2.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应该多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采用座谈的形式,给学生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表达能力。
6.学会积累:与“书”或“读书”有关的名言警句
①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
②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
③不动笔墨不读书——徐特立
④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⑤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⑥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忆读书》学案
课题
忆读书
班级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2.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应该多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采用座谈的形式,给学生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
二、课堂探究:
1.学生讨论: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回忆幼时少年时读书经历的?请找出表明顺序的词语。
2.划分文章层次并概括层意:
3.概括文章的主题:
4.细读下面的文字,体会加点词语的含义,并说说在这段话中,作者对《水浒传》的人物描写作出了怎样的评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写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
教学难点
了解文中提到的众多作品。
课型
新授课
教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填空:
(1)《忆读书》选自《》。冰心,现代著名、。原名谢婉莹。
(2)记叙文的六个要素:、、、
无病而呻不能自已
3.记叙文的六个要素:
4.完成下表:
作品名称
作者
作者年代(国别)
备注
罗贯中
长篇小说
《聊斋志异》
文言短篇小说集
施耐庵
长篇小说
《红楼梦》
长篇小说
吴承恩
长篇小说
《封神榜》
长篇小说
《精忠说岳》
长篇小说
《茶花女》
俞万春
二、课堂探究:
学生快速阅读,了解文章大意。
学生提出疑难问题,然后交流回答。
学生探究: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
教学难点
了解文中提到的众多作品。
课型
新授课
教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作家作品知识:
《忆读书》选自《》。冰心,现代著名、。原名谢婉莹。
2.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悬念笸箩酷爱消遣若有所失人情世故
索然无味风花雪月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若有所失
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
1)在这篇文章里冰心想说什么?
2)读书有什么好处?
3)全文哪些句段是写“多读书”的?
4)全文哪些句段是写“读好书”的?
2.“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九个字冰心老人八十多年来读书生涯的切身体会。围绕这几个字,作者回忆了哪些具体事例?作者认为怎样的书才算是好书?
3.作者说:“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⑦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⑧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波尔克
作业:课后习题一~~~~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