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动物资料集

合集下载

原生动物简介30KB

原生动物简介30KB

原生生物簡介一、分類地位為原生生物界中三大家族(像植物的叫做,像動物的叫做,像菌類叫 )中之一支。

二、什麼是原生生物皆為真核生物(具有 ),但是較為原始,幾乎所有種類皆為單細胞,少數種類為多細胞,因此觀察時都需要有顯微鏡的幫忙三、原生生物和細菌有什麼不同原生生物和細菌外觀非常相似,但最大的差異在於細菌缺乏,因此屬於原核生物。

四、認識原生生物的三大家族藻類:類似植物,含有葉綠體,可以行光合作用,為自營生物,和植物最大的不同在於藻類多為單細胞,少數種類為多細胞,在藻類的所有成員中均沒有維管束的構造依色素的不同又可分為綠藻:有單細胞和多細胞的種類,常見的有絲狀型的水棉褐藻:大多為多細胞的海藻,常見的有低潮線下可見的馬尾藻及可食用的昆布(又稱 )紅藻:大多為多細胞的海藻,常見的有紫菜和石花菜矽藻(金黃藻):大多為單細胞的淡水種類,通常在細胞壁上會有美麗的花紋原生菌類:和真菌一樣行異營生活,可分泌酵素到體外,將大分子的有機養分分解成小分子後吸收,常見的種類有黏菌和水黴菌原生動物:可從外界攝取食物,進行體內消化,以此獲取養分依運動的構造可分為肉足蟲類:以原生質流動後所形成的偽足來運動,如變形蟲纖毛蟲類:以細胞表面眾多的纖毛擺動來形成運動,如像草鞋的草履蟲鞭毛蟲類:以體表細長的鞭毛擺動以形成運動,如眼蟲特殊的原生生物:裸藻類的眼蟲,具有葉綠體但無細胞壁,有光時可行光合作用,無光時則可攝取養分,且具有鞭毛可以運動,同時具有植物和動物的特性,被認為可能是植物和動物的祖先藻類的觀察目的:了解水綿、矽藻及眼蟲等的形態、構造及運動方式器材:水綿矽藻的培養液眼蟲的培養液草履蟲培養液滴管解剖針載玻片蓋玻片顯微鏡小鑷子棉花碘液步驟:1.用滴管從矽藻培養液中吸取矽藻,並將其滴於載玻片上。

加蓋玻片後,在顯微鏡下先用低倍顯微鏡觀察其運動,再換高倍鏡仔細觀察其形態及構造,並將其描畫於問題一之空白部分。

2.用鑷子夾取水綿絲狀體二至三條,置於載玻片上,加蓋玻片後置於顯微鏡下,用低倍顯微鏡觀察細胞的形態、葉綠體的形狀等。

原生动物门详细资料大全

原生动物门详细资料大全

原生动物门详细资料大全原生动物门(Protozoa)是原生生物界的一门,为最原始、最简单、最低等的动物。

它们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由单个细胞构成的,因此也称为单细胞动物。

原生动物门种类约有30000种。

原生动物是单细胞,细胞内有特化的各种胞器,具有维持生命和延续后代所必需的一切功能,如行动、营养、呼吸、排泄和生殖等。

每个原生动物都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基本介绍•中文学名:原生动物门•拉丁学名:Protozoa•别称:单细胞动物•界:原生生物界•门:原生动物门•纲: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纤毛纲•分布区域:分布是十分广泛的,淡水、海水、潮湿的土壤、污水沟、雨后积水•亚门:肉鞭动物亚门、盘蜷动物亚门•亚门:顶复动物亚门、微孢子虫亚门•亚门:囊孢子虫亚门、粘体动物亚门•亚门:纤毛亚门发展历史,物种起源,研究简史,形态结构,外形特征,结构特征,生活习性,营养方式,呼吸,运动,排泄,应激性,生长繁殖,分布范围,物种分类,分布范围,益处与危害,益处,危害,发展历史物种起源已描述的原生动物约6.8万种,其中一半是化石种类,现生种类中,营自由生活的占2/3,寄生生活的占1/3;多细胞动物的单个细胞一般不能脱离其他细胞而独立生活,更不能像原生动物那样具有生命的一切功能。

原生动物包括相当多样性的生物类群,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它们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化到多细胞动物。

