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的微生物

合集下载

20245土壤中的微生物

20245土壤中的微生物

5土壤中的微生物目录CATALOGUE•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分布与种类•微生物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微生物在土壤污染修复中的作用•微生物与土壤健康及作物生长关系•土壤中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前景01CATALOGUE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分布与种类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受土壤类型、植被、气候等因素影响,一般随土层深度增加,微生物数量逐渐减少。

垂直分布不同地域、土壤类型和植被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明显差异,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

水平分布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随时间发生变化,如季节变化、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等都会对微生物群落产生影响。

时间分布分布特点细菌是土壤中最丰富的微生物类群,包括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等,参与土壤中的多种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细菌真菌在土壤中广泛分布,包括酵母菌、霉菌和大型真菌等,对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养分循环具有重要作用。

真菌放线菌是一类具有分枝状菌丝体的微生物,主要参与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腐殖质的形成。

放线菌土壤中的藻类主要为蓝藻和绿藻,它们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有机物质,对土壤肥力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藻类主要类群数量与生物量数量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极其庞大,每克土壤中可含有数百万至数十亿个微生物个体。

生物量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相对较低,通常只占土壤有机质的1%-5%,但它们对土壤肥力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却非常显著。

02CATALOGUE微生物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有机质分解与转化微生物分解有机质土壤中的微生物通过分泌胞外酶,将动植物残体等复杂有机质分解为简单的可溶性物质,如氨基酸、糖类等。

有机质转化微生物在分解有机质的过程中,通过自身代谢活动将部分有机物质转化为腐殖质,进一步改善土壤结构。

1 2 3微生物参与土壤中的氮素循环,包括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将有机氮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无机氮。

氮素循环微生物通过分泌有机酸和磷酸酶等,促进土壤中难溶性磷的溶解和转化,提高磷的有效性。

磷素转化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有机酸和二氧化碳等有助于土壤中钾的释放,提高钾的供应能力。

土壤中的微生物

土壤中的微生物

土壤中的微生物姓名:学号:专业:年级:学科:土壤是由地壳表面的岩石经过长期风化和生物学作用而形成的一层疏松物质。

土壤和以土壤为基质的生物种群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称为土壤生态系统。

一、土壤微生物的来源土著微生物种群:指在一个给定的生境中那些能生存、生长和进行活跃代谢的微生物,并且这些微生物能与来自其他群落的微生物进行有效的竞争。

土著微生物一般包括:G+球菌类、色杆菌、芽孢杆菌、节杆菌、分支杆菌、放线菌、青霉、曲霉等。

对物质的分解、代谢、转化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化学元素参与生物地球化学物质循环的重要推动者。

外来微生物种群:指来自于其他生态系统的微生物,所以这些微生物不能在这一生境中长期生活下去。

几乎不参与土壤生态学上重要的物质转化作用。

二、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病毒和原生动物。

绝大部分微生物对人是有益的;也有一部分土壤微生物是动植物的病原体。

土壤中的微生物根据其对能源和营养的要求不同可分为四种营养类型●光能自养型●光能异养型●化能自养型●化能异养型大多属异养型微生物根据对氧的需要程度不同,可分为●专性厌氧●兼性厌氧●微需氧●专性需氧等真菌属需氧型微生物,因此土壤深层或潮湿的黏土中真菌数量少。

1、土壤中的细菌(1)土壤细菌的数量土壤中的微生物以细菌数量最多,细菌占土壤微生物总量的70%~90%,1g 肥沃土壤中约有土壤细菌几十万~几十亿。

(2)土壤细菌的特点1)个体形状和大小往往与人工培养条件下不同;2)土壤细菌数量多、代谢强、繁殖快、代时短,对其延续带来很大好处;3)种类多,其中多数是异养菌,少数是自养菌;4)土壤细菌按其来源可分为土著性和外来性,一般土著是优势种:●土著细菌:是土壤中真正的常驻者,如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固氮细菌、纤维素分解菌等,异养型,无芽胞、嗜中温。

