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酸铜溶度积的测定
碘酸铜溶度积的测定

0.100mol·L-1 CuSO4 50.0
濃度(mol·L-1)
吸計光算度KAsӨp
待測 25.00
?
20ml水
KIO3
250ml 自然冷卻
攪拌 Cu(IO3)2
250ml
加Cu熱S近O4沸
傾析
2.7gKIO3 50ml水
(加熱板 設置溫度 開始為400℃)
250ml
20ml水 分3次洗滌
Cu(IO3)2 傾析
2. Cu(IO3)2飽和溶液的製備
100ml
自然冷卻至室溫 100ml
50ml 水
Cu(IO3)2 幹過濾
碘酸銅溶度積的測定
溶度積
難溶強電解質 Mv在 A水v 溶液中有下列沉澱-溶解
平衡: M A v v
vMz (aq) vAz (aq)
標準平衡常數運算式為:
Ksp (Mv Av ) [ceq (Mz ) / c ]v [ceq(Az ) / c ]v
在一定溫度下,飽和溶液的標準溶度積常數,
簡稱溶度積。
參比液: 蒸餾水
實驗步驟
製備 Cu(IO3)2(s)
製備Cu(IO3) 飽和液
顯色劑
待測 溶液
光度計
Ax
標準Cu2+ (5個)
顯色劑
標 準 光度計 溶 液
A1 A2 A3 A4 A5
繪圖 A
cx
c
KsӨp
1. Cu(IO3)2固體的製備
100ml
1.5g CuSO4·5H2O
攪拌 加熱
250ml
·
·
Ax
· ·
·
cx
c
722型分光光度計的正確使用方法
碘酸铜溶度积的测定

碘酸铜溶度积的测定碘酸铜溶度积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导数,它可以用来描述碘酸铜在水中的溶解性大小。
在实验室中,常常使用离子交换法、重金属沉淀法等方法来测定碘酸铜的溶度积。
本文将介绍一种比较简单、可行的测定方法。
实验原理:当碘酸铜在水中溶解时,会部分离解为Cu2+和IO3-离子。
根据溶度积公式,我们可以得到:Ksp=[Cu2+][IO3-]其中,Ksp为碘酸铜的溶度积,[Cu2+]是Cu2+的浓度,[IO3-]是IO3-的浓度。
由于Cu2+和IO3-是无法直接测量的,因此我们采用化学计量法来测定它们的浓度。
实验步骤:1. 用天平称取1.25g的碘酸铜,加入到500mL容量瓶中。
2. 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摇匀溶解。
3. 用稀硝酸(HN03)调节pH值,使其保持在5.5左右。
4. 用去离子水稀释,将总体积调至500mL,摇匀。
5. 取2mL溶液加入到15mL离子交换树脂中。
6. 去掉收集的废液,洗涤树脂,再加入2mL去离子水,用吸头吸去水分。
7. 加入5mL稀硫酸(HS04-)溶液,将离子树脂中的Cu2+和IO3-离子全部交换出来。
8. 将收集的稀硫酸溶液加入到一个50mL的锥形瓶中。
9. 加入20mL氯化铵铵缓冲液和10mL硫酸(HS04-)溶液,用进口漏斗加入去离子水至50mL。
10. 用三氯化铁标准溶液滴定,直至反应产生暗褐色(表明反应达到极点),记录滴定消耗的体积V。
11. 重复上述步骤,重复3次,计算平均值。
实验结果:我们可以根据滴定的消耗体积V来求出溶度积Ksp值。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Cu2++3Fe3+=Cu(F)3+3Fe2+根据反应式可知,每1mol Cu2+需要3mol Fe3+来滴定。
因此,Cu2+的摩尔浓度为:其中,VFe3+为滴定所需的Fe3+溶液体积,VCu2+为取样体积,MF3+为Fe3+的摩尔浓度。
同理,IO3-的摩尔浓度可由反应:2IO3-+12Fe2++10H+=I2+12Fe3++5H2O计算得到:最后,可以套用溶度积的公式,计算出Ksp的值:Ksp=[Cu2+][IO3-]=(VFe3+[Fe3+]×3VFe3+×VCu2+×MFe3+×1000)×(VFe2+[Fe2+]×12VF e2+×VIO3-×2MI03-×1000)通过上述实验,可以测定得到碘酸铜的溶度积,并分析其浓度大小。
碘酸铜溶度积常数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实验九 溶度积常数的测定(一)碘酸铜溶度积常数的测定——分光光度法【目的要求】1、了解分光光度法测量光密度的的基本原理,学习分光光度计的使用;2、学习工作曲线的绘制,学会用工作曲线法溶液浓度的方法;3、巩固吸量管、容量瓶的使用操作。