例如海绵动物中就有与领鞭毛虫十分相似的鞭毛细胞;群体的植物性鞭毛虫的团藻虫类开始有细胞间的功能分化──有专司营养和专司繁殖的个体,被认为在进化过程中可能是腔肠动物的祖先。

人们推测无肠目的涡虫可能起源于原始的多核纤毛虫,从而构想低等的多细胞动物多发性地起源于原生动物的不同类群。

原生动物门研究简史300多年前,A.van列文虎克用约放大270倍的透镜,第一个看到了很多自由生活和寄生生活的原生动物,他把眼虫描述为“中间绿、两端白”的虫子,后人尊称他为原生动物学之父。

1758年C.von 林奈套用双名法命名了巨团藻虫,大巨变虫。

原生动物们

原生动物们

最原始,最低等大动物.单个细胞,独立. 细胞器:完成细胞各项机能的结构. 单细胞群体与多细胞动物:多细胞动物体内的细胞分化成组织,或进一步形成器官系统,协调活动成为统一整体.单细胞群体各个个体,细胞无分化或最多只有体细胞与生殖细胞的分化.群体内的各个个体各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纤毛的纤毛基体存在三种形式(单动胞器,双动胞器,复动胞器)鞭毛纲眼虫:绿色,梭形,端顿圆,后端尖. 表膜具弹性带斜纹,由许多螺旋状条纹联结而成.沟与脊. 鞭毛:能动的细胞表面突起,下连两条轴丝,每条轴丝在储蓄泡底部和一基体相连,由它产生鞭毛.基体对虫体分裂起中心粒的作用.鞭毛受核控制.最外层为细胞膜,其内为微管.周围九对联合微管或双联体,中央两个微管.微管由微管蛋白组成. 臂:由动力蛋白组成,具A TP酶活性.双联体微管彼此相对滑动,鞭毛弯曲.在弯曲的内外侧放射辐间隔不改变,弯曲是由于弯曲的外侧微管和放射辐对于弯曲内侧的微管和放射辐的相对滑动. 眼点:由埋在无色基质中的类胡萝卜素的小颗粒组成.也有人认为是胡萝卜素或贝塔-红萝卜素与血红素.眼点呈浅杯状,光线只能从杯口射到光感受器上,因此眼虫必须随时调整运动方向,趋向适宜的光线.也有学者认为,眼点是吸光的遮光物,当眼点挡住光线,使光线照不到光感受器时,虫体鞭毛打动,使光线连续照到光感受器上.趋光性. 副淀粉粒与碘作用不变蓝.胞口:排出多余水分.伸缩泡:调节水分平衡. 生殖方法:纵二分裂.先行核分裂,分裂时核膜不消失,基体复制为二.虫体开始从前端分裂,鞭毛脱去,同时基体再长出新鞭毛,或保存原鞭毛,另一个产生新的鞭毛.不良条件下,眼虫体变圆,分泌胶质形成包囊.眼点:绿色,黄色,消失. 鞭毛纲主要特征:一般具有鞭毛,为运都器.营养方式:光合,渗透,吞噬营养.繁殖:一般纵二分裂,有性繁殖为配子结合或整个个体结合,不良条件下形成包囊.植鞭亚纲:夜光虫、沟腰鞭虫大量繁殖时,能引起赤潮.小丽腰鞭虫能产生神经毒素,储存在甲壳类动物体内,对其无害,对人或其它动物有害. 动鞭亚纲:利什曼原虫,在我国流行的是杜氏利什曼原虫,在人体内脏,巨噬细胞内发育,黑热病.生活史有两阶段:一、寄生在人或狗体内.二、寄生在白蛉子体内,靠其传染.前鞭毛体(白蛉子消化道内)→无鞭毛体(人体内脏巨噬细胞内,二分裂法)→肝脾肿大,发高烧、贫血、巨噬细胞大量破坏和增生. 锥虫:多在脊椎动物血液中,鞭毛与细胞质拉成波动膜.适应粘度大的环境.→侵入脑脊髓系统→昏睡病. 隐鞭虫:¤鳃隐鞭虫,寄生于鱼鳃,似柳叶,两根鞭毛,后鞭毛与体表成波动膜,可插入鳃表皮细胞中.分泌毒素→鳃微血管发炎→呼吸困难.¤多鞭毛虫,有的寄生在人体内.¤超鞭毛虫:全部生活在昆虫肠内.批发虫与白蚁共生. 肉足纲:从外到内:质膜(薄)→外质(无颗粒,均质透明)→内质(流动,有颗粒):外层:凝胶质(相对固态)外层:溶胶质(液态)伪足:变形虫运动时,体表形成的临时性细胞质突起,有摄食作用.胞饮作用须有一些物质诱导才能发生,在纯水、糖类溶液中不发生胞饮,在蛋白质、氨基酸或某些盐类就发生胞饮作用.淡水种类的变形虫内质中有伸缩泡→水分平衡.二分裂繁殖(有丝分裂),中期时核膜消失,而眼虫的不消.不良条件下会形成包囊.肉足纲的主要特征:¤伪足为运动器,运动和摄食.