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与楚辞文学常识介绍

合集下载

《诗经》与《楚辞》

《诗经》与《楚辞》

《诗经》与《楚辞》一、填空1.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代表《诗经》的国风和代表《楚辞》的离骚并称为“风”“骚”。

2.中唐诗人白居易、元稹等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发起进行了一场诗歌革新运动新乐府运动,提倡“惟歌生民病”,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理论、有实践的现实主义诗歌运动。

3.《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自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五六百年间的305篇诗歌。

4.“思无邪”是孔子对《诗》三百的思想内容的评价,他还把《诗经》的政教功用概括为“兴、观、群、怨”。

5.汉代传习《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诗中,鲁诗创建最早,影响也最大,它的创始人是鲁人申培。

齐诗的创始人是齐人辕固,他采用阴阳五行学说,以《诗》来解说《易》和律历。

韩诗的创始人是燕人韩婴。

毛诗是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所创,特点是以诗论史。

四家诗中,被称为“今文三家”或者“三家诗”的是齐诗、鲁诗、韩诗。

6.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所作的《毛诗传笺》,集今古文经学研究之大成,主要为毛氏的《诗故训传》作注。

在《毛传》、《郑笺》之后,唐代孔颖达主持撰定的70卷《毛诗正义》,是唐代科举考试的标准《诗经》教本,在当时具有绝对的权威地位。

朱熹的《诗集传》是宋代《诗经》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7.关于《诗经》分类的“六诗”说,出自《周礼·春官·大师》,六诗就是风、雅、颂、赋、比、兴。

(《周礼》中称之为“六义”)8.“四始”说是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里提出的,他以《关雎》为国风之始,《鹿鸣》为小雅之始,《文王》为大雅之始,《清庙》为颂之始。

9.“四诗说”也称“二南独立说”,这里的“二南”指的是《诗经·国风》中的《周南》、《召南》,这种说法认为二南应当从《诗经·国风》中独立出来,从而把《诗经》分为风、雅、颂、南四类。

10.唐代的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提出“六义”中的风、雅、颂三者指的是诗的内容体裁,赋、比、兴三者指的是诗歌的表现方法。

《诗经》与楚辞文学常识介绍

《诗经》与楚辞文学常识介绍

《诗经》与楚辞文学常识介绍《诗经》与楚辞文学常识介绍古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指导答案填空部分《诗经》与楚辞1、(《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其收录了自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五六百年间的(305)篇诗歌。

2、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代表《诗经》的(国风)和代表《楚辞》的(《离骚》)并称为“风”“骚”。

3、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政治倾向、崇高的爱国爱民精神,在文学史上素有“诗史”之称。

4、中唐诗人白居易大力提倡和写作“惟歌生民病”的“新题乐府”,他和元稹等发起进行的(“新乐府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理论、有实践的现实主义诗歌运动。

5、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赞誉屈原的(《离骚》)一诗“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这里的“三百篇”指的是(《诗经》)一书。

6、汉代辞赋家(贾谊)继承屈“骚”精神,创作了骚体赋《吊屈原赋》、《鵩鸟赋》,后人称誉“骚人情境,于斯犹见”。

7、建安诗人(曹植)的诗歌作品《白马篇》等以及抒情赋《洛神赋》都具有比较突出的浪漫主义倾向。

8、“思无邪”是(孔子)对《诗三百》的思想内容的评价,他还把《诗经》的政教功用概括为“兴、观、群、怨”。

9、汉代传习《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诗中,鲁诗创建最早,影响也最大,它的创始人是鲁人(申培)。

齐诗的创始人是齐人(辕固),他采用阴阳五行学说,以《诗》来解说《易》和律历。

韩诗的创始人是燕人(韩婴)。

毛诗是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所创,特点是以诗论史。

四家诗中,被称为“今文三家”或者“三家诗”的是(鲁诗)、(齐诗)、(韩诗)。

10、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所作的(《毛诗传笺》)一书,集今古文经学研究之大成,主要为毛氏的《诗故训传》作注。