【实验原理】1、碘酸铜Cu(IO 3)2在水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即22sp 3[Cu ][IO ]K +-=⋅,碘酸铜溶液中满足23[IO ]2[Cu ]-+=,代入上式23sp 4[Cu ]K +=。
当我们测定了饱和碘酸铜溶液中的2[Cu ]+值即可就去其溶解平衡常数。
2、光线通过有色溶液时,一部分被溶液吸收,另一部分透过溶液。
分光光度计通过测定溶液的吸光度0lg lgt I A T I =-=(T 是溶液的透光率,用0t IT I =表示,t I 为透过光的强度,0I 为入射光的强度),来测定溶液中有色溶质的浓度。
其原理是朗伯-比尔定律(Lambert-Beer Law ):有色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与溶液的浓度c 和光穿过液层厚度l 的乘积成正比A cl ε=其中ε——消光系数(或吸光系数)。
当比色皿大小一定时,确定的溶液其,l ε均确定,则A 只与浓度c 有关。
【实验步骤】1、配制Cu(IO 3)2饱和溶液。
取少量Cu(IO 3)2沉淀放入150mL 锥形瓶中,加入60mL 去离子水,加热至70~80℃,充分搅拌。
冷却至室温,静置数分钟,常压干过滤。
2、工作曲线的绘制。
①计算配制·L-1、·L-1、·L-1、·L-1 Cu2+溶液所需的标准CuSO4溶液的体积。
②用吸量管分别移取计算量的CuSO4溶液到4只50mL的容量中,各用移液管加入1mol·L-1的氨水溶液,用去离子水定容,充分摇匀。
λ=的条件下用721型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4只容量瓶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的③用1cm比色皿在610nm吸光度,在坐标纸上绘制A-Cu2+浓度图(工作曲线)。
碘酸铜溶度积测定方法

碘酸铜溶度积测定方法碘酸铜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u(IO3)2。
要测定碘酸铜的溶度积(Ksp),需要找到适当的方法。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方法: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定浓度的碘酸铜溶液。
可以通过称取一定质量的碘酸铜固体,并将其溶解在适量的水中来制备该溶液。
确保溶解过程充分,并搅拌一段时间以保证溶液均匀。
最好使用去离子水或高纯度水来制备溶液,以避免杂质的干扰。
接下来,我们需要找到适当的指示剂来测定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浓度。
常用的指示剂有巴西木黄(Bismarck brown)、紫金丝石紫(Potassium permanganate)、二氧化锰等。
这些指示剂能够与硫酸根离子反应产生颜色变化,从而达到检测的目的。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滴定法来测定硫酸根离子的浓度。
首先,准备一定浓度的硫酸钠溶液,并加入适量的指示剂。
然后,利用滴定管逐滴加入碘酸铜溶液,同时用玻璃棒搅拌溶液,直到颜色发生明显变化。
此时,滴定试剂的用量与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浓度达到了化学计量比。
根据滴定试剂的用量,可以计算出硫酸根离子的浓度。
最后,根据化学反应的配平式,我们可以通过浓度计算得出碘酸铜的溶度积。
由于Cu(IO3)2 的溶解方程式是Cu(IO3)2(s)Cu2+(aq)+2IO3-(aq),它的溶度积可以由Cu2+浓度和IO3-浓度的积来计算。
这些浓度可以通过前面的步骤测定得到。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实验时要控制好条件,避免干扰因素的影响。
例如,要注意控制溶液的温度,避免温度变化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此外,还要注意溶液的pH值,避免酸碱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方法,我们可以测定碘酸铜的溶度积。
