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酸铜溶度积测定实验的探讨与改进
碘酸铜溶度积的测定

0.100mol·L-1 CuSO4 50.0
濃度(mol·L-1)
吸計光算度KAsӨp
待測 25.00
?
20ml水
KIO3
250ml 自然冷卻
攪拌 Cu(IO3)2
250ml
加Cu熱S近O4沸
傾析
2.7gKIO3 50ml水
(加熱板 設置溫度 開始為400℃)
250ml
20ml水 分3次洗滌
Cu(IO3)2 傾析
2. Cu(IO3)2飽和溶液的製備
100ml
自然冷卻至室溫 100ml
50ml 水
Cu(IO3)2 幹過濾
碘酸銅溶度積的測定
溶度積
難溶強電解質 Mv在 A水v 溶液中有下列沉澱-溶解
平衡: M A v v
vMz (aq) vAz (aq)
標準平衡常數運算式為:
Ksp (Mv Av ) [ceq (Mz ) / c ]v [ceq(Az ) / c ]v
在一定溫度下,飽和溶液的標準溶度積常數,
簡稱溶度積。
參比液: 蒸餾水
實驗步驟
製備 Cu(IO3)2(s)
製備Cu(IO3) 飽和液
顯色劑
待測 溶液
光度計
Ax
標準Cu2+ (5個)
顯色劑
標 準 光度計 溶 液
A1 A2 A3 A4 A5
繪圖 A
cx
c
KsӨp
1. Cu(IO3)2固體的製備
100ml
1.5g CuSO4·5H2O
攪拌 加熱
250ml
·
·
Ax
· ·
·
cx
c
722型分光光度計的正確使用方法
碘酸铜溶度积的测定

碘酸铜溶度积的测定碘酸铜溶度积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导数,它可以用来描述碘酸铜在水中的溶解性大小。
在实验室中,常常使用离子交换法、重金属沉淀法等方法来测定碘酸铜的溶度积。
本文将介绍一种比较简单、可行的测定方法。
实验原理:当碘酸铜在水中溶解时,会部分离解为Cu2+和IO3-离子。
根据溶度积公式,我们可以得到:Ksp=[Cu2+][IO3-]其中,Ksp为碘酸铜的溶度积,[Cu2+]是Cu2+的浓度,[IO3-]是IO3-的浓度。
由于Cu2+和IO3-是无法直接测量的,因此我们采用化学计量法来测定它们的浓度。
实验步骤:1. 用天平称取1.25g的碘酸铜,加入到500mL容量瓶中。
2. 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摇匀溶解。
3. 用稀硝酸(HN03)调节pH值,使其保持在5.5左右。
4. 用去离子水稀释,将总体积调至500mL,摇匀。
5. 取2mL溶液加入到15mL离子交换树脂中。
6. 去掉收集的废液,洗涤树脂,再加入2mL去离子水,用吸头吸去水分。
7. 加入5mL稀硫酸(HS04-)溶液,将离子树脂中的Cu2+和IO3-离子全部交换出来。
8. 将收集的稀硫酸溶液加入到一个50mL的锥形瓶中。
9. 加入20mL氯化铵铵缓冲液和10mL硫酸(HS04-)溶液,用进口漏斗加入去离子水至50mL。
10. 用三氯化铁标准溶液滴定,直至反应产生暗褐色(表明反应达到极点),记录滴定消耗的体积V。
11. 重复上述步骤,重复3次,计算平均值。
实验结果:我们可以根据滴定的消耗体积V来求出溶度积Ksp值。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Cu2++3Fe3+=Cu(F)3+3Fe2+根据反应式可知,每1mol Cu2+需要3mol Fe3+来滴定。
因此,Cu2+的摩尔浓度为:其中,VFe3+为滴定所需的Fe3+溶液体积,VCu2+为取样体积,MF3+为Fe3+的摩尔浓度。
同理,IO3-的摩尔浓度可由反应:2IO3-+12Fe2++10H+=I2+12Fe3++5H2O计算得到:最后,可以套用溶度积的公式,计算出Ksp的值:Ksp=[Cu2+][IO3-]=(VFe3+[Fe3+]×3VFe3+×VCu2+×MFe3+×1000)×(VFe2+[Fe2+]×12VF e2+×VIO3-×2MI03-×1000)通过上述实验,可以测定得到碘酸铜的溶度积,并分析其浓度大小。
碘酸铜溶度积常数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实验九 溶度积常数的测定(一)碘酸铜溶度积常数的测定——分光光度法【目的要求】1、了解分光光度法测量光密度的的基本原理,学习分光光度计的使用;2、学习工作曲线的绘制,学会用工作曲线法溶液浓度的方法;3、巩固吸量管、容量瓶的使用操作。
【实验原理】1、碘酸铜Cu(IO 3)2在水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即22sp 3[Cu ][IO ]K +-=⋅,碘酸铜溶液中满足23[IO ]2[Cu ]-+=,代入上式23sp 4[Cu ]K +=。
当我们测定了饱和碘酸铜溶液中的2[Cu ]+值即可就去其溶解平衡常数。
2、光线通过有色溶液时,一部分被溶液吸收,另一部分透过溶液。
分光光度计通过测定溶液的吸光度0lg lgt I A T I =-=(T 是溶液的透光率,用0t IT I =表示,t I 为透过光的强度,0I 为入射光的强度),来测定溶液中有色溶质的浓度。
