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概论论文-传统舞蹈欣赏
感受传统舞蹈之美

感受传统舞蹈之美传统舞蹈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艺术形式。
它不仅通过舞姿和动作,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美感,更传递出一种独特的情感和精神内涵。
感受传统舞蹈之美,让我不禁流连忘返。
传统舞蹈凭借其独特的韵律和肢体语言,将美妙的节奏与优雅的动作完美融合。
在一个夏日的傍晚,我有幸观看到了一场传统舞蹈表演。
首先,舞台上灯光映照下的演员们身穿鲜艳的舞蹈服装,美轮美奂。
随着音乐的落下,舞者们迈着轻盈的步伐进入舞台。
他们的舞姿雍容华贵,宛若仙子降临凡间。
尤其是舞者的手指动作,婉转灵动,仿佛在向观众述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继续观看表演,我真切地体会到了传统舞蹈所传递的感情和精神内涵。
每一个舞者都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达着对生活、对人民、对祖国的深深的热爱。
他们的舞姿优美而矫健,舞步流畅而协调。
他们用身体的律动,用眼神的交流,用婀娜的身姿,将观众们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
此外,传统舞蹈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
每一支舞蹈都承载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象征。
百鸟朝凤,如梦如幻的古典舞、豪放激情的民族舞都代表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时代精神。
观看传统舞蹈,就像是亲身经历了一个文化的盛宴,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
传统舞蹈的美,正是因为它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将中华文化历久弥新地传承下来。
在当代社会,虽然我们身处快节奏的生活中,但对传统文化的追求从未停歇。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传统舞蹈,愿意参与和学习。
这种热情的传承和弘扬,让传统舞蹈在时代的长河中流传不息。
通过感受传统舞蹈之美,我不仅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体验到了舞蹈所带来的美好和愉悦。
传统舞蹈富有情感表达,丰富文化内涵,展示出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
传统舞蹈承载着对生活的热爱和热情,将舞者与观众连接在一起,创造了一种美的共鸣。
总而言之,传统舞蹈之美不仅来自于舞者的舞姿和动作,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感受传统舞蹈之美,让我们对中华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体会到了舞蹈所传递的情感与精神内涵。
中国传统舞蹈身姿优美艺术之美

中国传统舞蹈身姿优美艺术之美中国传统舞蹈是中华文化艺术的瑰宝,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其独特的舞蹈形式、丰富的舞蹈动作和优美的身姿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舞蹈身姿优美艺术之美。
中国传统舞蹈以其独特的身姿和舞蹈技巧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国传统舞蹈强调整体的和谐与平衡,在舞蹈动作中注重舞者身姿的美感。
舞者们通过优美的动作和柔和的身姿表达情感和意境,使人感受到内心的安宁和宁静。
舞蹈中的身姿变化多样,既有优雅的曲线,又有刚柔并济的动作,展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传统舞蹈注重的是舞者整体的表现力和舞蹈技巧。
在舞蹈中,舞者需要通过精确的身姿和流畅的动作来传达情感和表达艺术。
通过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舞者能够完成高难度的动作,展现出舞蹈的技巧和魅力。
舞蹈中的身姿运动非常细腻,舞者通过身体的微妙变化来表达舞蹈的美感和情感。
这种精准的身姿和优美的动作使观众对中国传统舞蹈的艺术价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中国传统舞蹈身姿的优美之美还体现在其表演形式和艺术效果上。
中国传统舞蹈以其精湛的舞技和灵动的身姿使人们陶醉其中。
舞者们在舞台上展现出的身姿和动作,让观众感受到舞蹈的魅力和艺术的力量。
舞者们通过舞蹈的运动和身姿来表达舞蹈所要传达的情感和思想,使观众深深地被舞蹈的美感所吸引。
观众们在看到舞者优美的身姿和精湛的舞技时,常常会被舞蹈的艺术效果所打动,陷入对舞蹈的沉思和感慨之中。
中国传统舞蹈身姿优美艺术之美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通过舞者优美的身姿和流畅的动作,观众们可以从中感受到美的力量和舞蹈艺术的魅力。
中国传统舞蹈身姿的优美之美带给观众的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情感上的共鸣和内心深处的触动。
