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实战训练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1课时杠杆和滑轮161-162
中考物理基础过关复习集训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1节杠杆滑轮练习册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2018年中考物理基础过关复习集训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1节杠杆滑轮练习册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中考物理基础过关复习集训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1节杠杆滑轮练习册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中考物理基础过关复习集训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1节杠杆滑轮练习册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1节杠杆滑轮(答题时间:____分钟分值:52分)1. (2017六盘水)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2。
(2017常州)渔民大明借助湖中礁石,要把竹竿尽可能深地插入湖底淤泥,如图所示,效果最好的是( )3. (2017深圳)下列图中的简单机械,不能省力但能省距离的是( )4.(2017雅安)如图所示,在轻质杠杆上吊一重物G,在一端施加一个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动力F,使杠杆缓慢地从OA转到OB,则在转动过程中( )第4题图A。
F不变,杠杆是省力杠杆B. F变大,杠杆是省力杠杆C。
F不变,杠杆是费力杠杆D. F变大,杠杆是费力杠杆5. (2017湘西)如图是小李使用动滑轮匀速提升100 N货物的示意图(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不计),小李用的力F应为( )第5题图A。
100 N B。
60 NC. 50 ND. 40 N6。
(2017日照)工人师傅用独轮车搬运砖块,车和砖块所受的总重力G=1 200 N,有关尺寸如图所示.工人师傅推车时,人手向上的力F的大小是( )A。
360 N B. 400 NC。
600 N D。
1 200 N第6题图7.(2017连云港)如图所示,在均匀杠杆的A处挂3个钩码,B处挂2个钩码,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 50 g,若在A、B两处各加1个钩码,那么杠杆( )第7题图A。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课后作业本

首页
末页
19.(2016•连云港)如图所示,有一个杠杆AOB,可 绕O点自由转动,A端吊着一个物体.请画出使杠杆 在图示位置静止时最小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
答案:
首页
末页
20.站在地面上的人想用尽可能小的力提升水桶. 请在图中画出滑轮组绳子的绕法.
答案:
首页
末页
21.小明同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首页 末页
首页
末页
10.如图所示,工人利用滑轮组以250 N的拉力将 400 N的水泥匀速提高2 m.则此过程中,工人拉力 做的功是1000 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80% ; 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与其重力相比要 小 .(填“ 大”或“小”)
首页
末页
11.如图所示,斜面长5 m,高1 m,工人用沿斜面 方向400 N的力把重1 600 N的木箱匀速推到车上 ,推力对木箱做的总功是 2000J,额外功是 400 J ,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80% .
首页
末页
6.如图所示,某同学用重为10 N的动滑轮匀速提 升重为50 N的物体.不计摩擦则该同学所用拉力F 的可能值是( D ) A.20 N B.25 N C.30 N D.35 N
首页
末页
7.( 2016· 安徽)如图所示的三个滑轮分别拉同一物体 沿同一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 别为F1,F2,F3,那么,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D ) A.F1>F2>F3 B.F1<F2<F3 C.F2>F1>F3 D.F2<F1<F3
首页
末页
16.如图是自行车手闸示意图,手闸是一个简单机 械,这种简单机械的名称是 杠杆 ,当图中手对车 闸的作用力F=10 N时,刹车拉线受到力的大小为 40 N.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全章新课教学,课时同步教学强化训练,(附详细参考答案)

