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古话叫

合集下载

中国的古话有一句

中国的古话有一句

中国的古话有一句“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句话的意思你要是能理解,那就能明白两个字的区别了。

以下内容是百度百科的解释。

中国有句古话叫“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

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

第一个"受":动词,给;鱼:名词,鱼
第二个"授":动词,教给,教授;渔:名词,捕鱼,捕鱼的方法(来自百度百科)
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满意就给个满分评价吧,希望采纳,谢谢。

中国有句古话叫

中国有句古话叫

中国有句古话叫:相逢一笑泯恩仇。

说的就是微笑的作用,在现实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微笑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无法比拟的魅力,往往会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调查:当你早上出门的时候,遇到的第一个人给你一个灿烂的微笑或亲切的问候,不管这个人是熟悉的朋友还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那么,你一定会马上就感觉到精神振奋,心情愉悦,而且一整天都会生活在快乐之中。

而当你给别人一个微笑的时候,对方会马上回报你一个更加灿烂的微笑,那么,你的心情也是一片阳光,你会觉得如沐春风般的舒畅。

这就是微笑的魅力。

微笑是情感表露的载体,真正的微笑,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它不仅仅是嘴在动,而且眼角眉梢都带着笑意,传递着热情和真诚,让人感动和舒服。

微笑可以改善心态,抑制愤怒。

微笑更是人们解决问题的手段,当你赞美别人的时候,你的微笑会让人认为你是发自内心的由衷而真诚的,这样你的赞美会更加有力量;当你寻求别人帮助的时候,微笑可以传达给对方你的诚恳和希冀,让对方无法拒绝你;当你接受了别人的帮助时,微笑会将你的谢意加倍表达出来,让对方身心愉悦;当你无意中伤害了别人的时候,适时的微笑会具有一种魔力,它可以传达你的歉意,寻求对方的谅解,从而减轻对方的痛苦。

我曾经被这样一个故事震撼:尼尔森是一位优秀的飞行员,在参加西班牙内战打击法西斯的战争中,他不幸被俘入狱。

有一次,当他想抽烟时,没有找到火柴,于是他壮着胆向看守借火。

看守气势汹汹地打量他一眼,冷漠地拿出了火柴,当看守帮他点火时,两个人的目光无意中接触了,尼尔森下意识地冲看守微笑了一下。

就是这个鬼使神差的微笑,打破了两人心灵之间的隔阂,看守脸上也露出了一抹不易觉察的微笑。

点完火后,看守并没有离开牢房,而是眼睛和善地看着尼尔森,眼神也少了凶气,脸上仍带着微笑,尼尔森也微笑地回应着,两人进一步拉近了心的距离,仿佛好朋友一样拉开了家常。

当说到家人时,尼尔森拿出了全家福照片,动情地向看守介绍着家人及家的故事,眼里竟然溢满了泪水,他说怕自己再也见不到家人,怕自己再也没有机会看到孩子们长大成人了……看守听了后,也流下了两行眼泪。

拈花一笑的意思

拈花一笑的意思

拈花一笑的意思
中国有句古话说“拈花一笑,事了拂衣去”。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们应该乐观而开朗,不为世事而忧伤。

拈花一笑,可以说是中国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句话。

追溯到古时,这句话源自古代诗歌《簪花词》。

其中有一段:“拈花一笑,携珠玉去。

今夜少年任他向西来。

”拈花一笑,寓意着从容开朗,顺其自然,不被世俗所束缚。

此外,拈花一笑还有一个更深刻的含义:尽管社会上会有一些压力,我们仍然要学会乐观地看待人生,不要把自己拘束在固化的思维里,要尽情地去发现和探索全世界的精彩。

拈花一笑,不仅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思想理念。

它令人发自内心地接受新事物,放宽心胸,放松心情,改变自己,以此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如果一个人能拈花一笑,就能把自己从看似不可能解决的问题中解脱出来,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如果每个人都能拈花一笑,那么这个世界就将变得美好,秩序将重新恢复。

拈花一笑,除了乐观而开朗、不耽误事,还要勇于行动,身体力行,不怕失败,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只要行动起来,一定能找到解决方案。

“拈花一笑”不仅仅是一句古老的谚语,它还提供了一条很好的前进道路乐观、宽容、勇敢和行动。

只要我们拥抱这种精神,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开拓出一片崭新的希望之地。

【议论文】功夫不负有心人_800字

【议论文】功夫不负有心人_800字

【议论文】功夫不负有心人_800字功夫不负有心人中国有句古话叫“功夫不负有心人”,意思是只要你拥有一颗真诚的心,不断努力,就一定会有所成就。

这句话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决心和毅力,就不会辜负自己的努力。

毋庸置疑,成功来自于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

任何事情都需要坚持和努力才能收获成功,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句话激励着我们在追逐梦想的路上不断努力。