总结起来,中国传统舞蹈身姿的优美之美在于其整体的和谐与平衡、精确的身姿和流畅的动作以及出色的表演形式和艺术效果。
这种优美的身姿和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使中国传统舞蹈成为中华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深深地吸引着观众们对中华文化的关注和研究。
传统舞蹈的优雅与魅力

传统舞蹈的优雅与魅力舞蹈是一种表达情感和展示美感的艺术形式,而传统舞蹈则更是一种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瑰宝。
传统舞蹈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优雅,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和心灵。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传统舞蹈的优雅与魅力,以及它对社会和个人的意义。
首先,传统舞蹈的优雅可以从它的动作和姿态中体现出来。
传统舞蹈注重舞者的身体控制和舞蹈技巧,使得他们能够展示出流畅而优雅的动作。
舞者们在舞台上翩翩起舞,身姿挺拔,手臂舒展,脚步轻盈。
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经过精心设计和训练,以表达出舞蹈所要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这种优雅的动作和姿态不仅令人赏心悦目,也给人带来一种心灵的愉悦和满足。
其次,传统舞蹈的魅力在于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每个地区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舞蹈形式,这些舞蹈传承了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
通过舞蹈,人们可以了解到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生活方式和信仰体系。
比如中国的京剧舞蹈、印度的卡塔克舞蹈、日本的日本舞等,它们都是各自文化的瑰宝,展示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独特魅力。
这些传统舞蹈不仅是文化的象征,也是人们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认同和自豪。
传统舞蹈的优雅与魅力不仅仅体现在舞者的表演中,也对社会和个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传统舞蹈是一个重要的文化遗产,它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文化。
通过传承和发展传统舞蹈,可以增强人们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也有助于传播和推广自己的文化。
其次,传统舞蹈是一种艺术形式,它能够激发人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欣赏能力。
观看传统舞蹈表演不仅可以带给人们视觉上的享受,也能够引发人们对美的思考和感悟。
此外,传统舞蹈也是一种身体锻炼和健身方式。
舞蹈需要舞者具备良好的体能和柔韧性,通过舞蹈训练可以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然而,传统舞蹈面临着一些挑战。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加深,传统舞蹈逐渐受到了其他形式的舞蹈的冲击。
一些年轻人更倾向于追求流行舞蹈和现代舞蹈,而对传统舞蹈的兴趣逐渐减少。
此外,传统舞蹈的传承也面临困难,一些传统舞蹈形式可能会因为缺乏传承人和机构的支持而逐渐消失。
民族舞蹈鉴赏论文

民族舞蹈鉴赏论文第一篇:民族舞蹈鉴赏论文舞蹈鉴赏—学后感经过近半个学期的民族民族舞蹈欣赏课,我对民族民族舞蹈有了一定了解和认识。
民族民族舞蹈和其他艺术形式,既有共同的规律,又有各异的特质;既有关系,又有区别。
舞蹈艺术是以舞蹈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现的人们内在深层的情感世界,包括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内部的矛盾冲突,从而创造出可被人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以表达舞蹈作者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
说到底,舞蹈是人体反映心灵动态的艺术,而心灵动态又是社会动态的真实写照。
民族舞蹈和各地的民俗文化又密不可分民俗文化,是在普通人民(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
它具有普遍性和传承性和变异性。
民俗文化因其核心要素民俗是集体遵从的、反复演示的、不断实行的,所以具有有增强民族的认同,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的功能。
现代社会在民俗文化领域中最引人注意的莫过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
