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楚辞汉乐府共35页文档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概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概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概述一、诗经-楚辞-汉赋-魏晋南北朝民歌-汉魏元朝文人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格律诗-宋词-元曲-现代诗。

二、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摘自赵缺《无咎诗三百序》。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孔子认为,诗具有兴、观、群、怨四种作用。

陆机则认为:“诗缘情而绮靡”。

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后世将两者统称为诗歌。

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

《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

”《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

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

来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号子(后发展为民歌)以及祭祀颂词。

诗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

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

西欧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吉尔、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

诗歌发展经历了《诗经》→ 《楚辞》→汉赋→汉乐府诗→建安诗歌→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的发展历程。

三、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概述:上古——口头歌谣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体制:“风、雅`、颂”三部分,“国风”现实主义的精华表现手法:赋(铺陈叙述)、比(比喻)、兴(起兴)句式四言为主,语言双声叠韵中国浪漫主义的先河——楚辞在楚地歌谣的基础上创造出的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

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宋词辉煌原因: ①商业发展,都市繁荣,奠定物质基础; ②市民阶层扩大,思想感情更丰富,诗歌已 满足不了; ③两宋阶级、民族矛盾锋利,思想复杂,词 更能表示思想感情;
第20页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 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 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 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 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7页
《离骚》节选

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认为佩。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昌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 余固有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楚辞特点: 浪漫主义 句式较为灵活; 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8页
第9页
(汉魏以来诗文)“莫不祖同风骚。” ——南朝 沈约
第3页
《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 三岁贯汝,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 三岁贯汝,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 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从《硕鼠》看 《诗经》文学特点?
写人生伟大抱负: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第17页
【感受杜甫】
“三吏” “三别”
“诗圣”杜甫,生活在安史之乱前
后由盛转衰时代,一生贫困失意,颠
沛流离,他诗反应唐朝由盛而衰
历史,人称他诗为“诗史”。
第18页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杜甫诗特点: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第24页
宋词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

一、先秦时期:1.《诗经》:中国古典诗歌最早起源于民歌,劳动创造了诗歌。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作品 305 篇,也被称为“诗三百”。

《诗经》按内容分为风、雅、颂,其中“风”为民歌,是其中的精华部分。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有人将“风、雅、颂、赋、比、兴”归纳为《诗经》六义。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

2.《楚辞》:在战国时期,出现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文人诗人和他在楚歌的基础上创制的诗体,这就是屈原和楚辞。

因楚辞的代表作是《离骚》,故楚辞也被称为骚体诗。

楚辞的特点:句子长短不一,形式灵活,多用“兮”字。

“骚”还常与《诗经》中的“风”并称为“风骚”,常用来代称文学作品,或代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传统。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

《离骚》是其代表作。

《离骚》是现存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也是一首浪漫主义的杰作。

其作品还有《九歌》(九为虚数,共十一篇)《天问》《九章》(九为实指)等。

二、两汉时期:1.汉乐府诗歌:代表两汉诗歌的最高成就为乐府诗。

乐府,最先是指汉朝的音乐机关,主要任务是搜集歌辞,训练乐工。

魏晋六朝将乐府所唱的诗叫“乐府”,于是乐府由官府名称演变成一种带音乐性诗体的名称。

汉乐府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叙事性。

代表作《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现存古代最早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是汉乐府民歌发展的最高峰。

它与北朝的民歌《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

《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木兰辞》选自宋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

2.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出自汉代文人之手,但没有留下的姓名。

《古诗十九首》作为一个整体收录在萧统编纂的《文选》卷二十九,它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标志着五言诗由产生发展到最终的成熟,它以怨而不怒的态度、形象的语言、比兴手法形成独特的含蓄的风格,对后世的抒情诗有直接的影响。

关于中国古诗词发展史的研究报告

关于中国古诗词发展史的研究报告

关于中国古诗词发展史对于古诗词的发展顺序可概括为: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现代诗。

1. 诗经:《诗经》是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词总集,也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

2. 楚辞:公元前4世纪,战国时期的楚国以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基础,加上北方文化的影响,孕育出了伟大的诗人屈原。