初中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全章新课教学课时同步教学强化训练一、第一节《杠杆》同步教学强化训练(附详细参考答案)二、第二节《滑轮》同步教学强化训练(附详细参考答案)三、第三节《机械效率》同步教学强化训练(附详细参考答案)五、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单元质量检测卷(一)(附详细参考答案)六、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单元质量检测卷(二)(附详细参考答案)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新课教学课时同步教学强化训练(30分钟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如图,这款图钉来自一位初中生的创意,翘起部分为我们预留出施力空间,图钉作为杠杆,其支点是( )A.A点B.B点C.C点D.O点2.下列机械或工具的使用,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3.如图所示是一种垃圾夹的结构示意图。
拉绳的一端固定在手把上,另一端穿过空心管杆后与两夹爪的一端相连接。
当用力捏手把时,夹爪在拉绳的作用下可夹持物体,同时弹簧被压缩;当松开手把时,夹爪在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原状。
在使用过程中,手把和夹爪分别是( )A.省力杠杆费力杠杆B.费力杠杆省力杠杆C.省力杠杆省力杠杆D.费力杠杆费力杠杆4.如图,一块厚度、密度均匀的长方形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用一竖直向上的力,欲使其一端抬离地面。
则( )A.F甲>F乙,因为甲方法的动力臂长B.F甲<F乙,因为乙方法的阻力臂长C.F甲>F乙,因为乙方法的阻力臂短D.F甲=F乙,因为动力臂都是阻力臂的2倍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6分)5.如图所示,一位母亲推着婴儿车行走,当前轮遇到障碍物时,母亲向下按扶把,若把婴儿车视为杠杆,这时杠杆的支点是;当后轮遇到障碍物时,母亲向上抬起扶把,这时婴儿车可视为(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6.如图是农村曾用的舂米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杆AB可绕O点转动,杆右端均匀柱形物体的长度与杆右侧的OB相等,杆AB的重力不计,柱形物体较重。
12章简单机械达标练习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一节杠杆1、杠杆⑴杠杆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注: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但它一定是硬棒,即不能变形的棒.⑵杠杆的五要素: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注:①经过力的作用点,沿着力的方向所引的直线叫力的作用线.②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而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2、杠杆的平衡条件⑴杠杆平衡:当有两个力或几个力作用在杠杆上时,杠杆能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则我们说杠杆平衡.⑵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⑶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目的是为了使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不产生影响,此时杠杆自重的力臂为0;给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方便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的大小;实验中要多次试验的目的是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3、杠杆的分类及应用⑴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省力但费距离.如:铡刀、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起子、撬棒.⑵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费力但省距离.如:人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镊子、起重臂、缝纫机踏板.⑶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定滑轮.4、画力臂口诀一定点,二画线,点向线,引垂线.5、使杠杆平衡的最小力画法①找支点;②在杠杆上找离支点最远的点画最长力臂;③过所找的点作最长力臂的垂线即可得最小力的示意图.第二节滑轮1、定滑轮⑴实质:等臂杠杆.支点是转动轴,动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滑轮的半径.⑵特点: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⑶理想的定滑轮(不计绳重和摩擦):竖直提升重物时F=G物,s=h;水平拉动重物时F=f,s绳=s物.2、动滑轮⑴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省力杠杆.支点是上端固定的那段绳子与动滑轮相切的点,动力臂是滑轮的直径,阻力臂是滑轮的半径.