¤体表无坚韧的表膜,仅有极薄的质膜,细胞分化成内外质,内质包括凝胶质和溶胶质¤繁殖,二分裂,有的具有有性生殖.易形成包囊. 根足亚纲:痢疾内变形虫(溶组织阿米巴),寄生在人肠道内,溶解肠壁组织引起痢疾. 生活过程:大滋养体(能侵蚀肠壁组织)→小滋养体(不能侵蚀肠壁组织)→包囊(四个核的,感染阶段)滋养体:一般指原生动物摄取营养阶段,能活动,摄营养、生长、繁殖,是寄生原虫的寄生阶段.孢子纲:间日疟原虫→疟疾(打摆子、发疟之)两个寄主:人(无性世代)和雌按蚊(有性世代)¤在人体内进行裂体生殖:疟疾原虫在肝细胞和红血细胞内发育#红血细胞前(外)期,肝细胞内#红血细胞期,红血细胞内,『红血细胞内期,有性时期开始(配子形成)』¤前期(潜伏期):雌按蚊叮咬→子孢子经血液→肝脏→(胞口摄食)滋养体→(裂体生殖)裂殖体→(胞口摄食,细胞质分裂)裂殖子或潜隐体→(侵入)红血细胞. 药物对此期疟原虫无效. 裂殖子三去路:¤被吞噬细胞吞噬¤侵入红血细胞¤侵入其它肝细胞¤外期:肝细胞→(裂体生殖)裂殖体→(细胞质分裂)裂殖子→(侵入)红血细胞→疟疾复发(根源)¤内期:前期产生的裂殖子→(侵入)红血细胞→(体积增大,有空泡,核在旁,像戒指)环状滋养体→(增大,伸出伪足)阿米巴样体或大滋养体→(摄血红蛋白为养料,不能利用的分解产物)积于质内→疟色素→裂殖体→裂殖子→散到血浆中→(侵入)其它的红血细胞. 有些裂殖子发育成大小配子母细胞.大配子母细胞:核在虫体一边,致密,疟色素粗大.小配子母细胞:核在虫体中部,疏松,疟色素细小.¤在按蚊体内,进行配子和孢子生殖. 大小配子母细胞→(被按蚊吸进胃腔内)有性生殖→(大小配子母细胞形成)配子→(结合)合子→(变长,能蠕动)动合子→(穿入)胃壁→(体形变圆,外层分泌囊壁)卵囊. 细胞间寄生危害:红血细胞破坏,贫血,肝脾肿大,损害脑组织特效药:从金鸡纳树提取的金鸡纳霜(奎宁)孢子纲的主要特征¤都是寄生,无运动器或只在生活史一定阶段以鞭毛或伪足为运动器¤很多具有顶复合器(包括类锥体,极环,棒状体,微线体等结构)¤异养型¤生活史复杂,有性和无性世代交替,无性生殖为裂体生殖,有性生殖为配子和孢子生殖. 球虫:只有一个寄主,卵囊必须在寄主体外进行发育,孢之壁厚.用八十度的水处理兔球虫的卵囊,可迅速杀死它. 血孢子虫:裂体生殖在脊椎动物或人体血液中.配子、孢子生殖在吸血的节肢动物(蚊或蜱)体内,孢子无壳粘孢子虫:大部分寄生在鱼类,极少数寄生于两栖,爬虫.孢子有极囊极丝.纤毛纲虫体结构:¤表膜:*外:在体表和纤毛上面是连续的*中和内→表膜泡的镶嵌系统(增加表膜厚度,保护细胞质的缓冲带,避免内部物质外穿)¤细胞质:内、外质每个基体发出一细纤维(纤维小根),向前伸展一段距离,与同排纤毛小根连系起来,成为一束纵行纤维,称为动纤丝. 小纤维系统:各种小纤维连结成网状,与纤毛结合.作用:传导冲动,协调纤毛活动(待考证),与膜电位变化有关(待考证)刺丝泡:用5%的亚甲基蓝、稀醋酸或墨水刺激时,可见放出刺丝.防御功能,其放出的粘液可使草履虫附着在壁上. 大核:肾形,营养代谢,为多倍体.小核:管遗传将酵母菌或细菌用刚果红染色,喂草履虫,可以看到食物泡的形成过程及其在体内的流动.内外质间有两个伸缩泡,交替收缩→调节水分平衡生殖:无性生殖为横二分裂,小核先行有丝分裂,大核行无丝分裂,接着虫体中部横缢.有性生殖为接合生殖,两个母细胞交换部分核物质,经过分裂变化后,形成八个子细胞. 纤毛纲的主要特征:¤以纤毛为运动器,一般终生有纤毛,有的多数纤毛粘合成小膜,排列在口的边缘,称为小膜带;有的由一单排纤毛粘合成波动膜,通常在胞咽;有的纤毛成簇状粘合成束,称棘毛.¤结构复杂,在原生动物中是分化最多的种类,核一般分化成大小核,大部分纤毛虫具摄食的细胞器.¤无性生殖是横二分裂,有性生殖是结合生殖.¤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也有寄生. 小瓜虫:寄生在鱼的皮肤下层、鳃、鳍→小瓜虫病.用硝酸亚汞给鱼洗澡。