三家诗自此渐渐衰亡。

11、唐代孔颖达主持撰定70卷的(《毛诗正义》)集唐前汉学之大成,是唐代科举考试的官定标准《诗经》教本,在《诗经》研究史上,是《毛传》、《郑笺》之后又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

诗经楚辞的知识点总结

诗经楚辞的知识点总结

诗经楚辞的知识点总结
一、诗经楚辞的历史背景
诗经楚辞的产生和发展,受到了当时社会、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

其中,春秋战国
时期是诗经楚辞产生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动荡不安,文化交流频繁,对诗经楚辞
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诗经楚辞的文学特点
1.思想内容丰富:诗经楚辞涵盖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包括了对生活、对爱情、对国家的思
考和表达。

2.艺术风格独特:诗经楚辞的艺术风格清新优美,以其独特的形式和表现手法成为中国文
学史上的瑰宝。

3.传统文化特色浓厚:诗经楚辞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表达方式和思想内涵上体
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诗经楚辞的代表作品
1.《离骚》:《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以其奇特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
艺术表现,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2.《九歌》:《九歌》是诗经楚辞中的另一部重要代表作品,它以其情感丰富、艺术精湛
而著称于世。

四、诗经楚辞的研究价值
诗经楚辞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它们对于中国古代社会、文化、思想等诸多方面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同时,诗经楚辞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
视的一个重要篇章,研究诗经楚辞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轨迹和独特
魅力。

总之,诗经楚辞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精美的艺
术表现形式,它们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诗经楚辞进行深入
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学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诗经》与《楚辞》

《诗经》与《楚辞》

《诗经》与《楚辞》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年间的诗歌。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其中,“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是《诗经》中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文艺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风”中的周代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总集。

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

“离骚”,东汉王逸释为:“离,别也;骚,愁也。

”《离骚》诉了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
关心,“哀民生之多艰”,叹奸佞nìnɡ
当道。

作品中采用大量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简述诗经和楚辞的区别

简述诗经和楚辞的区别

简述诗经和楚辞的区别摘要:一、诗经与楚辞的定义及背景介绍二、诗经与楚辞在内容上的区别三、诗经与楚辞在形式上的区别四、诗经与楚辞在艺术风格上的区别五、总结:诗经与楚辞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及价值正文:自古以来,我国诗歌宝库中就有两部举世瞩目的经典之作,分别是诗经和楚辞。

它们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誉为古代诗歌的瑰宝。

尽管两者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联系,但它们在内容、形式和艺术风格上都有着显著的区别。

首先,从内容上看,诗经是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共有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类。

其诗歌内容涵盖了西周时期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政治伦理等多个方面,真实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面貌。

而楚辞则以浪漫主义为主要特点,描绘了战国时期楚国士人的理想与抱负,以及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楚辞中的作品如《离骚》、《天问》等,以神话传说、历史典故为背景,展现了诗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崇高的道德品质。

其次,从形式上看,诗经的诗歌多为四言、五言,结构紧凑,对仗工整,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楚辞则在形式上更加自由,篇幅较长,抒情成分更为丰富。

楚辞中的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在艺术风格上,诗经以写实为主,注重描绘具体的事物和场景,形象生动。

楚辞则更注重抒发诗人的情感和理想,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楚辞中的诗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探索,表现出极高的文学价值。

总之,诗经和楚辞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分别代表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

诗经反映了西周时期社会的现实面貌,而楚辞则展现了战国时期士人的精神风貌。

古代文学常识大全

古代文学常识大全

古代文学常识大全
1、《诗经》:又称《国风》,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开端,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基石。

2、《楚辞》:又称《楚辞歌行》,是中国古代诗歌总集,是楚国文学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史记》: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学的重要著作,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学的代表作。

4、《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学说的重要著作,也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来源。

5、《庄子》:是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的重要著作,也是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的重要来源。

6、《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也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来源。

