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导学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生物下册 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二课时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二课时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学习目标】1.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2.排尿的意义。

【学习内容】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本73页至77页内容,完成下列习题,要求:认真自学,划重点,找问题)学习任务1:掌握尿液的形成以及排出过程。

1.尿的形成主要与__________有关,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壁起__________作用。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时,除__________和__________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__________。

2.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__________、大部分的________和部分_________被肾小管重吸收,剩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形成了尿液。

学习任务2:排尿的意义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________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________和_________的平衡,维持__________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作用。

二、合作探究(合作解疑及展示评价)分析教材P74页资料。

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尿液和血浆的成分有什么不同,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出哪些物质?2.血浆和肾小囊中液体成分的变化,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的作用有什么特点?3.在肾小囊中出现葡萄糖而尿液中并没有,这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4.血浆、原尿、尿液三者的区别?5.下边是尿液形成的示意图,请你认真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A、B、C、D的名称:A_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_ D_________(2)写出图中C、D结构处形成尿的两个重要作用:C处________________ D处_________________(3)当血液流经C处时,血液中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不能被滤过。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导学案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导学案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导学案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一、学习目标和重点:1、描述肾的结构、肾单位的组成。

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3、知道排尿的意义。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导学过程:课前汇报:1、什么叫排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排泄主要的三条途径是什么:①通过呼吸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②通过汗液排出部分水、无机盐和少量的尿素③通过尿液排出绝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

自学课文找出以下题目,并划在课本上。

(一)尿的排出:1、人体的泌尿系统有什么组成的?2、组成泌尿系统的各器官有什么作用?3、叙述尿的排出过程.4、为什么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二)肾的结构和肾单位的组成:1、肾的结构包括、和。

2、每个肾有个肾单位组成,是肾的的基本单位。

3、肾单位由和组成,前者又包括肾小球和,肾小球是一个球。

4、如图为肾小体结构图,据图回答。

(1)图中[2]是________,[4]是________,里面都流着_血。

[4]与[2]相比,液体中含氮废物和养料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3]叫________,由_________组成,它的外面包着__________,其腔与[]_________相通。

[3]和[6]_________共同组成了_________。

(3)[3]、[6]、[7]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

(4)图中[6]中的液体为__________,与[3]处的相比前者不含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图中[7]流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

(三)尿的形成:结合课本分析与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哪些成分可以由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的哪些成分全部和部分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血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尿的形成经历了那两个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原尿与血浆相比成分上有什么不同?尿与原尿相比成分上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延伸:1、血尿和蛋白尿(见课本相关连接)可能是肾的发生病变。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人教版 下册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导学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人教版 下册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导学案

C.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液D.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体→肾小球→尿液8.健康人么哦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却只有1.5升。

对出现这种子暗想的原因和排尿意义的阐述中,不恰当的是()A.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会被肾小管重吸收B.被重吸收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C.人体排出尿能起到排出废物和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含量的作用D.为维持体内水分的相对平衡,人每天的喝水量不少于一天内形成的原尿量9.血液流经某些器官时,血浆中的代谢废物减少了,这些器官是()A.胰脏和大肠 B.肺和肾脏 C.小肠和大肠 D.肺和肝脏10.动物代谢研究中,常用根皮苷使肾单位中的肾小管中毒,此时尿液会出现()A.红细胞 B.血小板 C.蛋白质 D.葡萄糖11.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是()①蛋白质②葡萄糖③水④无机盐⑤尿素⑥尿酸A.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⑥12.研究被测试者的血液、肾小管以及输尿管中的液体,里面P和Q两种物质的浓度如下表所示,请指出P、Q各是什么物质?血浆肾小管输尿管P 0.03%0.03%2%Q 0.1%0.1%0%A.P是葡萄糖,Q是蛋白质 B.P是葡萄糖,Q是尿素C.P是尿素,Q是蛋白质 D.P是尿素,Q是葡萄糖二、非选择题13.右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图中①是,②是,③的液体是,正常情况下,主要成分为、和等物质,⑤的液体是,图中具有重吸收作用,它能将全部的吸收回血液。

14.下列是人体内的三种液体成分血浆、原尿、尿液的比较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单位:g/ml)水蛋白质葡萄糖尿素无机盐A 93 8 0.1 0.03 0.9B 99 0 0.1 0.03 0.9C 96 0 0 2 0.9(1)A液体是,主要功能是。

(2)A液体与B液体相比较,B的蛋白质含量为0,原因是。

(3)C液体与B液体相比较,C 的葡萄糖含量为0,使C的葡萄糖含量为0生理活动是。

4.5.0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导学案

4.5.0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导学案

宜州市民族中学七年级(下)生物科导学案(13) 【学习目标】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3、尝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4、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自主学习】1 、人体细胞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代谢终产物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多余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等。