原生动物

原生动物

硅藻(左图)是单细胞藻类,每个 细胞有一个起保护作用的由纯硅石 (玻璃)构成的外壳。其形状就由 硅壳所决定。硅藻有上百种不同的 形状。
硅藻是单细胞藻类,每个细胞有一 个起保护作用的由纯硅石(玻璃) 构成的外壳。其形状就由硅壳所决 定。硅藻有上百种不同的形状。 硅藻的玻璃质外壳具有外种用途。 比如说用于牙膏中的磨料,还可用 作反射性路标的涂料,或用于游泳 池的过滤器。
放射虫(右图)呈球形,放 射状的伸出多数丝形伪足, 故而名为放射虫。它们多产 于热带海洋中,为浮游生物 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古代有一种用以盛酒 或装粮食的圆形壶叫钟, 而钟形虫的外形恰恰十分 酷似钟,这也许就是它得 名的原因吧。
吸管虫纤毛虫 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亚纲,也 有单列为一纲 的。成虫失去 纤毛代之以吸 管摄食。
自然小组
草履虫
草履虫
人们常见到的草履虫 形状像只倒置的草鞋, 全身长满纤毛,有一条 口沟斜向身体的中部, 沟底有一个胞口,该处 的纤毛又密又长,摆动 有力,当草履虫游动时, 全身的纤毛有节奏地摆 动,使虫体呈螺旋形路 线前进。
水螅
各种各样的原生动物:
包括大部分藻类及原生动物。 藻类是能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 用、独立生活的一类自养"植 物",但它并非直正的植物, 因为藻类没有根、茎、叶的分 化。大多数藻数生活在水中, 它们的结构非常简单,体形差 异却很大。如生活在海洋中的 硅藻非常小,而海带却很大, 可以长达4米。