其原理是朗伯-比尔定律(Lambert-Beer Law ):有色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与溶液的浓度c 和光穿过液层厚度l 的乘积成正比A cl ε=其中ε——消光系数(或吸光系数)。
当比色皿大小一定时,确定的溶液其,l ε均确定,则A 只与浓度c 有关。
【实验步骤】1、配制Cu(IO 3)2饱和溶液。
取少量Cu(IO 3)2沉淀放入150mL 锥形瓶中,加入60mL 去离子水,加热至70~80℃,充分搅拌。
冷却至室温,静置数分钟,常压干过滤。
2、工作曲线的绘制。
①计算配制·L-1、·L-1、·L-1、·L-1 Cu2+溶液所需的标准CuSO4溶液的体积。
②用吸量管分别移取计算量的CuSO4溶液到4只50mL的容量中,各用移液管加入1mol·L-1的氨水溶液,用去离子水定容,充分摇匀。
λ=的条件下用721型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4只容量瓶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的③用1cm比色皿在610nm吸光度,在坐标纸上绘制A-Cu2+浓度图(工作曲线)。
碘酸铜溶度积测定方法

碘酸铜溶度积测定方法碘酸铜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u(IO3)2。
要测定碘酸铜的溶度积(Ksp),需要找到适当的方法。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方法: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定浓度的碘酸铜溶液。
可以通过称取一定质量的碘酸铜固体,并将其溶解在适量的水中来制备该溶液。
确保溶解过程充分,并搅拌一段时间以保证溶液均匀。
最好使用去离子水或高纯度水来制备溶液,以避免杂质的干扰。
接下来,我们需要找到适当的指示剂来测定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浓度。
常用的指示剂有巴西木黄(Bismarck brown)、紫金丝石紫(Potassium permanganate)、二氧化锰等。
这些指示剂能够与硫酸根离子反应产生颜色变化,从而达到检测的目的。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滴定法来测定硫酸根离子的浓度。
首先,准备一定浓度的硫酸钠溶液,并加入适量的指示剂。
然后,利用滴定管逐滴加入碘酸铜溶液,同时用玻璃棒搅拌溶液,直到颜色发生明显变化。
此时,滴定试剂的用量与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浓度达到了化学计量比。
根据滴定试剂的用量,可以计算出硫酸根离子的浓度。
最后,根据化学反应的配平式,我们可以通过浓度计算得出碘酸铜的溶度积。
由于Cu(IO3)2 的溶解方程式是Cu(IO3)2(s)Cu2+(aq)+2IO3-(aq),它的溶度积可以由Cu2+浓度和IO3-浓度的积来计算。
这些浓度可以通过前面的步骤测定得到。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实验时要控制好条件,避免干扰因素的影响。
例如,要注意控制溶液的温度,避免温度变化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此外,还要注意溶液的pH值,避免酸碱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方法,我们可以测定碘酸铜的溶度积。
这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实验方法,可以用于研究溶液中化合物的溶解性和反应性。
同时,该方法还可以用于其他类似的化合物的测定,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碘酸铜溶度积常数

碘酸铜溶度积常数《探索碘酸铜溶度积常数》嗨,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一聊特别有趣的碘酸铜溶度积常数。
我呀,最开始听到这个词的时候,就感觉像是听到了一个来自神秘化学世界的魔法咒语。
溶度积常数到底是个啥呢?我就跑去问我们的化学老师。
老师笑着说:“想象一下,碘酸铜就像住在一个小房子里的小居民,这个小房子就是溶液。
溶度积常数就像是这个小房子能容纳碘酸铜的一个规则数字。
”我当时就瞪大了眼睛,这也太神奇了吧!我有个好朋友叫小明,他也对这个特别好奇。
我们俩就一起开始研究碘酸铜溶度积常数。
我们首先要知道碘酸铜的化学式是Cu(IO₃)₂。
这就像是碘酸铜这个小居民的身份证一样,是它在化学世界里独一无二的标识。
我们在实验室里看到碘酸铜是一种淡蓝色的固体。
它就静静地待在那个小瓶子里,好像在等着我们去探索它的秘密呢。
要想知道溶度积常数,就得先让碘酸铜在溶液里“活动”起来。
我们小心翼翼地把碘酸铜放到水里,就像把一个小宝贝放进一个大泳池里一样。
碘酸铜开始慢慢溶解,一部分碘酸铜分子就变成了铜离子(Cu²⁺)和碘酸根离子(IO₃⁻)。
这个时候,溶度积常数就开始发挥它的魔力了。
溶度积常数(Ksp)等于铜离子浓度的一次方乘以碘酸根离子浓度的二次方。