●外来细菌:人畜粪便、动物尸体、医院废弃物等污染土壤带入的。

如沙门菌、志贺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O157:H7、炭疽梭菌、破伤风梭菌、肉毒梭菌等。

土壤中的生物

土壤中的生物

土壤中的生物土壤是地球表面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土壤中的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土壤中的生物,包括微生物、动物和植物,以及它们在土壤形成、养分循环和生态功能中的作用。

一、土壤中的微生物微生物是土壤生物群体中最为丰富多样的一类。

它们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原生动物等。

微生物在土壤中广泛存在,并且在土壤的生物化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 细菌:细菌是土壤中数量最多的微生物群体之一。

它们能够分解有机物质,将有机质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营养物质。

同时,细菌还能够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2. 真菌:真菌是土壤中重要的分解者和分解器。

它们能够分解难以降解的有机物质,将其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质。

真菌还能够与植物根系形成菌根共生关系,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和水分。

3. 放线菌:放线菌是土壤中一类特殊的微生物,具有广泛的代谢能力。

放线菌能够分解有机物质,同时还能够产生多种有益物质,如抗菌物质和植物生长激素。

4. 原生动物:原生动物是土壤中重要的食物链的成员。

它们以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为食,能够调节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

此外,原生动物还能够帮助分散土壤颗粒,促进土壤通气和水分渗透。

二、土壤中的动物土壤中的动物主要包括昆虫、蠕虫和节肢动物等。

它们对土壤的形成和养分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1. 昆虫:昆虫是土壤中最丰富的动物类群之一,包括蚯蚓、蜈蚣、蜘蛛等。

它们通过翻土、啃食植物残渣和排泄物,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水分渗透性。

同时,昆虫的活动还能够促进有机质的分解和养分的释放。

2. 蠕虫:蠕虫是土壤中重要的生物混合器,它们能够通过摄食土壤颗粒和有机物质,混合土壤,促进土壤结构的形成和改善。

蠕虫的排泄物富含植物营养元素,能够提供养分供应给植物。

3. 节肢动物:节肢动物包括蚂蚁、蚂蟥等,它们在土壤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蚂蚁能够修复土壤、翻转土壤、传播种子,并与真菌形成互利共生关系。

而蚂蟥则能够分解有机物质,促进土壤养分的释放。

土壤微生物

土壤微生物
减缓气候变化
土壤微生物在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增 加土壤碳储量,可以减缓全球气候变化。
在生物能源开发中的应用
生物质转化
土壤微生物能够将生物质转化为生物燃料,如生物柴油、生物气 体等。
废弃物处理
利用土壤微生物处理有机废弃物,如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生 产沼气等可再生能源。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优化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可以提高生物质能源的转化效率和 利用率。
某些土壤微生物能够产生抗生素、杀虫剂等生物活性物质,用于防 治植物病虫害。
促进植物生长
土壤微生物通过与植物根系建立共生关系,促进植物吸收养分和水分, 提高植物产量和品质。
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降解污染物
土壤微生物能够降解各种有机和无机污染物,如 农药、重金属等,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修复生态系统
通过引入特定的土壤微生物,可以修复受损的生 态系统,恢复其生态功能。
03
提供植物营养
微生物可将土壤中难溶的矿质元 素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形态,如 固氮、解磷、解钾等。
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
降解有机污染物
01
土壤微生物能够降解农药、石油烃等有机污染物,降低其生物
毒性和环境风险。
转化重金属
02
某些微生物可通过吸附、沉淀或氧化还原等方式降低土壤中重
金属的生物有效性。
土壤肥力的提升
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的 腐殖质等物质,有助于提 高土壤肥力和保肥能力。
植物生长的促进与保护
植物营养供应
生物防治作用
微生物通过分解有机物和矿化作用, 释放植物所需的矿质营养,促进植物 生长。
一些微生物能够产生抗生素、毒素等 物质,抑制或杀死病原菌和害虫,保 护植物免受生物胁迫。

土壤微生物类群及其作用

土壤微生物类群及其作用

土壤微生物类群及其作用土壤微生物指的是在土壤中生长繁殖的微小单细胞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原生动物、线虫等。