这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实验方法,可以用于研究溶液中化合物的溶解性和反应性。
同时,该方法还可以用于其他类似的化合物的测定,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碘酸铜的溶度积常数

平衡时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碘酸铜
的饱和溶液中[Cu2+]和[IO3-]2的乘积为一个常数: KSP=[Cu2+][IO3-]2 (1)
式中, [Cu2+] 和 [IO3-] 为平衡浓度(更确切地说应该是
活度,但由于难溶性强电解质的溶解度很小,离子强度 也很小,可以用浓度代替活度)。
在碘酸铜的饱和溶液中, [IO3-]=2[Cu2+] ,代入( 1 )式,
的蒸馏水稀至刻度线。然后以磺基水杨酸溶液为空白液
测其吸光度A。
89.4
注意事项
(1) 随着溶液的pH不同,磺基水杨酸与铜离子生成 两 种 有 色 配 合 物 , 当 pH<5.5 时 , 主 要 以 黄 绿 色 的 [CuR]- 形式存在。当pH>8.5 时,主要以蓝绿色 [CuR2]4形式存在。本实验应控制pH为4.5~5.0,使生成1︰1的 [CuR]-的配合物。 (2) 用新制备的 Cu(IO3)2 固体配饱和溶液时,应多
89.3 实验步骤
1.绘制工作曲线 (1)配制标准铜溶液。称取精铜0.2500 g放置于小烧杯
中,加2~3 mL浓HNO3(在通风橱内进行),待铜反应完全后,
将溶液转移到 250 mL 容量瓶中,用水稀至刻线,此溶液铜的 质量浓度为1 g· L-1。 用吸量管分别移取 1.00 mL 、 2.00 mL 、 3.00 mL 、 4.00 mL、5.00 mL、6.00 mL标准铜溶液,分别放入6个小烧杯中, 用量筒各加入 0.05 mol· L-1 磺基水杨酸 10 mL 。然后用 pH 计以 0.1 mol· L-1 NaOH 溶液和 0.1 mol· L-1 HNO3 溶液调至 pH=4.5 ~ 5.0 。把溶液分别转移到 6 个 50 mL 容量瓶中,再用 pH 为 4.5 ~ 5.0的蒸馏水至刻线。
碘酸铜溶度积的测定知识讲解

碘酸铜溶度积的测定碘酸铜溶度积的测定一,目的1,进一步掌握无机化合物沉淀的制备,洗涤及过滤操作方法。
2,测定碘酸铜的溶度积,加深对溶度积概念的理解。
3,了解用光电比色法测定碘酸铜溶度积的原理和方法。
4,熟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吸收曲线和工作曲线的绘制。
二,原理。
将硫酸铜溶液和碘酸钾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混合,反应后得碘酸铜沉淀,其反应方程式如下:Cu2++ 2 IO3-= Cu (IO3) 2↓在碘酸铜饱和溶液中,存在以下溶解平衡:Cu (IO3) 2 Cu2++ 2 IO3-在一定温度下,难溶性强电解质碘酸铜的饱和溶液中,有关离子的浓度(确切地说应是活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
Ksp= [Cu2+][IO3-]2Ksp被称为溶度积常数,[Cu2+]和[IO3-]分别为溶解—沉淀平衡时Cu2+和IO3-的浓度(mol·L-1)。
温度恒定时,Ksp的数值与Cu2+和IO3-的浓度无关。
取少量新制备的Cu (IO3) 2固体,将它溶于一定体积的水中,达到平衡后,分离去沉淀,测定溶液中Cu2+和IO3-的浓度,就可以算出实验温度时的Ksp值。
本实验采取分光光度法测定Cu2+的浓度。
测定出Cu2+的浓度后,即可求出碘酸铜的Ksp值。
本实验是由硫酸铜和碘酸钾作用制备碘酸钾饱和溶液,然后利用饱和溶液中的Cu2+与二,试剂和仪器。
1试剂:2仪器:三,实验过程;1,cu(Io3)2固体的制备用量筒量取50mL0.25mol/L五水硫酸铜(CuSO4·5H2O),置于烧杯中,搅拌加入50mL0.5mol\L碘酸钾(KIO3),加热混合液并不断搅拌(700c左右),约30min后停止加热。
静置至室温后弃去上层清液,用倾析法将所得碘酸铜洗净,以洗涤液中检查不到SO42-为标志(大约需洗5~6次,每次可用蒸馏水10mL)。