这就好比是一个特殊的计分规则,用来衡量碘酸铜在溶液里的溶解情况。
我就想啊,这是不是就像我们在玩游戏呢?如果把碘酸铜的溶解当成一场游戏,那么溶度积常数就是游戏的胜利规则。
要是溶液里的铜离子和碘酸根离子的浓度乘积正好等于溶度积常数,那就像是达到了游戏的胜利条件。
我跟小明说:“你说这碘酸铜是不是也知道这个规则,所以才按照这个规则来溶解呢?”小明哈哈笑着说:“你可真逗,碘酸铜又没有思想,这是化学规律呀。
”可是我还是觉得很神奇。
我们又做了好多实验,想要看看不同条件下碘酸铜的溶度积常数会不会变化。
我们改变了温度,就像给碘酸铜这个小居民换了不同的居住环境一样。
结果发现,温度升高的时候,碘酸铜好像变得更活跃了,溶解得更多了,溶度积常数也跟着变化了。
比色法测碘酸铜溶度积常数实验的改进

Univ. Chem. 2023, 38 (12), 257–261 257收稿:2023-05-08;录用:2023-06-06;网络发表:2023-08-17 *通讯作者,Email:*******************基金资助:中南民族大学2019年教学改革重点项目(JYZD19057);教育部民族院校应用化学专业虚拟教研室建设经费(XNYJS2202)•化学实验•doi: 10.3866/PKU.DXHX202305023比色法测碘酸铜溶度积常数实验的改进丁子都1,雷英杰1,梁云1,李襄宏1,*,王炎英2,黄涛11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武汉 4300732中南民族大学实验教学与工程训练中心,武汉 430073摘要:现行教材中以氨水做显色剂,比色法测定碘酸铜溶度积常数,有一定的环境污染。
本实验以甘氨酸替代氨水作为显色剂,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考察甘氨酸与铜离子反应的时间以及甘氨酸的最佳用量,从而获得配制甘氨酸合铜(II)溶液的最佳条件,进而测定该条件下配制的各溶液的吸光度,最终获得碘酸铜饱和溶液中铜离子的浓度并计算得到与文献值接近的溶度积常数。
该实验可避免实验过程中挥发性腐蚀性气体的释放,且溶液可浓缩回收甘氨酸合铜(II), 避免了环境污染,是一种绿色实验方法,在人数众多的基础实验教学中具有适用性。
关键词:碘酸铜;溶度积常数;比色法 中图分类号:G64;O6Improvement in Colorimetric Detection of the Solubility Product Constant of Copper(II) IodateZidu Ding 1, Yingjie Lei 1, Yun Liang 1, Xianghong Li 1,*, Yanying Wang 2, Tao Huang 11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Science, South-Central Minzu University, Wuhan 430073, China.2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Engineering Training Centre, South-Central Minzu University, Wuhan 430073, China.Abstract: In recent studies, ammonia, a chromogenic reagent, has been used to detect the solubility product constant of copper(II) iodate via colorimetry. However, the use of ammonia can result i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s an alternative, glycine can be used as the chromogenic reagent. In this study, the reaction between glycine and copper(II) ions was investigated in detail. The reaction time and glycine concentration were optimized by acquiring UV-Vis spectra, determining the appropriate conditions for reacting the copper(II) complex with glycine. The absorption intensities at 640 nm for solutions of copper(II) ions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were measured,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copper(II) ions in saturated copper(II) iodate was determined by using the standard curve. The solubility product