这些微生物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功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细菌:细菌是土壤微生物中数量最多的类群之一。

它们可以利用土壤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能量和营养物质,促进土壤肥力的形成,且大多数细菌还可以固氮、溶磷、促进植物生长、抑制土壤传染病和有害昆虫的繁殖等。

真菌:真菌也是土壤微生物中重要的类群之一。

它们可以分解有机物,释放出养分,帮助植物吸收养分。

真菌还能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促进植物生长,并且在土壤中还可以生成一些类似胶体的物质,有助于土壤的水分保持和抗风蚀的能力。

放线菌:放线菌的发现、利用和应用是微生物研究领域中的一大突破,也是农业生产领域中的一大贡献之一。

放线菌可以分解一些极难分解的有机物质如木质素、蛋白质等,丰富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

此外,放线菌还可以制备并产生许多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如抗生素、肽类、核苷酸、酶类、色素等,对农业生产、医疗卫生、环境治理等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原生动物:原生动物主要利用小颗粒有机物,如枯叶、细菌、藻类等,它们可以转换包括氨氮、硝酸盐在内的无机氮素,释放出可供植物生长利用的氮、磷等养分元素。

此外,一些r原生动物还可以控制土壤中的真菌和细菌,维持土壤的微生物平衡。

线虫:线虫是土壤微生物的一种寄生动物,它们主要以细菌和真菌为食,对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和种类谨慎的控制,维持了土壤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平衡。

线虫还可以在土壤中与一些放线菌形成共生关系,从而控制一些有害昆虫和植物病菌的发生。

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类群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多方面参与了土壤中养分循环、能量流动、维持土壤体系稳定性等生态过程。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研究和保护,尽可能促进微生物多样性,保障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健康。

生物《土壤里的微生物》课件苏科版七年级下

生物《土壤里的微生物》课件苏科版七年级下
防治植物病害
某些放线菌具有抗菌活性,能够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防治植物病害 。
植物病害的传播
某些放线菌能够传播植物病害,如疫病、枯萎病等。
放线菌的分离与培养
01
02Leabharlann 0304土壤采集采集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 选择适宜的采集地点和时间。
分离培养基
制备适宜的培养基,添加必要 的营养成分和生长因子。
首先,应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避免对土壤微生物 造成过度伤害。同时,采用轮作、间作等种植方式, 增加生物多样性,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繁衍。
01
03
最后,应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土壤微生物的 认识和重视程度,促进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和改善土
壤微生物群落的工作。
04
其次,加强土壤管理,如深耕细作、合理灌溉等,可 以提高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生 长和活动。
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与重要性
分解有机物
促进植物生长
土壤微生物通过分解有机物,将动植物残 体和排泄物等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释放 出养分供植物吸收利用。
土壤微生物能产生植物生长激素和维生素 等物质,促进植物生长。
转化养分
维持生态平衡
土壤微生物能将一些无机物转化为植物可 吸收的养分,如将氨气转化为硝酸盐。
土壤微生物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 作用,能调节土壤理化性质,维持土壤生 态平衡。
土壤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物质,将植物残体和动物粪便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养分 。此外,土壤微生物还可以产生多种生长激素和抗生素,促进植物生长和防治病 虫害。
土壤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土壤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一些土 壤微生物可以降解有机污染物,从而净化土壤和水体;另一 些土壤微生物则可以转化有毒物质,降低其对环境和人体的 危害。

土壤中的微生物

土壤中的微生物

土壤中的微生物一、引言如同生物体内的菌群一样,土壤中,也拥有丰富多样的微生物。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种类和活性直接影响着土壤物理、化学、生物特性与功能,影响着整个土地的质量和生产力。

因此,研究土壤中的微生物对于认识土壤生态系统、维护土地生产能力、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篇论文将对土壤中的微生物的种类、作用和研究方法进行介绍和讨论。