屈原以及深受他影响的宋玉等人创造了一种新的诗体枣楚辞。

楚辞发展了诗词的形式。

它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形式,从三、四言发展到五、七言。

在创作方法上,楚辞吸收了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开辟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

3. 汉赋:诗经、楚辞之后,诗歌在汉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汉乐府民歌。

汉乐府民歌流传到现在的共有100多首,其中很多是用五言形式写成,后来经文人的有意模仿,在魏、晋时代成为主要的诗词形式。

4. 唐诗:盛唐时期是诗歌繁荣的顶峰。

这个时期除出现了李白、杜甫两个伟大诗人外,还有很多成就显著的诗人。

他们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孟浩然和王维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另一类是边塞诗人,他们中的高适和岑参取得成就最高,王昌龄、李颀、王之焕也是边塞诗人中的佼佼者。

5. 宋词:经过了唐诗不可逾越的高峰,宋诗无以为继。

但是宋代诗人另辟蹊径,也走上了不逊色于唐诗的另一高峰。

唐诗重在自身感情的迸发,文辞华美,故显得肥腴;而宋诗重在理趣,在平淡无华的诗句中见人生哲理和生活情趣,故显其瘦劲。

北宋大家有欧阳修、苏轼、黄庭坚,南宋出现了宋诗的顶尖的天才诗人陆游,酷肖李白的才华、强烈的爱国精神、多种的诗歌风格,使陆游成为宋诗第一人。

同时期还有闲适自然的杨万里,后来南宋末出现松散的江湖诗人群。

6. 元曲:在元代登坛树帜、独领风骚的文学样式是元曲。

而人们通常所说的元曲,包括剧曲与散曲。

剧曲指的是杂剧的曲辞,它是戏剧这一在舞台表演的综合艺术的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散曲则是韵文大家族中的新成员,是继诗、词之后兴起的新诗体。

诗经·楚辞·汉乐府

诗经·楚辞·汉乐府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 ·鹿鸣》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诗经· ·鹿鸣之什·常棣》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诗经· ·鹿鸣之什·天保》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 《诗经· ·北山之什·北山》
雅篇·欣赏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诗经·小雅·鸿雁·斯干》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诗经·小雅·白驹》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人亦有言:颠沛之揭,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殷鉴不远, 在夏后之世。——《诗经· ·荡》
这是诗经里一个著 名的句子,它像一幅画, 把一个出门在外的老兵 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 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 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 在一年的当儿,他经历 了什么已经尽在不言中 了。
雅篇
《雅》分为《小雅》(74篇)和《大雅》(31 篇),是宫廷乐歌,共105篇。
“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 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 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 大雅多为宴饮所作,小雅多为个人抒怀。固然多 半是贵族的作品,但小雅中也不少类似风谣的劳 人思辞,如黄鸟、我行其野、谷风、何草不黄等。 其实周代贵族也是参与劳作的,所以学界一般认 为《雅》大部分为贵族作品。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 ·小旻》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 ·鹿鸣》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诗经· ·鹿鸣之什·常棣》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诗经· ·鹿鸣之什·天保》

诗经楚辞汉乐府

诗经楚辞汉乐府

《诗经》在内容表现与思想倾向上的这些显著特色,深 刻地影响着中国诗史。它被当作一种标准,不断纠正 着后来诗歌创作中情感浅浮,流于游戏或唯美主义的 创作倾向,使诗歌发挥出它的社会功能。
2、成本过程


• •
《诗经》的作者基本不可考。就作品本身看,它大部分是各地 的民间歌谣,小部分是贵族的作品。产生的地域也十分广阔, 它包括了今陕西、甘肃、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湖 北等省的全部或一部分地区。 关于它的集中,除掉王朝乐官、贵族自己的创作以及公卿、列 士进献的乐歌外,一般都认为,其他的民间歌谣是通过采集而 来。采诗是周王朝派专门的官员到各地去采集的。 《诗经》的编定 经孔子删汰编选而后形成这部诗歌总集。 《史记· 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 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论语》:孔子自道‚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 所。‛ 今人比较一致的看法,诗的选定、整理、编辑应该是周王朝的 乐官(也是音乐专家)太师约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所为。