记录产品的外形、颜色及观察到的现象,最后进行减压过滤,将碘酸铜沉淀抽干后烘干,计算产率。
2,cu(Io3)2饱和溶液的制备取3个干燥的小烧杯并编好号,均加入少量(黄豆般大)自制的碘酸铜晶体1.5g左右放入150ml锥形瓶,分别加入100.0mL蒸馏水,加热至近沸(70~80。
碘酸铜溶度积测定预实验

实验时间:2016.04.10 实验人:秦忆、张家利、赖鸣碘酸铜溶度积测定预实验一、实验目的为探求碘酸钾滴定铜离子体积用量做预实验,同时来确定浓度是否可行。
二、实验药品0.01mol/L O H CuSO 245.、1.0mol/L O H NH 23.、0.2mol/L 3KIO三、实验步骤1、配置溶液0.01mol/L O H CuSO 245.:准确称取0.6250g O H CuSO 245.于烧杯中溶解,转移定容于250ml 容量瓶中。
1.0mol/L O H NH 23.:移液管吸取12.9mol/L 的O H NH 23.19.38ml 于250ml 容量瓶中定容。
0.2mol/L 3KIO :准确称取4.2800g 3KIO 于烧杯中溶解(50℃加热溶解),转移并定容至100ml 的容量瓶。
2、滴定:取10.00ml 0.01mol/L O H CuSO 245.于锥形瓶中,加入配置的氨水4ml ,再加入1ml 水补充,摇匀。
洗净润洗滴定管,加满50.00ml 的0.2mol/L 3KIO开始滴定,记录体积。
同上取10.00ml 0.01mol/L O H CuSO 245.于锥形瓶中,加入配置的氨水1ml ,再加入1ml 水补充,摇匀。
此时由于氨水过少,产生碱式硫酸铜,有浑浊,此组未滴定。
四、实验数据记录组数 O H CuSO V 24.ml O H NH V 23.ml 3KIO V ml O H V 2ml 110.00 4.00 48.20 1.00 210.00 1.00 4.00五、实验分析上面数据第一组,滴定加入48.20ml 的3KIO ,当时没有产生沉淀,30min 后产生浑浊,随时间推移,溶液越发浑浊,滴定过量。
分析实验现象,推断导致的原因:(1)由于铜氨络离子的稳定性较强,使碘酸根竞争铜离子能力弱,导致反应反应较慢;(2)由于碘酸根离子与铜离子形成碘酸铜,又马上溶于氨水形成络合物23)u(IO C +4O H NH 23.=2343)](IO )[Cu(NH +4O H 2,从而导致氨水物质的量减少的多一些,另一部分硫酸铜与氨水形成碱式硫酸铜,又重新导致浑浊现象;(3)试剂存在一定问题。
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碘酸铜的溶度积常数(精)

学
和溶液2份,分别放入50 mL烧杯中,然后用量筒各加 实
0.05 mol·L-1磺基水杨酸溶液10 mL。在pH计上调至pH
验 技
为4.5~5.0,将此溶液转入50 mL容量瓶中,并用pH相 术
7/12
同的蒸馏水稀至刻度线。然后以磺基水杨酸溶液为空白
液测其吸光度A。
碘可 酸见 铜分 的光 溶光 度度 积法 常测 数定
的饱和溶液中[Cu2+]和[IO3-]2的乘积为一个常数:
KSP=[Cu2+][IO3-]2 (1)
碘可 酸见 铜分
式中,[Cu2+]和[IO3-]为平衡浓度(更确切地说应该是
的光 溶光
度度
活度,但由于难溶性强电解质的溶解度很小,离子强度
积法 常测
也很小,可以用浓度代替活度)。
数定
在线答疑:wxrong5093@ liu_rf1010@
用 化
CuSO4溶液5 mL和0.4 mol·L-1 HIO3溶液5 mL于100 mL烧杯中,
学 实
经搅拌后静止,使之慢慢析出淡蓝色沉淀(如果析出过慢可 验
技
将溶液微热)。倾去清液,将Cu(IO3)2沉淀洗净后,转入250 术
mL锥形瓶中。加水至瓶体积的1/3左右,振荡。由于碘酸铜 6/12
饱和溶液达到平衡很慢,新制备的Cu(IO3)2固体要配成饱和
大
学
(2)绘制工作曲线。在分光光度计上,用1 cm比色皿,
通 用
以磺基水杨酸溶液为空白液,在波长440 nm下,测定上述溶 化
学
液的吸光度A,填入下表。
实
验
标准曲线溶液的吸光度
技
术
V/mL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5/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碘酸铜溶度积的测定
一,目的