民族舞蹈是一种起源于人民生活中的肢体动作语言,以日常活动抽象化为表现形式.亦可称为土风舞、民俗舞蹈或国际民俗舞蹈。
不同于着重表演的芭蕾舞或是制式化的运动舞蹈,土风舞源自于各国不同环境、生活及风俗,与各国的特色音乐服装也有相互的搭配,表现形式十分丰富舞蹈本生就是文化的载体,而民族舞蹈或者地方舞蹈更是继承了民俗文化,甚至发扬了民俗文化。
通过老师的讲授以及自己查阅资料,对各民族舞蹈风格特征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藏族舞蹈的风格特征在素称“世界屋脊”的我国西部青藏高原上,生活着能歌善舞、具有悠久歌舞传统的藏民族。
几百万藏族同胞勤劳、纯朴,善于以歌抒怀,借舞抒情。
银白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莽原,正好引吭高歌,河谷飞平坦的坝子上可以尽情欢舞。
大自然造就了藏族人民优美的歌喉、矫健的体魄,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豪迈的现实生活则是他们即兴歌舞创作的源泉。
舞蹈鉴赏论文

舞蹈鉴赏论文舞蹈是一种用身体来完成各种优雅或高难度动作的表演艺术,为八大艺术之一。
它一般借助音乐,也借助其他道具,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舞蹈鉴赏论文【四篇】,欢迎品鉴!第1篇: 舞蹈鉴赏论文一、心理发展特点青年时期的心理发展是人第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在这一时期他们既独立又依赖、既自觉又叛逆,各种矛盾在他们身上交错。
特别是步入高校,学生身心各方面才开始趋于成熟、稳定,逐渐跨入成人行列。
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可概括为“四性”、“四高峰”:社会性:心理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社会环境。
时代的高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使得他们对社会信息的接收越来越容易,越来越广泛,反映到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就是自我意识的高速发展,对父母、老师不再是迷信、依赖甚至是依恋,他们开始独立思索,用自己独特的的见解和行为方式传达自己的独立意向。
闭锁性:不再像高中学生那样单纯、幼稚、一切外露了,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秘密”,不再轻易地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
他们的情感也开始有了一定曲折和文饰的特点,自我调节能力增强。
动荡性:青年时期学生的情绪、情感两极性十分明显,容易激动,时而热情似火,时而冷若冰霜,所以容易出现冲动行为。
敏感性:处在身体、视野快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一时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已经初步形成,他们精力充沛,兴趣广泛,思想活跃。
对人、对事、对社会现象具有较强的敏感性,易接受新事物、新信息、智力发展高峰:与生理发展,特别是与神经系统发展的成熟相适应,逐渐达到智力发展的高峰。
据研究,若以100作为智力发展的最高水平,初中的知觉能力即可达到100;初中到高中,记忆能力从95逐渐达到100;比较、判断能力,初中时为80左右,到高中时达100;动作及反应速度也从初中时的90左右发展到高中的100。
社会需求高峰:青年处于富于理想、充满追求的时期。
对知识的求索、对人的思索、对理想的追求、对各种情感的向往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及衣、食、住、行等物质方面的需求都急剧上升。
2021舞蹈鉴赏论文(优选8篇)范文1

2021舞蹈鉴赏论文(优选8篇)范文 舞蹈从人类发源起,伴随着人类的日常生活,它就担负起了传意、说明、抒发还有表达自我等功能,以期达到和神明交流,和自然沟通,和他人互动的目的。
下面是舞蹈鉴赏论文8篇,供大家参考阅读。
舞蹈鉴赏论文第一篇:中国古典舞来源和流派探析 摘要:中国古典舞是凝聚传统文化审美意象的舞蹈样式,泱泱华夏民族自远古走来, 历经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 锻造出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
中国古典舞作为一支多彩绚丽的文明之花, 始终在文化自信与自强的浪潮中迎风绽放。
不同的学术思想, 不同的训练体系以及不同的代表作品, 不仅形成了重彩纷呈的诸多流派, 也为当下中国古典舞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传统文化; 审美追求; 肢体语言; 舞蹈,是一门以人的肢体作为基础传播媒介, 凭借视听融合的表现方式进行传情达意的艺术形式。
在我国古代诗歌理论《毛诗序》中, 曾对舞蹈进行了如下描述:“情动于中而行于言, 言之不足, 故嗟叹之, 嗟叹之不足, 故咏歌之, 咏歌之不足, 不知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也。
”这充分说明了在语言和歌唱艺术之外, 手舞足蹈是人类抒情达意的高级形式。
为此, 人们常说舞蹈是肢体的语言艺术, 也是具有特殊美学属性的语言, 即“body language”, 身体的语言。