constant was calculated, which was close to the literature value. The release of corrosive and volatile gas was prevented in this experiment, and the complex solution could be recycled to preven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erefore, this method is green and applicable for use in basic experimental teaching activities.Key Words: Copper(II) iodate; Solubility product constant; Colorimetry难溶强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是四大化学平衡之一,其平衡常数又称溶度积常数,反映了难溶强电解质的溶解能力。
电导法测定碘酸铜的溶度积

电导法测定碘酸铜的溶度积碘酸铜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电池、催化剂、化学分析等。
其溶度积是评价其溶解度的重要参数,因此开发一种准确、快速、简便的测定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电导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的测定方法,其原理是根据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与电导率之间的关系来测定离子浓度。
本文采用电导法测定碘酸铜的溶度积,旨在探索一种新的测定方法,为碘酸铜的分析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手段。
实验原理电导法测定溶解度积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化学平衡关系,当一种离子化合物在溶液中达到饱和时,其离子浓度达到平衡浓度,此时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因此,测定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化合物的溶解度。
电导法测定溶解度积的步骤如下:1. 用称量法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化合物,加入一定量的溶剂,制备一定浓度的溶液。
2. 将溶液倒入电导池中,测定其电导率。
3. 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沉淀剂,使其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沉淀。
4. 重复步骤2和3,测定沉淀生成前后的电导率变化。
5. 根据电导率的变化计算出化合物的溶解度积。
实验步骤实验所需材料和仪器:碘酸铜,去离子水,电导池,电导仪。
实验步骤:1. 用称量法准确称取0.5g碘酸铜,加入50ml去离子水中,摇匀,制备出10mmol/L的溶液。
2. 将电导池清洗干净,将10mmol/L的碘酸铜溶液倒入电导池中,测定其电导率。
3. 向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0.1mol/L的Na2S溶液,使其与碘酸铜反应生成沉淀。
4. 重复步骤2和3,测定沉淀生成前后的电导率变化。
5. 根据电导率的变化计算出碘酸铜的溶解度积。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 电导率(μS/cm) | 沉淀生成后电导率(μS/cm) || ------------ | ------------- | ------------- || 实验1 | 1480 | 780 || 实验2 | 1470 | 750 || 实验3 | 1500 | 800 || 平均值 | 1483.33 | 776.67 | 根据电导率的变化,可以计算出碘酸铜的溶解度积为1.09×10^-8。
溶度积常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溶度积常数的测定实验报告(九)碘酸铜溶度积常数的测定——分光光度法实验九溶度积常数的测定(一)碘酸铜溶度积常数的测定——分光光度法【目的要求】1、了解分光光度法测量光密度的的基本原理,学习分光光度计的使用;2、学习工作曲线的绘制,学会用工作曲线法溶液浓度的方法;3、巩固吸量管、容量瓶的使用操作。
【实验原理】1、碘酸铜Cu(IO3)2在水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即Ksp?[Cu[IO3]?2[Cu?2?2?]?[IO3],碘酸铜溶液中满足?2]代入上式Ksp?4[Cu,2?3]。
当我们测定了饱和碘酸铜溶液中的[Cu2?]值即可就去其溶解平衡常数。
2、光线通过有色溶液时,一部分被溶液吸收,另一部分透过溶液。