《诗经》在内容表现和思想倾向方面,也具有自己鲜 明的特色。

《诗经》中的作品除少数几篇外,其他都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争”,其抒情写志都是从日常生活、 日常经验中生发出采,表现着鲜明的现实性特征。 在表现现实生活内容的时候,《诗经》也显示了它显著的政治 与道德色彩。诗人以严肃的创作态度表现着他们对人生对社会 的深刻体验与强烈关怀。《雅》与《国风》中的那些直面现实 政治,批判统治者的举措失当和道德败坏的诗篇,尤其反映出 诗人们积极地面对现实,关心国家命运,注重民生疾苦的严肃 创作态度。

一、上古劳动歌谣
原始的诗歌起源于生产活动,与劳动的节奏相配合,与音 乐飞舞蹈的产生有密切的关系。

谈谈中国古代从诗经楚辞汉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诗的诗歌概况

谈谈中国古代从诗经楚辞汉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诗的诗歌概况

谈谈中国古代从诗经楚辞汉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诗的诗歌概况诗歌是文学作品的一大样式,是饱含着强烈感情和丰富想象,运用比兴、隐喻、象征、拟人、反复、重叠等表现手法,更集中概括地表现诗人情思,语言生动凝练,富于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作品。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中,产生过无数杰出的诗人,创造出难以计数的优美诗篇。

从诗经、楚辞到乐府民歌,从魏晋诗歌到唐诗、宋词、元曲,它们一脉相承,而又风格迥异,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欣赏这些诗篇对我们陶冶性情,提高审美品位,具有积极的作用中国诗歌发展历史漫长,几千年中不同时期形成不同的面貌,我们大致把中国诗歌发展分为以下几个时期:(一)先秦时期这是中国诗歌产生和发展时期。

据不完全统计,先秦诗歌从原始歌谣到诗经、楚辞,大约有三千以上,但现存只有五百余首。

1、上古歌谣古歌是最早的文学样式,产生在生产力极低、没有文字记录的原始时代,是先民们的集体口头创造。

它起源于劳动,是为了协调劳动节奏,减轻劳动疲劳,激发劳动热情而喊出的劳动号子,后来随着先民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发音器官的发展,这种由节奏的呼喊逐渐变成有意义的语言,这样,富有韵调和节奏感的诗歌便产生了。

据记载,最早的上古歌谣大约产生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如《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这是一首古老的猎歌。

前两句是说先民砍断竹子,再把竹子绑在一起做成弓箭;后两句是指将土块用弓箭弹出击中猎物。

它反映了我国渔猎时代先民的劳动生活,再现了它们制造工具和射猎的过程,描绘并歌颂了劳动和劳动者,洋溢着先民学会制造工具以及获得成功的自豪和喜悦之情。

歌谣又经过传说的黄帝时代、尧舜禹时代以及夏商时代,进一步得到发展,作品数量多了,艺术水平也提高了。

2、《诗经》的产生周代,不但涌现了大量的歌谣,还产生编定了诗歌的集大成者——《诗经》。

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305首诗歌精华,不仅时间长,内容大,范围广,而且艺术性高超,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典范,也是世界源头诗歌史的典范。

诗经和楚辞(详细版) PPT

诗经和楚辞(详细版) PPT

《关雎》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关雎》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追求她成了空想,睁眼想闭眼也想。 夜长长相思不断,尽翻身直到天光。
《关雎》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关雎》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长和短水边荇菜,采荇人左采右采。 好姑娘苗苗条条,弹琴瑟迎她过来。
《摽有梅》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粲粲满地卷耳菜,采来不满斜口筐。 一心想我出门人,搁下筐儿大路旁。
《卷耳》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卷耳》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行人上山高又险,我的马儿腿发软。 且把酒壶来斟满,好让心儿宽一宽。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室人。
③、兴 Ⅰ、起象征、联想、比拟的作用。 Ⅱ、起创设意境、烘托气氛的作用。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一、《诗经》概说 7、 “六义”
8、传诗
四家诗: 齐(齐人辕固生) 鲁(鲁人申培公) 韩(燕人韩婴) 毛(大毛公鲁人毛亨和小毛公赵人毛苌)
东汉郑玄作《毛诗传笺》
唐孔颖达作疏为《毛诗正义》
宋朱熹作《诗经集传》 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清陈奂《诗毛氏传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