7、《礼记》:是中国古代礼仪文学的重要著作,也是中国古代礼仪文学的重要来源。

8、《春秋》:是中国古代史实文学的重要著作,也是中国古代史实文学的重要来源。

9、《战国策》:是中国古代史实文学的重要著作,也是中国古代史实文学的重要来源。

10、《司马迁》:是中国古代史实文学的重要著作,也是中国古代史实文学的重要来源。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研究(1)《诗经》与楚辞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研究(1)《诗经》与楚辞

其他诗篇
第一类是怀人、念旧、表达人伦情感之诗; 第二类是民俗风情诗。

第九章 《诗经》的文化精神

关于《诗经》的文化精神,我们可以从 四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根植于农业生产的 乡土 情蕴;二是浓厚的宗族伦理情味和宗 国情感;三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四是 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
根植于农业生产的乡土 情蕴
政治颂美诗



政治颂美诗的主要内容,是对整个贵族阶级及 其政治代表人物的赞美。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 面,其一是赞扬贵族阶级的美德与容仪;其二 是赞美贵族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的政绩。 《诗经》政治颂美诗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颂扬周 代贵族人物的道德与容仪之美;另一个突出特 点是描写君子的外在仪容之美。 总之,既歌颂君子的内在美质,又赞美君子的 外在仪表,内德外容的统一,是《诗经》政治 颂美诗的一个基本模式。如《大雅· 烝民》。赞 美了王室重臣仲山甫的赫赫政绩,同时成功地 塑造了一个德性完美、勤于王事的政治家形象。
婚嫁诗


《诗经》中的婚嫁诗,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 是对婚姻仪式和结婚情景的描写,对结婚者的祝 愿与礼赞;二是表达在婚嫁中的欢乐、幸福、失 望以至怨恨等各种感情。如《卫风·硕人》、《周 南·桃夭》、《邶风·燕燕》 婚嫁诗在《诗经》中占有较多数量,这在中国诗 歌史上也是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事,它一方面表 明周代社会对于家庭婚姻的特别关注,另一方面 也让我们更深层次地了解那一时期的社会婚姻习 俗以及文化心理。

农业祭祀诗


农业祭祀诗是指《诗经》中描述春夏祈谷、秋冬 报赛等祭祀活动的诗歌,《小雅》中的《楚茨》、 《信南山》和《周颂》中的五篇农事诗便属于农 业祭祀诗。 农业祭祀诗的价值:一、它们记录了周人为祈求 丰收而进行的宗教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风俗礼制。 二、农业祭祀诗并不是抽象地抒发“祈谷报赛” 的心情,而是具体描写了周人农业生产的方式、 规模以及丰收的景象。三、象征性地躬耕籍田等 活动,在今天看来也许会觉得这是带有一定欺骗 性质的消极活动,其实在这消极之中却蕴含着许 多积极的因素。

《诗经》与《楚辞》的区别

《诗经》与《楚辞》的区别

《诗经》与《楚辞》的区别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集,其历史可以追溯至西周时期,而《楚辞》则是楚国的文学作品。

从文学角度上来看,这两部作品有其明显的区别,但也有其共性之处。

首先,《诗经》和《楚辞》在时间上有所不同。

《诗经》在古代早期就有,一般认为它是周朝的文学作品,现存的文本只可以追溯到六朝时期;而《楚辞》则是楚国的文学作品,主要发挥在春秋时期,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左右。

因此,《诗经》比《楚辞》要早得多。

其次,《诗经》和《楚辞》在形式上也有所不同。

《诗经》是一部集体性、非长篇的诗歌集,最早由鲁山、陈国、晋国和卫国等四国组成;而《楚辞》则是楚国的文学作品,共7本,其中最重要的是《楚辞九歌》,是楚国王室篇章的文学集。

此外,《诗经》和《楚辞》在内容上也大相径庭。

《诗经》主要是记录古代社会的各种饮食、节日、宗教、自然以及其他方面的文学描写,例如酿酒、祭祀、舞蹈、歌唱、田猎等,使读者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而《楚辞》则主要描绘了古代楚国和楚王室的历史记录,其文学表达形式更加花哨华丽。