上述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_________。

2 、泌尿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组成。

【合作探究】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基本功能是形成尿液。

下图为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表中的液体A 、B 、C 分别取自于图示结构的不同部位,经过化验得到如下数据。

请分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结构[3]中流动的是 血,与结构[2] 中流动的血液成分比较,含量增多的是 。

(2)分析表中各成分的含量变化,你认为液体B 应是 ,取自于图中的[ ] 部位,是经过 作用形成的。

(3)液体A 的主要作用是 ,葡萄糖是通过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 作用进入液体A 中,运送到组织细胞后主要在细胞的 结构中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尿的形成是连续的,但人体排尿是间断的。

排尿反射的中枢位于 ,成年人产生尿意时能够有意识地排尿,说明 。

【达标检测】1 、下列活动不属于排泄的是()A 排出尿液B 呼出二氧化碳C 排出汗液D 排出粪便2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 肾小球B. 肾小囊C. 肾小管D. 肾单位3 、尿液最终形成的部位是()A 肾小球B 肾小管C 输尿管D 肾小囊4 、下列对排尿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 排出废物B 维持体温恒定C 调节水和无机盐含量D 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5 、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为 150 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却只有 1.5 升,其原因是()A 大部分水以水蒸气形势通过呼吸排出体外B 大部分水通过汗液排出体外C 大部分水随粪便排出体外D 大部分水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而回血液6 、当尿中发现蛋白质和血细胞时,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在()A. 肾小球B. 肾小囊C. 肾小管D. 集合管7 、在生态系统中,哪些生物能利用和分解人粪尿中的有机物()A. 动物B. 植物C. 动物和植物D. 细菌和真菌8 、我们每天应喝适量的开水,这有利于()A. 代谢废物及时随尿排出B. 对无机盐的吸收C. 对葡萄糖的吸收D. 肾小管的重吸收9 、原尿中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但排出的尿液中却很少了,这是因为()。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复习导学案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复习导学案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复习导学案编号:2012005复习目标: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3、人粪尿的价值及对环境的影响。

一、基础知识1、人体排除体内产生废物的方式有、和。

2、泌尿系统由、、和组成。

3、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它由、和构成。

4、尿的形成主要包括的过滤作用和的重吸收作用。

5、可以过滤到肾小囊中的物质有、、和等。

6、肾小管重吸收的物质有、和等。

7、尿是在形成的,与尿的排出是间歇的有关的结构是。

8、肾小球中流动的是血,在处变为静脉血。

9、人粪尿中含有、和其他有害物质。

对人粪尿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方法有和。

二、讨论与展示复习任务一、排泄与排遗排泄:、和多余的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等是排泄的途径。

皮肤的功能有保护、排泄、调节体温、分泌等。

排遗:食物消化后的即排出体外的过程。

请你自学完成下表:复习任务二、尿的形成和排出1.泌尿系统的组成:由(形成尿液)、(输送尿液)、(暂时贮存尿液)和(排除尿液)组成。

2.尿的形成:尿的形成有两个过程:(1):当血液流经时,除和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过滤到中形成原尿。

(2):当原尿流经时,全部的、大部分的和部分等被重吸收,其余的、和形成尿液。

3.尿的排出(1)过程:中形成的尿液,经流入暂时储存,当膀胱中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产生尿意,由排出体外。

(2)意义:排尿不仅能排出,还能调节体内和的平衡,维持的正常生理功能。

复习任务三、人粪尿的处理1.优点:、养分全、、能够改良土壤和成本低。

2.无害化处理:(1)沼气发酵:沼气的主要成分是,可以燃烧,是一种清洁的原料;(2)高温堆肥:将人粪尿、和秸秆等堆积起来,使细菌、真菌等大量繁殖,分解,释放能量,形成高温。

三、重点、难点处理:1、肾脏的血液循环特点:肾脏内的血液供应特点主要表现在肾单位的血液供应。

血液经过两次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和两套毛细血管网(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和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复习导学案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复习导学案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复习导学案一、基础知识巩固*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由肾脏(形成)、输尿管(输送)、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和尿道(排除尿液)组成*肾脏的结构宏观看包括皮质和髓质、肾盂。

微观看肾脏有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两部分,而肾小体又包括和两部分。

*描述尿液的形成和排除过程1、肾小球的过滤作用:除血浆中的和大分子以外,一部分,、和尿素等物质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

人体每天大约形成150升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经肾小管时,全部的、大部分的和部分等被重吸收到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中。