无论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只有拥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才能在每一项任务中取得成功。

正如著名作家阿瑟·阿什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这句话告诉我们,成功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得到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和不断的努力。

只要我们付出足够的汗水和努力,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成功。

就像那句话说的,只要我们有真诚的心和不懈的努力,就一定会有所成就。

那么,如何才能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呢?我们要树立坚定的信念,相信自己能够成功。

有了信念,我们就会对自己充满自信,不轻易被他人影响,勇敢地向前迈进。

我们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不断地学习和积累经验。

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从而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淬炼自己,不怕困难和挫折,只有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够取得成功。

我们还要善于总结和反思,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不断地完善自己,使自己更加完善。

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这都是成功的关键之一。

只有不断地总结和反思,才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完善自己,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功。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鼓励自己,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

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启示

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启示

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启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一句古话叫做“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这句话意味着前人的努力和奉献为后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机会。

这句话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思考的方向。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珍惜前人的努力和奉献。

前人为我们创造了许多的条件和机会,我们应该感恩他们的付出,并且要尽力守护和传承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

比如,我们现在享受的教育资源、科技发展、社会福利等等,都是前人为我们打下的基础。

我们应该珍惜这些资源,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为自己和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这句话也告诉我们要为后人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机会。

前人为我们做了很多事情,我们也应该为后人做一些事情。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社会建设中去,为后人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比如,我们可以参与公益活动,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我们可以推动科技进步,为后人创造更多的科技成果;我们可以为社会发展出谋划策,为后人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

只有我们自己努力奋斗,才能为后人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机会。

这句话还告诉我们要保护好已有的资源和环境。

前人为我们创造了很多的财富和资源,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这些财富和资源。

比如,我们应该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保护环境;我们应该珍惜自然资源,不滥砍滥伐、不乱扔垃圾;我们应该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只有我们保护好现有的资源和环境,才能为后人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

这句话还告诉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前人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物质财富,还有优秀的传统文化。

我们应该传承和弘扬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它们在现代社会中发扬光大。

比如,我们应该学习古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培养自己的品德修养;我们应该学习古人的聪明才智和智慧思维,提升自己的学识水平;我们应该学习古人的艺术造诣和创造力,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只有我们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让后人受益并继续创造更多的价值。

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启示。

我们要珍惜前人的努力和奉献,为后人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机会;我们要保护好已有的资源和环境,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天道好还的意思

天道好还的意思

天道好还的意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句古话叫做“天道好还”,意思是说人类应该遵循天道,好好做人,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这句话已经传承了几千年的时间,至今仍然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思想。

天道是什么?“天道”一般被解释为自然规律,也就是说,它是指宇宙的运行、自然界的规律以及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等等。

天道的意义非常广泛,但是它的核心是指人类应该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历史潮流,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天道好还的含义“天道好还”的含义非常深刻。

它告诉我们,人类应该遵循天道,做好自己的本分,不要妄图违背自然规律,否则必然会遭到自然的反弹和惩罚。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违背了天道,自然界和社会就会对我们进行惩罚,让我们付出代价。

天道好还的实践那么,如何才能实践“天道好还”的原则呢?首先,我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不要破坏生态平衡。

其次,我们应该遵守道德规范,做一个诚实守信、勤奋努力、乐于助人的好人。

最后,我们应该尊重历史,学习历史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历史意识,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天道好还的意义“天道好还”是一种非常深刻、非常高尚的文化传统,它告诉我们,人类应该遵循天道,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要违背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这种文化传统,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在当今世界,我们需要更加重视这种传统,把它作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为建设一个和谐、美好的世界贡献我们的力量。

结语“天道好还”的意义非常深远,它告诉我们,人类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获得自然的回报和社会的认可,才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秉持“天道好还”的原则,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对自己有价值的人。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识时务者为俊杰大佐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识时务者为俊杰大佐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识时务者为俊杰大佐
下一句是“通机变者为英豪”。

出处:《晏子春秋·霸业因时而生》晏子:“识时务
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

在《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
《襄阳记》中也有应用:“儒生俗士,识时务者,在乎俊杰。

此间自有卧龙、凤雏。


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至理名言,历来被视为有逃避变节的嫌疑,其实不然。

小到个
人的自我设计,大到国家的大政方针,随着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难免要作出调整、改变,甚至于不得不放弃。