1,进一步掌握无机化合物沉淀的制备,洗涤及过滤操作方法。
2,测定碘酸铜的溶度积,加深对溶度积概念的理解。
3,了解用光电比色法测定碘酸铜溶度积的原理和方法。
4,熟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吸收曲线和工作曲线的绘制。
二,原理。
将硫酸铜溶液和碘酸钾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混合,反应后得碘酸铜沉淀,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Cu2++ 2 IO3-= Cu (IO3) 2↓
在碘酸铜饱和溶液中,存在以下溶解平衡:
Cu (IO3) 2 Cu2++ 2 IO3-
在一定温度下,难溶性强电解质碘酸铜的饱和溶液中,有关离子的浓度(确切地说应是活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
Ksp=[Cu2+][IO3-]2
Ksp被称为溶度积常数,[Cu2+]和[IO3-]分别为溶解—沉淀平衡时Cu2+和IO3-的浓度(mol·L-1)。
温度恒定时,Ksp的数值与Cu2+和IO3-的浓度无关。
取少量新制备的Cu (IO3) 2固体,将它溶于一定体积的水中,达到平衡后,分离去沉淀,测定溶液中Cu2+和IO3-的浓度,就可以算出实验温度时的Ksp值。
本实验采取分光光度法测定Cu2+的浓度。
测定出Cu2+的浓度后,即可求出碘酸铜的Ksp值。
本实验是由硫酸铜和碘酸钾作用制备碘酸钾饱和溶液,然后利用饱和溶液中的Cu2+与二,试剂和仪器。
1试剂:
2仪器:
三,实验过程;
1,cu(Io3)2固体的制备
用量筒量取50mL0.25mol/L五水硫酸铜(CuSO4·5H2O),置于烧杯中,搅拌加入50mL0.5mol\L 碘酸钾(KIO3),加热混合液并不断搅拌(700c左右),约30min后停止加热。
静置至室温后弃去上层清液,用倾析法将所得碘酸铜洗净,以洗涤液中检查不到SO42-为标志(大约需洗5~
6次,每次可用蒸馏水10mL)。
记录产品的外形、颜色及观察到的现象,最后进行减压过滤,将碘酸铜沉淀抽干后烘干,计算产率。
2,cu(Io3)2饱和溶液的制备
取3个干燥的小烧杯并编好号,均加入少量(黄豆般大)自制的碘酸铜晶体1.5g左右放入150ml锥形瓶,分别加入100.0mL蒸馏水,加热至近沸(70~80。
C),充分搅拌约15min,以保证配得的碘酸铜饱和溶液。
搅拌冷却至室温,静置2h,待溶液澄清后,用致密定量滤纸、干燥漏斗常压过滤(滤纸不要用水润湿),滤液(滤液要保证澄清)用编号不同的的干燥小烧杯收集,也可以直接取用上清液用于后续测定。
3,工作曲线的绘制
分别吸取0.1.00 ,2.50 ,5.0以及7.5 ml 0.1000mol·L-1Cu(no3)2溶液于5支50ml 容量瓶中,各滴加50%(v)的NH3.H2O 6.0ml的氨水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50mL,摇匀。
3.1绘制[cu(NH3)4]2+的吸收曲线,确定最大吸收波长()
以蒸馏水作参比溶液(1号标准溶液),用4(或5)号溶液作为吸收液,用1cm的比色杯在波长480~680nm范围内做[Cu(NH3)4]2+的吸收曲线,从曲线上读取最大吸收波长λmax。
(参考区间为600~620nm)。
3.2绘制工作曲线
以蒸馏水作参比液(1号标准溶液),选用1 cm比色池,在上述实验所确定的最大吸收波长下测定它们的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相应的Cu2+浓度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4,饱和溶液中cu2+浓度的测定
三份饱和碘酸铜滤液各取2份(25ml\份)10.00 mL5,Cu(Io3)2饱和溶液于50 mL 容量瓶中,分别加入50%(v)氨水6.0 mL,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后摇匀。
从工作曲线上查出各容量瓶中Cu2+的浓度c。
5,Cu(Io3)2ksp的测定
根据溶液中的Cu2+的浓度计算5,Cu(Io3)2Ksp(250C时的理论值为1.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