普通动物学第3章原生动物

普通动物学第3章原生动物
(ii)复分裂(multiplefission) 细胞分裂时,核先分裂多次,形成多个核后,细胞质再分裂,形成许多单核的子体,由一个亲体产生许多子体。主要见于孢子虫。
B 孢子生殖: 如疟原虫的大小配子受精后的合子先发育为卵囊,卵囊内形成多个孢子母细胞,再由孢子母细胞发育成许多个子孢子,每个子孢子发育成新个体。
第三节 肉足虫纲 代表动物——变形虫 结构特点:随着原生质的流动,体形经常变化
运动机制:细胞质溶胶质 凝胶质的转变是细胞骨架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动态的相互作用,肌动蛋白组装和去组装的结果。
伪足:变形虫在运动时,由体表的任何部位都可形成临时性的细胞突起,称为~,是变形虫的临时运动器
大多自由生活,少数寄生、共生。
二、肉足虫纲的主要特征
常见种类 太阳虫 球房虫(有孔虫)
太阳虫
1)引起人类疾病
如:痢疾内变形虫也成溶组织阿米巴,寄生在人的肠道里,能溶解肠壁组织引起痢疾。
2)为人类服务的
如:有孔虫可以揭示地层的地质年代 还能揭示地下结构情况,为寻找矿产、发现石油、确定油层和拟定油井位置,有指导作用
(ii)接合生殖(conjugation) 草履虫特有的生殖方式,即两个虫体暂时附帖在一起并发生细胞质和核物质交换,然后虫体分开并分裂
呼吸:通过体表进行 方式:需氧呼吸、厌氧呼吸、兼性厌氧呼吸 需氧呼吸:自由生活的种类; 厌氧呼吸:寄生种类,如疟原虫、球虫等。 3、兼性厌氧呼吸:如变形虫等。 排泄方式:通过体表进行,伸缩泡(contractile vacuole)主要用于调节水分平衡
2
分为三层:最外层 膜连续覆盖在体表和纤毛上,中间层和内层膜形成表膜泡镶嵌系统。
4
沟和嵴是表膜条纹的重要结构。
3
表膜是由许多螺旋状的条纹联结而成。

31原生动物共55页

31原生动物共55页
内质( endoplasm ) :具有很多颗粒, 比外质易于流动 。
• 泡状核:染色质较少,分布不均,或聚 集或分散,或相连成疏松的网状等。
• 致密核:染色质甚多,均匀而致密地散 布在核内。
草履虫
• 大核— —致密 核,与 细胞代 谢有关;
• 小核— —通常 是泡状 核,与 生殖有 关。
草履虫的结构
动物界分门(*分类位置尚不确定,本表暂列于此)
分类 特征
单细胞(原生动物)

门的名称

1
原生动物门 Protozoa
种数
44000
多细
中生动物
2

后生
3
动物
侧生动物
4
中生动物门 Mesozoa*
50
海绵动物门 Spongia
5000
扁盘动物门 Placozoa*
1
真后 生动 物
二胚层、 5 辐射对 称
(unicellular animal)。
原生动物-生物学特征
• 单细胞或单细胞群体。 • 具备生物的各种营养类型:
光合自养性营养(植物性营养) 吞噬性营养(动物性营养) 腐生性营养 • 出现基本的酶系 • 出现水中运动的运动器 • 具无性生殖、有性生殖两种生殖方式 • 有些种类具特有的外壳。
一、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6
9000
腔肠动物门 Coelenterata
100 栉水母动物门 Ctenophora*
分类 特征序号门的名称种数多三胚
无体腔 7
扁形动物门 Platyhelminthes
15000
细 胞 后 生 动 物
真 后
层 动物
、 两
8
生侧 动对

原生动物

原生动物

原生动物鞭毛纲:1、一般身体具鞭毛。

以鞭毛为运动器,鞭毛通常有1~4条或稍多。

少数种类具有较多的鞭毛。

2、营养方式:光合营养(植物性营养),也称自养;渗透营养(osmotrophy)(腐生性营养);吞噬营养(phagotrophy)(动物性营养)。

渗透营养和吞噬营养也称异养。

3、繁裂:无性繁殖一般为纵二分裂,有性繁殖为配子结合或整个个体结合。

在环境不良的条件下一般能形成包囊。

肉足纲:1、伪足:伪足有运动和摄食的机能。

根据伪足形态结构的不同可分为:①叶状伪足(lobepodium),为叶状或指状,如变形虫、表壳虫;②丝状伪足(filopodium),一般由外质形成细丝状,有时有分枝。

如鳞壳虫;③根状伪足(rhizopodium),细丝状,分枝,分枝又愈合成网状,如有孔虫;④轴伪足(axopodium),伪足细长,在其中有由微管组成的轴丝(axialfilament)如太阳虫、放射虫.。

2、体表:仅有极薄的细胞质膜。

细胞常分化为明显的外质与内质,内质包括凝胶质和溶胶质。

虫体有的为裸露的,有的种类具有石灰质或几丁质的外壳,或有硅质的骨骼。

3、繁殖:二分裂,有的种类具有性生殖,形成包囊者极为普遍。

生活于淡水、海水,也有寄生的。

合成束称为棘毛(在虫体腹面爬行用)(图2—37,图2—38)图2-38[1]图2-37[1]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也有寄生的。