知难而进者固然可喜,审时度势、善于放弃更难能可贵!
这个司马徽就说道了,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为俊杰,此间自建伏龙凤雏,就
是说儒生都就是俗人,他们不介绍天下大事,真正介绍天下大事的一个就是伏龙,一个就
是凤雏。

不战而屈人之兵

不战而屈人之兵

不战而屈人之兵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通过其他方式而不是争锋相对的战斗,可以使敌人屈服。

毫无疑问,这句话传达了一种聪明、智慧和谋略的思维方式。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事件证明了这一点。

我想谈谈中国古代的一位伟大战略家——孙子。

孙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军事将领,他在《孙子兵法》一书中提出了许多有关如何取胜的战略思想。

他强调了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利益,而不是纯粹的争斗。

孙子的战略思想以不战而屈敌、以虚惊制敌为核心。

他认为,通过善于谋略和机智地使用军事力量,可以达到让敌人屈服的目的,而不用进行一场战斗。

孙子的战略思想对于指导军事行动和实现国家利益有着深远的影响。

我想谈谈中国古代的一位政治家和外交家——韩非。

韩非是战国时期韩国的一位重要官员,他提出了“兵法”和“纵横家”等理论。

他认为,通过政治手段和外交手段,可以更好地实现国家的利益。

他的重要思想是“用兵计数者不可以为将”,即通过巧妙地运用各种手段和策略来获取优势,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武力。

他的思想对于解决国内外问题和维护国家利益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中国历史上还有很多其他具有代表性的事件,也证明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重要性。

比如诸葛亮智取卧龙岗、将门虎子的兵法等,这些都是通过智慧和谋略,使敌人不知不觉地屈服的典型例子。

“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句话是中国古代智慧和谋略的结晶,它表达了一种通过智慧和战略来实现国家利益的思维方式。

在现代社会,这句话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式。

比如在争论和争执中,我们可以通过善于辩论和寻找共同点来达成共识,而不是通过对抗来解决问题。

同样,在国际关系中,我们可以通过外交手段和合作来解决争端,而不是通过战争来解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

湿性黏浊,如油入面。

”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与热在一起叫湿热,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

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品都如同隔靴搔痒,隔山打牛。

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其实这些病都跟湿邪、痰湿有关。

1800多年前,东汉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在他的著作《伤寒论》中说:“身大热,反欲得衣者,寒在骨髓。

”就是说发烧的人虽然体温很高,身上反而感觉寒冷想多穿衣服,表明体内寒气很重,寒邪都到骨髓了。

此时再用抗生素等寒凉药物输液消炎退烧,会把外在的一些寒湿之气直接带进体内。

(我们不都是这样做的吗?)张仲景是《伤寒论》的作者,在他那个时代人们忍饥受冻,疾病以寒邪为主,用热药就可以直接对治。

如今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单纯的伤寒已经很少见了,反而是外寒跟内热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湿邪。

真正的寒症并不多见,主要是以湿邪为主。

湿为阴邪,遏伤阳气,阻碍气机。

换句话说,阳虚的时代是湿邪在作祟。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现在冬天很少见到真正着凉感冒的病人,夏天反而比比皆是。

现代人是生活在一个冬有暖气夏有空调的环境中,对四季的感觉越来越不分明。

夏天该出汗的时候因为用空调导致汗液挥发不出来淤积体内;冬天烧暖气,穿件单衣还冒汗,阳气外越,藏不住精气。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人体在这种环境的状态下最容易生病,皮肤开合的功能下降,抵御病邪的能力越来越差了,极容易导致体内湿邪堆积,造成阳气虚衰。

湿邪对人体的伤害,比寒邪还要大。

酷暑时节,人们贪图冷气,爱喝冷饮,爱吃凉菜。

一杯冰镇啤酒下肚,从里到外、从头到脚都透着凉快劲儿。

殊不知,为贪图这一时之快,同时也将湿邪深深地埋在了体内,成为困扰我们健康的一个大大的隐患。

每年七八月份叫长夏,此时湿气当令,人体中的脾与之相应。

湿在中医里又叫“阴邪”,而脾为至阴之脏,喜燥恶湿,所以脾气在七八月的时候最旺盛。

如果长夏湿气过盛,就容易损伤脾脏。

同时,脾主运化水液,它的特点是阳气易衰,阴气易盛,湿邪侵犯人体后最易伤害脾阳,而脾阳的虚弱也进一步助长了湿邪的侵入。

还有的人喜欢吃猪肉,猪肉性味咸寒助痰,肉吃多了也能导致痰湿,如果感觉体内湿重,最好坚持吃一段时间的素食;长期吃电饭煲煲的大米饭,也容易造成体湿。

体湿的人可以用薏米红豆汤或锅巴来解决。

喝上一阵子薏米红豆汤之后,再喝小米粥来补补脾胃,久之脾健,湿自化。

自我诊断体内是否有湿的方法起床时——看感觉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觉得特别疲劳,头发昏,打不起精神来,或是像穿了件湿衣服一样,浑身不清爽,人也懒得动……那么可以肯定你体内有湿了。