⑵特点:能省一半的力,但费距离,且不能改变力的方向.⑶理想的动滑轮(不计绳重、摩擦及动滑轮重):竖直提升重物时F=G物/2,s=2h;水平拉动重物时F=f /2,s绳=2s物.只忽略绳重和摩擦:竖直提升重物时F=(G物+G动)/2.3、滑轮组⑴连接:两种方式,绳子可以先从定滑轮绕起,也可以先从动滑轮绕起.⑵特点: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是费距离.⑶省力情况:由实际连接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决定.绳子段数:“动奇定偶”.⑷理想的滑轮组(不计绳重、摩擦和动滑轮重):竖直提升重物时F=G物/n,s=nh;水平拉动重物时F=f /n,s绳=ns物.只忽略绳重和摩擦:竖直提升重物时F=(G物+G动)/n..4、轮轴和斜面⑴轮轴:实质是可以连续旋转的杠杆,是一种省力机械.轮和轴的中心是支点,作用在轴上的力是阻力F2,作用在轮上的力是动力F1,轴半径r,轮半径R,则有F1R=F2r,因为R>r,所以F1<F2.⑵斜面:是一种省力机械.斜面的坡度越小,省力越多.第三节机械效率1、有用功——W有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也就是人们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时必须做的功.在提升物体时,W有=Gh.2、额外功——W额⑴定义: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⑵额外功的主要来源:①提升物体时,克服机械自重、容器重、绳重等所做的功;②克服机械的摩擦所做的功.3、总功——W总人们在使用机械做功的过程中实际所做的功叫总功,它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即:W总= W有+ W额.若人对机械的动力为F,则:W总=Fs.4、机械效率——η⑴定义: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⑵公式:η= W有/W总.⑶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且没有单位的量,常用百分数表示.⑷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①改进结构,使它更合理、更轻巧;②经常保养,使机械处于良好的状态.⑸功率与机械效率的区别:①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率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②它们之间的物理意义不同,也没有直接的联系,功率大的机械效率不一定大,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也不一定大.5、滑轮组机械效率公式⑴竖直方向:η=G物h/Fs=G物/nF.注:G物表示提升物体的重力,h表示物体上升的高度,F表示绳子自由端的拉力,s表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n表示挂在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⑵水平方向:η=f/nF.注:f表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6、斜面机械效率公式η=G物h/Fs.7、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⑴同一滑轮组增大提升的物重;⑵相同载重情况下,减小动滑轮的重力;⑶在滑轮的转轴上加润滑油,减小摩擦.听课笔记第12章 简单机械第1节 杠杆知识点1 杠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杠杆一定是直的B .动力、阻力只能分别作用在杠杆支点的两侧C .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D .作用在杠杆上的力臂可能为零2、如图所示四种剪刀中,正常使用时,动力作用点在阻力作用点和支点之间的是 ( )A B C D3、若杠杆的动力臂为L 1,阻力臂为L 2,支点与动力作用点之间的距离为s ,则对任何杠杆而言,都不可能成立的关系式是 ( )A .L 1>L 2B .L 1<L 2C .L 1>sD .L 1<s知识点2 杠杆的平衡条件4、用扁担挑两物体,前端物体重160N ,后端物体重120N ,扁担长1.4m (扁担重不计),如果要使扁担平衡,肩要离前端多远? ( )A .0.4mB .0.6mC .0.7mD .0.8m5、如图所示.杠杆上分别站着大人和小孩(G 大人>G 小孩).且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自重不计.如果两人同时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向支点移动.则杠杆将 ( )A .仍能平衡B .不能平衡,大人那端下沉C .不能平衡,小孩那端下沉D .条件不够,无法判断6、如图所示木条长L ,当支点在中点时木条刚好平衡.如果把左端长L /4 的部分锯下,并放在左端剩余部分的上面,则木条 ( )A .仍保持平衡B .左端向下倾斜C .右端向下倾斜D .