吸管虫纲:1.成体纤毛消失,仅幼体具纤毛,或具“吸管”。

成体以柄固着,不能移动,球形或椭圆形。

无胞口,用吸管捉小纤毛虫。

吸附于其他生物。

11原生动物

11原生动物
第二篇 浮游动物 zooplankton
2020/7/18
概述
原生动物是一大类单细胞的低等动物,或由其形成 的简单群体。这类动物在形态上相当于多细胞动物 的一个细胞,然而,它们每一个体在生理上是独立 的有机体,都具有多细胞动物所具有的一切主要特 征,即以其各种特化的胞器或类器官来完成各项生 理机能,因此,作为细胞而言,原生动物细胞是复 杂多样和最高等的。
➢ 专门的感应器: ➢感觉刚毛:下毛目种类有的纤毛不能运动,有感觉 机能 ➢刺丝泡:如草履虫,当受挤压或各种化学物质刺激 时,刺丝泡就从体表的微孔发射出一种物质,这种 物质与水接触后,瞬间形成一条僵硬的针状粘丝。
2020/7/18
(五)生殖和孢囊
无性生殖 细胞分裂:核裂,质裂;横二裂,纵二裂 出芽生殖:母体→芽体→新个体 包(孢)囊:环境条件不良,胶质,活动→休眠
1、消化和吸收:食物在食物泡中停留,原生质分泌 各种消化酶进入其中消化食物,已被消化了的营养 物质通过食物泡膜被周围的原生质吸收,不消化的 残渣由细胞膜开孔排出。
2、贮藏:全动有益无害和腐生营养的种类,贮藏物 质是肝糖或类似肝糖物质。
2020/7/18
3、呼吸:大多数原生动物是好气的,但所需的氧量 很低,有90%种类能在氧饱和不到10%的水中生活 。呼吸作用是通过细胞膜扩散进行。还有许多原 生动物是嫌气的,能在缺氧的湖底、静水池塘的 泥底和污水中生活,但不能长期生活。
2020/7/18
一、主要特征
➢ 体形各异,但一般都很微小,最小的只有2~3 µm, 一般多在10~200µm之间,除海洋中的有孔虫个别种 类可达10cm长外,一般最大的也只有2mm左右。
➢ 分布广泛,凡是有水存在的地方几乎都有其存在。 ➢ 体内分化出具有执行各种特殊生理机能的胞器(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在好氧池解体期时产生, 一般在好氧池解体期时产生, 以好氧池为界线前后出现的较 多. 环境急变或对药品的耐性 不高时数量减少, 不高时数量减少,这对环境变 化也有影响. 化也有影响. 生物学氮化脱氮 法的设施里不仅没有DO DO或氧气 法的设施里不仅没有DO或氧气 充足的氮化池里也能发现相同 数量的细菌,所以DO浓度低时 数量的细菌,所以DO浓度低时 DO 也会存在相当的耐性. 也会存在相当的耐性. 污泥停 留时间(SRT)长时也会产生. 留时间(SRT)长时也会产生.
现环境 现环境
高负荷时转换到好氧池时跟
uronema, colpidium, colpoda, bodo 可以同时观察
到. 低负荷分解时期正常时跟
entosihon, peranema, monas, amoeba, 轮虫等同时出现. 这 轮虫等同时出现.
种菌类在低负荷或流入下水浓 度较低分解之前经常产生. 度较低分解之前经常产生.
群居 态
参考
Aspidisca
态、
400배 400배 鸡蛋形, 身长 25~50㎛ 背部 25~50㎛ 鸡蛋形, 有点隆起锯齿状. 前部7 有点隆起锯齿状. 前部7个、 后部5个毛. 后部5个毛. 棘毛对 Floc的依 赖性很高,通常围着 Floc 周 赖性很高, 围旋转运动. 围旋转运动.