如厕时——看大便清晨方便后,可以观察一下大便。

是不是粘在马桶上了,一箱水还冲不净。

不方便观察马桶的,也可以观察手纸,正常的话一两张纸就够了,如果三五张纸反复擦也擦不净,(这就是问诊单上为什么要问大便的原因)也说明体内有湿了。

大便的颜色和形状也可以帮助判断体内是否有湿。

正常的大便是金黄色香蕉形的,但现在很少有人是这种健康的大便。

体内有湿的情况下,大便的颜色发青,溏软不成形,(这是脾虚的重要标志,很多人都有)总有排不净的感觉。

时间长了,宿便产生的毒素积留在体内,则百病丛生。

洗漱时——看舌苔上完厕所后我们通常就开始洗漱了,刷牙前我们不妨抽出几秒钟,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的舌头。

“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舌头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们身体状况的。

健康的舌淡红而润泽,舌面有一层舌苔,薄白而清静,干湿适中,不滑不燥。

如果舌头达不到这些指标,那说明身体机能已经出现问题了。

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如果舌质赤红无苔,则说明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伤阴了。

除了以上主要的三点,还有两个判别方法:第一,看早上起来刷牙的时候,恶不恶心。

很多人说自己一刷牙就呕吐、恶心,嗓子里边总是有丝丝拉拉的、不干不净的感觉,即使有吐痰,也只是一点。

第二,早晨起来感觉小腿肚子是不是发酸、发沉。

这些也是湿的典型特征,顺便说一个祛湿的妙法,就是点揉承山穴。

还有三阴交,阴凌泉都很有用,最好用艾灸如果世上有一种药,又能当饭吃,还能当茶喝,不仅美味养人,还能让全家人百病不生,您愿意一试吗?它们一是薏米,一是红豆。

这两种东西,不需按什么比例,每次一样抓一把,洗干净后放在锅里面加水熬,熬好后就是祛湿健脾的佳品——薏米红豆粥了。

熬薏米红豆粥是有很多技巧和讲究的。

薏米很硬,红豆也很硬,如果放在锅里一直熬,大概熬一个多小时还不烂,很浪费火或者电,而且搞不好还会把水烧干,造成糊底。

我建议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在锅里加进去足够的水,烧开后熄火,让薏米和红豆在锅里闷半个小时,再开火,烧开后再闷半个小时,红豆粥就煮成了。

第二种方法更简单,就是把现在家里不常用的保温瓶洗干净,把薏米和红豆放在里面,再倒进去开水,塞紧瓶头闷着,每天晚上这样弄好,早晨起来就是粥了,正好当早餐喝。

这是非常省事的,也最节省能源的,不用再熬了。

薏米红豆粥有个好处,就是怎么熬都不会发黏发稠,底下总是熬烂了的红豆和薏米,上面是淡红色的汤,而薏米和红豆的有效成分大半都在汤里。

熬粥的时候,水放得多一些,这些汤就够我们喝半天了,正好可以当茶喝。

如果是夏天,上午就得争取把它喝完,因为到下午喝就会变味了。

至于功效,那真是非同小可。

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

红豆,在中药里称作“赤小豆”,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因为它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

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

既要祛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红豆莫属。

将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也不给脾胃造成任何负担。

关于薏米和红豆的“消肿”作用,也很有意思。

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肿就是水肿。

试看今人,10个里面起码有5~6个身体发福,这也是肿,叫做体态臃肿。

在中医看来,肥胖也好,水肿也好,都意味着体内有湿。

水液不能随气血流动,滞留在人体细胞之间,使人体迅速膨胀起来。

水肿如此,肥胖也是如此,只不过是程度有深有浅而已。

祛湿性极强的药物或食物能祛除这些滞留在人体的水液,也就能消肿。

所以,治疗水肿必用红豆,而实践证明,薏米红豆粥具有良好的减肥功效,既能减肥,又不伤身体,尤其是对于中老年肥胖者,效果尤其好。

经常有人问:“为什么薏米红豆粥煮不成黏稠状呢?”还有人对我说:“我在熬薏米红豆粥的时候,加了一小把大米,结果粥就熬稠了,味道那叫一个美啊!”我说:“千万不能加大米进去!”为什么?因为大米长在水里,含有湿气,湿性黏稠,所以大米一熬就稠了。