无法判断7、如图所示,O 为杠杆的支点,B 点挂一重物G ,若在A 点分别施力F 1、F 2,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 ( )A .F 1>F 2B .F 1=F 2C .F 1<F 2D .F 1≥F 2第5题 第6题 第7题8、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某同学记录了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动力F 1/N 动力臂L 1/m 阻力F 2/N 阻力臂L 2/m1 2.0 0.04 4.0 0.022 1.0 0.02 0.5 0.013 2.5 0.03 1.5 0.05①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如果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到头了,杠杆右端仍A B O GF 1 F 2听课笔记下沉,此时应将杠杆左侧的平衡螺母 向 调,直到杠杆在 位置平衡为止. ②三次实验数据中有一次是错误的, 错误数据的实验次数是 ,由正确实验结果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③如图甲所示,当在A 处挂了三个钩码时,要使杠杆平衡,应在B 处挂 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④若某次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一端的C 点,如图乙所示,杠杆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a ,若在C 点斜向上拉,杠杆要求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b ,则F a F b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⑤在本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的目的是 ( )A .减小摩擦B .使每组数据更准确C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D .获得多组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知识点3 生活中的杠杆9、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在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起子B .镊子C .钢丝钳D .托盘天平10、用铡刀铡草时,把草放在靠近轴的地方容易把草铡断,是因为 ( )A .增加了动力B .增加了动力臂C .减小了阻力D .减小了阻力臂11、一杆刻度准确的杆秤,若误用质量较轻的秤砣,那么杆秤表示出来的质量比实际重量 ( )A .偏大B .偏小C .相等D .或大或小都有可能12、生活中,人人都要养成卫生习惯,常剪指甲.指甲钳是最常见的杠杆应用实例.请您判断一下,组成指甲钳的是 ( )A .一个省力杠杆,两个费力杠杆B .两个省力杠杆,一个费力杠杆C .三个省力杠杆D .三个费力杠杆 13、如图,O 为转轴,在杠杆的A 点施加一个最小的力使杠杆平衡,请作出这个力的示意图.14、图中用一根细绳将杠杆AOB 在O 点悬挂起来,并在B 处挂一重物G ,欲在杠杆上施加一最小动力F ,使其在图示位置平衡,作出该最小动力F 1示意图和力臂L 1.15、如图所示,重为G 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小军站在地面上用力使其翻转,请画出作用在A 点的推翻物体所用最小的力F 的方向.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A BabC甲 乙AB C D EOO A AA BO G听课笔记 第2节 滑轮知识点1 定滑轮和动滑轮1、如图所示定滑轮左端绳子下端挂在重物,若在定滑轮右端的绳子自由端分别沿三个方向用力拉着物体匀速上升,力的大小分别为F 1、F 2、F 3,则 ( )A .F 1最大B .F 2最大C .F 3最大D .三个力一样大2、如图所示装置,滑轮下端挂重40N 的物体,杠杆可绕水平轴无摩擦地转动,绳、杠杆和滑轮都不计重力,杠杆上标度的间距相等.要在图示水平位置平衡,在杠杆A 点所加的数值向下的力F 应是A .200NB .100N ( )C .50ND .25N3、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为G ,系着它的一根竖直轻绳绕过光滑滑轮,它的另一端受的拉力为F ,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N ,下面关于这三个力大小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F =GB .G =NC .F +N =GD .F =N第1题 第2题 第3题4、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物体A 匀速向右滑动时,弹簧秤示数为10N ,不计滑轮重及滑轮与绳之间摩擦,则水平拉力F 和物体A 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f 的大小分别是 ( )A .F =20N ,f =20NB .F =10N ,f =20NC .F =20N ,f =10ND .F =10N ,f =10N5、如图所示,在竖直方向上大小为40N 的拉力F 的作用下,重物A 沿竖直方向匀速向上升.已知滑轮上升的速度为0.2m/s ,不计滑轮和绳重及轮与绳间的摩擦,则物体A 的重力及上升速度是A .20N ,0.4m/sB .40N ,0.1m/s ( )C .40N ,0.2m/sD .20N ,0.1m/s6、如图所示,通过动滑轮匀速提起重物G 时,向三个方向拉动的力分别为F 1、F 2、F 3,则这三个力大小关系是 ( )A .F 1最大B .F 2最大C .F 3最大D .