现环境 现环境
侧 400배 400배
400배 400배
Litonotus
态、
400배 400배 身体成柳叶状,全身长着短 身体成柳叶状, 的纤毛,围口部密集的长着较 的纤毛,围口部密集的长着较 长的纤毛. 身体后部长着1 长的纤毛. 身体后部长着1个 收缩部,身长 100㎛ 左右. 收缩部, 100㎛ 左右. 在移动的身体几乎看不到变化. 在移动的身体几乎看不到变化.
现环境 现环境
参考
Oikomonas
态、
球形或鸡蛋型,后部成 球形或鸡蛋型, 圆形. 圆形. 鞭毛的另一部分成管
状,观察时成红心状. 体长 观察时成红心状. 5~10㎛ 外壳很软容易变形. 5~10㎛ 外壳很软容易变形. 其中一个鞭毛是身长的2 其中一个鞭毛是身长的2倍. 上面. 有时会粘贴在 floc 上面.
400
参考 各样 各 各样 Oxytricha
Tokophrya
400
态、
身长 50~70㎛ ,有点像梨, 50~70㎛ 有点像梨, 一般粘在floc floc上 一般粘在floc上. 吸管长在身 体上( 处或4 体上(2处或4处). 外出芽增 殖后产生幼生体. 吸管以外静 殖后产生幼生体. 止状态. 止状态.
现环境 现环境
固有入水的BOD浓度低、负 固有入水的BOD浓度低、 BOD浓度低 荷没达到要求、F/M的比率非 荷没达到要求、F/M的比率非 常低的时候大量出现, 常低的时候大量出现,氧气溶 解率高或有机物的氧化极快时 也能观察到. 也能观察到. 夏天也容易观察 到,BOD基本10ppm左右. 主要 BOD基本10ppm左右. 基本10ppm左右 吃细菌,鞭毛虫类, 吃细菌,鞭毛虫类,较小的纤 维虫等用. 维虫等用. 海水稀释的活性污 泥内大量出现. 泥内大量出现.
大小 10~20㎛ , 成球形, 10~20㎛ 成球形,
前部长着长短不同的2个鞭毛. 前部长着长短不同的2个鞭毛. 黏着在Floc 的时候很容易观 察到2个鞭毛, 察到2个鞭毛, 但移动时其中 短的鞭毛几乎观察不到. 短的鞭毛几乎观察不到. Mona s有时黏着在 Floc 上生活或 不停的自由移动着, 不停的自由移动着, 移动方向 为直线. 为直线.
转 动 400
Monas
态、
400
பைடு நூலகம்
现环境 现环境
从处理状态不好时到极 端的进行解体时, 端的进行解体时,在非常 宽敞的环境里出现. 宽敞的环境里出现. 属于
动物性鞭毛虫类, Monas 出现 动物性鞭毛虫类, 时处理水的透视度下降, 处理 时处理水的透视度下降, 水的BOD BOD经常超过 水的BOD经常超过 20~30ppm, 处理水良好时也会出现. 处理水良好时也会出现. 有时 曝气池内, 曝气池内,因有机物减少产生 污泥解体现象时也会大量产生. 污泥解体现象时也会大量产生. 污泥内部沉降性不好时大量产 生,这时处理水的透湿度也会 下降. 下降.
侧 400배 400배
400배 400배
Trachelophyllum
态、
400 身长 40~50㎛ 身体又细又长, 40~50㎛ 身体又细又长, 扁平的烧瓶状,前部为圆筒形. 扁平的烧瓶状,前部为圆筒形. 前部的纤毛稍长, 前部的纤毛稍长,在收缩胞的 后部. 头部柔软, 后部. 头部柔软,经常围着 f 周围迂回, loc 周围迂回,跟Litonotus 有所不同,有时旋转, 有所不同,有时旋转,身体有 时也会弯曲. 时也会弯曲.