余下的水、无机盐和尿素形成尿液。

每天排除的尿液大约为1.5升。

3、尿的排出:尿首先通过到达膀胱,当膀胱里的尿储存到一定量时,通过尿道排出尿液。

4、意义:排出废物,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描述排泄途径排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排出体外的过程。

出汗、呼吸、排尿等是排泄的途径。

注意与排遗区别:食物消化后形成的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是排遗。

*皮肤的结构:包括表皮和真皮两部分,表皮包括角质层和生发层。

真皮内有血管和神经末梢。

*皮肤的功能:有保护、排泄、调节体温、分泌等功能。

*汗液的形成血液流经分泌部时,血液中的水分、无机盐等进入分泌部形成汗液。

二、课堂练习1.某人的尿量比正常情况下多数倍,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若验尿发现其中有红细胞、蛋白质等,估计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A.肾小球 B.肾小体 C.肾小管 D.肾小囊2.如图是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尿液的形成包括了图中[2]肾小球的作用、[7]肾小管的作用和分泌三个过程。

(2)图中[1]入球小动脉内和[3]出球小动脉内流动的血液是血。

(3)图中[5]肾小囊腔内形成的滤液称为。

(4)肾单位是由肾小球、肾小囊和组成的。

三、达标测试11 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左右,主要原因是()A消化作用 B吸收作用 C重吸收作用 D滤过作用12 当尿中出现蛋白质和血细胞时,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是()A肾小囊 B肾小球 C收集管 D 肾小管13 肾动脉与肾静脉内的血液成分相比较,肾动脉的血液里()A各种代谢产物均少 B 尿素含量多、二氧化碳含量少C 尿素含量少、二氧化碳含量多 D尿素含量多、二氧化碳含量多14人体中,下列哪一种血管内流动着含尿素最少的缺氧血? ( )A脐静脉B肾静脉C肺静脉D下腔静脉15维持人体内水盐平衡的重要器官是()A肺 B肝脏 C肾脏 D大肠16下列对排尿的意义叙述中,正确的是()①排出废物②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③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含量④调节体温⑤维持循环的正常进行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①②③④⑤D ①②④⑤17患尿毒症的人要定期去医院做肾透析,目的是为了排出()A二氧化碳 B水 C无机盐 D 尿素18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可用于()A作为燃烧的原料 B 人粪尿不经过无害化处理也不会污染环境C作为生产沼气和高温堆肥的原料 D 作为农家肥使用19一个成年人一年要排出约800千克的粪尿,现在对人粪尿无害环处理的方法有()A利用人粪尿产生沼气B将人粪尿、禽粪尿和秸秆堆积起来,进行高温堆肥C增加投资建设,建立生态厕所 D 以上三者都对20关于人粪尿与化学肥料相比所具有的优点中,错误的是()A养分多,能够改良土壤 B成本低 C 来源广,肥效持久 D 容易污染环境二非选择题1人体代谢产生的、和多余的水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导学案-教学文档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导学案-教学文档

4.5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
探究一:泌尿系统的组成
阅读教材72——73页文字资料,思考:
1、什么是排泄?人体代谢废物排出的途径有哪些?
2、泌尿系统由哪些结构组成?
探究二:尿的形成和排出
阅读教材73——76页文字资料,思考:
1、什么是肾单位?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是怎样的?
2、尿液的形成及排出过程是怎样的?
3、排尿的意义是什么?
二、随堂检测
1.一个代谢正常的健康人,下列液体中不应含有葡萄糖的是()
A.原尿
B.尿液
C.血浆
D.血液
2.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和暂时贮存尿液的器官分别是()
A.肾脏和输尿管
B.肾脏和膀胱
C.膀胱和尿道
D.膀胱和输尿管
3.小李发现自己的小便发红,去医院检查尿液后,发现其中有红细胞、蛋白质等成分.据此你推断小李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A.肾小体
B.肾小球
C.肾小管
D.肾小囊
第 1 页。

4-5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导学案)-七年级生物下册(解析版)

4-5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导学案)-七年级生物下册(解析版)

第5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导学案想一想:水对于人体非常重要,而排尿会排出很多水分,那为什么还需要排尿呢?尿液中只有水吗?你做过尿常规化验吗?这项检查能反映出人体什么系统的健康状况呢?人体内产生的尿素和无机盐等废物,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排出体外,所以,人体缺水的情况下,也要排尿。

尿液中不只有水,无机盐、尿素、尿酸等。

我们在进行体检时就会进行尿常规化验,这项检查能反映出人体泌尿系统的健康状况。

知识点1:排泄和排遗排泄: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以及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