一样大第4题 第5题 第6题7、当一个人用动滑轮提重物的时候,物体升高了2m ,绳子移动了 m ;如果动滑轮的重力不计,要提起10N 的物体要用的力是 N ;如果用定滑轮提10N 的物体要用 N 的力. 知识点2 滑轮组F 1F 2 F 3OA FFF AF AF 1 F 2 F 3听课笔记8、把质量相等的A 、B 两物体挂在如图滑轮组下面,不计绳子、滑轮的重力和摩擦,放手后A .A 上升B .A 下降 ( )C .A 、B 均静止D .无法判断9、如图所示,放在桌面上的物体M 1重100N ,通过滑轮挂有重为30N 的物体M 2,刚好能使M 1在桌面上做匀速运动,则物体M 1和桌面间的摩擦力为(忽略滑轮重及滑轮摩擦)( ) A .30NB .60NC .100ND .15N 10、用图所示的滑轮组拉物体A 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拉力F =3N ,物体A 的速度υ=0.2m/s ,忽略滑轮重、绳重和轴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A 受到合力不为零B .物体A 受到的拉力为1NC .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为9ND .竖直墙受到的拉力为9N第8题 第9题 第10题11、有两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站在地面上的人用力向下拉绳子,提起重为1000N 的物体.①请你画出动滑轮的绕线.②不计摩擦和滑轮的重,所用的拉力F 是多大?③若实际所用拉力为260N ,则动滑轮的总重为多少?④物体升高1m 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多少?12、如图的装置中,重40N 的物体A ,在拉力F 的作用下以0.2m/s 的速度沿水平桌面作匀速直线运动5s ,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 (不计机械内部摩擦和机械自重).求:①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②拉力所做的功; ③拉力的功率.A B M 1M 2 F A A F听课笔记第3节 机械效率知识点1 有用功和额外功1、甲同学用水桶从井里提水,乙同学用绳把掉在井中的桶捞上来,水桶里带了一些水,关于两同学做有用功、额外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提水桶做的功都是有用功B .乙提水桶做的功都是有用功C .甲提水桶对桶做的功是额外功D .乙提水桶对桶做的功是额外功2、体重是400N 的同学用重10N 的水桶,提起重为100N 的水沿楼梯送到5m 高的宿舍里使用,完成这一次提水,做有用功和额外功分别是 ( )A .500J ,50JB .500J ,2050JC .550J ,2000JD .2500J ,50J3、用一个动滑轮将250N 的重物匀速提高2m .所用的拉力是150N ,则在此过程中拉力做的有用功和总功分别是 ( )A .500J ,600JB .500J ,300JC .300J ,500JD .600J ,500J4、使重120N 的物体沿长10m ,高2m 的斜面匀速向上运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32N ,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 ( )A .12NB .8NC .20ND .缺少条件,无法求得知识点2 机械效率5、某施工工地上,技术革新小组将一个滑轮组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把同样的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和改进前相比,则 ( )A .总功不变,有用功增加了B .总功不变,额外功减小了C .额外功减小了,有用功不变D .额外功不变,有用功增加了6、甲、乙两种机械的效率分别是70%和5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使用甲机械省力B .使用甲机械做功快C .乙机械的额外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大D .在相同的时间内,使用甲机械完成的功多7、某同学提出了四种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①使用轻质的滑轮;②用滑轮组提升很轻的物体;③在滑轮的轮与轴之间注些润滑油;④多绕上几段绳子,其中可行的是 (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8、一个工人,用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在他将重为480N 的物体A 匀速提升过程中,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大小为320N ,拉力的功率为128W .已知动滑轮的重力为120N ,不计绳的质量.求: ①提升物体A 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②提升物体A 的速度;③在他将物体A 提起3m 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A听课笔记9、如图所示,在60N 的水平拉力F 作用下,重800N 的物体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与地面间滑动摩擦力为150N ,物体的速度为0.2m/s .