最后,《诗经》和《楚辞》也有一些共同点。

首先,他们都是古代文学作品,都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一部分,都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次,他们都反映了古代社会的自然、宗教、社会和政治状况;最后,他们都给读者带来了非常丰富的文学体验。

总之,《诗经》和《楚辞》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作
品,它们在时间、形式、内容和文学体验上各有千秋,正是这种文学差异使这两部作品更加精彩多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与楚辞文学常识介绍古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指导答案填空部分
《诗经》与楚辞
1、(《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其收录了自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五六百年间的(305)篇诗歌。

2、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代表《诗经》的(国风)和代表《楚辞》的(《离骚》)并称为“风”“骚”。

3、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政治倾向、崇高的爱国爱民精神,在文学史上素有“诗史”之称。

4、中唐诗人白居易大力提倡和写作“惟歌生民病”的“新题乐府”,他和元稹等发起进行的(“新乐府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理论、有实践的现实主义诗歌运动。

5、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赞誉屈原的(《离骚》)一诗“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这里的“三百篇”指的是(《诗经》)一书。

6、汉代辞赋家(贾谊)继承屈“骚”精神,创作了骚体赋《吊屈原赋》、《鵩鸟赋》,后人称誉“骚人情境,于斯犹见”。

7、建安诗人(曹植)的诗歌作品《白马篇》等以及抒情赋《洛神赋》都具有比较突出的浪漫主义倾向。

8、“思无邪”是(孔子)对《诗三百》的思想内容的评价,他还把《诗经》的政教功用概括为“兴、观、群、怨”。

9、汉代传习《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诗中,鲁诗创建最早,影响也最大,它的创始人是鲁人(申培)。

齐诗的创始人是齐人(辕固),他采用阴阳五行学说,以《诗》来解说《易》和律历。

韩诗的创始人是燕人(韩婴)。

毛诗是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所创,特点是以诗论史。

四家诗中,被称为“今文三家”或者“三家诗”的是(鲁诗)、(齐诗)、(韩诗)。

10、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所作的(《毛诗传笺》)一书,集今古文经学研究之大成,主要为毛氏的《诗故训传》作注。

三家诗自此渐渐衰亡。

11、唐代孔颖达主持撰定70卷的(《毛诗正义》)集唐前汉学之大成,是唐代科举考试的官定标准《诗经》教本,在《诗经》研究史上,是《毛传》、《郑笺》之后又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

12、南宋朱熹的(《诗集传》)是宋代《诗经》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13、所谓的“六诗”之说出自《周礼?春官?大师》,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

14、“四始”说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他以(《关雎》)为国风之始,(《鹿鸣》)为小雅之始,(《文王》)为大雅之始,(《清庙》)为颂之始。

15、“四诗”说也称“二南独立说”,由北宋苏辙首倡,他在自己的著作《诗集传》中提出《诗经》应分为(《风》)、(《雅》)、(《颂》)、(《南》)四类,即二南当从《诗经?国风》中独立出来,单列一类。

这里的“二南”指的是(《周南》)、(《召南》)。

16、唐代的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提出“六义”中的(风)、(雅)、(颂)三者指的是诗的内容体裁,(赋)、(比)、(兴)三者指的是诗歌的表现方法。

17、我们今天看到的《诗经》是按照风、雅、颂的体例编排的,其中包括十五国风,二雅(即(《大雅》)和(《小雅》))、三颂(即《周颂》、《鲁颂》)和(《商颂》)。

18、宋代的朱熹在《诗集传》中指出风、雅、颂三者中(风)是里巷歌谣之作,而(雅)、(颂)则是朝廷郊庙乐歌之辞。

19、“史诗”这个概念是亚里士多德在其文艺理论名著(《诗学》)中最先提出的,他将当时的文学作品分为史诗、抒情诗和戏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