红豆和薏米都是祛湿的,本身不含湿,所以它们怎么熬都不稠,汤很清。

中医恰恰是利用了它这种清的性质,来把人体的湿给除掉,一旦加进去大米,就等于加进去了湿气,所以整个粥就稠了。

虽然味道可能更好了,但对于养生来说并非好事,就因为那一把大米,所有的红豆、薏米就都白费了,功效全无。

平日思虑伤神、劳心过度而运动量少的人,往往脸上没有血色,精神也不够充沛,甚至心悸、贪睡,感觉头重如裹,心中空虚。

这是体内有湿加上心气不足的表现,可以在薏米红豆粥中加一些桂圆同煮。

桂圆甘温,能开胃健脾、安神补血,能振奋心阳,温补心气,使人精神饱满、中气十足。

它特别适合强脑力劳动者,也很适合中老年人。

年轻人容易出现烦躁、失眠,或者脸上起红疹、痘痘,这都是心火过旺、湿热内扰所致,可以在薏米红豆粥中加上百合或莲子同煮,或者两种都加。

百合能润肺、养颜,又能清心火、安心神。

莲子最能养心、清心火,同时又能健脾、补肾,但是莲子稍有滞涩作用,身体比较瘦弱的人可以用,但那种体内淤滞较多的胖子恐怕就不宜用了。

用莲子的时候,要去掉里面的心。

当然,如果嫌这个粥没有什么味道,还可以加点冰糖。

在各类糖中,只有冰糖是凉性的,能清心火。

如果着凉感冒了,或是体内有寒,胃中寒痛,食欲不佳,可在薏米红豆粥中加几片生姜。

生姜性温,能温中驱寒,健脾和胃。

注意,生姜不可多放,多放就使粥变得辛辣了。

如果想在这个粥里加点调味品,那就只能放红糖了,红糖也是性温的。

值得一提的是,妇女产后的保养时,喝这个粥要去掉薏米,可在其中再加点大枣,大枣能温中、健脾、养血,是非常适宜的。

肾虚的人,可在薏米红豆粥中加一些黑豆。

因为黑色入肾,而豆的形状也跟肾十分相似,是补肾的佳品。

现在人们常说的脚气病,是典型的湿热下注。

可在薏米红豆粥中加上黄豆,食其粥,同时用熬出来的汤洗脚。

内外同治,效果甚佳。

如果咳嗽,还可以把生梨去皮去核切成1~2厘米见方的小块儿,加入薏米红豆粥中同煮,可以润肺、化痰、止渴。

山药和南瓜也可以放在薏米红豆粥中同煮。

山药号称“气死小人参”,有时候,它比人参的补益作用还大,它是补脾胃的圣品,而且能强肾固精,润肺益气。

南瓜能补中益气,还能消炎、止痛、杀虫、解毒,对保护胰脏、预防糖尿病来说,是非常好的东西。

除了红豆薏米粥,大家还可以多了解各种食物的性、味,举一反三,自己进行加减,组成更多适合自己体质的饮食处方来。

这样,食物才能真正成为养生的佳品。

薏米红豆粥加减简表主症体内有湿,舌腻,大便不成形,或身重体酸无力,或关节不利,或口淡乏味而腻,或腹胀头痛,或体胖痰多,或手、足、面部易生癣、痘……主方薏米、红豆等分,加水熬粥,取其汤作茶饮,余者为粥,食用。

兼症1,神色晦暗,精神不足,甚至心悸、贪睡,心中空虚 ,薏米红豆加桂圆2,烦躁失眠,或者脸上起红疹、痘痘加百合、莲子3,胃中寒痛,食欲不佳,怕冷加生姜4,肾虚加黑豆5,脚气加黄豆6,咳嗽加梨7,食欲不振,身体羸瘦加山药8,泄泻,腹痛,糖尿病加南瓜9,体虚、早泄、遗精、夜尿过多加芡实10,孕妇减薏米,加其他11,产妇减薏米,加大枣、红糖等兰波赠言:元和健脾音乐“1”(发音“哆”)也有非常好的健脾胃、除湿毒的作用,还有综合除湿的“健脾除湿曲”,因综合调理会有相应的身体反映,如发胀、发麻、酸痛等,需要有老师指导才可以使用,需要的朋友可以申请加入元和健康群请教老师,群号码47110031,入群请尊重老师,遵守群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