①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②1min 内拉力做的功为多少; ③拉力的功率.10、如图所示,斜面长s =10m ,高h =4m .用沿斜面方向的推力F ,将一个重为100N 的物体由斜面底端A匀速推到顶端B .运动过程中拉力F 为50N .求:①运动过程中克服物体的重力做的功; ②斜面的机械效率;③物体所受的摩擦力.11、如图所示,小刚站在高台上通过滑轮组竖直向上将物体从一楼匀速提升至六楼.假设在拉绳子的过程中,小刚对绳子的拉力与对高台的压力始终在同一直线上,不计绳重和摩擦.已知小刚的质量为50kg ,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250cm 2,物体的质量是90kg ,所用的拉力F 为360N ,物体的速度为0.1m/s .若绳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有质量.(已知每层楼高3m )求:①小刚拉绳的功率;②滑轮组的机械效率;③当匀速提升物体时,小刚对高台的压强.FFAB h s听课笔记第12章简单机械复习课类型之一 杠杆1、若一根杠杆两端放有两截蜡烛,原来杠杆平衡,如图,过一段时间后,蜡烛燃烧掉一段,此时杠杆A .仍保持平衡B .向左转动 ( )C .向右转动D .无法判断2、有一根粗细均匀,重力不能忽略的不等臂杠杆,如果在杠杆两端分别悬挂铁块,空气中杠杆恰能保持平衡,如图所示.现在把杠杆两端所悬铁块同时浸没于水中,则杠杆将 ( )A .仍处于平衡B .失去平衡,左端上翘C .失去平衡,右端上翘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3、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 中间有一点B 挂着重物G ,O 为转轴,A 用细线系住,细线的另一端系住一滑块M ,滑块可沿固定圆弧PQ 滑动,A 点位于圆弧PQ 的圆心.如果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滑块由P 点逐渐移到Q 点时,绳子对A 点的拉力 ( )A .逐渐减小B .保持不变C .逐渐增大D .先减小,后增大第1题 第2题 第3题4、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木板AB 长1.6m ,可绕固定点O 转动,离O 点0.4m 的B 端挂一重物G ,板的A 端用一根与水平地面成30°夹角的细绳拉住,木板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绳的拉力是8N ,木板水平平衡.①在图上作出绳拉木板的力臂;②求重物G 的大小为多少?③然后在O 点的正上方放一质量为0.5kg 的小球,若小球以20cm/s 的速度由O 点沿木板向A 端匀速运动,问小球至少运动多长时间细绳的拉力减小到零?(绳的重力不计)类型之二 滑轮5、如图所示,重为500N 的某人站在重为350N 的木板上,木板成水平状态,整个装置在空中保持静止,每个滑轮自重为50N ,不计摩擦和绳重,则人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 N . 6、使用滑轮组可将2400N 的货物匀速提起.如果不计摩擦及绳重、滑轮重,向下的拉力为600N ,则需 个定滑轮和 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并且使动滑轮上共有 股绳子.A BO O B A P Q M A B OG 30°听课笔记 7、如图所示,小明用滑轮组将重为500N 的物体在10s 内匀速提升了1.5m .每个滑轮的重相等,均为20N ,不计绳重及摩擦.求:①小明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②小明做功的功率.类型之三 机械效率8、今年我市各县区蔬菜大棚喜获丰收,菜农忙着择菜、装筐、装车.菜农在地面与车厢间放置一斜木板,将菜筐沿木板从地面匀速推上,已知车厢高1m ,木板长3m ,菜筐重450N ,菜农沿斜面所用推力是200N ,菜农所做的功是 J ,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9、如图所示,重为100N 的物体B ,在足够深的水中匀速下沉,通过滑轮组拉着重600N 的物体A 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在4s 内物体A 移动了0.8m ,已知ρB =5ρ水,动滑轮重12N ,不计绳重及滑轮的摩擦. 求:①物体B 对绳的拉力及拉力的功率.②滑轮组的机械效率.F 1F 2B A。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1节杠杆及应用知识点专题练习

。
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 1) 把 杠 杆 挂 在 支 架 上 , 实 验 前 没 有 挂 钩 码 时 , 发 现 杠 杆 左 端 下 倾 , 可 将 右 端 螺母向 边旋转,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
( 2) 在 探 究 “ 杠 杆 的 平 衡 条 件 ” 的 实 验 中 , 某 同 学 记 录 了 三 次 实 验 数 据 如 下 表:
2、 一根轻质杠杆可绕 O点转动,在杠杆的中点挂一重物 G,在杆的 另一端施加一个方向始终保持水平的力F,如图所示,力F使杆从所 示位置慢慢抬起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则力F和它的力臂LF、重力G 和它的力臂LG的变化情况
知识点四:杠杆平衡最小力问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4、做 出 使 杠 杆 平 衡 的 最 小 动 力 及 其 力 臂 .