二、种类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等。

1. 细菌细菌在土壤中是最广泛、数量最多的微生物,数量可高达1克土壤中10亿个。

土壤细菌的分类学十分复杂,目前共发现了300多个属、1000多个种,其中大部分是光合细菌、化学合成细菌和灵敏细菌。

土壤细菌的生态学作用很多,如:发酵有机物质、氮循环、碳循环、硫循环、磷循环、铁循环等。

2. 真菌真菌也是土壤中的主要微生物,分为两类,分别为真菌菌丝体和真菌孢子。

前者称为菌体,后者称为萎缩体。

真菌能够分解和吸收土壤中的有机物,对于提高土壤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真菌还有许多其他的作用,如腐生拮抗作用、土壤结构改良、矿物质的释放、土壤酶的激活等。

3. 放线菌放线菌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细菌,与细菌和真菌都有相似的地方。

放线菌可以产生一些抗菌物质,对于土壤中的其他微生物有着很强的拮抗作用,但放线菌产生的抗菌物质对作物并不会造成危害,反而有很好的保护作物的作用。

4. 藻类藻类在自然界中到处都有,也存在于土壤中。

藻类能够利用土壤中的阳光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从而产生能量和有机物质。

这些有机物质对于土壤中其他微生物和植物生长都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5. 原生动物原生动物是一种单细胞的生物,相比于细菌和真菌,数量比较少。

原生动物在土壤中有很好的控制土壤中其他微生物数量的作用,并且还能够对土壤中的有机物质进行分解和吸收,同时也是土壤中微生物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作用土壤中的微生物在多个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土壤里有哪些微生物,它们是怎么生存的

土壤里有哪些微生物,它们是怎么生存的

引言概述:土壤是地球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之一,其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参与土壤养分循环和有机物分解,还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就土壤中存在的微生物进行详细的探讨,揭示它们的生存策略和作用。

正文内容:一、土壤中的细菌类微生物1. 真细菌- 革兰氏阳性细菌- 革兰氏阴性细菌- 厌氧细菌- 好氧细菌2. 放线菌- 外生放线菌- 内生放线菌- 放线菌的代谢途径3. 绿脓杆菌- 绿脓杆菌的生态功能- 绿脓杆菌的应用价值- 绿脓杆菌与土壤养分循环的关系二、土壤中的真菌类微生物1. 真菌的分类- 子囊菌门- 担子菌门- 角菌门- 真菌的生命周期与繁殖2. 土壤中的真菌生态功能- 真菌的降解能力- 真菌与植物的共生关系- 真菌与土壤有机质分解的关系3. 土壤中的丝状真菌与菌丝体- 土壤中的丝状真菌类群- 菌丝体的形成和功能三、土壤中的原生动物类微生物1. 鞭毛纲原生动物- 泡沫体纲原生动物- 同鞭黄藻纲原生动物- 瓶颈虫纲原生动物2. 原生动物的食性与营养需求- 捕食性原生动物的作用- 寄生性原生动物的作用- 分解腐殖质的原生动物3. 原生动物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相互作用- 原生动物对细菌和真菌的控制作用- 原生动物对土壤氮循环的影响- 原生动物与土壤环境的相互作用四、土壤中的线虫类微生物1. 根结线虫- 根结线虫的生活史与形态特征- 根结线虫的寄生与病原作用- 根结线虫的防治措施2. 自由生活线虫- 自由生活线虫的分类与特征- 自由生活线虫对土壤环境的响应- 自由生活线虫的功能与作用3. 线虫与土壤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线虫对细菌和真菌的影响- 线虫对土壤氮循环的作用- 线虫与土壤污染物的相互作用五、土壤中的其他微生物类群1. 古细菌- 古细菌的分类与特点- 古细菌的生活环境与功能2. 可培养难度高的微生物- 厌氧微生物- 难培养土壤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RNA分析在难培养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3. 病毒- 土壤中的细菌病毒- 土壤中的真菌病毒- 土壤中的病毒与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平衡总结:综上所述,土壤中存在着丰富多样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类、真菌类、原生动物类、线虫类以及其他微生物类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土壤是微生物生长和栖息的良好基地
土壤具有绝大多数微生物生活所需的各种条件,是自然界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良好基地:其原因在于土壤舍有丰富的动植物和微生物残体,可供微生物作为碳源、氮源和能源。