一、且看中国古典舞之源 中国古典舞,顾名思义, 它既是古代之经典, 又是长期流传至今且具有典范意义的优秀舞种, 更是凝聚中国传统文化审美意象的舞蹈样式。
泱泱华夏民族自远古走来, 历经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与锤炼, 锻造出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
中国古典舞作为一支多彩绚丽的艺术之花, 始终绽放在这块优秀文化的沃土上。
在原始部落族群中,那些非理性的顺拐动作, 肢体链接中的歇斯底里形成了狰狞而神秘的艺术基调;姬姓族人的崛起谱写出了八佾典仪之华章, 治礼作乐、乐舞治世的初衷客观助推了华夏民族乐舞时代的发轫;汉大帝国的兴盛, 在“翘袖折腰”“踏盘踏鼓”“鱼龙百戏”中镌刻着速度与力量, 奔放与豪迈的美学烙印;在西域文化的交融与渗透中, 唐人们争先恐后的佩月刀、着胡服、舞胡旋, 掀起了“胡风”之热潮, 皇族玄宗更是将《霓裳羽衣曲》《秋风高》《小破阵乐》等大批艺术作品推向文化风尚的高潮。
中国古典舞论文精选6篇最新舞蹈论文艺术论文

中国古典舞论文精选6篇最新舞蹈论文艺术论文中国古典舞是一种源远流长的舞蹈形式,凝结着中国文化的精髓和智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中国古典舞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下面将为大家介绍6篇最新的舞蹈论文,探讨中国古典舞的艺术魅力以及其演变过程。
1. 《中国古典舞中的身体表现形式》该论文通过对中国古典舞中的身体表现形式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了舞者的姿势、动作以及舞蹈技巧对古典舞艺术的重要性。
论文提出了通过塑造舞者身体图像,达到情感与意境的表达,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国古典舞的独特魅力。
2. 《大唐古典舞的传承与创新》该论文通过对大唐古典舞的传承与创新进行研究,探讨了古典舞在大唐时期的盛行情况以及其在现代的发展和变化。
论文指出,古典舞在传承中保留了古代的经典元素,同时注入了现代化的舞蹈元素,使其更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3. 《中国古典舞的服饰与化妆艺术》该论文通过对中国古典舞的服饰与化妆艺术进行研究,分析了古典舞中服饰和化妆的设计原则和表现手法。
论文指出,服饰和化妆在古典舞中起到了突出舞者形象、凸显角色性格以及营造氛围的重要作用,为观众呈现了一幅幅美丽的艺术画面。
4. 《中国古典舞音乐的美学特征》该论文通过对中国古典舞音乐的美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了音乐与舞蹈的紧密关系以及音乐在古典舞中的独特表现方式。
论文指出,音乐通过旋律、节奏和情感的融合,为古典舞注入了生命力和情感,使观众在欣赏古典舞的同时能够获得美的享受。
5. 《中国古典舞剧的叙事与情感表达》该论文通过对中国古典舞剧的叙事与情感表达进行研究,分析了古典舞剧中故事情节的构建和情感表达的手法。
论文指出,中国古典舞剧通过舞蹈的形式表达了丰富的情感,使观众在观看舞剧的过程中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人物的悲欢离合,增强了舞剧的艺术感染力。
6. 《中国古典舞的国际传播与交流》该论文通过对中国古典舞的国际传播与交流进行研究,探讨了中国古典舞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地位。
敦煌飞天舞蹈赏析论文

敦煌飞天舞蹈赏析论文敦煌飞天舞蹈赏析。
引言。
敦煌飞天舞蹈是中国古代艺术中的瑰宝,它以其优美的舞姿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作为敦煌壁画中的一部分,飞天舞蹈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对美的追求和对宇宙的想象,同时也传达了古代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本文将对敦煌飞天舞蹈进行深入的赏析,探讨其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以期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古代艺术珍品。
一、敦煌飞天舞蹈的历史背景。
敦煌飞天舞蹈是出现在敦煌壁画中的一种舞蹈形式,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代表之一,它们大多出现在敦煌莫高窟中。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著名的佛教艺术宝库,其中保存了大量的壁画、雕塑和经卷,展现了古代中国的宗教信仰和艺术风格。
敦煌飞天舞蹈作为敦煌壁画中的一种题材,主要出现在佛教壁画中,它是古代中国人对佛教故事和宇宙神话的艺术表现,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二、敦煌飞天舞蹈的艺术特点。
1. 舞姿优美。
敦煌飞天舞蹈的舞姿非常优美,舞者身姿挺拔,双臂自然舒展,整个舞蹈动作流畅而有力,充满了美的张力和韵律感。
舞者的服饰也是十分华丽,头戴华冠,身穿华丽的长袍,手持飞天仙器,整个形象充满了神秘和神圣感。
这种舞姿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对美的追求和对宇宙的想象,同时也传达了古代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2. 艺术风格独特。