杠杆及应用知识点专题练习
一、杠杆: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是杠杆。 (2)五要素: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O);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的平衡:当有两个力或几个力作用在杠杆上时,杠杆能保持静止或匀速转 动, 则我们说杠杆平衡 (2)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 L1=F2 L2 三、杠杆的应用 (1)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省力但费距离。 (2)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费力但省距离。 (3)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知识点五:杠杆平衡的应用
5、一根轻质扁担长1.8m,前后两端分别挂上重600N和200N的货物,问:人肩应挑在 离前端多远处才能使扁担平衡?若扁担平衡后,前后同时取下50N的货物,则扁担能否平 衡?为什么?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讲义及答案)及解析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简单机械(讲义及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与物重G物的关系,改变G物,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计算并绘出η与G物关系如图乙所示,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滑轮组动滑轮的重力为 2NB.当G物=6N 时,机械效率约为η=66.7%C.同一滑轮组η随G物的增大而增大,最终将超过 100%D.G物不变,改变图甲中的绕绳方式,滑轮组机械效率将改变2.如图所示,轻质杠杆可绕O(O 是杠杆的中点)转动,现在B端挂一重为G的物体,在A端竖直向下施加一个作用力F,使其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平衡,则A.F 一定大于GB.F 一定等于GC.F 一定小于G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3.某同学用滑轮组提升物体,绳子自由端竖直移动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中图线a 所示,物体上升的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中图线b所示。
已知物体的质量为450g,所用动滑轮的质量为50g,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3.2N.g取10N/kg。
在0~2s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m/s B.机械提升动滑轮做的功0.2J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 D.拉力F的功率为0.64W4.如图所示,不计绳子的质量和一切摩擦作用,整个系统处于静止平衡状态。
重物G1=100N,每一个滑轮重力均为20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处绳子的拉力为50NB.G2=280NC.e处绳子的拉力为140ND.G2=200N5.如图甲所示,重为160N的物体在大小为20N,水平向左的拉力F1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以3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图乙所示,保持拉力F1不变,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2,拉物体匀速向右运动了1m,若不计滑轮、绳的质量和轮与轴间的摩擦,则()A.物体向左运动时,拉力F1的功率P1=60WB.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f=20NC.物体向右运动时,拉力F2=40ND.物体向右运动时,拉力F2所做的功W2=80J6.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B.做功时间长的机械,功率一定小C.所有机械的机械效率都小于1D.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7.如图所示杠杆,力F方向始终竖直向上,当此杠杆在动力F作用下,将一个由细绳系的物体由图中位置逆时针匀速转动到水平位置时,则A.F大小始终不变B.F先变大后变小C.F先变小后变大D.无法判断F大小的变化8.如图所示两个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M和m(已知M>m),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若滑轮与转轴之间的摩擦不计且滑轮质量不计,则()A.天花板对滑轮的拉力大小为(M+m)gB.绳子对物体A的拉力为(M-m)gC.地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为MgD.绳子对天花板的拉力为2mg9.如图,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提到二楼,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η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A.W1=W2η1=η2 B.W1<W2η1<η2 C.W1>W2η1>η2 D.W1<W2η1>η210.如图,杠杆水平位置静止,若将两边的钩码数都增加一个,则杠杆()A.左端降低,右端升高 B.右端降低,左端升高C.保持水平不动 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小超同学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200N的物体,若每个滑轮均重10N,绳重和摩擦忽略不计,则他对绳子的拉力是_____N。