土壤台有大量而全面的矿质元素,供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

土壤中的水分都可满足微生物对水分的需求。

不论通气条件如何,都可适宜某些微生物类群的生长。

通气条件好可为好氧性微生物创造生活条件;通气条件差,处于厌氧状态时又成了厌氧性微生物发育的理想环境。

土壤中的通气状况变化时,生活其问的微生物各类群之间的相对数量也起变化。

土壤的pH值范围。

3.5~10.0之间,多数在5.5~8.5之间,而大多数微生物的适宜生长pH也在这一范围。

即使在较酸或较碱性的土壤中.也有较耐酸、喜酸或较耐碱、喜碱的微生物发育繁殖,各得其所地生活着。

土壤温度变化幅度小而缓慢.夏季比空气温度低,而冬季又比空气温度高,这一特性极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

土壤的温度范围恰是中温性和低温性微生物生长的适宜范围。

因此,土壤是微生物资源的巨大宝库。

事实上,许多对人类有重大影响的微生物种大多是从土壤中分离获得的,如大多数产生抗生素的放线菌就是分离自土壤。

2.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与分布
土壤中微生物的类群、数量与分布,由于土壤质地发育母质、发育历史、肥力、季节、作物种埴状况、土壤深度和层次等等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lg肥沃的菜园土中常可含有108个甚至更多的微生物,而在贫瘠土壤如生荒土中仅有103~107个微生物,甚至更低。

土壤微生物中细菌最多,作用强度和影响最大,放线菌和真菌类次之,藻类和原生动物等数量较少,影响也小。

(1)细菌
土壤中细菌可占土壤微生物总量的70%~90%,其生物量可占土壤重量的
1/10000左右。

但它们数量大,个体小,与土壤接触的表面积特别大,是土壤中最大的生命活动面,也是土壤中最活跃的生物因素.推动着土壤中的各种物质循环。

细菌占土壤有机质的1%左右。

土壤中的细菌大多为异养型细菌,少数为自养型细菌。

土壤细菌有许多不同的生理类群,如固氮细菌、氨化细菌、纤维分解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硫酸盐还原细菌、产甲烷细菌等在土壤中都有存在。

细茼在土壤中的分布方式一般是黏附于土壤团粒表面,形成菌落或菌团,也有一部分散布于土壤溶液中,且大多处于代谢活动活跃的营养体状态。

但由于它们本身的特点和土壤状况不一样.其分布也很不一样。

细菌积极参与着有机物的分解、腐殖质的合成和各种矿质元素的转化;
(2)放线菌
土壤中放线菌的数量仅次于细菌.它们以分枝丝状营养体缠绕于有机物或土粒表面,并伸是于土壤孔隙中。

1g土壤中的放线菌孢子可达107~108个.占土壤微生物总数的5%~30%.在有机物含量丰富和偏碱性土壤中这个比例更高。

由于单个放线菌菌丝体的生物量较单个细菌大得多.因此尽管其数量上少些,但放线菌总生物量与细菌的总生物量相当。

土壤中放线菌的种类十分繁多,其中主要是链霉菌(streptomyces)。

目前已知的放线菌种大多是分离自土壤。

放线菌主要分布于耕作层中,随土壤深度增加而数量、种类减少。

(3)真菌
真菌是土壤中第三大类微生物,广泛分布于土壤耕作层.1g土壤中可含104~105个真菌:真菌中霉菌的菌丝体像放线菌一样,发育缠绕在有机物碎片和土粒表面,向四周伸展,蔓延于土壤孔隙中。