排遗:人体将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未进入细胞)排出体外的过程。

知识点2: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知识点3:肾的基本单位-肾单位肾单位两条管道系统:血流途径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毛细血管网—肾静脉尿流经途径肾小囊—肾小管—收集管知识点4:尿的形成取某健康人肾动脉中血浆、肾小囊中液体和尿液进行如下分析比较(克/100毫升)讨论:1.尿液和血浆的成分有什么不同?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出哪些物质?2.血浆和肾小囊中液体成分的变化,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有什么特点?3.在肾小囊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并没有,这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提示:1.与血浆相比,尿液中没有蛋白质和葡萄糖。

每毫升尿液中无机盐和尿素的含量明显增加,水量则略有增加。

尿液主要排出无机盐尿素,此外,还排出多余的水。

2同血浆相比,肾小囊中的液体含有很少的蛋白质,含有水、葡萄糖、无机盐和尿素。

这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可以透过水、葡萄糖、无机盐和尿素等小分子物质,而很少透过蛋白质这样的物质。

3.这说明肾小管可以重新吸收肾小囊液体中的全部葡萄糖。

尿液形成的两个重要过程:肾小球和肾小囊的滤过作用 原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尿液知识点5:尿的排出排尿的意义:1.排出废物2.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3.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整合归纳:知识点6:其他排泄途径总结归纳(以概念图的形式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整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堡中学2014年春季期七年级下册生物科导学案
主备人:姚红山复备人:七年级全体生物教师教导处审批人签名:
班别:小组:号数:姓名:日期:2014年3月21日课题:4.5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课型:预习+综合课时:1课时
学习目标:
1、说出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组成结构的功能。

(重点)
2、认识肾脏的结构,能说出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难点)
3、通过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新课导入:
水对人体非常重要,而排尿时却会排出很多的水。

那么,人体为什么还要排尿呢?你可能听说过,别人患病住院时,一般都要做尿常规化验。

这项检查能反映人体什么系统的健康状况呢?
预习提纲:请你围绕学习目标,快速阅读课本P72~P76的内容,独立思考,在课本上把预习提纲的内容画出来,对无法解决的问题要用红笔标注:
1.什么叫排泄?排泄是通过人体的泌尿系统排出的。

2.观察课本P73的图4-43,认识人体泌尿系统各组成结构的名称与其对应的功能。

3.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4.肾单位是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的。

5.尿的形成是由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新吸收形成的。

(人体每天形成原尿约180升,但每天排出的尿液约1.5升)
6.其他排泄途径:排汗
学习内容:
一、预习先行自主学习:
1、阅读课本P72的内容,认识排泄概念。

2、人体产生的废物中,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通过什么系统排出人体外的?
3、认真观察课本P73的图4-43,写出人体泌尿系统各组成结构的名称与其对应的功能。


二、互动探究合作求解:
1、自学教材P73页“肾的结构”,并观察“肾的外形”和“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思考
肾单位由什么组成?
2、分析教材74页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进行分析得出的数据。

讨论:
(1)、比较尿液和血浆的成分变化,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出那些物质?
(2)、对比血浆和肾小囊中液体(原尿)成分的变化,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
的有过滤作用。

(3)、在肾小囊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并没有,说明肾小管有重新吸收作用。

3、认识人体排出尿液对自身的意义。

三、学习小结:尿液的形成图解
1、汗液的主要成分是 ,还有少量的尿素和 等物质。

2、尿液的形过程中,起到过滤作用的结构是
A.肾小球毛细血管壁
B.肾小球毛细血管和肾小管
C.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内壁
D.肾小囊内壁和外壁
3、若尿液中发现有蛋白质和血细胞,则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最可能是( )
A .收集管
B .肾小球
C .肾小管
D .肾小囊
4、正常人的尿液中不应有的成分是( )
A .水
B .无机盐
C .尿素
D .葡萄糖
5、健康成年人每天形成的原尿有180升,而排出的尿液却只有1.5升左右,这是由于( )
A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B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 、汗腺排出汗液的作用
D 、膀胱对尿液的贮存作用
五、走进会考:
1、若尿液中发现有葡萄糖,则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最可能是( )
A .收集管
B .肾小球
C .肾小管
D .肾小囊
2、在血浆、原尿和尿液中共同含有的物质是( )
A.葡萄糖、无机盐和水
B.水、尿素和无机盐
C.水、无机盐和葡萄糖
D.水、尿素和蛋白质
3、右图是尿的形成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每个肾单位由 、 和 等部分
组成的。

2)尿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A
和B 两个连续的阶段。

6中的液体称 。

3)血液流经3时,不能过滤到6中的成分有
和 。

4)血液流经4时,全部的 、大部分的 和部分无机盐等被 重新吸收,这些被重新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并送回血液里。

而剩下的 和 、 就形成了尿液。

六、学习反思: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