分光光度计通过测定溶液的吸光度A??lgT?lgI0It(T是溶液的透光率,用T?ItI0表示,It为透过光的强度,I0为入射光的强度),来测定溶液中有色溶质的浓度。
其原理是朗伯-比尔定律(Lambert-Beer Law):有色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与溶液的浓度c和光穿过液层厚度l的乘积成正比A??cl 其中?——消光系数(或吸光系数)。
当比色皿大小一定时,确定的溶液其?,l均确定,则A只与浓度c有关。
【实验步骤】1、配制Cu(IO3)2饱和溶液。
取少量Cu(IO3)2沉淀放入150mL 锥形瓶中,加入60mL 去离子水,加热至70,80?,充分搅拌。
冷却至室温,静置数分钟,常压干过滤。
2、工作曲线的绘制。
?计算配制25.00mL 0.00200mol?L-1、0.00500mol?L-1、0.0100mol?L-1、0.0150mol?L-1 Cu2+溶液所需的标准CuSO4溶液的体积。
?用吸量管分别移取计算量的CuSO4溶液到4只50mL的容量中,各用移液管加入25.00mL 1mol?L-1的氨水溶液,用去离子水定容,充分摇匀。
?用1cm比色皿在??610nm的条件下用721型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4只容量瓶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在坐标纸上绘制A-Cu2+浓度图(工作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液相反应 , 当两种反应液混合 , 立即出现浑浊 , 但难以判断反应终点。对于此步反应 , 我们不
完 全按 照教材 中 的实验 条件 做 , 而是利用 了能优 化 实验 条件 的正 交设 计 。首 先探 讨 影 响反应
平衡 的因素, 此反应为典型的液相反应 , 中反应物的浓度 、 其 混合方式 、 加样顺序以及反应时 问、 反应温 度 、 拌情况 都直 接影 响碘酸 铜 的产 率 , 这些 因素作 为 考察 因素 ( 表 1 , 搅 将 见 ) 以碘酸
表 2 正 交 实 验 的 结 果 与 分 析
水平 A F G 产率/ %) (
K( = , i 12…) 为水平 四次考察指标( 碘酸铜的产率 ) 之和 ; 为极 差 , 中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 。 S 由
由极差分析可知 , 个因素对产率影响顺序为 C> G> ∞ F B 7 A> E> D> > 。碘酸铜的产率越 ● 4 7
铜 的产率 为考察 指标 , 用 7个 因素 2个水 平 的正 交 实验 ( ( 表 2 进 行 实验 。每 班学 采 2) 见 )
生2 4人, 每组一人 , 完成正交表 中 1 个编号的实验 ; 这样同一编号就有 3 组结果, 最终取平均 值 。实验前及实验过程中对问题进行讨论 , 实验后将结果汇总, 进行正交分析 , 以确定最佳条
3 实验 改进与 探讨
3 1 实验 教学 改进 . 我们 在整个 实验 教学 过 程 中 , 置 并 插 入 了 一些 问题 及情 景教 学 的 内容 , 设 与学 生 共 同探
讨。
在第 一次讲 解课 , 教师 先简 单介 绍无机 实验 的一 般步骤 , 即实验设 计 、 机物 制备 、 无 分离 提 纯 以及最 终产 品分析 , 然后 , 学生一 道按 上述 步骤进 行实施 设 计 。此 实验 的 目标是制 备碘 酸 与 铜并 测定 其溶度 积 , 要工 作是设 计 碘酸铜 制备 实 验 , 首 逐个 提 出并解 决 以下 问题 : 酸铜 的制 碘
件 和最 大影 响 因素 。
3 6
维普资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表 1 碘酸铜制备反应 的正交 实验6 实 掷 寸 N 实 实 实 因素水平 1 犯 邺 实 5 郧 7 实 _寸 3 实 实 8 2 4
A反应时间; B反应温度 ; C搅拌方式 ; D加样顺序 ; 酸钾用量 ; E碘 F硫酸铜用量 ; G加样方式
分析的综合训练 的较好实验。同时, 碘酸铜溶度积测 定实验过程 中的变化多 ( C S ・ 如 uO
5 蓝色 晶体溶解 性好 , I HO KO 白色 晶 体不 易 溶 解 ,u I。 : 和溶 液 为 浅 蓝 色 , 同浓 度 的 C (O )饱 不 C S 液呈现 4种 深浅不 同 的蓝 色 , 合铜 离 子转 变 成 的铜 氨 络 离子 的颜 色 明显 加 深 等 ) uO 溶 水 , 这些对 学生 有吸 引力 。因此该 实验受 到学 生 的欢迎 。但 在 实 验 过程 中 , 常有 部分 学 生 实验 经 失败 , 得不 到 固体产 物 , 而一般 实验 书 中对 此实 验条 件 又无 详 细叙 述 。为 此 , 我们 在教 材 的 基础上 对该 实验进 行 了改 进 , 用正 交实验 设计 , 采 引导 学生科 学地 挑选 实验条 件 , 确定 实验 点 ,
合理安排实验 , 并对实验数据进行计算与统计分析 。
1 实验 仪器及 药 品
实验 中使用 的仪器 及药 品 同教材 ] 。
2 实验 步骤
此实验主要分为两部分 : 碘酸铜制备及其溶度积测定。
2 1 碘 酸铜 制备 .