敦煌飞天舞蹈的艺术风格非常独特,它融合了中国古代宫廷舞蹈和宗教舞蹈的特点,同时也受到了印度文化和艺术的影响。
舞者的舞姿和服饰都展现了中国古代宫廷文化的优雅和华丽,而舞蹈的主题和内容则反映了佛教故事和宇宙神话的特点。
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敦煌飞天舞蹈成为中国古代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对美的追求和对宇宙的想象。
三、敦煌飞天舞蹈的文化内涵。
1. 对宇宙的想象。
敦煌飞天舞蹈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宇宙的想象和对神秘世界的向往。
舞者手持飞天仙器,舞姿轻盈飘逸,仿佛在天空中翱翔,这种舞蹈形式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对宇宙的无限向往和对神秘世界的无限想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院: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机械一班姓名:古飞学号:20116211
传统舞蹈欣赏
当历史的尘埃落定,一切归于沉寂之时,唯有文化以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形态留存下来,它不仅是一个民族自我认定的历史凭证,也是这个民族得以延续,并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与力量之源。
下面我就以中国文化中的舞蹈文化来简要讲解一下。
英国哲学家蔼里斯曾说过:“如果我们漠视舞蹈艺术,我们不仅对肉体生命的最高表现未能理解,而且对精神生命的最高象征也一样无知。
”在哲学家,美学家的眼中,舞蹈艺术已经升化为一种生活,甚至生命的艺术。
在远古的社会生活中,几乎没有比舞蹈更重要的事情了——婚丧嫁娶,生育献祭,播种丰收,驱病除邪,一切都离不开舞蹈。
舞蹈成为远古先民的质朴的生活方式和感知世界的手段。
新喀里多尼亚的北方,市场店铺里商人轮流出来跳舞以展示他们的商品;北昆士兰的居民跳着节日的环舞,一只一只地捕捉虱子;非洲喀麦隆的酋长由于背叛被处死刑时,甚至唱着歌跳着舞走向刑场。
从甘肃天水大地湾的地画和青海上孙家寨的舞蹈纹彩陶盆的形象看,至少在五千年前中国已出现舞蹈。
舞蹈在原始时代是文化的基本形态,举凡狩猎、战争和性爱、生殖的有关祭祀或祈祷活动,都是通过舞蹈来进行的。
原始岩画保留不少狩猎和隐喻生殖与人口繁衍的舞蹈形象。
周代舞蹈是中华乐舞文化的第一个高峰。
特别是西周统治阶级对公元前2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流传的历代乐舞的整理和规范,可称人类文化史上的空前壮举。
而说到周朝的舞蹈,则得说周代雅乐舞文化的主要内容~六代舞,六代舞相传为中国古代的一种祭祀乐舞。
又称六乐。
而六乐中则以《大武》为首,《大武》为武舞,象征以武功取天下。
《大武》是手持武器的战舞。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或者看过去年上映的由高晓松导演的《大武生》吧,《大武生》的故事是关于年轻人的故事,有梦想、坚持,有友情、爱情,也有奋斗、争斗,这
是全世界年轻人都能看懂并且喜欢的故事。
《大武生》的最大看点之一就是武打动作戏。
它的动作本由周朝的大武而来,但是,在洪金宝的指导下,真正的大武已经失去了它那种独特的韵味,他们追求的,而只是为了突出帅、酷、炫的打法罢了。
作为中国历史上舞蹈发展的第二个巅峰——唐朝,说起唐朝的舞蹈,我不得不想起唐朝的软舞和健舞,他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软舞的动作抒情优美,节奏比较舒缓。
它是一种专门在宫廷场所为达官贵人们的表演。
健舞的动作矫健有力,节奏明快。
这种舞蹈有时是以群舞的方式呈现,但是大部分都是以独舞或是双人舞的方式来呈现。
唐代舞蹈成为了周边国家,比如说日本等国家的舞蹈源泉,并一直流传至今。
日本的面具舞是男子面具独舞,与唐代的兰陵王舞十分相像,几乎一模一样。
这不仅证实了唐代舞蹈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同时也证明了唐代舞蹈是中国舞蹈史里的一段辉煌时期。
然而,我们却又发现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日本,一个小小的岛国而已,我们自己的舞蹈文化却在他国“发扬光大”,我们,怀着一颗中国心的我们,面对如此,情何以堪啊。
现在的中国社会上,还存在多少的历史舞蹈痕迹呢。
随着爵士舞、钢管舞、街舞、肚皮舞、现代舞、交谊舞的出现,中国的舞蹈市场就像挤爆的汽车,让传统舞蹈根本无处可站。
而现在流行的这些舞蹈百分之大多数都是来自外国的。
吸收外来文化,我不反对,我支持,但是,最重要的是不要忘了本啊。
自己国家的文化不能抛弃啊。
现在的人们,认为中国的传统舞蹈,俗气。
反而以自己会一种外来舞蹈而感到骄傲。
而现在的这些舞蹈,最恶劣的就是抽筋舞,三四百个人一齐跳,好像都找不到厕所一样。
舞蹈是贯穿中国古今的一种极深远文化,但是我们不得不明白一个现实,如果我们再如此漠视传统舞蹈文化的流失,中国这个拥有数千年的文化大国的宿命又是如何?一个空壳而已。
所以,在此,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够尽自己的一份力,让传统舞蹈文化在自己的生活中烙下一处不浅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