期 期 动 动

期 动 Ⅱ
Tokophrya, Podophrya Vorticella, Epistylis, Opercularia, Zoothamium Sphaerotilus natans, Type 021N Nocardia, Zoogloea Spirochaeta, Thiothrix
构 400배 400배
Oxytricha
态、
400 身体外形为椭圆形,比 身体外形为椭圆形, Aspidisca, Euplotes 柔软性 更高. 依赖性高. 更高. 对 Floc 依赖性高.
现环境 现环境
Oxytricha 在有机物良好氧
化时大量出现,但溶存氧气多 化时大量出现, 和少时都能观察到. 和少时都能观察到. 主要吃细 处理水BOD高时出现. BOD高时出现 菌,处理水BOD高时出现.
群居 态 400배 400배
Euplotes
态、
构 400배 400배 身体为鸡蛋型,背部隆起跟 身体为鸡蛋型, 很相似, Aspidica 很相似,但有些偏 大. 唯一不同的是前部有三 角形的围口部和棘毛有点不同. 角形的围口部和棘毛有点不同. 口部右边有9个棘毛, 口部右边有9个棘毛,后端部 100有4个 大小为 100-200 ㎛. floc的依赖性很高 的依赖性很高, 对floc的依赖性很高,基本都 floc的周围回转运动 的周围回转运动. 在floc的周围回转运动.
유주자 400
参考图
Epistylis
头 400배 400배 掉
态、
身体头部跟 Vorticella 差 不多,无病状群体居住. 不多,无病状群体居住. 只有 围口部在收缩, 围口部在收缩,其他部位基本 静止状态. 静止状态.
现环境 现环境
跟 Vorticella 同样的环境 里单独出现, 里单独出现,群体出现时一般 在解体期出现. 在解体期出现. 解体时头部稍 有病状. BOD有病状. 出现时 BOD-SS 负荷 BOD-kg/SS0.1~ 0.3 BOD-kg/SS-kg.day.
现环境 现环境
解体期在Floc 微细化时出现. 解体期在Floc 微细化时出现. 但数量不会太多. 但数量不会太多. 主要吃 Paramecium内部, 内部, 内部, Cyclidium内部, Stylonychia 内部等纤毛虫类. 处理水BOD 内部等纤毛虫类. 处理水BOD 10-30ppm的时候经常出现 的时候经常出现. 10-30ppm的时候经常出现.
现环境 现环境
在Litonotus 同等的状态时、 同等的状态时、 处理良好时开始到解体期, 处理良好时开始到解体期,不 像Litonotus 良好时也会大量 产生. 产生. 活性污泥状态不稳定或 处理水质恶化的情况也会产生. 处理水质恶化的情况也会产生. BOD主要吃较小的原生动物 BOD-S BODS负荷在 0.02~0.9 BODkg/SSkg/SS-kg.day 范围的活性污 泥内可观察到, 泥内可观察到,但数量最多时 一般BOD BOD平均在 一般BOD平均在 10~20ppm .
Prorodon, Rotaria, Philodina, Lecane, Lepadella, Peranema, Paramecium, Chaetospira, Chaetonotus
丝状 细菌
大 动
Bodo
态、
400 幅5~7㎛ , 长度 10~15㎛ 椭 10~15㎛ 5~7㎛ 圆形或鸡蛋形, 头顶有2 圆形或鸡蛋形, 头顶有2个鞭 一个是向前生长的, 毛. 一个是向前生长的, 另一 个是向后生长的, 个是向后生长的, 向前生长的 鞭毛不停的运动着, 鞭毛不停的运动着, 需要细心 的观察才能看到. 的观察才能看到. 它的细胞核 跟瞳孔差不多. 跟瞳孔差不多. 400 跟Entosiphon一样摇晃尾部移 动. BOD负荷高,处理不充分,解 BOD负荷高,处理不充分, 负荷高 体不了时会大量产生,BO几乎 体不了时会大量产生,BO几乎 接近零. 接近零. 这时分散状的细菌类 也会大量产生. 多的时候BOD 也会大量产生. 多的时候BOD 会达到30ppm以上. BOD负荷高 30ppm以上 负荷高, 会达到30ppm以上. BOD负荷高, DO低时有机物腐烂 低时有机物腐烂, DO低时有机物腐烂, 爆气桶内 会大量产生或嫌气性过滤时也 会经常产生. 会经常产生. 粪尿处理厂存在 粪尿时也会大量产生. 粪尿时也会大量产生.
现环境 现环境
解体初期 floc 在微细化期 间出现. 主要吃微小动物, 间出现. 主要吃微小动物,处 理水BOD 20ppm以下的时候经 BOD在 理水BOD在20ppm以下的时候经 常出现. 常出现.
400
参考
Podophrya
态、
构 400 身体为球形全身长着吸管. 身体为球形全身长着吸管. 因病状粘在 Floc 上,以外 出芽方式增殖,形成幼生体. 出芽方式增殖,形成幼生体. 吸管以外静止状态. 吸管以外静止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