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一节杠杆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一节杠杆同步练习含答案1.下列简单机械在使用过程中省力的是( )2. 如图为吊车起吊货物的工作示意图,利用伸缩撑杆可使吊臂绕O点缓慢转动,伸缩撑杆为圆弧状,伸缩时伸缩撑杆对吊臂的支持力始终与吊臂垂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匀速缓慢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大小保持不变B. 匀速缓慢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渐渐变小C. 匀速缓慢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渐渐变大D. 吊臂此时是一个省力杠杆3.关于杠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杠杆必须是一根直棒B.杠杆一定有支点C.当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时,力臂最大D.动力臂就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4.如图所示,用力F拉杠杆的A点使它处在平衡状态.图中F1、F2、F3、F4表示力F的四种不同方向,其中能使杠杆保持平衡的最小拉力为()A.F1 B.F2C.F3D.F45. 如图所示,一均匀杠杆处挂个钩码,处挂个钩码,杠杆恰好平衡,若每个钩码质量均为克,在、两处再各加一个钩码,那么( )A. 杠杆仍平衡B. 杠杆左边向下倾C. 杠杆右边向下倾D. 无法确定杠杆是否平衡6.如图所示,赛艇的船桨是一种杠杆,划船时它是一支_____力杠杆,手移动的距离_____(选填:大于、小于)桨在水中移动的距离。
7.如图所示,轻质杠杆长30厘米,在离支点O处20厘米处挂一个60牛重物,在杠杆的另一端B处施加_____牛竖直向上的力,才能使杠杆平衡。
8.如图,AB是能绕B点转动的轻质杠杆,在中点C处用绳子悬挂重为100N的物体(不计绳重)。
在A端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拉力F=N.若保持拉力方向始终垂直于杠杆,将A端缓慢向上提升一小段距离,在提升的过程中,拉力F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9.如图所示,轻质杠杆ABO能绕O点自由转动,若在杠杆末端A点施加一个力提起重物G,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此杠杆(选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省力杠杆;若在A 点施加一个最小的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力的方向是.10.如图所示用羊角锤拔钉子,羊角锤可看作一个杠杆,在图上标出支点O的位置,已知手握在木柄A点,所用的力跟木柄垂直,在图上画出动力、阻力、阻力臂.1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首先调节杠杆两端的______________,使杠杆在________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杠杆的动力臂与___________都恰好在杠杆上,便于在杠杆上直接读出_________。
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第12章简单机械【无答案】

中考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与针对性分层训练第12章《简单机械》【知识点1、杠杆】一、杠杆1.杠杆的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________转动的硬棒。
杠杆有直的也有弯的。
2.杠杆的五要素(1)支点:杠杆(撬棒)绕着__________的点,用字母O标出。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画力的示意图时,用字母F1标出。
(3)阻力:__________杠杆转动的力。
画力的示意图时,用字母F2标出。
注意: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方向相反,力的方向关系遵循:“同侧异向、异侧同向”的原则。
(4)动力臂:从支点到_______________的距离。
用字母L1标出。
(5)阻力臂:从支点到_______________的距离。
用字母L2标出。
二、杠杆平衡条件1.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公式:F1×L1=F2×L2。
2.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1)如图甲所示,杠杆_________(选填“是”或“否”)处于平衡状态。
(2)如图甲所示,若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调节。
(3)实验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杠杆的中点作为支点,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丙和丁所示,由竖直向下拉改为斜向左下方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始终平衡,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三、杠杆的分类及应用【经典例题考查】1.小明用图甲装置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设弹簧测力计和钩码对杠杆的拉力分别为动力F1和阻力F2,L1和L2分别表示动力臂和阻力臂。
他的实验思路是改变F2、L1和L2,测得杠杆平衡时所需的拉力F1,来寻找F1、F2、L1和L2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已知实验前已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杠杆上每一格长10cm。