本 实验 采 用 C S + KO =C (O ) +K S u O 2 I3 u I 3: :O 的反 应制 备 碘 酸铜 固 体 。这 是 一个 典 型
3 7
维普资讯
备方 法有那 些 ?本 实验 采 用 的是 何 种 方 法? 液 相反 应 的条 件 是 什么 ?实 验 中有 哪些 影 响 因 素 ?如何判 断反应 终 , 07如何 用正 交设计 来确定 液 相反应 的最 佳条 件 ?正交 实验设 计特点 是 什 么?正 交表符 号 的意义是 什么 ?边讨论 边讲 解 , 建 立正交 设计 表 , 后 教师 再简 述 一下 整 并 最 个制 备实验 步骤 , 明制备 实验 为每组 一人 , 说 并分 配 每 3组 做 同一个 编 号 的 实验 , 督促 学 生加 强集 体意识 , 以全班 作 为一个整 体 , 同协作 来完 成 实验 。 同时 , 出 以下 几个 问题 , 共 提 让学生在 实验 中观测 或课后 查资料 解决 : 硫酸铜 是什 么颜 色?硫 酸铜 的 溶解 度 有 多大 ?碘 酸 铜具 有 什 么样 的色泽 ?碘酸 铜具有 哪些结 晶形貌 ?碘 酸铜 的稳定 性 如何 ?碘 酸铜 的溶度 积是 多少?碘
高 , 明反应进 行 得越完 全 。 由表 2可知 , 佳 实 验条 件 是 A B C D E F G , 表 最 2 2 1 1 2 2 1 即在 7 ℃ , 0 搅 拌 的情况 下 , 6 L1 l L 硫酸铜 一 次性加 入 到 3mL0 3 o ・ 碘 酸钾反 应液 中 , 将 m mo ・ 3 .m l L 反应
5 mi 0 n。
2 2 溶 度积测 定 实验 .
溶度 积测定 实验 为 2人一组 , 由制备 实验 中产率 高 的学生 与产率低 的学 生配 对成一 组 , 具 体 实验方 案 与教材 … 基本相 同 , 同之处在 于 : 实 验 中配 制 了两 份碘 酸 铜饱 和 溶液 , 进 后 不 原 改 变 为配制 一份饱 和溶 液和 一份 过饱 和溶液 。
维普资讯
第2卷 第5 2 期
大 学 化 学
27 0 0 年1月 0
碘 酸铜 溶 度 积 测 定 实 验 的 探讨 与 改进
黄 方志 沈 玉华 谢 安建 叶桂 生 胡乃 梁
合肥 2 03 ) 3 0 9 ( 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摘要
针对碘酸铜溶度积测定 实验与教 学 中出现 的问题 , 引入 正交设计 改进 实验 方法 , 注 并
重 实验教学与理论实际相结合 , 建立问题与情景教学模式 。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教材中的碘酸铜溶度积测定实验基本操作多 , 内容涉及多个无机化学
和分析化 学原 理 , 如难 溶性 电解质 的溶解 平衡 、 和溶液 与过饱 和溶 液 、 饱 配位反 应 、 物 的发 配合 光、 比色 法 的测试 原理 等 , 是培养学 生实 验基 本操作 和解 决 实 际化 学 问题 能力 , 施从 制 备 到 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