并形成有性或无性孢子。

土壤霉菌为好氧性微生物,一般分布于土壤表层。

深层较少发育。

真菌较耐酸,在pH5.0左右的士壤中,细菌和放线菌的发育受到限制,而土壤真菌在土壤微生物总量中占有较高的比例。

真菌菌丝比放线菌菌丝宽几倍至几十倍,因此土壤真菌的生物量并不比细菌或放线菌少。

据估计,每克土壤中真菌菌丝长度可达40m,以平均直径5μm计,则每克土壤中的真菌活重为。

0.6mg左右。

土壤中酵母菌含量较少,每克土壤在10~l03个,但在果园、养蜂场土壤中含量较高,每克果园土可含105个酵母菌。

土壤中真菌有藻状菌、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类,其中以半知菌类最多。

(4)藻类
土壤中藻类的数量远较其他微生物类群为小,在土壤微生物总量中不足1%。

在潮湿的土壤表面和近表土层中,发育有许多大多为单细胞的硅藻或呈丝状的绿藻和裸藻,偶见有金萋和黄藻。

在温暖季节的积水土面可发育有衣藻、原球藻、小球藻、丝藻、绿球藻等绿藻和黄褐色的硅藻,水田中还有水网藻和水绵等丝状绿藻。

这些藻类为光合型微生物,因此易受阳光和水分的影响,但它们能将CO2转化为有机物,可为土壤积累有机物质。

(5)原生动物
土壤中原生动物的数量变化很大,每克有10~105个,在富含有机物质的土壤中含量较高。

种类有纤毛虫、鞭毛虫和根足虫等单细胞能运动的原生动物。

它们形态和大小差异都很大,以分裂方式进行无性繁殖。

原生动物吞食有机物残片和土壤中的细菌、单细胞藻类、放线菌和真菌的孢子,因此原生动物的生存数量往往会影响土壤中其他微生物的生物量。

原生两物对于土壤有机物质的分解具有显著作用。

3.土壤微生物区系
土壤微生物区系是指在某一特定环境和生态条件下的土壤中所存在的微生物种类、数量以及参与物质循环的代谢活动强度。

在研究微生物区系时,应该注意到没有一种培养基或培养条件能够同时培养出土壤中所有的微生物种类。

任何一种培养基都是选择性培养基,只是各种培养基的选择范围和选择对象不同。

因此必须采用各种选择性高的培养基来测定土壤中特定的生理类群数量。

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表明,运用微生物学传统方法分离培养的种类仅仅占土壤等环境微生物种类总量的1%左右,而大量的仍是至今不可培养的未知种类。

对比研究不同土壤微生物区系的特征,可以反映土壤生态环境的综台特点,如土壤的熟亿程度和生态环境。

如圆褐固氮菌可以作为土壤熟化程度的指示微生物,在各种生荒土壤中基本分离不到,而在耕种后的土壤中就能分离到,而且耕作年限越长,每克土壤中的圆褐固氮蕾数量越多。

纤维分解菌的优势种在不同熟化程度的土壤中不一样。

在生荒土中主要是丛霉;在有机质矿化作用强,含氮量较高的土壤中主要是毛壳霉和镰刀霉;在熟化土壤中的优势菌是堆囊牯细菌和生孢食纤维菌;而在施用有机肥和无机氮肥的土壤中.纤维弧菌和食纤维菌为优势菌。

土壤微生物区系中的微生物种类、数量以及活动强度等特点随着季节变化(包括温度、显度和有机物质的进入等)而发生强烈的年周期变化。

根据土壤微生物各类群在土壤中的发育特点,可以分为土著性区系和发酵性区系两类。

(1)土著性微生物区系。

指那些对新鲜有机物质不很敏感、常年维持在某一数量水平上.即使由于有机物质的加入或温度、湿度变化而引起数量变化,其变化幅度也较小的那些徽主物,如革兰氏阳性球菌类、色杆菌、芽孢杆菌、节杆菌、分枝杆菌、放线菌、青霉、曲霉、丛霉等.
(2)发酵性微生物区系。

指那些对新鲜有机物质很为敏感,在有新鲜动植物残体存在时可爆发性地旺盛发育,而在新鲜残体消失后又很快消退的微生物区系。

包括各类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酵母菌以及芽孢杆菌、链霉菌、根霉、曲霉、木霉、镰刀霉等。

发酵性微生物区系的数量变幅很大。

因此在土壤中有新鲜有机残体时,发酵性微生物大量发育占优势;而新鲜有机残体被分解后,发酵性微生物衰退,土著性微生物重新占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